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

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课题1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考纲解读】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二、构建网络

三、热点考向

考向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2011·广东,2改编)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

A R 蛋白质R型

B R 荚膜多糖R型

R DNA R型、S型C

D R DNA(经DNA酶处理)R型

①C和D说明S型菌的是转化因子。

②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变异属于。

③A-D说明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2011·江苏,12改编)依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①简述用32P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

②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所致。用32P标记噬

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中存在少量放射性。

3、比较两个经典实验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例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是()

A、将无毒R型活细菌与有毒S型活细菌混合后培养,发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B、将无毒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培养,发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混合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转化为S型细菌

例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无放射性)。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

C、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培养时间“较长”,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D、若要获取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将无放射性的噬菌体置于仅含32P(其他元素均无放射性)的液体培养基中并让其繁殖数代

考向二、DNA的结构、复制回归课本

1. 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是,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链平行。(2) 和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两链上的碱基以连接形成,即A与T,G与C。

3.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过程:

_________→→复旋;复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4.DNA分子的复制条件:模板( 条脱氧核苷酸链)、原料( 种脱氧核苷酸)、能量、酶等。

5.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中也有基因分布。

6、画出一个含有四个脱氧核苷酸(ATCG)的DNA片段平面结构图

例3、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例4、(2010山东高考理综)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考向三、基因的表达回归课本

1.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都可携带遗传信息。 2.基因表达包括和两个阶段。

(1)转录场所主要在,以DNA的条链为模板形成。

(2)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3.细胞中最多有20种氨基酸、种tRNA,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tRNA,但一种tRNA只对应一种氨基酸。4.mRNA中每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数目的。

5、比较DNA复制与基因的表达有何不同?

6、基因、DNA 、染色体、蛋白质及性状间的关系

7、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例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 ①链中(A +T )/(G +C )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互为倒数

C. 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 长度小于160个氨基酸

D.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 作媒介

例6、(2009广东生物25)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 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tRNA 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 上移动

考向四、碱基的有关计算(DNA 结构、复制、表达的有关规律的应用)

例7、用15N 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 分子在14

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 .含有15

N 的DNA 分子占1/8 B .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 .含有14

N 的DNA 分子占7/8 D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 分子

例8、一个mRNA 分子有m 个碱基,其中G+C 有n 个;由该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 分子的A+T 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 .m 、m/3-1 B .m 、m/3-2 C .2(m -n )、m/3-2 D . m -n 、m/3-2

随堂练习

1、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 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 应占子代DNA总数的 1/2n-1

⒉.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

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

3. (2011·上海高考,有改动)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

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5.(10海南)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

..的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6.(20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7、(10海南卷)下列叙述中,不能

..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8、(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9、(10广东卷)5.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10、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

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α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11、下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是________,解旋酶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

(2)图一中基因表达的最后阶段是在[ ]________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mRNA、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图一中③称为________,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与mRNA上的遗传信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________。

(4)图二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错误理解是________。

A.X在M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B.该过程表明细胞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C.该过程直接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相同

D.合成MN的场所是细胞核,而X一定附着在内质网上

(5)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检测】

9.(7分)【答案】(1)ATP、核糖核苷酸、酶;(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核DNA(细胞核);(4)①/会

10、答案(1)转录氢键

(2)⑤核糖体tRNA、ATP和酶

(3)密码子tRNA(4)AD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9、解析:

B选项,因为可致癌毒素的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所以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选项:黄曲霉毒素只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而不是生物本身,它的致癌性只能说明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的作用,而不是生物的性状。

D选项:黄曲霉菌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可以说是黄曲霉菌生物的功能性状,是表现型。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精品导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伞藻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点】:1.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说出DNA的结构。 【自学导航】: 1.生物学上,,叫做遗传。 2.伞藻嫁接实验表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即是的控制中心。3.染色体是分裂期细胞内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且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5.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 6.DNA是的简称,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7.DNA是由两条长链而成的规则的结构,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做,不同的基因存着不同的,控制生物体不同的。 8.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个基因。 : 一、遗传 列举: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归纳】遗传的定义: 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活动一】: 观察:伞藻嫁接实验: 1、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不同特点(伞帽形状、伞藻颜色) (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假根内。) 2、合作交流:

(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 (2)、通过对伞藻嫁接试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 【归纳总结】: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染色体: 在细胞核中易被染成的物质。 【活动二】: 观察:几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合作交流: 1、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2、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 (1)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数目、形态和结构。 (2)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数目,形态。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其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DNA 【活动三】: 观察:DNA分子模型和双螺旋结构示意图,合作交流: 1、DNA分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基因? 【归纳总结】: 1、DNA分子是由盘旋而成的的结构. 2、DNA上有许多与有关的,这些片断叫。 3、不同的基因贮存着,即生物的不同特征是由控制。【活动四】: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导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专题复习导学案济南版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梳理复习并交流如下内容 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中,控制________就贮存在这些遗传物质中。因此说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⑴染色体:概念: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存在着一些能被____染成深色的物质。成分:主要包括___和____,___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⑵DNA分子的结构: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____结构。⑶基因:___上的许多与___相关的片断。⑷染色体、DNA与基因三者的关系: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过都包含___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___基因。意义:一般情况下,由于同一种生物所包含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____,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也是___的。保证了生物亲代与后代之间遗传信息的____。 3、人的性别决定:⑴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分为____和____两类。男女两性在染色体上的主要是区别是_____。染色体的传递:人的生殖过程中,经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使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人的体

细胞含有___染色体,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___染色体,通过___,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到一起,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其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一条来自___。人类的遗传通过___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⑵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将来发育成____;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将来发育成__。受精时,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1990年,科研人员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男性性别决定基因。说明人的性别是由____决定的。 4、生物的性状:⑴性状:生物体的___、___、__和___。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___。分为__性性状和__性性状。⑶基因与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__,位于___上,在体细胞中是___存在的。显性基因:控制___的基因,通达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___的基因,通达用患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5、变异的类型:⑴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导致,没有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⑵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的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⑶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___,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____,不利的变异会被____,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考点8 遗传的分子基础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12·福建高考·T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双脱氧核苷酸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由此推出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碱基A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注意特殊情况“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未与碱基A配对”。 【精讲精析】选D。由题干可知,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可以与DNA序列中的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在人工合成的适量DNA序列中有4个碱基A,可以在4处与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产生4个不同的子链;若在这4处都没有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产生第5种子链,因此以该单链为模板最多能合成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2.(2012·江苏高考·T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理解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精讲精析】选B。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是没能揭示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所以A错误。艾弗里等人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的时候还含有0.02%的蛋白质,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现了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离,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故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时依据:A和T的含量总是相等,G和C的含量也相等,所以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错误。 3.(2012·江苏高考·T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思考P93图4.4-1,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 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 3、知道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形成的生物个体为什么总是或多或少地跟亲代相像呢?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遗传物质、转基因、细胞核移植等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目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1、遗传:。其具有性。 2、科学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主要是与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有关。 3、染色体由和组成。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 的数目和形态是的,一般还出现。 4、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 5、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包含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包含有 ______个基因,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或者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教材P93图4.4-1“伞藻嫁接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伞藻A提供伞柄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提供假根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 (2)在实验中伞藻B提供伞柄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提供假根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 (3)伞帽形状发育与哪部分结构有关? (4)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用图或文字等可能的形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完成教材P96-97“巩固提高” 【预习检测】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A.适应 B.遗传 C.生殖 D.变异 2.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它的组成是() 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无机物和糖类 3.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 D.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5.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细胞核 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基因就是一个DNA分子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复习目标: 1、我能举例说明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我能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3、我能通过回顾细胞结构,知道染色体的存在位置,并描述染色体、DNA、基因 的关系。 4、我能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知道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化,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5、我要知道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是进化的内在原因。 自主复习: 一、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 1、_______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例如“龙生龙,凤生凤”。 2、________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个体间的差异,例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生物的性状:生物的________(如形状、颜色、大小等)、__________(如人的ABO血型)、__________(如惯用右手)等特征的统称。 5、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同一不同),例如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番茄,果实颜色,红与黄)、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人,眼皮形态,单与双)。 6、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__控制(例如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同时受__________影响(如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差异;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叶球重3千克,在西藏栽培叶球重6.5千克)。 二、性状受_______的控制,同时受_______的影响。 三、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1、______: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_______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四、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_____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______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__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分为___染色体和___染色体。 4、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________。 5、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条(____对),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条。 6、受精卵(子代)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一半来自______。成对的染色体(成对的基因)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_。 五、遗传变异是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 思考交流: 一、如何描述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 二、如何用图解的方法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Ⅰ);(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Ⅱ);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1)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Ⅰ);(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Ⅱ)。 4.DNA分子的复制:(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Ⅰ);(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提示 细胞增殖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分化过程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考点1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无毒性R 型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注射 小鼠死亡。 分析: ①加热杀死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 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②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的原因是S 型细菌的DNA 与R 型细菌的DNA 实现重组,表现出S 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体外转化(如图) (3)体内转化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关系:体内转化实验说明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

