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精品】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精品】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精品】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一、岩石的知识

1、我们能告诉别人什么是岩石,岩石是什么样子的吗?各种各样的岩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岩石都是天然的、比较坚硬,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岩石在颜色、软硬、轻重、表面有无花纹、光滑还是粗糙等方面是各种各样的。

2、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

..有:(用手摸)、(用鼻闻)、(轻轻敲打)、(放在水里)、(用指甲、铜钥匙或小刀等刻划)、(滴盐酸)等。

3、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条痕)、(软硬)、(光泽)、(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

4、常见

..的岩石有:(花岗岩)、(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板岩)、(大理岩)、(浮石)等。

5、遇盐酸冒泡

.....的岩石和矿物有:(石灰岩)、(大理岩)、(方解石);

常有化石

....的岩石有:(石灰岩)、(页岩)。

6、稀盐酸

...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和眼睛里。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7、(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

8、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

岩石风化后产生了(沙和泥土)。

9、根据岩石成因

..,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0、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沉积而成)的岩石是(页岩)。经过地球运动,火山喷

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浮石)。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的岩石是(化石)。最轻

..的是(浮石),特征:(微细颗粒,很轻,有许多小气孔)。

二、矿物的知识

1、在生活中,我们的(钟表)、(计算机)、(铅笔)等地方都用了(岩石)和(矿物)。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

....矿物,主要有:(外表颜色)、(光滑度)、(透明度)、(条痕)、(光泽)、(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用途)等。

4、石英:一端有尖角的(六角柱状),(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具有(玻璃或脂肪光泽),可以制.

作.(计算机、钟表)等。

5、长石:呈(柱状或板状)、(微细颗粒状),颜色

..:(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

6、云母:(片状或片状集合体);(白色、黑色、棕红、浅灰)等;(不透明),具有(珍

珠、丝绸光泽)。

7、很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如赤铁矿

...是(黄

...是(褐色)的、黄铜矿

...是(红色)的,褐铁矿

色的)、白钨矿

...是(灰白色)的。

8、几种矿物的条痕

...--(黑色);

..:自然金

...--(绿黑色);方铅矿

...、黄铜矿

...--(黄色);黄铁矿

石墨

...--(樱红色)

..--(黑色);石英

..--(白色或近似于白色);赤铁矿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可把矿物

分成几个等级(从软到硬

....)分别是:(软、较软、较硬、硬)。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10、用(互相刻划)的方法

....的顺...测试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硬度,把它们按从软到硬序排列为:云母(软)、长石(较软)、石英(较硬)。

11、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知道为什么吗?

答:由于条痕可以消除其他的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固定、单一。

12、怎样观察矿物的条痕?

答:把矿物的边缘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13、(透.明度

..。

..).:光线能否穿过矿物的程度;(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4、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

..(.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15、观察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表面的反光情况,把它们按反光强弱

....排列起来:(金属)、(玻璃)、(蜡烛)、(丝绸)、(泥土)---(金属反光最强,玻璃次之,泥土最弱。)

16、有金属光泽

....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17、能用磁铁吸起来

.....的矿物:(磁铁矿)、(赤铁矿)。

18、地质学家是怎样鉴别矿物的:

答:(1)野外观察;(2)用显微镜观察;(3)对照资料、图鉴。

三、岩石、矿物和我们

1、(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它们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所以我们要很好地

...(.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矿产资源属于

..(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2、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

..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

3、常见的矿物

..玻璃刀等)、煤(作.燃料等)、硫磺(用于

..医药等)、方解.....有金刚石(制作

石(装饰)、赤铁矿(炼铁)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光泽)、检测

观察

..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4、你是如何描述方解石?

答:触觉:光滑;

颜色:主要为无色或白色;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条痕:白色或灰色;光泽:玻璃光泽;

硬度:中等柔软,用硬币能划伤;

形状: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

滴稀盐酸检验:冒气泡。

5、矿物中硬度最大

....(研磨)、(切割)、(抛光)等工具中,....的是(金刚石),它广泛用于

硬度最小

....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鉴别矿

物的硬度

..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6、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

..(.171种),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四、资料库

1、地球

..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

2、地球内部有炽热

...流出来。

..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

3、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有的岩石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而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沉积现象。

4、有的岩石是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地表凝结而形成的,如: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而形成的(浮

