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Green Shoe Option),是指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绿鞋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在对我国股市具有的积极作用下,它具有二重性质,它的运作存在着缺陷与弊端。

第一,诱导上市公司产生“投资饥渴症”,助长恶性圈钱之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大多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控股股东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利益不一致。为了追求控股股东利益,上市公司必然会最大限度从普通投资者手中募股筹资。而绿鞋机制给予了控股股东或其代理人一个更大的操纵工具。它的实施极可能被利用来在股票发行时,上市公司不惜违背诚信,不顾市场实际情况,盲目的尽可能使用最大限度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发售新股给认购的投资者,最大程度募集股金,从而引发上市公司“投资饥渴症”,助长其恶性圈钱行为。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只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普通投资者利益被削弱殆尽,对股市的良好平稳运行将是巨大打击。

第二,弱化了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不利于其经营管理的改善。

绿鞋机制的实施,可使主承销商纠正当初失误的判断,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将会大大弱化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其极可能不根据市场变化选择承销方式,不对中长期趋势作正确的判断和预测,而是过度依赖绿鞋机制使用的无风险或低风险,追求多获承销费。主承销商继将续在低水平低风险层次上进行竞争,不利于其风险意识的树立,不利于其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长期看,也将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各方参与者利益。

第三,造成市场的不平等竞争,滋生投机和腐败。

一方面,由于配售部分绝大多数为重仓,能够进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认购的几乎只能为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因资金实力限制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市场参与者的不平等竞争。另一方面,绿鞋机制实则一种股票期货交易方式的演变,其规范与监管难度极大。机构投资者因其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及信息获取能力等各方面优势,在配售选择权行使时,极易与承销商联手,导致关联方的暗箱操作,甚至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这就为投机与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第四,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自律能力与市场公信力将经受严峻考验。

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若投资者认购超额配售的新股后,市场表现不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那么监管机构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受到强大冲击。

若股票上市后供大于求,股价跌破发行价,主承销商将不行使超额配售权,而是以国际配售中超额配发获取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以支撑价格,购入股票将对冲空头,即还给“借股”的大股东。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与原定数量相等。由于此时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这样做并不会受到损失。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成因及策略 组织文化是一切现代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组织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组织文化反映了一定社会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是组织中个体的见解、观点、情感、知识和技能的总和[1]。学校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它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内涵和结构特征。学校组织文化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形成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人的精神风貌的总和。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组织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组织文化风格。 很多学校都希望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来塑造学校的品牌,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而以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发展创造契机。但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为系统的办学理念,而有的则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来体现[2]。有的学校主要从教育教学管理中强调创新,实行了“目标等级管理”,即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或者说上一级对下一级负责。比如,分管某年级的副校长对年级主任负责,年级主任对各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对任课教师负责,最终责任到个人。这样使教育教学问题直线管理,分级管理,加快了处理问题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员工的责任心,逐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然而,总体上仍显得保守,如在员工激励问题上仍残留着平均主义思想,在收入分配方面、奖励方面档次没有拉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于学校几十年的传统文化惯性,不讲原则的“和”、“吃大锅饭”文化形成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在于学校对创新的理解不够全面。创新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管理制度到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来支撑,相互关联和互动,才能促使其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2.行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沾亲带故关系及拉帮结派等形成的网络错综复杂,很多时候会影响正常激励机制的执行。如在学校对某些员工进行选拔和晋升的主要依据中,人情关系仍不可避免地成为学历、能力和业绩之上的主要依据。在评先评估过程中,上级部门的干涉影响评选的公正、公平性。与某些管理人员或上级领导沾亲带故就可以不受或少受处罚、不执行或打折扣执行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以至有损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沾亲带故的关系长期存在,逐渐使得学校的组织机能弱化,出现因人设职,机构臃肿的现象。产生上述现象除中国传统的关系本位的影响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原因,一是学校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对团队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使团队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而营造起一个提倡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二是没有及时推行与团队精神相适应的全面的行为规范制度,使团队精神的培养脱离了员工的实践,没能体现在学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中。 3.制度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对于学校组织文化具有强化作用。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一般有如下薄弱环节:一是制度不完备;二是制度完备,但不严格执行或不执行;三是制

