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摘要】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统治压迫,是母系社会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事件,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发人深省。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在这里,中国女性主义构成了一个足资分析的文本。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

一、中国女性主义的兴起及发展困境

在中国文化中,女性常被恶化,如被视为祸水,而将女性喻为芙蓉、弱柳、软玉、金莲的美化之中,显露出的却是一种男性的把玩意识,女性在此遭遇了物化的命运。应该说,对于中国古代女性压迫思想的批判自五四时期就开始了,女性的角度不但使人们发现了诸多出自于男权中心的性别压迫形式,而且还直接衍发了对于自近代、五四直至当代的社会文化的尖锐批判,这才是真正石破天惊的。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使中国女性浮出了历史地表,”我是我自己的”,子君的这短短的六个字”结束了女性绵延两千年的物化、客体的历史,开始了中国女性们主体生成阶段。到了解放区及至建国后,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等各方面都获得了与男性的平等的法律权利。但以从属民族主体为代价的女性独立,其实是女性意识更为根本的丧失。也就是女性的历史,在与民族群体历史进程的歧异、摩擦乃至冲撞中,走完了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循环,在这一个终点上,女性必须消灭自己以换取允诺给女性的平等权利。

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从五四到新时期,女性文学事实上是早已有之,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却与之不同,它是西方女性主义直接影响的产物。在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中,五四女作家的创作还只是”人的解放”,而不是女性的解放,这些小说致力于以女性意识排斥男权社会,描写专属于女性的隐秘经验和性别意识,成为了新时期文学的独特景观。

90年代以后,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译介范围日广。翻译中既有当代研究,又有古典著述,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的女性主义的繁荣。这些作品中对新时期女性反文化书写策略的分析则是独到的。

二、走中国特色女性主义发展道路

对于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女性来说,发展本身所带来的利益是切实可见的。但这种批判的启示是,我们不必处处以西方现代社会的女性主义话语作为自己的衡量标准。发展并不意味着西方模式,作为第三世界东方国家,近现代以来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女性解放等方面有自己的成就,实不必仰西方女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

