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2)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2)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2)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2)

1、变化的世界

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月圆了,小蝌蚪变成青蛙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3、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4、通过日常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季节变化)(天气变化)(时间变化)等。

5、记录物体的变化,要根据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我们常用的记录方法有(记录表)(日记)(拍照)(统计图)(录像)等。

2、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低飞,定下雨。”“蚂蚁迁居,天将雨。”

3、在没有天气预报以前,人们是靠(观察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优点是便利,方便观察;不足是科学性、准确性差。

4、现代人获得天气消息的手段和方式是多样的、便捷的。如: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

5、天气预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

3、观测天气

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风向仪是由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组成的,制作风向仪的关键风向杆能自由转动。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5、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雨量的。

6、制作雨量器时为什么要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答:因为饮料瓶的底一般凹凸不平,“0”刻度线在瓶底以上,为了度量准确,要把水加至“0”刻度,这样才能测量出准确的雨量。

7、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所以(风向)(风力)(温度)(雨量)就可以反映出天气的综合变化。

8、观测仪放在校园里不同的地方,测量的数据一样吗?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最准确?答:测量的数据不一样。比如:一是温度表要离地面高度为1.5米;二是温度表要放在隐蔽的地方,防止日晒雨淋;三是温度表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只有空气流动,测定的气温才能代表当时室外的气温。

4、发布天气消息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哪些工作?答:第一阶段: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消息。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事实上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过程。

3、(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4、我国2000年6月发射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

5、天气与生活

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天气变化紧密相关。天气给人们生活或生产带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2、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3、P17讨论答案:从调查表中可以发现,两地相差大约10千米,城市的气温高于农村,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车流、人流、和密集的建筑物会对城市的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4、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5、检验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否有酸雨可以用PH试纸或牵牛花进行测试。酸雨可以使PH试纸变红,可以使红色的牵牛花变白。

6、PH>7时为酸性,PH=7时为中性,PH>7时为碱性。

7、牵牛花遇酸会变白。

6、固体、液体和气体

1、将豆、小米、沙等混合后,如何把它们分离?可以用不同小孔的筛子将它们分离。

2、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项什么现象?不同液体混合后,有时会溶解,有时由于液体的质量不同,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3、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答: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大多数不易压缩;2、气体与固体相反,没有一定的形状或体积,气体可以被压缩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限膨胀;3、液体介于气体与固体之间,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液体不易被压缩。

5、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方法一:器材:量筒。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小石块即可),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方法二:器材:浅盘、烧杯、量筒。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7、冰、水和水蒸气

1、做化冰实验时,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保持水平。

2、使用酒精灯的规则?(1)使用酒精灯以前,要检查灯芯是否完好,如果顶端不平或已烧焦,要剪去少许。再检查灯内有无酒精。添入酒精时,酒精量不能超过灯容积的三分之二。绝对禁止向正在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点燃前要调整灯芯,使火焰大小适当。点燃时,绝对禁止拿一个酒精灯到另一个酒精灯上去点火,以免酒精流出引起火灾。(3)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4)不用酒精灯时,必须盖好灯帽。(5)使用时,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流出的酒精灯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布覆盖或撒沙土扑灭。

3、用酒精灯加热物体的方法。(1)酒精灯的火焰可分焰心、中焰、外焰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外焰部分。(2)用烧瓶、烧杯做容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使容器受热均匀,不致破裂。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时,应先加微热,使容器受热均匀,然后再把火焰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加热。(3)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上,外壁有水的容器,要擦干后加热,防止容器破裂。(4)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同时要使试管倾斜45℃加热,试管口不要对着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喷出伤人。

4、冰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当加热到100℃时,水开始沸腾,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5、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6、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应用在工业上的铸造、焊接,生活中的蜡烛、空气清新剂、奶油的熔化等方面。

8、水到哪里去了

1、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之后我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写的字慢慢变干。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脸上,仔细体会,我的感受是:抹上水的那部分感觉到凉凉的,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发现了: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产生蒸发现象。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2、蒸发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3、同种液体蒸发快慢比较的小实验:(1)在两只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2)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3)在盆和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阳光照射的同一地点。

9、雨的形成

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我会发现:冷玻璃片上有水滴出现。

2、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在量筒内造雨。器材:量筒、装有冰块的透明塑料袋、保鲜膜、热水、小水桶。步骤:(1)向量筒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住筒口。(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量筒上方。(3)5分钟后,移开冰块,可以观察到保鲜膜下方有水滴形成,水滴顺着筒壁流下来。

4、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称为人工降水。

5、人工降水主要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向云中播撒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等催化剂,使悬浮在空中的极小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形成降水。这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方法。