加强和完善组织部门制度建设的探索的报告

加强和完善组织部门制度建设的探索的报告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制度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的制度,对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运作,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启示我们,新形势下在组织部门要形成坚持公道正派的长效机制,必须有一个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证。 一、加强组织部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在组织工作中 之所以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可以从制度本身 的特征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去加深理解。 首先 判别是非 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使一些违背公道正派的的错误行为多样化、复杂化 这就需要有判明是非的尺度。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既便于衡量 也便于检查监督 又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公道、不正派错误行为的发生。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 对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的有关职责、权限、权利、义务、程序等 或是作质的界定 或是作量的界定 对于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 哪些怎样去做 规定得清清楚楚 使人一目了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人在工作中钻空子。 其次 纠正错误 制度具有强制作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 纠正和防止不公道、不正派行为的发生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广大组工干部落实公道正派?十六字?基本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认识。

然而 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情况下 有些问题也不是单靠思想教育就能解决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具有强制作用。制度一经颁布 对每个组工干部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违反制度搞不正之风 就会受到批评 情节严重的 还会受到纪律的制裁。这种强制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再次 发扬优良传统作风 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 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 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 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能在组织工作中长期发挥作用。将组织部门的优良作风用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 流传下去 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如何发扬光大 如何持之以恒 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 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组工干部队伍是不断更新的 有了健全的科学的制度 就能够保障组织部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不断弘扬发展。 二、市委组织部制度的总体概况及贯彻执行情况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制定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培训制度》,拟定组工干部学习计划,每周四下午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积极选派组工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同时规定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解决好广大组工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打牢公道正派的思想根基。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公正为核心的工

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公司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许多公司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那么影响公司制度化建设的因素是什么呢? 制度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产生源于公司管理的需要,然而公司管理层在出台制度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只是凭借主观需要进行编写。这样出台的制度只是表面上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根本无法有效推行。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制度执行不畅通而产生矛盾,重则影响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 没有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由各职能部门起草,这样起草出台的制度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间接影响公司协调发展。 公司培训、导向力度不够。制度是公司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公司如果只组织管理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那么导向面就会比较狭窄,不利于制度的深入贯彻和执行。 因此,为切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量化员工工作业绩,公司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过程,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制度编写人在编写制度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

本着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相信员工的原则制定制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制度运行上下畅通。 二、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由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间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汇编和梳理,提高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指导性。 三、公司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组织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为公司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 四、加大宣传和导向力度。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组织全员学习,加强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当前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b14624608.html, 当前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春江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年第03期 一、目前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章制度做样子,应付检查,形式主义严重 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和初衷不是为了如何抓好企业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单位编纂规章制度只是装门面、做样子、充数量。制定好企业制度后往往束之高阁,只有在检查时在拿出来摆一摆。以某些单位的应急预案为例,应急预案的规定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抢险人员名单多年不变,应急电话变动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如果真的发生突发事件时,干部职工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应急预案是如何规定的,如何做,做的程序和先后顺序是什么,往往把把应急预案的规定抛在脑后。虽然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加大了制度化建设力度,但是制定的制度过于严格、呆板和僵化,对员工灵活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起到了到抑制作用。久而久之,企业的整体运行逐渐陷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恶性怪圈,危及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 (二)对规章制度的检查,执行落实不到位 上级部门检查下级部门工作时,虽然有着各种检查细则和要求、规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检查细则的规章制度执行,检查下级单位时存在随心所欲、主观主义的现象,往往一个人一个检查方法,每个人的检查喜好和检查重点存在偏差,只要检查人员一更换,上一次检查合格的下级规章制度就可能出现问题,而检查细则成了一纸空文,得到落实的程度不高。这就造成下级企业应对这种检查的办法,不是在企业规章制度本身上下功夫,而是必须在拉拢贿赂上级检查人员上做文章,滋生了腐败的土壤。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朝令夕改,处理问题时“人治”化成分居多,企业管理完全依照老板的好恶来处理,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经验管理在一些中小企业里甚至居于主导地位,想当然、乱指挥现象普遍存在。经验管理导致企业经营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存在这种现象并不奇怪,究其根源,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依法治国的传统,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要做到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企业引入我国也没有多长时间,而且我国企业讲究厂长经理负责制,所以,企业存在普遍的“人治”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规章制度种类繁多,有时内容相互冲突,难以执行 一般企业应该形成生产制度、安全制度、经营制度、工资考勤制度、劳动纪律制度、职工培训制度、节能减排制度等等,有些企业还有根据上级的要求,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基础工作制度等等,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的初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有法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谭秀森 一、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简称《高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还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专门人才等活动来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这些活动通常是由其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来实现的。 高等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如何确保高等教育任务的完成呢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建设。高校管理制度是高校为了组织和管理各项工作,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在全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例、规定和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高等教育的性质及任务规定了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办学理念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应与各项具体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将其基本内涵、本质要求渗透到具体制度规定中,将其本质要求制度化、成文化、具体化,以确保学校办学理念得以具体实现。 第二,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完成培养目标的有效保障。制度对于高校活动主体,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具有普遍的、平等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它使分散的、无序的个体活动变得统一、有序、高效。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 第三,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基本路径。“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民主化、法制化管理的前提。”[1]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这就要求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必须走法制化之路,使学校内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法律上切实保证高校管理的高水平。 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应,也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制定规范以及制度执行、监督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效力。具体地说,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应涵盖以下内容:“不仅包括从制度起草前的调研、立项工作,到制度的起草、修改、通过和发布,还应包括制度的执行、落实和督察工作。” [2]因此,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考察,至少应从制度本身、制定程序、制度执行与监督、制度配套体系建设等几方面进行。