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

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

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7、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也即:原来西方国家的殖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微专题7、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知识梳理】 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维新变法期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现,如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女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留学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的权利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以往前所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 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党在建立初期,就积极鼓励先进知识女性赴法、俄勤工俭学,使她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③创办刊物,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在创办女校培养妇运人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积极通过创办女性刊物来扩大宣传,专门探讨妇女解放和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_苔丝_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苔丝》 Ξ ———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何亚敏1,2 (1.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28;2.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室,浙江 绍兴312016)摘 要: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历来受到众多学者与读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大多聚焦在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上。本文论述了其他历史观点的不足,从而认为只有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苔丝悲剧的源动力,使苔丝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根源;女性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I5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9)02-0072-04 一、序言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伍尔夫(W oolf )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横跨两个世纪,承上启下,即承接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博大精深,特别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个体农民破产与遭受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批判性的悲剧思索。而在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历久弥 新,折射文学家伟大思想光芒的作品,毋庸置疑首推其经典名著《苔丝》(《T 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 )。小说以苔丝(T ess )悲惨而短暂的一生遭遇为主要情节,描述了这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纯真、善良的花季少女苔丝初入社会,涉世未深,由于老马“王子”惨死,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迫于家庭生计与家人压力来到地主恶少亚雷克(Alec )家谋生,不料却遭亚雷克诱奸而致怀孕,苔丝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苔丝悲情的一生至此拉开序幕;在孩子夭折后,苔丝来到远离家乡的一牛奶场做工,相识了克莱尔(Clare )并与之相爱;新婚夜苔丝出于爱与忠诚,把自己受辱失身的经历坦诚相告,不料被“习俗与成见的奴隶”克莱尔抛弃,苔丝再次陷入困境;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苔丝的娘家此时也陷入极度贫困之中,流离失所,在这种窘境下为了家人,苔丝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不得不再次接受了亚雷克的庇护与其同居;而克莱尔此时从国外突然归来,苔丝近于疯狂,为了爱,她毅然杀死亚雷克,在与丈夫短暂相聚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几天后,被捕,凄美地走上了绞刑架。 《苔丝》创作于1891年,“差不多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我们读到它时,还时常觉得在读当代的作品”〔1〕。 为什么当今读者对问世一百多年的《苔丝》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呢?除了其结构、语言、修辞等艺术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品质烘托与承载之上的思想内涵。苔丝从一位纯情、善良、勤劳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究竟是何种邪恶力量在迫害、摧残、毁灭着这有“诗一般优美、清新气韵,也有诗一般激情……非人工 的抒情诗”〔2〕。究竟是何种意志把苔丝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各个时代不同的 人们大到伟大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小到平凡的读者从不同的视野中发出了不同的话语。 二、对苔丝命运悲剧根源探索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不同历史观点的批评 哈代,苔丝这一19世纪最优美的文学女性形象的缔造者,无疑对苔丝悲剧命运根源最具发言权。遗憾的是由于“哈代深受叔本华(Schopenhauer )和哈特曼(Hartman )的影响,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 内在意志力(Immanent Will ),它无所不在,没有意志,不知善恶,盲目作用,控制着宇宙间的一切”〔2〕。诚 然,哈代体察到社会阴暗现状,并也用文学的武器予以揭露,他也曾批判粉饰太平的虚伪乐观主义者,说 第29卷第2期2009年3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9N o.2Mar.2009 Ξ收稿日期:2008-08-21 作者简介:何亚敏(1977-),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07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助教。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摘要女性的生存状况, 涉及女性的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家庭、健康、安 全、习俗与观念等多方面,本文主要从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来探讨女性形象的新变化。 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形象,变化 一、女性形象的研究角度 (一)女性形象的表现 《中国妇女》杂志人物通讯专栏的文容大都涉及女性的年龄、学业程度、政治身份、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或者感人事迹,这些内容所相对应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1]。 生理形象:在社会学的研究里,女性生理形象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折射出当时我国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女人不再只是为男性家族繁衍后代、作为生育的工具,女人有权利选择是否生育。中年妇女形象所占比例的变化最大。1995-2000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积极鼓励创业和招商引资,正值事业黄金年代的中年妇女在各个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全力拼搏,在各行各业的战斗一线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中年妇女成为了《中国妇女》塑造女性角色形象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快随前进的脚步,中年妇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表。 教育形象: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这个社会总体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也是评定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当然,缩影到社会中的细胞一一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评定一个人形象的时候,受教育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参考系数。中学和中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女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成平稳下降的趋势;大专和本科教育程度的女性,呈现出快速上涨的状态;本科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形象总体在上升。可见,当代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形象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和俗语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荒谬的说法,在时代不断变迁的情况下,不论谁都要提高自己的学历,为自己积累知识量,在女权主义的发展影响下,社会女性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才能和学历。进入到21世纪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时期的女性纷纷步入学堂,通过文化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也给予女性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广大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中国社会女性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高。 政治形象:女性参政议政被视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女性参政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妇女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全体妇女分享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女性走上政府机关领导岗位,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享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后所反映的女性形象中,由于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治风云变换也体现在女性形象的变迁上。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满足,于是开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经济生活。但目前的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女性在高层领导职位中与男性的差异。 职业形象:女性职业角色是我们分析女性形象的重要方面,这对于了解女性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人物在四个阶段是平缓上升的,在文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最新文档资料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 1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哲学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理论研究者把“ feminism ” 译为“女性主义”,旨在强调用女性或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及达到平等的条件和途径。女性主义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女性主义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包括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等。 20世纪90 年代,随着哲学发展走向多元化,哲学越来越贴近社会和人生,女性主义哲学思想开始兴起。女性主义哲学以 异”的角度,强调女性有其特有的对世界存在意义的理解方式,传统的哲学大多数站在男性角度看待世界,而女性主义哲学主张消除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女性主义哲学强调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同生命主体的不同认识,女性要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哲学意义。女性的特有经验,例如怀孕、分娩等,应当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应当成为人类进行哲学思考的主要方面。 2后现代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是对理性予以质疑的时代,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近 代以来所强调的知识之客观基础根本上是不存在的。现代人对自 启蒙运动以来一直深信不疑的、作为确立知识和真理基础的“理

性”所产生了根本性疑问。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内在性的特征,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批判,破除等级体系的纵向思维,以横向的“块茎状” 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否定元话语和宏达叙事,倡导和肯定小型叙事,反对以主体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后现代主义代表着它对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消极的摧毁性的作用,和对未来和现实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和向度。在这种兼具摧毁和建设两重向度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主要是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等人的思想对女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思想的批判实际上正是在摧毁现存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消解现行的两性观念,解构所有以往有关两性关系的理论。女性主义不但赞同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等人倡导的事物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差别性,而且也从后现代主义消极的摧毁性向度中找到了与自己主导目标完全一致的有益思想。 3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女性主义是从追求妇女解放的实践中产生的,而后现代主义是从自身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诉求方式也存在差异,二者对启蒙运动与本质主义的评价也不同。 然而,在反对本质主义、二元论、以及解构理论、知识、主体、权力等问题上,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有着深刻的相似性,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女权主义

