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湖北省郧西县

2012年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编号:

二、项目名称:2012年郧西县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

三、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蚕桑技术服务中心:

郧西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建设项目县,2008年湖北省农业厅列为优质农产品(蚕桑)基地,全县现有核心桑园2万亩。

2007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郧西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隶属县农业局管理,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蚕桑技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蚕桑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和培训,蚕种、蚕具、蚕药供应等工作。该中心参与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湖北优势农产品(蚕桑)板块基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蚕桑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六郎、景阳、夹河、马安、河夹、安家和香口等7个乡镇30个蚕桑重点村发展桑园2万亩,建设小蚕共育室110个、养蚕专用房580间1.2万平方米,培植养蚕示范户1600

---------------------------------------------------------精品文档---------------------------------------------------------------------

个,2012年发放蚕种7050张,产蚕茧204.5吨。蚕桑收入已

成为部分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009年,招商成立了湖北中绫丝绸有限公司,新建日烘干8吨鲜茧的蚕茧自动化烘干站1个,注册了“织女”牌商标,生产的蚕丝被、领带、丝巾、睡衣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2011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缫丝厂,现已正式投产,年加工生丝120吨,需鲜茧900吨左右。2013年,本县鲜茧可达220吨,到2015年,本地蚕茧自给率将达到75%以上。

2、郧西槐树林特场:郧西槐树林特场是2001年4月在乡镇体制改革中由原郧西县槐树乡人民政府转制而成。位于郧西西北部,距郧西县城70公里,东邻上津镇,西南与店子镇、关防乡接壤,北通陕西,与山阳县漫川镇、宽坪乡交界。版图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年均降雨量800—880毫米,年日均气温12-14℃之间,现有5个村,1个茶场,1762户,6700人,耕地面积6392亩,其中水田2347亩,退耕地6000亩。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807 元。该场的海拔、气候、土壤等非常适合发展茶叶产业,位于该场棋盘山的槐树茶场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呈酸性,背风向阳,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尤为适宜青茶生产。已形成规模茶园750亩,该茶场已建成生态型、环保型、无公害型、专业型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具有先进的全套加工设备,有多名中高级制茶能手和经营管理人员。生产的“仙

---------------------------------------------------------精品文档---------------------------------------------------------------------

姑玉眉”系列茶以色、香、味、形具佳而畅销鄂西北市场。在省城武汉、古城西安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都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3、郧西神雾岭茶场:郧西县神雾岭茶场位于秦岭南脉的神雾岭山区,始建于1970年,全场所辖总面积80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000亩,人工松林1800亩,茶园3000亩。属企业化管理型事业单位。场区松林茂密,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益人,是适合有机茶生长生产的理想之地。我场自1980年利用场区耕地发展茶叶,品种为福鼎大白和当地小叶种。拥有加工车间2200平方米,48台套。茶场现有技术人员7人,工人30人,属农业局二级单位,自收自支,现国有国营,生产采取工厂化、企业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采用有机茶生产标准规范化统一操作,从茶叶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运输,车间加工到包装、出入库、销售等均有全场统一控制,产品质量可靠,我场生产的神雾茶色绿、香郁、味醇、型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曾获“农业博览会”金奖,湖北省“鄂茶杯”金奖,“湖北精品”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十堰十大著名商标、旅游定点产销企业,2007年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2008年获QS生产许可,2011年通过有机茶认证,2012年被十堰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项目建设目标

---------------------------------------------------------精品文档---------------------------------------------------------------------

1、新建高标准桑园500亩,改造升级桑园5000亩;新建

养蚕专用房20个1000平方米;推广方格蔟3万片;培训养蚕户500人次。

2、改造茶园200亩,其中神雾岭茶场100亩、槐树茶场100亩。

五、项目建设内容、地点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1、蚕桑基地

(1)新建蚕桑基地500亩、改造升级基地5000亩。在六郎乡罗坡垭、景阳乡兰滩口、马安镇下川、安家乡长岗岭等4个村新建桑园500亩。新建桑园坚持集中连片、好田好地、邻近蚕房的原则,以嫁接农桑14、711等优良品种为主,每亩植嫁接桑900株。在现有桑园中选择相对连片、栽植规范的5000亩列为改造升级基地,对桑园进行补植,统一组织开展培肥、修剪管理。

