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作者简介:华民(1950 ), 学术界 本期封面人物,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世界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华民教授先后在 经济研究 、 世界经济 、 管理世界 、 学术月刊 、 新华文摘 等权威刊物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 西方混合经济研

!学术探索! 学术界 (双月刊)

总第122期,2007.1

ACADEM I C S I N CH I NA

No .1J an.2007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华#民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要%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内外失衡之中。造成这种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

在于中国最近的经济增长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内需不足、出口增加,于是便有统计数字所显示的内外同时失衡的宏观经济现象。由于造成中国内外经济严重失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所以,中国所应当采取的战略显然应当是结构改革,而不是总量调控。结构改革的目标应当是走市场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因为市场化改革可以引导企业更好地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走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则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增加内部需求,并且由于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相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加国民的收入来增加国内的市场需求。假如中国可以通过这样的结构改革来增加内部需求,那么中国外部经济的高额顺差也就会随之缩小,中国经济从而也就越是有可能走上稳定增长的道路。

?关键词%内部经济失衡;外部经济失衡;总量调控;结构改革;城市工业化

一、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基本态势

我们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观察可以发现,中国正处在内有失业、外有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中。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对这种失衡的发展态势加以分析,那么大致可以发现,这种失衡的态势是从1995年开始逐步趋于恶化的。

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非农就业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自从1995年以后我国非农就业岗位的增长开始放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日渐萎缩,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更是与日俱增,以致从1996年开始,中国非农就业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一直停留在50%左右的水平上。?1%无独有偶,中国外部经济出现巨额顺差也是发生在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贬值之后。从表1可见,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个外汇高度短缺的国家,外汇储备接近于零。在1979年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外汇储备虽然有所增加,但是直到1994年汇率贬值以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从来就没有超过50亿美元的额度。然而,自从1994年中国官方汇率贬值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惊人,而且还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

表1:中国历年外汇储备(1950-2005,10亿美元)

年末End of Y ear

外汇储备

F ares reserves

年末

End of y ea r

外汇储备

Fa res reserv es

年末

End o f year

外汇储备

F ares reserves

19500.15719690.48319883.372

19510.04519700.08819895.550

19520.10819710.037199011.093

19530.09019720.236199121.712

19540.0881973-0.081199219.443

19550.18019740.000199321.199

19560.11719750.183199451.620

19570.12319760.581199573.597

19580.07019770.9521996105.049

19590.10519780.1671997139.890

19600.04619790.8401998144.959

19610.0891980-1.2961999154.675

19620.08119812.7082000165.574

19630.11919826.9862001212.165

19640.16619838.9012002286.407

19650.10519848.2202003403.251

19660.21119852.6442004609.932

19670.21519862.0722005818.872

19680.24619872.923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局

究、 转型经济中的政府、 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挑战与机遇、 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发展等引起很大反响的学术专著,还在 人民日报等知名报刊发表学术性的时评和专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出版的 西方混合经济体制研究一书,以战后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研究对象,对西方混合经济体制从制度结构到经济运行作了全面的剖析。1998年10月出版,最近一直再版的 国际经济学是目前国内该学科最优秀的教材之一,1997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二、导致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

从以上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导致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是不难理解的。第一,从乡镇企业不再能够大量吸纳就业人口来看,中国相对封闭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第二,国有企业走到今天不仅不能增加就业,反而造成了更大数量的失业,说明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第三,不能带来就业增加的经济增长必定导致内需不足,从而需要通过出口来加以出清,而为了增加出口,就不得不采取本币贬值的方法来增加出口;第四,由大规模出口导致的贸易顺差造成了中国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这又必然会导致央行资产的增加,在央行缺乏实施冲销政策的微观基础、又对资本项目加以管制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实现央行资产与负债的平衡,结果货币供应量就将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增加;第五,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势必导致资金供应充足,这不仅会导致投资增加,而且还会鼓励不受产权约束的国有企业偏好于投资资本要素密集的产业,而这又会导致就业增长率的下降,并导致经济增长中失业率增加和外汇储备过快增加的恶性循环。