制度执行——企业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涪陵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同样,企业之事,不难于立制,而难于制之必行。“行”就是执行。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过程,制度的建立、修订、完善是阶段性工作,也是与时俱进的,是企业管理的重点,而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是长期的,艰巨的,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下面就监理公司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操作性不强,难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公司制度在操作性上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体系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习惯于开“应急药方。一些制度之间缺乏相互照应、相互配套,有些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不衔接的问题;二是重点不突出。有的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日常管理上,削弱了重点制度,如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工作方面的制度反而成为空白;三是有些制度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有些滞后,有些制度本身条款模糊,不够严密。如长期不作修改、梳理和完善,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将束缚企业的发展;四是有的制度颁发过于原则,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有的光有规范性制度,缺乏程序性制度支撑;五是一些制度草率地建与废,也导致人们对制度的不尊不畏。 解决办法及措施:制定制度要系统配套,言简意赅,具体明确,合理管用,能够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因此,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所建制度切实可行。第一、制度建设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在出台有关制度时,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征求职工意见,科学制定制度,使制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和针对性。诸如在哪些方面需要建立什么制度,要用制度约束、规范什么行为,某项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怎样等问题,都要深入调查分析,充分征求职工意见,负责制度建设的领导同志既要善于把职工中好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制度中来。使制度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系统、具体明确。第二、制度建设创新的立足点要与时俱进。要树立制度的改革精神,丰富、完善和发展制度,实现制度与时俱进。要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在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创新,在适应新形势上进行制度创新。第三、制度建设的操作点要把握在制度的执行上。制度不是时尚,是规范、约束干部职工行为的一种刚性手段,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失去制度的严肃性,势必影响制度的执行力。要关注制度的实施情况,执行不了或难以执行的要找出原因,从根本上着力解决问题。 二、监督力不够,软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企业往往是制度定了,上了墙、发了文,成了册就大功告成。对制度出台后如何执行,不执行怎么办,措施、惩戒、督察等都跟不上;制度落实督查往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部门和部门之间好象都管、又好象都不管。有时制度有明确要求,但操作起来有脱节或不严肃的现象,就是不按规定做也无大碍,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缺少督查和惩戒办法。 企业中职能部门对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主要有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和领导不支持监督的客观因素;也有职能部门本身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领导都不说我说了也没用,批评人总归要得罪人,还不如多种花少栽刺”等思想上种种影响监督作用发挥的主观因素,造成了责任性不强,监督不积极主动,对本应负的监督之责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态。监督的形式单一,办法较少,监督缺乏力度,往往是事后监督,被动监督。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有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中收效甚微,如对一把手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较少,掌握情况也不甚多,有的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掌握情况,主动监督也不够,热点工作过程监督参与较多,但在制定程序、考虑方案时参与较少。有的专项监督活动(如巡视督察)也是大而滑之,不具体不实际,没有促进作用。有些单位聘请的各种各样作风监督员几乎不开展活动,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有的监督部门人员不到位或兼职过多,造成监督缺位。还有目前体制设置不太科学,让单薄的监督部门站在风口浪尖上去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党员干部,而监督部门人员的人事、福利待遇,使用考核评议还都在被监督单位,监督难以开展,监

