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握突发事件新特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把握突发事件新特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把握突发事件新特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把握突发事件新特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把握突发事件新特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总体预案,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洪水等等;二是事故灾难,例如水污染、火灾、交通事故等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 、手足口病等等;四是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蓄意破坏等等。

一、突发事件具有的共同特征

1. 突发性和紧急性。突发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见的可能,因为它依旧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逐渐发展而来的。但真实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出乎通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运行,是难以完全预测的。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例如我们对地震等灾害还无法准确预报,对SARS 这样的传染病也无法预先认识,对类似美国“ 911 ”事件那样的恐怖袭击也很难绝对严密防范。虽然危机本身是一个过程,但是在它被人们感知的时候,往往以某一个突发事件为诱因,表现出“突发性”的特点。突发性与危机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由于危机产生的原因、后果、变化发展的方向以及影响危机的各种因素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还不清楚,因而应对危机无法照章办事。

2. 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不仅仅因为这种事件的开端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的知识进行指导,一切都

是瞬息万变的。

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不一样。如果是风险,事物的未来发展轨迹是具有一定的信息基础,我们有可能预测结果的不同类型和预期概率,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作出具体的行为决策,就可以基于组织的目标、现状、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优化选择。而危机之所以成为危机,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事件开端之后,很难预计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发呈现多元和共时的特征,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事实上顾此失彼,形成“连锁反应” 即某一个危机事件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相关的领域,一个危机的爆发可能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

3. 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巨大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群性,这与个体、经营性组织所面对的危机管理有着目标、原则、运行方式等多方面的本质差别。

这种社会性影响是由于危机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危机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互动性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同质互动,是指与危机具有相同和类似品质的人、事或者产品受到牵连。无论是洪水还是地震,直接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因果互动,是指某一种危机导致相关危机的爆发。“大灾之后有大疫”,地震之后堰塞湖。所以,防止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三是扩散互动,是指由于危机造成的心理恐慌使得人们把危机人为扩大到那些根本不存在危机的领域。

4. 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不确定性的存在其实本质上来源于信息的缺失,现实中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信息的不可靠或不完备,无法提供决策所需的基础。危机事件是突然发生的,无章可循,演变迅速,其决策极为复杂而困难,但决策的后果往往关系到组织的安危。一般来说,决策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程序化决策,即结构良好的决策;另一种是非程序化决策,即结构不良的决策。突发事件从本质上来说,是非程序化决策。对危机状态,正是在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时间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从常态到非常态)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是指一系列旨在防范危机、应对危机、减轻与危机相关的实际损害的行动因素。换句话说,主要是防止危机和降低危机发生率,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组织和人们免受损害。

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抓紧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完善信息通报、预防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机制。全面实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应急平台、监测预警、应急队伍、物资保障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推进城市乡村应对灾害体系建设。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管理能力及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灾害风险动态监管,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制定促进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

持政策,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全社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演变迅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整个事件过程都充满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那么从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是否遵循一个进程或是发展周期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危机状态是不可能一下子形成的,人们也不可能将失衡状态一下子拉回到正常秩序,危机问题的形成和最终解决都需要时间。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危机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兆(潜在危机)阶段:危机发生前各种危机先兆出现的阶段,当这些先兆处理得好,危机往往得到避免。否则危机进入下一个阶段。紧急阶段:关键性的事件已经发生,事件演变迅速,出人意料。持久阶段:事件得到控制,但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危机解决阶段:事件得到完全解决。

三、应急管理的环节

1. 避免危机。避免危机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显然是最好的危机管理。但又最不受重视,长期疏忽甚至完全忽略,成为了危机管理过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环。我们要立足长远,强化减灾和预防。

2. 防备危机。很多危机无法准确预测,因此,我们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通信计划和重要关系的建立,就显得格外重要。

3. 识别危机。危机已进入前兆阶段,及时处理仍可转危为安。关键是危机预警,政府及其他组织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准确分析、

按需监控和适时发布信息,对正确判断、全面掌控局势具有重要意义。识别危机的关键工作:监测系统或信息处理系统是否能够认识和辨别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这要求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它是一个信息来源(充分、准确)T渠道(畅通)T分析(信息的整理分析要全面而专业)7预警T发布的全过程。

