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庞慧

【专题名称】先秦、秦汉史

【专题号】K21

【复印期号】2007年03期

【原文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保定)2007年1期第86~90页

【英文标题】Lü Buwei and Lüshichunqiu

PANG Hu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作者简介】庞慧(1971-),四川巴中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外古史比较,先秦秦汉学术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

化学院,西安710062

【内容提要】在今天许多学者笔下,《吕氏春秋》的思想就是吕不韦的思想似乎已成了不证自明的前提,并由此前提出发探讨与之相关的问题。这个看法在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宋代以来读书界普遍存在的因人废书倾向,但能否说就没有受到其

他成见的荫蔽呢?从《史记》等现有材料来看,《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授

意编撰的,他个人的一些想法、主张,也应在书中有所反映,但具体的编撰

工作,则由其门下积学之士担任。吕不韦对《吕氏春秋》思想的形成有着重

要的影响,但《吕氏春秋》绝非其为政指南。就《史记》、《战国策》等对

吕不韦生平行事及其当政期间秦国国政的记述来看,吕不韦是一个精于权谋

的“闻者”,而非励精图治的改革家。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政见或有冲突,但

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的矛盾,应主要还是雄心勃勃的君主与把持朝政的权相

之间的矛盾。

Lüshichunqiu is a famous ancient book totaled by Lü Buwei, who was

once an intelligent and capable merchant, and subsequently became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Qin kingdom. Did Lü Buwei really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al work of compiling Lüshichunqiu? Did

he contribute his thinking or learning, besides aids of money or

power, to this book? Quite a number of scholars doubt it. Lü Buwei

was not a strong-hearted reformer who aroused his all efforts to

make the Qin kingdom prosperous. He, as many ancient writers had

revealed in their works, was a worldly-wise minister who

strengthened by all means his own power and influence. Lü

shichunqi, in accordance, could not be the demarche which Lü Buwei

followed to reform the Qin's traditional policies.

【关键词】《吕氏春秋》/吕不韦/秦/“闻者”Lüshichunqiu/Lü

Buwei/thought/Qin kingdom

中图分类号:k23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7)01-0086-05

历史上的吕不韦以一贩贱鬻贵之大贾,因为谙熟宫廷游戏规则而投机成功,位至相国。那么,此人究竟有无学识?他与以他的名义编写的这部书究竟是什

么关系?概言之,吕不韦是否曾亲自参与编写《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

否反映了吕不韦的思想和主张?这些曾是谈《吕氏春秋》者最喜讨论的话题,

不同时代的学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其间所反映出的古今学界在知人

论世方面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著述立言之事的态度变化,也颇耐人寻味。

《吕氏春秋》中有《序意》一篇,叙著书之意,篇首称:“维秦八年,岁

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

以诲颛顼矣……”[1](P654)吕不韦封秦文信侯,故此处之“文信侯”自是指吕不韦无疑。如按《序意》所说,“十二纪”(指《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构成,举部分以代全体,乃

古人行文习惯。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学界还有不同认识,因与本题无关,此处不赘)就是在吕不韦的思想指导下编撰而成的。不过《序意》既为《吕氏春秋》

之一篇,当然有可能假托吕不韦的口气说话,单凭《序意》此语,并不能说明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编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两汉至唐代学人的眼里,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成为问题。司马迁在吕不韦

本传中,称此书是“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而成

[2](P2510),而在《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太史公自序》中,又称其书为吕不

韦所作①。《汉书·艺文志》“杂家”目中,班固于《吕氏春秋》下自注:

“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3]。《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列《吕氏春秋》,而记曰:“秦相吕不韦撰”[4]。这一时期的学人在其著作中提到《吕氏春秋》时,往往或称书名,或称“吕不韦曰”,并有称“吕子曰”者②。不过,其时学者们不刻意区分吕不韦与《吕氏春秋》,恐怕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做