图2:中国的家庭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名义GDP

中所占的比重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三、积极推进以改革促开放的战略

1、中国内外经济失衡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在内外经济失衡的情况下,中国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毫无疑问,在内外经济不能同时均衡时,国内经济目标应当优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同时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所以,正确的战略选择应当是积极推进以改革促开放的战略。

这里所说的改革包括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工业化的改革,以及对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城市工业化可以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以容纳更大规模的企业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的扩大,分工就会发展,服务业就会快速成长,而服务业不仅是劳动或者人力要素密集的(从而是可以增加就业的),而且也大都是不能贸易的,因而对于增加内需、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是有帮助的。

国有企业必须改革,因为其低效率拖累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从而使得中央银行面对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完全失去了实施宏观冲销政策的能力。另外,由于国有企业可以得到政府的各种补贴和帮助,所以国有企业在决定投资时,对于要素价格的变动是不敏感的,这就是在中国劳动力要素极为丰裕、从而价格非常低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反而会把资金投向资本密集的产业,并且让中国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而丧失。所以改革国有企业既可以增加中国的就业,又可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加自主的政策调整手段与空间。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的是,这样的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彻底的对外开放,因为只有一个内需充足和微观基础健康的国家,才能在对外开放中更加具有稳定性与竞争力。所以,结论是清楚的,今天的中国只有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通过对内改革、走城市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取得更大利益。

2、改革与开放的互动效应

再从动态的角度来讲,走城市工业化的道路还可以通过创造巨大规模的内部市场来促进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而促进中国贸易模式的变化,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将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最终确立。

我们先来分析城市工业化的动态效应。根据新贸易理论,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不仅会影响其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而且也会影响其贸易模式。对此,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模型来加以分析(见图3与图4):

图3所描述的是一个规模经济报酬不变的产业部门,因此,企业的最小盈利规模可以很小,以致在市场需求(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数量众多的企业参与竞争。这样的产业部门通常具有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充分、技术含量低等特征,由于规模保持不变,在出口的运输成本与其他产业部门相同的情况下,

除非可以降低工资水平,

否则就不会有太多的贸易机会。

##图4所描述的则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从而是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部门,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这个产业部门在市场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允许企业自由地进入该部门进行竞争,因为过多的企业进入会导致规模不经济。这也就是说,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部门在市场结构上必定是垄断竞争的,否则,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就将无法达到其由技术因素所决定的最小盈利规模。因此,图4与图3的区别就在于其企业数量少,但是企业规模大,并且还有较高的技术和规模经济,这些区别就决定了市场规模大的产业部门可以导致具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的诞生,从而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而增加贸易所得,而那些市场规模小、没有规模经济的产业部门将会因为企业技术含量低、成本高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

从以上分析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规模对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巨大影响。如果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那么中国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之所以缺乏大规模的具有规模经济、从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没有这样的企业所能够产生的市场条件,中国的乡村工业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特别是中国农民的收入,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形成依靠城市工业化而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如图5所描述的情况

:

#######图5:中国的市场规模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由于中国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于是图中的表示市场规模的曲线就会向左移动,这样就会产生两种后果:其一,当这个部门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就会出现多个小企业竞争的状况,假如这些企业必须对外贸易,那么在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就必须以降低工资为前提,而这就是导致今天中国众多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低价竞争的主要原因所在;其二,当这个部门存在规模经济,从而企业存在有技术因素所决定的最小盈利规模的约束,那么过小的市场规模将导致这个产业部门的消亡。由此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能否升级,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规模问题。

明白了以上这些道理,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中国要想改变贸易模式、增加贸易所得,首先就需要发展市场规模,而在今天的中国要想扩大市场规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变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的,推行以改革促开放的战略是极端重要的。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如前所述,改革国有企业不仅会大大改变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良状况(因为今天中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主要是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所造成的),从而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提供更加良好的,而且还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对此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如下:

第一,众所周知,中国在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这种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进入中国的外资数量极其巨大,但是中国的企业却难以走向世界。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国有数量太多的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至少从三个方面加剧了上述的不对称性:其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与财务的软约束导致了严重的资产滥用,从而使得居民储蓄率非常之高的中国居然需要大规模引进外资来弥补由于制度原因而造成的资本短缺;其二,缺乏有效的产权与财务约束的国有企业大都存在经营不善的问题,即使有些大型国有企业盈利了,靠的也是政府给予的市场垄断权力,为了弥补由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而造成亏损与坏帐,中国的金融体系就必须对其进行金融、甚至是财务上的补贴,这种做法使得中国具有效率的民营企业根本就无法通过正规的金融体系获得进入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部门所必须的资金供应,于是就会因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开展对外投资;其三,国有企业本身则因为产权软约束和浓重的国家政治背景而无法进行对外投资,比如缺乏产权约束的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经常导致严重的资产流失,而具有浓重的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根本就无法对外进行购并投资,因为所有被购并者都会认为那是中国的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近年来中国少数几家民营企业在海外购并投资的成功与工业企业在海外购并投资失败的事实再也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以上我们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国有企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

再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国有企业的问题加以讨论。按照国际准则,只要中国的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企业(国有企业),那么中国要想真正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就会有困难,因为只要政府拥有自己的企业,那么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就将是难以区分的。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至今未被一大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所认可,所以中国在对外贸易与投资的过程中一直是受到歧视与压制的,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极其巨大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巨大障碍。

第三,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当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向前推进时,排斥外来投资的想法就必然会抬头,因为在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理由就在于市场总是有限的。这种排斥行为事实上已经从&用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是失败的?、要求对外商来华投资企业在税收上实行国民待遇等&批评意见?和&政策建议?上得到了非常清晰的反映。

根据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对国有企业加以改革是可以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在这里我们特别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国有企业与外商企业存在竞争与替代关系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用所谓的&公平税收待遇?的做法来挤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企业,我们这样说的理由主要有三:

第一,在今天的世界上,为了发展经济,吸引外来投资已经成为所有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基本策略。正因为这种做法是如此的普遍,所以,凡是想要引进外资企业的国家都会对外来投资产生税收优惠的政策。这种税收上的优惠,其实也是有非常正当的理由的,因为跨国投资通常总是需要支付比在本国更高的投资成本与交易成本。所以,在一个东道国为引进外资而普遍进行税收优惠竞争的时代,假如中国一定要对外商直接投资按照国民待遇征税,那么,处在国际化经营环境下竞争的外商企业迟早会撤离中国,而迁移到那些仍然在执行优惠税收的国家。

第二,为什么只要中国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采取税收国民待遇的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就会趋于减少呢?对此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加以说明。(图六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图6中的左下方象限反映的是中国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的经济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二是中国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其中的第二个特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第一个特征所决定的。

图6中的右上方象限反映的是来华直接投资的外商企业的行为特征,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其一,由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再加上内需不足,外商企业的在华投资大都具有出口导向性;其二,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裕,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企业又大都倾向于进入劳动要素密集的产业,以便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

上述两个特征意味着什么呢?出口是有运输成本的,而劳动要素密集的产业通常又总是处在自由竞争状态,因而利润率是相对较低的,所有这些意味着,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企业对于税收是高度敏感的,在图6中,我们用处在靠外边的这个圆圈来表示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敏感度是很高。

正因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税收敏感度升高的,假如中国政府采取税收国民待遇的政策,那么在中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尚没有完成以前,随着外商企业的撤资,既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的衰退,并且还会日益转向封闭,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既缺乏国际竞争力,又不能走出去,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则还没有成长壮大到足以替代外资的程度。因此,简单地通过税收的国民待遇来挤出外资企业在做法上不可取的。

第三,如果再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在用税收国民待遇挤出外商企业之后,由于市场竞争的消失,将使那些问题成堆的国有企业失去改革的动力。与此同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讲,外商企业的撤走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为它们将失去&干中学?的机会,也就是再也无法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

由上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它实际上成为新一轮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

3、改革的意义和方法

为了完成从乡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转型,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在于产权。

