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百度百科)

违宪审查(Constitutional review),或称合宪性审查,是指基于权力制衡原则,由释宪机关判断命令、法律或者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宪法。对于个人行为的司法审查属于传统司法权,而违宪审查则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普遍发展起来的维护宪法机制。(维基百科)

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是重要的宪法保障制度,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对违反宪法或破坏宪法原则的法律、法令及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裁定。

1、违宪审查方式

(1)具体的违宪审查

(2)抽象的违宪审查

(3)由“宪法诉讼”引起的对法律的违宪审查

2、违宪制裁方式

撤销违宪法律、法令或宣布其无效,这是违宪制裁最基本的方式。

(老师课件)

2、普选制

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就是普选制。在选举中,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由选民选出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利机关代表。广大选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百度百科)普选制:是指一国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出身背景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一律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3、比例代表制

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按比例分配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是各政党所得议席与其所得的票数成正比的一种选票计算制度。该制度按照各政党所获选票数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分配议员席位。此制与名单提名相结合,以大选区制为基础,一轮投票就可以得出结果。但由于选民是投各政党所提候选人的票,所以必须先统计各政党所得选票总数,再按比例分配议员席位。比例代表制使各政党所得选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党发展而且比较客观反映政治

组织的实力,但同时容易滋生激进情绪。(百度百科)

比例代表制是指参加竞选的各政党根据其候选人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

与多数代表制相比,比例代表制相对能够准确地反映选民的意志,比较公正,但也存在难以去除的缺陷:它会导致多党派的出现,是政治不稳定的诱因;它会导致一轮复一轮的联合政府,这种联合政府只是各党派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并非是选民选的结果;这些联合政府很可能不断组成又不断解散,导致不稳定的政府。另外,比例代表制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实际运用中计算困难,程序复杂。(老师课件)

4、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老师课件)

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在一个国家中,政党制度是存在于市民社会的若干政党组成的整体,其特征在于该国政党的性质与数目。一般受到该国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通常情况下,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政、参政的方式和党际关系。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国内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政党的状况。其次,它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再次,各国的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起着促成和巩固作用。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政党制度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百度百科)5、政党政治

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①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②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这是政党政治

的核心。③政党处理和协调与国家以及与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百度百科)

所谓政党政治,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从广义上理解,则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它的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是政党以各种形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政治问题发表见解和政策主张,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施加影响。

二是政党争取执掌国家政权,以贯彻和实现本党的纲领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

三是政党协调和处理自己与国家及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及群众之间的关系。政党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政治的核心。(老师课件)

6、不信任投票制度

西方议会制国家中,议会以投票表决方式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或阁员、部长的行为表示信任与否的活动。它是议会监督政府的一种重要方式。(百度百科)7、弹劾权

弹劾是西方国家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吏违法犯罪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手段。实行这种手段是资产阶级控制官吏、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派系倾轧的一种反映。

1、分类

国弹劾的分类如下:(1)从是否给予被弹劾官员以刑罚,即弹劾是否具有刑事审判性质划分,具有刑审性质的英国弹劾和仅仅是罢免官员的美国弹劾;(2)从弹劾的对象和范围划分,有比较广泛的涉及行政官员的弹劾和仅仅局限于对总统的弹劾。(老师课件)

弹劾(Impeachment),凡对行政或司法官员有失职或违法行为所提出的处分与惩戒的请求叫做弹劾,这种权利叫弹劾权。在三权分立的国家,此权多属于议会,而在我国现行制度,则属于检察院。(百度百科)

弹劾:议会对非由议会产生,不对议会负政治责任的高官,以违反法律或严重失职为由,进行的控告和制裁

8、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古代的帝王独裁,变成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主流观点。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是指在宪政体制下由一个世袭或选出的君主作为元首的政体。限制王权的传统。广义上的君主

立宪制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这个更常被称为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国家元首是一位君主(皇帝、国王、大公等等,教皇有时也被看做是一个君主)。

君主立宪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世界上大都为后者,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从政府结构来讲君主交出了立法权但保留部分行政权,首相只是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由议会制订,从体制上看就是议会制订宪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订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治理国家。[1]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英国的《权利法案》就属于典型的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西班牙、卢森堡、瑞典、泰国、日本、柬埔寨等。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大公、苏丹、天皇、埃米尔)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君主立宪制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百度百科)

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象征天皇制则是日本特有。君主虽然是国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与产生的方式,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利范围也各不相同(维基)君主制作为一种政体,是指以君主(国家或皇帝)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传统的欧洲君主只有两种主要类型:贵族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随着分权系统的兴起和议会地位的提高,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老师课件)

9、二元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即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妥协的产物。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征是: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由君主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

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百度百科)

二元君主制是君主立宪制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政治体系下,尽管也有宪法和议会,但世袭君主仍掌握实权,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政大权于一身,是国家权利的中心,拥有否决议会议案和任命政府首脑等高级官员的权利(文库)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议会和君主共同掌握国家权力,君主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拥有全部执行权,政府对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宪法由君主钦定,是君主意志的反映,君主的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议会只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维基)

二、思考题

一、阐述当代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原则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是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一)主权在民原则

1.概念

主权:一个统治体系中最高的政治决定权;主权具有永恒性、独立性、终极性的特征。“主权在民”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是针对中世纪后期盛行欧洲的“主权在君”的理论提出的。

2.发展历程

(1)君主主权论: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

(2)议会主权论:洛克

(3)人民主权论:卢梭

3.“直接民主”的形式

(1)公民选举(2)公民创议(3)公民投票(4)公民复决4.“主权在民”原则的政治意义

(1)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奠定了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基础

(3)对当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影响

(二)”尊重个人基本权利”的原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宪法所规定的本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的保护。

就人权与公民权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人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自然权利理论

(2)天赋人权

(3)人权运动发展的特点

第一,各新型国家开始关注本国民主和人权发展问题,在宪法中扩充公民基本权利内容

第二,人权内容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基本权利概念扩展到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

2、人权与公民权

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法律上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或资格,是国家规定的本国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法律。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和履行的最主要的义务,又称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3、公民基本权利的基本内容

1.财产权:指公民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收益及所得享有的支配、处置的权利。

2.平等权: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履行应尽的义务。

3.自由权:分为人身自由、迁徙自由、精神自由三方面。

4.受益权:指公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国家采取某种措施,使之在经济、文化、社会服务、司法等方面获得自由,或使其自由得到帮助。分为积极的受益权和消极的受益权。