石)、(玄武岩)、(流纹岩),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形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岩石或矿物名称特征及用途

石盐粒状或块状,立方晶体,无色透明或浅灰、浅蓝等色,玻璃光泽,味咸,较软,易容于水。主要用于食用和防腐,还能制取纯碱、烧碱、盐酸等。

石英一端有尖角的六角柱状,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或脂肪光泽。制造计算机和钟表等。

石墨片状或块状等,铁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条痕黑色,强金属光泽或光泽暗淡,质软,触摸具滑腻感,染手染纸。可制电极、铅笔芯、防锈涂料等

石膏板状,白色、浅灰或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或丝绸光泽,软,指甲可以划动,较轻。点豆腐,制水泥、塑像,还用于医疗手术等。

滑石块状或叶片状集合体,白、浅绿、粉红等色,条痕白色,半透明,脂肪光泽或珍珠光泽,软,较轻,有滑腻感。耐火、耐酸、绝缘的

材料。

金刚石八面体或六面体,无色透明,强金属光泽,最硬,性脆,条痕白色。

是贵重的宝石,还用于钻探、研磨、切割玻璃和激光器等尖端技术。

金一般为块状,粒状、薄片状,金黄至浅黄色,条痕金黄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软,很重。为重要的货币金属,还常用于装饰品和实验仪器。

赤铁矿块状、叶片状等,颜色铁黑色、暗红色等,条痕樱红色,硬度不一,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或暗淡光泽,不透明。为重要的炼铁矿石。矿粉可制作红色涂料和红色铅笔。

磁铁矿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铁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较硬,小刀划不动,较重,脆,具有强磁性。是重要的炼铁矿石之一。

辉锑矿柱状、针状等;浅灰色,条痕黑灰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较软,指甲可以划动,较重。主要用来炼锑。

方铅矿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铅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软,指甲可以划动,重,脆,受力可以碎成立方体小块。是重要的炼铅、炼银矿石。

硫黄块状或粉末状,颜色浅黄,透明或半透明,脂肪光泽,软而脆,条痕黄白色。主要用来制造硫酸,在橡胶、造纸、医药等方面常用到。

方解石块状、粒状等。无色透明或乳白色、黑色、灰色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较软,遇盐酸冒泡。无色透明的方解石是制作光学仪器的最贵重的材料。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对称型:P18一个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该结晶多面体的对称型。 2.单形:P26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合。 3.类质同象:P69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的质点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格,只是晶格常数稍有改 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4.同质多象:P67相同的化学组分,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能形成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这种 现象称为同质多象现象。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称为该成分的同质多象变体。 5.配位数:P66在晶体结构中某质点周围与该质点直接联系的质点数,称为该质点的配位数。在离 子晶体中,与某离子联系的异号离子或分子数,即该离子的配位数。 6.二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有两个被占据, 称为二八面体结构。 7.三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全被占据,称为 三八面体结构。 8.层理:P70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 层状构造。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 9.细层:P70层理的最小单位,厚度很小,几毫米到几厘米,甚至小于1毫米,成分常常很均一。 10.岩浆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又称原生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 石石英等。也包括部分岩浆作用晚期析出的富含挥发分的矿物,如电气石,萤石等。 他生矿物:多半是由于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次生矿物:在岩浆岩形成后,由于受到分化作用或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原生矿物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新矿物,橄榄石---蛇纹石、伊丁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钾长石-----高岭石。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所谓自然产出是指地球中的矿物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 11.岩浆分异作用:P51分异作用是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 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岩浆分异作用是其中的的一种,这种作用是岩浆结晶之前,仍处在均匀液态的情况下发生的分异作用。它可以发生在地壳深处(即深处分异),也可以发生在岩浆侵入和喷发的过程中(即就地分异)。这种分异是通过熔离、扩散、气运的作用来完成的。12.结构成熟度:又称物理成熟度(physical maturity),是指碎屑沉积物在其风化,搬运和沉积 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砂岩中分选性、磨圆度及粘土(杂基)含量都影响其结构成熟度,他一般随再搬运次数和搬运激励的增加而增加。砂岩的结构成熟度通常与成分成熟度协调一致。终极结构状态是指无基质,分选,磨圆都极好的的一种状态,应该是碎屑为等大球体,而且还应为颗粒支撑类型的化学胶结物填隙。即结构成熟度的高低应反映在碎屑的分选性的磨圆度上,以及粘土(或杂基)的含量上。 13.矿物成熟度: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的比例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稳定矿物含量称为矿物的成熟度。 矿物成熟度高,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长,反映经过长时期的搬运、缓慢的堆积环境和长期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反之,矿物成熟度低,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反映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环境和长期处在干旱寒冷的环境。

