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实用】-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实用】-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实用】-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常指小腿部胫腓骨骨干骨折。由于整个胫骨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故胫腓骨骨折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稳定性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不稳定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术。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伤口渗血情况。

1.2皮肤的色泽、温度。

1.3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情况。

1.4注意评估“5P”征:有无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脉搏消失,观察有无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患肢活动受限(活动无耐力)

2.3感染或有感染的危险

2. 4有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

2. 5焦虑

2. 6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保守治疗。

3.1.1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3. 1. 2保守治疗的病人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护理措施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石膏固定3-4周。固定期间均应注意石膏和夹板的松紧度,6-8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3. 1. 3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患者,尽早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与踝泵练习,未固定的关节应适当功能锻炼。

3. 2手术治疗

3. 2. 1术前护理:同骨科术前护理。

3. 2. 2术后护理:同骨科术后护理。

3. 2. 2. 1患肢肿胀护理:术后抬高患肢,高于患者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注意观察石膏内伤口渗血情况,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

3. 2. 2. 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保持钉道处伤口清洁干燥,钉道处涂0.5%活力碘,每班1次。

3. 2 .2. 3功能锻炼:早期在床上活动,主动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踝泵练习。1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6-8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4.护理评价

4. 1疼痛缓解。

4. 2骨折固定正确有效。

4.3无感染发生或感染得到及时控制。

4.4神经血管无合并损伤。

4. 5焦虑缓解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6患者了解疾病内容。

5.出院指导:同骨科手术前后出院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