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 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四 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四 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四 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与菌落观察

学生姓名:专业:环境工程学号: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8 年 10月16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技术

2.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3.学习并掌握放菌落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具有重要价值微生物的主要菌源。在不同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千差万别。为了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需要预先制备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并添加相应的抗生素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添加链霉素25~50U/mL抑制细菌;添加0.5%重铬酸钾液或制霉素50 U/mL 抑制霉菌。通过10倍稀释以及平板分离、平板涂布和平板划线等操作,微生物可在平板上分散成单个的个体,经过适宜条件培养,单个个体可形成单个菌落。挑取单个菌落转接至新鲜平板上,即可使目的菌种纯化。

1.菌种的分离纯化: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

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

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单一性”,防止其他微生物的

混入。

2.平板涂布法: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用途上,一般多用于从菌种的纯化;优点是可

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但不能计数

3.平板划线法: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

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

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一般用

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优点是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缺点是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于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如果菌液密度天的话,长不出单菌落。

4.稀释倒平板法:稀释倒平板法是将细菌与液态的培养基混合后倒入培养皿再冷却凝固,使样品中

的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开,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单个细胞及聚在一起

的细胞可以生长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用以评价样品中的微生物

的数量。所以细菌在培养基的内部和表面都有,适合厌氧型微生物。

5.菌种保藏:菌种保藏是将微生物的菌种经长时间的保存,不污染其它杂菌,及可保持其形态特征

和生理性状,减少变异,防止衰老,以便于将来使用。保藏菌种一-般是选用它的休眠休,如孢

子;芽孢等等,并且要创造一一个低温;干燥; 缺氧;避光和缺少营养的环境条件,以利于休眠体

能长期地处于休眠状态。对于不产孢子的微生物,应使其新陈代谢处于最低状态,又不会死亡,

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7.微生物分离培养结果观察:

在环境样品的微生物分离过程中,虽然用了不同的培养基并添加了一定的选择性抑茵物,但并不能保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长的都是细苗,高氏号培养基上长的都是放线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长的都是真茵。因此,必须对微生物的的落形态进行识别。

*菌落识别:菌落特征是细胞(首丝群体形态在宏观上的反映,是鉴定各类微生物的重要形态学指标。熟悉和掌握四大类敬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药、需菌茵落形态的特征,对于菌种识别和筛选具有重要作用。

*移植:从疏离孤独的单药落中挑取培养物接种至新鲜培养基。

三、主要仪器试剂(必填)

1.菌源:选定采取土样的地点后,铲去表士层(2~3 cm),取深层(3~10 cm)土壤109.装入无菌牛皮袋

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特征和详细日期。取回土样后,及时分离菌种,若不能及时分离,将土样保存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菌相变化。

2.培养基(10 mL装):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3.无菌水:在250 mL锥形瓶中,灌装45 mL蒸馏水,放人10粒玻璃珠;在5~7支试管中灌装9mL蒸馏

水,灭菌备用。

4.试剂:5000 U/mL链霉素液;0.5%重铬酸钾液或50 U/mL制霉素。

5.其他用品: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三角玻棒接种环酒精灯,特种铅笔,标签纸,胶水,天

平,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土壤稀释液的制备:称取5克土至装有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佛政璃珠)中,振荡10min (注意不

要弄湿瓶塞)后,即成1O^-1的土壤悬液,静置30秒后取样。取三支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分月编上10^-2、10^-3。10^-4.用无菌吸管收取土壤悬液1ml,移入10^-2管中反复吹吸三次,充分混匀后即得10^-2稀释液,换一只无菌试管依次10^-3、10^-4稀释液。