5.参政权: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立法创制权、罢免权、全民公决权

4、局限性

(三)法治主义原则

1、历史考察

1.亚里士多德对“人治”“法治”的论述

2.霍布斯社会契约论的观点

3.启蒙思想家的法治理论

4.潘恩建立法治政府论述

政府必须以人的权力为基础而建立

政府的权力必须以宪法加以规范

2、内容

(1)实施法治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法律来保障公民自由权利不受侵犯。

(2)国家权力机构必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确认违法者要依法定罪,依法量刑,依法执行。

(3)司法独立。

3.法治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一,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

第二,法治必须限制政府权力。

第三,法治必须保障公民权利。

第四,法治必须坚持司法独立。

4.法治主义原则确立的意义

(1)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2)重新构建了社会道德体系

(3)规范政府政治行为

(4)法治之中包含德治

(四)分权与制衡原则

1.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

2.洛克: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3.孟德斯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4.分权制衡理论的实践

(1)美国联邦政府,基于“三权分立”的理论而建立

(2)英国通过议会中的反对党体现国家权力制衡的关系

(3)法国政体表现出行政权优先的特点

(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1.基本含义

①拥有私有财产是每一个人的自然权利。

②根据自然权利以及通过自然人之间的契约结成的政治社会中的法律,政府、社团和个人不可侵犯私人财产。

③政府在以税收和其他方式征用人民的财产时,一定要经人民或其代表的同意,并有相应的法律程序以保证之,即不同意不纳税或先同意后纳税;人民是决定并管理税收的主权者,并通过民主的代表制度行使这种主权,政府不得以任何非法形式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人民有权推翻侵犯私有财产的政府。

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原则的确立

⑴宪法上的确立。英国的宪法文件和法国宪法都明确规定了纳税人先同意后纳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宣告“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国民法典》则以民法的形式重申了这一原则。美国人权的核心是私有财产权。1776年6月12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产生的具有宪法意义的《弗吉尼亚权利法案》第1条规定:“一切人生而同等自由、独立,并享有某些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在他们进入社会的状态时,是不能用任何契约对他们的后代加以祛夺或剥夺的;这些权利就是享有生命和自由,取得财产和占有财产的手段,以及对幸福和安全的追求和获得。”后来的美国的宪法修正案维护了这一原则。

⑵政治制度上的确立。首先是剥夺专制权。康芒斯说:“只要统治者对臣民的生命

财产有任意处置的权力,就不可能存在什么不可侵犯的财产权”。所以,英国革命剥夺了国王的专制权,这就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法国革命也剥夺了专制王权。其次是纳税人代表掌握立法权,代议制是建立在纳税人基础之上的。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纳税人先同意后纳税,以及政府不能非法侵犯纳税人财产这类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其三,国家以私有财产为的基础,因此,任何政府首要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政府对财产的任何侵犯,就给予人民以推翻它的理由。

⑶在理论上的确立。英国革命前夕和期间,包括议会成员在内的许多人发表了大量关于财产是人的自然权利,不经纳税人同意就不能征税、国王无权非法勒索臣民财产,政府的职责就是保护私有财产等言论。革命结束后,洛克最终从理论上确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洛克认为,对财产的私有权产生于劳动,享有私有财产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放弃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通过契约而组成政治社会,主要目的就是保护财产。因此,任何政府首要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政府对财产的任何侵犯,就给予人民以推翻它的理由。人民是决定并管理税收的主权者,并通过民主的代表制度行使这种主权。

二、论述当代国家宪法的几种主要保障制度

宪法保障的根本意义在于确保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并使之得到有效地实施。

(一)宪法的修改制度

1、修改宪法的方式

据各国宪法规定,拥有修宪的提案权者,有以下几种:

(1)立法机关有提案权;

(2)国家行政机关有提案权;

(3)国家特设机构有提案权;

(4)立法机关及选民团体,联邦成员及其他有关机关共同行使提案权;

(5)公民有权提出修宪协议。

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是修改宪法的第一步程序,第二步程序就是修改宪法,据各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构有以下几种:

(1)立法机关有权修宪

(2)专门特设机构有权修宪

(3)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选民团体,联邦议员等共同行使修宪权,但宪法修改权须交公民复决

(4)由行政机关行使修宪权

修改宪法之后,需要公布宪法修正案,一般说来,由国家元首公布之。

2 对修改宪法的限制

(1)对修改宪法原则的限制 (2)对修宪时间的具体限制 (3)对全面修改宪法的限制

(二)宪法的解释制度

宪法解释就是阐明宪法的含义,对宪法原则及其条款内容、意义及界限作出说明,从而保证宪法的实施。一般说来,遇到以下情况,通常需对宪法作出解释:

1、实施宪法和运用宪法解决具体问题

2、具体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之前

3、宪法的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新情况

4、宪法中可能存在含糊、费解、规定不明确的词句

由此可见,宪法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补充和修改宪法。从各国情况上看,宪法解释权的归属有所不同,按照掌握解释宪法权力的主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立法机关解释。

2、司法机关解释。

3、专门机关解释。

(三)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是重要的宪法保障制度,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对违反宪法或破坏宪法原则的法律、法令及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裁定。

1、违宪审查方式

(1)具体的违宪审查 (2)抽象的违宪审查 (3)由“宪法诉讼”引起的对法律的违宪审查

2、违宪制裁方式

撤销违宪法律、法令或宣布其无效,这是违宪制裁最基本的方式。

三、阐述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选制形成和演变过程来看,其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大体上从严格限制选举权,逐步放宽选举权,形式上确立普选权三个发展阶段。其发展一般规律是:

第一,从限选到普选。

第二,从不平等选举到平等选举。

第三,由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

第四,由公开投票到秘密投票。

第五,从强制投票到自由投票。

总之,选举制经历了从限选制到普选、从不平等到平等、从公开到秘密、从间接到直接的艰难历程,它是和西方民主制的发展相伴而随的,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

四、论述我国与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主要差异。

因我国与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差异性,我国的选举制度更能够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而资本主义制度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选举制度更是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和优点。我国与西方国家选举制的基本原则方面的不同点做比较分析: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所有选民按法律规定,都能不受限制地参加选举。

