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dy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dy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dy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dy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试行)

Leachate Treatment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0—02—03发布 2010—04—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目次

前 言 (Ⅰ)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水量和水质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测与控制 (9)

8 施工与验收 (10)

9 运行与维护 (11)

II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28 立式圆筒形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HGJ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9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ECS 138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JJ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HG 20508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 20509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 20511 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

HG/T 20573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 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103-2006中确立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渗滤液 leachate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含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

3.2 调节池holding tank of leachate

在渗滤液处理设施前设置的具有均化水质、调蓄水量或兼有渗滤液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3.3 微滤 microfiltration filter (MF)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0.01μm至数μm的微粒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5.2.2】

3.4 超滤 ultrafiltration filter (UF)

2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分子量范围为几百至几百万的溶质和微粒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5.2.1】

3.5 纳滤 nanofiltration (NF)

以压力为驱动力,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1000的有机物的膜分离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4.2.3】

3.6 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 (RO)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通过半透膜进入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他组份(如盐)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4.2.2】

3.7 膜组件 membrane 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GB/T 20103-2006,定义2.2.3】

3.8 膜生物反应器 biomas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以膜为载体,把生物反应(作用)和分离相结合,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设备或系统。

【GB/T 20103-2006,定义6.3.3】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站)【以下简称“渗滤液处理厂(站)”】的设计和建设,除应遵守本技术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1.2 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填埋容量、填埋年限、填埋作业方式、占地面积、自然地理情况和气象等条件确定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

4.1.3在填埋区与渗滤液处理设施间必须设置渗滤液调节池。

4.1.4 处理技术方案的选择应保证出水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文件的要求,并应达到GB 16889和有关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

4.1.5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应有备用,并具有防腐性能。

4.1.6 渗滤液处理厂(站)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设备。

4.2 项目构成

4.2.1 渗滤液处理厂(站)主要包括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配套工程。

4.2.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及浓缩液处理系统等;处理后废水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

3

统一排放。

4.2.3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厂内建(构)筑物、供配电、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道路、绿化、通讯、运行管理设施、检测与控制等。

4.3 总体布置

4.3.1渗滤液处理厂(站)总体布置应在满足国家现行防火、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使各项设施整体协调统一。

4.3.2 工程附属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等辅助设施,应与填埋场主体工程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4.3.3 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渗滤液收集与外排,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并符合GB 50187的要求。

4.3.4 渗滤液处理厂(站)宜单独设置在垃圾填埋场管理区的下风向,并满足施工、设备安装、各类管线连接简洁、维修管理方便等要求。

4.3.5 渗滤液处理厂(站)应以生产区为核心,其它各功能区应按渗滤液处理流程合理安排,主要恶臭产生源(调节池、曝气设施、厌氧反应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等)宜集中布置。

4.3.6 渗滤液处理厂(站)内应有必要的通道,有明显的车辆行驶方向标志,并符合消防通道要求。

4.3.7 渗滤液处理厂(站)区围墙及挡土墙的设置应按照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符合GB 50187的规定。

4.4 配套工程

4.4.1 渗滤液处理厂(站)建筑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037、GB 50352、TJ 36、JGJ 67的规定。

4.4.2 渗滤液处理厂(站)结构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007、GB 50009、GB 50010、GB 50011、GB 50069、GB 50191、CECS 138的规定。

4.4.3 渗滤液处理厂(站)供电方式应与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相协调。

4.4.4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用电设备配电及控制、电缆配置及敷设、设备及构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厂(站)辅助工程道路照明等。用电设备一般为低压

AC380/220V,负荷等级宜为二级。

4.4.5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034、GB 50037、GB 50052、GB 50053、GB 50054、GB 50057的规定。

4.4.6 渗滤液处理厂(站)采暖通风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019、 GB 50189、GB 14554、GBZ 1、GB/T 50033的规定。

4.4.7 渗滤液处理厂(站)给排水及消防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013、GB 50014、GB 50015、GB 50016、GB 50067、GB 50140的规定。

4

4.4.8 渗滤液处理厂(站)道路工程设计应符合GBJ 22、JTG D40、JTG D50的规定。

4.5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劳动卫生应符合GBZ 1的规定。

5 水量和水质

5.1 水量

5.1.1 计算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水损失、其他外部来水渗入、垃圾的特性、表面覆土和防渗系统下层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等因素。

