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白茶的起源_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_汤鸣绍

中国白茶的起源_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_汤鸣绍

中国白茶的起源_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_汤鸣绍
中国白茶的起源_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_汤鸣绍

思考?探索中国白茶的起源、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

汤鸣绍

(福建省茶叶学会 350001)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白茶的起源与现代白茶的原产地,介绍了白茶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系统地归纳

了中国白茶的保健功能,供白茶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中国白茶;起源;品质成分;保健功效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而得名。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建阳、松溪,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生产。长期以来是福建传统的外销茶。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而内销极少,以致许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白茶。

白茶性寒凉,味清淡,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清凉解毒的功效。由于白茶制法独特,只经适度的自然氧化,因此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品质。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白茶的保健机理,诸多保健功效的发现促进了白茶的消费。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白茶认识的日益深入,白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白茶起源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发现和始用,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人类利用茶为食、为药。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煑羹饮,晒干收藏。白茶的制法就是采下鲜叶,自然晾干、晒干,最后收藏。由于远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栽培面积小,产量有限,也没引人重视。从神农时代的药用开始一直沿用到现代,制法基本没变。比绿茶诞生还要早2000多年。所以是六大茶类最早的茶类。随着时代的发展,茶类的演变,后期才从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以至再加工的各种花茶、紧压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保健茶和茶饮料等。

唐代陆羽《茶经》(758年)七之事《永嘉图经》中记载的“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是指茶树品种。经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中出现的“白茶”,其实是早期产于北苑的野生白茶树,采制方法是蒸圧而成团茶,非现代白茶;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类之一,也是白茶品种,不是白茶制法。这与现代武夷山的白鸡冠、浙江的安吉白茶、宁波印雪白茶相似,都是指叶片白化的茶树,制法都不是白茶。

白茶的制法最早文字记载是明代田艺衡所著《煑泉小品》(1554年)中所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其中“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明代闻龙《茶箋》(1630年)进一步阐述:“田子蓻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亦未之试耳”。这种“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正是当今白茶制法的特点。明朝陆应阳在《广舆记》中写道:“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清代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关于绿雪芽的记载。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考证出:“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痳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太姥山一片瓦寺(鸿雪洞旁)的僧人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绿雪芽(现已由丹井茶室阙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鸿雪洞顶采摘野生茶树的芽,晾晒成干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银针。福鼎还有一个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位蓝姑在此居住,以种蓝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她将所种的绿雪芽作为治痳疹的良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戴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其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座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古白茶的诞生与福鼎民间流传的太姥娘娘之蓝姑传说不谋而合。太姥山周边的原住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仍执著地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山民这种自制的土茶,俗称“畲泡茶”、“白茶婆”。

2010年3月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证实,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了数十件茶具的渣斗,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1000年的珍贵茶叶,大约有30根。经过考证,考古工作者初步认为这些茶叶是产自福建的珍贵白茶,十分稀有[3]。

以上所引的史书文字记载虽然还不多,但已能证实古白茶起源的悠久历史。

商品性现代白茶的起源,不同品类的原产地各有不同。据林今团考证,现代白茶发源于建阳水吉,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年(1772-1782年)由建阳漳墩镇南坑茶农肖乌奴的高祖创制。当时称“南坑白”,以菜茶品种采制,故又称“小白”或“白毫”。自道光元年(1821年)后,发现水仙茶树品种,同治九年(1870年)水吉以大叶茶芽制“白毫银针”。 并首创“白牡丹”。 道光年间,建阳白毫茶开始远销甘肃等西北地区。同治七年(1868年)后建阳白茶大量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和香港等地。

白毫银针:据《福建地方志》等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清咸丰七年(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良种后,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以福鼎大白茶芽制银针,称“大白”。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制的银针(后称土针)10多倍。约在1860年后就停止生产“土针”。

政和县在清光绪五年(1880年)选育出政和大白茶品种,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白毫银针在1891年就已有外销。

白牡丹:采用大白和水仙茶之一芽二叶者,其初制品称大白和水仙白,经精制拼配称白牡丹。建阳水吉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首先创制。政和县至1992年才制造白牡丹。

贡眉和寿眉:采自菜茶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小白”,其精制品称贡眉和寿眉,创制时间与白牡丹相近。

新工艺白茶:是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与福鼎白琳茶厂为适应港澳茶叶市场的需要,于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其原料要求同白牡丹,嫩度可略低些。其制作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拣剔、过筛、烘焙、装箱。

白雪芽:又称福建雪芽,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郭吉春于1989年研制的一种白茶专利产品。外形介于白毫银针与高级白牡丹之间,芽多芽壮,白毫密披、色银白带绿,芽叶连枝、新频美观,香气清高鲜爽,毫香显、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淡绿或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明亮。泡入杯中,犹如鲜花朵朵,品饮时给人以美的享受。1989年获农业部优秀农产品称号和福建省名茶一等奖。1993年“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0年代少量出口到香港。

2 白茶的品质成分

白茶的品质成分包括氨基酸、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茶多糖、芳香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功能成分。

湖南农业大学杨伟丽教授等于2001年以同地点、同品种、同嫩度的鲜叶,同时加工成六种茶类的茶样,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见表1)。结果表明 ,氨基酸、黄酮类、可溶性糖和咖啡碱均以白茶含量最多,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水浸出物则以绿茶含量最多。

表1 六类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茶类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mg/g)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鲜叶 1.59223.59 1.28 3.4411.7845.6

白茶 3.15513.78 2.05 3.8612.5031.9

绿茶 1.47522.49 1.19 3.389.9744.4

乌龙茶 1.42512.78 1.32 3.099.0627.9

红茶0.9707.93 1.55 2.998.0623.9

黑茶 1.37515.51 1.03 3.019.4524.7

黄茶 1.36116.71 1.15 3.0910.5727.6

2.1氨基酸

白茶特有的清甜爽口品质特征与其氨基酸含量很有关系。六大茶类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且比鲜叶含量还高出近一倍。鲜叶中氨基酸约有30多种,其中茶氨酸在茶叶中占游离氨基酸的40%-60%,具有鲜甜味和高鲜的香味特色,对白茶的滋味,色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茶氨酸具有安神、降血圧、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功能等多种保健功效。