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想要彻底根除“四风”顽疾,就应首先清楚导致干部不敢当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领导干部不敢担当难题。 缺失信仰,价值观念错乱,不善担当。造成党员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思想原因是其宗旨意识淡薄,政治信仰不坚定,应对各种诱惑搅扰时,价值观念发生错乱造成的。当前我国既处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社会矛盾冲突的凸显期,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庞杂多元趋势,各项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身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的党员领导干部所具有的身份更是多重的,他们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又是各自工作岗位上和事业上的负责人,还是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自然人,在面临不同身份、不同主角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时,个性是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面临“损失”时,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往往会“不淡定”,不能正确处理当中利害关系,价值观念极易发生偏差,经常以保全自己利益不受损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导致其出现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 缺失党性,群众意识不高,不想担当。当下,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的思想上求“稳”、观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等慵懒现象,及“不求有政绩,但求无过失”的懒政心理,归其主观原因是其党性淡薄、群众意识不高,不想担当的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看来,和自己的面子、位子、车子、票子、房子相比,党的利益、群众利益,都是浮云可有可无。如果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而带来

“丢面子、打板子、抓辫子、挪位子”,是得不偿失的,是不能理解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发生不想担当、不愿担当现象就能够理解了。没有真正将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行动准绳的领导干部,都是在思想深处藏着极端“个人主义”不良思潮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更不是称职的共产党员。当党员领导干部将极端“个人主义”凌驾于党、国家和群众利益之上时候,他必然会或迟或早地走上与党和人民对立之路的,其不想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担当奋进的自私行为也是必然发生的。 缺失潜力,缺乏担当意识,不会担当。敢于担当不是一句空谈更不是凭空幻想的空中楼阁,它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具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能够担负起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和人民所寄予的深切期盼。当下个别地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一些任务重、阻力大、困难多的重点、难点项目开展过程中畏首畏尾、优柔寡断,难有作为、难有建树,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究其原因是其对自己的领导潜力不自信,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自信,缺乏干事创业潜力的具体表现。这样的领导干部不是不想担当,而是缺乏勇于担当的潜力,不能担当、不会担当,尤其是在应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激化,突发事件频发的这天,他们更加缺乏破解难题的潜力和勇气,只寄望于老办法、老手段来拖延矛盾的爆发以保全自己的位子、票子,甘心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混日子,担负不起工作所赋予的各项职责、任务。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 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遵守规矩,工作不够大胆,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一名医护工作者,如果没有科学决策的能力,没有抓落实的能力,如何能从容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如何善于把握大局大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扪心自问觉得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还有待于提高。作为临床一线科室,其责任不仅关乎医院的发展,更关乎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全。有时候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有时面对医院重点工作任务,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不敢大胆去试、大胆去闯,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 2、有时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的思想。在工作中,有时有等靠思想。对上级和医院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时对一些医院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等指示;有了文件、指示,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科室先行、出经验,缺乏先创先干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有时看到别人享受玩乐,而自己却在拼命苦干,心理不平衡,出现精神懈怠和享受思想。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对一些

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 3、有时存在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的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有时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领导不重视、职工不积极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对科室管理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业务学习缺乏积极性,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二、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工作中,凡事要从大局观考虑问题,理清现实,科学决策,勇于决断,敢于担当。树立攻坚克难、敢闯敢试、不怕风险、大胆负责的勇气。 2、工作中勤思考、多学习,杜绝等、靠、要和懒散思想;干工作不推诿、扯皮,不避重就轻,要积极主动,先创先干,主动担当;要有干事创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3、工作中,要有责任心,亲力亲为,勇于担责,不消极懈怠,不得过且过。 4、加强业务和管理知识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多想多思,主动研究工作方法和措施;凡事不能光依靠上级领导,要自己主动想办法,杜绝依赖思想。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