2、选举权的平等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所有达到法定年龄的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不能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3、选举权的秘密原则

选举权的秘密原则,也即无记名投票原则,即选民秘密地填写选票,在填选票时,不对任何人公开。

4、代表受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作为科学意义上的选举权利,不仅包括投票权利,还应包括选民对代表有监督和罢免的权利

5、选举权的保障原则

这是我国选举制度中十分重要的原则。

五、论述当代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一)政党制度政党制度与形成原因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

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之所以如此也决非偶然。

第一,政党的存在和发展同国家政权、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从政党共同性功能的发挥来看

第三,从政党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

(二) 关于政党制度的分类

以某一国家内部的执政党数目作为标准来划分:

1、一党制

一党制或称单党制,在通常意义上,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只有一个执政党能够成为唯一的执政党。一党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专制的一党制,即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政党,其他政党在法律上均被禁止,不能合法的存在和活动。

(2)民主的一党制,即在法律上允许多党制存在,理论上都有执政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政权长期为某一政党所垄断。

2、两党制

两党制是指西方国家中两个最大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取胜的方式,互相交替,轮

流执政。

两党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两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与他们无法竞争。

第二,两大党势均力敌,具有平等享有执政政权的权利。

第三,两大党通常是一党在朝,一党在野

第四,定期的选举活动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机会。

实践证明,两党制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1)两党制对民主政体有着稳定社会的影响。

(2)在议会制中,可以使政权稳定而行之有效。

(3)在两党制中,选民可以在两套政纲中进行明确的选择,当选的政党的纲领自然就成为政府的纲领。

(4)两党制不仅使多数派有力,而且使之对政府权力的运行负有明确的责任。

3、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西方国家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态度。与一党制和两党制相比,多党制有下列特征:

(1)由于选举中多党角逐,无一政党能具备单独长期执政的实力,因此通常是几个政党或政党联盟来联合执政。

(2)多党制通常是实行比例代表制的产物。即各党按所得票数的比例选出相当数目下的代表,有利于多党之间联合轮流执政。

(3)在多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下,一旦某一政党退出执政联盟,容易导致内阁倒台,若各党分歧较大,联合不起来,就可能酿成政府危机。

西方国家多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1)在议会中,有两个主要政党占一定优势,但都无法获得议会多数,必须由其中一个政党联合第三党上台执政。

(2)在议会多党中,诸党均有可能组阁,但其中有一个政党长期占有相对优势,它或单独执政,或联合其他政党执政,也可能暂时在野,但作用举足轻重,能左右政局。

(3)在议会多党中,无一政党占绝对多数,在竞选和组阁中,往往由利害相关的几个政党结成联盟,呈现多党两极趋势。

特点:

1、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政党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2)通过政党活动过程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

(3)通过体制内政党操纵选举的运作,确保于资本主义有利的结果。

2、在竞选机制的运行中轮流执政

3、政党以间接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政党之间的局部合作与互相竞争并存

5、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并有法律规范

六、论述中西政党制度的主要差异。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

第一,政党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

第二,政党服务的政权性质不同。

第三,政党在国家中的地位及政党间的相互关系不同。

第四,政党活动的方式及其作用不同。

从以上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中不难看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政党制度,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实行这一制度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够克服西方政党制度带来的党派倾轧,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而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和参政作用

七、论述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

在不同的国家,议会的法律地位不尽相同。

有的国家议会号称为最高权力机关;

有的国家的议会标榜最高立法机关;

有的国家的议会只规定为立法机关,没有标明“最高”,“唯一”的特征,这样的议会往往拥有立法的权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制定一般法律,无权修议宪法,如需制定和修改宪法,则需要另行召开制宪会议,这种制宪会议就是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制国家的议会同总统制国家的议会相比,一般说来,前者地位优于后者。前者的职权大于后者。但不论前者或是后者,据宪法规定,一般都拥有立法,财政,监督及弹劾权等。

(一)立法权

立法权是议会的传统权力,也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特权。立法权包括立法的创议权,通过法案权和修正权,实际上就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

1、议会的立法范围

各国宪法对议会的立法范围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多数是不加限制,特别是那些标榜议会至上的国家,它们自称可以制定和修改任何法律,可以为所欲为。有些国家议会的立法范围是受限制的,如法国。在一些联邦制国家,宪法对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限,一般也都加以具体规定。

2、议会的立法程序

议会在行使立法权时,为了保证立法的严肃慎重和所谓保障议会中少数派的权利,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

(1)法案的提出

提出法案权通常为议员个人和政府所有。由于议案的来源不同,议案便分为议员法案和政府法案两大类。

(2)法案的讨论

讨论议案就是对列入议事日程的法案进行审议和辩论,其中包括委员会的审议和议院的辩论。在讨论时,议员可以对法案提出赞成、反对或修改的意见。在议会中,法案的讨论一般要经过“三读”程序,以示慎重。三读程序在不同的国家也有所不同。

(3)法案的通过

通过法案,使该法案成为法律,是立法程序最重要的阶段。多数国家规定,一般法律以普通多数票通过即可,而宪法或宪法性法律则要求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通过。

(4)法律的公布

公布法律是立法程序中最后一个阶段。所谓公布法律是指议会通过的法律在法定的刊物上予以正式公布,使该法律正式生效。公布国家法律的权力一般属于国家元首

各国宪法对国家元首公布法律的权力的规定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国家还规定,国家元首在行使公布法律权力时,可以否决或拖延法律的通过。

“搁置否决权”

(二)财政权

财政权是议会的主要权力之一,议会掌握着国家的收支大权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权力,也就是批准预决算的权力。

1、预决算的概念

议会财政权的内容,各国规定不一致,主要是批准政府的预算和决算。据规定,政府每年的总收入和总支出都要得到议会的事先同意,支出的分配细目也要经议会的同意,政府的支出只能限于议会同意的范围之内。这样,政府首先编制出某一期限内国家收入和支出数额的方案,以便得到议会的同意,这就成为预算;同时,对上一个期限内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数额作出总结,并向议会报告,这就是决算。

2、期限

预算案的期限一般一年为一个期限,这叫财政年度或叫公开年度。

3、提出和通过

预算案的提出与修正,不同制度就不同:

(1)在内阁制国家里,预算案是由政府提出,一般都是先由财政部门的预算机关综合各部门的计划,然后编制出来,等到内阁会议上讨论通过后,提交议会决议。

(2)在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里,按规定,预算案是由国会自行起草自行决定,但事实上也是政府提出的。

4、预算经费的支付

预算经费的支付,各国都设有统一的国家基金,就是国库,国家收入都存在国库,支出要经国库。政府据预算法按规定的各项数额向国库支用,在支用前必须经过一个审计机关核准,只有经过其核实后才能支用,不然不得支用,挪用。

决算案是对每个财政年度的预算案执行的小结,一般由财政部门汇编制定,选送审计机关审核,然后将法案和报告交议会,议会交决算委员会审查,最后委员会向议会提出报告,议会进行表决。

在实行两院制的国家,讨论通过财政法案的权力,主要是由下院来行使,上院一般无权否决财政法案。

从整个过程看,财政大权主要是掌握在政府手中,但议会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监督作用。

(三)监督权

监督权即议会监督政府的职权。这种监督权在各国是不同的,内阁制国家的监督权大一些,非内阁制国家的监督权小一些。议会的监督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如质询权、倒阁权、国会调查权、建议权等。

1、质询权

质询,一般是非总统制国家的议会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制度下,议员可以对政府首脑或政府部长提出质询,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方式在内。政府就议员的质询必须进行答复。

2、调查权

调查权,即议会有关政府行为的调查权和由此而来的有权要求得到证言和有关口录的权利。

(1)范围。

(2)方法。

3、倒阁权

倒阁权即不信任投票权或称谴责案权,是内阁制国家议会监督政府的一种手段。不信任案或谴责案必须以过半数票通过才能成立。

(四)弹劾权

弹劾是西方国家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吏违法犯罪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手段。实行这种手段是资产阶级控制官吏、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派系倾轧的一种反映。

1、分类

国弹劾的分类如下:(1)从是否给予被弹劾官员以刑罚,即弹劾是否具有刑事审判性质划分,具有刑审性质的英国弹劾和仅仅是罢免官员的美国弹劾;(2)从弹劾的对象和范围划分,有比较广泛的涉及行政官员的弹劾和仅仅局限于对总统的弹劾。

2、弹劾机关及程序

弹劾案的审判在各国规定不一样,不同的国家由不同机关来审判。

(1)下院提出了弹劾、上院进行审判。

(2)组成特别法院来进行审判。

(3)由宪法法院审判。

(4)由普通法院审理。

议会的弹劾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争权夺利,派系斗争的反映。

八、试论西方国家议会制与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主要差异。

议会制也称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定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总体来看,它属于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即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具体而言,这种间接民主制有三个内容: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的决议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等重要权力。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议会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也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因而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但它们二者却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种不同不仅在于名称和形式不同,也不在于实行两院制还是一院制,而主要在于它们的内容和实质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基础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是为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服务的。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则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少数富人利益服务的,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形式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阶级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西方议会制虽也标榜“议会”是“全民利益”的代表,把议会说成是全民代表机关,但它们所标榜的也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少数人的民主。议会的议员选举多由大资本家操纵,议员也多为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普通民众极少,议会被认为是“富翁俱乐部”。这样议会就由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皆为资产阶级服务。

因此,是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成为二者的本质区别。

(三)组织原则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并进行活动的

西方国家的议会是据“三权分立”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组织起来并进行活动的。

(四)组织结构不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国人大是由多层次间接选举产生的,这样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没有选民,也就没有选民和代表之间的直接责任,利益的监督关系。西方国家议会下院基本上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长处是议员与选民的关系和利益联系密切,缺点是议员有时也易受某种选民利益和某些集团操纵。

2、西方的议员是专职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的人大代表则是兼职的,代表每年开一次会,然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否成为代表主要取决于是否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和先进性,而不是个人竞选。

3、人大的内部结构分为两个层次,代表大会下设常委会,代表大会由数量众多的代表组成,每年开会一次,而且会期较短,主要是决定国家和地方最重要的问题。由代表产生一个常委会,作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权力的机关,常委会对代表大会负责,受代表大会监督。而西方国家议会一般设有两院,但它们不是两个独立的权力主体,不能单独行使议会权力,而只能结合起来行使议会权力,所以两院与常委会根本不同。

(五)与选民的关系不同

人大代表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监督和罢免,而西方国家议员则独立行使职权,不受选民罢免。

(六)领导力量不同

我国人大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活动的,在我国先有中国共产党,后有人大代表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人大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党主要通过外部的活动对人大的领导。

西方国家议会是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特别是早期产生议会的国家,是先有议会后有政党,议会孕育并培养了政党。政党通过竞选,在议会取得多数,才能在议会中取得领导地位,政党在议会中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影响控制议会,使议会通过符合本党利益的提案,并最终掌握国家政权,因此,西方国家议会成为资产阶级政党争权夺利的场所。

九、试就内阁制、总统制、委员会制的利弊进行分析。

1、总统制政府利弊分析

利:分权与制衡利于防止个人高度集权、独断专行,对权力实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权力;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政府就在这种相互制约中保持正常的运作和平衡。

弊:首先,缺少对总统的监督权,总统的权力过大;

其次,总统可以利用宪法的漏洞,对国会进行反制约;

再次,国会与行政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2、内阁制政府利弊分析

利: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密切合作;内阁政府直接控制着议会,间接对人民负责;内阁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弊:①内阁实际上集立法与行政大权于一身,权力至高无上;

②内阁政府深受政党操纵;

③内阁不稳定

3、委员会制政府利弊分析

最显著的优点是:它能从制度上防止出现专制独裁。它不实行三权分立,而是行政与立法相结合,行政从属于立法,从而避免了总统制和内阁之下立法和行政之间复杂的制约关系。它在行政部门内部实行集体领导,从主席到委员会拥有平等的职权,主席任职1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权力不过分集中。