2.2 茶多酚

是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儿茶素类中主要包括简单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茶多酚是影响白茶滋味、色泽的重要品质成分。现代医学证明,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过敏、抗突变、抗癌、降血脂、降血圧、降血糖、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防龋齿、除臭、解毒、抗艾滋病病毒等多种功效。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性、抗氧化、降血圧、除臭等功效。白茶中黄酮类的含量比鲜叶与各类茶都高。

2.3 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含量占3%-5%,并含少量的可可碱、茶碱。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分,带苦味,具刺激性,有提神兴奋、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抗过敏、抗喘息等作用,其他生物碱还有扩张血管、利尿、解毒等功效。白茶所含咖啡碱比鲜叶与其他五类茶含量都高。

思考?探索

2.4 茶多糖

白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比鲜叶有所增加,比其他五类茶含量都高。可溶性糖类是茶汤甜味的重要物质,还参与茶叶香气的形成。茶多糖能降血糖、降血脂和防治糖尿病、抗辐射,保护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血栓等功能。

2.5 芳香物质

茶叶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多而杂,含量极少,对茶叶香气起决定作用。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醇类和酯类等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而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乙醛、香叶醇、水扬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其中芳樟醇高达香气总量的1/4.白茶的香气成分对人体可起镇静、镇痛、安眠、放松、抗菌、消炎、除臭等多种作用。

2.6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中主要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1、B2、维生素E、K。维生素P是黄酮黄烷醇等的统称,白茶中黄酮类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增强毛细血管壁,对心血管病有预防作用,白茶是维生素P的供给源。胡萝卜素是维持正常视力所不可缺的物质,它能预防虹膜退化,有明目的作用、还有维护听觉、生育等功能正常,保护皮肤粘膜,促进生长等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抗癌、抗氧化、抗辐射、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2.7微量元素

茶叶中有近30种矿物质元素。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必需元素有钠、钾、钙、磷、镁、铁、锌、铜、碘、硒、铬、锰、氟、钼等。茶叶是一种高钾低钠饮料,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饮用极为理想。与一般食物相比,饮茶对钾、镁、锰、锌、氟等元素的摄入最有意义。钾是调节体液平衡、调节肌肉活动,调节心肌活动的重要元素。缺乏会造成肌肉无力、精神萎靡,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锌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锌与蛋白质的合成、DNA和RNA的代谢有关。骨骼的正常钙化、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正常功能,创伤及烧伤的愈合,胰岛素的正常功能与人的味觉都需锌。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在骨骼与牙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硒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过氧化酶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活性氧和自由基的伤害。具有抗癌、防衰老和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硒具有胰岛素作用,能调节人体内糖分,有助于改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有保护视神经、预防白内障,增强视力的功能;能防治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能保护肝脏,抵制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3 白茶的保健功效

白茶含有对人体具有特殊功效的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黄素、茶多糖、茶氨酸、γ-氨基丁酸等。各种成分对人体的效应各有侧重。有生津止渴、清热消暑、杀菌解毒、退烧降火、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和胃止泻、消炎止痛、明目洁齿、利尿通便等功效,对通常性、常见的许多疾病,通过饮茶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和减少疾病对人体的威胁。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茶叶内含成分进行药理药效研究,为茶的保健和医疗功效提供了生化和现代医学基础。同时发现白茶对一些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辐射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疗效。

3.1抗突变、抗癌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大量的研究证实,茶多酚不仅可抑制多种物理(辐射、高温等)、化学(致癌物)因素所诱导的突变(抗突变作用),而且还能抑制癌组织的增生(抗癌作用)。在抗突变试验中,茶多酚对多种致癌物质如亚硝基化合物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EGCG的作用最强。白茶在加工过程茶多酚发生儿茶素的表异构化,对抗氧化活性不会有明显影响,而且增加了黄酮类,茶氨酸等的含量,黄酮类物也是抗氧化的主要物质,茶氨酸对抗癌药物剂量有减少副作用的效果,使癌症的治疗更加有效。阮萃才等(1988)的研究结果,白茶在抗沙门氏菌的诱变方面有很强的抗诱变活性,比绿茶有更强的抗诱变作用。

王刚等(2009)对绿茶和白茶的抗突变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和白茶的乙醇提取物对致突变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0.4μg/皿)诱导TA10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浓度1.25mg/皿样品处理时,白牡丹、白毫银针、龙井绿茶和云雾绿茶的抗突变抑制率分别为65%、68%,57%和46%;(浓度2.5mg/皿样品处理时,抑制率分别为77%、84%、77%和75%),即白茶的抗突变效果优于绿茶。

据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资料表明,白茶是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捣鬼抑制、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茶叶中的锌也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王宏树等,1994)。

王刚等(2009)研究了白茶和绿茶的抗癌效果,结果表明,样品对胃癌细胞株(AGS)处理时,在400μg/ml浓度样品处理下,白牡丹抑制率达84%和白毫银针达96%。龙井绿茶91%和云雾绿茶77%;在200μg/ml浓度样品处理下,白牡丹、白毫银针、龙井绿茶和云雾绿茶抑制率分别为55%、76%62%和55%。样品对人体结肠癌细胞(HT-29)处理时表现与样品对人体胃癌细胞(AGS)处理时有相似的效果,即白茶对两种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体外抗癌效果略强于绿茶。

3.2 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

白茶中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皀素、芳香物质等功能性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茶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有很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对食物病原菌有广谱抑制作用;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对百日咳菌、霍乱菌、白癣菌等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肠胃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有抗病毒作用。茶色素中的叶绿素、茶黄素的抗菌作用也很强。茶多酚、茶黄素、茶皀素对皮肤致病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茶多酚与维生素C一起用,消炎效果更佳。白茶比绿茶抑制细菌病毒更有效。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对人类致病病毒具有抵抗效果。白茶提取物及其茶多酚均可抑制口腔主要病原微生物,所以牙膏中添加白茶提取物护齿效果更好。