单位制度建设存在问题

单位制度建设存在问题 在企业单位中存在着那些问题,下面是品才小编为大家推荐单位制度存在问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单位制度建设存在问题1、制度不够健全并没严格执行。笔者在长期做企业管理咨询和调研中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急需进行完善。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特别不健全,已经制订的制度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调查中各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90%以上的人认为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2、缺乏管理制度的制度及部门。缺少一个关于管理制度的制度,表现在制度制订的程序不尽合理,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承担制度的最终决策,其可操作性和制度间的衔接性不强。整个制度建设缺乏规划性,基本上是出了一件事情就拟定一个制度进行管理,制度之间自相矛盾。 3、制度与企业发展及流程脱节。制度作为工作运行的基本管理政策,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但中国民营企业制度体系不完善,整个公司基本上是靠经验管理,且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其做法和流程不尽相同,出现问题大部分靠人协调,而不是制度和流程协调,出现制度与企业发展脱节,失去了制度化管理的意义。 4、制度体系欠缺且撰写不够规范。大多数民营企业没

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从众多民营企业提供的一些制度来看,制度撰写不严谨,不规范。语言风格、格式、条款粗细不一,可复制性不强。 单位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与配合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政府、银行等多个部门。因此,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征集企业信用信息的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只有各部门相互沟通协调配合,才能形成全力,才能为搭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搭建平台。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量大,银行系统要及时加强宣传,组织银行、企业开展企业征信知识培训,提高银企及广大公众对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扫清障碍。 3加强调查研究,甄别信息真假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因此银行在与企业联系时,要特别注重对企业信息真实性考察,尤其是与银行无信贷往来关系的企业更是调查的重点 4做到“三个防止”,维护企业权益 1

个人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摆材料

个人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摆材 料 一、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 1、有等靠思想。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态度消极,行动迟缓;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不深入了解情况,不研究具体落实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没有实效;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承担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拨一拨转一转。有的对一些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会议纪要;有了文件、会议纪要,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市县单位先行、出经验。 2、有守摊思想。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平推平拥。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有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岗位上无所作为,混天数熬日头,面对先进无动于衷,任凭外边发展突飞猛进也能保持“淡定”,工作多年面貌依旧。 3、有享受思想。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出工不

出力,人在心已散。特别是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自我感觉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该“喘口气、歇歇脚”了,追求安逸舒适,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进取精神消退。有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有的不愿分管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有的对长期积累和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愿“理旧账”,靠时间消化矛盾;还有的部门“一把手”,主动请调到二线岗位,不想冲在一线,只求清闲一点。 4、有旁观思想。有的习惯当“二传手”、“甩手掌柜”,不愿亲力亲为,层层批办转办,谁也没有靠上抓落实,最后工作落了空。有的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自己啥事也不干。基层反映,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号子,不到水中用力划船”。 5、有功利思想。没有利益好处的事,不愿干、往外推。特别是面对严格的纪律约束,一些潜规则被打破,一些利益链条被斩断,有些部门和干部觉得无利可图,办事慢腾腾,消极怠工。有的对上级部署要求,根据部门和个人利益进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变通。有的成天自我设计、斤斤计较,过于看重个人待遇,觉得现在晋升空间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没干头、没盼头,工作热情减退甚至撂挑子。

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资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不妨看看成效及经验都有哪些吧,以下是pincai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为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资产管理部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在资产管理工作上精心架构,强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资产管理的工作方法与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感谢赖琰萍、杨远富2位老师对本公众号的大力支持。 一、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 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摸清院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总结资产管理工作成效和经验,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的调研。 在调研中,宣传国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制度、模式、方式、措施;介绍了调研的背景、目的,院现有资产情况。认真听取了院属单位对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保值增值情况、土地资源管理、资产信息管理等工作的汇报;对存在的问题与单位进行了交流沟通,提出了可行性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对院资产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资产管理基本工

作、土地资源管理、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采购、资产信息化管理情况惊醒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院资产管理基本思路,撰写《关于完善院资产管理的调研报告》,为院资产 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推进全院资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产管理 为规范资产管理,使院内资产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效益化 方向发展,根据国家新的资产管理办法和院实际情况,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相关管理办法和流程,制订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有 资产管理审签事项工作规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土地资产管 理暂行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本级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我院政府采集信息统计及计划管理的通知》5项管理办 法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流程》、《对外 投资业务流程图资产处置业务流程》、《资产处置业务流程》等11 项业务流程,规范了院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职责、资产审批权限、资产审批流程、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资产清单与资产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资产管理责任和监督等事项,使院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三、狠抓院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 效益 资产管理部门极为重视院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结合院资产情况 进行细化和规范管理。成立资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各研究所设立