2.划线法分离细菌:曲一瓶培养基先倒平板,带平板凝固后,用接种环从相应的土壤悬液取一环用

分区划线法在平板上划线。在28~30度下倒置培养,观察。

3.涂布法分离放线菌:倒平板前先加0.1ml0.5%重铬酸钾于灭菌培养皿中,并取配置好的培养基到

平板。轻轻混匀培养皿上的重铬酸钾与培养基。待培养基干固后,用移液管移取土壤稀释液0.2ml 于平板上,用三角波棒轻轻涂抹,在表面均匀抹开,在28~30度下倒置培养6~7天,观察。

4.混菌法分离真菌:取5000U/ml链霉素0.2ml至于培养皿一边,再分别取10^-4、10^-3土壤稀释

液各1ml,至于培养皿另一边,严防二者相混。向每皿倒入以融化并冷却至50度左右的真菌培养基,将培养基放在桌上进行运转,使菌液、链霉素、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在28~30度下倒置培养5~6天,观察

5.细菌的分离纯化:

(1)细茵:挑取单菌落,以分区划线法在平板培养基上进步分离纯化,后续进行生理生化鉴定。

(2)放线菌:挑取单菌落,移植至斜面培养基

(3)真菌:挑取单菌落,移植至斜面培养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菌落照片菌落形态与描述

细菌1 *细菌菌落与培养基结合叫不紧密,容易被接种

环挑起,有臭味,菌落分布不均

菌落1:外形为不规则状,边缘为波形,表面稍

稍隆起,表面湿润,淡黄色,稍透明,

表面扁平,没有运动能力。

菌落2:外形为丝状,边缘为丝状,表面湿润,

呈乳黄色,表面扁平,遍布于大面积的平板,扩

散至未划线区,为有鞭毛可以运动之细菌。

菌落3:外形为圆形,边缘为光滑,表面湿润,

乳白色,表面凸透镜状,没有运动能力。

菌落4:外形为圆形,边缘为光滑,表面湿润,

橙黄色,表面凸透镜状,没有运动能力。

细菌2 同细菌1,有菌落1、2、3、4。

菌落5:外形为圆形,边缘为光滑,表面湿润,

呈色,不透明,表面凸透镜状,没有运动能力。

放线菌3 *闻起来有土腥味,培养基变深色,菌落分布均匀

菌落6:外形为不规则状,边缘为波浪形,表面湿润,乳白色,透明,表面突起,没有运动能力。菌落7:外形为圆形,边缘光滑,表面湿润,乳白色,稍透明,表面突起,没有运动能力。