其实近两年关于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伸张,现代女性做得确实够多、也确实不错。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xx的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构建xx特色女权理论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阶段不同于西方,不能用西方语境中的术语和理论直接和中国对应,关于女权主义,同样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下,可以有女权,也可以强调尊重女权,但不可以上升为女权主义,因为中国的思维模式中,女权主义是和男权主义对应的,男权主义不对,女权主义同样不对。真正和谐的男女关系是有区别的平等,有些事情侧重于男人更好,有些事情侧重于女人更好,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因为男女的确存在区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西方的思维中,往往采用矫枉过正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发现问题再纠正问题。 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在困境中前行的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_中国特色

在困境中前行的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_中国特色 论文导读::相较于女性文学批评。就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界而言。在困境中解决问题。努力进行建构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及批评理论的尝试。论文关键词:女性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一股充满热情和批判精神的女性创作激流进入中国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但进入新世纪后,她又悄然沉寂在中国主流文学的湖水中,湖面波澜不惊,只现出湖边浅浅的一层水纹,让我们看到激流退却后的痕迹。大多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者,在近乎一致的放弃“身体写作”、“走出自我,走向社会”的呼声中,发生了很大转变:“个人化”写作的主将要么沉寂(如陈染),要么一定程度的“转型”(如林白、徐坤等),要么主动被动地离开文坛(如部分70年代的女作家),而刚入场的新生代作家(如“80后”)又不太在意性别问题;就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界而言,有些在20世纪80、90年代,在该领域里十分活跃的批评者近年来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学术“转向”中国特色,如戴锦华转向大众文化研究,董之林转向17年文学研究,荒林则更多地从事跨学科交流等。 上述现象,不得不让人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前途担忧。作为一种有着独特批评视野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就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在中国的发展一样会经历跌宕起伏,在困境中解决问题,丰富自身,建构适合中国现实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正因为“跌宕”阶段的存在,才提醒了女性学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于“抗拒性阅读”与“身体写作”的自我反思,诸如理论资源的单一、对西方文论的误读、女性文本的消费气息对性别批判的消解等。这些自我反思对于在无论是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还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在实践和理论指导上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内涵及在中国取得的进展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一起涌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女性为主体,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的成果。它具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解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二是确立以女性为主体的批评标准,建立女性文学的独立王国。[①] 在20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下,中国诞生了现代意义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并呈现出以下研究特点: (一)20世纪80年代的纯译介性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学界主要致力于翻译和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理论等,为女性主义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论文格式模板。80年代初,朱虹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②]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编选者序》[③]中,就站在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