6、人工降水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7、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10、周围的生物

1、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之为非生物;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之为生物。

3、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确定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它能生长发育吗;它能繁殖后代吗;它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吗;它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吗。

4、石头、沙子、水、机器人、群星、机器狗、钟乳石等是非生物;动物、植物、细菌、蝴蝶、橙子、海葵、仙人掌等是生物。

11、种茄子

1、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

2、种茄子的步骤: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

3、人的生长需要营养,茄子的生长也需要营养。茄子的营养有农家肥和化肥。

4、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用文字、图片、照片、图

表、二维统计表、录像片、观察日记、研究性短文等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

12、植物的生长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按时浇适宜的水;根据植物的习性将它放在阳光下阴暗处;防止病虫害的侵袭,防止杂草争夺营养物质等。

2、20世纪90年代初,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莴苣和萝卜。

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

4、科学家们新的研究计划将致力于研究利用微重力条件培育能适应严酷环境、更好地抵御病虫害和能在更狭小空间内生长的特殊谷物,从而造福人类。

13、养小鸡

1、制定养小鸡的计划包括饲养方法、观察内容、观察方法。

2、在饲养过程中,坚持连续观察和仔细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14、小动物的生长

1、饲养小动物的成果有:日记、观察记录报告等。

15、毛毛虫不见了

1、毛毛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

3、制作标本的方法:胶粘法、展翅法、针插法。

16、我在长大

1、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学会更多的技能。当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

2、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3、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值得思考的是,怎样使我们有限的人生更精彩。

4、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1、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2、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不装满是因为怕液体受热体积膨胀,把瓶子胀破。

5、水还没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是因为水受热体积膨胀,从而溢出来。

6、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是因为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木板隔成小块,目的是为了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8、小明把塞着胶塞的空瓶放到冰箱内,15分钟后取出,瓶塞则拔不下来,主要原因是瓶中的气体受冷收缩了。

18、盐到哪里去了

1、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2、把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结晶。

3、如何将混合物过滤?

4、你能用几种方法让食盐或白糖从水中分离出来?受海水晒盐的启发我们可以用加热、日晒、自然蒸发等使食盐或白糖从水中分离出来。

5、夏天人出汗后,在衣服上留下白色印痕是由于汗里有盐分,衣服上的汗蒸发干后会把盐析出来。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农田泛碱、干咸菜析出盐粒等。

6、像沙、锯末、铁粉、盐等,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7、打开汽水瓶盖,会冒气,说明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8、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了许多二氧化碳气体。在制作汽水时,人们采用加压的方法,强迫它溶解在水里。然后装进瓶子,紧紧扣上塞子,这就成了汽水。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醋和小苏打混合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有兹兹的声音。食油和水和洗洁精混合会观察到有白色的浑浊物生成。水泥和水混合后会变硬。

2、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3、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化是不可逆的。如:动植物长高、煎鸡蛋、爆米花、煮饺子等。

4、用来烧水的铁壶或铝壶内,常常会生成一层厚厚、比较坚硬的淡黄色物质——水垢。

5、除垢方法:一、热胀冷缩法二、醋除水垢三、鸡蛋除水垢四、除垢剂

6、洗衣粉会引起水污染,是因为有的洗衣粉中添加了含磷的物质,它的加入能使洗衣粉不结块、不吸潮,还可以增加洗涤效果。

7、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燃烧的秘密

1、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制作石灰水的方法:把一小块生石灰,用水化成石灰水,拿一张滤纸(或卫生纸)把它过滤一下,或者是让石灰水溶液澄清以后,倒出上层的清液就行了。

3、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苗上,观察到在

杯壁上凝成一层小水滴。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晃一晃倒出,

再罩在蜡烛上观察到杯壁上的石灰水浑浊。通过分析现象得出:蜡烛燃烧

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物质。

4、蜡烛燃烧后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

5、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燃烧又会带来哪些危害?

燃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燃烧可以用来烹调食物,加工工具,制作各

种物品,可以用来取暖,用作一些机器的能源。而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

大火等灾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因此,科学

地利用燃烧尤为重要。

6、认识下面的标识

21、变色游戏

1、切两片苹果,分别放入小碟,向其中一个小碟加入柠檬汁,10分钟后

观察碟中苹果的变化。①两片苹果的变化一样吗?还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吗?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没加入柠檬汁的苹果片变为褐色,加入柠檬汁

的苹果片不变色。变色的苹果无法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因为水果中含有氧

化酶,切开后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水果变色。②

实验中将苹果切成片和苹果变色是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说说自

己的理由。这两种变化不同。将苹果切成片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

物质。而苹果变色是苹果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了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比如:苹果切成