中国之所以走上乡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除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的城市尚未做好准备之外,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度。在土地的所有权不归农民所有的情况下,农民既不能通过所有权的转让而把土地变现成为进入城市投资与生活的资金,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型,又舍不得把它们弃之不管,于是就只能成为徘徊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民工。另一方面,在农村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无法得到有效改进的,反而会因为投入土地的劳动过多而导致农村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在很多地方甚至是为负的。因此,为了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中国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是土地制度的改革,仅仅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农业税的减免,以及&工业反哺?农业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的做法是绝对不够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都是通过城市工业化而实现的。早在1700年的时候,荷兰在农村就业的人口就已经下降到了总人口的40%,而当时的英国却要高达56%,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从那以后,当英国开始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时,荷兰却出现了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象,从而导致荷兰败落。英国在走向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曾经采取了非常残忍的圈地运动,其手段虽然是恶劣的,但是方向是对的,而荷兰则把经济发展的整个方向全部搞错了。美国的经验就更加值得重视。美国大致上是通过三次转型来完成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并且最终从一个封闭国家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美国的三次转型是:1775年到1783年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完成了从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的转变;在19世纪初,美国又发生了南北战争,工业化的北方最终战胜了奴隶主种植园的南方,从而为美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自由劳动力;随之而来的西部开发,又把美国从一个大陆国家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海洋国家,因为美国东部是大西洋市场圈,而美国的西部则是太平洋市场圈。从以上三次转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崛起的路径,那就是走向工业、走向城市、走向海洋。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甚至不惜借助于战争,但是只有当改革与开放面临不可突破的瓶颈时,才采取这种比较极端的做法的。

表2:荷兰、英国与美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700-1890年,单位为%)

荷兰英国美国

1700年农业4056-

工业3322-

服务业2722-

1820农业433770

工业263315

服务业313015

1890年农业361638

工业324324

服务业324138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2%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一个人口数量众多、资源高度贫乏、农民数量又特别巨大的中国,不把农民从农村中解放出来,不利用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市场,是没有出路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走向城市与海洋的方向是不能更改与动摇的。解放农民的根本之举就是必须把土地的所有权归还给农民。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从土地重新登记开始,然后逐步开展土地所有权的交易,并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实施社保预缴的方法,能够让那些不善于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或者不愿意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的农民不是以民工的身份,而是以移民的身份正式进入城市体系去从事投资与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现在,我们再来进一步讨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从理论上讲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为全民所有,但是在实际上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历来归政府所有,所以在中国把全民所有的企业称之为国有企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考虑到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公共部门,那么即使全民所有的企业被定义为国有企业,它仍然是一种公共产权。企业产权的公共所有历来是低效率的,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人们或许会以中国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大都是盈利的为由来反对这样的结论,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中央直属大企业的利润来源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是市场垄断为这些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从中国今天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构成了障碍:

第一,当国有企业被允许垄断经营时,其他企业就没有了机会,即使政府可以在法律上认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很难创造出两者间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当国有企业垄断了某些重要的资源供给时,如电力和能源等,那么整个社会就更加容易滋生腐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国有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从其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的消费者那儿攫取高额费用或贿金的组织系统与办事章程,其结果是一般企业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纳税人的负担加重,而国有企业的收入也不见得增加,因为大部分非规则收费或贿金都是被国有企业中的个人拿走了。

第三,当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不可避免的政府干预和企业经理乃至员工的较弱的责任感结合在一起时,又必定会导致国有企业过高的成本和不可信赖的服务,而在政治和财政的双重考虑下,政府主管部门注定不会有积极性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结果国有企业就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

第四,当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较低,但是又可以通过垄断经营权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并给予其员工较高的工资收入时,那么就连人们所期望的那种公共产权可以公平人们收入的逻辑也被整个地颠覆了,而这正是造成今天中国人们试图通过发展国有企业来增加就业和公平收入分配的期望每每落空的原因所在。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一方面维持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好的企业制度和企业家资源而不得不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时候,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和私人部门的发展就会因为遭受来自于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双重&压迫?而难以成长,而这将会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变得难以持续,因为中国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企业。其实中国今日资本市场的糟糕表现与国际竞争中缺少自己的品牌等现象再也清楚不过地证实了我们所说的论点。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说,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国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这样的挑战。为什么说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个挑战呢?因为,尽管向更为合理的产权结构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但是,在产权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总会引起社会关系的一定程度的紧张。因为产权制度的变更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中的一些社会成员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另外一些社会成员则只能获得较少的利益,甚至还有一些社会成员只能在改革奏效后的经济增长中才能获得由产权改革所带来的利益,除了这种时间上的差滞之外,产权改革还会导致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产权改革必定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对,于是任何产权改革都是政府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政府所要做的是如何选择好的改革方法和合理的改革程序来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改革而得益,而不是因为有人反对就停止必要的产权改革。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不要把改革的公平性问题与改革的必要性问题混为一谈,至于各种反对改革的意见更是需要加以甄别来判断其真伪。比如,在最近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论中,有人以国有企业工人失业和下岗人数的多少来判断其改革正确与否,认为只要国有企业失业和下岗的人数多了,改革就是失败的,对于这样的论点,假如我们持赞同的观点,那么国有企业的改革便无从谈起。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按照以下的逻辑展开才是对的:第一,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随着国有企业数量的逐步减少和民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整个社会的就业量是增加的,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通过改革和经济增长所增加的就业人口要比原来就业总量的一倍还要多。