5.1.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规模宜按垃圾填埋场平均日渗滤液产生量计算,并应与调节池容积计算相匹配。

5.1.3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宜采用经验公式法(浸出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 1000

A C A C A C I Q 332211++×=Q——渗滤液产生量,m 3/d ;

I——多年平均日降雨量,mm/d 。

A 1——作业单元汇水面积,m 2;

C 1——作业单元渗出系数,一般宜取0.5~0.8;

A 2——中间覆盖单元汇水面积,m 2;

C 2——中间覆盖单元渗出系数,宜取(0.4~0.6)C 1;

A 3——终场覆盖单元汇水面积,m 2;

C 3——终场覆盖单元渗出系数,一般取0.1~0.2。

注:I 的计算,数据充足时,宜按20年的数据计取;数据不足20年时,按现有全部年数据计取。

5.2 水质

5.2.1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年限及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可分为初期渗滤液、中后期渗滤液和封场后渗滤液。

5.2.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的确定,宜以实测数据为基准,并考虑未来水质变化趋势。在无法取得实测数据时,宜参考表1及同类地区同类型填埋场实测数据合理选取。

表1 国内生活垃圾填埋场(调节池)渗滤液典型水质

5

氨氮(mg/L) 200~2000 500~3000 1000~3000 悬浮固体(mg/L) 500~2000 200~1500 200~1000 pH值5~8 6~8 6~9

6 工艺设计

6.1 工艺选择原则

6.1.1 选择处理工艺之前,应了解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填埋作业方式、当地经济条件等影响水质的因素。

6.1.2 选择渗滤液处理工艺时,应以稳定连续达标排放为前提,综合考虑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年限和渗滤液的水质、水量以及处理工艺的经济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

6.2 调节池

6.2.1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滤液产生量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并符合CJJ17的有关规定。

6.2.2 调节池应有相应的防渗措施。

6.2.3 调节池属于厂区恶臭污染源之一,应加盖密封,并采取臭气处理措施。

6.3 工艺流程

6.3.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种。应根据渗滤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综合选取适宜的工艺组合方式,推荐选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工艺流程图见图1),也可采用如下工艺组合:

a)预处理+深度处理

b)生物处理+深度处理

图1 常规工艺流程图

6

6.3.2 预处理工艺可采用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目的主要是去除氨氮或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6.3.3 生物处理工艺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

6.3.4 深度处理工艺可采用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等方法,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等。深度处理宜以纳滤和反渗透为主,并根据处理要求合理选择。

6.3.5 当渗滤液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泥时,应对污泥进行适当处理。纳滤和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应进行处理,可采用蒸发、焚烧等方法。

6.3.6 各处理工艺中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进水水质、水量、处理效率、排放标准、技术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后确定。

6.4 工艺参数

6.4.1 预处理工艺参数

6.4.1.1 选择水解酸化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时:

a)水力停留时间宜为2.5 h~5.0h;

b)pH值宜为6.5~7.5。

6.4.1.2 采用混凝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时,应根据渗滤液混凝沉淀的工艺情况、实验结果和药剂的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药剂的种类、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PAM)等。

6.4.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参数

6.4.2.1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可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及其变形、改良工艺。6.4.2.2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时:

a)常温范围宜为20℃~30℃,中温范围宜为35℃~38℃;

b)容积负荷宜为5kgCOD/(m3?d)~15kgCOD/(m3?d);

c)pH值宜为6.5~7.8;

d)应设置生物气体利用或安全燃烧装置。

6.4.3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参数

6.4.3.1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可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宜选择膜生物反应器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和纯氧曝气法等。生物膜法宜选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

6.4.3.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时:

a)膜生物反应器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宜选用板式微滤膜组件、板式超滤膜组件、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或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外置膜宜选用管式超滤膜组件;

b)温度宜为20℃~35℃;

c)进水化学需氧量宜为1000mg/L~20000mg/L;

d)设计运行参数见表2。

表2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参数

7

项目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浓度(mgMLVSS/L) 8000~10000 10000~15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

0.08~0.30 0.20~0.60

(kg BOD5/kgMLVSS?d)

