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公式

1.计算利息的公式

(1)利率

储蓄存款的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公告。利率,也称为利率,是特定日期的利息与本金之比。它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之一表示,日利率以千分之一表示。例如,年利率为9%,即每100元存款的年利率为9元,月利率6%写为6‰,即每千元为6元,每日利率为1.5美分。 1.5%00,即每10000元存款的日利率为1元50美分。目前,列出了我国每月储蓄存款的利率。为了方便计算利息,可以转换三个利率,转换公式为:年利率÷12 =月利率,月利率÷30 =日利率

年利率÷360 =日利率

(2)兴趣起点计算

在计算储蓄存款的利息时,本金以“元”作为起始利息点,对人民币以下的角度和分不计算利息,对利息的金额计算为五分位数,并四舍五入到整数以下。五分之一。按分段计算利息至最接近的美分,然后将利息四舍五入到总数后。

(三)存期计算规定

1.开头不算作结尾。在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将被视为开始而非结束,即从存款日到提款前一日;

2.不论leap年或平均年,不论月份大小或月份大小,全年为360天,月份为30天;

3.对于年,月和日的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基于年,月和日。也就是说,从存入日期到下一年的同一个月和第二天,以及从存入日期到第二个月的下个月的同一天。

4.在定期储蓄的到期日,如果您不在公休日工作,则可以提前一天提款并计算到期的利息。手续与提早退票相同。

2.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类型不同,具体利率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基本利率计算公式保持不变,即利率是本金,存款期限和利率三要素的乘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果按每日利率计算,则利息=本金×每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果按月利率计算,则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1)逾期天数的计算方法

到期天数=(提款年-到期年)×360 +提款月和天-到期月和天

(2)利息计算方法

1.一百元基础利息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定期总存款,总取款和活期存款证明的利息计算。

2.累计利息计算方法。它适用于零存款和一次性储蓄的利息计算,也可用于计算当前存折的利息。

3.剩余利息的计算方法。适用于计算当前存折的储蓄利息。

3.每种储蓄类型的利息计算

(1)节省电流

1.在处理活期存款的存款和取款时,应将利息余额一一结算在帐户页面上,并在清算存款人后立即计算并支付利息。

2.活期存款(存折)存款每年结算一次利息(每年6月30日为利息结算日)。结清利息后,“元”以上的利息可以计入本金,“元”以下的部分可以转入下一年的利息余额。

3.在存款期间对活期存款的利率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利息将根据利息结算日列出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提取所有活期存款,并根据结算日宣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和支付利息。

4.计算活期储蓄利息的公式。

活期储蓄的本金和存款期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更为复杂。但是只要掌握了某种方法,所有的计算问题都将很容易解决。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公司通常使用寿命平均法提取折旧,折旧基于固定资产的原始值减去残值。(固定资产的残值通常估计为固定资产原值的5%。(也可以基于实际使用寿命估计的残值),一般建筑20年,设备15年。)。

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的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

年度折旧除以12 =每月折旧

3.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按以下公式计提:

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根据应收账款计算减去(或相加)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后应计提的本期应收坏账准备金额本科目的。

本期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收差额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贷方余额。本科目的,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应按差额抵销。如果本期根据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0,则应冲销该本科项目的所有余额。

4.增值税计算过程:

增值税是指对在我国销售商品和进口商品而提供的加工,维修和修理服务所征收的增值税征收的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当期销售销项税额-当期购买进项税额(加上常规税收抵免额)=本月应缴纳的实际增值税。

{注:1.以上三类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进项税的转移,自营商品的出口免税和退税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的。 2.根据当地税务机关的收税情况控制税负率。 }

税率计算:实际实现增值税除以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注意:由于企业的国内销售量很大,自营出口很少,因此退税仅用作抵免额。税率应将抵免额与实际实现的增值税相加得出。)

销项税的计算:价格税的总销售收入除以1.17乘以1.17。(根据数学公式,可以向前和向后计算。)一般增值税率为17%。

五,出口货物“免,抵,退”计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后,港口电子执法系统的出口退税子系统必须先查询海关申报单的出口信息,然后才能计算出口货物的免税和退税额。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免税,抵免,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和出口退税率计算。

1.免税,抵免和退税的计算

免税和退税=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价格×出口退税率-免税和退税

免税和退税抵扣=免税购买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采购的原材料包括国内采购的免税原材料和进口加工的免税进口原材料。进口加工免税进口材料的价格为部件应税价格。内购原材料是指在中国境内购买的,符合进口原材料加工免税证书颁发有关国家政策法规的免税原材料。

进口材料的组成用于加工免税进口材料。应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际关税+海关实际消费税2.当期退税和当期免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末的剩余税收抵免等于当期税收减免,

当期退税额=期末的当期税收抵免

当期抵税额=当期抵税额-当期退税额

2当本期末的剩余税收抵免>当前税收抵免和退款金额时,

当期退税额=当期退税

当期免税和抵免= 0

“期末税收抵免”是当前“增值税申报表”的“期末税收抵免”。

3.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税额和贷方额度=当期免税额和贷方退款额

3.免税和免税额的计算

免税,抵免和退税不能免除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价格×(出口货物税率-出

口货物退税率)-免税和退税不能扣除并扣除税额

免税,抵免和退税不免税和扣除的扣除额=免税的购买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税率-出口货物退