这种区分的必要性不大,并非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之间的分别③。

大约到宋代以后,这个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并被学人热烈讨论。宋元明清

的学者,在谈到《吕氏春秋》时,大多先要就此发表一点看法。其意见可以大

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相信《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事编成,因而此书无甚可取,这应该是其时学界的主流意见④;第二类,主张《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

门下宾客编成,与吕不韦无关,持此论者一般对《吕氏春秋》评价较高⑤;第

三类,认为《吕氏春秋》一书不错,吕不韦应该在此书编撰中起过作用且他的

一些看法在书中得到了反映,持此论者甚少且其论点多遭批驳⑥。第一类观点

后来受到激烈批评,在二十世纪初的学界,那些对《吕氏春秋》评价偏低的学

者在研究或谈论此书时,总是谨慎地注意与吕不韦区别开来,以免招到因人废

书的指责。第三类观点在二十世纪流行开来,在最近几十年已成为学界的主流

意见。

二十世纪以来的学界,在此问题上有一种愈演愈烈的倾向,就是从承认吕

不韦亲自参与编撰《吕氏春秋》开始,进而将《吕氏春秋》的思想视为吕不韦

的思想,又进而将吕不韦奉为一代大思想家⑦。在今天许多学者笔下,《吕氏

春秋》的思想就是吕不韦的思想似乎已成了不证自明的前提,并由此前提出发

探讨与之相关的问题。这种看法无疑有其合理因素,但从学术研究首重求真的

角度来说,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仍需谨慎从事。从《史记》等现有材料来看,《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授意编撰的,他个人的一些想法肯定也在书中得到了

体现,但《吕氏春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吕不韦个人的主张,以及《吕氏春秋》的政治主张是否曾指导过具体的政治实践,恐怕都需要经过认真考察之后

才能下结论。

吕不韦,生年不详,死于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⑧,本为战国后期一

富商,往来贩贱卖贵于赵、韩名都⑨。在邯郸街头,吕不韦偶遇秦质子子楚。

其时秦赵交恶,子楚客居敌国首府,“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2](《吕不韦列传》,P2506),颇为狼狈。吕不韦认为此乃“奇货可居”,遂以其财资助子楚,并亲自携巨资赴秦为其游说,终使子楚立为太子⑩。公元前

249年,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食河南洛阳十万户”[2](《吕不韦列传》,P2509)。从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

为相国至秦王政十年吕不韦罢相,这十三年间吕不韦一直是列国中最为强大的

秦国的相国。《史记·吕不韦列传》详细记述了吕不韦的发家传奇,和后来因

嫪毐事件牵连被不光彩地罢相并最后自杀之经过,但对于吕不韦任秦相国期间

有何政绩,则无一语提及。这期间惟一被司马迁浓墨重彩加以记述的,就是吕

不韦招集宾客编撰《吕氏春秋》一事。司马迁在吕不韦传末感慨地说:“孔子

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2](P2514)孔子论“闻”者,见诸《论语·颜渊》篇,其文为:“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5](P276)则孔子之所谓“闻”者,貌似有德,实多虚伪,能以虚言虚行邀名买誉,聚徒成党(11)。就《史记·吕不韦列传》对吕不韦生平事迹的记述

及评价来看,司马迁是将吕不韦看作一个精于权谋、贪于名利、时望虽高,但

行止有亏的小人。

《史记》之《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记载了吕不韦当

政期间秦国的军、政大事,可以补《吕不韦列传》记事之阙。据此三文,在庄

襄王在位的三年间,秦连年大规模对外用兵,攻势凌厉:元年灭东周,伐韩、

置三川郡;二年秦攻赵,定太原;三年秦攻魏拔二城,攻赵置太原郡。但庄襄

王三年,“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兵败,东进受挫。是年庄襄王死。从

是年直到秦王政十年吕不韦罢相,秦在对外扩张一事上无大作为,虽几乎连年

用兵,但与东方五国处于胶着状态,迭有胜负,且国内频有灾、乱。庄襄王之

时秦急速东进,应该也反映了身为相国的吕不韦的意愿。而秦王政初年秦之无

所作为,其时身为“仲父”、辅佐幼君的相国吕不韦恐怕亦难辞治国不力之咎。秦王政在命令吕不韦徙蜀的诏书中责问:“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1](《吕不韦列传》,