菌落8:外形为圆形,表面干燥呈细致粉末状,菌落呈非色,不透明,表面凸透镜状,菌落与培养基牢固结合。

菌落9:外形为圆形,表面干燥呈细致粉末状,菌落呈白色,不透明,表面突起,菌落与培养基牢固结合。

菌落10:外形为不规则状,表面较为湿润,边缘为不规则形,菌落浅黄色,稍透明,表面隆起。

放线菌4 *闻起来有土腥味,菌落分散不均

菌落11:外形为圆形,表面干燥呈致密粉末状,,菌落外围为白色考中心部位为灰色,不透明,表面隆起。

有菌落6、10、9

菌落12:外形为椭球形,表面较为湿润,边缘为光滑,菌落呈棕色,稍透明,表面隆起。

真菌5 *培养皿表面覆满白色绒毛状结构,从皿底一直

延伸到顶部与皿盖接和,开盖时可以闻到一股霉

味,从皿底看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呈黄色。

菌落13:菌落表面覆盖有白色丝状的绒毛结构,

其结构一被接种环碰到就会塌陷,菌落底部可以

看见黑色的细小颗粒,有序的排列在菌落表面,

从底部难菌落外围呈黑色,中心呈棕黄色。

菌落14:菌落表面覆盖有白色丝状的绒毛结构,

菌落底部可以看见呈黑色,为不规则状,边缘为

波形。

菌落15:菌落表面覆盖有白色丝状的绒毛结构,

菌落底部可以看见呈棕色,外形呈椭圆形,边缘

为光滑。

真菌6 *培养皿表面不像真菌5那般布满绒毛,但可见

培养基上布满粉状的孢子

菌落16:菌落表面覆盖有白色丝状的绒毛结构,,

外形呈圆形,边缘为光滑。

菌落17:菌落表面覆盖有白色丝状的绒毛结构,,

外形呈不规则状,边缘崎岖。且菌落外边出现一

无粉状孢子分布的小区。

六、讨论、心得

本次实验中初次的划线法分离细菌完成度较差,后续可做纯化单菌落较少,推测原因为在进行划线时线条过于密集,尤其是第四区的线,过于稠密,故难以得到独居疏离群体的纯菌落。而在放线菌的培养中出现了许多表面湿润的菌落,一其表面特征推测其非为放线菌,可能为细菌或酵母菌,且由于这些菌的污染使的许多放线菌的菌落无法使用,尤其在稀释倍数较低的涂布平板上此现象特别明显,因此可能下次可以提高加入的重铬酸钾的浓度。在真菌的培养中,由于霉菌的生长速度较快,其气生菌丝大多都已占领整个平板并开始散布孢子,应此几乎不可能得到纯种菌株,下次应可考虑将培养时间缩短,已做观察。

七、思考题

1.什么叫做无菌操作?分离放线菌与真菌为何需要加入重铬酸钾和链霉素?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室或超净台中进行以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污染供试菌的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是各种生物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无菌操作的要求是:操作前将操作

空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操作过程中保证操作空间与外界隔离,避免微生物的侵入。

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抑菌剂或者消毒剂等特殊成分,是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而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不受干扰。链霉素对细菌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可以防止培养基上细菌生长过快而干扰

霉菌的生长。重铬酸钾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放线菌无抑制作用,可作为选

择性分离放线菌的一种高效、便宜的抑制剂。

2.平板培养时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

皿盖向上培养时,培养基蒸发的水分会凝结在皿盖上,并可能掉落到培养基表面,影响培养结果。

而培养皿倒置,水分蒸发会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凝结,并且蒸发与凝结会形成平衡,不会影响培养

结果,同时水雾的形成也较不会干扰视线。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倒置不会在拿起时只拿起皿盖。

而正置时拿培养皿,可以只把皿盖拿起来,让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

3.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有何不同?

有氧培养:在有氧呼吸中,氧被用作最终电子受体。对于好氧微生物,培养中必须满足它们对氧的需要。实验室里常用的有氧培养方法有:平板培养、斜面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液体振荡培养和通气搅拌培养等。前三种培养方法借助空气自然扩散供氧;后二种培养方法依靠外力强制供氧。

在工业生产(包括废水生物处理)上,多采用外力强制供氧,主要供氧方式有鼓风联气和机械曝气。

无氧培养: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能够以硝酸盐硫酸盐.高价供等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

也能够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无氧培养即为微生物创建一个无氧环境。常见的除险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

4.试述菌种斜面冰箱保藏、石蜡封藏、砂土管保藏、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的原理及

适用范围。

●斜面冰箱保藏法:将菌种接在新鲜斜面培养基上,定温培养长出丰满菌苔后,一般形成芽孢

的细菌要形成芽孢,形成孢子的微生物要长出孢子,贴上标签,放在试管架上,在棉塞部

位用尼龙紙或防水紙包好,放入4°C冰箱中保藏。一般每隔3个月至半年用新鲜培养基移

植1次。方法简便,实验室均采用。缺点:移接代数太多,易产生变异、退化。

●石蜡封藏法:在已长好的斜面菌种上加入无菌液体石蜡油,高出斜面1cm直立试管放入冰箱

保藏,适用保存细菌和放线菌。石蜡的处理: 250mL三角瓶装100mL液体石蜡,1.05kg/cm3

高压灭菌30min,然后放在105°C左右的烘箱中1h,使水分蒸发掉。

●砂管保藏法:把微生物附着在沙质载体上,置干燥处进行保藏,适合于保藏放线菌、芽孢细

菌和某些真菌。保藏时间可达几年到几十年。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指将保藏的菌种细胞或孢子悬浮于保护剂中,经预冻后在真空条件下使