【思维辨析】 (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013·江苏,2C)( × ) 提示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 (2)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2013·北京,5A)( √ ) 提示 噬菌体是病毒。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DNA 用15N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2012·上海,11C)( × ) 提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 ,而不是用15N 标记的DNA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2012·江苏,2A)( √ )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 纯度没有达到100%。 (5)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012·江苏,2D)( × ) 提示 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6)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011·江苏,12D)( × ) 提示 没有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7)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2009·江苏,5D)( × ) 提示 HIV 的遗传物质是RNA 。 【归纳提炼】 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问题分析 1. 体内转化实验中细菌数量变化曲线解读 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S 型、R 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ab 段: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ab 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 型细菌的抗体,故该时间段内R 型细菌数量增多。 (2)bc 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R 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 型细菌数量减少。 (3)cd 段:c 之前,已有少量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S 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 型细菌大量繁殖,所以cd 段R 型细菌数量增多。

高中生物复习知识核心知识(2-2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基础知识 1.S型细菌的DNA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浸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内。 2.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他们的作用。 3.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得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就能得到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和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6.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7.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中心法则可表示为。其体现了DNA 的两大基本功能: (1)通过DNA复制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 (2)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9.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tRNA。 10.一种氨基酸可应对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tRNA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也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11.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经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内的性状。而白化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络氨酸不能合成和控制络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注意:老年人白发只是络氨酸酶活性降低)。 12.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易错易混判断题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细菌(×)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艾弗里证明用DNA酶分解后的S型活细菌的DNA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4.噬菌体增殖过程中所需的氨基酸、核苷酸、酶、能量、核糖体全部自细菌(√) 5.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都有2个(√) 6.DNA上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U、G=C(×) 7.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证实DNA 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理解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3)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4)能概述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及意义。 (5)掌握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其中的数量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学家研究、实验过程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科学研究思路、遵循实验的设计原则和采用一些科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类、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准确的归纳、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验证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几个主要实验;(2)D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教学难点 (1)几种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 所处的位置;(3)在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的关系又是活动:结合 作出它们之 样 的 ? 学的知识 的关系图 生 思 考讨 论 回答 相 应的问题 通 过 学生 课 前的 准备 , 给出 本 内容 的 考点 和 相应 知 识点 , 学 提出问题:在本章所学的内容中提及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哪些?它们 之间 怎 学生 所 类, 间 逐一分析讨论各考 点对应的 知识点 和,进行讨论,并回答所学遗传相关物质的种由学生分 析回答相应的练 习 巩固 (二)复习 对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内容进行简要的重温 目的:让学生在填表、看图的过程中,对大纲要求的识记、理解的内容作 进一步的回忆。复习内容: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探讨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探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通过综合分析实验流程,总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预习提问】 1、肺炎双球菌 种类 项目 S型细菌R型细菌 菌落 菌体有多糖类荚膜 毒性 2、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3、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何得到含有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 【我的疑问】 矫正、归纳

【讨论解问】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实验(体内转化)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 2、艾弗里的实验(体外转化) 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为模板,利用体内的物质合 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2、过程 3.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即DNA 是遗传物质。 4.实验思想:将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去观察各自 的作用。 矫正、归纳

【架构生问】 【课堂检测】 ( )1.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 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 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 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2.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 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 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 ) 3、(多选)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矫正、归纳