主要不足是:由于实行会议制,一旦意见出现分歧,容易互相牵制,互相推诿,出了问题,责任不明。

研究生考试比较政治制度简答论述

比较政治制度 目录 简答题 (2) 1、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2)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 3、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2) 4、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 5、主要的司法原则有哪些 (3) 6、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 (3) 7、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 (3) 8、英美两党制的不同点有哪些 (4) 9、现代选举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10、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 (5) 11、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有哪些 (5) 12、选举的过程与程序、当选制度 (5) 13、总统制政府的几种不同类型 (6) 14、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意义 (7) 15、立宪政府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 (7) 16、美国总统职权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 (8) 17、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8) 18、代议机关的议事规则 (9) 19、比较内阁在美国、法国、英国三国中的作用 (9) 20、如何理解司法独立原则 (9) 21、比较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和制国家元首的区别与联系 (10) 22、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决策过程的三种类型 (10) 23、论述如何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0) 论述题 (11) 1、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11) 2、代议制度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 (11) 3、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制度的区别 (12) 4、论述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2) 5、以工党为例,论述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3) 6、论述内阁制和总统制政府的特征,并以英美两国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13)

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差别及缘由浅析

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差别及缘由浅析前一段时间,网上沸沸扬扬猛炒关于中国行政区域要重新划分,还有人说中国应该像美国一样设立50多个省州,并且还附有详细的图表,让人感觉此方案即将实施。他们所列出的理由是这样有效的实现管理,使得地区能够均衡的、平稳的发展,减小地区差距,有利于上令下达。行政区域的划分和采取何种国家管理形式不仅仅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有关,而且与该国家的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仅仅是看到中美两国地域面积大小相似,而将美国的今日发达兴盛归结于其州省的大小设置的合理,因而进一步要向美国学习,也要将中国划分为50多个省市,那观察和解决问题实在是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翻开历史,新航线的发现之前,整个东西方的交往是极其有限的,虽然,17世纪以后存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战争的形式出现的,双方世界中几千年所沉积的文明受到对方影响的成份是有限的。一个国家,其制度的设立和实施是与该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和各自的地域环境内所形成的思想、文化和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别。 中国政治制度是根基于以政治伦理和宗法秩序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儒教思想,其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中国的道德集权思想通过解释人的社会属性来说明人性,将人完全社会化,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人生而具有的本性是单一的,相同的,但个人的行为则因人而异,是变化的。并且孔子提出人的相同本性是“仁”,认为仁是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孔子之后的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继承和发展人性善的理论,提出“仁政“的思想,进一步将一些社会行为作为人性。毛泽东关于人性的的理解开始于马克思的“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解释。他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人的社会生产关系,而这种人的社会生产关系就是阶级关系,并且正是这种阶级关系决定了人性。在当今社会,没有所谓的人类的爱和很,只有阶级的爱和恨。毛泽东因而否定了人善论的理论,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比孔孟的人性论更社会化、更狭窄的观念。相比较西方的思想家大部分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的和法律的产生。古希腊伊壁鸠鲁属直观唯物主义,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归根结底由原子组成,人体中原子的运动及配置构成了人的自然条件并成为人性的决定因素。并且,人的自然条件是好的,所以人在肉体和精神上是快乐的。这就是说人天生趋于快乐或避开痛苦。因此,除了追求私人快乐的目的外,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善、正义和友谊。所谓的善、正义和友谊都是和细心盘算过的个人利益一致的。国家和法律也只有在能保证尽可能多的私人快乐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霍布

中外党政制度比较研究

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比较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FSZ20170201 吴秋萍 由于公务员薪酬制度不仅关系到公务员个人的经济利益,还会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与国外先进公务员薪酬制度相比,我国确实存在很大不足。通过比较、借鉴国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优点和经验,指出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和公务员薪酬制度发展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取长补短,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有所裨益。 1、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法律依据的比较 美国在1962年、1970年和1978年分别颁布了《联邦工资发》、《联邦工资比较法》、《文官改革法》,英国在1870年颁布了《文官工资法》,日本在1947年和1961年分别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法》、《地方公务员等共济组合法》,瑞士在1927年颁布了《联邦公务员章程法》,德国在1950年、1953年和1980年分别颁布了《联邦公务员法》、《联邦官员供养福利法》、《联邦公务员工资法》。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一套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的完整的法规体系,重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虽然国外发达国家有关公务员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名称各不相同,但就其内容来看,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对公务员工资标准的确定、增长原则、调整依据、薪酬制度运行和控制等,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 我国在200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薪酬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时间远远晚于部分发达国家,虽然《公务员法》作为法律依据,但是其中有关公务员薪酬的规定设定的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需要考虑具体设定方式的支撑,迄今为止,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尚未以法律形式系统、完整地表述出来。由于没有一套成型的公务员工资法出台,因此在薪酬的设计、调整、福利增补上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反映我国用法律来管理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进程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2、中外公务员薪酬结构的比较 对于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薪酬结构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基本工资居主导地位,构成薪酬制度的主体。各国都有特定的公务员薪酬结构即薪酬的组成部分与比例结构。美国基本工资占全部薪酬70%-80%,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的10%-20%;英国基本工资占全部薪酬70%-80%,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的20%-30%;日本基本工资占全部薪酬约84%,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约16%;法国基本工资占全部薪酬70%-80%,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的20%-100%;德国基本工资占全部薪酬70%-80%,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的20%-30%;中国没有明确统一的比例。 国外公务员津补贴在其收入中所占的合理比例在 20%—30%之间,而基本工资应该在70%—80%左右,而我国公务员收入中除了基本工资部分是由财政统一发放的以外,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立的各种津、补贴一直没有纳入到统一发放的范围中来,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利用津补贴管理上的漏洞为公务员发放各种各样的津补贴,以此弥补公务员名义上收入的不足。由此,造成了制度外收入在公务员总薪酬收入中所占比重过高,导致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了工资水平的较大差异,形成了现在以基本工资为主的薪酬主系统与以奖金、津贴为主的薪酬辅系统倒挂的局面。 3、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类型的比较 公务员的薪酬制度,都是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制定的。由于各国的社会文化制度、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生活水平、工资来源等情况的不同,每个国家相关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类型及其规

