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_杨艳琳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_杨艳琳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_杨艳琳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_杨艳琳

收稿日期:2000-11-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98JAQ 790061)

作者简介:杨艳琳(1964—),男,湖北赤壁人,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新江汉大学特聘研究人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第40卷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3月

V ol.40 N o.2Jour na l o f Central China No rma l U niv er sity (Huma 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 M ar.2001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杨艳琳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F 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1)02-0024-04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p89-95)。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T.Bev eridge )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

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保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2](p120-121,170)。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标准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中的机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问题。

24

二、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1.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西方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因而对社会救济持否定态度。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功能的肯定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这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已由解决劳资纠纷、缓和劳资矛盾逐步转向构筑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功能体系。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将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视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将其归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派将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这样,社会保障的功能就由社会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规模和需求水平。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派无限扩大“福利国家”的功能,使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必然导致“福利国家”危机和“福利国家”论的危机。由此可见,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反映了西方基本经济理论发展的特征。

2.关于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的关系问题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由放任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经济思潮兴衰交替的关系。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对社会保障持否定态度;现代新自由主义如现代货币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都认为社会保障破坏了市场机制的功能,严重影响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因而反对“福利国家”,主张社会保障的市场化、私人化、多元化,“接受保守主义理论思潮越多的国家,它的福利国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变革就越大”[3](p101)。而德国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派都将社会保障视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因而主张实施社会保障来调节经济周期。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等人将社会福利保障问题上的这两种不同观点称为“新资本主义与福利自由主义的对立”。他们认为,福利自由主义开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它在1950到1970年这段空前的经济增长时期得到了大发展;新资本主义即一种试图用当代的形式恢复旧的自由市场思想的努力,是作为对福利自由主义的主要批评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70年代经济困难的产物而赢得了支持,并从1970年起正式加入了争夺美国政治意识霸主地位的角逐。“对政府干预市场的强调,产生了福利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福利自由主义的政府,应当在促进经济的同时,保证个人从中获益的公平机会。这种干预经济和社会的道德宗旨是:保证所有公民具有参加经济竞争的`平等机会’,防止经济剥削,并于70年代初开始增加了保护环境资源的内容”。福利自由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方案的确产生了效果,但是,从70年代经济增长开始衰退以后,福利自由主义整个乐观主义思想,也就变得益发不可信了[4](p397,400,402-403)。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已出现了将自由放任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结合起来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寻求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均衡的社会保障改革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保障改革的各种思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自由派与主流派思想的“中间派”,其基本思想已经在美国总统克林顿1999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有关社会保险计划所采取的中间路线方面充分体现出来了。

3.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关系问题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与福利理论的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将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提到了“福利”的高度,福利国家论者将社会保障视为福利,将建立了整套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称之为“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的内容越扩越大,由简单的社会救济扩展到以社会福利为主的广泛内容。这种理论使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成为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社会保障具有福利特征,但福利概念较之社会保障,其内涵更为丰富。凡是可以增进国民的物质利益和生活质量的措施和事业都可以称之为福利,而社会保障只是这种广义福利的一部分,当然,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正因为社会保障与福利之间存在着这种密切的关系,因此,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必然发展为福利型社会保障理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带来了福利型社会保障理论的危机。尽管阿马蒂亚.森1998年10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有可能带来西方福利理论复兴的希望,但是,它并不能改变西方社会福利保障改革理论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只有经济发展才是最大的福利保障,忽视经济发展

25

的社会保障理论是难以有发展基础的。

4.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的关系问题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在社会保障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形式,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修正。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与经济政策、立法相适应,并已走上了社会保障立法制度化的道路,但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却带来了新的福利问题以至福利国家危机。可以说,自从社会保障与福利相联在一起的时候开始,福利改革论就已经产生了。作为再分配重要途径之一的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它既可以被当作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被视为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其作用认识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政策主张的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企图通过社会保障来消除贫困和不平等、实现较为公平的分配的思想既不可能实现,也不够现实;同样,企图通过福利改革来充分提高自由市场经济效率的思想也是不够现实的。这不仅仅因为福利待遇的刚性很强,对既得福利利益调整存在较大的阻力,福利改革收效甚微,而且因为反福利思潮的理论基础不强。“福利国家”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福利国家”本身,而在于初次分配的不平等,因为社会福利制度是“附加在一个已经不平等的社会之上,这些不平等,通过权力和机会的差别,已经决定了资源的分配”。因此,只有将社会福利保障的改革纳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改革之中,它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当代西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理论的一些政策主张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的要求,对于校正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5.关于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