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知道人类染色体的传递及性别决定方式。 3、描述基因与性状遗传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4、说出变异的类型及意义,了解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5、了解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重点与难点:1、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基因与性状遗传之间的关系。 3、变异的类型与意义。 复习过程 一、课内探究(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以下知识点? 1、为什么说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那几个实验能够证实此结论?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怎样构成的? 3、染色体、DNA、基因之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4、何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5、基因和生物性状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6、怎样可以判断出生物体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7、男性和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8、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如何表示? 9、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又是怎样的? 10、生物变异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11、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怎样确立的? 12、生物的变异有什么样的意义?遗传病的起因是什么?13、以下属于遗传病的是(血友病、白化病、色盲、先天愚型、呆小症、侏儒症) 14、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多少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那几条染色体? 二、随堂练习 1.已知面颊上有酒窝和无酒窝这一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小兵无酒窝,他的父母均有酒窝,那么小兵父母的基因组成应为( ) A.父母都是BB B.父亲为Bb,母亲为BB C.父亲为BB,母亲为Bb D.父母都是Bb 2、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3. 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的Ee的患病者, 另一个表现正常. 那么, 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A. 25% B. 50% C. 75% D. 全部 4.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 近亲结婚后代必然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5. 下列各队形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与黑毛 B. 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 豌豆的高颈与蚕豆的矮茎 6. 两株高果(G)南瓜杂交后, 后代高果(G)和矮果(g)的比例是3:1, 则亲本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A. GG和gg B. GG和Gg C. Gg和Gg D. gg和gg 7. 人的精子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为() A. 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B. 22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 11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D. 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 8、豌豆植株中,高(D)对矮(d)是显性,如果一代豌豆植株的50%是矮茎的,则它们的亲本基因组成是:()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 9、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则Aa XAa杂交,其子代性状表现可能有几种?()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下列基因组成中,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最新整理)

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 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 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的思路:将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分别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从变异的角度看,R菌转化成S菌,属于基因重组(R菌的DNA中插入了可表达的 外源DNA) 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过程(看书) 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如何标记噬菌体:用被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注意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离心的目的:使上清液析出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5)对照:两组实验之间是相互对照 6)误差分析:35S标记蛋白质,搅拌不充分,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 32P标记DNA,若保温时间太短或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 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 核酸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 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④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 接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 教版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教版) 【考纲点击】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核心要点突破】 一、遗传物质的探索 1、经典实验 2、生物遗传物质总结生物所含核酸所含核苷酸含氮碱基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原核、真核生物)两种:DN A、RNA8种:四种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5种: A、T、 C、G、U均为DNA病毒DNA病毒1种: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A、T、 C、GDNARNA病毒1种:RNA4种核糖核苷酸4种:

A、U、 C、GRNA 【典例1】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① 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典例2】 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二、DNA分子的功能 2、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产物两个相同的子代DNA一个单链RNA(mRN A、tRN A、rRNA)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状,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糖核苷酸特点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 T-AC-G, G-CA-U, T-AC-G, G-CA-U, U-AC-G, 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RNA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注意:(1)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因为这两个过程都是以DNA为模板的),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2)转录的产物有3类RNA,但是携带遗传信息的是mRNA,mRNA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作用。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一个基因一种或多种性状控制控制多个基因一种性状 5、DNA复制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可形成个子代DNA分子,其中含最初母链的DNA分子占DNA 分子总数的2/,即1/;含有的最初母链占DNA单链总数的2/=。(2)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若DNA分子含有某碱基a个,则此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含有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1)个;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复习学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变异的类型及区别 1、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条件的改变 D.染色体变异 2、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的基因( )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基因互换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前期 C.分裂期后期 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 4、一个碱基可加到DNA分子上或从DNA分子中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数目的变化是( ) A.细菌转化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 D.等位基因的分离 5、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受体细胞,对DNA分子进行纠正或 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原理是( ) A.基因转换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基因遗传 6、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的是( )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 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在DNA复制中,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一般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④基因突变一定产生新性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三: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特点: a. 不含同源染色体; b. 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 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d.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数目、形状不同。 9.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知识点四: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 10.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D.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的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的1/2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单倍体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含答案)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1.(2018海南卷,10)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 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 【答案】B 2.(2018江苏卷,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为引物,A错误;真核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DNA和RNA,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试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D正确。 3.(2018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018年高中生物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1.DNA 是由四种不同的(A 、G 、C 、T)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 的高分子化合物。 2.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①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 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DNA 的基本骨架;②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3.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遵循卡伽夫法则 (碱基互补配 对):A 一定与T 配对,A 和T 的分子数相等;G 一定与C 配对, G 和C 的分子数相等;但A +T 的量不一定等于G +C 的量。依 据卡伽夫法则可以确定是双链DNA 还是单链DNA 。 4.不同生物的DNA 碱基对的数目可能相同,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肯定不同。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代表了遗传信息。 错误! 1.DNA 的化学组成 (1)基本组成元素:C 、H 、O 、N 、P 五种元素。 (2)基本单元: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 脱氧核苷酸 ??? 脱氧核苷????? 脱氧核糖碱基、T 、G 、磷酸 (4)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①碱基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②种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