【免费下载】矿物岩石学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2、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 合或平行。 一、名词解释 1、光率体:它是表示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振动方向上折光率值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形。 第六章造岩矿物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物体。 2、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平均含量的质量百分数。 3、吸附水:吸附水是以中性水分子形式被机械地吸附于矿物颗粒外表面或孔隙中的水,不参与组成矿物的晶格,因而不属于矿物固有的化学组成。 4、结晶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参与构成矿物晶体结构,其数量固定,并遵守定比定律。 5、结构水:以OH-,H+,H3O-的形式参与组成矿物结构的水,在结构中占一定比例。不容易失脱。 6、结晶习性:生长条件一定时,同种晶体总能发育成一定的形状,这种性质称 为晶体的结晶习性。7、晶面条纹:指在晶体的晶面上出现且沿一定方 向排列的直线状条纹。 8、标型矿物:是指只能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它是单成因的,它的出现可作为成因上的标志。

9、矿物的标型特征:同种矿物晶体形成于不同的地质作用条件下,因而在晶形、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一定差异,这些差异能指示矿物的生成条件,这些差异叫矿物的标型特征。 第七章造岩矿物各论 一、名词解释 1、硅氧四面体:组成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sio4]4-配位四面体。 第八章岩浆岩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地壳深处侵入地 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 用下,由地壳深处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形成的岩石。2、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3、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 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4、反应边结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与熔浆继续发生反应,当这些反应不彻底时,在早先形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它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些结构称为反应边结构。 5、气孔构造:岩浆喷溢出地表后,在冷去过程中,岩浆中尚未逸出的的气体,上升汇集于熔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 6.辉长结构: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为半自形粒状,且粒度近于相等,相互穿插地不规则排列,称为辉长结构。 7.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 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8.辉绿结构:与粗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是在斜长石组成的架状空隙中充填着 大块辉石,有辉石颗粒、磁铁矿充填。 9.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十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十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13.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一.单词 litter bottom fisherman coal ugly advantage cost wooden plastic takeaway bin shark fin cruel harmful be harmful to at the top of chain the food chain ecosystem industry law scientific take part in afford turn off reusable pay for take action transportation recycle napkin throw away put sth to good use pull...down upside gate bottle president inspiration iron work metal bring back creativity 二.1.现在进行时 定义:表示说话时(瞬间)正在进行的动作,也表示目前或现阶段一直进行的动作。 结构: ①肯定句: 主语+ am/is/are + V-ing ②否定句: 主语+ am/is/are + not + V-ing ③疑问句: Am/Is/Are + 主语+ V-ing 用法:1)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目前正在发生的动作。 ① Look! The big bird is flying away. ② He is watching a movie now. 2)表示目前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但说话时可能没有进行的动作。 Right now I am studying Chinese by distance learning. 我现在正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汉语。 1) 2)常带有表示目前时刻的时间副词, 如:now, right now, at the (very) moment, for the time being, at present, these days 及Look! Listen! ... 3)与always, constantly, forever, all the time等副词连用,表示动作反复或习惯。此时句子常含有说话者的强烈情感在内。表达较强的“责备”或“表扬”之意 ① You are always changing your mind. 你总是主意不定。(太烦人了) ② He is always helping others.他总是帮助别人。(他真是个好人) 4)对于come, go, leave, arrive, start,fly,drive等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常可用进行时态表将来。 ① He is leaving on Wednesday. ② Mary isn’t here at the moment. She is coming later. 2. used to do见第四单元及use用法 3.被动语态见第五单元 注意:接双宾语的词的被动语态;make /let /have sb do的被动语态;see/ hear /notice /find /observe sb do 的被动语态;It’s said/reported/believed/supposed/well-known;及无被动语态的三种情况(感官动词、不及物动词、sell/write等) 4.现在完成时: 用法:①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强调结果 Yesterday I fini shed my homework, that’s to say,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now. ②过去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强调继续 I have lived here since 1990. 现在完成时的构成have/has+过去分词 现在完成时的四个基本句型 肯定句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一般疑问句Has he finished the work?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一、矿物学知识 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 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 (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 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 (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 (1)橄榄石:结构式:(Mg,Fe)[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 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 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 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肉红色或浅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90度,相对密度2.57. 黑云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它色调,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黑色则 呈半金属光泽。硬度2-3,比重3.02-3.1。解理:解理极完全,条痕:白色略带浅绿色(6)石英:SiO2, 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外观常呈无色、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莫氏硬度为7,断面具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变动于 2.22~2.65之间。极不完全解理。条痕白色。 二、偏光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 1、原理: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 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