3.3 抗辐射作用

茶叶能防辐射作用,最早发现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凡有饮茶者其体质状况、白血球指标以及寿命都明显优于不饮茶者或少饮茶者。白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防辐射物质,均有助于防辐射危害。茶叶中所含的这些物质,可直接参与清除辐射产物自由基,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调节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来提高细胞对辐射的抗性,促进造血和免疫细胞增殖和生长,使辐射损伤组织得到恢复,表明茶叶及其功效成分不仅具有抗辐射损伤效应,且对辐射损伤体后还有恢复、治疗的作用,茶叶抗辐射的作用是多种成分多种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日本静冈药科大学林荣一教授等用煎茶和抹茶浸出液喂小鼠,研究对90Sr的体内吸收和排出作用,结果发现服用煎茶和抹茶的小鼠体内残留的90Sr仅为对照组的1/2,说明煎茶和抹茶有阻止肠道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吸收和加速其排出。试验表明,用2%茶多酚喂养小鼠,48h后可将已渗入骨髓的全部放射性90Sr置换出来并排出体外,而对照组动物在同一时间内仍有90Sr存留。也有资料表明,茶叶中黄酮类物质能吸收放射性90Sr饲料,甚至已深入动物骨髓的90Sr也能被其吸收排出。小鼠饲喂少量含90Sr饲料后,一组饮服含2%的黄酮类复合物溶液,另一组不服,经48h检查,发现前者骨髓中没有90Sr的痕迹,而后者骨髓中发现有15%的90Sr 含量。

随着大量电工、电子、电器产品的问世,核武器、核能源的发展,临床放疗的广泛应用,雷达、无线通讯、广播电视等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辐射污染以一种无声无息的方式来到人们面前,防止辐射伤害日益引起重视。茶叶对各种辐射损伤都有防护作用,它可提高活力,对皮肤的保护,提高免疫功能,有保护造血组织的功能。茶叶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茶叶可把你从辐射中拯救出来。

3.4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明,茶叶及其功效成分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等作用,从而可以调节血液中的多种指标,改善心脑血管系统,这将有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白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冠动脉的扩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血输出量,改善血液循环,加快心跳。茶多酚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阻止机体受氧化;能抑制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以防止血栓的形成;能降血糖、降血压作用。白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加工中较好地保留了檞皮素,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茶氨酸可通过特定的氨基酸的输送系统被吸收到脑中。研究发现茶氨酸被吸入脑后会使脑内神经传达物质多巴胺显著增加。2000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尔维德·卡尔森发现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神经传达物质。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是由于病人的脑部缺乏多巴胺。茶氨酸影响脑中多巴胺等神经传达物质的代谢和授放。由这些种经传达物质控制的脑部疾病也有可能因此得到调节或预防。茶氨酸还能抵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神经细胞的死亡与谷氨酸有密切联系。谷氨酸过多的情况会出现细胞死,这通常是老年痴呆等的病因。茶氨酸与谷氨酸结构相近,会竞争结合部位,从而抑制神经细胞死。这些结果使茶氨酸有可能用于对谷氨酸引起的脑障碍,如脑栓塞、脑出血等脑中风以及脑手术或脑损伤时出现的虚血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茶氨酸有明显的降血圧作用。其降圧功效是儿茶素的10多倍。

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Vc的吸收。V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转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涌透能力。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都有明显的调节血液流变特性,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具备了抗血栓效果。饮茶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磷脂。血脂的降低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作用。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引起降压。白茶还含有芦丁,有利于提高微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预防脑出血,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茶多酚与儿茶素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刘湘新等用2%茶多酚溶液灌胃可使老龄大鼠血清胆固醇下降21.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值上升(P<0.05)。茶色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茶多糖对高血脂也有显著疗效。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茶叶及其有效成分通过降低血脂水平,调节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等水平,从而预防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3.5 降血糖作用

白茶在加工过程较好地保留了人体所需要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脂蛋白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分解体内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饮白茶能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这就使人体内糖代谢发生变化,使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在民间,用泡饮粗老茶治糖尿病的实践就是发挥茶中含茶多糖的作用。原料愈粗老,茶多糖愈高。温水泡茶,茶汤中茶多糖含量较高,

思考?探索

对降血糖有效。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等药理功效。茶皀素也有调节血糖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压等功效。微量元素硒具有胰岛素作用,它可调节人体内的糖分,有助于改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胰岛素,以促进血糖的代谢,另一种是抑制体内淀粉酶、蔗糖酶等的活性,使摄入体内的淀粉、多糖无法被消化吸收,直接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控制体内糖分,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试验发现茶多酚与儿茶素以及茶黄素,对人体内的淀粉酶,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茶黄素的效果最强。动物试验与临床试验证明在摄取淀粉或蔗糖之前30分钟,先服用茶多酚可抑制血糖值的上升。

3.6 抗氧化、防衰老、增强免疫

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一是过量的自由基引起的,二是体内脂肪的过氧化。众多的研究得出,茶叶中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其主要功效成分呈多酚类化合物,包括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等。此外,茶氨酸、茶多糖、生物碱、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亦有抗氧化活性。白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很强,而且这个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E、维生素C,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协同抗氧化,还有增效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抗衰老作用。我国曾实验证明,用小剂量的茶叶(每天每公斤体重3克茶)喂饲不同年龄的小白鼠。结果可使老年小白鼠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减少23.7%-41.9%,而成年小白鼠的过氧化脂质含量减少12.7%-23.2%。

人体具有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袭。这种免疫防御系统是通过人体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巨噬细胞来护卫人体健康。饮茶可提高人体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茶中的茶多酚和茶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茶多酚对溶血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茶多糖能使血清凝集素抗体数增加,从而增强抗体的免疫功能。

3.7 抗过敏作用

空气中经常会夹杂和飘带一些污染物,植物花粉等,有时会引起某些人的过敏症。还有人吃海鲜或喝牛奶、吃芒果等也会出现过敏症状。人的呼吸道吸入这些异物时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会释放出组胺。组胺会使毛细血管的透性增加,在皮肤上出现红疱状过敏症状。严重时全身均会出现红疱,奇痒难忍,痛苦不堪。因此治疗过敏症状的药物作用在于阻止组胺的释放。白茶中的茶多酚(尤以酯型儿茶素为强)、咖啡碱、茶皀素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日本滋贺医科大学上原正已教授等人在1996年曾对212名过敏性皮肤炎患者进行了茶临床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证明,每天饮用400ml茶,4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4%,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引起日本皮肤科学会、过敏症学会的很大反响。

