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行为矫正

儿童行为矫正

儿童行为矫正
儿童行为矫正

儿童行为矫正

性格偏差一: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是一种性格障碍

儿童在1—2岁,常常以自己的认知、情绪、意愿等为中心,从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他们没有也不能意识到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审视、理解和对待外在的人、物、事。

儿童们常常认为,夜晚月亮出来是为了他们照明,他所看到或拿到的都是自己的。例如:人与儿童玩滚传球的游戏,成人在坡顶,儿童在坡下。成人问:球为什么滚下来?儿童会说:球知道我在等它才下来。当父母劳累需要他们安静休息时,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打打闹闹,不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体验父母的感受。

心理学家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①自我为中心期(8个月—3岁),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状态,称生理自我;②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③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按他的分期说,儿童3—16岁尤其应该重视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因为他们时刻感知着、接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对他们个性和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原始的“自我为中心”与生俱来,无可挑剔;后天的镌刻是造就品质的关键,家长或老师不可懈怠。

二、自我中心行为的表现

处在“自我中心期”,儿童的特征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内涵,常常表现出喜欢幻想,不自主地依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玩

具来说“只要是我玩的,都是我的玩具”。为了捍卫“所有权”,他们命令、威胁别人不要拿他们的玩具,甚至以打人、抢夺的方式拿回自己所爱的玩具。

宁舍朋友不舍玩具,对这阶段的儿童而言,玩具远比朋友重要。要儿童为友谊而放弃玩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别人把玩具抢走,他们会难以忍受,至于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他们则无法体会。其实看到别人家的玩具就顺手拿起来,说“我的”,他们真正的意思是“我喜欢它”,这是孩子的正常发育现象,只有过了这个时期才会走向成熟。又如: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表现得特别活跃,抢着说话,跑来跑去,拿各种玩具给客人看,忙个不停,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来疯”,这是孩子要求大家注意的一种本能行为。

孩子小时出现这种现象不可谅解,但是孩子大了仍然要求大人的过多注意,经常纠缠客人;处理问题、办事情总是自己说了算,以我为中心,以自己的需要为准绳,而且不如意时就大发脾气,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中心行为,需要认真及时地矫治。

三、自我中心行为的危害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通常只能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这种原始自我形态很短一段时间就会解除。但在“转形”时,如果让孩子“崇尚自我”的思维方式发展下去,他们有可能变成一个自以为是,专横霸道的人,这样的孩子在伙伴中或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为人所不齿。

自我中心现象几乎人人都有,只是因教育的影响,性格的特点而发展情况不同,表现也有个体差异。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应重视这些不同的差异,因人施教。

自我倾向过于严重的儿童最容易与同伴分裂,最容易产生争吵和攻击行为,最容易赌气、被孤立,性格畸形扭曲,长大后人缘差,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共谋事业。

四、自我中心行为产生的原因

1. 一味放纵

在关爱与呵护中,大人不断认可和迁就儿童的自我为中心现象,有时,大人也知道不应该让孩子这样,但总认为树大自然直,不忍心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这样,孩子的行为更放纵,他们的表现在“胜利”中更强化。他们只知道被人关心,而不知道关心他人。

2. 过度满足

想吃什么就给买,想要什么一定要满足,这是眼前许多父母的常见现象。孩子久而久之会觉得所有好吃的、好玩的自己都应该有,以至于长辈先吃了一口水果,玩具让别的孩子玩一会,就会引起他们的大哭大闹,弄得大人好尴尬。孩子总生活在一种人人让我、人人为我、我说了算的环境中,怎能不逐步养成“以我为中心”的行为呢。

3. 教养缺失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幼儿“转形”期的教育不细心,感觉不到儿童自我意识发生了异样的变化,只是认为孩子大了就自然会变好的;有的则轻描淡写地说一下了事。如有的幼儿,看见父母为客人端上水果,想独自占有,就在每个水果上咬一口,家长自然感觉很不好意思,就笑着说“混蛋”,那些你吃吧,我再端一盘。客人走后也不再提及此事,孩子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大人的忽视使孩子的占有欲越来越强。

4. 与遗传有关

专家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的形成与遗传基因有关。自我为中心期原始表现就可能是“天性”的流露,父母的霸道很可能传给孩子。

五、自我中心的矫正方法

1.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要改变孩子的自我中心的行为,首先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以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而不能让孩子自我中心的行为任其自流。同时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这样可以使孩子自我中心的行为逐渐减少。

2. 教孩子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家庭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以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而对别人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存在,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只对自己有利的事负责,而对其他事根本不去关心。他们很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应以自己为中心。所以父母、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时常为别人做些事情,比如把自己有趣的游戏教给对方,把好玩的玩具让别的儿童玩玩等等。当父母遇到孩子独占、抢夺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及时给予说服和指导。

3. 不要过分的关注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会慢慢地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造成孩子日后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4. 学会冷处理

孩子在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可以“冷处理”,坚持不去迎合、不妥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自己停止哭闹,然后用其他形式安慰一下即可。这样经过多次矫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采取哭闹的方式达不到目的,慢慢会减轻自我中心的表现。