第二,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因为产权改革而造成的失业与下岗只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从流量概念来看,国有企业中因为产权改革而失业或者下岗的员工其实有很高的比例已经在就业了,因此,用存量概念来替代流量概念是很不科学的。

第三,如果因为这样的改革而使得原来在国有企业拿着&铁饭碗?的员工现在处在一种需要积极地进行竞争的工作状态,那么这正是改革本来就想要达到的目标。

第四,少部分因为缺乏人力资本而不能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的人,应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为其提供职业培训来增加其市场就业机会和求职竞争力的,如果这里存在什么问题,那么也不是改革的错,而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存在问题才造成的。

第五,至于那些已经丧失就业能力或者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本来就应当通过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他们养起来的,如果他们的生活有困难,那么同样也不是改革的错,而是政府在推进改革的时候,对社会保障缺乏足够的投入所引起的。

总之,试图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数的增加来否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已经取得的成果不仅是没有道理的,反而会把正在进行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引向歧路。

学术界2007.1!学术探索

更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中国出售国有资产的争论。出售国有资产应该是一个有利于所有人的好方案,它可以把工厂和其他生产资料转让给那些能最有效地利用这些财产、并能按照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应有价值出价的人的手中。但是这样的产权改革为何在中国会变得困难重重,关键的问题在于:第一,是人们对资产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以为有形的实物资产才是资产,一旦通过出售而变成货币形态的资产就认为这已经不是资产,而仅仅只是&一笔钱?,有形的实物资产是可以用来生产财富的,而钱则是会被花掉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自然经济的观点;第二,人们习惯于用事后评价的方法来评估准备转让的国有资产的价值或者价格,然而就像我们起先就已指出的那样,国有产权之所以需要转让,就是因为它被控制在那些不能产生被转让以后才能具有的生产率的人的手里,国有资产被转让以后之所以会有更高的生产率和产出率,实际上是因为购买者追加了属于他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后才形成的,所以简单地以事后的产出率来评估事前的资产价格,然后来评说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价格究竟是低了还是高了是不科学的,正确的价格决定机制应当是市场上购买者之间的竞争;第三,正因为如此,国有资产的出售和转让就不能采取内部人M BO的做法,而是应当采取资产或资本市场上的公开竞价交易方法。

因此,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必须的,通过出售产权把国有企业的资产转让给更能创造财富的人的手中这种改革方向也是正确,问题在于方法,无论是发生在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人民群众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满,还是前一阶段发生在中国的人民群众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满,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时,政府不是选择了市场,而是选择了企业内部的少数人,于是就造成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公平性?3%。这种不公平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它把原本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通过这种错误的改革方法而变成了少数国家干部(国有企业中的厂长经理)的私有财产。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要不要改革,而是在于怎么改。

最后我们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假如中国的政府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将会是极其巨大的。我们这样说的根据是:

第一,借助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可以促使政府转变职能,因为政府一旦没有了自己的企业,它就没有机会再去参与市场竞争、或通过制造垄断来遏制竞争,与此相反,它为了从企业的税收中获得政府开支所必须的税收,就只有尽力去为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第二,成功的国企产权改革还可以为整个金融体系改革带来更大的空间,今天中国的金融体系之所以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它必须承担起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经营活动提供补贴的功能,所以,只有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得以推进,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改革才有可能得以深化,所以,在我们看来,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之必要的微观基础。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第三,如果政府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能够正确地将国有资产出售后的所得投向社会保障系统,真正地对人进行投资,那么因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成本就可以得到大规模的对冲,中国的普通居民就不必再为国有企业低产权改革而支付昂贵的转换成本,于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对这种改革的支持。