片);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比如:苹果

切片后变色)

3、淀粉遇碘酒变为蓝色。

4、漂白粉水使织物褪色。

5、用柠檬汁写的隐形字遇热会显现出来。

6、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2、生锈

1、钢丝绒生锈实验,我们认为生锈与空气、水、酸或盐有关。

2、生锈会放出热量。

3、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抹油脂、刷油漆、涂搪瓷、电镀

等方法来防止金属生锈。

4、英国金属专家哈里·布诺雷将铬掺入钢铁中,发明了不锈钢。

5、课本86页答案:图中的变化有:车上生锈;路上撒盐;在壁炉内生火;

在炉上烧开水;面包机中烤面包;揉面团;混合粉状饮料晶体;窗台上的

冰化了;房顶上的雪溶化后结成冰;把冰盒放进冰箱;一个碗打碎在地上;

窗户上形成凝固物;在炉子上烧烤食物。其中,车上生锈、在壁炉内生火、

面包机中烤面包和炉子上烧烤食物等是不可逆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

6、将下面的变化按照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类。

化冰、燃篝火、湖面上的雾、梨片变棕色、放焰火、混合染料、撕碎纸、

消化食物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

23、农业与生活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2、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3、农业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

业是分别以农具的发展为重要标志的。

4、原始农业是以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为主要特点的。

5、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

6、现代农业则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

7、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

24、未来农业

1、未来农业农民伯伯将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人类将不再靠天

吃饭。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2、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改进农作物品种,发展无土农业、无污染农业,

建立科学高效的农业管理系统等,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土壤改良

技术、果树嫁接技术、温室技术、灌溉技术等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

多便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4、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解决

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科学家预言:未来的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无土农业、无污染农

业,人们不必再为旱涝风雹等灾害担忧。

6、据农业科学家预测,未来农业发展将表现出五大趋势:一是从“平面”

向“立体”发展。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三是从“机械化”

向“电脑自控化”发展。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五是从“地

面”向“太空”扩展。

7、科学家预测,未来的农业工厂从播种到收获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

控制,各种季节的农作物都可以在同一农业工厂里生产出来,所用的肥料

都是液体肥料,空气也是经过严格过滤后通入的。

辛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终结性评价试卷(四年级科学)

一、填空

1、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 ),探寻物体变化的(),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2、北风是指风从()吹向(),风向仪指向()。

3、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的变化。

4、物体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5、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变成()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热量。

6、像食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

)。

7、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得办法是,按时浇()的水;根据植物的(

)将它放在阳光下或阴暗处;防止病虫害的侵袭;防止()争夺营养物质等。

8、有的昆虫像蝶一样,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这四个阶段的称为完全变态。

9、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是()的。

10、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的过程。

11、科学家预言:未来农业将是实现()化生产的,无()农业,无污染农业,人们不必再为旱涝风雹等灾害担忧。

12、我向淀粉糊中滴进4滴碘酒观察到有()色出现。

二、判断题

1、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2、金属生锈时,是放出热量的。()

3、煮鸡蛋发生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4、剥鸡蛋皮发生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三、选择题

1、在下列自然界的物体中,()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之为非生物。

①树苗②细胞③石头④细菌

2、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要在妈妈的体内生长()多月的时间。

①6个②9个③10个④12个

3、用水泥浇筑路面时,用薄木板隔成小块,目的是为了()

①施工方便②便于往下渗水③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4在雏鸡出壳后()之内开食。

①1小时~2小时②3小时~5小时③6小时~12小时④12小时~24小时

5、在下列物体中()不溶解于水。

①纯碱②盐③面粉④小苏打

四、简单写出四条使用酒精灯的规则。

五、实验题

1、将洋葱头切碎榨汁,再取等量的白醋、柠檬汁一同倒入小酒杯内搅匀、用牙签蘸些液体在纸上写字,晾干后无任何痕迹。这是为什么?你要像读出写的字,你会怎样做?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

2、在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再在两个杯口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两个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什么?