4. 隔离危机。危机已经进入紧急阶段,必须尽快作出反应,控制事态的蔓延。建立“防火墙”,启用危机处理机构专人处理危机,这借助于组织在日常运转中建立的危机管理计划和危机管理小组。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主要人物的卷入程度。保证组织内其他部门的正常运转。心理危机的隔离与公共沟通。

5. 管理危机。迅速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综合。必要时主要人物亲赴现场。在有限的信息下迅速作出决定。避免过度分析。有效利用媒体,进行公共沟通、心理援助与救济。

6. 总结危机。圆满处理危机善后,并利用机会,变危险为机遇。对危机发生原因、危机处理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1) 及时处理善后,例如灾区的恢复重建,受灾人员的救助,及时与外界组织通报情况,加强媒体的宣传工作等。(2) 开展独立调查。在善后处理阶段,需要开展具有第三方性质的独立调查工作,公正甄别事件诱因,进行责任归属、纠纷处理及补偿分配等工作。美国911 之后,成立10 人独立委员会,对事件前后美国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广泛调查,并最终发布事件调查报告。(3) 诊断“危机后遗症”,包括是事后的社会心理、事后的社会结构和事后的组织机制。(4) 进行

组织变革。提出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上改进意见。通过观念更新、制度完善、机构建设、政策改进进行变革,增强组织系统的活力和生命力。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

使用情况,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组织风险评价,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以及重大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二章重大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分类 第三条公司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发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对公司上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后,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定义,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15 种。 (一)事故灾难类,包括: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设备、设施事故,重大施工机械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二)社会安全类,包括: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涉外事件,重大金融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自然灾害类,包括:重大地质灾害,重大气象灾害。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 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在国家行政学举办的“**省*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通过为期十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聆听了诸多专家教授的讲课,与学员们进常有效的讨论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使我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法治思维政策性修养等方面都有感悟和收获,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内容丰富。本次培训的主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课程十分全面,我州62名学员(其中:厅级领导3名、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28名、科级干部28名,妇女干部5名数民族千部21名)先后聆听了九位教授关于《国家治理》《领导者的思维》《充分发挥信访和法律调控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形势、任务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预案管理》《系统科学与哲学思维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科学,有观、有徼观、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案例生动、具体,可以说门门丰富,堂堂精彩。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帮助学员全面领会所学知识,这次培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先后安排了《桌面推演》《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操作教学》和《结

构化研讨》等,对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深受启发。 第二,方式灵活。本刘锐教授所讲的《领导者的法治思维》,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能力。让我深入了解则性思维要求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合法性思维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合乎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对待“坏法”;程序性思维要求要有程序,并且程序权义性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工具去审视、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权责性思维要求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相当。宝成研究员所讲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独到见解,让我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对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信心。李雪峰教授的《桌面演练:食品安全应急》,让我了解桌面演练方法,不仅使我积累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而且让我提升了突发事件形势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张志和研究员所讲的《传统文化与领导千部的文化修养》,让我深深感到作为当代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了解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而且深知当代领导干部比古代官员的眼界更宽阔,理应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使我真正领会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对文化作用的重要指示;“文化作为国家系统中的协调性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 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921-50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安健环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 号) 国家安监总局《安健环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

急预案编制导则》 《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管理规定 公司《安健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第三条工作原则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厂站、项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本制度中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答案B要点

一、单选: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答案: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 答案: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 答案: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 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8.12”大爆炸 答案: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B、投入警力快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 答案: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2004年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一、中国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本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 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经过上下各方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加强。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003年开始,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逐年趋好。2003年至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0.2%、7.1%和11.2%,今年1月至8月同比下降13.7%。2006年与2002年相比,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1.330下降到0.558,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4.05下降到3.3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下降到6.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4.940下降到2.041。 二是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事故逐年下降。2006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0.9%和20.1%。与2002年相比,2006年煤炭产量增长约9亿吨,达到23.3亿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减少2249人,下降32.2%。今年1月至8月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5.7%。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至2006年,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铁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2002年相比,2006年机动车增加了6500万辆,总量达到1.44亿辆,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51%和18.2%,今年1月至8月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2%。 四是2006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06年,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9.6%和7.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0.1%和49%。今年1月至8月,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3%和10.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分别下降14.7%和9.5%。 (二)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理论和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控制度实施细则