第四,再从动态的角度来讲,伴随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而来的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将会使政府的合法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五,最后,当我们把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置于开放经济的环境下,那么现在困扰着中国企业国际发展的很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大家都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缺少世界著名企业,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中国的民营企业由于受到政府在资金供给和市场竞争中的诸多歧视而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而中国的国有企业又因为其效率低下和产权为国家所有的背景而不能走向国际市场。所以一旦中国的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深化产权改革而走向民营化,那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有可能得到大大的改善,中国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大量占有的局面也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综合以上各点,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革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改革所得罪的只是那些实际控制着国有企业资产、既不向国库上缴税收又不向国资管理部门提供利润收入、并且还要以权谋私的既得利益集团,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将是企业制度创新、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体系结构再造、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创造更大的城市就业空间等带有根本性的、并且还是长期性的收益。如果中国进行了这样的改革,不仅中国的经济将会变得更加健康,而且中国的对外开放也会变得更加健康。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那就是通过公开市场出售的方法,将其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在这方面国际社会可供借鉴的经验是在是太多了。中国几家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公开上市而成功地完成了企业制度的转型,但是这里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国家股权没有变现退出,国家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解决诸如社会保障等问题。所以,政府能否从企业中彻底退出,实际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注释:

?1%郭树清: 中国经济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特殊问题,载 比较第15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3%世界银行: 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译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责任编辑:袁玉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

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我国2000年至2006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数据,首先分别从进出口、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总供 求失衡的表现,然后从供给和需求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我国总供求失 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总供求失衡的主要对策。【关键词】供求失衡表现原因对策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一直以抑制总需求过快膨胀为目的的中国经济,首次遇到了总供给冲击的新问题。本文根据2000年-2006年我国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统计数据对供求失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一、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 表1.1 我国2000-2006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数据(亿元)表 根据表1.1的基本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00年-2006年间的净出口(出口-进口)、国内总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的变化,如表1.2所示: 表1.2 2000年-2006年间的净出口、国内总需求和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表

从这几年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还相当好,GDP 的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稳步上扬的趋势。但同时,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总量中的份额逐步提高,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0年的2.41%增长到了2006年的7.86%,外贸与经济总量增长也日益息息相关,海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在提高。我国存货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似乎不太明显,这几年间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从1.01%变化到了2.01%,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以经济增长的希望不能寄托在增加库存上,存货 增加过多形成的经济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基本表1.1的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三大产业的动态变化和结构变化,如表1.3所示: 根据统计数据,第二产业增长最为明显,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45.92%跃至 2006年的48.68%,说明了中国的供给迅速扩张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创造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增加也反映出了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正是因为农产品供给的相对不足,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走高。 对表1.1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动态和结构变化表,如表1.4所示: 表1.4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动态和结构变化表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的发展靠什么

我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这是已被世界所公认、被世界经济发展所证明、被理论界所肯定的事实。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这三驾马车上施力和侧重是不同的,这三驾马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主要是净出口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突破50%以后,逐年提升,一直在60%以上,2008年由于后几个月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达到约58.5%,但是外贸依存度过大带来的负作用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急剧下滑而暴露无疑,面对持续的金融动荡和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推动措施,主要靠哪驾马车来“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更加关注的课题。有人主张主要靠消费,有人主张靠投资。根据我的分析,应该在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最理想的是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外贸依存度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短期内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坚持不懈地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消费、增加国内需求,来最终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坚定信心,使危机成为这一特殊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驾马车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使人又一次更加地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大摩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因财务困境,美联储不得不拿850亿美元资金救助,华盛顿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储蓄银行,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随之不长时间就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9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00年2月28日 1999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 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克服各种困难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1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6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7036亿元增长7.5%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677元比上年提高6.3%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 1.4%多 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2%衣着价格下降2.7%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2.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5.5%服务项目价格则上升10.6%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05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2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1014万人增加336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940万人增加708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1999年全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新增564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49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退休及自然死亡等减少32万人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持平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54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7亿美元年末汇率8.2793元人民币兑1美元比上年末低4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二农业 1999年农业生产继续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 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08亿吨比上年减产397万吨减产0.8%其中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570万吨秋粮由于入秋以后北方地区旱情较重减产较多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糖黄红麻减产其他均增产受播种面积调减因素的影响全年棉花产量为383万吨比上年减产14.9%糖料产量为8400万吨减产14.2%油料水果和茶叶等作物产量继续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6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水果产量6100万吨增长11.9%茶叶产量68万吨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全年实际种植面积13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