硝态氮污泥负荷(kgNO3-N/kgMLVSS?d)0.05~0.25 0.05~0.30

剩余污泥产泥系数(kgMLVSS/kgCOD)0.10~0.30 0.10~0.30

6.4.3.3 采用氧化沟时:

a)氧化沟进水化学需氧量宜为2000mg/L~5000mg/L;

b)污泥负荷宜为0.05kgBOD5/kgMLSS~0.20kgBOD5/kgMLSS;

c)混合液污泥浓度宜为3000mg/L~5500mg/L;

d)污泥龄宜为15d~20d;

e)氧化沟池深宜为3.50m~5.00m。

6.4.3.4 采用纯氧曝气法时:

a)氧气浓度不宜低于90%;

b)溶解氧宜为10mg/L~20mg/L;

c)混合液污泥浓度宜为10000mg/L~20000mg/L;

d)进水化学需氧量宜为1000mg/L~6000mg/L;

e)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2h~24h。

6.4.3.5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后接沉淀池时:

a)沉淀时间宜为1.50h~2.50h;

b)表面水力负荷不宜大于0.8m3/(m2?h);

c)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6.4.4 深度处理工艺参数

6.4.4.1 纳滤

6.4.4.1.1 进水指标

a)悬浮物不宜大于100mg/L;

b)进水电导率(20℃)不宜大于40000μS/cm。

6.4.4.1.2 工艺参数

a)温度宜为8℃~30℃;

b)pH值宜为5.0~7.0;

c)纳滤膜通量宜为15~20L/(m2?h);

d)水回收率不得低于80%。

6.4.4.2 反渗透

6.4.4.2.1 进水指标

a)悬浮物不宜大于50mg/L;

b)进水电导率(20℃)不宜大于25000μS/cm。

8

6.4.4.2.2 工艺参数

a)温度宜为8℃~30℃;

b)pH值宜为5.0~7.0;

c)反渗透膜通量宜为10~15L/(m2?h);

d)水回收率不得低于70%。

6.4.4.3 吸附过滤

应根据前段处理出水水质、排放要求、吸附剂来源等多种因素综合选择吸附剂种类,宜优先选择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当选用粒状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时,宜进行静态选炭及炭柱动态试验,确定用炭量、接触时间、水力负荷与再生周期等。

6.4.5 污泥及浓缩液处理

6.5.5.1 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宜与城市污水厂污泥一并处理,当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或单独处理时,含水率不宜大于80%。

6.5.5.2 纳滤和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缩液宜单独处理,可采用焚烧、蒸发或其它适宜的处理方式。

6.4.6 二次污染控制

6.4.6.1 主要恶臭污染源(调节池、厌氧反应设施、曝气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等)宜采取密闭、局部隔离及负压抽吸等措施,经集中处理后排放,处理后气体的排放应执行GB 14554和GB 16297。

6.4.6.2 应按各生产环节噪声的产生原因,分别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厂界噪声应符合GB 12348的要求,作业车间噪声应符合GBZ 1的要求。

6.4.6.3 渗滤液处理工程曝气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宜采用喷淋水或消泡剂等方式抑制。

7 检测与控制

7.1 渗滤液处理厂(站)试运行期间应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的参数应至少包括:

a)各处理单元中pH值、温度、溶解氧(好氧工艺);

b)各单元进、出水主要污染物(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浓度;

c)进、出水中总汞、总砷、总镉、总铅、总铬、六价铬等重金属的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

d)纳滤和反渗透工艺进水、产水、浓缩液的电导率或含盐量,以及浊度;

e)纳滤和反渗透工艺各单元膜组件前后压力及压降。

7.2 渗滤液处理厂(站)应建立水质、水量监测制度,水量包括渗滤液产生量和处理量。水质监测指标至少包括各处理单元的进出水指标: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以及进出水的总汞、总砷、总镉、总铅、总铬、六价铬等重金属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

7.3 渗滤液处理厂(站)宜采用集中管理监视、分散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成套设备时,

9

设备本身控制宜与系统控制相结合。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HG 20508、HG 20511、HG/T 20573、GBJ 93、HG 20509的规定。