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缘起 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朱刚:336) 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 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林树明:7-8) 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王岳川:372-373) 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 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 de 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王治河曲跃厚 〖提要〗女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发展的最新阶段。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不仅对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合流与互动的产物。女权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重要走向之一,是沿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域考察后现代主义 和女权主义之间的对话、交融及其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女权主义的历史嬗变 根据美国著名女权主义研究者南希.F.科特 (Nancy F. Cott)的研究,“女权主义”一词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初进入英语语汇的。其含义是指妇女社会角色的革命性变革。⑴ 从那时起,女权主义一词开始被大量使用,但究竟什么是女权主义,即使是在女权主义自身那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为流行和权威的定义之一,是英国学者戴维 . 米勒 (David Miller) 主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即女权主义是关于一种复杂现象的一般性的一个语词,它关注的是妇女的地位,追求的是妇女的平等,并力图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一切障碍。⑵ “女权主义”一词的出现尽管是十分晚近的事情,但女权主义运动则要比这个语词早得多。从历史上看,当代女权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但从思想体系上看,第一代女权主义则出现在19 世纪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丽特.泰勒. 密尔 (Harriet Tyler Mill) 和美国的查洛特.P.吉尔曼(Charlotte P. Gilman)。密尔首先注意到,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造成的。其解决办法,一是教育,即女性和男性应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获得日后发展的条件;二是立法,即女性和男性平等地参与立法的过程,以确保女性的合法利益。此外,密尔还特别强调男女在生产领域中的平等,认为无论妇女是否有养家的需要,都应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融入社会,进而和男人建立一种伙伴的而非奴役的关系。吉尔曼在其代表作《黄色壁纸》(1892年) 和《妇女与经济》(1898年) 中指出,已婚妇女通过家务劳动或与丈夫的性关系、而非参与社会生产的经济价值或作为母亲和妻子的人的价值来维系自身,乃是造成其被动性和在家庭与社会中价值厥失的重要根源。她们的这种从经济地位切入,进而强调妇女的社会地位的理路,对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 义女权主义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代女权主义者发韧于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一时期的美国,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对女权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1963年, 马丁. 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华盛顿特区领导的和平示威及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场要求黑人和白人享有同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要求妇女和男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女权运动。这场运动的胜利也使得他在 1964年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3年,美国学者贝蒂. 佛里丹 (Betty Friedan) 的《女性奥秘》一书的出版,在思想上引发了第二代女权主义。如果说第一代女权主义主要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话,那么第二代女权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的多样性。就其思想取向而言,我们可以把第二代女权主义区分为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 摘要: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之中,绝大部分的社会都是一种崇尚男权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体制下,相当于男性,女性享有更少的权利,位于被支配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古代中国显得尤为突出。“女权主义”是一个近代才出现在中国的词,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中国仅用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就大体上把之前5000多年的男权观念颠覆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心中有着一个观念:追求性别平等。这篇文章概述了中国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男权社会的本质与物质基础做了剖析,对理想的性别制度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女权主义平等性别制度男权 一、女权主义 (一)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产生 1903年8月,金一写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金一在写《女界钟》中开宗明义写得非常生动,并未用太多华丽的辞藻,震撼到了我们:“梦想欧洲白色子,当此时日,口卷烟,手榔仗,肩随细君,挈带稚子,昂头掉臂于伦敦、巴黎、华盛顿之大道间,何等快乐,何等快乐!何等自在!吾恨不能往!(那些欧洲的白人男性啊,这会儿正嘴里叼烟斗,手里拿着斯地克,挽着爱人,带着小娃儿,昂首勾肩搭背在伦敦、巴黎、华盛顿大街上啊……我恨自己不能那样!)”高彦颐教授对此评论说:“金一在开头写得很坦率,他讲的是女权主义、男女平等,但动机实际是他认为中国男人在欧洲白人面前丢脸,他自己不能昂首,矮人一截,回过头来要去解放比他更该出色的女人。原来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1】那么来分析一下,在当时金一提出“解放女性”这样一个口号下,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个口号代表着部分中国男人什么样的心态呢? 首先,当时欧美的性别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女性大多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而且很多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开始努力追求自身的价值。在婚配制度上,男女自由恋爱,维持双方之间关系的是美好的爱情而不是其他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男人“羡慕嫉妒恨”了,他们看外国男性可以有那么美好(受过教育、大方得体、和他们有共同思想)的女性陪伴,而且拥有爱情这个东西。然后转过头来看自己身边的女性,却基本上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甚至连感情都没有,心中自然产生一种落差感,于是,中国男性转过头来说,中国的女性你怎么能这样啊,你应当受教育,应当和男性平等啊! 其思想大概可以这样表示: 眼界变开阔→见到更多欧美男女生活→羡慕外国女性的思想、修养及爱情→渴望得到这样的伴侣→中国的女人普遍综合素质较低→解放女性,男女平等的口号提出这也难怪高彦颐教授感慨“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 因为虽然男性提出了解放女性的口号,但毕竟这是一种唯男独尊的想法,因为这样的解放女性,其目的还是男性想要享受女性,只是自己的眼界高了,对女性的要求也高了,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只能提升女性的内涵,比如受教育。然后男性美其名曰“解放女性,女权主义”。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种思想,因为不管出于那种动机,毕竟它开启了中国女权主义的先端,让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这方面思想有了萌芽。毕竟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男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中突然认真反思性别制度,提出“解放女性”不大现实,所以无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著者:曹咏彤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本文综合概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和形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歧视 引言: 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中某些涉及女性的词语成为了网友热烈讨论的对象,并引出“春晚歧视女性”的争议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历史 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是19世纪之前少数几篇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著作之一,她认为女性拥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更早以前就存在着其他关于两性平等的著作,例如神秘哲学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在1529年所著的《关于女性之高贵卓越的演说》。 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运动根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组织性运动的时间是起于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的第一次女权大会。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她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并且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在许多成员微罪遭捕,然后因为《猫捉老鼠法案》而重复进出监牢数次后,她们进行绝食抗议。其强制喂食的结果让这些成员病得很严重,使得当时法律体制的残暴受到社会关注,也因此助长了她们的目的。 现代女性主义有个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贝拉·艾布札格所就读的大学。在米德的书中报告说,查恩布里部落中的女性拥有支配地位,却没有造成任何问题。这本书使得艾布札格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观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并非无可抹灭的天性。 沿革 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性主义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也有所谓的第三波女性主义,但是女性主义者之间对于其存在必要性、贡献与概念意见不一。这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两性平等