3.8 保护肾功能作用

肾病是一类多发病,患病人数较多,且多为青壮年。目前肾

病治疗已有药物、透析、移植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诸多缺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及其有效成分对引发肾病的多种因素有抑制作用。另外,它们还具有益气化瘀、解毒泄浊、抗凝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功效。因此,茶叶有可能抑制肾病的诱发、进展和改善肾病症状,从而防治肾病。茶多酚能显著增加家兔的排尿功能。是高效持久的利尿剂,有利于改善肾脏的滤过功能。白茶中的咖啡碱也有利尿功能。多数肾病都伴随水肿,治疗这些疾病常用利尿剂。医用的利尿剂均为排钾利尿剂,过度应用时又可造成钾在体内滞留,发生高钾血症。茶叶的利尿作用无疑有助于这些肾病的缓解,茶叶尤其是茶多酚可克服这类利尿剂的缺点,因而是良好的天然利尿剂。茶多酚能显著改善肾炎的生化变化和病理变化,能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用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色素治疗6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尿蛋白的排泄量显著减少,因而茶多酚得以改善和恢复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减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也有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茶多酚抑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脂质过氧化,并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郑颜萍等发现茶多酚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下降,可见茶多酚对肾病有临床治疗效果。茶多酚抑制甲基胍产生,防止尿毒症。茶多酚防止免疫过强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和机体脂质过氧化,从而能够抑制肾病的发生;同时,茶多酚还可抗凝,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从而可预防肾病进展。

3.9 保护肝脏的作用

白茶浸提液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保护作用有所增强。袁弟顺(2006)研究了白茶饲喂CCl

4

致急性肝损伤的小鼠,结果表明,高、中、低3种剂量的白茶浸提液(WTS)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1),

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从而对小鼠CCl

4

致急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白茶中的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茶氨酸等活性物质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膜结构的

完整及功能,达到拮抗CCl

4

对肝细胞膜的损害作用。白茶中的咖啡碱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增强利尿,还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茶氨酸能降低腹腔脂肪,以及血液和肝脏中的脂肪及胆固醇浓度,有护肝、抗氧化等作用。

3.10美容作用

1998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和共同基金会赞助开展茶与健康研究,结果表明茶叶是一种广谱性对人类多种常见病有预防效果的保健食品,同时有助于美容。

茶的美容作用源于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所形成的综合效应。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茶叶的主要药效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通过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浅谈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叶志霞

(福建安溪茶校 安溪 362400)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音乐所具有的表情功能、叙述功能和潜移默化功能,被广泛运用于休闲娱乐、养生治疗、电影电视等行业中,推动并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笔者长期从事茶艺专业的音乐和茶艺表演教学,本文拟对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1 背景音乐对茶艺表演的影响和作用

1.1 背景音乐的特征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茶艺表演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因此,茶艺表演在创造“丰富的视觉形象”的同时,还要创造“丰富的声音效果”。由此可见,一场成功的茶艺表演,除了场景设计的布置、表演者的外在气质,以及表演过程的完美等外,还要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音乐无疑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不仅是表达艺术,而且是体现茶艺表演艺术构思的音乐。因此,背景音乐在茶艺表演中不是一个独立体,它要有机地和茶艺表演画面及解说词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情调和律动艺术效果。

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它是为茶艺表演过程营造一种特定情感氛围的配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即受茶

艺表演内容、情节的影响,它的出现不是连续性的,而是间断出现,在结构上具有不完整性特征。

1.2背景音乐与解说词的巧妙结合

作为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茶艺表演用背景

音乐的因素唤起观众内心的情感感受,其冲击力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而背景音乐所包含的旋律

和音响效果在结构上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

背景音乐难以使茶艺表演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因此,只有利用

解说词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背景音乐表达的局限,以

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茶艺表演的情感表达上升到

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说,解说词在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与表现力,与背景音乐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因此,一场成功的茶艺表

演离不开好的背景音乐,也离不开与解说词的巧妙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茶艺表演在情感上

的艺术感受。

1.3 背景音乐的作用

在茶艺表演中使用背景音乐,它可以使表演过程声情并茂、

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辐射、调节免疫等实现保健与美容作用。茶叶中的茶多糖、维生素、芳香物质等成分也有保健和美容作用。

广义的美容包括颜面、须发、躯体、四肢等全身的美化。茶在护肤、明目、固齿、美发、轻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茶叶及其功效成分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活血化淤、疏通经络、利尿通便,及时清除体内废物,保持血液清洁,保证皮肤的正常功能。经常喝茶,特别是喝白茶,保持体质不冷不热,不生疮瘘,不长痘痘,延缓皮肤衰老、皱纹形成,抑制皮肤斑痕和色素沉着;保持皮肤湿润、白中透红;作为心灵窗户的眼睛,要保持晶莹明亮有神,神光光沛。多饮茶、补充维生素C、E、A有助于明目,保护视力。固齿防龋,从小用茶潄口,使用添加茶叶牙膏都能达到固齿防龋的作用。减肥轻身保持苗条的体形,不仅是外在的美,更是健壮体魄的要求。古医书中都提到“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茶“减肥”、“去脂”的功效。

综上所述,茶叶及其功效成分具有护肤、明眸、美发、轻身等功能,在保健美容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叶乃兴主编.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年7月一版.

[2]袁弟顺编著.中国白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一

[3]张育松编著.福建名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1版

.

[4]朱永兴等编著.茶与健康[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12月一版.