7.4 渗滤液处理厂(站)下列各处应配备针对相关气体浓度的检测仪表和报警装置。

a)调节池、厌氧反应设施:甲烷、硫化氢

b)曝气设施:氨

8 施工与验收

8.1 工程施工

8.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应的工程设计、施工资质。

8.1.2 建筑、安装工程应符合施工设计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工程的变更应取得设计单位变更文件后再进行施工。

8.1.3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材料、部件等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取得供货商的产品合格证明。

8.1.4 处理构筑物采用钢制设备的,其加工、制造应执行GB 50128的相关规定,钢制设备防腐宜执行HGJ 229的相关规定,并应适合渗滤液的特点。

8.2 工程验收

8.2.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竣工验收应执行《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8.2.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竣工验收具体要求宜参照GB50334执行。

8.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8.3.1 渗滤液处理厂(站)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

8.3.2 渗滤液处理厂(站)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除应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在试运行期间还应进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报告可作为环境保护验收的内容。

8.3.3 渗滤液处理厂(站)性能试验包括:

a)按照设计流量全流程通过所有构筑物,确认各构筑物高程布置是否合理;

b)测试并计算各构筑物及主体设备的工艺参数;

c)进、出水水质化验,包括pH值、温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总汞、总砷、总镉、总铅、总铬、六价铬、粪大肠菌群数;

d)纳滤和反渗透产水率、浓缩液的电导率或含盐量;

e)渗滤液处理厂(站)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

f)统计全厂(站)进出水量、用电量和主体设备用电量;

g)计算全厂(站)技术经济指标:COD去除总量、COD去除电耗(kW·h/kgCOD)、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元/吨)。

10

9 运行与维护

9.1 运行

9.1.1 渗滤液处理系统应纳入垃圾填埋场的生产管理中,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9.1.2 应具有工艺操作说明书以及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填写运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9.1.3 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岗位培训,熟悉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各处理单元的处理要求、并根据水质条件变化适时调整运行参数,达到相应的操作要求和处理目标。

9.1.4 生物处理应根据水质条件及实测数据反馈生物处理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运行参数。

9.1.5 深度处理工序应采用可靠的预处理措施,确保进水条件符合纳滤和反渗透要求。

9.1.6 纳滤和反渗透运行参数主要包括:距上次清洗后运转的时间,设备投入运行总时间;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与每一段膜组件前后的压降;各段膜组件进水、产水与浓水压力;各段膜组件进水与产水流量;各段膜组件进水、产水与浓缩液的电导率或含盐量;进水、产水和浓缩液的pH值;进水淤泥密度指数值。在运行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相关操作参数。

9.1.7 根据水质变化,纳滤和反渗透应采取pH值调节、投加阻垢剂等化学品、合理控制运行参数等必要措施,以有效避免膜组件的结垢及污染。

9.2 维护

9.2.1 渗滤液处理系统应制定大、中检修计划和主要设备维护和保养规程,及时更换损坏设备及部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9.2.2 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应严格执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规程,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9.3 应急处理措施

9.3.1 应建立渗滤液处理厂(站)易发事故点和面的档案及事故发生的分布图,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配套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9.3.2应加强渗滤液处理厂(站)管理机制和应急能力的建设,并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学习。

9.3.3应配备危险气体(甲烷、硫化氢)和危险化学品的控制与防护措施。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

+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 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 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 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综述.