辛集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终结性评价试卷(四年级科学)

一、填空

1、自然界中没有永远()的事物。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

2、北风是指风从()吹向(),风向仪指向( )。

3、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在一定条

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

4、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气

体没有一定的()或体积,气体可以被()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线膨胀。

5、将饮料瓶从冰箱中取出,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瓶壁上出现(),这个过程叫做()。

6、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办法是,按时浇()的水;根据植物的()将它放在阳光下或阴暗处;防止病虫害的侵袭;防止()争夺营养物质等。

7、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外部()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同样也在发育。

8、物体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 )的。

9、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的改变,不产生新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10、把不能溶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开,我们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等。

11、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和()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二、选择题

1、()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温度和风的综合感受。

①空气质量②紫外线强度③舒适度④气温

2、下列物体中()是非生物

①向日葵②细菌③蜻蜓④机器人

3、()中掺入钢铁,得到一种亮闪闪的合金,于是不锈钢诞生了。

①铬②碳③铜④铝

4、在下列昆虫中,()不是完全变态。

①蜻蜓②蚊子③蝇④蜜蜂

5、下列不属于天气观测仪器的是()

①风向仪②雨量器③百叶箱④望远镜

三、你用什么方法和什么器材,能较准确地测量出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1、需要的器材:

2、方法与步骤:

四、我的实验

1、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之后我观察到得现象是:(

)

2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脸上,仔细体会,我的感觉是:(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发现了:(

)五、将苹果削皮或切开放置一会,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 2.显微镜的结构有: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通光孔、反光镜等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4.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5.微生物的种类:细菌、霉、病毒 6.常见的微生物: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7.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8.细菌的特点:细菌体积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9.细菌的功与过:①生产腐殖质②生产新的食物③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④有的细菌会致病 10.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3.酶的功与过 ①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②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③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14.英国人胡克发现了细胞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5.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细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这些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第二单元 1.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2.1519年9月-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详细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关于“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被除数等于除数: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四则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怎样最省钱: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站在任意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至少能看到1个面,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第三单元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公式:a+b+c=(b+a)+c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减法的性质:①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a-b-c=a-(b +c) ②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a-(b +c)= a-b-c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字母公式:(a+b)×c=a×c+b×c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 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2.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3.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 3. 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石块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放入水中会下沉。 4.制造一艘小船 1.相同质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船的发展史:木筏→独木舟→明轮船→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 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 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3.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表。 4.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生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5.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短,表示运动快;小球运动时间长,表示运动慢 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距离长短。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3.两位同学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精准的方法是走相同的时间,测量走的距离。 4.不同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运动的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第7课时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过山车”时,需要先知道设计的具体要求。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 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 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 c = a× (b×c )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补充:(a-b)×c=a×c-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b ÷c= a ÷(b×c) 。 三、简便计算 常见乘法计算:(1) 25×4=100 125×8=1000 25×8=2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198 =488+100=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新途教育)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1千克=1/1000吨=0.001吨 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 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易错题 单位换算 360平方米=()公顷23400万吨是()亿吨 40.7分米=()米1.32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吨=()千克 40.7分米=()米()克=2.05千克 1.4平方米=()平方分米4.02平方千米=()公顷 0.3千克=()克0.86平方分米=()平方米 5.06吨=()吨()千克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 4米5分米2厘米=()米 3吨80千克=()吨=()千克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五下册复习资料总汇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

1.小车的运动 1.推和拉都会产生,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2.说一说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为什么会使他后退呢? 用手推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也会对小孩产生推力,使小孩后退。 3.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因为重力的缘故,使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跑。 4.小车的运动和拉力和推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 器材:小车、细线、钩码、秒表等。 操作步骤 1.在操作台上从边缘到中央量取1米得距离。 2.用细线拴住小车,放到操作台的1米得标志处,细线的另一端垂到操作台下面,打个小圆环。勾上2个钩码。 3.小车放到1米标志处,在放小车的同时掐表;在1米结尾处按停小车同时掐表,记录时间。重复3次,取平均值。 4.勾上3个钩码,四个钩码,重复2.3.步。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越快。

程度的实验? 1)器材:木块,钩码,木板,弹簧秤,毛巾,细线等 2)步骤:A.将木块放到玻璃板上,用细线拴上木块,弹簧秤勾住细线,使木块匀速移动,读取弹簧秤的读数,并记录。反复3次取平均值。 B.将木块放到木板上,重复A.的步骤。 C.在木板上铺一层毛巾,重复A.步骤。 D.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3.跷跷板 1.天平是人们根据平衡原理制成的。主要结构包括、、、以及和等附属部件。 2.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使天平()。 A.左右两端平衡 B.先把砝码放在天平托盘上 C.偏向一端 3.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A.镊子 B.手 C.磁铁 4.请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纸板上找到一点,使它们能在直立的铅笔尖上保持平衡。 正方形的应该是在对角线的交点上。圆形的应该是圆心。 4.弹簧里的学问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四则运算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有关0的运算: 加法:0加一个数得原数 减法:(1)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0乘任何数得0 除法:(1)0不能做除数,(2)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6、租船问题:(1)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2)尽量不要有空位。(3)哪种方案空的位子少,那种更省钱。 二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公式: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b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公式: ab = 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公式: abc = (ab)c = a(bc) = (ac)b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 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 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