有限公司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控制 度实施细则 一、业务目标 1.防范、控制和化解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的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 2.加强公司对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的管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提高公司保障生产安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降低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对公司财产、资金损失。 4.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1.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公司战略的执行与实现。 2.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3.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4.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控制度,可能遭受外部经济处罚,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影响公司社会形象。 三、业务范围 本业务流程主要描述公司应对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的业务流程。 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是指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继续经营的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导致公司财产、人员以及投资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产生区域性或全国性社会影响,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稳定,从而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事件。 四、业务流程步骤及控制点 1.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分级 1.1.特别严重事件:公司全面爆发风险,涉及范围广泛,无法继续经营,导致公司财产、人员遭受严重损失,造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重大影响; 1.2.严重事件:公司爆发大规模风险,涉及范围广泛,无法正常经营,导致公司财产遭受较大损失。 1.3.较重事件:公司发生重大突发风险,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公司财产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有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目录 一、背景 (2) 二、电力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3) 三、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 (5) (一)单位概况 (5) (二)危险源情况 (5) (三)危害程度 (5) 四、电力电力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6) 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六、应急管理的主要应对对策 (9) (一)加强和完善电网建设 (9) (二)完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等制度 (9) (三)应急管理日常规章制度 (10) (四)电力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11) (五)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 (六)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12) (七)完善预案机制、培训和演练 (13) (八)高度应急响应 (13) (九)做好宣传解释,消除舆情 (14) 七、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一、背景 电力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电力系统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内容。电力发展,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结果,也向人类敲向保护电力安全的警钟。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数次较大停电事故,使其受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大面停电,影响约5000万人;2008年1月,大范围的暴雪低温,造成中国南方电网大面积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汶川8.0级地震大面积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20地震等,这些停电事故,暴露出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难题。 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频发,加强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的应急管理制度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公共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有效的组织力和沉稳的内定力等方面,它是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例如社会失序、结构失调、生态失衡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成为科学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但与我国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应急管理体系仍有待加强。当前,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机关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 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 (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

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答案

一、单选: 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B、投入警力快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答案: 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答案: 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 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答案: 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 B、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大爆炸答案: 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 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1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答案: 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答案: 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7年答案: A 9、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包括()。 A、分析判断能力 B、组织协调能力 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 D、以上都对答案: D 10、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 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B、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C、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D、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答案: B 11、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 师、教学辅导人员、()和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A、教学管理人员 B、后勤人员 C、保卫部门人员 D、实验技术人员答案: A 12、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不属于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阶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 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3.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可分为哪几个过程 4. 现场指挥系统有哪些职能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 (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旋,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3)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 (4)应急恢复 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 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必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管理,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怠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美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话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主要包括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等。 3.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4.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起重机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伤害类型有哪些 2.起重机有哪些安全装置 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规定,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取证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有哪些 1.重物坠落伤害、起重机失稳倾翻造成的伤害、挤压伤害、高处坠落伤害、触电伤害、其他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答案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2.0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2.0 0.0 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0.0 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2.0分) 得分: A 正确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为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和方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参建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期间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工程进展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或造成较大政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事件,分为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洪水、地质灾害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等)、铁路行车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等。 其他突发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应规定执行。 第三条主要原则 1.统一领导,加强管理。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逐级负责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快捷、畅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参建单位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基础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切实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应急预案体系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是公司对项目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组织管理的整体预案,是公司指导铁路工程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各参建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铁道部、建设部及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和本办法等,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第五条组织机构 公司是项目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全面组织指挥工程建设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部门负责人和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参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

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业(一)答案 1.危机管理主要依靠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所以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和完善法律规范无关。()(3分) 否 2.应急法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就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而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原则和规范的总称,是常态法制的必然延伸。()(3分) 是 3.能否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并有效应对危机,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是否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一个重要尺度。()(3分) 是 4.应急管理主要是政府行为,不应该让民间力量参与进来。()(3分)否 5.应急体制是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 是 6.在紧急状态下,应该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局面,不能再采用柔性管理的手段。()(3分) 否 7.应急管理就是在紧急事件发生之后的管理,在常态下不需要应急法制。() (3分) 否 8.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政府应统一、准确、及时地发布事态发展信息和应急处置信息。()(3分) 是 9.预警级别已经发布就不能调整,但是可以取消。()(3分) 否 10.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危险来临时必须按规定向上一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越级上报。()(3分) 否 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是我国近年来法制发展特别快的一个领域?()(3分) 应急法制 2目前,我国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直接相关的现行法律大约有多少部?() (3分) 30 3应急法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分)