某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综述 郑世超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填埋场渗滤液的现状,介绍了渗滤液处理的几种主要工艺,对比了好氧法、厌氧法、好氧-厌氧法、物理化学法、土地处理法及回灌技术处理渗滤液的特点,分析了综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的优势,描述了国内外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运用的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ABR SBR 1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现状 1.1渗滤液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现有建制市668座,包括县城在内的中小城镇则达3万多座),人口也急剧增长,直接导致城镇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而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资金却面临很大的缺口,呈现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垃圾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垃圾处理过程的副产品,渗滤液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中,包括填埋场、焚烧场、垃圾中转站、堆场以及堆肥场都将产生大量的渗滤液。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新鲜渗滤液年产量约2900万吨,可控点源排放的渗滤液为1515万吨,如果加上填埋场/堆场历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则其年产量估计为新鲜渗滤液的数倍,而lt渗滤液约相当于100t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一方面通过填埋场地向下渗透,随着时间延长,当填埋场底下的土壤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吸附达到饱和时,污染物会沿着地下水流向作扇形扩散,造成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经垃圾填埋场导流管引流出来的渗滤液,往往没有经过完全的处理就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江河湖泊。随渗滤液进入河流或农田的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会使水生生物和农作物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到目前为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效、低耗”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仍处于研发阶段,渗滤液问题已成为垃圾产业化进程的“瓶颈”,严重威胁了垃圾处理设施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居民的健康生活[1]。 1.2渗滤液水质分析 垃圾渗滤液是指从垃圾填埋场中渗出的黑棕红色水溶液,当垃圾含水47%时,每吨垃圾可产生0.0722t渗滤液[2]。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有直接降水、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脱除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脱除 孙英杰徐迪民张隽超 提要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特性及其对渗滤液生化处理的影响出发,对渗滤液氨氮的脱除技术--氨吹脱、电化学氧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渗滤液回灌对生物脱氮新技术在渗滤液脱氮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氨氮吹脱电化学氧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 渗滤液NH 3 -N的处理技术有曝气吹脱、电化学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等,本文将从渗滤液填埋场内单独处理的角度对以上技术进行探讨。 1 渗滤液中NH 3-N的特性及其对处理的影响 渗滤液中NH 3 -N的主要来源是 填埋垃圾中蛋白质等含氮类物质的生物降解。渗滤液NH 3 -N具有浓度高(可达几 千mg/L)、浓度变化范围大(在整个填埋期内可以从低于100 mg/L到几千mg/L) 等特点。过高的NH 3 -N浓度不仅增加了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的负荷,并且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中COD浓度呈下降趋势,C/N呈下降趋势,一定填埋时间后会出现C /N<3的情况,造成营养比例的严重失调,影响生化处理系统稳定有效 的运行。高浓度游离氨也降低了微生物活性。赵庆良[1]等对NH 3 -N对微生物 活性指标--脱氢酶活性的研究表明,NH 3 -N的浓度从50 mg/L 升高到800 mg/L,脱氢酶的活性从11.04 μgTF/m gMLSS降至4.22 μgTF/mgMLSS,相应的COD的平均去除率从95.1%降至79.1%。 2 渗滤液NH 3 -N处理技术 2.1 调整C/N比为目的的预处理技术 鉴于晚期渗滤液营养比例失调的问题,对进生化处理系统的渗滤液进行氨吹脱调整C/N 比是预处理脱氨的主要目的。预处理脱氨对于中、晚期渗滤液尤为重要,预处理脱氨技术分为曝气吹脱与吹脱塔吹脱两类。 2.1.1 曝气吹脱技术 曝气吹脱是直接或调整pH后在调节池或专门吹脱池中曝气,达到脱氨和改善营养比例的作用。沈耀良[2],胡勤海[3],王小虎[4],王宗平[5]等对曝气吹脱用于渗滤液脱氨预处理进行了研究。沈耀良等在对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吹脱预处理试验中发现,在温度为25.5 ℃,pH为11左右,吹脱时间5 h,吹脱效率超过 82.5%,但文献中未明确气水比。王宗平等在对武汉青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小试和中山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试研究表明:曝气吹脱预处理是经济有效的,不仅可以去除氨氮,COD 也大幅度下降,氨氮去除率可达68%,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试行) Leachate Treatment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0—02—03发布 2010—04—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目次 前 言 (Ⅰ)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水量和水质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测与控制 (9) 8 施工与验收 (10) 9 运行与维护 (11) II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1、前言 (1)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 3、设计规模及原则 (2) 4、工艺设计 (3) 5、流程选择结论 (16) 6、设计处理效果 (27) 7、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 (27) 8、电气设计 (29) 10、建筑设计 (31) 11、主要设施及设备一览表 (32) 12、运行费用估算 (36) 13、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 (37) 14、组织保障 (38)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到1999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已达1.4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人均日产生的垃圾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新建。而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源,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尤其是它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其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非常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难以实施,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和生产。鉴于此,成都加杰尔环保有限公司针对“开江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的特点,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并制定本方案,要求渗滤液处理后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相关要求。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1项目名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 2.2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实施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作者:————————————————————————————————日期: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 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 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 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 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 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 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 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 行成本;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附件七: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目录 一编制工作概述 (1) 二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 (2) 三调研情况 (3) 四征求意见汇总情况 (7) 五主要条文说明 (8)