(2)新建养蚕专用房20个1000平方米。为达到人蚕分离、养蚕房专用的技术要求,对项目区内年养蚕4张以上的农户,扶持新建养蚕专用房1个,每个两间50平方米,设有小蚕共育室(储桑室)、大蚕养殖室。新建养蚕专用房要做到有天花板、有水泥地坪、有对开纱窗、有消毒池,墙面平洁,独立开门。每个养蚕专用房配置能养4张蚕的蚕具(蚕箔、蚕台、蚕网、方格

---------------------------------------------------------精品文档---------------------------------------------------------------------

蔟等),并备有采桑筐、喂叶筐、除沙箩、专用喷雾器等器械。

(3)推广方格蔟3万片。郧西县委、县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蚕桑生产,全县小蚕共育率和方格蔟推广使用率达到100%。项目推广的方格蔟统一由县蚕桑技术服务公司从四川南充蚕具研究所采购156孔国标优质蔟具。2012年在项目区养蚕农户推广方格蔟3万片。

(4)技术培训。共培训桑树栽培、桑园管理与养蚕技术人员500人次。

2、茶叶基地

改造高标准茶园200亩,其中神雾岭茶场100亩、槐树茶场100亩。主要包括:

(1)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在茶园中分层施入有机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提高茶园综合肥力。

(2)茶园改造。引进良种,购买优质茶树种籽;对老茶树进行台刈修剪和培土。近两年,郧西遭受持续干旱,茶树受害严重, 台刈修剪是茶树救护的有效管理措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针对重度受害的茶树进行重修剪,剪口比枯死部分深1-2厘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灾害特严重茶园进行台刈改造,将树冠离地20厘米处剪(砍)掉地上部所有枝条,重新培养优质、高产型的树形。台刈修剪必须与改树、改土、改管、改采相结合。深耕改土结合施用菜籽饼和有机肥,深度要达到30~50厘米,同

---------------------------------------------------------精品文档---------------------------------------------------------------------

时施足每亩施20~25千克的过磷酸钙。有条件的要加客土可增

厚茶园土壤的活土层,改善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促进表层土壤中茶树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地上部枝叶的生长。“一年培土三年好,当年少除草,又可当肥料”;“若要肥,泥加泥,生泥加熟泥,胜似吃高丽”。这些农谚充分反映了加客土的作用、重要性和改土效果。

(3)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广“鸡茶共生”模式,养鸡增收的同时可为茶园增肥除草。

(二)项目建设地点

桑园建设主要以六郎、景阳、马安、安家等蚕桑重点乡镇的4个重点村为主。

茶园建设以县神雾岭茶场和槐树林特场茶场为主。

六、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23.1万元。

1、桑蚕基地总投资78.1万元

(1)基地建设投资19.5万元。其中新建桑园500亩,每亩900株,需嫁接桑苗45万株;改造升级5000亩桑园需补植桑苗20万株。项目共需桑苗65万株,2012年合同采购价0.3元/株。

(2)新建养蚕专用房投资52万元。新建蚕房20间1000

---------------------------------------------------------精品文档---------------------------------------------------------------------

平方,其中蚕房建设每个平方米需投资500元,计50万元;每

个蚕房配套能养4张蚕的蚕具(含能育30张蚕的小蚕共育蚕具)需1000元,计2万元。

(3)推广使用方格蔟投资3.6万元。推广方格蔟3万片,每片1.20元。

(4)技术培训经费3万元。培训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人员500人次。

2、茶叶基地总投资45万元

(1)施肥需投资12万元。包括购买饼肥、有机复合肥60吨,2000元/吨。

(2)引进茶苗70万株,补助投资10.5万元。0.15元/株。

(3)台刈改造125亩茶园投资10万元。每亩需要人工修剪、改土、培土等投资800元。

(4)“鸡茶共生”模式投资7.5万元。建设围栏5000米,4元/米;购买鸡苗2万只,2.5元/只。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23.1万元,申请省级现代农业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省财政扶持资金40万元,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蚕桑基地项目配套40万元,农民自筹43.1万元。

(三)资金主要用途

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中省财政扶持资金和巩固退耕

---------------------------------------------------------精品文档---------------------------------------------------------------------

