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知识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知识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知识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知识

(金融保险)金融知

第壹章:金融概述

壹、金融的概念:

现实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以种种形式,直接的,间接的同银行等金融机构打交道,以货币形式进行经济交往或清理债权、债务等关系。人人都和金融结下不解之缘。

什么是金融?“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融通的对象主要是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方式是有借有仍的信用方式;而组织这种融通的机构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因此,金融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等诸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具体地说:凡是货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和股票等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壹)概括为: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和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金融:泛指壹切和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我们这里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的活动及其规律性。

(二)分类:

间接金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媒介来进行的金融活动

直接金融:不通过媒介体,而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活动。

二、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活动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等诸要素。货币、信用我们将在第2章、3章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和金融密切相关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银行的产生:

1、银行壹词始于意大利语,意为长凳、椅子,是货币兑换商的营

业工具,英语发生了转化,意为存款的柜子,在中国,曾用白银为币材,店铺称为“行”,故译为“银行”,所以,银行的前身是货币运营业。

2、银行最早产生于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后扩展到

欧洲其他国家,1580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593年设立的米兰银行,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的汉堡银行均是早期著名银行。1694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壹家股份制银行,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

3、我国银行业:

史籍记载:①唐朝中叶就出现了兼容银钱保管业务的“柜坊”,且产生了最早的汇兑业务“飞钱”的汇票。②宋代已有专门运营银钱兑换的“钱铺”,③明朝中叶,出现了专门从事钱币兑换且兼做存放款的“钱庄”,④清朝末年产生了主要从事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

1845年,英国在香港、广州开设的丽如银行(分行)后改为东方银行,是国外资本在我国开设的第壹家新式银行,1897年5月,在上海开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我国自办的第壹家现代商业银行。1904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后改为大清银行),通商银行以及稍后的“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银行业的兴起。

1927年后,国民党政府建立且形成“四行俩局壹库”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当下:中国人民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四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组建股份制商业

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稍后,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各地组建了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二)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

1、规模集中化:资产额上万亿美元的“巨无霸”式银行。

2、全球化:跨国银行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

3、金融自由化:业务多元化,业务拓宽和业务交叉。

4、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融资方式、服务创新。

5、证券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筹资(2008年中

国平安发行1600亿股票,浦发400亿)

6、信息化:建立高效率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壹节:货币和货币形式

一、货币

(一)概念:

1、传统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壹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能够

用来衡量壹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壹切商品交易的媒介。

2、现代的定义:凡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能够作为

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货币。

(二)货币的范围:

货币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货币:指的是现金(亦称“通货”)即流通中的纸币和金属铸币

广义的货币:除现金外,仍包括各种非现金的货币。凡是能履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及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或金融资产。

范围:1、现金:纸币和铸币

2、存款货币:随时使用支票提取的活期存款

3、准货币:银行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等。

4、货币替代物:在壹定条件下能代替货币起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作

用,但且不具有货币其他职能如信用卡等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参照国际通行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X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

一、货币形式的发展

(一)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最原始形式

壹种商品既能够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又能够作为壹般商品进行消费,其价值是相等的,这种货币就是实物货币。我国古代:龟壳、海贝、皮革、米粟、布帛、农具等。在美国:金子、烟草、大米、家畜、威士忌等。妨碍货币发挥价值尺度和贮芷手段的职能。(二)金属货币:

主要由钢铁等贱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组成。且经历了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铸造的“刀币”“铲币”等,秦统壹后,圆形方孔的“半俩”铜钱,白银用作金属货币始于公元119年汉武帝时代。

优点:(1)普遍可接受性(2)价值稳定性;承担价值尺度、职能。(3)价大量小,携带方便。(4)耐久性,不易磨损和腐烂,可充

当贮芷手段。(5)均质性和可分性,价值量平均,壹致,可任意分割。

(三)代用货币

主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这种纸币所代表的是金属货币,纸币在市面上流通,有十足的贵金属准备,可自由地向发行单位,兑换金属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994年后,北宋出现了壹种名为“交子”的纸币。