[5]骆少君主编.饮茶与健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3月一

[6]程启坤,陈宗懋编著.饮茶与健康[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4年8月一版。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烹饪起源与发展 自从劳动创造世界、洪荒大地出现人类之后,饮食这个动物肌体与其生活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生活现象也就产生了。人类的饮食文明,经历过生食、熟食、烹饪三个阶段,各个国家和民族在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则不尽一致。在我国,生食、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的划分,大致是以北京猿人学会用火、以及1万年前发明陶器作为界标的。换句话说,我们祖先从生食到熟食,从火炙石燔到水煮盐拌,走过170万年的艰辛历程,直到学会制造最早的生活用具——陶罐,作为文明标志的烹饪术,始在华夏大地诞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我国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群——元谋猿人。元谋人和60万年前出现的兰田人、50万年前出现的北京人,统称“猿人”。他们群居于洞穴或树上,集体出猎,共同采集,平均分配劳动所获,过着“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生活,这便是中国饮食史上的“生食”阶段。大约在50万年前,先民学会人工取火。继北京猿人之后陆续出现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以及山顶洞人,被考古学家称为“古人”或“新人”。出土文物证实,“古人”或“新人”尽管人处于原始状态,但已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化冰取水、烘干洞穴、照明取暖、防卫身体和捕获野兽,进入了中国饮食史上的“熟食”阶段。熟食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从燃料和原料方面,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中国社会进入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氏族公社最后形成,并出现原始商品交换活动。这一切又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社会条件。特别是制造出适用的刮削器、雕刻器、石刀与骨椎,发明摩擦生火,学会烧制瓦陶,更为烹饪技术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与装备。再加上盐的发现、制取与交换,梅子、苦瓜、野蜜与香草的采集和利用,进而初步解决了调味品的问题,至此,中国烹饪之道始而齐备,中国饮食史从此揭开“烹饪”这崭新的一页。在学术界,也有把用火熟食化为烹饪诞生的标志,称为中国烹饪的萌芽时期,即火烹时期。烹饪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从蒙昧野蛮进入文明的界碑,“新人”向“现代人”进化的阶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触媒。它对于维系中华民族昌盛、促进生产力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缔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菜肴的发展,可划作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和当代五个时期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中国散打历史与发展

历史与发展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脚踢、抱摔等简单的散打技术,并学会了一些野兽猎取食物的本领,如:猫扑、狗闪、虎跳、鹰翻等。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1979年散手在我国成为竞技的比赛项目。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许使用擒拿,不许攻击喉、裆等要害部位;运动员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在对敌斗争中这些界限就没有了,军警对敌斗争就专寻对手的要害部位击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散打的出现让中国武林(格斗界)火红起搏击热。 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湖南卫视对赛事作了全程报道,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众多散打高手登台竞技,当年的散打王是来自解放军体院的“劈腿王”柳海龙。通过2000年一年来的比赛,散打王争霸赛已经在体育界、武术界尤其是散打专业队中得到了普遍认同,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参加散打王争霸赛的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学习和训练散,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手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散手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武术搏击有很强的生命力,延续到现在,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散于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中国武术徒手搏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到日本,当时称“唐手”,后来改称“空手”。如今有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不仅喜爱中国套路技术,而且喜欢散手运动。通过与各国选手较技,不仅可以促进国际武艺交流,将中国散手运动推向世界,而且也可以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了解和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往。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除了要立足于养成擒敌捕盗和防身自卫的本领,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徒搏技术,并把杀敌技要保留到军警技术中外。还要顺应武术徒搏技术已从总体上向体育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到广阔的体育天地中去寻求武术徒搏技术发展的空间,开发和创制不同技击特色、不同竞赛规则的徒搏比赛方式。武坛将因徒搏比赛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而生机勃勃,更加灿烂。武术传习者会因兼习多种徒搏技法,参加多种徒搏竞赛,而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也只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才可能全面的展示出武术的全貌,促进武术的全面发展。 中国散打能代表中国武术吗 中国散打能代表中国武术吗?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很多人都抱着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觉得,在现在社会里,武术已经是一个相对古老的名词。他们觉得现代的一些搏击,

古代法律之起源

古代法律之起源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号:13 摘要: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之途径,特征 其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途径 (与“礼”“刑”之间的关系)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其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正文: 浅论中国古代法律起源 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与“礼”“刑”之间的关系,即“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手段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虽然在外观上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各种特征,但在统治阶层内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人们的社会的地位,并按氏族家长制的传统统治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与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相联系。夏朝实行“家国相通、亲贵合一”,君主启是所有臣民的最高家长,各贵族又是各家族的家长,并任有官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家长制式的管理。这导致了古代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便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由此,古代中国的法律也日益专制化。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论文

中国法制史 论文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形成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在自身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都曾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民族精神、把最鲜明的价值观念熔铸到法律制度之中,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色彩斑斓的法律文化体系。中国法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法系之一,曾经焕发着活跃的生命力,为世界所赞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气象博大、学派众多,其中,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儒、道、墨、法、兵、释、阴阳、纵横等众多文化均参与了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互动。多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和渗入,使得我国古代法律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华法系”。要理解中华法系的博大精深,必须了解她的起源和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特征 正文: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起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伴随着国家文明的昌盛而开始了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经过此后几千年的积累与回旋,中国古代的法律体制,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从相对粗略和幼稚的简单法条,发展成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风格特异、义理精神的庞大的法律体系。那么,中国古代法律是怎么起源的,又有什么特征呢? 马克思关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认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马克思认为,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法律产生的共同规律之一。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指出了法律产生的原因,那么中国法律的产生就必然有一个渊源。中国法律起源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这其中包括中国法律起源的方式、时间。对此问题,古今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看法,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但在学术界比较受推崇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由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 法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的反映。原始习惯虽不能产生体现为国家形态的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胚胎形态——氏族习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的起源,实质上是由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过程。 2.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

呼和浩特新东方烹饪学校:中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 一、烹饪、烹调、烹调工艺 烹饪,是人类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把可食原料用适当方法,加工成为直接食用成品的活动。它包含烹调生产和饮食消费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烹饪一词,最早见于2700年前的曲籍《易经·鼎》中,原文为“以木巽火,亨饪也。”《易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在宗教迷信外衣下,介绍当时社会状况,保存了一些古代朴素辨证法的思想。“鼎”是先秦时代的炊、食共用器,形似庙里的香炉,初为陶制,后用铜制,还充当祭祀的礼器。“木”指燃料,如柴、草之类。“巽”的原意是风,此处指顺风点火。“亨”在先秦与烹通用,为煮的意思。“饪”既指食物成熟,也指食物生熟程度的标准,是古代熟食的通称。 “以木巽火,亨饪也”就是:将食物原料置放在炊具中,添加清水和味料,用柴草顺风点火煮熟。由此可知,烹饪这一概念在古代包括了炊具、燃料、食物原料、调味品以及烹制方法诸项内容,反映出奴隶社会时期先民生活状况及其对饮馔的认识。还由于古代厨务没有明显分工,厨师既管做菜,又管做饭,还要酿酒、造酱、屠宰、储藏,因此烹饪一词,在古代实际是食品加工制作技术的泛称。 烹调,制作菜肴、食品的技术。一般包括原料选择、粗加工、细加工、临灶制作、用火、调味以及装盘的全过程。烹调一词,在唐宋时期即已出现。如陆游《剑南诗稿·种菜》:“菜把青青间药苗,豉