以人为本 4下列哪一项是构建高效率的应急法制的可靠保障?()(3分) 科学发展观 5《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根本立法目的是什么?()(3分) 保护人民生命财的产安全 6下列哪一类突发事件是不分级的?()(3分) 社会安全事件 7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按其严重性,可以分为几级?() (3分) 4 8按照突发事件属地为主的管理原则,一般突发事件应该由哪一级人民政府来负责?()(3分) 县级人民政府 9下列哪一项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3分) 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 10下列哪一项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平台?()(3分) 信息系统 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全选)(4分) 2003年SARS事件 2004年禽流感疫情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 2006年“桑美”台风灾害 2.我国过去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分散立法模式带来了哪些问题?(全选) (4分) 宪法层面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宪法指导力度不足 没有《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基础

提高应急能力强化应急管理

提高应急能力强化应急管理近年来,我国部分校园危机事件频繁,引起国人关注,也让很多人反思,尤其对当前学校校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加强对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和紧迫的。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顺利应对我校校园突发事件,妥善处理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构建校园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相应的一系列的安全应急预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学校基本情况 湖口县第二小学位于湖口县新城区学前路,是2010年创办的一所全新的小学,校园占地面积42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大,环境优美。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学生3662人,教职工150余人。学校教学功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录播室、塑胶运动场、风雨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学校食堂和能容纳500余人的多功能厅。学校

以“学好人,做好事”为校训,以“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快乐, 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将“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近几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 的努力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学校荣获了“九江市教育技术(电教)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教学点”、“第七届全国小学生阅读大赛活动中评为 阅读教学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校园评比银奖”、 “江西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奖评选 校园电视节目银奖”、“湖口县教学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口 县学校(幼儿园)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二、构建校园安全应急机制的一系列措施 这几年来,我校以人为本,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预警机制,为了安全预警机制持久顺利的开展,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的: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

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可以预警的自大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够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坡脚处泉、井水位或水量突变、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坡脚处土体上隆。 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那些?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等。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怎么办?应该迅速关闭气源总阀、打开窗户通气、严禁开关任何电气和使用宅内电话,熄灭一切火种。 怎么样防止洪水进入室内?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将老鼠洞、排水沟等一切可进水的地方全都堵死。 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存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

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消防法》规定:电焊工、气焊工、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大型企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疫点应当采取如下措施:扑杀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它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敲击水管求救。地震逃出火场后不应该怎么做?为保护建筑物与室内财产,一定要先把火扑灭再外逃,携带容易烧毁的存折、钱币等外逃,不清楚门外的火情时就跳楼逃生。地震后发生毒气扩散要立即逃离现场、辩别风向,向上风较高位置逃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有建筑物里面被水围困怎么办?有食品保证、建筑物坚固且未被完全淹没时,留在那里等待救援。如果所在处是危房,应设法向安全地带转移,积极与救援部门联系。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怎么办?如果是在楼房上,从低层向高层转移;如果没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入水逃生;注意水情的变化,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做逃的准备。洪水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要设法向所在建筑物的高处转移,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执行力的层面.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005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 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应急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到2005年底,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基本构建而成,这是第二个里程碑。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的出台使得政府公共事件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 2006年3月,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人类文明发展得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一部不断遭遇挑战、战胜挑战得历史。预防与应对各种类型、大大小小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得全过程。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科技进步,突发事件得诱因更加复杂,形态更加多样,各种传统与非传统、自然与社会、国际与国内得风险与矛盾交织并存、错综复杂、公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一、突发事件得定义与分类分级 从历史早期得灾荒饥馑、瘟疫兵祸,到现代工业革命后得技术事故、环境灾难,再到现代全球化背景下得金融危机、恐怖袭击,突发事件得种类与形态日趋多样。 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及众多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发事件得研究,在突发事件得概念、分类、分级、预防、应对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得探索,并取得了丰富得成果。 (一)突发事件得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这一概念提出了很多定义,至今已有100多种,这些定义都从考察角度与研究目得不同各有侧重。在我国目前对“突发事件”概念就是这样规定得: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得《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

一章第三条规定: 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与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得,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得部门制定。 从突发事件这一定义来瞧,明确界定了4个要件: 1、突发性 事件发生得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得心里惯性与社会得常态秩序。 2、破坏性 事件给公众得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就是社会性得、受害对象也往往就是群体性得。 3、紧迫性 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 4、不确定性 事件得发展与可能影响往往根据已有经验与措施难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