P2513)秦王政纵是背本忘义的虎狼之人,他敢这样公开责难吕不韦,还是得有一定的根据。要之,吕不韦于秦之所谓“功”,所谓“亲”,主要是帮助子楚

获得王位,及与秦王政生母的暧昧关系。但这只是私下里的隐秘勾当,难以公

开宣扬。他治秦十余年能够公开宣扬之功烈,当然也有一些,但远不能与之前

的异姓秦相,比如商鞅、张仪、范雎等人相提并论。而秦待他之优渥,则远远

超过上述诸人。商鞅入秦二十年,积功无数,秦才“封之於、商十五邑”(12)。张仪在为秦出生入死多年之后,仅得五邑之封(13)。范雎受封较早,有一应县,亦不过万户左右(14)。而吕不韦初封即是富庶之都“河南洛阳十万户”。据郭

沫若考证,汉初之河南洛阳郡为原秦三川郡的一部分,“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

九(《汉书·地理志》)”,仅及吕氏封户之一半而已[6](P371)。吕不韦受责后,默然饮鸩而死,虽可理解为从此对秦绝望,恐怕亦是无力置辨此种责难。

因此,要说吕不韦反对秦传统的耕战政策,或者认为由吕不韦治秦,秦就一定

不会二世而亡,可能都有点言过其实(15)。

另外,《战国策》中有九章谈到了吕不韦,涉及吕不韦为相前与子楚之交往、在秦国宫廷之活动、为相时之势焰、罢相传闻、罢相后的活动等(16),所

言大抵都是吕不韦如何发家、如何弄权之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长沙马

王堆汉墓的《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一节谈到在吕不韦任秦相国期间,秦曾

联合赵国攻打燕国,燕国“以河间十城封文信侯”,“文信侯受封,乃与燕交,而迫赵撤军。”[7](P113)《战国策·秦策五》有“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章”,可证《战国纵横家书》所言不虚。这些材料所反映出来的吕不韦当政期间所作

所为,颇近在吕不韦死后不久入秦的韩非对秦国国政的批评:“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8](《定法》)。据《战国策》,吕不韦罢相后,似乎有到其他国家发展的打算。他去了赵国,当了一段时间的“守相”,因秦“下甲攻赵”,不得已才离开赵国[9](P280-286)。

综合以上材料来看,吕不韦是一个权欲极盛、私心甚重的人,有智略、精

权谋、善于邀名买誉、招揽人心,但很难说有确定不移之政见。司马迁称吕不

韦为“闻”者,应算较为客观的评价。因此,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政见或有冲突,但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的矛盾,应主要还是雄心勃勃的君主与把持朝政的权相

之间的矛盾。吕不韦罢相之年,为秦王政亲政之第二年,其时秦王政23岁。前一年即秦王政九年,“王冠,带剑”[2](《史记·秦始皇本纪》,P227),意味着可以亲政了。正是此时,“长信侯毐作乱而觉”[2](《史记·秦始皇本纪》,P227)。秦王政以雷霆之势平息了嫪毐之乱,并因“事连相国吕不韦”