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作者:潘忠岐,黄仁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0-9-11 9:11:47 阅读量:213次 摘要:中国经济在全球、亚洲地区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三个层次上都存在广阔的地缘经济空间。主要经济伙伴及其所在地区构成中国地缘经济的现实空间,其他地区则是中国地缘经济可以拓展的潜在空间。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脆弱和对主要经济伙伴的依赖过重两个方面。中国经济在承受其他经济体外部性的同时,也在对外传递着自己的外部性,现实和潜在的经济冲突颇多。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不仅需要从全球层次上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需要借助地区的力量,从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着手,规划中国的总体地缘经济战略。总体上,中国地缘经济发展应依托三环结构的地缘格局,遵循由近及远的战略思路,以周边自然经济区域的发展推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地缘经济整合,并进而在全球层次上拓展潜在的地缘经济空间。 关键词:中国经济; 地缘经济; 地缘经济空间; 地缘经济挑战; 地缘经济战略 所谓地缘战略就是/ 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地缘经济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地缘经济空间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资源, 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总体构想。要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国地缘经济战略,就必须明确认清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明确辨识中国的地缘经济挑战,并明确界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和手段维护中国地缘经济利益的战略选择。 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地缘经济挑战和地缘经济战略选择,可以从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首先考察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亚洲地缘经济空间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地缘经济空间,进而将三个层次综合起来概括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再提出中国地缘经济战略的可能选择。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塑造了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推行的,它不仅显著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环境,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空间的影响力。/ 由于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快速增长和显著开放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结构、投资结构、金融

浅析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影响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是:东富,西穷,南富,北穷。东南沿海最富,西北最穷。 二、影响 1、区部经济差距大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03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

中国如何实施战略走出去

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经济和战略“走出去”的不平衡。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国家很快从资本短缺转变成为资本过剩。和其他国家一样,资本必然要超越国界,流向一切有利可图的地方。再者,中国也已经成为其中一个最大的贸易国。正因为如此,在本世纪初,中国确立了“走出去”的经济战略。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也成为必然。尽管国防现代化,主要是军事现代化,并非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主题,但国防现代化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领域开始赶上甚至领先其他大国。 但与经济“走出去”相比,中国的战略“走出去”似乎是困难重重。除了在联合国构架内的“维和”,以及近年来的中国军舰护航索马里海域之外,中国军事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十分微弱。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表现为一个没有军事战略支撑的贸易大国。从前的贸易大国如英国和美国,都有极其庞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其后盾。中国是个例外。那么,中国的贸易大国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称中国为“搭便车者”(free-rider)。 不过,问题在于,中国的“搭便车”战略是否是可持续的?从历史的经验看,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说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仅仅就自由贸易安全的角度来看,战略也必须随着经济力量“走出去”。在最低限度上,任何贸易国家要有能力保护海上航线的安全,免受海盗或者敌国力量的威胁。很多年前,中国提出“和平崛起”或者“和平发展”的战略口号,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自己和平发展的决心。但很显然,“和平崛起”只是表达了中国和平的意愿,它并不能保证现实是和平的。要实现和平,中国不仅必须有足够的国防和军事能力来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安全,包括在海外的国家利益,而且也必须有能力承担起保障国际社会和平的能力。 战略“走出去”的障碍 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防和国际战略能力,中国一旦遇到强大的外在压力,很容易放弃自由贸易转向成为封闭国家。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例如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切断了和其他国家的海上贸易交往,成为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而封闭也是中国走向最终衰落的根源。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瞩目的成绩。不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出现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以及严峻的国际现状等,这就迫切地要求中国进行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很多的障碍,而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本身及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同时面对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下调。 【关键词】转型障碍中国经济现状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现在这样的增长方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现在西方发达圜家每年GDP中只有20%左右用于投资,而中国却高达50%左右,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越来越多的东西卖不掉,国家只好再投资,利用投资带动消费,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经济发展恶性循环。外部失衡的主要袭现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这样可能会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同时使国内的贸易条件变差.