一编制工作概述 1、任务来源 目前,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伴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 垃圾渗滤液的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强,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各类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的不当处置,不但影响地表水的质量,还会危及地下水的安全,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填埋场的建设水平的关键。 因此尽快制订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很有必要的。 2、目的和意义 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卫生填埋场,已有多座卫生填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填埋场的建设,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最初的单一生物处理,到目前的组合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及处理特性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客观的认识。但是国内一部分已经建成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在设计理论、方法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设计人员对填埋场渗滤液的认识、设计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也无设计标准可供参考。因此,尽快制订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含量高、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和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等问题,致使我国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设施出水达不到排放要求,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由于填埋场具有投资较省,适应性强等优点,垃圾填埋处理仍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占垃圾处理的主导地位。因此,为了规范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也应尽快制订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3、主要的工作过程 本技术规范编写组在编制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等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表;到具有代表性的渗滤液处理厂(站)进行调研;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渗滤液处理工艺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则I 为;相应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则I 为,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

1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 宋灿辉1吕志中2方朝军1 (1.杭州锦江集团 浙江 杭州 310005,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摘 要 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和国内外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几种常见的处置方法,并从经济性、技术工艺、运行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几种处置方式的优劣。结合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运行实践经验,总结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工程设计要点。 关键词 垃圾焚烧 渗滤液 工艺设计 MSW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MSW leachate disposal process Song Can-hui1 Lv Zhi-zhong2 Fang Chao-jun1 (1.JinJiang Group ZheJiang HangZhou 310005, 2.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roperty and some common disposal processes of MSW leachate from MSW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and contrasted these processes from economy, process and operation, and concluded the element on desig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designing and operation to MSW leachate disposal. Key words MSW Incineration Leachate Process 第一作者简介:宋灿辉,男,籍贯陕西,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现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利用方面的研究。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70035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渗滤液处理工艺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则I 为;相应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则I 为,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根据重庆环境卫生科研所对重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的垃圾分解试验结果:在垃圾含水率平均为50%左右(最高含水率),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C H I N A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52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技术应用 一、引言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废水污染源。渗滤液含污染物浓度高,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若不进行治理将会造成水域的污染影响。对于实行填埋、焚烧和回收同步运行综合处理处置策略的城市而言,其垃圾填埋场的处置对象一般仅限于生活垃圾,这其中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是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之一,收集系统采取底层纵横网盲沟导流和垂直立管的组合收集,能够达到有效收集渗滤液的目的。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当今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化法,当垃圾渗滤液的BOD/COD 大于0.3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对BOD/COD 比值较小(0.07~0.2)、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以及生物法很难去除的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成分,物化处理效果更好。 (一)生物法 垃圾渗沥液的生物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微生物絮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厌氧和好氧处理两种。 1.渗滤液的预处理 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变化很大,COD 最大可达70000mg/L,BOD 也可达到38000mg/L,而氨氮的质量浓度可达1700mg/L,甚至更高,重金属中则以Fe,Pb 等的浓度最高。