而“欲诛相国”,只因吕不韦“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辨士为游说者众”,“王

不忍致法”,但在第二年初,即免去吕不韦的相位[2](《吕不韦列传》,

P2512)。当年秦国又“大索,逐客”[2](P230),应即是针对吕不韦广招宾客

而起。至于因嫪毐事件而败露的吕不韦与秦王政生母之间的丑闻,大约不过是

为秦王政逼迫吕不韦下台提供了契机,很难说秦王政真的将此事看得那么严重。秦王政十二年,吕不韦饮鸩自杀,其舍人窃葬。当年秋,在处理完那些窃葬吕

不韦的舍人之后不久,就“复嫪毐舍人迁蜀者”[2](《史记·秦始皇本纪》,

P231)。吕不韦舍人中凡是秦国之人亦都被迁往蜀地(17),但终秦之世,未见

召回之令。这应该不是太史公一时疏忽所致。史乘可证吕不韦之子弟宗族在吕

不韦去世入葬之后,还是被强制迁到蜀地,并从此居留于蜀(18)。这样的处置

似可说明秦王政最为忌惮的,不是宫廷丑闻,也不是所谓要夺他王位的嫪毐及

其党羽,而是把持秦国国政多年的吕不韦的势力、影响力。《史记》记吕不韦

罢相后,“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2](《吕不韦列传》,

P2513);吕不韦自杀,其舍人敢于抗命窃葬,这都说明吕不韦声望素著,且能得人死力。对于刚刚成年、雄心勃勃的秦王政来说,还有什么比发现竟然有许

多人更忠于吕不韦,而不是自己更恼火的事呢?秦王政要亲政,吕不韦必失政;秦王政要专制于一己之身,吕不韦必无交结诸侯宾客之可能,或者去死,或者

孤独地终老荒野。这其实是作为“闻”者的吕不韦的必然命运。当然,吕不韦

能让那么多的才智之士舍死相从,亦说明他在才识、行事、交接等方面确有过

人之处,并非一不学无术的庸碌之辈。

战国后期,秦统一天下之势已经明朗。吕不韦任秦相国后办的第一件大事,是亲自带兵将周王朝最后一个孑遗东周消灭(19)。其时周室积弱已久,东周君

的实力不过相当于秦一小县,故此举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价值。吕不韦大

约欲藉此昭示秦继周而起的姿态,也许还有为自己定封的用意在里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相国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2](P223)。《吕氏春秋》一书所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要为新“天子”创制立法,出谋献策

之意图,应该就是吕不韦发起编撰此书的用心所在。因此吕不韦个人的一些想法、主张,也应在书中有所反映。在这方面,吕不韦可能提供了一个基本意见,

至于具体如何去剪裁、融会诸子,并将其组织成文,汇编成书,当由门下积学

之士分任其事。《吕氏春秋》最后被吕不韦“布咸阳市门”,并“悬干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1](《吕不韦列传》,P2510),说

明它得到了吕不韦的认可,吕不韦认同《吕氏春秋》的思想。因此,如果对

“思想”一词的要求不那么严格的话,也可以说《吕氏春秋》的思想就是吕不

韦的思想。不过,如果“思想”指的是一定见解之成系统的表述,则只能说吕

不韦对《吕氏春秋》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学者极力主张吕不韦为相国时就是按照《吕氏春秋》思想来施政的,

并称之为“改革”[10](P77-94)。如果根据《吕氏春秋》,推测吕不韦或有改

革秦政治传统之心,也许不误,但一定要说吕不韦必有改革秦政治传统之事,

则嫌于穿凿。从上述各种史籍对吕不韦当政时期秦国政事之记载来看,找不出

其时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改革举措,而秦王政初年秦政事之紊乱拖沓,适足以

证明吕不韦并非励精图治之大臣。郭沫若认为吕不韦的政见“对于秦国的政治

是一种改革”,但他亦承认吕不韦“在政治上的施设没有留下什么”,并归因

于“秦国内部也有莫大的阻力存在”[6](P402)。郭老真是善为吕不韦开脱。其实,以吕不韦好虚名重实利之为人,很难想象他会为了秦国的长远利益,而去

坚韧不拔地推行那种势必会触动许多既得利益集团,遭遇重重反抗的改革措施。在吕不韦时代之秦国,《吕氏春秋》的政治主张多半只是一个纸上的蓝图,最

多不过是吕不韦口头上用以邀名买誉之号召而已。

收稿日期:2006-08-10

注释:

①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司马迁称:“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上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