还林成果蚕桑基地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嫁接桑苗、养蚕房新建、消毒蚕药、蚕种、推广方格蔟以及茶叶种苗、施肥、茶园改造、技术培训等项目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嫁接桑苗每株补贴0.3元、新建养蚕专用房每平方米补贴100元、方格蔟每片补贴0.70元、消毒蚕药每张补贴20元、每张蚕种补贴35元、技术培训(请教师、印发资料、食宿等费用)平均每人25元;茶种和肥料全额补贴,台刈改造和“鸡茶共生”模式推广给予适当补贴。

省财政扶持40万元重点用于:1、神雾岭茶场15万元,槐树林特场15万元。主要用于:茶苗70万株,0.15元/株,共计10.5万元。农业局茶叶技术指导培训5万元。购买饼肥、有机复合肥等肥料9.5万元。台刈改造补贴3万元。推广“鸡茶共生”模式补贴2万元。2、桑蚕板块建设1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蚕桑基地500亩、改造升级基地5000亩,补贴5万元;建养蚕专用房20个,补贴2万元;推广方格蔟3万片,补贴2万元;桑园管理与养蚕技术培训500人次,补贴1万元。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设计的所有建设内容计划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到2012年12月31日竣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详见下表。

省级桑茶板块基地建设进度表

---------------------------------------------------------精品文档---------------------------------------------------------------------

八、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

(一)经济效益

该项目新建的蚕茧基地,2012年秋季开始养蚕见效,每亩桑园可养蚕0.5张,收入500元以上;升级改造桑园当年实施当年见效,2012年平均每亩桑园可产蚕茧30公斤,每亩实现收入1000元左右。通过本项目的实现,2013年后项目区乡镇可实现每年养蚕收入900万元,新建基地全部丰产后,项目区

---------------------------------------------------------精品文档---------------------------------------------------------------------

年可实现养蚕收入达到1500万元以上,养蚕农户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新扩建的茶叶基地建成见效后,正常采摘年限为15年。每亩年产成品茶40斤,平均价100元/斤,每亩产值4000元,项目区按总面积1200亩计算,累计年产值480万元,按总销售收入60%扣减各项成本费用共计248万元,年纯收入可达232万元。(详见下表)。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设中的养蚕和茶叶生产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促进弱体力者的就业,项目实施当年可增加农民收入

---------------------------------------------------------精品文档---------------------------------------------------------------------

8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桑树和茶树适应性强,其根系发达,树体矮小,树冠绿叶面积大,对于保持水土,增加绿叶覆盖,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水源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九、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具体承建单位:郧西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郧西槐树林特场、郧西县神雾岭茶场;项目实施具体责任人:唐小磊、王家涛、李复春。

该项目在郧西县农业局统一组织领导下,由郧西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郧西槐树林特场、郧西县神雾岭茶场具体组织实施,六郎、景阳、马安、安家等乡镇和槐树林特场政府参与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郧西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郧西槐树林特场、郧西县神雾岭茶场分别为桑蚕基地和茶叶基地项目法人责任单位,法人代表唐小磊、王家涛、李复春。

(二)项目管理。项目资金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报帐制的要求,专款专用。根据项目进度,按已完成的工程量填写报帐申请表,县农业局、财政局组织专班对蚕桑技术服务中心、槐树林特场、神雾岭茶场进行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所有的原始凭证到县财政部门报帐,大宗物资必须实行政府采购。

---------------------------------------------------------精品文档---------------------------------------------------------------------

十、编制单位:

郧西县农业局(公章):

法人代表人(签字):

郧西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公章):

法人代表人(签字):

郧西槐树林特场(公章):

法人代表人(签字):

郧西县神雾岭茶场(公章):