个人担当方面存在问题检讨书范文

个人担当方面存有问题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领导: 你好,执笔之前在此向你深深的问候。而后详细对你作出深刻的检 讨!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今天上班的时候,因为我上班时候不小心,在加了摩托车,收了钱后,急匆匆就把油枪放回机身,我以为油枪已 经放到位了,马上就加了另外一部车,导致在油表没有归零的情况下 就开始加油,而顾客在旁边看到了,也是十分的不满,于是就对我实 行了当面教育批评,因为顾客在此过程中情绪较为激动,我在聆听的 过程中也比较心浮气躁,导致顾客认为我态度不够端正,向我的上司 站长投诉了我。而站长后来做的工作确实也比较到位,耐心和客户讲 解当时的情况和比较专业的知识,何况才停息罢休,表示事情不再追究。 通过这件事情后我也做出了深深的反省:反省后我认为有以下几项 是造成事情的发生的原因, 一,因为习惯,总是以为把枪放到接触器哪里就习惯性地以为油标 肯定会自动归零,没能认真地看着油枪是否放到位,也没有耐心地看 着油表回零的情况下才去加油,总是一味地追求快。 二,因为在事情发生的昨天晚上,还和朋友在外面玩得比较晚,回 到家后孩子时不时半夜哭闹,弄得上班精神糊糊,状态不佳,从而服 务不到位,只想速度,而不想服务。 三,平时没有能认真聆听站长的话和教育。因为在此之前站长也经 常三番四次给我们讲解现场服务的重要性,把现场服务做到位,执行 到底。没有想到我话是听了,不过仅仅听在了耳上,没有听到心里, 执行起来也是模棱两可,时好时坏。

四,站长平时也是比(领导工作失职检讨书)较严格,三令五申地要求:客户永远都是上帝,永远要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所以聆听起客户 的要求和需求时都比较细微,耐心。我因为服务意识差,精神状态差,没有认真耐心聆听客户的要求和需求,才导致客户的情绪比较激动, 对我的服务有比较大的质疑。 发生了这件事我不想也没有必要为自己辩护,但是我想说的是:站 长平时经常开会要求我们把服务做到更好,在处理这件事上也是比较 到位的,能够讲整件事根本与他无关的,他确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 了本职的工作,从来就没有怠慢过,而深层的内在原因都是我个人工 作行为表现得不好,做得不到位才酿成这样的后果,在此本人向站长 至以深深的歉意! 再次问候领导! 检讨人:### 20xx年xx月xx日

医护工作者担当作为方面不足自查报告不担当不做自查报告

医护工作者担当作为方面不足自查报告不担当 不做自查报告 医护工作者担当作为方面不足自查报告 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遵守规矩,工作不够大胆,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一名医护工作者,如果没有科学决策的能力,没有抓落实的能力,能从容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善于把握大局大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扪心自问觉得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还有待于提高。作为临床一线科室,其责任不仅关乎医院的发展,更关乎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全。有时候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有时面对医院重点工作任务,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不敢大胆去试、大胆去闯,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 2、有时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的思想。在工作中,有时有等靠思想。对上级和医院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时对