四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背诵) 1、整数数位顺序表 2、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百亿是一千亿 3、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6、读数: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9、“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 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 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 11、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背诵)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2、测量土地的面积,常用“公顷”、“平方千米”作单位。 3、公顷常用在比较大的公园、森林、建筑等的占地面积,平方千米常用在一个城市、省份、国家等的土地、海洋、湖泊等的面积。

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英语: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one My classroom 一.需要掌握的单词(要求:报英语说中文,报中文说英语) classroom教室window窗户blackboard黑板light电灯picture图画door门teacher’s desk讲 台 computer计算机fan风扇wall墙壁floor地板 really真的TV电视clean打扫help帮助 in在…里面on在…上面under在…下面near在…旁边二、需要掌握的句型(要求:中、英文能互译) What’s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有什么One blackboard,many desks and chairs. 一块黑板,许多桌子和椅子. Where is it?它在哪儿?It’s near the window.它在窗户旁边. Let’s clean the classroom!让我们打扫教室吧!OK.All right.Good idea.好的.好的.好主意. Let me help you.让我来帮你吧.Thank you.谢谢. We have a new classroom.我们有间新教室。

Let’s go and see!我们去看看吧! Look!This is the new classroom.The door is orange.(看!这是新的教室。门是橙色的。) 三、辨音:字母a(要求:能准确区别元音的发音,听写下划线的单词) a-e:[e?]cake蛋糕face脸name名字make制作date hate baby table a:[?]cat猫dad爸爸map地图bag包hat帽子fan风扇cap鸭舌帽candy 四.Let‘s do(要求:中、英文能互译,注意动词短语) Open the door.开门Turn on the light.开灯 Close the window.关窗Put up the picture.挂图画 Clean the blackboard.擦黑板 五.短语 1.地点类:on the wall在墙上near the window在窗户旁边 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near the computer在计算机旁边2.其他类:a new classroom一间新教室excuse me劳驾,对不起 六.语法点

矿物岩石学复习资料全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晶体; 2、科塞尔理论; 3、布拉维法则: 4、对称型; 5、单形; 6.米氏符号; 7.晶体常数;8双晶; 二、填空 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 3、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一种相态转变成晶质固相的过程,其形成方式主要有、、。 4. 晶体的对称操作包括、、和。 5. 晶体的对称要素有。某晶体存在以下对称要素:C、6L2、4L3、9P、3L4,该晶体的对称型为,属于晶族, 晶系。 三、问答题 1、三个晶族、七个晶系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2、晶体定向时,各晶系的晶轴如何选择?(至少举例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晶系) 第二章矿物通论

一、名词解释 1. 配位数; 2.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 3.八面体空隙; 4.矿物的共生组合 5.标型矿物 二、填空 1、元素的离子类型,最外电子层结构不同,可将其分、、。 2、晶体中化学键有四种基本类型。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化学键特征,可以将晶体结构划分为离子晶格、原子晶格、金属晶格、分子晶格。 3、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分为、、、、。 4.在离子晶体中,主要取决于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 三、问答题 1.简述描述矿物常用的物理性质,并举例描述某种矿物的物理特征。 2.判断矿物生成顺序的主要标志。 3.简述如何鉴定矿物。有哪些方法? 4.什么是类质同象、同质多象,各有何研究意义。 5.下面所给矿物是什么类型的化学式?请说明各元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普通角闪石(Ca,Na)2-3(Mg,Fe,Al)5[Si6(Si,Al)2O22](OH,F)2 第三章矿物各论 一、名词解释 1.硅氧四面体;