法人代表人(签字):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精品文档---------------------------------------------------------------------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建设优质教研基地 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建设优质教研基地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作者:发布于:2014-5-5 15:13:12 点击量:22 ——2012年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实施,积极稳妥地探索学科教研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先进学校优秀学科引领、示范作用,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信息技术组被批准为全县中小学第一批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从2009年开始,该组即在县教育局和学校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教研员与该校教师共同努力,一起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努力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和推介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改革中的骨干、示范作用,三年的奋斗有了可喜的回报,丰硕的成果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的组织管理,夯实教科研基地 1. 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学科教研意识,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工作。 教育科研,意义重大,我校在莫立刚校长的指导下,教科室认真做好教科研的常规管理工作,目前,我校的校级领导正副校长4名,均主持或参加课题研究,例如:莫立刚校长主持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六期课题《“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教学研究》、王经军副校长主持市教科所课题《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研究》、 朱崇珍副校长主持的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信息技术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柏茂东副校长主持的市教科所课题《连云港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与政策调查研究》,学校中层干部也都做到人人有课题。他们指导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实施,并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 2. 学校教科室运行情况良好,并在学科教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我校教科室根据学校及县教科室的工作计划,在市教科所、县教科室的指导下,认真履行教科室的工作职责,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促进“教研科研兴教”、“教研科研兴校”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推进教研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巩固提高教科研成果,促进学校教育内涵的积累与提升。具体地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⑴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收到良好培训效果。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制定和完善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把教师培训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到高一层次的“创新型学习”。(2)开发校本课程,深受师生好评。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学校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制定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新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数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哈达英格寄宿制学校数学学科建设方案 一、学科组建设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思想。以“创设问题情境,引领、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学校的崇德、尚美、启智、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引领。教学过程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重“四基”,关注“四能”。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科组基本情况 数学学科组教师的共11人,其中旗级学科带头人1人,旗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骨干2人。学科教师整体水平较高,老师们有思想、业务能力较强。由于受到当前教学评价体制单一的影响,教师从教学理念、日常教学工作、教研科研活动、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极因素。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结合课堂竞赛,将本学科教师分为骨干一级、骨干二级两个类别,实行分层、动态管理。 三、学科组组织机构 组长:赵伟民 成员:所有数学教师。 四、学科组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2、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通过探索与研究,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五、学科组宣言:用心去看事物,用心去探索数形,用心去培养技能, 用心去培养严谨性,用心去理性思维。 六、学科组工作措施 (一)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1、充分利用名师团队资源,开学初组织本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讲示范课,其他听课教师写出自己对所听示范课设计意图的理解,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并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性的规划。 2、经常锻炼可发展教师,,组织课堂达标课和研究课等活动,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二0一四年六月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我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决定开展“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江苏省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创建“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破解教学难点,凝练办学特色;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研究核心内容建模;创立新型学习平台,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寻创新教育路径,实现学生、教师、课程共同成长。 2.工作目标: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申报“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为契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化学学科教研能力、水平,着力培养学科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大力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建立并健全化学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二、项目基础 1.师资与学科优势 我校化学教师团队由南师大派驻我校的副校长陆真博士领衔,化学学科是扬州市同类学校中的品牌学科。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扬州市(仪征市)中青年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教学能手2人,校级教学骨干2人,扬州市(仪征市)核心备课组成员2人等。他们课程改革意识强,基本功扎实,科研能力强,承担课程基地建设任务的愿望强烈,能积极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开展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题研究与开发,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基础。化学组多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等称号,多人(次)获得扬州市、仪征市化学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学校化学学科高考成绩名列扬州市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专题成立课程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我校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他们为我校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专家资源,专家们学识渊博,视野开宽,经验丰富,关心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对学校化学课程基地研究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仪化公司、化化公司研究院、扬州化工园区专家及硬件资源等,将为课程基地建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设备、技术支持。 2、化学教学的实践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化学教学一直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化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校本课程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近几年,我校化学教师先后开发并实施了《仪征市区水质状况的调查》、《化学课外趣味实验》《化学与生活》等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如《食品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变蛋的制作》、《原电池原理的探究》等,对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有心得体会和实践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化学课程改革和实验,学校更新了实验室,开齐开足所有选修课程中的实验课,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增长了化学学科知识,提高了化学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化学学科区域引领的教学影响 化学课题组成员先后多人次在扬州市、仪征市“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活动中承担教师培训、讲座任务。多次面向全省、扬州市开设示范课、研讨课,将学校在课程二次开发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向省内外辐射。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扬州市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苏省中学

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管理方案

锦界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管理制度和评价细则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基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发挥备课组优质资源和集体智慧共享的优势,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加强我校备课组建设是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 二、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 教研组、备课组是在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领导下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1、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新模式。 4、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