在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学派和未来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口增长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给整个生态以至社会经济体制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也会加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客观地说,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的作用。这是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社会保障功能的新认识。它说明,政府应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启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在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产物,其发展是与福利经济理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并形成了现代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因而,它是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阶级性、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但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不断适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要求而进行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反映了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的基本趋势,因此,它又具有积极的、合理的和科学性的一面。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在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在建立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学说过程中,应该而且可以借鉴西方社会福利保障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根据前述分析,西方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对于建立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可借鉴之处或启示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保障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缓和劳资矛盾,而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构建市场经济功能体系的重要环节,因而它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于社会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社会保障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社会保障与市场机制或政府宏观调控的相互关系。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虽然充分反映了自由放任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经济思潮兴衰交替的关系,但是它并没有有效地协调这两者的相互关系。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社会保障与政府干预,不是一种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关系。要充分地发挥社会保障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需要有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更需要有政府的调控,尤其需要将市场机制与政府适当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经济周期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要使社会保障的发展不能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因过分追求社会公平而严重损害经济效率的现象。第三,社会保障与福利和福利改革的相互关系。社会保障与福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二

26

者又有较大的差别。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理论的缺陷或其理论危机的根源就在于它将社会保障与福利等同起来,没有认清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相互关系,忽略了经济发展是福利保障的基础问题。同时,尽管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试图只通过福利改革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在实践上也难以取得改革的预期成果。这说明,只有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才能使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第四,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保障理论不仅研究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应该研究社会发展问题。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社会保障功能的新认识就是它强调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5](p166)。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应该吸收这一新的思想,以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 考 文 献]

[1] 陈银娥.西方福利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J].华中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 William T ug gal Bev eridg e.So cial Insura nce and

Allied Serv ices[M].L ondo n:https://www.doczj.com/doc/6c13912178.html, ernment

Fo reig n Printing Office,1942.

[3] J.G.Fra ncis.Review Essay:“M oder n Times”and

th e W elfa re Sta te[J].Wester n Po litical Quar ter ly,

1979,32(1).

[4] [美]罗伯特·N·贝拉,理查德·马德逊,威廉·M

·沙利文,安·斯威德勒,史蒂文·M·蒂普顿.心

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

任[M].翟宏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5]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陈银娥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ocial S ecurity Theory

YAN G Yian-li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Resea rch,W uha n U niv er sity,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Fro m the perspectiv e o f the dev elopment of western economics,this paper analy zes the dev elo pm ent o f w estern so cial security theory a nd ex pounds w estern eco nomists'o pinio ns o n such problems as:social security and eco nomic dev elopment,social security and g ov ernment inference, social security a nd w elfare,socia l security a nd w elfare innova tion,and social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 elo pm ent.On the ba sis o f the discussio n abov e,this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the adv antages of w estern social security theo ry which can be made use of in China.

Key words:w estern economics;social security theo ry;dev elopment

27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城市规划由物质空间而始,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西方在百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论也同样经过了百年思考与创新;中国的城镇化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百年的路,所做的甚多,沉心静思则相对较少。 在中国城市缓速、提质、增效的背景下,不妨回顾一下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集思以助远行。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 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提出两大战略思想: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与现代城市规划所秉承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1](仇保兴,2005)完全吻合。“五个统筹”的核心在城市[2](仇保兴,2006),和谐城市是落实这两大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也为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注入“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美好城市愿景、科学理性的新精神以及规划实践的新方式。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实践,西方城市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正处

