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同步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同步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同步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同步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1)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目标导航 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2.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研究思路

1.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________或__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____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__或__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3)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

①在该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___,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琼脂的作用是凝固剂。

②该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其选择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③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体内能合成________,将尿素分解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q细菌能忍受93℃左右的高温,是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热泉中发现的,这说明,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叫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____,通过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第一,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________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1 mL接种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布器将菌液涂布整个平板表面,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计算菌落数。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涂布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上,培养并计算出__________。

第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设置的重复组中结果相差太远,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

V×M,其中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M代表____________。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但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1 mm2和高0.1 mm的计数室,在1 mm2的面积里又被划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一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计数室由________个小格组成。

②操作: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③计数公式: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 000×稀释倍数。

(3)设置重复和对照

①设置重复:培养过程中应设置重复组,同一稀释度下应涂布________个平板,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②设置对照:实验中应设置对照,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如__________对照组,观察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设

置________培养基,观察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________作用。

二、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1.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用无菌小铁铲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迅速取土壤并装入____________密封或事先准备好的________中。

2.制备培养基:①制备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作为________,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____________。

②放宽稀释范围,如稀释倍数为103~107范围内的要分别涂布,而每个稀释度下需要______个选择培养基、________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因此需要15个选择培养基和5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③两种培养基应各有一个作为________对照,此外还需准备8个灭菌的试管和1个灭菌的移液管。

3.样品的稀释与涂布平板:参考下面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将10 g土样加入盛有90 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体积为250 mL),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1 mL,转移至盛有________ mL生理盐水的无菌大试管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并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______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不必更换移液管。

说明:图中的1、2、3平板是____________,4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筛选作用,还有两个空白对照,即不涂布稀释后菌液的选择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验证培养基中是否____________。

4.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温度下培养,及时观察和记录。

5.挑选选择培养基上不同形态的菌落接入含____________培养基的斜面中,观察能否产生颜色反应。

6.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____________,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同时仔细观察所分离到的菌落,并记录菌落特征。

7.统计表格

稀释倍数103104105106107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

菌落种类形状大小

隆起

程度

颜色

……

1

2

3

?

注: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___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的菌落特征。

三、操作提示

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________。

2.应在________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________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旁操作。

4.实验时要对________做好标记。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为了提高效率,在操作时更加有条不紊,应当________________。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内容结论分析

有无杂菌污染的

判断

对照的培养皿中________菌落生长→未被杂菌污染

培养物中菌落数________→被杂菌污染

菌落形态多样,菌落数偏高→培养物中混入____________

选择培养基的筛

选作用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________选择培养基的数目→选择培养基

具筛选作用,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样品的稀释操作

得到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________的平板→操作成功,能进行菌落的

计数

重复组的结果

若选取同一种土样,统计结果应________;如果结果相差太远,说明实验操

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需要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五、课题延伸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________将尿素分解成了________。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________升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____________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________,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知识点一研究思路

1.下表为本课题使用的培养基,分析培养基配方,回答下面的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10.0 g

尿素 1.0 g

琼脂15.0 g

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在该培养基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理由是培养基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该类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该培养基只能用于能够合成________的微生物的培养。用此培养基培养土壤浸出液能够从土壤中筛选出________的细菌。

(4)在微生物学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

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1)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出突变菌。

(2)上述步骤2、3和4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实验设计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4.在本实验操作中对使用的平板和试管要进行标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培养皿仅需注明培养基的种类即可

B.一般在使用之后进行标记

C.由于试管用的较多,只需对试管进行标记即可

D.标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实验中平板、试管等的混淆

一、选择题

1.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2.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 mL 土壤溶液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

A.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B.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鉴定

C.作细菌的营养成分

D.如指示剂变蓝就能准确地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4.下面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过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