中西方政治制度对比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 中国,东方大国,悠久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加熠熠闪光。西方各国,每一次奋力的演变、斗争,都推动着各国走向新时代。由于国体不同,国家在施政方面,自然也不同。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这也影响了我过得政治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制度的确定根据了我们国家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最切合社会的,以中国共产党委基准点,国家有什么事发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不至于因为国家政党太多,而不能尽快统一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多党合作的存在,使得中国共产党做出最后定论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根据不同的方面提取意见,使得出的定论更加全面,更具合理性。 西方各国,且不谈雅典、罗马等国家的城邦制,先从英国开始,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以单一制、君主立宪制发展,英国的政治体系直接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体系,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牙买加等国。国王只是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并无实权,拥有最高政治权利是内阁首相,英国的议会是政治中心舞台,是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中产生,这里只是将英国作为案例来分析。法国采用双元首脑制,总统——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理,总理在任命其他官员,德国是联邦体制的国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这些可以看出,西方各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不同,但从根本上分析,他们是一样的。 西方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家领导人执政以资产阶级为主,可能会伤害到社会底层人的利益。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执政党为了利益执政,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在大部分情况下,给与绝对的民主。中国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本着执政为民的方针执政,会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更直接的民主执政。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就大局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切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的,但是,由于人口庞大,有些时候不可能真正做到绝对的民主。人民群众的想法并不能及时的反应到国家领导人那,而西方的民主思想多元化,理论众多,人民得到了真正的民主,但是,这种民主的权力似乎过于泛滥,政府做的事情有一点不合人民的意,人民就集众去游行示威,实行宪法赋予他们的种种权力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愤怒,这些都是因为人民拥有过多的民主权力造成的。 国家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不论中西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政治制度存在不同,并不影响各国共同前进,共同创建美好未来。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下列国家中,属于二元制君主制政体的是( )。 A.丹麦 B.荷兰 C.约旦 D.比利时 2. 下列国家中,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 A.法国 B.瑞士 C.加拿大 D.美国 3. 总统制是最早由( )创立的政体。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 下面国家中采用柔性宪法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巴西 5. 下列国家中,采取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 A.法国 B.日本 C.加拿大 D.意大利 6.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出现于( )。 A.美国 B.日本 C.瑞士 D.法国 7. 根据英国1911年英国议会法规定,英国下议院每( )年举行一次大选。 A.2 B.3 C.4 D.5 8. 下列国家的国家元首,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9. 下列国家中,采用混合代表制选举产生议会下院议员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0. 法国总统选举采用( )。 A.一轮多数投票制 B.二轮多数投票制 C.三轮多数投票制 D.四轮多数投票制 11. 自1955年以来,长期执掌日本政权的政党是( )。 A.民主党 B.社会党 C.自由民主党 D.公明党 12. 选民登记制度于19世纪末在( )建立。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3. 下列国家中采取两党制政党体制的有( ) A.印度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14.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经参议院提出咨询意见和同意)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参议员( )的赞同。 A.3/5 B.3/4 C.1/2 D.2/3 15. 以建设性不信任案方式推翻政府是( )特有的政治现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6. 下列国家中,在政府的组织原则上采取不相容原则的有( )。 A.英国 B.美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17. 下列国家元首中,属于虚位元首的是( )。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李晓东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不断借鉴西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加快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国曾雄霸世界一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它已经雄风不再。但二战后,英国重振雄风的努力从未停止过,英国资本主义的活力也未丧失殆尽,及至今日,它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些同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起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政治制度有极大关系,可以说,适应英国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是它雄霸世界的重要基础。美国自1789年成立联邦政府以来虽然只有短短200 多年的历史,但己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与此同时,在继承西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从而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英美两国同是西方大国,又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政治文明不仅对本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今天,中国在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并借鉴西方和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英美两国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经验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能够加深对政治文明的理解,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于借鉴。 一、英美两国国家形式比较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工具。国家一经建立,统治阶级势必要随之建立起适应自身利益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相应的国家结构。这种与统治阶级利益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国家结构就是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另一方面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国家结构。 1、英美两国政体比较。 政体指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各国政体在形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主体的设置、产生、组织、运行方式等方面。比如、在当代西方国家,有以议会立法机构作为权力主体的政体形式,也有以国家元首作为权力主体形成的政体。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英国是西方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其政体经历了从 1 7世纪末到1 8世纪上半叶数十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专制统治进行长期斗争,于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和1701 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其后,历经演变,直到18 世纪,行政权才开始从国王手里转到责任内阁手中。此后,英国议会、内阁、国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才最终确立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这一体制的特点是:第一,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任命并领导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中可不设总理职位。第二,在总统制政体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权力分离,并相互制约。 2、英美两国国家结构比较。 西方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英国是单一制国家。它有单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国内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实行独立的权力,对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学时:40学时学分: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课。它以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为内容,着重分析当代中西方国家代议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各类政治制度的共性和个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具体特点和运行机制有进一步的、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而对我国具体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基本环节形成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专题讨论+学术论文。 二、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内容众多,教学时数有限(4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将依据政治学专业的特点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支柱性内容择其重点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讲绪论 本讲从总体上介绍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发展、意义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政治制度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政治制度(1学时) 1、中外学界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2、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对中外政治制度进行比较(1学时) 1、制度比较擦亮政治的眼睛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山之石,为我所用 三、怎样进行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2学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二讲代议制度比较 本讲主要介绍了代议制度的一般理论,中西方代议制度在组织结构、功能效应方面的异同点,代议制度比较对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迪作用。 教学时数:10学时。讲授8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 教学难点: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中西代议制度比较的启迪作用。 主要内容: 一、代议制度基本理论概述(2学时) 1、代议制度及其相关范畴 2、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3、代议制度的基本功能 4、代议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2学时) (一)、共同点 1、在议员或代表产生方式上,都有各自认可的条件、按一定法律程序经选举产生,并按一定选民比例加基本数分配议员或代表的名额,而且都是届期制。 2、在议员或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上,都有提案权、讨论表决权、咨询权、言论免责权、人身自由保护权,承担向选民或人民负责的义务。 3、在内部组织结构上,都有一个负责召集和主持会议的指导机构,有一个大会负责组织和领导会务服务工作的秘书长,有协助审议的各种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二)、不同点 1、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履行职责的方式不一样。 2、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资本主义议会设置议长和议会党团,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设置常设机关,这是各自独存的。 3、在权力结构方面,资本主义议会只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而社会主义人民代表机关不仅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而且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关。 4、在组织活动原则上,资本主义议会制是“分权制衡”,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制是“议行合一”(或民主集中制)。 三、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2学时)