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中国,要自我完善、后发超越,就需要对之进行了解。 1890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这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100多年来建设美好城市的发展基调与奋斗目标[3](吴志强,1999)。国内已有不同学者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整理、引荐与分析(吴志强,2000;周岚,2001;方澜等,2002;仇保兴,2003;王凯,2003;李强等,2004;张京祥,2005;曹康顾朝林,2005;曹康吴丽娅,2005;丁宇,2005;左慧敏,2005;李健宁越敏,2006)[4-15],以求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工作实践等提供借鉴与启迪,在此不予细数。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是一次“新的升华”,本文冀望从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这一视角切入,在和谐城市的目标导引与政策语境下,通过对西方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梳理,探寻中国城市规划当前和今后可以有何作为、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城市规划功能取向:为人?为地? 为人?为地?是张庭伟教授在其《21世纪的城市规划:从美国看中国》[16]一文提出的一对问题。文中,他将规划师在过去一百年中的实践,归纳为两个基本方向:第一,改善城市的用地布局和物质环境,即改善对“地”的使用。第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社会的素质,即改善“人”的状况。 他以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例证分析。最后指出,这场为“人”还是为“地”的争论,仍在继续,并将被带入21世纪,这关乎规划师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使命的讨论。 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城市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17]。在此,笔者将张庭伟教授所提的“人”,界定为具有自主意识的社会群体, 具有社会与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1)功利主义学说与思想 早期的资产阶级福利思想产生于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哲学之中。他认为,追求幸福或福利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而所谓的福利就是功利。“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给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如果利益有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 在边沁看来,无论是个人、共同体还是国家,只要他们的活动“倾向于增大个人快乐的总和”,或者“增大共同体幸福的倾

向大于它减少这一幸福的倾向”,就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是测量对错的尺度。’判断政策的好坏只能依据他们是增加共同体的快乐还是减少这种快乐的倾向来定。”可见,功利原则不仅是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也是立法上的优劣标准。社会成员只能在整体的利益中获得自己的福利。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坚持并发挥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首先,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幸福。不过,作为幸福的标准,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的幸福,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就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关心他人幸福,改善人类,不是手段,而是目

的。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本身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真实快乐的源泉。其次,约翰·穆勒认为,正义的行为,就是能够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国家应采取某些干预政策,通过法律手段,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把不容忽视的资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在保存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限制遗产继承,发展合作社,增加对全民的救济。 (2)德国新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

城市发展史论文

城市发展史论文—从中国城市发展谈发展 “中国的许多城市是由国家财力建设起来的,不靠工商业者的资金。甚至某些城市的人口也有相当数目是政府强力从他处调迁过来的。例如:秦始皇迁天下富豪12万人至咸阳;汉武帝也聚天下富户于长安附近之陵县,以至长陵、茂陵、鄢陵变成了巨大城市;北魏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百工技巧10万余口,以充京师;明太祖从苏州、湖州张士诚旧土移徙富户45000家至新建之首都南京。其中南京之事例尤为突出。明太祖去世不数年,发生靖难之变,阎王赶走明惠帝,取得皇位,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带走了以工匠为主的27000户南京居民,使得南京城内顿时户口减半,而南京附郭首县的上元县由176图并为44坊。这些都是欧洲城市发展史上见不到的兴衰变化之事例。”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人类从分散的个体穴居,形成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再由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逐步演变成为具有功能分区的区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正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这时城市真正出现了具体的分区,城与市的概念被明确的表现了出来。“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的古代城市特征因与西方城市的特征不符,而被判定为没有城市。其实,中国在石器时代便出现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周礼考工记》更是给出了城市的区位结构。因为这些,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长安、北京、南京、开封等等。中国的城市很早以前就已经分化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是行政区划的治所。他们通常都有城墙或加上外郭保护,城内有政府的行政机关。这一系统的最高层是京师,其中有供电及有关的衙门,以下则是各省级、府级、州县级的治所。这一系统城市的政治意义很强烈,它们是全国性的行政网点,另一系统则是州治府治县治以外的市镇,它们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动设置的,而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自然形成。不过,一旦发展达到规模,政府就正是在这些集聚点上设市或镇,并派官管理治安与行政。为了区别这两个系统,前者我们称之为城郡;后者我们称之为市镇。两个系统的综合,称为城市。市镇通常没有城墙,足以显示其政治军事的功能不大。除了少数例外,市镇的规模多小于城郡。 与城市对比的区域是乡村。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功能性,即政治行政机关的场所和商业和手工业的场所。而乡村属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领地。这里保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农作物。而当每个朝代或时代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时代的侧重点。当商业和手工业别重视并高度发达的时期,人口会出现向城市移动的趋势,人们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人口,乡村的土地被逐渐变成了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发展政治功能的场所,这是便出现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古代便出现过城市化的进程,而当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城市化水平的巅峰。这与当时朝代开明的政治倾向是分不开的。 一般而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不外是受下列几类因素所推动:(一)政治因素,成事实全国或地区性的政治中心,或是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行政网点。(二)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 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 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 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 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 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6)基金的监督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表: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T.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中的机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西方对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问题。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二战前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一、西方主要规划理论概述 1、系统规划理论 系统规划理论由布瑞·麦克劳林(Brain Mcloughlin)和乔治·查德威克(GeorgeChadwoick)于1960年代提出;该理论将城市与区域看作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而规划作为系统分析、控制的一种形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办法,并分类、预测这些变化,以便控制它们。在具体实践中,系统方法通过大量的模型来工作,模型的建构是基于城市是一个“封闭系统”。 系统方法对规划的评价通常有三种: 投资-效益分析(cost-benefit)、规划平衡表(a 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实现程度分析(goals-achievement matrix)。 系统规划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首先,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次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科学的”规划是一个海市蜃楼,科学和规划是非常不同的事业,科学家寻求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和解释,规划师正相反,他们的意图是改变他们面对的一切。 2、理性规划理论 理性规划理论是战后西方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法卢迪(Andreas Faludi),其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规划原理》(Planningtheory,1973)。 理性规划理论的提出,相对于过去对规划的理解基于“作为设计的规划”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科学的”和“客观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理性规划理论认为规划由一系列理性的、循序渐进的程度(过程)组成,而政府和规划者是价值中立的公众利益代表者。理性规划理论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规划的影响很大,英国目前的规划体制和技术在相当程度上是这一理论的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规划也不断受到质疑: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 T. 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doc 15页)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doc 15页)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 2010年11月27日