水分升华,再经真空封存后保存的一种长期菌种保存方法。其特点为保藏、运输方便、保

藏时间长(5人 10年) ,但对设备要求高(真空冷冻干燥机、多歧管),对人员操作水平要

求高;冷冻干燥过程对菌体有损伤,需恢复培养。

●液氮超低温保藏:指悬浮于保护剂中的菌种经程控降温后,移置于一196°C的液氮或一

150°C左右的液氮气相中保存的一种长期菌种保藏方法。其特点为保藏时间长、保藏效果

好,菌种不易退化;但对设备要求高(程控降温仪、对人员操作水平要求高;保藏成本高;液

氮罐)。

人教版八级生物上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2.夏天,厨师常把许多做好的菜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都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叶绿体 5.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 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 6.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A.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细菌不需要呼吸 7.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8.在发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 A.芽孢 B.孢子 C.孢子印 D.菌落 9.人们食用的蘑菇、医用的灵芝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0.细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 1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2.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14.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15.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

.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只能在细胞中复制)支原体(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抗生素有效)(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立克次体)细菌(有细胞器的。可以繁殖。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 螺旋体(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蠕虫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1他是单细胞生物而成。称为核区。区域内,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细菌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是有细胞器的抗生素通常是毁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杀死细菌的 RNADNA2、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或)型;. . 可以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RNA,也可以是是DNA,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危害大,如爱滋病毒,完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破坏人体自身保护。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很难被抗生素杀死。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可以繁殖,而病毒不能繁殖,只能通过细胞复制只能杀灭细脂多糖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菌。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作用的。然后依靠人体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 加,的复制,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 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区别. .

实验五-放线菌与真菌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五-放线菌与真菌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放线菌与真菌形态结构观察 学生姓名:专业:环境工程学号: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8 年10月16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放线菌(链霉菌),真菌(酵母、霉菌)形 态结构的观察方法,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2.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 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 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因在

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 0.5~1微米。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内菌丝, 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 2.真菌 [1]酵母菌: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呈圆形、卵形、 椭圆形或柠檬型。各体直径比细菌大几倍到几 十倍。菌落大而厚,湿润光华,颜色多为乳白 色、灰白色、似细菌落。繁殖方式包含无性繁 殖(芽殖或裂殖)与有性繁殖(形成子囊与子囊 孢子)。 [2]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在细胞的一端初生小突 起,如芽状,逐渐增大。细胞核一分为二,其 中一个进入小突起,经细胞壁缢缩。芽体与母 细胞脱离,形成新个体。若芽体不脱离母体而 有继续生出新芽,而芽细胞聚集形成芽簇,芽 簇细胞伸长呈丝状或藕节状,称做假菌丝。 [3]美兰染色法:美兰是一种无毒性染料,氧化型 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活细胞具有较强还原 能力,使美兰由蓝色变成无色。染色后,酵母

真菌与细菌病害区别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详细版) 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 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胞大小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五、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香菇 C 青霉 D 木耳 2.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 绿色菌丝 B 青绿色孢子 C 菌丝中含叶绿素 D 灰尘 3.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 营养方式不同 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 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4.下列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生殖细胞 B 是芽孢 C 是休眠体 D 个体较大 5.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个体,也有有害的个体 6.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落下的褐色粉末是() A 菌丝 B 孢子 C 种子 D 芽体 7.(2008威海)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8.(2008烟台)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的是 ( )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 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 9.(2008益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 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 B.空气中的 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11.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12.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配方

。 一.细菌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广泛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 ~7.6 2. 、 6管,10% 3. (1 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l/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 (6 (7 (8 (9 (10)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使用,或贮存于冰箱或清洁的橱内,备用。 二.放线菌培养基: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培养放线菌的合成培养基,培养基中的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和能源,KNO3作为氮源,K2HP04、MgSO4和FeS04作为无机盐等