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会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通过对渗滤液的预处理,去除一部分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有用空气自由吹脱和加石灰吹脱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此外还有化学沉淀和吸附的方法去除氨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我国北方地区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垃圾自身含水率较低,渗沥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于降水,渗沥液的产量及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渗沥液调节池,雨季时加大处理量,旱季时通过自然蒸发及渗沥液回灌等措施减少处理量,节省能耗。由于渗沥液主要来自于降雨,因此其有机物浓度较低。 2.渗滤液的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最普遍的方法包括延时曝气、曝气稳定塘等,这些方法对降低垃圾渗沥液中的BOD5、COD 和氨氮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还可以去处另一些污染物如铁、锰等金属离子。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较为成熟。目前,主要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有曝气稳定塘、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3.渗滤液的厌氧处理 渗滤液的厌氧法包括厌氧污泥床、厌氧式生物滤池、混合反应器及厌氧塘等,它具有能耗少、操作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利用间歇式厌氧反应器将原液中83%的COD 转化成甲烷气体;使用间歇和连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垃圾渗滤液,使反应器有机负荷率在0.6~19.7g(L ?d)的条件下操作,间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去除COD 的效率在71%~92%之间,对于连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COD 去除效率保持在77%~91%范围内。 4.好氧与厌氧结合处理法 对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工艺经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探析 林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刘爱军 裴江萍 济合理,处理效率也较高。采用氨吹脱-厌氧生物滤池-SBR 工艺对某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了研究,渗滤液中COD,BOD5,NH3-N 和T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9%,99.5%和97%。此外,利用厌氧-好氧反应系统来处理“年轻”的渗滤液中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脱氮作用和甲烷生成均可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有机物去除和硝化作用在好氧反应器中进行,效果良好。由于生物法操作简便,运行费用较低,且技术成熟,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可生化性低、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毒性高的废水,生物法处理效果较差,但物化法可弥补该方面的不足。 (二)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处理污水。污染物通过物理的过滤、吸附、挥发、淋溶,化学的分解与转化,植物的吸收与微生物的降解、吸收等作用得到去除。 (三)蒸发处理技术 蒸发法在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在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所说的蒸发法就是利用外加能量蒸发废水中的水分,使其体积大大缩小。国内外关于渗滤液蒸发技术公开发表的文献很少。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蒸发工艺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渗滤液的性质变化。 (四)物理化学法 常见的物理化学法包括光催化氧化、吸附法、化学沉淀、膜过滤、土地处理等。 1.光催化氧化 目前国内外关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新型现代水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对一些特殊的污染物比其他氧化法更具显著的优势。 2.膜处理法 膜处理法是用各种隔膜使溶剂同溶质和微粒分离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根据溶质或溶剂通过膜的推动力的大小,膜分离法可分为反渗透法、超滤、微孔过滤等。在韩国,为处理“年老”的渗滤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高浓度的氨氮,使用综合膜处理工艺,包括一个膜生物反应器和反渗透装置。处理效果为COD 去除率97%,总氮的去除率91%,运行成本仅为传统处理方法的60%。利用反渗透法处理不同的渗滤液,发现来自于普通填埋场渗滤液和含有可生物降解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很好,COD 和氨氮去除率超过98%,并发现透水量和传导性之间有显著线性的关系。膜处理的最大问题是膜污垢,会堵塞膜孔,对处理效率有很大影响。此外膜过滤技术费用昂贵,因此国内膜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3.化学沉淀法 混凝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沉淀法,常常作为预处理并结合其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显著,但易受pH 值等条件的限制。利用混凝-絮凝法作为反渗透法的预处理,可以解决膜污垢的问题。 4.渗滤液回灌技术 渗滤液回灌就是将渗滤液收集后,再返回到填埋场中,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滤液量,并经过垃圾层和埋土层发生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截留污染物的过程。渗滤液再循环对废物降解、填埋场稳定性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净化 摘 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水质构成的成分包含很多,污染物分类种类非常多,对应的变化和污染物浓度都较大,怎样对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是当今各个垃圾填埋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经验对我国渗滤液处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展望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

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国内外处理技术结合实际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重点对当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上地处理等处理方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作了总结 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 近十几年来国外学者就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有的已用于工程实践。我国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方面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有不少失败的教训,但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复杂多变住,目前尚无十分完善的处理工艺,大多根据不同填埋场的具体情况及其它经济技术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纵观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现状,目前渗滤液的处理方案主要有场外综合处理和场内单独处理两大类。主要处理工艺有生物处理法、物化法、土地法以及上述方法的综合[1]。 l 生物法处理渗滤液 生物法是渗滤液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其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处理效率高,不会出现化学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具体的工艺形式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生物转盘、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等。 1.1 活性污泥法 美国和德国几个垃圾填埋场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渗