目录 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规划理论 (1)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1) 2田园城市 (1) 3工业城市 (1) 4带形城市 (1) 5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园林系统 (1) 二、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前理论 (1) 1、1916年纽约区划法规 (1) 2、田园城市、城郊居住区与盖迪斯 (1) 3、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贡献 1 4、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 5 、未来主义城市 (1) 6、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1) 7、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1) 8、居住组群与街坊建设 (1) 9、卫星城理论 (1) 10、雷德伯恩体系 (1) 11、邻里单位 (1) 12、划区 (1) 13、雅典宪章 (1) 14、广亩城市 (1)

15、带状与指状发展城市 (1) 三、战后40年代 (1) 1、大伦敦规划 (1) 2、哈罗新城 (1) 3、勒.柯布西耶的居住单位 (1) 四、20世纪50年代 (1) 1、城市化和郊区化运动 (1) 2、英国第二代新城 (1) 3、新建大城市 (1) 4、中心地学说和增长极核理论 (1) 五:20世纪60年代以来 (1) 1、大城市连绵区 (1) 2、反磁力吸引体系 (1) 3、英国第三代新城 (1) 4、马丘比丘宪章 (1)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

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规划理论 18、19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新的生产方法和交通通讯工具的产生导致了城市迅速增长,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促使了某些统治阶级、社会开明人士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尝试新的理和进行新的实践。著名的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田园城市(Garden City),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y)和带形城市(Linear City)的理论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工厂代替手工作坊是的资本主义剥削严重。 内容: 早期:托马斯. 摩尔(Thomas Moore) 的乌托邦(Utopia) (及乌有之乡、理想 之国)安德雷亚的基 督教之城,康博内拉 的太阳之城。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摘要】: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体系。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方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的互相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 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主要城市规划思想多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城市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及现代工业技术的推波助澜,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筑师与社会学家寻找理想的城市形态以医治“城市病”的乌托邦和物质形象等思想。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冀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进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中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他们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

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一定成效,则是时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当前,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英国“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