(四)信用货币:

就是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是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

产生于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了。信用货币分为俩种形态:(1)是流通中的现金,即纸币和辅币(2)是银行存款,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货币形式

(五)电子货币: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电子货币,又称“数据货币”,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储存和处理的电子形式的货币。引发了金融业壹场革命,推动国民经济向无现金、无支票、无凭

证的“三无社会”迈进。

具体形式有俩种:(1)是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如各种储值卡(2)是电子资金转账,如银行发行的借记卡或贷记卡。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壹货币的职能:

(壹)价值尺度:

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的首要和基本的职能。

货币是具有价值的商品,作为价值尺度,把壹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能够比较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价格和重量标准是壹致的,如“俩”白银(16俩1斤)(半斤8俩)、镒秦朝(黄金以镒名,1镒为20俩)、铢西汉(24铢为1俩)、贯、文为单位(元代)

(二)流通手段:

当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俩大基本职能。商品交换过程表现为买和卖的结合。即商品—货币—商品(W—G—W)

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充当流通手段这壹过程就是商品流通。(三)贮芷手段:

货币是壹般等价物,能够购买任何壹种商品,货币就成为社会财富的壹般代表。当货币推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就执行贮芷手段的职能。

货币当作贮芷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金银是保存价值的适当形式,纸币本身每有价值,不能作为贮芷手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壹般不会产生货币过多过少现象。

(四)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随着赊欠关系的产生而出现的用货币清偿的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日益增强,且由此衍生了信用货币,如期票、汇票、支票、银行券等。大大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易产生“三角债”增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的第五个职能就是世界货币。实际上,

只有在金本位制下,世界货币才有可能成为货币的壹个职能。

当然不能排除:美元、欧元、英镑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等可作为世界货币。

概念: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上充当壹般等价物的职能。

体现作用:(1)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2)作为国际间的壹般购买手段

(3)社会财富的转移。如资本转移,对外援助战争赔款。

第三节:货币制度

壹、货币制度的概念:

简称币制,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调节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且形成的壹个体系。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分类:

银本位制:银俩本位制、银币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

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壹)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制的金属货币制度。

1、银俩本位制:以白银的重要单位——“俩”作为价格标准,实

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

2、银币本位制:是以壹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壹定形状的本

位币,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银俩种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的货币制度。流

行于16世纪—18世纪。

1、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照其所包含的金银的实际价值流通。

国家对其交换比率不加规定,由市场价格决定。易

引起价格混乱。

2、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照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流通。又因俩

种货币价格会随着金银市场比价而变化。造成流通

混乱,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

法则,俩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

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被低估的通币(良币)必

然被收芷熔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被高

估的货币则独占市场,最终结果是只流通壹种货

币。

(三)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英国1816年始

—1914年崩溃,最终1960年退出,盛行近100

年。

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

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

制度。1924—1928年实行的国家:英、法、荷兰、

比利时。

3、金汇兑本位制: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使本国货币依附于

某壹外国货币的货币制度。

(四)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特点:(1)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其无限法偿和强制流通权力。

(2)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规定含金量

(3)纸币发行壹般通过信贷程序进行,中央银行根据流通中货币的供求状况加以调节。

(4)纸币发行往往被用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纸币始

终处于贬值状态中,即实际价值要低于其名义价值。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2005年8月31日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主要内容:

第壹,我国的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的单位是元,元是本位币,辅币是角、分。

第二,人民币从未规定国含金量,即和金银完全脱离关系。

第三,人民币是我国唯壹合法货币,因为壹切货币收付结算和外汇牌价均以人民币为价值的统壹尺度和计算单位。人民币不准自由出入困境,金银、外汇不得在国内市场上计价流通和私自买卖。第四,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壹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正常需要,通过信贷程序发行货币的原则,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赋予人民币以强制流通能力。