氏春秋》。”《史记·太史公自序》则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②如《说文解字》引《吕氏春秋》时或称“吕不韦曰”、或称“吕子”曰;刘向《新序·杂事五》引《吕氏春秋·尊师》篇,称“吕子曰”。

③学界一般认为到春秋后期,即诸子时代之起,中国才出现了私家著述。

而自春秋战国至汉,著作不题撰人之名。在中国古代,明确地以撰述为事业,

极看重作者之真伪的想法,宋代以后才被普遍接受。余嘉锡《古书通例》中有

专论“周秦古书,多不题撰人”之例。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一篇第二章第五节“古者著述体裁”,都讨论过中国早期著

述活动中的这种现象。

④宋代的韩彦、清代的卢文弨等学者都曾批评过读书人中因人废书、轻视《吕氏春秋》的积习,由此可见其时读书界对此书的普遍态度。韩彦云:

“《吕氏春秋》言天地万物之故,其书最为近古,今独无传焉,岂不以吕不韦

而因废其书耶。愈久无传,恐天下无有识此书者,于是序而传之。”(《黄氏

日钞》卷五十六《读吕氏春秋》引)卢文弨《〈书吕氏春秋〉后》曰:“世儒

以不韦故,几欲弃绝此书,然书于不韦固无与也……世儒不察,猥欲并弃之,

此与耳食何异?”(《抱经堂文集》卷十,149页)。

⑤明方孝孺言可为此种观点之代表:“不韦以大贾乘势市奇货,致富贵,

而行不谨,其功业无足道者,特以宾客之书显其名于后世,况乎人君任贤以致

治者乎?然其书诚有足取者,其《节丧》《安死》篇讥厚葬之弊,其《勿躬》

篇言人君之要在任人,《用民》篇言刑罚不如德礼。《达郁》《分职》篇皆尽

君人之道,切中始皇之病。其后秦卒以是数者偾败亡国,非知几之士,岂足以

为之哉?”语见氏著《读吕氏春秋》,《逊志斋集》卷四。

⑥如宋代高似孙在《子略》中说:“秦王不好士,不韦则徕英茂,聚俊豪,簪履充庭,至以千计;始皇甚恶书也,不韦乃极简册,攻笔墨,采精录异,成

一家言。”其说为吕不韦张目,被时人视为“可怪”。不过,高氏此说亦是信

笔所至,未加深思。

⑦写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胡适《中古思想史长编》、钱穆《秦汉史》

等书在谈论《吕氏春秋》思想时,都特别强调吕不韦本人的东方文化背景。

1943年,郭沫若在《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提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表

达自己的思想和政见,与秦传统尤其是秦始皇唱对台戏之作。最近十余年,出

现了不少专门研究作为思想家的吕不韦的专著、论文。

⑧《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钱穆先生认为

不韦入秦游说华阳夫人之时,年事当近四十,《史记》记此为昭襄王末年事,

而《战国策》载入秦说立子楚已在孝文王时,依《史记》,不韦卒时年逾六十,依《战国策》,“其卒盖年踰五十,犹未及六十耳。”说见钱穆先生《吕不韦

著书考》(《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22页)。

⑨吕不韦为何处人氏,史有异言。《战国策·秦策五》称:“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史记·吕不韦列传》则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后来高诱《吕氏春秋训解》序调停二说,而称:“吕不韦者,濮阳人也,为阳

翟之富贾。”按:当以高说为近。战国商业发达,出现了不少“结驷连骑、游

聘诸侯”之富商(参见《史记·货殖列传》)。吕不韦当即属于此类富商,故《史记》说他“往来贩贱卖贵”。他的主要经商据点当在韩之阳翟、赵之邯郸。

⑩关于吕不韦游说秦宫廷的具体时间,游说之顺序,《史记·吕不韦列传》与《战国策·秦策》的记载不尽相同,但二书所记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及其弟

其姊之说辞基本一致。

(11)参见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一册,本书276页。

(12)商鞅在秦孝公三年入秦,秦孝公二十二年受封为列侯。详见《史

记·秦本纪》及《商君列传》。

(13)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14)范雎于秦昭王三十九年入说昭王,秦昭王四十一年,受封应县。详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5)吕思勉认为:“使秦终相不韦,或能行德布化,以永其年,不至二世