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 1.药品比例: 可溶性淀粉20g NaCI 0.5g KNO31g K2HPO4 MgSO4 FeSO4 琼脂 水 pH 2. 3. 成分,并依次溶化,对微量成分FeSO4.7H2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 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待所有试剂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试剂中,在加热融化,最后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2)、调pH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E 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错误的是? A、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10天 B、干燥痰中可活2~8个月 C、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 D、耐热,63℃15分钟不死亡 E、对4%NaOH和6%H2S04有一定抵抗力 正确答案:,,D 3、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 正确答案:,,E

4、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正确答案:,,D 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C 6、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正确答案:,,E 7、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 8、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A 9、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正确答案:,,A 10、目前预防百日咳主要采用注射? A、类毒素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其诊断依据主要是两种病害的病症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实验四 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与菌落观察 学生姓名:专业:环境工程学号: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8 年 10月16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技术 2.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3.学习并掌握放菌落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具有重要价值微生物的主要菌源。在不同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千差万别。为了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需要预先制备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并添加相应的抗生素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添加链霉素25~50U/mL抑制细菌;添加0.5%重铬酸钾液或制霉素50 U/mL 抑制霉菌。通过10倍稀释以及平板分离、平板涂布和平板划线等操作,微生物可在平板上分散成单个的个体,经过适宜条件培养,单个个体可形成单个菌落。挑取单个菌落转接至新鲜平板上,即可使目的菌种纯化。 1.菌种的分离纯化: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 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 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单一性”,防止其他微生物的 混入。 2.平板涂布法: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用途上,一般多用于从菌种的纯化;优点是可 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但不能计数 3.平板划线法: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 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 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一般用 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优点是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缺点是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于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如果菌液密度天的话,长不出单菌落。 4.稀释倒平板法:稀释倒平板法是将细菌与液态的培养基混合后倒入培养皿再冷却凝固,使样品中 的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开,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单个细胞及聚在一起 的细胞可以生长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用以评价样品中的微生物 的数量。所以细菌在培养基的内部和表面都有,适合厌氧型微生物。 5.菌种保藏:菌种保藏是将微生物的菌种经长时间的保存,不污染其它杂菌,及可保持其形态特征 和生理性状,减少变异,防止衰老,以便于将来使用。保藏菌种一-般是选用它的休眠休,如孢 子;芽孢等等,并且要创造一一个低温;干燥; 缺氧;避光和缺少营养的环境条件,以利于休眠体 能长期地处于休眠状态。对于不产孢子的微生物,应使其新陈代谢处于最低状态,又不会死亡,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练习第二十五章_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2019 第二十五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一、 A1 1、衣氏放线菌在患者病灶、脓汁标本中具有的特征是 A、肉眼可见黑色颗粒 B、肉眼可见白色颗粒 C、肉眼可见褐色颗粒 D、肉眼可见黄色颗粒 E、肉眼可见蓝色颗粒 2、对于衣氏放线菌形态与染色正确的叙述是 A、革兰染色阳性 B、革兰染色阴性 C、荚膜阳性 D、鞭毛阳性 E、芽胞阳性 3、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A、急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 D、内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 4、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 B、蚊虫叮咬感染 C、动物的咬伤 D、接触感染 E、外源性感染 5、放线菌的感染特点是 A、为非化脓性感染 B、脓汁黏稠 C、常为局部感染,不扩散 D、外源性感染 E、病灶常有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 6、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A、有细长菌丝 B、革兰染色阴性 C、大多数不致病 D、属厌氧菌或微需氧菌 E、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 1 页共 4 页