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5.创造性原则。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四、备课组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要工作是集体备课。在求真务实的前题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教研组、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应将课堂实录,入档学校资料库。 3、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辅集。 4、对于特别关键的重要课时要有学案稿供学生使用。使学生能了解本学科的关键点、内在逻辑和建构知识体系等,达到“轻负优质”目标。 5、教研组、备课组要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开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应注重对课堂的研与评,要以评为主,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6、教研组、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要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7、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五、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基本规范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经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经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立模式。经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它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成员:赵立文席海福张帆张东锋张崇锋王彦宏 王锦武郑继鸿梁换平夏晨张俊先苟来权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教学基地校实施方案 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挥基地校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基地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搭建高中历史学科教研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1、学科基地校工作,要从有利于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使学科基地校成为全市学科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心。 2、加强学科教研组自身建设,以骨干教师为引领,共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研究成果,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基地建设中作用。 1、抓教研,学科的教研工作是基地校建设的核心工作。主要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研究学科特色,研究最新教研成果等问题。 2、抓学科基地校教师培养,通过培训、听报告、交流、示范性听课和上课、评课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十二中历史教师整体实力较强,老中轻比例协调,高级教师5名,一级教师4名:其中有中心组成员2名,市骨干2名。全组教师共同努力编制出了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导学案,学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较高,在学科教研活动中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3、抓基地特色,十二中是我市历史悠久以文科见长的一所名校,通过加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研究工作,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重振学校历史学科特色,让历史学科能成为抚顺市历史教育研究的中心和基地。 4、加强交流和协作。作为学科基地一方面应该是该学科建设的高地,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兄弟学校历史教师交流的主要平台。要定期举办学科的教研工作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促进我市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5、分工合作。高三教师研究高考复习方案及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制;高二教师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方案及选秀教材导学案的编制;高一教师研究研究性学习及必修教材导学案的编制。 1、每周至少到校一天听课三节、与教师交流;并定期参加组内教研和集体备课。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实施方案。 3、加强校本研究,组织教师研讨复习方案、研究性学习和导学案的编制 4、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教研交流活动,探讨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撰写学习交流体会等。 5、听课和上示范课以及组织外出学习或校际间学习交

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崇文小学 2016 年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定“以基地为载体,体验 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 ,把学科教学活动向基地延伸,合理 利用基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辟新的课堂。 一、学校组建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组长:龙家雪,副组长:廖赤军、张世民,成员:学校行政人员和各班班主任。就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提出并实施了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 二、劳动实践基地的实践项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现有 1.2 亩。学校分配后,由 15 个班级划片经营,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班主任规划每期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和时间。 三、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全面规划。学校素质教育虽已全面实施,但学生的劳动教育易被忽视。部分领导和师生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基于这种现实,学校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定把劳动实践基 地的建设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课程加以重视,并制订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 2、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增强效益。在基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争取到了各方面支持,对土地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有效整合,科 学管理,提高综合开发力。

3、劳动实践基地成鲜活的教材。每学期各班组织学生给基地播 种、除草,施肥、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 语文课让学生到基地观察、了解大自然;数学课让学生去丈量,去体 验;科学课让学生去识别植物,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各班主题班队 活动根据选择内容由课堂移植到了劳动实践基地。如可开展“劳动最光荣”“我们周围的环境调查”、“野炊”等主题活动,让基地成为学生的乐园。 四、劳动实践基地教育的目标 1、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的目标要求,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分阶段目标要求如下:(1)、 一、二年级 帮助学生认识校园环境、认识大自然,懂得保持环境卫生是每 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自我,做生活的小能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与人相处,养成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三、四年级 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 献爱心。 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 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辉南县实验小学 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工作思路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2、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4、“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薛娟 副组长:赵桂春 成员:姜英忠张冰钟妍 刘艳梅李冰郑立丽 董丽王晓勇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目标 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教育文档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新形势下为加快推进区域学科基地建设,构建区域学科研究共同体是课改的期待,是教育的必然。近年来,学校高考战线捷报频传,优质教育快速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外来考察络绎不绝,初步呈现出“高品质,特色鲜明,有相当影响力”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继高考之后的又一品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评为“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承担着为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与阵地,为促进区域学科发展提供平台与保障,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保证学科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现拟定基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一)全面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示范课教学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努力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 (二)学校物理教育特色鲜明 1. 以活动为载体,以社团为主阵地,以任务为导向,紧盯目标,正常开展物理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开发利用校内科技图书、科技展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社团活动室等教育资源。 2. 指导教师开设学科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校本课程;编写