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试论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 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如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制、资本主义制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本文从比较的角度,主要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 中国政治制度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而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0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已经使中国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面貌,成为举世公认正在迅速崛起、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这一基本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和挫折。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成完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创造和积累条件,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思考题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在政治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1、关于国家本质的规定。2、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3、关于国家结构制度的规定。4、关于具体的政治制度。5、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人权: 主要是指人们的基本权利,它是人们必要的、起码的、最低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最基本需要的权利。与此相反,非人权权利,亦即非基本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比较高级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比较高级需要的权利。 公民权:宪法学意义上的公民权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民权,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权利内容。狭义的公民权,指宪法赋予公民等社会个体的可作为或不作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主张、自由的资格和权能。 4、代议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通过选举产生议会,由议会行使权力,实行间接的民主。其最大特点是三权分立,立法权优先,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至上。 代议民主制又称间接民主制,是由公民以选举形式选出立法机关的成员,并代表其在议会中行使权力(称为代议)。 5、直接民主:主要是指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的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

服从多数。直接参与、直接选举是直接制民主的主要构成要素。6、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它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民主形式,唤起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理想。 7、选举,实质上是实现民主的一种过程,人们通过选举活动,表达自己参政的一种愿望和行动。 选举是由主体、客体、目的、程序等一系列要素组成。所谓主体,就是从事选举活动的人;客体即是被推荐者或被选择者;目的是选举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而程序是选举活动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简言之,选举是以一定的方式选择自己的代表或负责人的一种行为过程。 8、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主要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选举权作为一种政治权利,经历了从有限的集团逐渐向全体成年公民拓展的过程。 9、被选举权;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被选任为国家机关代表或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由一国宪法、法律规定并受到保护。 10、制度:所谓制度,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规则。从制度的基本结构看,制度可以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比较 〔摘要〕各国实践证明, 公务员制度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录用考核以及培训等方面, 我国和西方各国明显不同; 从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来看, 我国和西方各国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应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西方又叫文官制度。它是国家管理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规章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1870 年自英国起源以来, 已有130 年的历史了, 多少年来推行该制度的各国实践已证明, 它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从1988 年开始至今, 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10 余年了,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 要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知已知彼,才有利于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出发, 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使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 一、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方面, 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 在西方各国, 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宽的。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 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 如国家专利局、税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和义务上看, 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 我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共同点体现于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 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 遵守纪律, 不得经商, 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赢利活动, 不得兼职等等。而其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 而在我国, 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相同的, 根本不受服务地区的范围限制; 其次, 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 不介于政党活动。规定“政治中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 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以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国,

中外政治制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中外政治制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 说明:1. 在美国两党制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_____在19世纪初就永久的退出了美国的政治舞台。(5分) (A) 反联邦党 (B) 民主共和党 (C) 联邦党 (D) 国民共和党 参考答案:C 2. 议会制又称为_____。(5分) (A) 总统制 (B) 混合制 (C) 内阁制 (D) 国务院制 参考答案:C 3. 属于内阁制政府的是_____。(5分)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参考答案:C 4. 以政党的阶级属性为标准,可以将政党划分为_____。(5分) (A)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B) 左派政政和右派政党 (C) 在野党和参政党 (D) 执政党和反对党 参考答案:A 5. 在美国,两党的中央组织为党的_____。(5分) (A) 全国联盟执行委员会 (B) 全国委员会 (C) 全国代表大会 (D) 行政裁判所 参考答案:C多选题 说明:6. 以政党在本国的法律地位为标准,政党可以分为。(5分) (A) 合法政党 (B) 在野党 (C) 执政党 (D) 非法政党 参考答案:A,D 7.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内阁制的区别有_____。(5分) (A) 产生的途径不同 (B) 政府首脑无论总统还是首相(或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C) 与议会的关系不同 (D) 内阁成员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不同 (E) 政府的组成方式不同

8. 两党制与多党制的分析比较有以下不同点_____。(5分) (A) 两党制国家政局较为稳定,多党制则较为动荡 (B) 两党制国家政党责任明确,选民选举更有依据,多党制国家常常由于联合执政而责任不明确 (C) 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有效防止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多党制则反之 (D) 两党制下的国家极易让小党生存,多党制下小党很难插足政府与议会 (E) 两党制下选民必须在两个可替换的政府中作出明确的选择,多党制下选民不能直接决定谁来组织政府,是由各政党之间选举后进行讨价还价中决定的。 参考答案:A,B,C,E 9. 关于行政双头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5分) (A) 半总统执政府行政实行二元领导体制,总统和总理分别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同行使行政权。 (B) 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 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D)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 (E) 这种政府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法国、澳大利亚、芬兰、葡萄牙。 参考答案:A,B,C,D 10. 对于政党,理解正确的选项是_____。(5分) (A) 有共同的政治主张 (B) 以推翻现有政权为目的 (C) 有组织.有纪律 (D) 代表特定阶级、阶层 参考答案:A,C,D判断题 说明:11. 在议会中,议会党团只能由多个政党联合组成本党议会党团。(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2. 反对党是指与执政党处于相对立地位的所有在野党。(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3. 国家元首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首长。(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4. 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的合作主要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5. 目前西方国家中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丹麦、挪威、瑞士、芬兰、希腊、卢森堡、比利时等国。(5分) 正确错误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C1022陈思琦从古至今,中西方政治制度都是不同的。也正应为这制度的不同,才形成现在中西各个方面的不同。 从古代说起:我国与西方国家都以君权神授来取信于民,得以统治国家。但是,就中国而言中国式中央集权,有无比黑暗却也有光明的时候。可西方国家呢,行使的封建分权却导致中世纪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漫漫黑暗之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治、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遗址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古希腊罗马。无论是他满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古代中国的历史,不过是记载王侯将相们的家族历史,而平民百姓却无足轻重,史书上却从无记载。而古希腊罗马史却是一部平民追求民主权利的发展史。这里没有绝对一切的专制君主,更多的只是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进行的各种斗争与革命。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古代中国在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原始民主荡然无存。古代民众没有古希腊、罗马公民那种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在中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专制统治。而希腊、罗马在城邦国家时代,出现了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主制残余。他们采取的是贵族集体领导或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中国古代变法争鸣和政治改革都是围绕加强王权专制而展开。诸子百家为专制王权制造了奠基理论;中国古代法律,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其内涵是刑罚,惩治百官和众民,以加强王权的威慑,带来的是人权的丧失。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改革大多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内容是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律制度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服务,其内涵是人民权利、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这种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政治制度是共和国中心价值观念,与中国帝王思想,官本文化是水火不相容的。从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影响看:中国大一统和儒家正统思想加上专制皇权造就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其中专制王权是整合社会的权力中心。旧中国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或走向统一,都是强有力的君王专制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所以,尽管中国古代有频繁的朝代更替,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却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而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思想成为了催生人类迈向现代化的动力。进入近代,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和深刻的历史渊源。延引他人并综上所述总结: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是重视皇权,没有民主人权可言。皇权对臣民施以严刑酷法,以强制百姓遵规守矩;二是中国重视家庭伦理纲常,家庭是皇权最坚实的社会支柱,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下有家庭,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