二战后城市规划

二战后城市规划 理论解读 园林81001 刘晔 100013121

——目录—— 前言- 3 系统规划理论- 3理性规划理论- 3 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理论- 4政治经济规划理论- 5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 5 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 5 实用主义规划理论- 6 协作式规划理论- 6 城市规划从战前到战后的转变: 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 6 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 7 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 9 集中与分散- 10 结语- 13

二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及解读 前言: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系统规划理论 系统规划理论由布瑞·麦克劳林(Brain Mcloughlin)和乔治·查德威克(George Chadwoick)于1960年代提出;该理论将城市与区域看作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而规划作为系统分析、控制的一种形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办法,并分类、预测这些变化,以便控制它们。在具体实践中,系统方法通过大量的模型来工作,模型的建构是基于城市是一个“封闭系统”。系统方法对规划的评价通常有三种:投资-效益分析(cost-benefit)、规划平衡表(a 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实现程度分析(goals-achievement matrix)。 系统规划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首先,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次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科学的”规划是一个海市蜃楼,科学和规划是非常不同的事业,科学家寻求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和解释,规划师正相反,他们的意图是改变他们面对的一切。 二、理性规划理论

07484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自考复习题

07484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自考复习 第一章 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1】 2、《贝弗里奇报告》中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4条基本原则:【3】 (1)普遍性原则;(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3)充分就业原则;(4)费用共担原则 3、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3】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 (2)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4、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4】 (1)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非洲国家 (2)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 (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首创,北欧流行 (4)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原苏联 (5)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5、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7】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 社会福利;------------高层次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 6、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8】 (1)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2)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障基金问题;(3)就业与失业问题; (4)城镇的贫困人口问题;(5)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6)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 第二章 1、简述西方保障理论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31】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2)自由主义学派;(3)中间 道路学派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适应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自由主义思潮得到极度的张扬;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集合国家整体实力重振经济,国家干预主义备受推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保障进入两难选择境地,而奉行中和左右,取自由放 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相互融合的“中间道路”。 2、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特点【31】

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资料

精选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一 章社会保障概述资料1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的基本概念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1、有关国际组织的观点 综合起来,国际组织的观点是①为防止失业、伤残、年老、死亡、生育、疾病等问题所造成的收入丧失或锐减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灾难性后果,②并提供医疗保险③积极的劳动政策④和家庭补贴。可以看到国际组织的观点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 2、西方主要国家的观点 (1)德国(遵循特殊主义原则):社会保障应理解成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遭受灾难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2)英国(遵循普遍主义原则):社会保障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公共福利计划,它应该由个人与国家合作实现。 (3)美国(介于以上两国之间):社会保障是一种“安全网”。谢谢观赏

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理解是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原则相互对立统一的观点。 二、我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认识 1、书中标准定义: 社会保障是①国家或社会通过②立法和行政手段对③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的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④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2、对以上定义的理解: (1)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社会。 (2)社会保障实施的依据是立法。 (3)社会保障实施的手段(方法)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 从表现上来说,它还是一种措施、制度或者活动。(是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三、考察社会保障的三个不同视角 社会保障是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政治目标。 1、经济学的视角认为社会保障是经济分配方式,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属于经济范畴,其长处是说明社会保障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超越当前的物质生产水平。

中外城市建设发展史论文

论中外城市广场设计 焦蕾,200827501037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城市广场并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城市广场的概念是随着近代都市规划的开展,由西方引入的。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城市广场的设计受前苏联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城市对城市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热潮更是令人瞩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比较的眼光,从中西方现代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分析各自的设计特点,以指出我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未来发展的应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设计比较;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上车来车往,给人们的城市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而且似的城市中的休闲娱乐空间日渐减少。所以,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对比中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等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 中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1)西方的城市广场发展 在欧洲人眼中,“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因此自2000多年前,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在古希腊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流、观赏娱乐、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后经过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最后到17世纪的古典主义城市广场,西方城市广场设计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2)我国的城市广场发展 西方人将城市广场视为城市的中心,而在我国古代时期,宫城为城市的中心,《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严谨的、封闭的的宫城为中心的古代城市空间组织使得我国古代早期民众很少有公共活动空间。最早的是寺观园林前的空间为公共活动场所,到后来集市的出现增添了民众的公共活动空间,再到后来,街道相交的地方,稍稍扩展形成封闭的广场空间,这种广场面积不大,数量也很少,但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地位很重要。其特点是很少有人为的、统一的规划观念影响。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提上城市建设议事日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自此才开始在中国各个城市空间中纷纷亮相。并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渐渐形成了一股“广场热”的设计浪潮。 (3)中外城市广场在演变上的差异 使用目的的差异 与欧洲相比,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在功能类型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欧洲传统城 市广场的演变中,祭祀、宗教等功能逐渐减弱,庆典和商业功能逐渐增强,广场不