7、对放线菌的错误叙述是 A、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 B、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C、临床特点为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管形成 D、诊断可取分泌物查找硫黄样颗粒压片镜检 E、病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获得免疫力 8、放线菌引起外伤性创伤感染,标本检查应首选 A、抗原检测 B、核酸检测 C、直接显微镜检查 D、分离培养 E、生化试验 9、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脓液特征是 A、黏稠,呈金黄色 B、稀薄,呈血水样 C、稀薄,呈蓝绿色 D、稀薄,呈暗黑色 E、可见到硫黄样颗粒 10、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 B、专性厌氧 C、需加 30%CO2 D、微需氧或厌氧 E、兼性厌氧 11、压片镜检可见到呈菊花状菌丝的是 A、放线菌 B、真菌 C、奴卡菌 D、链丝菌 E、链霉菌 答案部分 一、 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该题针对“放线菌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569, 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A 第 2 页共 4 页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结构、类型、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二、生物类型 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 四是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 三、细胞大小 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而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四、增殖方式 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 五、名称组成 尽管在真菌和细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复习提纲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 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第二节《细菌》 1.世界上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国家的。 2.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人是国家的。他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引起鹅颈瓶中肉汤变质细菌是由来自的细菌在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的。实验结果,向世人证实 3、按照细菌的形态可分为形、形和形细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和。有的细菌外面还有可以运动的,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起到保护作用的。 5. 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 6.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1)生殖方式是,简单、成功率高;(2)环境干燥(缺水)、低温时(温度不适宜)或食物匮乏(缺有机物)时,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能形成;(3)细菌或芽孢个体都,质量(重量)都,可以随风飘散,传播能力强;(4)条件适宜时,细菌繁殖速度。 第三节《真菌》 1.生活中能吃的、常见的真菌有、、、、 和等。 2. 酵母菌和青霉等真菌都有、、 和等结构,都属于真核生物,是因为他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菌的细胞里没有这个结构,所以它属于

主要的放线菌类型

主要的放线菌类型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因其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过去曾认为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然而,用近代生物学技术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从系统发育上看,放线菌(除高温放线菌外)与全部G+细菌一起同属于这一大分支中的高G+C/mol%(60-72)群。 多腔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包括嗜皮菌属、地嗜皮菌属和弗兰克氏菌属,其共同特征是:菌丝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裂,直接产生孢子,菌丝形成细胞群或孢子簇,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iaminopimelicacid,m―DAP)。嗜皮菌属(Dermatophilum):菌丝在不同的平面上形成横隔,构成砖格状细胞堆,产生直角侧向分枝。寄生在哺乳动物体上,侵害未角质化的表皮,引起渗出性皮炎。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该属放线菌最显着的特征是能与非豆科木本植物共生固氮。在木麻黄和杨梅上可形成具有向上生长小根的根瘤;而在桤木、鼠李科和蔷薇科植物上形成的根瘤成簇,每簇由许多裂片状的小根瘤组成。在有隔、分枝的菌丝体顶端的泡囊柄上,形成泡囊,泡囊具有固氮功能。弗兰克氏菌属可利用的最适碳源是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能利用吐温是该属独特的特征。 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以孢囊孢子进行繁殖为突出特征。孢子的分裂和排列方式用于区分不同的属。 (1)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孢囊球状、棒状或不规则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具丛生鞭毛的游动孢子。多分布在腐烂植物和土壤中。 (2)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 孢囊指状或棒状,其内可产生规则的球形孢子,排列成单一行列。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表明该属在系统发育上与游动放线菌菌属、小单孢菌属的关系密切。 (3)游动单孢菌属(Planomonospora) 产生梭形、具周生鞭毛的游动孢子是该属的特征。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土壤中。 链霉菌 链霉菌具有发达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区分各种链霉菌明显的表观特征,产多种抗生素是这类放线菌最突出的生理特性。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包括几百个种的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的一属。该属的孢子丝可呈直形、波曲和螺旋形,螺旋形有开环螺旋形钩状、松螺旋、紧螺旋之分。孢子丝在排列方式上又有簇生、单轮生、二级