科技校本教材。形成教育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相关工作专人负责,正常运行。 3. 工作人员富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各成员分工完成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知识模块等内容,然后通过网页、博客和QQ群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二、组织机构 (一)科技特色实验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召开会议、督促指导、成果验收、经费保障等,组成人员:基地负责人、核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二)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承担物理学方面的实验创新、课题研究、科普宣传、师资建设等任务。 (三)顾问机构:韩独石工作室。 三、建设进程 (一)提升阶段:师徒结对,取长补短。通过“课例式”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按照“编教材―进课堂―结对子―重反馈”模式,集中对课型深度研究,摸索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通过深入物理课堂,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青年教师在上课前要将教案交老教师审查合格后方能上讲台讲课。再次,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优先安排青年教师跟随老教师结成教学师徒关系,随时请教,逐步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可随时抽查青年教师的课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另外,

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精神,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切实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 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思路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八大发展战略”需求,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按照“高峰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两类,面向全省高校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高水平学科建设实行竞争性动态管理。建立高水平学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按年度对可列入建设计划遴选范围学科开展监测评价。对未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监测评价结果超过建设计划内学科的,纳入建设计划,相应退出原建设计划内监测评价结果靠后的学科,建设数量原则上保持不变。 二、建设计划 (一)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标准,从省属高校择优遴选10个左右基础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学科,实施强化建设,打造学科高峰。同一学科领域立项建设数量不超过2个。 (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突出前沿引领,强化特色优势,从省属高校择优遴选4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实施重点建设,构筑学科高原。同一学科领域立项建设数量不超过4个(含高峰学科)。 将驻鲁部属高校学科纳入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参照省属高校学科建设标准,确定建设学科,指标单列。鼓励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自主确定2—3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积极培育建设学科增长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报省 教育厅备案。 三、遴选方式 (一)遴选条件。 1.学科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学科发展水平、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学位点建设等。 2.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骨干人才、博士人才等。 3.高水平成果产出情况。主要包括国家级教学科研奖励、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等。 4.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情况。主要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重点教学科研项目等。 5.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在校生质量、学位论文质量等。

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 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xxx有限公司 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进一步加快**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步伐,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组字〔2011〕168号)精神,依托州委党校,利用**城“**”研制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在我州建立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要求,挂“**省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暂定名)”的牌子。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今后十年的干部教育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建立教育培训基地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全面落实《纲要》精神。 (二)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培训目标。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培训轮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共**州委党校肩负着“一校两院”的职能,建立教育培训基地,立足**,面向全省,延伸全国,更加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培训目标,更好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服务。 (三)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州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近年来,

**州的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开创了新局面,但与中央的要求、事业的需要、干部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有利于整合**干部培训资源,强化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由过去分散培训向集中正规培训过渡,向干部培训一体化、规范化迈进。 (四)有利于合理利用特色培训资源和开放办学。**州有着独特的干部教育培训优势资源和开放办学的条件。一是**城被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州现代畜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也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三是**州有闻名的**湖、沙岛、名曲《***》诞生地---美丽的***草原,有着独特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候生物类景观、历史遗产景观、现代人文吸引物景观、**湖北岸生态景观、人与自然、鸟与自然和谐的特色等等,纯真自然、原汁原味。这些都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资源优势。四是党校干部教育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从省、州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中聘请了一批客座教授,具备各类业务技术理论的人才融入党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二、建设培训基地的原则 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干部健康成长;坚持大力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建设,满足干部培训需求;坚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打造品牌;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分步长期建设。 三、建设目标 将依托**城“**”研制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建立爱国主义和现代畜牧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理清发展思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经过几年努力,把干部教

关于建立高中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意见

关于建立高中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的高中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发挥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决定在部分学校建立江阴市高中学科教研基地。现就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建立江阴市高中学科教研基地的目的是要发挥重点学校、特色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整合全市的教学研究力量,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确保我市的高考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各学科基地将成立学科专家组、中心组,整合全市的教学研究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一批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帮带作用,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学科教学基本理论,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与创新,深入研究并及时解决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以基地学校为平台,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全市的教研活动水平和活动效益,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

二、基地安排 根据我市的高中布局和教学实际,确定11所教研力量相对较强、教学质量相对较高的重点中学作为江阴市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具体安排如下: 语文:南菁高级中学江阴市第一中学 数学:南菁高级中学江阴高级中学 英语:江阴高级中学青阳中学 物理:成化高级中学 化学:山观中学 生物:长泾中学 政治:祝塘中学 历史:要塞中学 地理:华士高级中学 教研基地:澄西中学 三、工作职责 (一)学科教研基地是我市学科中心组开展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具体工作中,学科基地及其相关人员必须自觉履行如下职责: 2