中外政治制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6c6390293.html, 中外政治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政治制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外烟草企业卷烟行销策略比较. 《中国烟草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1年1期.龚心澧. [2].基于中外政治制度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 《金田》.2015年4期.程涛. [3].框架分析下《澳大利亚人》对力拓案审判的报道. 《东南传播》.2011年3期.任新. [4].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青年与社会》.2014年19期.高柏枝. [5].对政治内涵的不懈探索——复旦25年政治学著作的回顾. 《复旦政治学评论》.2006年1期.孙关宏. [6].中外档案利用工作之比较研究. 《黑龙江档案》.2012年1期.郑玉梅. [7].普及政治学知识仍是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重要任务. 《贵州大学学报 《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程昆. [9].两岸民意异同与两岸和平发展——从民意比较角度探讨两岸和平发展框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1期.林立辉. [10].试论日本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影响. 《广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8期.黄宇蓝. 二、中外政治制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瑞士共识模型探析. 作者:郝丽芳.中外政治制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https://www.doczj.com/doc/6c6390293.html, [2].对美国公共行政管制问题的研究. 作者:于家琦.中外政治制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3].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被引次数:40 作者:陈茂生.中外政治制度华中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4].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被引次数:13 作者:戴小明.中外政治制度华中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5].制度精神初探——中国政治制度的视角.被引次数:1 作者:崔玉娈.中外政治制度复旦大学2011(学位年度) [6].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制度观研究. 作者:郑辰.中外政治制度湖南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7].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以温岭市泽国镇参与式预算为 案例的比较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潘长勇.中外政治制度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2010(学位年度) [8].信访制度改良路径选择——与人大代表专职化相结合.被引次数:1 作者:张菡格.中外政治制度南昌大学2013(学位年度) [9].当代中国协商发展研究.被引次数:6 作者:宿婷婷.中外政治制度山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10].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作者:杨静.中外政治制度山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中外政治制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丁元竹.江汛清,2012第五届当代中国学国际论坛 [2]透视大学管理成本:大学组织结构的视角. 张立新.姜华.孙和义,2005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3]费正清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特点及其思想变化探因. 杨婉蓉,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讨论会

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比较

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比较 通过比较对完善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有着重要作用。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是一个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使得行政权利的行使更加公正、合法,也将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政治的建设,提高政府行政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功能。 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涵比较 中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涵。在我国,对公共行政权利的监督被约定俗成的称作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政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公民、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严格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遵纪守法、认真执法和履行公务,做到确实保证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涵。西方学者对于行政监督体制的含义与中国学者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西方学者主要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理解行政监督体制的含义。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来组建国家的管理机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

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主要特点比较 由于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历史背景和含义都有所不同,其主要容和分类也都存在着不同之处,这也体现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其行政监督体制的差异性。为了更好地行使一个国家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就需要适应一个国家的国情,只有适应本国国情才能使行政监督体制发挥最大的效用。 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 中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 行政监督体制作为现代过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行政监督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全民性。行政监督在法律形式上具有全民性,所有公民都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反映自己的要求并对政府的工作及政府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公民拥有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等权利。 广泛性。行政监督的容十分广泛,涉及到行政机关的各项决定及日常事务的处理,对每一个公务行为进行监督,做到有政府行为就有监督。 多样性。行政监督的主体有很多,监督方式多样化,每个监督主体都有一种监督方式。每一种监督方式又有多个监督手段,通过各种各样的监督手段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分权制和议行合一制中权力制衡的比较研究 【摘要】由于受西方政治思潮和国内一些舆论的影响,国内不少人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腐败大案要案屡屡发生,是由于没有搞“三权分立”,以至于不能在权力运用上实行相互制衡,权力部门容易在政策执行和权力运用中搞“一言堂”,因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疑惑。本文通过论述在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这两种制度下的权力制衡作对比,就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中国与西方政治制度中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实质,从而深入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治文明建设,从全新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民主。 关键词:分权;议行合一;权力制衡;民主 一、权力制衡的由来及价值 (一)、权力及权力制衡 要描述权力制衡的由来首先要追述到权力怎样的形成和权力应用的目的。所谓权力,使用暴力的资格及能力。 权力制衡是为了权力运用的合理化,而合理化的核心原则是公正。 权力均衡是任何社会改革都应体现的基本原则,其本身就是改革的实质所在。 首先,任何社会改革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直接改变财富占有量为目的改革,最终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和重新占有。这种改革本质是对原有财富存量的一种再分配,是财富从有产者向无产者,从多产者向少产者的一种转移。二是以直接改变财富获取手段为内容的改革,最终实现财富获取机会的重新调整。这种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的改革,因为权力本身就是财富获取的手段。这里,权力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实现权力的均衡化,即有权者与无权者,权力小者与权力大者,都能在公正原则指导下获取社会财富。权力改革的着眼点是在财富的流量,而不在财富的存量方面。 (二)、权力制衡的由来 分权,既是一种政治学说,又是一种政治体制。作为一种政治学说,分权思想由来已久,是许多政治思想家反复论述的重点话题之一。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⑴此可谓分权学说的萌芽。罗马化时代的波利比阿指出,罗马强盛的原因在于遵循了政治循环、混合政体和制约均衡三大原则。他所谓混合政体,是指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因素相混合,实际是古罗马当时的执政官,长老院和人民大会的权力及相互牵制的关系,他总结说“权力就是这样组合的,每个部分钳制其它部分,又与之合作...所以,难以发现比这最好的制度了。”⑵所以它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政体,而是一种分权学说,而他所讲的制约均衡,也有分权制衡思想的含义。后来,罗马统治者正式将这些原则写进了罗马法。近代,西方思想家马基雅弗利、洛克、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