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3-02-22T11:22:52.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高万本[导读]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 高万本(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四川绵阳 621000)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肺放线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为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结合我院近年诊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以及国内近18年(1989~2006年)文献报道的肺放线菌病23例[1-18]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 24例肺放线菌病均径病理证实。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1~87岁,平均年龄49岁。临床表现:24例均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伴胸痛者10例,伴发热者8例,咳痰带血者3例,痰中带黄色颗粒者2例,盗汗者1例。发病部位:病变位于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3例,位于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2例,双肺均有病变2例。病程1个月~5年不等。影像学表现:12例表现为肺部实质性肿块或球形病灶,边缘有分叶,周围无卫星病灶;1例病变向上经胸廓入口侵犯至颈根部;5例表现为肺部片状阴影伴胸腔积液;3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肺部有空洞改变;1例表现为气管及纵隔向患侧移位。临床诊断及治疗:15例术前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结核球,4例误诊为肺化脓症,2例镜检确诊为本病,1例术中冰冻切片为恶性,术中行扩大切除,术后病检为放线菌病,术后半年复发,再次行手术扩大切除。20经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术后均作病理检查,确诊后给予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术中见患肺与胸壁粘连,尤以肿物处明显,肿物大小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无包膜,质地坚硬,并与健肺粘连,浸润生长。标本大体所见:肿物部位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实性,挤压有少量脓液溢出。光镜下见病变肺组织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其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区,坏死区边缘可见成团粉染的无结构团块,其中大部分成蓝紫色,周围部分排裂成放射状,末端呈球形膨大,PAS染色团块无结构物阳性反应,病变周围的肺组织类似大叶性肺炎肉质性变及纤维化。其中7例光镜观察到硫磺颗粒,2例观察到放线菌丝,3例痰培养见霉菌生长。 2 讨论 肺放线菌病是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一般寄生于健康人龋齿及扁桃体小窝内,常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得病。放线菌从支气管蔓延到肺,先引起支气管肺炎,后形成肉芽肿,并侵入胸膜或胸壁软组织,常形成脓胸或胸壁窦道,如并发其他细菌感染,病变常迁延不愈。肺放线菌病发病部位多变,病程复杂[18]。临床表现以肺部慢性炎性表现多见,偶有咳黄色颗粒者,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改变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相似,易误诊。本组病例除2例诊断正确,其余22例均误诊。据统计[10],从1971~1988年日本征集到的43例肺放线菌病例中,有30例(占70%)是通过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的。本组有15例(占63%)初始疑为肺癌、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无改善,最后经纤支镜检查、手术肺叶切除、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说明本病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误诊原因有[17]:(1)多数临床医生和影像学医生认为放线菌感染较罕见,对其致病性重视不够,对病原菌缺乏认识。(2)在工作中,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放线菌比较困难,因为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营养竞争,这需要有标准的培养技术,控制合适的生长条件和针对某些菌采用特殊的培养基。(3)使用不适当的检验方法导致检出率下降。由于放线菌培养需要厌氧环境,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的痰培养均是需氧培养,加上培养前用药影响,故痰培养均未能分离出放线菌。(4)临床实验室仍未广泛应用检验放线菌较可靠的现代分类学方法[11]。放线菌并非真菌,而类似细菌,菌种的鉴定不能仅靠形态学,必须结合生化反应。如果标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临床上又有高度怀疑放线菌病时,可适当延长厌氧培养时间,以提高阳性培养结果。肺放线菌病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作纤支镜活组织检查,检出放线菌或对咯出物及窦道流出物的涂片检查,找到硫磺颗粒,后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阳性率不高,本组阳性率为27%[17]。胸水中培养出放线菌也可确诊。 参考文献 [1]沙宝康,戴法召.肺放线菌病1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9,9 (2):63. [2]张澜,崔忠厚.左下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3):118. [3]刁晓源,冯端兴,乐万祥,等.肺放线菌病2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4):238. [4]左万里.肺放线菌病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0):595. [5]王军,王占东,吕建军.肺放线菌病1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19(6):334. [6]全亚群.肺放线菌病误诊为肺肿瘤1例[J].山西医药杂志,1998,27 (6):502. [7]牟小芳,张进川.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放线菌病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7):391. [8]王礼斌,熊健,汤服民.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实用医药杂志,1999,12(1):14. [9]张文,田新平,曾小峰,等.肺放线菌病1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44. [10]王红霞,李敬孚.术后并发脓胸的肺放线菌病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15(2):11. [11]阮继生,刘志恒,梁丽糯,等.放线菌研究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93. [12]刘国媚,刘平,崔皖芳,等.原发生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1,5(1):41-42. [13]卑贵光,刘智明,马洁韬,等.肺放线菌病的CT诊断[J].中华综合医学,2002,3(5):447-448. [14]张光然.肺放线菌病2例误诊分析[J].临床经验荟萃,2002,P(5):25. [15]崔书安,徐宝亮,仲伟英.肺放线菌病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4):257. [16]线胤生,弓显凤.肺放线菌病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 (5):308—309. [17]李少文,马琼凤,李庆安.肺放线菌病1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Medicine Edition),2004;27:32. [18]陈刚,张林,叶宏飞.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与治疗11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2):187.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doc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不同的种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4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 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 2细菌的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有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的有鞭毛 3细菌的生活: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三节真菌 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有大型的蘑菇,也有小的 1. 结构: 2. 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 青霉: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