税率)。

4.对于自首次出口业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生产企业新出口业务的当期退税额。

当前减税额等于当前退税额;未扣除的输入税额将结转到下一个期间,并继续扣除。从第13个月开始,将按照免税,抵免和退税的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可退税金额。

6.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会计报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它可以大致分为: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注意:现金流量表通常不被税务局使用,而是用于银行贷款,因此现金流必须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当月的收入表进行准备。

第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根据当月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下面介绍的现金流量表是财政部统一制定的现金流量表。

第一步:首先使用当月年初的年末资产负债表(货币基金)本月末的资产负债表(货币基金)确定45列中的数字。

步骤2:确定36列中的数字,然后使用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的年末余额-年初(短期借款)。如果返回36列,请填写返回金额;如果增加33列,请填写增加金额。

步骤3:根据当月损益表中财务费用的累计数量,确定第39列中的数量。

步骤4:确定43列数字,使用36列+ 39列。

第五:确定第44列中的数字。由于本月未收到任何贷款,因此仅收到现金,因此以第43列中的负数为准。如果收到,则相反。

步骤6:在第24列中,使用年终(年初)的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是否有任何更改,如果有增加,请使用增加的数字。

步骤7:第28列中的数据与第24列中的数据相同。

步骤8:以29列中的数据和28列中的负数为准。

步骤9:将本月损益表中的累计收入金额用于第2列中的数据(因为累计金额含税,将其转换为含税,而所得除以0.17)。

步骤10:将45列+ 44列用于16列。

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9.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净额)/流动负债

10.运营周期=库存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1.库存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库存量,其中:平均库存量=(年初的库存数+年末的库存数)/ 2

库存周转天数= 360 /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 360)/销售成本

1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是扣除折扣和津贴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扣除坏账准备前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 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1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15.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16.权益比率=总债务/所有者权益

17.有形资产净值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8.挣的利息倍数=扣除利息和税金/利息支出前的利润

19.净销售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20.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100%

21.净资产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2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 100%或净销售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

乘数或净资产利率*权益乘数

23.现金与到期债务之比=本期净营业现金流入/债务净额=营业现金净流入/(长期到期债务+应付

票据)

24.现金流量负债率=营业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25.总现金与债务比率=营业现金流入/总债务

26.销售现金比率=营业现金流量/销售

27.利率=纯利率+附加利率+风险附加利率

28.所有资产的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净额/所有资产* 100%

29.固定的平均年度成本=(原始值+运营成本-残值)/使用寿命,或=(原始值+运营成本-残值现

值的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30.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现金所得税的成本=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现金成本(1-

所得税)+折旧*税率

31.调整后的现金流量法:调整后的净现值= ∑] [a *现金流量的期望值/(1+无风险收益率)^ t] a-确定的等值

32.风险调整折现率方法:调整后的净现值= ∑ [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 t]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B *(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项目的要求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项目B *(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33.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股东现金流量/股东所需的平均比率

34. B资产= B资产*(1 +负债/权益)B资产= B资产/(1 +负债/权益)

35.现金返还线R =上限= 3 *现金返还线-2 *下限

36.收入增加=销售额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37.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现金回收期*可变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现金回收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可变成本率

38.折扣成本的增加=新销售级别*新折扣率*折扣率-旧销售级别*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百分

39.物料分配率=物料的实际总消耗或实际成本/产品物料配额销售或配额成本的总和

劳动(制造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制造费用)/每种产品与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固定,机器)工作时间之和=辅助费用总额/产品或劳务总额(不包括提供给辅助车间的产

品或服务)

应分配给每个受益车间,产品和部门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消耗

40.在制品的近似产量=在制品数量*成品的制成品成本的完成程度=单位成本*制成品的产量

单位成本=月初在制品的成本+本月的生产费用/(成品的产量+月底在制品的等价产量)

月底在制品成本=单位成本*等效产出

41.月末在制品成本=在制品数量*在制品固定单位成本

制成品总成本=(月初在制品成本+本月支出)-月底在制品成本。成品的单位成本=成品的总成本/成品的产量

42.物料分配率=(月初在产产品的实际成本+本月的实际投资成本)/(成品的固定物料成本+月底

的产品固定成本)

工资分配率=(月初产品的实际工资+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成品的固定工作时间+月底的固定工作时间)

应在产品中分配的物料(工资)成本=产品的固定物料(工资)成本*物料(工资)分配率

应分配的成品物料(工资)成本=成品固定物料(工资)成本*物料(工资)分配率

43.联产品销售成本法:产品成本=产品销售价格/总销售价格

实物数量方法:单位数量(重量)成本=联合成本/每种副产品的总量(总重量)

44.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可变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45.物料价格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物料数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46,工资率差=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劳动效率差=(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47.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的总预算/标准直接人工时数。标准支出成本=标准直接人工

时数*标准分配率

可变制造成本消耗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分配工时)*标准分配率

48.固定制造成本之差=实际固定制造成本预算数

能量差=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输出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分配率

闲置能量差=(生产能量-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分配率比率差=(实际工作时间-实际生产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分配率

49.投资回报率=该部门的边际贡献/资产额剩余收入=该部门-部门资产的边际贡献*资本成本

50.营业现金流量=年度现金收入支出,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剩余现金流量=营

业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