而亡,使天下苍生,不蒙其荼毒,未可知也。”(语见《经子解题》)郭沫若

更断言:“假如沿着吕不韦的路线下去,秦国依然是要统一中国的,而且统一

了之后断不会仅仅十五年便迅速地彻底崩溃。”(《十批判书》,421页)

(16)《秦策》3章(《秦策五》“濮阳人吕不韦章”、“文信侯欲攻赵以

广河间章”、“文信侯出走章”)、《楚策》1章(《楚策四》“楚考烈王无

子章”)、《赵策》4章(《赵策一》“或谓皮相国曰章”、《赵策三》“苦

成常谓建信君章”、“希写见建信君章”、《赵策四》“秦召春平侯章”)、《魏策》1章(《魏策四》“秦攻魏急章”)。

(1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十二年,吕不韦死,“其舍人临者,晋

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而

据《史记正义》,后两类人都被迁往房陵。

(18)《三国志·蜀书·吕凯传》裴松之注引孙盛《蜀世谱》,云:“初,

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蜀汉,汉武帝时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汉)孝武帝时通博南山,渡澜沧水

{K21R3150.JPG}溪,置{K21R3151.JPG}唐、不韦二县,以彰其先人恶。”

(19)事见《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

【参考文献】

[1]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 刘宝楠.论语正义[M].诸子集成:第1册[Z].上

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6]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M].北

京:文物出版社1976.

[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诸子集成:第5册[Z].上

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9] 缪文远.战国策[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0] 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吕氏春秋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吕氏春秋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1.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鴈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鴈能鸣,一鴈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杀其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吕氏春秋·必己》)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左尹宛曰:『我贱人]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宛欲饮令尹酒。』又谓]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寘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宛,杀之。国人大]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吾几祸令尹。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吕氏春秋·慎行》) 【译文】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66

《高山流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 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试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擅长(2)好 2.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意思对即可)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意思对即可) 【意译】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 俞伯牙游览泰山遇到暴雨,只好暂停行露。被坏天气搞得心绪很恶劣的俞伯牙,以抚琴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琴声最初表现久久不停的雨声,后来描述由于大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 原文: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审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译文: 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延陵季子,吴国人愿意让他当王而他却不肯当。孙叔敖几次当令尹并不显得高兴,几次不当令尹也并不显得忧愁。这是因为他们都通晓(义理)啊。通晓(义理),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国有一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那得到了一把宝剑。他回来的时候坐船渡长江,到了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边缠绕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对船工说:“你是否见到过两条蛟龙缠绕住船,龙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船工说:“没有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我至多不过成为江中的腐肉朽骨罢了,如果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于是跳到江里去刺杀蛟龙,杀死蛟龙后又上了船,船里的人全都得以活命。孔子听到这事以后说:“好啊!不因为将成为腐肉朽骨而丢掉宝剑的,大概说的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本文是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