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真菌和动植物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营养菌丝,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 A曲霉B青霉1(营养菌丝)3是孢子。青霉 孢子扫帚状,曲霉孢子排列呈放射状 3真菌的生活:异养 4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 把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利用,水和无机盐通过根的吸收作用被植物吸收,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物患病(寄生): 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结核杆菌引起人患结核;真菌引起人患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真菌引起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配合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共生,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人共生 4以菌治虫. 利用细菌和真菌作做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制作 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 乳酸菌——制酸奶 醋酸菌——制醋 酒曲中有酵母菌和曲霉 2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防腐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食品方法: 抑菌:干燥法,冷冻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烟熏与晒制法 杀菌:巴氏消毒法、射线照射、防腐剂 3疾病防治

微生物检验第二十五章 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讲义

第二十五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放线菌属 二、诺卡菌属 放线菌 一群呈分枝状生长的G+杆菌。按对氧的需要可分为需氧性放线菌、兼性厌氧放线菌和厌氧性放线菌。 对人致病的放线菌可按是否含有分枝菌酸分为两大类,一类不含分枝菌酸,如放线菌属;另一类含有分枝菌酸,如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分枝状无隔菌丝,但不形成空中菌丝。 有时断裂成短杆状或球状。 染色:G+;抗酸染色阴性。 特殊结构:无芽胞、荚膜和鞭毛。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培养困难。 气体环境:厌氧或微需氧。 菌落特点: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 培养基(牛心脑浸液琼脂):3~4d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或瓷白色、表面粗糙而不规则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37℃3~6d后,在下层或底部白色或灰白色生长。 放线菌属——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主要采集脓液和痰液或活检组织。 形态学检查: 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菌鞘,呈放射状排列。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鉴定) 放线菌属——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衣氏放线菌是人类放线菌病最常见的菌种,牛放线菌主要引起牛放线菌病。

衣氏放线菌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续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排出的脓性物质中含有硫磺颗粒,此即为放线菌病。 诺卡菌属——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 培养早期裂解为较多的球状或杆状,分枝状菌丝较少。 在病人脓、痰、脑脊液中本菌为纤细的分支状菌丝。 染色:G+;抗酸染色弱抗酸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气体环境:专性需氧。 菌落特点: 普通培养基或沙保培养基、脑心浸液琼脂:25~37℃培养均可生长,5~7d可见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黄、橙或红色等)。 诺卡菌属——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采集痰液、支气管冲洗液、组织渗出液、脓液和脑脊液标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