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 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用地规模: 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用地性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土地的实际使用用途,如绿地、广场等;而是附属于土地上的构筑物的使用用途,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大部分用地的使用性质需要通过土地上的附属建构筑物的用途来体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的所需要的土地。 城市化S型曲线: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力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的时候,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以及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国内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 1.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战国时期:各国都城开始向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如吴国国都阖闾城被规划成水乡城市,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齐国临淄城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赵国的国都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彰益。 3.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已经采用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邺城的规划布局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隋初:大兴城(长安)汲取了曹魏邺城的经验并有所发展,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的坊里。 5.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在北宋中叶的开封城中开始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度。 6.元朝: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部按照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大都。其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王城的空间布局制度。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2.古罗马时期:古罗马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平面呈方形或者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包括1)由托马斯?莫尔提出的空想主义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方案;3)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新协和村”;4)傅立叶提出的理想社会。 2.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他认为,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式由于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所致,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一个田园城市的人口有30000人,占地404.7公顷。城市外围有202 3.4公顷的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可建公共建筑物,公建的外围是一圈占地58公顷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和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为住宅,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 3.卫星城镇的理论:20世纪初,大城市的额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昂温与1922年以“田园城市”为基础,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同时期美国的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包围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1912-1920年,巴黎意图在距离16km的范围内建立28座居住城市,这些城市除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一般称这种城镇为“卧城”。1918年伊利尔?沙里宁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城镇,这些城镇除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得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二战后英国人在伦敦外围建立了多个独立的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一定的工业。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法国人勒?柯布西耶认为大城市主要的问题是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现有道路系统无法满足机动交通的要求,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增加街道宽度及建筑的间距,增加空地、绿地,增加居民与绿地的直接联系。同时期,美国人赖特却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年代,依靠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将大城市分散,使得家庭与家庭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通过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与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城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轨迹,全面地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脉络,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演变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西方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类型做了完整的介绍和评论;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认识城市规划本质和定位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轨迹;总结并评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实践和实施成效的评价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第一章为引论,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并讲述可Friend(2001)所提出的规划过程中解决不确定性的战略方法,同时,分析了“程序规划理论”和“实体规划理论”及“规划效能理论”的产生。 作者指出城乡规划的定义为:是一种在社会多元群体和成员之间为实现其追求社会、经济或环境效益所达成的共识和目标的框架,是一种可以在各种矛盾和利益之间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或和解的机制,是能够针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具有灵活性的政策行动程序及实施方案或建议。 第二章,论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技术背景——工业革命;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城市呈现出人口增长急剧、环境卫生恶化、城市布局结构失调、土地开发使用失措、交通堵塞失控等一系列“城市病”,出于自己利益,统治阶级开始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管理,城市规划就就进入到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其中,伦敦、巴黎、纽约、华盛顿的几次改建和英国公园运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公司城的建设等尤具代表性。 伴随着对城市时间和深入思考,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潮。解决城市问题有两种取向——城市分散与城市集中。城市分散思想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城市集中思想以柯布西耶的理论为代表。主要人物及著作有以下几个: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走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玛塔“带形城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工业城市”《工业城市》;西谛的城市形态学说《建筑艺术》;格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进化中的城市》;法国建筑师亨纳德的城市改建思想。 第三章讲了现代西方主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以《雅典宪章》和柯布西耶1950年为印度昌迪加尔做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城市分散主义,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为代表;城市集中主义,以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美籍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著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对空间理论的批判;系统规划理论;过程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20世纪70年代: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开始转变,体现在城市环境保护的新内容、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倾向、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和城市复兴思想。此时,主要理论流派有(1)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应用(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及其应用(3)关于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估和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