伯牙绝弦

(一)、揭题导入(课件出示插图,插图上写有文章的题目)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流水依依,千折百回。高山伫望,恍然如梦。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何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绝弦》。(学生齐读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二)、整体读文(课件出示课文) 1、同桌检查读课文情况,互读正音。 2、指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然后指名点评。教师适当指导。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然后学生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 教师提问:所谓书读百遍,奇意自见,我们也读了很多遍了,谁知道“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会说:就是伯牙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学生马上就会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就能说出句子的意思: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破把琴弦弄断,从今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及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初步了解了伯牙绝弦的原因。) (四)、再解绝弦 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想想句子的意思,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为学生默读,思考,和批书留有一定的时间。)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善”字,是“善于”的意思,除了“善于”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擅长”“喜欢”“爱好”等。然后分别让回答的学生把自己对“善”字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然后接着引导,短文中还有两个“善”字,在哪句话中?学生会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话。 这两个“善”也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吗?学生可能会说,不是,这两句话中的“善”应理解为“好啊”。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会说“真棒”,“太妙了”。也同样让回答的同学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感觉到了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这样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口述句子意思的检查与训练。)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中想着高山,琴声就会传达出高山,钟子期就会说:“好呀,真高大呀,仿佛是巍峨的泰山!”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就会说:“妙呀,洋洋洒洒,仿若是滔滔江河!”从这也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劝学 【原文】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②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③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④。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注释】 ①劝学:勉励人们勤学。劝,勉励。本篇阐述的是儒家学说。②人亲:指父母。③师:指老师。④疾学:努力学习。疾: 力。 【译文】 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顺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诚更显达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赏而想得到的。显达荣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拥有的。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达到他们的愿望,这是由于不懂道理信义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不懂道理信义是由于不学习的原因所造成的。学生的老师博学而有才华,我不信学生就成不了圣贤的人。圣人存在的话,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圣人在右边则右边被敬重,圣人在左边则左边被敬重,所以古代贤能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的。尊师就不计较他的贵贱、贫富。如做到这样就能使声名显达,品德行为受到表彰。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不在于对学生贫贱、富贵看轻或看重,而在于看重学生的思想态度。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其他的事就没什么不可办的了,所要办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达成,这是由于得到圣人教化的原因。圣人来自于努力学习。我还没听说过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才华出众的名人这种事。 【原文】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①者,兑②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③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④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⑤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养虎遗患作者/王宝琪[释义]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故事]森林里有只小老鼠,可怜兮兮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动物吃掉。有个法师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后来法师还觉得猫还是很可怜,仍然不能抵挡大动物的侵袭,就又把它变成一只老虎。哪知这只老虎想张口把法师吃掉。法师气愤地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就又把它变回了小老鼠,终于免受被吃掉的后果。[典故]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双方以鸿沟为界停战,项羽带着兵向东而去,刘邦也想带军队向西方去。张良、陈平对刘邦说:“项羽的兵马已十分疲乏,粮食也吃完了,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此时让他们回去,就养虎自遗患了。”张良、陈平说的话很有道理,当时楚汉相争,刘邦想成就霸业,项羽是主要障碍。这时经过长期征战,项羽已元气大伤。于是刘邦于是采用了张良、陈平的计策,不出两个月,组织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马,由韩信统领,追击项羽。楚、汉双方一场最后决.战就开始了。兵力强大的刘邦将项羽重重包围于垓下,弹尽粮绝、四面楚歌的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重新归于统一的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终于没有造成“养虎遗患”的后果。这个成语故事,经验就常被后人吸取[感悟]法师出于仁慈,先把老鼠变成猫,再把猫变成老虎,老虎反而要吃他,这就是养虎遗患的后果。还好,他有把老虎变回老鼠的本事,否则就成了老虎口中之食了。哪像刘邦,有军师为他出谋划策,根本不等项羽这只“老虎”羽翼丰满,就把他拿下了,成就了千秋霸业。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凭主观感情,必须认清其客观实质,理智地去处理.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吕氏春秋》仲夏纪原文及翻译.pdf

《吕氏春秋》仲夏纪原文及翻译 【仲夏】 一曰: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 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 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 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 菽与鸡,其器高以觕,养壮狡。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 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埙篪,饬锺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 川百原,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 以祈谷实。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 庙。令民无刈蓝以染,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无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其群,则絷腾驹,班马正。是月也,日长至, 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 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 阴之所成。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是月也,无用火南 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处台榭。仲夏行 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於疫。 【大乐】 二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 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 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 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 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於和,和出於 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 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辟,乐乃可务。务乐有术, 必由平出。平出於公,公出於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鹬蚌相争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伯牙鼓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伯牙鼓琴 体裁:文言文 题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作者: 名字:佚名 年代:先秦 描述: 翻译: 原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译文: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原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 原文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译文: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原文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鼓琴的民间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赏析二:思想内容 “伯牙绝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友谊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也是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赏析三:艺术特色 《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一“志”上。志者,志向也。“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志者,藏之于心的怀抱也。伯牙以琴声写志,子期呢,则以诗言度志。“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子期以巍巍太山、汤汤流水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 赏析四:语言赏析 全文虽然短小简洁,寥寥数言,但语言精炼准确,字字掷地有声。 赏析五:诗歌结构 “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全文围绕该句逐步展开。“知音”表现在“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抒发作者对知音的渴求与感慨,突出文章主旨。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解释: 关键词:志 心志,情志。