滤液,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的有机负荷,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如美国宾州的Fall Township污水处理厂,其垃圾渗滤液进水的ρ(CODcr)为6000~21000 mg/L,ρ(BOD5)为 3000~13000 mg/L,ρ(氨氮)为 200~2000 mg/L,曝气池的 p(污泥)为 6000~12000 mg/L,是一般污泥的质量浓度的3~6倍。在体积有机负荷为 1.87 kg[BOD5]/(m3·d),F/M 为 0.15-0.31 kg[BOD5]/kg[MLSS·d)时,BOD5的去除率为97%;在体积有机负荷为0.3kg[BOD5]/(m3·d),F /M为0.03-0·05 ks[BOD5]/(kg[MLSS]·d)时,BOD5的去除率为92%。该厂的数据说明,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的质量浓度,使F/M为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2]。 1.2 稳定塘 国外早在80年代就有成功运用稳定塘技术处理渗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修订稿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渗滤液处理工艺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则I 为;相应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则I 为,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调研总结报告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调研总结报告 1. 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 垃圾中转站是进行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和末端处理系统的枢纽,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活垃圾在前端收集站内进行初步压缩后经垃圾车运至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内经机械压缩后,由垃圾车运至终端处理系统,我国现阶段终端处理系统为垃圾填埋或焚烧发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前进、生活水平提高,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垃圾中转站的建立很有必要。武汉市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建设10座处理量500t/d以上的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转站废水处理问题。 1.1 垃圾中转站废水的产生 转运站的废水来源较多,来源不同,性质不同,收集与处理方式也不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活废水、冲洗废水、垃圾渗滤液。其中生活废水为转运站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废水;冲洗废水主要包括地面、车辆及设备冲洗产生的废水;垃圾渗滤液是垃圾经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其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变化范围大、同时带有强烈恶臭,呈黑色或灰褐色。虽然垃圾在垃圾中转站内停留时间短,渗滤液产出量较小,但由于渗滤液的高污染性,必须将其作为中转站废水的重点处理对象。 1.2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特点 与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电厂类似,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有以下特点: (1)污染物成份复杂多变、水质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种类较多,其中所含有机物大多为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等,内含杂环芳烃、多环芳烃、酚、醇、苯胺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因而其

水质是相当复杂的,污染物种类多,而且浓度存在短期波动性和长期变化的复杂性。 (2)有机污染物(COD)、氨氮浓度高 中转站渗滤液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浓度较高,COD浓度在10000mg/l左右。由于垃圾在中转站内停留时间短,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再加上有冲洗废水的稀释,中转站渗滤液污染物浓度比填埋场、垃圾焚烧电厂的渗滤液低。同时中转站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 (3)水量波动较大 受垃圾收集、气候、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渗滤液水量波动较大,特别是季节变化 对渗沥液水量变化影响较大,一般夏天渗滤液产量较大,而冬天相对较少。 (4)重金属含量 中转站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未见实测数据,需进一步调查、取样检测后再分析。 1.3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水量 依据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中2.2节规 定,大、中型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量为500~3000t/d、150~450t/d。根据调研数据,转运站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垃圾转运量的10%。计算得到大、中型中垃圾转站渗滤液的水量为50~300t/d、15~45t/d。由此可以看出,大、中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产生量较大,需建设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1.4 处理方式 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中6.04条规定“雨水和生活污水按接入市政管网考虑,垃圾渗滤液及设备冲洗废水依据转运站服务区水环境质量要求考虑处理途径与方式。”同时,《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4.6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4.7 渗滤液处理工艺 4.7.1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0.2~0.8 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 为基础,则I 为3.00mm;相应渗滤液产量为:Q=1000 -1×(0.2~0.8)×3.0×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756.6mm,则I 为6.15,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0.2~0.8)×6.15×50000=61.5~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根据重庆环境卫生科研所对重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的垃圾分解试验结果:在垃圾含水率平均为50%左右(最高含水率),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目录 1、前言 (1)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 3、设计规模及原则 (2) 4、工艺设计 (3) 5、流程选择结论 (16) 6、设计处理效果 (27) 7、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臵 (27) 8、电气设计 (29) 10、建筑设计 (31) 11、主要设施及设备一览表 (32) 12、运行费用估算 (36) 13、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 (37) 14、组织保障 (38)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到1999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已达1.4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人均日产生的垃圾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新建。而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源,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尤其是它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其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非常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难以实施,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和生产。鉴于此,成都加杰尔环保有限公司针对“开江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的特点,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并制定本方案,要求渗滤液处理后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相关要求。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1项目名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 2.2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