[巧学妙记 ] DNA 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五种元素:C 、H 、O 、N 、P ; 四种碱基:A 、G 、C 、T ,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 提示: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少量分布。 2.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 3.每个DNA 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是多少?磷酸数∶脱氧核糖数∶含氮碱基数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1)2个;(2)1∶1∶1。 4.两个长度相同的双链DNA 分子,其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提示:主要体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1.DNA 分子的结构 (1)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磷酸基团; 表示脱氧核糖(O 表示氧原子,数字表示碳原子编 号);□表示含氮碱基,构成DNA 分子的含氮碱基共有4种,即A(腺嘌呤)、T(胸 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0.2《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1

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地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说明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成对存在。 3.重点:能完成DNA粗提取实验的操作,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基因的重要作用。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染色体、DNA和基因 1. 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每条染色体上有DNA 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多个。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并且通常是存在的,基因和染色体一样,在体细胞中也是存在的。 4.常用作遗传研究的昆虫是,它只有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另一条来自。 5.请选择填写下列生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猎犬的心肌细胞有()条, 水稻的叶肉细胞有()条, 黑人的皮肤细胞有()对。 A.46 B.78 C.24 D.23 6.人体内可能有三万个基因,这些各不相同的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人的。 知识点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1.就好像盖房子的蓝图,它规划了和个体的,甚至衰老和死亡。 2.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个建筑物,那么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是。 3.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体全部的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表现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4.基因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从而控制生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合作探究】 1.骨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请分析其原因。 2.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甲和乙两种细菌的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 B.乙细菌 C.甲和乙细菌 D.甲或乙细菌 3.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分子诊断知识点

1、基因(gene)是含有生物信息的DNA 功能片段,根据这些生物信息可以编码具有生物功能的产物,包括RNA 和蛋白质(多数). 2、基因组genome, 指细胞或生物体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包括所有基因和基因间的区域(序列)。 3、基因组学genomics 以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包括基因组作图、基因组测序、基因定位、基因功能分析 4、结构基因:编码RNA 或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5、基因表达:DNA 携带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mRNA 通过翻译将基因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合成具有生物功能的各种蛋白质的过程 6、C 值基因组DNA 全部碱基(对)数。C 值是物种的一个重要特性常数。C 值矛盾,C 值悖论: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 7、N 值矛盾,N 值悖论:基因组中的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复杂程度的不对称性 8、必需基因(致死基因)关系到生物体存活的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实验确定必需基因。: 9、原核生物基因组1、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蓝绿藻等 10、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 序列,或是指一段DNA 序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11、操纵子:由一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连同其上游调控序列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 12、质粒的分类致育质粒F 质粒)编码性菌毛,介导细菌之间的接合传递;耐药性质粒R 质粒)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毒力质粒Vi 质粒)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细菌素质粒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代谢质粒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 13、严紧控制型拷贝数少,一般<10 个,分子量大;调节因子是蛋白质,复制受限,受染色体DNA 复制系统的控制;严谨控制机理(低拷贝原因),认为是该质粒可以产生阻遏蛋白,反馈抑制自身DNA 合成。松弛控制型拷贝数多,10-200 个,分子量小;调节因子是RNA,复制不受染色体DNA 复制系统限制基因工程使用松弛型(高拷贝数)质粒,以获得较多的基因产物。 14、质粒性质 1、质粒的转移:可以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而由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胞中,使两个细胞都成为带有质粒的细胞;质粒转移时,它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进行转移,所以它可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2、质粒具有选择性标记:质粒有抗药性基因、营养缺陷型基因、抗重金属盐基因等多种选择性标记 3、质粒的不相容性:质粒已成为分子克隆的有用工具,是目的DNA 的载体。载体质粒大多是在天然质粒基础上经人工构建而成, 15、质粒特点:1、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单一切口,可用以重组外源DNA;2、有筛选标记,如抗药基因等;3、插入外源DNA 后,仍能转化宿主细胞,并能复制。 16、质粒基因转移的方式1.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 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 转移称为接合作用 2.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3、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受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4、转染作用通过感染方式将外来DNA 引入宿主细胞,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transfection) 。转染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