一些医院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等指示;有了文、指示,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科室先行、出经验,缺乏先创先干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有时看到别人享受玩乐,而自己却在拼命苦干,心理不平衡,出现精神懈怠和享受思想。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对一些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 3、有时存在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的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有时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领导不重视、职工不积极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对科室管理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业务学习缺乏积极性,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二、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工作中,凡事要从大局观考虑问题,理清现实,科学决策,勇于决断,敢于担当。树立攻坚克难、敢闯敢试、不怕风险、大胆负责的勇气。 2、工作中勤思考、多学习,杜绝等、靠、要和懒散思想;干工作不推诿、扯皮,不避重就轻,要积极主动,先创先干,主动担当;要有干事创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管理纵横 企业的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善和可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机制。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延长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制订了大量规章制度,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形势的变化,过去制订的部分制度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文对管输公司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做好下一阶段的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管输公司制度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管输公司目前已拥有各类公司级规章制度73种,涵盖了公司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党建和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基本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制度的种类繁多,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系统关联。公司成立以来,制订各类制度,内容几乎面面俱到,种类五花八门,但执行不彻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多而不精。条款多,规定多,程序多,执行比较繁杂。二是制度多却不系统,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甚至相互抵触,没有形成合力。这些原因导致制度的执行相当困难,一些制度形同虚设,严重损害了制度的严肃性。 2、部分制度与现实脱节。有些制度执行起来没有现实基础,不切合实际,即使制定了,也得不到有效执行。这是因为在制定制度时,有关部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闭门造车,缺乏实践基础。仔细观察,公司制度建设与现实脱节的主要表现一是制度与企业的行 业特点、生产经营现状脱节。这个现象 的原因是管输公司组建之初,制度的制 定是从上而下的,为了尽快搭起台子, 起草班子仓促上阵,大部分制度都没有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采取了拿来主 义,参考借鉴了兄弟单位和同行业企业 的同类制度。二是与职工群众脱节,主 要原因是制度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好多 制度出台了,却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 实,有些单位也没有认真组织职工群众 学习,领导例行公事,职工敷衍了事,大 家都不当回事,使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3、制度与程序脱节。所谓程序,就 是制度执行的流程。企业建立制度的目 的是通过制度规范管理,执行管理决 策,因此每一种制度的本身就应该包含 操作流程。管输公司目前制度与程序脱 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制度,无流程,部 分制度就所涉及的事项都制订的很全 面,唯独在如何操作,如何执行方面没 有涉及。二是制度少,流程多。这是一个 普遍现象,如计划审批相关制度、财务 报销相关制度,审批部门多,流程复杂, 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4、制度与目标脱节。企业建章立制 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经营目标服 务。个别制度从起草时就是为制度而制 定,制度本身看不出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制度如果失去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就 几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制度的 目的性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有的放 矢,发挥制度的真正作用。 5、制度与执行脱节。这是在整个制 度建设体系里面暴露出来的最严重最 普遍的问题,其表象是执行不力,深层 次的原因则是因为有制度,但缺少执行 制度的制度,谁来干,干什么,干到什么 程度,干好了怎么奖,干不好怎么罚,由 谁来罚,由谁来监督等等,这些保证制 度执行的制度,没有形成体系。 6、制度与企业文化脱节。其表象是 制度和企业文化是两个个体,制度高高 在上,如悬在职工头上的达摩克斯利 剑,而企业文化却冷眼旁观,事不关己。 制度和企业文化没有相互融合,相互促 进,形成合力。 7、制度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大部 分单位和职工都能够严格遵守公司的 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有部分单位和个人 置若罔闻,缺乏执行力,有令不行,有禁 不止的现象比较突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制度建设 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 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重点加以解决。 二、制度建设应该遵从的原则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完善管输公司制度体系,需要我们实事 求是的分析、深入细致的调查、大胆无谓的 创新,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制度制定的一般性原则。制 定制度,首先要明确制度的特性。即确 定性、强制性、程序性、封闭性。基于这 些基本特征,我们在制定制度时,要遵 从六项原则:一是切合实际原则;二是 系统化原则;三是简明化原则;四是协 调配合原则。 2、制定制度必须要切合实际,必要 时可适当超前。制定制度要从企业的实 际出发,切不可照搬或盲目引进,这就 需要事先进行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考 虑现有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考 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未来的发 展需要。如果制定制度有难点或不够成 熟,可以先行试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韩振祥 18

最新整理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

最新整理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 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应对危机的方式从被动的“撞击-反应”式危机处置逐渐演变为从前期预防到后期评估的危机全过程管理。危机管理体制从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害过渡到综合协调的危机管理,从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过渡到政府专门办事机构的协调。在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不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一个依托于政府办公厅(室)的应急办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若干个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危机管理的新体制初步确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指挥部与同级的应急办之间的职责没有划清、关系没有理顺议事协调机构同办事机构职责重叠,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危机处置和常态工作中都有发生。以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控指挥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国务院应急办)为例:一是在危机处置过程中,按照中编办的批复,国务院应急办“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国际救援等工作。”可见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是明确界定的,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其处置权利有限定,须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而防控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有“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危机关头履行著临场指挥处置的职责。防控指挥部的总指挥是国务院副总理,防控指挥部等10个议事协调机构实际上也履行著“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二是在常态工作中,国务院应急办的职责包括“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防控指挥部的任务也包括“对各地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随著应急办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这种职责上的冲突可能会日渐显露。 2.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的权威性不足一是常态协调的权威性不足。在危机发生期间,