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是货币的过量供应。货币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而且会使一圜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中国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问题深层的根源在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或称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为了解决宏观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另外,当前的国际环境也是很严峻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降至0.5%,发达国家经济将出现2.O%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大副滑落至3.3%,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也将出现2.8%的负增长。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边和日趋严峻的同时,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外部冲击与内部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使得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和国外的挑战,中国应当寻求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的义快又好又平稳的发展 二:中国转型中遇到的障碍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路 然而中国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年以后,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回顾建国60年来经济发展的道路,屡屡受到结构失衡的困扰,调整经济结构多次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文革期间的“抓革命促生产”,70年代后期的“洋跃进”, 80和90年代经济过热中,都伴随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经济运行难以为继,不得不开展调整或整顿。十四大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结构性矛盾一度缓解。但加入WTO后,我国在全球化冲击下,以内外需失衡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凸现。可见,结构失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顽症之一,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研究治本之策。 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基本特征 结构失衡与结构矮化是我国经济60年来的常态。当前的经济结构失衡,带有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在国内生产能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内需不足,外需下滑。既有工业内部的失衡,也有产品结构的失衡;既有存量失衡,也有区域间的失衡。 1、低水平产能过剩与高技术产品短缺并存 目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并可能导致基础设施部分能力闲置。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2009年6月,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达到1.6亿吨,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但一批钢铁项目未批先建或违规建设。中央电视台2009年9月6日《经济半小时》报道,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已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特种钢材;多晶硅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国内企业扮演的仅仅是赚取“加工费”的角色。 2、资源不足与廉价使用并存 人均份额少是中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截止2005年,我国人均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淡水为27%,森林为14%,草地为32%,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1%、4.5%,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6、1/6、1/9。但在我国资源遭粗放使用很严重,长期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相当部分GDP以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而取得。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其稀缺程度,资源开发使用中造成的外部负效用不能被补偿。土地、水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地下水被过度开采,煤炭被滥采滥挖,稀土金属被无序肆意开采。 3、环境容量超限与“两高一资”项目增加并存 人口密度大、环境承载力弱对我国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目前,我国GDP占全世界的4%~5%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达到富强的目标;还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展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文明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实现富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实现民主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民主,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实现文明,既为物质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二)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多选)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 (三)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多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的"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步骤是指: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3年第27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多选题)。第三步,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应用文-从“五年计划”看中国的区域经济战略

从“五年计划”看中国的区域经济战略 '从“五年 ”看中国的区域 战略 摘要:在我国各个 阶段实施的“五年计划”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变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中国继2009年经济成功保持8%增长后,2010年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十一五”顺利实施之后又迎来了新的起点,即“十二五规划”。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的两个“时期”如何统筹好两个大局,把握好两个市场,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各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改善民生,关键就在于我们将实施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不但包含具体的“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而且也反映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一五”至“五五”时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辽阔的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同时为了备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以平衡发展为指导,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从“一五”计划(1953—1957年)到“五五”(1976—1980年)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当时所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加强内地投资建设,改变生产力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时期,国家兴建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二五”时期再增加了10%。三是以“三线”建设为重点,战略布局急剧向西转移。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出于战略考虑,“三五”计划做出了全国按照一、二、三线进行整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地区的决策,全国将近1500家大型企业,40%以上分布在三线地区。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生产力布局,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 二、“六五”至“八五”时期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对外关系开始改善,面临的国际 发生了较大变化,沿海一些省份的投资有较大回升,投资集中于“大三线”的强度有所减缓。改革开始,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地区之间适度的经济差距,然后有次序地发展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六五”(1981—1985)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基础,充分发挥其特长,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并开始采取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体现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优先发展东部,以东部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使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作梯度推移。由于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的双重倾斜,加之沿海省区较好的发展条件,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两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迅速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