《吕氏春秋·察传》译文

察传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之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参考译文】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了他们,因此国家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了解越王勾践,智伯从张武那里了解赵襄子,没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必须仔细选择,对于人都必须按照情理来检验。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把音乐传授给天下老百姓并教化他们,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为乐正。夔于是确定了六律,使五声谐和,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让音律调和,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谈论这件事,以至传播这件事到了宋君那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询问这件事,姓丁的答道,“(额外)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从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获取见闻,不如没有见闻。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这件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却是正确的,有很多似乎正确却是错误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考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 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 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 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 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 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 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 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 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意思是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就不是福气呢?这个 成语现在往往用来比喻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或者用来形容虽然暂 时受了损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 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 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 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 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 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 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 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 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看过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还看了:

伯牙绝弦的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的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的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 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 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 绝:断绝 善:擅长,善于。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 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 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 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 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吕氏春秋》译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注 1.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鴈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鴈能鸣,一鴈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桑 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吕氏春秋·必己》)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 。左尹宛曰:『我贱人]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宛欲饮令尹酒。』又谓]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寘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宛,杀之。国人大]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吾几祸令尹。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吕氏春秋·慎行》) 【译文】 楚平王有个大臣叫费无忌,嫉恨太子建,还想除掉太子。平王从秦国给太子建娶了个妻子,长得很美,费无忌劝平王把她夺过来,平王就照他说的做了,从而疏远了太子。费无忌劝平王说:“晋王之所以称霸,是因为距各诸侯国近,而我们楚国太偏僻,不能够与晋国争霸。不如扩大城父城,将太子安置在那里,以谋取北方的宋、郑、鲁、卫,大王您收取南方的吴越,这样就可以得天下了。。 王很高兴地同意了,让太子住在城父城里。太子在那里才一年,费无忌就诬陷他说:“太子建与连尹①将要在方城②外发动叛乱。”楚平王说:“他已经是我的太子了,还想要怎样?”费无忌应对说:“因为他妻子的事结了怨,而且他自以为如同宋国一样,有齐国、晋国的帮助就可以加害于我国了,他们已经谋划好了。。 王相信了他,派人逮捕了连尹,太子建跑掉了。左尹③郄宛,楚国人都很爱戴他,费无忌又想杀他,就对令尹④子常说:“郄宛想请令尹您喝酒。”又去对郄宛说:“令尹想来你家喝酒。”郄宛说:“我地位低贱,不足让令尹有辱身份到我这里喝酒,如果他一定要来,我该如何招待他呢?”费无忌说:“令尹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 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但是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最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 自相矛盾的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我的盾牌。比喻自我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

亡羊补牢的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必须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必须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向宠信这个人,楚国必须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好处的故事,只明白享乐,不明白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4): 螳螂捕蝉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我的

《吕氏春秋》孝行览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孝行览原文及翻译 【孝行】 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後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 务本莫贵於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 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 下从者,其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後及所疏;必先以所重, 而後及所轻。今有人於此,行於亲重,而不简慢於轻疏,则是笃谨 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於事亲,光耀加於百姓,究於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曾 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 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所谓贵德,为其近於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於君也;所谓贵老,为 其近於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於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於弟也。”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 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 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乐正子春 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人问之曰:“夫子下堂 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敢问其故?”乐正子春曰:“善 乎而问之!吾闻之曾子,曾子闻之仲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忧。”故曰,身者非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