后现代性之为女性主义的出路

42 一、《大都市》中的“妖妇”形象 在《大分野之后》一书中,作者安德烈亚斯?胡伊森通过对弗里茨?朗阁的《大都市》这一作品的剖析,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刚开始对突然崛起的新兴技术感到恐惧并在最后将其成功制服这一过程中,男性目光对女性的支配,以及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支配这一社会现象。“正是玛丽娅的复制、宗教象征主义的运用、技术化和身为女机器人以及弗雷德与女性、机器、性、技术的复杂关系,让我们找到了通往影片的社会和意识形态想象的钥匙”。本文将立足于第一点,即影片表现的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从男性的视角加以分析。 这种男性化的视角贯穿于整部影片,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线性地归纳。片中的唯一女性形象玛丽娅具有两个化身,其一是具有圣母玛利亚色彩的、人类美好品质化身的真身玛丽娅。这位真身玛丽娅是男性视角下女性之为女性所应扮演的无性欲处女或母亲的形象。她是苍白的、脆弱的、容易受到惊吓的。在弗雷德与科学家的斗争过程中,她作为被绑架的对象,等待着英雄的救赎,宛若童话中命运凄惨的公主形象。真身玛丽娅所代表的女性形象是安全的,具有不可侵犯的道德性,但同时也缺乏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格。 其二是由科学家通过技术制造出的机器人玛丽娅。影片通过由科学家制造出机器人玛丽娅实现了人类无母体创造生命的幻想。影片中的机器人玛丽娅是性感的、鲜活的、充满挑逗意味的,但机器人也同时造成了大都会的混乱。“一旦机器被看作是可怕的和不可言喻的危险,作家们开始把机器人想象为女性的。……从强大的技巧中释放出来的恐惧和感知焦虑被重塑和重构为男性对女性性欲的恐惧。”这样一个具有真人的色彩、人的生命的玛丽娅在片中被看作是“坏”的、具有破坏力的。这是男性基于其自身对外部世界具有掌控性、支配性的幻想,对 不可掌控的技术和女性力量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的反映。虽然女机器人给大都会带来了颠覆性和灾难性的破坏,但从影片对结尾的处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男性视角下,父性的、父权的、男性的力量仍然控制了一切。对男性具有不可抗拒的欲望,并制造了男性统治下混乱场面的机器人玛丽娅最终被处火刑,最后大都会获得了和平的崭新局面。 性感的、不可掌控的玛丽娅被处死,而无性欲的、圣母似的玛丽娅被留下。“它用描述的方式把男性目光和想象加以主题化,从而开了为叙事电影所遮蔽的一个基本电影惯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确实有种以隐蔽或非隐蔽方式存在着的男性视角,即男性有能力并应当掌控一切,将女性放在从属的地位。而女性主义,尤其是受第二波的女性主义运动影响的女性主义思想,正是基于对此现象的发现和揭露,女性开始了具有针对性的抗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潮使其自身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久以来,支配社会 后现代性之为女性主义的出路 文/朱波尔 后现代主义面临的,同样也是女性主义所面临的合法化问题而并非其真正面对的危机,因为所谓的合法化,仍然是在传统体制基础上提出的合法化,而后现代真正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一种自身的、新的逻辑和新的局面。这种新的局面里不再存在一种不变的“法”,而试图将一切归置其中或剔除出去,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合法化” 。女性主义也同样如此。 审美视点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解读