1.各基地学校校长应积极支持学科基地建设,指导并督促学科专家组和中心组带领学科基地教研组共同形成基地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各项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并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后勤服务。 2.教研基地专家组、中心组成员应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共同研究、制定学科教学研究和发展规划,包括学科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研活动、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各学科基地每学期要有计划地举办全市性学科教研活动,如举行公开教学研讨,邀请市内外名优教师讲学、上示范课,组织参加新课程培训、听课调研、送教下乡等活动,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资料编写和重大考试的命题、审稿、阅卷工作,抓实、抓好学科基地建设。 3.教研基地学校的教研组,应在学科教研员和专家组成员的协助下,就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学研究心得、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每年能够总结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在面上交流推广。基地教研组骨干教师要积极承担上实验课、进行案例评析和专题复习研究等工作。 4.教研基地成员应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课改动态和高 3

关于建设等五大基地的实施方案

东河直工发〔2011〕15号 中共河口区委组织部 中共河口区委区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建设“区直机关党员服务基地”等 五大基地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合机关党建资源,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搭建机关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工委研究决定,建设区直机关党员“服务基地、实践基地、示范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文化培训基地”等五大基地。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整合优化区直机关党建资源,形成管理集约化、服务窗口化、教育人文化、形式多样化、功能社会化的党员服务体系,把五大基地建设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新窗口,教育和培训党员的新平台,联络和服务党员的新载体,打造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亮点。 二、基本原则 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总领,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居民为出发点,通过整合资源、合理规划、统筹配置、协作配合、优化活动,使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 一是综合性原则。五大基地建设要整合区直机关党组织职能和优势以及党员特长,突出各基地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工作载体。 二是实践性原则。五大基地建设要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实效性。 三是针对性原则。五大基地建设要根据各基地不同情况,合理设置管理和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灵活性原则。五大基地建设要坚持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立足新形势、新特点,及时完善充实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五是科学性原则。五大基地建设要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要求,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协作推进。 三、创建内容

科研基地学校的建设思路与策略2.教学提纲

科研基地学校的建设思路与策略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促教”的办学理念,搭建管理有效、开放有序的科研平台,优化办学效益和丰富办学内涵,打造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科研格局,构建以校本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型学校,造就一批研究型的教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理论研究领域,主要以实验研究、比较研究为基础,关注现实情境中的复杂因果关联,理解、参与、反思现实的教育实践,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在实践研究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校本研究和合作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改进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工作,培养专家型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项目。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直接指向课堂,追求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实施及教学的创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围绕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开展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 2.突出实践需要。以分析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教育科学决策和素质教育发展为方向,以应用价值为评价标准,为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注入活力,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础与价值预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的形成。 3.突出校本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倡导教师的合作研究;鼓励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易操作的小课题研究,重在引发教师的思考,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终身学习的冲动,培植其科研素养和创新热情,使教育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 三、建设举措

1、以管理网络为链条,激发管理效能 教育科研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序列的复杂系统,学校教科研的组织网络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工作。有效管理可为教育科研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使科研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形成研究合力,确保教育科研活动按既定目标推进。 (1)成立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科处主任(副主任)、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形成教科研领导小组→教科研处(学术委员会→课题研究小组的层级化网络。 (2)在层级化管理系统中,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以校长为核心,由主管副校长、科研处负责人、科研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审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监督,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必须的条件和支持;教科研处负责对各课题进行全程的指导、组织和全面的管理,开展各种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带领研究小组成员对相关的课题进行具体研究。三个层面都围绕着课题研究这个中心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实现互动式的管理,从而使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 (3)过程化管理是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一是在选题论证、立项申请、课题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资料收集与分析、反思交流与总结、成果形成与应用、成果申报等整个过程由科研处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指导。二是切实做好课题实施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每学期进行两次检查和汇报,期未各负责人要填写好“新安中学中学阶段研究情况检查表”,由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及时向各课题组反馈,以不断改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过程化管理使课题研究真正做实、做好、有效。 2、以制度推动为保障,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的推动是教育科研发展的有效动力,是教育科研正常化、科学化的关键,是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包括规划制度、立项制度、学习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目标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