香盐白自烹调。”这时的“烹”加热烹炒,“调”即配料调味。烹调工艺,是制作各类食品的全部加工技法及其流程的概称。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将烹饪原材料制成可口的食品,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地对烹调原料进行切割、组配、调味和烹制,使之成为能满足人们饮食需要的菜品的规范方法。 二、菜、菜式、菜品 菜、菜式、菜品都指通过烹调制成的食品。但是,按餐饮业的语言使用习惯,它们的含义也有一些细微区别。菜,含义比较宽广,有时是单称(如这道菜),有时是复称(如汤菜),其内涵要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菜式,多指菜肴的品种花色(如烧烤菜式),主要见于南方。菜品,是手工食品的通称,包括菜点羹汤,如蒙古族菜品中就有“红食”与“白食”之分;现今使用菜品一词,主要是和轻工业食品、天然食品相区别。 三、面点、点心、小吃、主食 面点,是以米、麦、豆、薯等为主料,肉品、蛋奶、蔬果、调味品作辅料,通过制胚、包馅、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它的外延最宽,包括中点和西点、大路点心和筵席点心、日常小吃和节令小吃、通行面点和地方面点,以及历史名点、祭点、民族点心等。其特色是: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帮式众多,宜时当令,可塑性强,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点心,又称细点或花点,是面点中的一个大类。其特色是:注重款式和档次,讲究造型和配器,玲珑精巧,观赏价值高,多作席点或

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 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武术起源以及发展历程

武术起源以及发展历程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人类的社会主要以狩猎等原始的生产活动为生,并从中学会了徒手或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等击打野兽的方法.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但这些击打技能却为武术的形成准备了一定的先决条件. 从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逐步形成徒手或持械的格斗技术.从而演变成近代的体育运动,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都曾出现.如击剑,泰国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 发展概况: 1.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256年) 武舞不分,合二为一,成为"武舞". 它是将用于实战格杀的经验按照一定程式来演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如<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 武术体系逐步形成. 3.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这一时期有较多的武术著作问世.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谈到了剑术已有"法"而且各异. 刀已基本取代了剑再军事上的地位,而剑在非军事用途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东穿日本(日狗看好了!!!!) 4.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 武术在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然而由于玄学盛行,追求炼丹于长生不老,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发展. 5.隋唐时期 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武举制,大大推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 6.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 7.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在清代,武术于道教养生,内丹术和引导术进一步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武术内功(不得不承认= =.. 内功确实出现的很晚..当然不是说之前没有内功.只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系统而已)

中国烹饪复习

中国烹饪复习 周六增开全校性选修课考试时间:中国烹饪第一轮2011年5月3日下午14:30—15:5016:00—17:20;第二轮16:00—17:20 地点两轮都在9202(大教室)。 一、选择题 1、(B )在汤中的浓度一般以0.8%~1.2%为宜。 A、白糖 B、食盐 C、酱油 D、食醋 2、牡丹花刀使用范围于(D )。 A、畜肉类 B、禽肉类 C、虾肉 D、鱼类 3、酸味太重,可以用(C )改。在发酵中产生的酸味要用碱性物质(食品中多应用面碱、小苏打等)中和其氢离子来矫正。 A、醋 B、盐 C、糖 D、酱 4、一般清汤的制作时,锅中应保持汤汁(A )。 A、平静 B、沸腾 C、翻滚 D、40℃ 5、在有主辅料的情况下,主料与配料的(D )比例最好不要低于2:1。 A、色彩 B、形态 C、空间 D、重量 6、配菜是一个重要工序,确定了(C )。 A、烹饪卫生 B、菜肴的艺术美 C、菜肴的质和量 D、餐厅管理 7、制作清汤的基本注意事项是(C)。 A、加热汤汁的初期加入食盐调味 B、加入淀粉进行增稠处理 C、煮制的时间不宜过长 D、制好的清汤最好沉淀2天使用 8、菜肴造型是技术,艺术(D )在配菜中的完美结合。 A、艺术 B、武术 C、民间 D、文化 9、广东菜系由广州菜、(A )、东江菜构成。 A、潮州菜 B、常熟菜 C、福山菜 D、佛山菜 10、旺火速成是( C )的关键之一。 A、水爆 B、汤爆 C、酱爆 D、油爆 11、调味的方式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C )、味的转化。 A、味的突出 B、味的相加 C、味的掩盖 D、味的变调 12、碱水发操作是先将干料(D )再用碱溶液发透。 A、蒸熟 B、烹调 C、刀工成形 D、浸泡回软 13、四川著名代表菜肴是(B )。 A、葫芦鸭子 B、开水白菜 C、白玉鸡脯 D、蚝油牛肉 14、所谓调味,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影响原料,使菜肴具有多样口味和风味特色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就是调和(D )。 A、香气 B、口味 C、余味 D、滋味 15、东坡焖肉是(C )著名代表菜肴。 A、湖北 B、北京 C、浙江 D、广西 16、凉菜拼摆的操作关键是( D )与设计。 A、色彩 B、选料 C、盛具 D、切配 17、工艺凉菜的配色要结合物象自身要求,按照(A )恰当调配。 A、色彩规律 B、原料形状 C、切配形态 D、盛具色彩 18、盐焗鸡用较多的盐:D A用盐腌制B用盐煮制C用盐炖制D用盐做传热介质 19.下列香气中属烹饪原料天然香气的为(D ) A.酱香B.酒香C.酸香D.腥膻异香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①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②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特点。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体一致的共性特点,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自身独特存在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例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色彩,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权、王权、皇权和族权、父权、夫权的高度统一;法律制度贯彻礼刑并用、"德主刑辅"原则,突出体现"礼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体系采取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体例模式,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部门的法律关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或制裁;刑罚制度相当野蛮残酷,刑罚体系包含大量摧残人身体肤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内容;等等。那么,这部分法律内容或法律制度特点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法制史学界进行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国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进行探讨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应该承认,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法史观或方法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中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其所有观点或结论,也不打算系统探讨其全部成因,只想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问题也较多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历史事实。谬误不当之处,祈望不吝赐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早熟性"问题 目前在法制史学界,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处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大国。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形、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社会很早就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门槛。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松软,天然具备发展原始农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早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活动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最先进的夏部落,便在木石器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积累,加速了私有财产的形成和阶级的分化,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如此说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夏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便具有"早熟性"特征。 所谓"早熟性",实际是文明起源发展"不正常"或"变态"的同义语,颇有些类似于"早产儿"的意味。它最初是西方人在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东方古代国家社会历史真相的情况下,用来概括东西方古代文明起源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性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无一例外地都是以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国家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范本的。如马克思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论述古代国家文明起源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时,就曾经明确谈到: 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1] 在这里,马克思是把希腊古代文明比喻为发育"正常的儿童",而把东方古代社会看作"早熟的儿童",对日耳曼蛮族则视为"粗野的儿童"。因此,认为希腊古代国家的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是正常的,后两者则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变态的。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如果抛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把上述三种情况重新排个顺序