2017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多样的岩石》

多样的岩石 新集乡上蔡小学姬志锋 。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物质的范畴。水、空气、岩石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学生在三年级认识了水和空气的特性,本课将带领学生进人岩石的世界。岩石和水、空气等物质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岩石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怎么观察和描述它们呢?本课从学生的经验人手,让他们通过感官观察,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岩石特点进行描述,然后自己选定标准给岩石分类。通过观察活动,初步了解组成地壳的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进人本单元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描述岩石;第二部分:给岩石分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石头不陌生,但在收集过程中,也许有人会把砖头、瓦片甚至水泥块等当作“岩石”收集起来。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学生自己理解的语言来总结什么是岩石。区别岩石和水泥块、瓦片、混凝土块,知道岩石是天然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切的感受岩石的多样性,形成收集、研究岩石的浓厚兴趣。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砖块、瓦片、洪泥土块等。 2.收集或制作一些关于岩石的课件。 3.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学生每人至少3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岩石。 (板书:岩石)同学们见过岩石吗?

小学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上册1-3年级)

小学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上册1-3年级) 一年级上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

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 第一课《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课题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留下了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当浪潮犹如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时,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 2、[板书课题:观潮]学生齐读课题老师的谈话让孩子想了钱塘江大潮,诱发了孩子们学习 的兴趣和欲望。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观潮(cháo)称为(chēnɡ)笼罩(lǒnɡzhào)盐官(yán)蒙蒙(ménɡ)薄雾(b áo) 昂首(ánɡ)沸腾(fèi)横贯(ɡuàn)依旧(jiù)恢复(huī) 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本课形容声音很响。 漫天卷地:天和地随风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的情景。 3.学生默读课文,明确以下内容。 (1)题目中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 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指名逐段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让学生评价,并指出错误。老师强调易读错的字音。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养成自 主学习的习惯。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齐读课文,并讨论明确:作者是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 →潮去时。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2)按文章的描写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几段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去时的景象。 2.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老师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时、去时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 “天下奇观”的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同学们,我们刚刚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按作者观察的时间 顺序来梳理课文。 1.潮来前的景象。 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思考明确: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2)潮来前的江面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平静。宽阔的钱塘江……薄雾。[板书:平静] “横卧”是什么意思?(横着趴下) 师: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还有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以及远处的小山,构成了一幅多么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啊!要想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轻点儿)速度应该——(慢点儿)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几句。(学生齐读,教师指导纠 正) (3)“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两句告诉了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新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姓名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2、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78×(125×8)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表示:(a+b) ×c=a×c+b×c

矿物岩石学(期末)

第一、二、三、四章 1、影响晶体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 1)温度 2)杂质 3)涡流 4)粘度 5)结晶速率 2、对称的概念: 物体的相同部分能够有规律的彼此重合的现象 3、有效半径的概念: 晶体结构中呈格子状排列的原子或离子各自都占据着一个确定的电磁场范围的半径4、透明度的类型: 1)透明,隔着矿物可见另一侧物体的清晰轮廓(水晶、冰洲石) 2)半透明,隔着矿物仅能见另一侧物体的模糊阴影(辰砂、闪锌矿) 3)不透明,隔着矿物完全不可见另一侧物体的任何影响(黄铁矿、磁铁矿) 5、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1)内生作用:深成岩浆作用、伟晶—气化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 (2)外生作用: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中,主要是在太阳能的影响下,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的总称。 ①风化作用:指露出地表的先期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受太阳、水、大气及生物的长期作用,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②沉积作用:指上述的各种风化产物经水流、空气等介质搬运,并在地表适当环境之中发生堆积并形成外生矿物及沉积岩的作用。 (3)变质作用:是地壳中先期已经形成矿物岩石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部营力的影响下致使新矿物新岩石形成的各种作用的总称。 第五章岩浆岩总论 1、岩浆:是地壳深部和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粘稠状的,并富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2、岩浆的基本特征:

1)岩浆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含挥发组分的硅酸盐熔体 2)岩浆的温度很高(700-1300) 3)岩浆的粘度很大 3、岩浆作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的岩浆熔融体运移、喷出直至冷凝形成岩石的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 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 4、岩浆岩:地下深处的岩浆经由岩浆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5、岩浆岩基本分类:岩浆岩按其形成产出的部位,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凝而成的岩石: 可分为: 深成侵入岩:形成深度超过3Km。 浅成侵入岩:形成深度约为0.5-3Km。 喷出岩:地下深处的岩浆由火山口喷出地表后冷凝和堆积形成的岩石。 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 6、岩浆岩中SiO2含量与其他氧化物含量变化关系 7、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矿物成分基本特点:最主要的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6.常见的岩石课时作业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6.常见的岩石课时作业练习题 一、知识广”场 1.我们可以从岩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岩石的特点。 2.花岗岩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3.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大厅 1.海底也有岩石。() 2.陶瓷也是一种岩石。() 3.石灰岩比较坚固,声音较清脆,有轻微吸水反应。() 4.大理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紧密,很硬。() 5.花岗岩是自然界最坚硬的岩石。(). 三、选择乐园 1.由粗或细的沙粒构成,很硬的岩石是()。 A.大理岩 B.花岗岩 C.砂岩 2.岩石是组成()的基本物质()。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3.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的正确顺序是()。 A.判断、搜集、清理、装盒、贴标签 B.搜集、清理、判断、装盒、贴标签 C.搜集、贴标签、清理、判断、装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B.有些岩石有气孔或条纹 C.岩石很罕见,只有极个别地方才有 5.'下列观察岩石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眼睛看岩石是什么颜色 B.用小锤敲敲岩石,听声音是否清脆 C.用嘴尝尝岩石是否有味道 6.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是()。 A.雨花石 B.鹅卵石 C.玻璃 四、问题城堡 1.采集岩石标本时应注意些什么? 2.当你面前有--大堆岩石的时候,你会怎样给它们分类呢? 五、实验探究 下表是小明观察几种岩石后填写的记录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你在.上表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观察方法。 2.小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颜色是() A.黄色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一.单词 unexpected by the time backpack oversleep give sb a lift block in line with worker stare disbelief above burn burning alive airplane till west cream workday pie show up bean market by the end of fool costume embarrassed costume party announce spaghetti hoax sell out discovery lady cancel officer believable disappear embarrassing 本单元语法:过去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点以前即“过去的过去”已经发生的动作。 Mr. Black told me that he had seen the movie three times. ⑴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过去”。 ⑵过去完成时的结构是:肯定由“助动词had(用于各种人称和数) + 过去分词”构成 否定式:had not + 过去分词缩写形式:hadn’t ⑶过去完成时的时间状语: ①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可用by, before等构成的短语。 We had finished our homework before 10 o’clock. ②可能通过when, before等引导的从句表示。 When I got there, the train had left. ③过去某一时间通过上下文来表示。 Kate hadn’t studied hard, so she didn’t pass the exam yesterday. 二.1.unexpected adj. 出乎意料的;始料不及的 the unexpected “意外的事情”“出乎意料的事”。 the +adj.表示一类人或事物。the homeless (无家可归者) the disabled(残疾人) the wounded(战争中受伤的人)the injured(事故中受伤的人) 2.by the time+时间状语从句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课题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留下了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当浪潮犹如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时,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 2、[板书课题:观潮]学生齐读课题老师的谈话让孩子想了钱塘江大潮,诱发了孩子们学习 的兴趣和欲望。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观潮(cháo)称为(chēnɡ)笼罩(lǒnɡzhào)盐官(yán)蒙蒙(ménɡ)薄雾(b áo) 昂首(ánɡ)沸腾(fèi)横贯(ɡuàn)依旧(jiù)恢复(huī) 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本课形容声音很响。 漫天卷地:天和地随风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的情景。 3.学生默读课文,明确以下内容。 (1)题目中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 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指名逐段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让学生评价,并指出错误。老师强调易读错的字音。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养成自 主学习的习惯。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齐读课文,并讨论明确:作者是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 →潮去时。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2)按文章的描写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几段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去时的景象。 2.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老师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时、去时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 “天下奇观”的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同学们,我们刚刚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按作者观察的时间 顺序来梳理课文。 1.潮来前的景象。 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思考明确: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2)潮来前的江面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平静。宽阔的钱塘江……薄雾。[板书:平静] “横卧”是什么意思?(横着趴下) 师: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还有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以及远处的小山,构成了一幅多么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啊!要想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轻点儿)速度应该——(慢点儿)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几句。(学生齐读,教师指导纠 正) (3)“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两句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2

矿物岩石学上网试题及答案B(红字体为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对称型: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2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3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4 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5 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2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3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 苏长辉长岩 (2)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4、简述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