第五,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统壹调度黄金、外汇储备、储备数量定期公布,人民币对外汇的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依照市场汇率调整每日公布。

第三章:信用

第壹节:信用的本质和信用的形式

壹、信用及其本质

(壹)信用的含义:是壹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是以偿仍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有时也称信贷。

信用的基本特征:(1)是以偿仍为条件、即到期归仍本金

(2)在偿仍时有壹个增加额、即支付利息

本质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信用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也必然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高利贷是信用的古老形式,借贷资本则是信用的现代形式。

(壹)高利贷:就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榨取高额利息的资本,是生息资本最古老的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特点:1、非生产性:来源和发放同社会再生产没有直接联系。

2、寄生性:年利壹般30%—40%甚至100%—200%

3、保守性:不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维护落后的生产方式阻碍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二)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通过信用形式贷放出去,转化为借贷资本。

特点:1、借贷资本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借贷资本是壹种资本“商品”

3、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商业资本:G—W—G、借贷资本G—G′

(三)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采取赊销方式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具体形式:(1)是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卖方信用(2)是以预付定金,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买方信用

特点:(1)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2)商业信用所提供的信用,是处于企业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的商品资金。

(3)商业信用,同商品物资运动紧密结合:买卖直接成交,借贷直接见面。

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体现银行和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关系

(2)信用规模大大超过商业信用

(3)流向能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克服了商业信用授受在方向和对象上的局限性。

3、国家信用:又称政府信用,是以国家为壹方所取得或提

供的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内债)和国际信用(外

债)俩种形式。内债:发行政府债券;外债:发

行国际债券,举借贷款。

4、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

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主要形式:(1)是赊账或透支(2)是分期付款

5、民间信用:不通过正规的金融组织,在民间个人之间相互

提供资金的壹种信贷活动。

第二节:信用工具

壹、信用工具概述:

(壹)信用工具的含义:又称金融工具

是用于信用活动且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续的合法凭证。信

用工具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又称为“交易工具”或

“金融商品”

信用工具对持有者来说,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相对于实

物资产而言的,金融资产通常是壹种债权,不具有物质形态

(股票代表所有权,属例外)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仍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发行者的性质划分:

(1)直接信用工具:如政府,工商企业和个人所发行的国库券、

公债券、商业票据、股票、X公司债券、抵

押契约

(2)间接信用工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银行券、存单、

金融债券、银行票据和支票等。

2、按信用关系存续时间的长短划分:

短期信用工具:也称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壹般指有效期限在壹年

或壹年以内的信用凭证

长期信用工具:也称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指信用期限在壹年之上

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股票、X公司债券、公债

券和金融债券等。

二、短期信用工具:票据

1、商业票据

2、银行票据

3、支票

4、信用证

5、信用卡

三、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和债券

(壹)有价证券:是指具有壹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书面凭证。

有价证券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股票和债券

股票:是股份X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

债券: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壹种凭证

(二)股票的种类

1、按股东承担风险程度和享有分红权利的不同分普通股票和优先

股票

2、按股票是否记名: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

3、按股东享有股票权的不同:无权股票和多权股票

4、按股票上是否标明金额分:{有票面金额股票

无票面金额股票

(三)债券的种类:

1、X公司债券是X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借款凭证。

2、公债券是政府出具的借款凭证,是国家信用工具。

3、不动产抵押债券:是不动产抵押银行为筹集用于发行不动产抵

押贷款的资金而发行的壹种有价证券。4、金融债券: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第四章货币流通及货币供求

第壹节:货币流通及规律

壹、货币流通的概念:

1、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连续进行的整

体活动。表现:W—G—W

2、货币流通:是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不断转手的运动。G—W—G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

(壹)现金货币流通:是以纸币、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

(二)存款货币流通:是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基础上,通过银

行存款帐户上划专款项的办法所进行的货币收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