制度执行——企业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复习过程

制度执行一_企业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文档 重庆市涪陵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同样,企业之事,不难于立制,而难于制之必行。“行”就是执行。执行力的强 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过程,制度的建立、修订、完善是阶段性工作,也是 与时俱进的,是企业管理的重点,而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是长期的,艰巨的,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下面就监理公司制度执行力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操作性不强,难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公司制度在操作性上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体系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习惯于开 “应急药方。一些制度之间缺乏相互照应、相互配套,有些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不衔接的问题;二是重点不突出。有的把制度 建设的重点放在日常管理上,削弱了重点制度,如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工作方面的制度反而成为空白;三是 有些制度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有些滞后,有些制度本身条款模糊,不够严密。如长期不作修改、梳理和完善,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将束缚企业的发展;四是有的制度颁发过于原则,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有的光有规范性制度,缺乏程序性制 度支撑;五是一些制度草率地建与废,也导致人们对制度的不尊不畏。 解决办法及措施:制定制度要系统配套,言简意赅,具体明确,合理管用,能够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因此, 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所建制度切实可行。第一、制度建设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在出台有关制度时,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征求职工意见,科学制定制度,使制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和针对性。诸如在哪些方面需 要建立什么制度,要用制度约束、规范什么行为,某项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怎样等问题,都要深入调查分析,充分征求职工意 见,负责制度建设的领导同志既要善于把职工中好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制度中来。使制度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系统、具体明确。第 二、制度建设创新的立足点要与时俱进。要树立制度的改革精神,丰富、完善和发 展制度,实现制度与时俱进。要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在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创新,在适应新形势上进行 制度创新。第三、制度建设的操作点要把握在制度的执行上。制度不是时尚,是规范、约束干部职工行为的一种刚性手段,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失去制度的严肃性,势必影响制度的执行力。要关注制度的实施情况,执行不了或难以执行的要找出原 因,从根本上着力解决问题。 二、监督力不够,软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企业往往是制度定了,上了墙、发了文,成了册就大功告成。对制度出台后如何执行,不执行怎么办,措施、惩戒、督察等都跟不上;制度落实督查往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部门和部门之间好象都管、又好象都不管。有时制度有明确要求,但操作起来有脱节或不严肃的现象,就是不按规定做也无大碍,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缺少督查和惩戒办法。 企业中职能部门对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主要有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和领导不支持监督的客观因素;也有职能部门本身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领导都不说我说了也没用,批评人总归要得罪人,还不如多种花少栽刺”等思想上种种影响监督作用发挥的主观因素,造成了责任性不强,监督不积极主动,对本应负的监督之责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态。监督的形式单一,办法较少,监督缺乏力度,往往是事后监督,被动监督。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有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中收效甚微,如对一把手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较少,掌握情况也不甚多,有的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掌握情况,主动监督也不够,热点工作过程监督参与较多,但在制定程序、考虑方案时参与较少。有的专项监督活动(如巡视督察)也是大而滑之,不具体不实际,没有促进作用。有些单位聘请的各种各样作风监督员几乎不开展活动,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有的监督部门人员不到位或兼职过多,造成监督缺位。还有目前体制设置不太科学,让单薄的监督部门站在风口浪尖上去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党员干部,而监督部门人员的人事、福利待遇,使用考核评议还都在被监督单位,监督难以开展,监督部门和纪检监察干部承受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是相当重的,有的缺乏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依靠权力来落实制度,在制度的执行上也靠领导讲话、领导指示、领导督查去落实情况,制度的执行力受制于执行者的利益和情绪。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式”管理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根深蒂固,监督部门如同摆设,其他各种形式的监督流于形式。就是重视监督机构督查落实也存在专职监督力量不够的情况:一方面是配置不够,有的设置了专职监督机构,但人员少,有的机构都没有,配的是兼职监督人员,这样造成有制度无人去执行,或草率执行;另一方面是监督人员素质问题,从纪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