简述武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影响

简述武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影响 班级: 学号: 姓名:

简述武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影响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遗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无论是自身素质的培养还是自我修养都有着积极的效果,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对于中华武术报以崇敬热爱的态度,依据自身条件,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为以后自身素质的养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基础。根据本人收集和了解的有限资料,将本文大体分为武术的起源,历史发展,内涵,本质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早在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 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予,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社会的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于是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并代代相传。

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武术家——蚩尤,蚩尤此时发明出多种兵器,其中一部分经演化传承至今。进入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当时的武技多称“手搏”“手格”“股肱”等。据《史记》记载,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纣王都是徒手生擒猛兽的技术能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七强图霸,战争十分频繁。武术的格斗技能在军队和民间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这时铁器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使武器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质量精良,长短形态多样,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已非常普遍并很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就已有较为成熟的技击理论记载,并提出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见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以看出,当时的武术已由过去单纯的攻防动作逐步发展成可以单独演练的套路形式。汉代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在宫廷的酒宴中常出现剑舞、刀舞、双戟舞等单人的、对练的或集体舞练的套路运动。徒手的拳术表演和比赛也深受统治者重视。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书》中记载汉哀帝就是一个“卞戏”迷,说他“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汉代还通过“试弃”(拳技的考试)选拔武职人员。汉代拳术除了“防身杀敌”“以立攻守之胜”的实用之术外,还出现了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还有“六禽戏”“五禽戏”等。这些均可视为早期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早期五刑:墨、劓、膑、宫、大辟。 刑起于兵,兵刑同制。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是法律的思想基础。 王命包括誓(约束)、诰(告诫)、命(君主的命令)等多种形式。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可能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五刑是其主要内容。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 夏商五刑:墨、劓、髌、宫、大辟。 大辟即死刑,宫刑即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罚,髌是断足或者砍去膝盖骨,劓即割掉鼻子,墨刑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注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刑罚原则:刑不株连、疑罪从轻、不杀无辜、过失从轻 中央司法官,商称司寇。 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夏朝监狱为圜土、夏朝末年称之为夏台、商朝监狱有羑里。 简述原始氏族战争对我国法律起源造成的影响:阶级分化,原来的氏族社会行为规范,后来便成为了法律。氏族首领的职权演变为统治者,建立了权力机关和法律机构。原始社会末期也确立了不少刑罚罪名及处置方法。有法官和审判的存在。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早就了法律。部落军事首领掌握着军事权利,这就必然对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的继承制造成破坏。 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①刑起于兵,兵刑同制。中国法律起源于氏族部落同族之间以及同外族的战争。②原始风俗转变为法律。③血缘纽带关系影响之深。④维护部落首领的政治权利的集中和强化。 简述夏商立法思想以及立法活动的情况:夏商以“恭行天罚”、“天讨”的神拳发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立法活动:①王命(誓、诰、命)②禹刑③汤刑④官刑 简述夏商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法律内容出于秘密法状态。已经出现比较完备的刑事法律体系。产生了我国早期的经济法规,反应国家管理和调节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程度。军权至上,神权法思想渗透至深。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有:天罚思想、明德慎罚(缓和阶级矛盾,对周初的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环境)、礼治思想(维护等级猪肚、预防犯罪、防民) 《吕刑》西周中期的重要刑书,主要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适用刑罚的总原则为明德慎罚。赎刑是其核心内容,可以用钱财代替或抵消其刑罚。 西周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西周刑罚区分故意过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眚、非眚,非终、惟终) 西周刑罚遵循世轻世重的原则。用刑灵活,因时而异。 我国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礼与刑的关系: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两种手段:①出礼入刑,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礼的本质特征) 西周契约制度:大宗买卖用长劵,称为质;小宗买卖用断券,称为剂。“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法制史:中国法地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一、中国法地起源 中国法律地起源问题是一种众说纷纭地问题.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吸取中国本土资源,依据《尚书》等古籍地记载,认为中国法律产生于黄帝和舜时代;一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地国家学说,将法地产生与国家地产生联系在一起考察.还有些学者试图从文化学地立场,对中国法律地起源进行解释.分别考察,盖有五种.b5E2R。 (一)关于中国法律起源地几种观点. 、法源于天说.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意思是,天惩罚有罪地人,用五种刑罚惩治五类罪人.《大禹谟》:“故圣人因天讨而作五刑”.p1Ean。 、刑起于兵说. 《史记.律书》:“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考证》谓语本《吕氏春秋·荡兵》篇.按兵与刑乃一事之内外异用,其为暴力则同.故《商君书·修权》篇曰:“刑者武也”,又《画策》篇日:“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荀子·正论》篇以“武王伐有商诛纣”为“刑罚”之例.“刑罚”之施于天下者,即“诛伐”也;“诛伐”之施于家、国者,即“刑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晋语》六范文子曰:“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尉缭子·天官》篇曰;“刑以伐之.”兵之与刑,二而一也,杜佑《通典》以兵制附刑后,盖本此意.杜牧《樊川文集》卷—○《孙子注序》亦云:“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为夫子之徒,实仲由、冉有之事也.不知自何代何人,分为二途,曰:文、武.”(《管锥编》(一)第页)DXDiT。 概括言之,兵与刑地联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兵”是“刑”地手段.用甲兵、斧铖对敌对部族大行杀伐,这是最大地刑罚;用刀锯、钻凿截人肢体、毁人器官,这是中等地刑罚,此主要针对所辖部属;鞭打是最轻地刑罚,主要施于内部集团成员.其二、“刑”是“兵”地条件.为组织开展军事行动,必须创制和实施一些号令.《易经.师》:“师出以律”.就是说,军队出征、打仗要遵守号令.这个号令就是法.后来成为军法.法律有暴力特征和强制属性,古人已认识到了.RTCrp。 、法源于苗民说.苗是南方地少数民族.《尚书.吕刑》篇:“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法刑同意,刑起于兵.5PCzV。