该思潮提出了实现男女差异性平等、认同差异、包容差异,并且认为差异并不必然带来性别歧视;呼吁建构女性自我意识,立志铲除地球上所有不平等现象与制度。概括地说,后女性主义思潮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解读 后现代女权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是在现代女权主义各大理论派别长达百余年的论争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它是在面对当前的妇女生存状况和妇女问题,在反思现代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从另一种角度探寻妇女解放的途径而产生的。它试图发展出一套不依赖传统哲学基础的女权主义的社会批判范式。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女权主义流派,它自身也充满了矛盾,各种理论侧重点不同,有时相互冲突、歧义百出,政治主张有同有异,缺乏一致性,作为与现代女权主义不同的后现代女权主义,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否定所有那些高大宏伟和涵盖一切的现代理论,对关于社会、历史与政治的宏观理论进行彻底批判,并对所谓绝对真理、永恒基础和普遍性提出挑战;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提倡多元论的模式;反对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强调注重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因国家、种族、阶级、宗教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差异,呼唤人们注意女性内部千差万别的经验;反对现代社会中的统治关系模式;注重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的压迫,承认主体性和权力的构成性等。 女权主义对后现代理论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80 1、否定“宏大叙述”或“元话语”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要点是反对一切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只有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理论才是有效的。女权主义借鉴了这一理论观点,对以往的女权主义进行了反思,把研究的重点从大一统理论的建构转向了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的理论探讨。因为,从启蒙运动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虽然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但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在思维方式上,女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提倡重视他人、重视差异以及多元论的思维模式等。 2、话语即权力 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拒斥所有那些认为权力仅停泊与宏观结构或统治阶级手中,并认为权力本质上是压迫性的现代理论,他提出了一种关于权力的心的后现代观点,认为权力是生产性的、分散的、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它构造了个人的认同。 福柯指出,所有的权利都是生产性的,它产出知识,反过来知识又生产权力,知识和权力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女性主义从福柯那里获得的启示是:福柯的权力形成学说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不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蓝图,而是为我们提供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以及从权利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方法。它使女权主义认识到,人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如何为统治他们自己服务的,人们又是如何通过制造真理的过程管制他们自己的。受后现代主义“话语就是权力”理论的影响,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 3、标准化或正常化以及惩戒凝视 福柯认为,权力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zation) 及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从电视剧看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发展

从电视剧看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发展 As feminist ideals are moving forward in China, the images of heroines in Chinese popular TV dramas are changing. 随着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向前发展,中国流行电视剧中女主角的形象也正在发生改变。

The latest example is Princess Weiyang. The TV drama, starring actress Tang Yan, tells a story of a princess’ revenge after her royal family was killed in a conspiracy for power.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锦绣未央(Princess Weiyang)》。这部电视剧由唐嫣出演,讲述了一个公主在其皇室家人于一场阴谋篡权事件中被杀之后的复仇故事。 Unlike the quintessential female characters of shabaitian, which translates literally to an innocent, white and sweet girl, Weiyang appears sophisticated and cunning and tactfully eradicates all her foes. Of course, she wins the love of the prince for her beauty and wisdom. 不像典型“傻白甜”(傻白甜即指性格天真、皮肤白皙、性格甜美的女性)式女性角色,未央显得非常复杂和狡猾、巧妙地消灭了她所有的敌人。当然,她也以自己的美丽和智慧赢得了皇子的爱。 Weiyang’s traits gratify the appetite of a modern female audience. The image is a fusion of Snow White and Princess Diana (the superhero from Wonder Woman). They are born into prestigious families that bestow them respectable temperaments, and their active pursuit for self-empowerment and their brave fight to survive and prosper, are considered virtues to today’s women. 未央的性格特点满足了现代女性的胃口。她的形象是白雪公主和《神奇女侠》中超级英雄戴安娜公主的结合体。她们都出生在名门望族、品行端庄受人尊敬,她们主动追求自强,勇敢战斗求得生存和成功,而这一切都被今天的女性视为美德。 It is a positive change that the personalities of heroines are becoming more multi-layered. However, in my opini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of today’s Chinese dramas still lack of feminism representation. For example, TV dramas like Princess Weiyang are still se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 male-dominated society where the prince saves Weiyang’s life several times. Such storylines prevail in most dramas set in China’s ancient times. 女主角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多层次是一个积极的变化。然而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仍然缺少女性主义表现。举例来说,像《锦绣未央》这样的电视剧仍然是发生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皇子曾经多次拯救未央的生命。这种戏码在大多数中国古装剧中都非常流行。 One aspect of feminism ideals is to emphasize that women have equal power to shape the world. While true love should be treasured, the unrealistic Mary Sue plot (heroine unreasonably wins love from many male characters) leads the story back to the ideology of men dominating the wor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