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千载,在数千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世界武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本文就武术的起源发展、技术理论、文化及影响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继承发展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以踢、打、摔、拿、击、制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在实战中,其主要目的在于杀伤、约束对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出的技击格斗技能,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又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合一,体现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心神意志活动和气的总和;所谓外,即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这个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的功法来实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门派武功的准则,如少林拳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太极拳讲究身心合修,要求“以心修气,以气运身”,形意拳注重“内三合,外三合”。同时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相结合,做到“心动随形”“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此来锻炼身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武术所蕴藏的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儒家思想和中国古哲学之阴阳辩证法等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武术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棍棒猎取食物和防御侵袭,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和利益,进一步制造了更有杀伤力的武器,并且在人与自然的竞争中,人们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防御格斗功能的技击技能,武术初具雏形。随着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在隋唐五代时期,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无论是人们将技击格斗招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武术套路,还是行走江湖的卖艺者,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就此看丰富的武术生活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唐文宗时把“裴旻剑舞”与“李白歌诗”、“张旭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到了现代,随着火器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告别了冷兵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其技击格斗功能也逐渐被其表演功能所替代。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王田田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古礼产生于中国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西周时周公制礼使礼系统化、规范化。而古代的法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经历春秋战国至秦朝时,礼和法各自发展、演变。汉初是引礼入法的一个起点,为礼和法的融合开辟多种渠道。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礼法的结合不断深化和完善。至唐朝,礼法结合已臻于成熟和定型。自此,“引礼入法、礼法合一”的传统彻底贯穿于整个传统法律文化,并成为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礼的产生法的产生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之一,以国家的形成作为文明起步的标志的话,中国古代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王朝。在四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传统法律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传统法律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儒家学说与实际政治的相互作用,一系列富于浓郁东方农耕社会特色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塑造出一种富有特色的“伦理法”。“伦理法”的最本质核心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这是中国传统法律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 所谓“引礼入法,礼法结合”,是指在中华传统法律中,中国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完全融为一体,法律的评判标准与道德的评判标准完全一致。1这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体现。那么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中,礼和法是怎么产生的?礼和法又是怎么结合的?这些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一、礼的产生 礼是古老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西周前的礼称为古礼。礼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所谓“礼也,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2“礼”字的初文,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即作“豊”;战国以后加上加上了“示”旁,作“禮”;后来简化称为“礼”。“礼”字的初文从双玉、从鼓之形。3古代中国人最初“行礼以玉”,祭祀时往往以鼓作乐;古籍中又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4这表明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祀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玉和鼓则是中国古代祭祀礼仪活动的代表物。 《礼记·礼运篇》对于礼产生于祭祀有以下描述:“夫礼之初,起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种充满宗教性的原始习俗,就是礼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老病死都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感,因此古礼与天地鬼神相通是很自然的。由于礼具有迫使人人遵守的普遍强制性和约束力,在进入阶级社会后,礼被统治者改造成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夏商朝的主要法律思想为“恭行天 1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许慎:《说文解字》。 3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 国 法 律 的 起 源 及 特 点 系别:人文社会科学系 班级:1132法律事务 姓名:王阿珍 学号:201121603204

摘要:第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刑起于兵 (二)法源于礼 第二:中国法律的特点 1.引礼入法,法礼结合 2.家庭本文,伦理法制 3.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4.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不分”。 关键词:定罪量刑、引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典体例

【正文】: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刑起于兵(二)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黄帝“五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型用刀锯,其次用钻,薄刑用鞭折”(《国语·鲁语》)苗民“五刑”:蚩尤时代,“苗民弗用灵,惟作无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尚书·吕刑》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尚书·吕刑》) 皋陶象刑:所谓象刑,一种观点认为;象是象征之义,象刑是让人穿着不同色质的衣巾服饰,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示耻辱与惩戒。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象是画像之义,象刑就是绘制受刑人身着不同衣巾服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众引为鉴戒。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众引为鉴戒。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

时礼成为确是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 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 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 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 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的特点 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礼法结合的具体表现是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以礼移民于隐微,以法彰善恶于明显;以礼夸张恤民的仁政,以法渲染治世的公平,以礼入法使道德法律化。法由正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法律道德化,出礼而入于刑。礼与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和特有的中华法制文明。 2、家庭本文,伦理法制。 3、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4、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不分”。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 中国饮食文化 一、判断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 1、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2、元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昌盛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 ) 宋代 3、从生食向熟食的转换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宋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 5、《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6、地方风味菜是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 7、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 8、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 9、五滋指:香、松、软、肥、淡() 10、素菜是以植物类和菌类食物为原料制成的菜肴() 11、全羊席是土家族的上等宴席() 12、一般来说,面食可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味,京式、广式、苏式 三大流派() 13、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 14、六味指酸、甜、苦、辣、咸、鲜() 15、傣族不吃鱼类()藏族

二、单项选择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 1、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 A、《随园食单》 B、《食疗本草》 C 、《千金要方》D、《备急千金要方》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 A、清 B、明 C、宋 D、元 3、下列不属于淮扬菜的是() A、叫花鸡 B、虾仁锅巴 C、炸蛎黄 D、三套鸭 4、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 A、《吕氏春秋本味篇》 B、《食珍录》 C、《随园食单》 D、《千金要方》 5、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 A、红烧全狗 B、红煨鱼翅 C、麻辣子鸡 D、七星丸 6、宫廷菜南味以金陵()、鄞都为代表。 A、临安 B、广州 C、开封 D、长安 7、“驴打滚”是()的著名风味小吃。豆面糕 A、天津 B、北京 C、山东 D、陕西 8、()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A、朝鲜族 B、满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菜的饮食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