5. 适当给予劣性刺激

所谓“劣性刺激”是指:饥饿、劳累、困难和批评。家长应适当地给孩子制造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让孩子去经历挫折和困境,这样有利于弱化孩子自我中心的荣耀感。但这种办法要适可而止,点到为止,不要给孩子造成伤害和心理创击。

6. 不要大惊小怪

当孩子发生伤病的时候,家长一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就医态度,另一方面不要做出过度反应。特别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大惊小怪,特别担心。这样,孩子会从大人的反应中得到暗示,误认为自己的病伤特别严重,时间久了,会在心理上、行为上养成高度自我中心的习惯。

7. 避免给孩子归类

2岁左右的孩子适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这时就需要大人适时帮助。首先,大人应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避免将孩子归类为“慷慨的”、“小气的”。其次,还要主动制造机会,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鼓励宝宝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提供足够的积木、黏土、色纸、颜料,在大人指导下,让孩子做各种建筑和美化环境的游戏,减少因争夺玩具而引发争执,并借机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

8. 教孩子学会分享

2—3岁的宝宝因为无法体会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沟通的技巧,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宝宝自己可以玩得很好,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宝宝的游戏很快就会落入一团混乱的纷争。此时,大人适时地引导,可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比如,老师可以跟小朋友解释:“玩具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让别的小朋友先玩娃娃。”并教他们问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若孩子们坚持不愿意一起玩,老师也可充当计时员,指导宝宝学习轮流,一人玩一段时间。

虽然有的宝宝自我意识很强,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游戏,他们心中萌生的友谊观念会渐渐成熟,并学会谅别人、与人合作和轮流玩玩具了。

9. 不要隆重给孩子过生日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日过分在意,每逢孩子生日,亲戚朋友济济一堂,众星捧月,让孩子在宴会上风头出尽,这样会强化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好的方法是孩子生日时,给孩子买些玩具或添件新衣服或特意带其去公园,既不失爱意又不膨胀自我,至于借孩子生日敛财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性格偏差二:孤独

一、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

世界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很重视孤独的研究。精神病学者多从病理上看待孤独,心理学家多从行为表现方面研究孤独。譬如爱德华·R·黑特伏认定,孤独是综合征,在儿童期多发生在出生20个月之前,它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性能力缺陷与残废状态。需要认真对待。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时是短暂的心境,有时是严重的和长期的状态”,是一种主观体验。

他们早就发现了值得重视的现象,“孤独在青少年中更加普遍,而在年龄较大的各种群体中不常为人所提及……”他们还发现“孤独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中更为普遍”,这是非常符合我们国情的。

我们感到,无论精神病理和行为现象,目前对儿童早期孤独症症状的研究都重视不够,所以本书这一章强调病态矫治更多一些。

二、少儿孤独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据有关部门推算,我国每年约有50万幼儿罹患此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至今尚未被我国大多数人所认识,甚至连多数医生也没有早期识别诊断的能力。以往医生们往往都笼统地将孤独症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多动症等,以致延误了对症治疗的时机。

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幼儿特有的精神性疾病,年龄在三岁前,男孩多于女孩。患有婴幼儿孤独症的幼儿在发病前一般均较聪明,但发病后,在智能方面就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此症的病程比较缓慢,约有1/3患者病症属轻度,须及早发现并给予特殊训练和药物治疗。

三、孤独的症状与表现

1. 表现异常

当母亲抱他们在怀里喂奶时,他们不将身子紧贴母亲,或当大人用手去抱他们时,他们没有正常的迎接姿势,表情冷淡,对周围人或物不感兴趣,面部也缺乏喜怒哀乐的感情表露,好似旁若无人。

2. 语言表达有障碍

有的孤独症患儿默默不语;有的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讲话的内容也比别人少,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低下,常无法理解别人说得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以提问的方式与人交谈,更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他们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运用动作、姿态及音调与人交往。不会使用词或使用代词不当,常错用“你”、“我”、“他”。他们常重复别人所讲过的话(模仿言语)或常重复别人以前讲过的话(延迟性模仿言语)。他们缺乏正确儿童有的想象力,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做游戏或于同伴玩耍。

3. 兴趣不广泛

他们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圆的会旋转的东西,如瓶盖、陀螺、杯盖,常爱不释手,可连续玩很长时间。他们要求环境固定不变,如要求吃同样的菜,穿同样的衣服,坐同一个位置,走同一条路线。他们常常双手上举

左右摇摆、旋转、打桌子、打墙壁、撞头、自伤,也常会迷恋会转动的东西,如不停地观看正在旋转的吊扇。还有的患儿对音乐节奏特别感兴趣。

4. 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

有的患儿对声、光刺激过敏,有的患儿对疼痛、寒冷刺激反应迟钝,也有的患儿有特殊感觉,他们喜欢触摸或闻嗅一些日常用品,触摸光滑的墙面和地板。

5. 智力有障碍

25%的患儿智能正常,25%的患儿轻度智能障碍,50%的患儿中有重度智能障碍,个别患儿在智能低的背景下出现“岛状活动”,对机械记忆、计数、推算等有特异功能。

6. 发育异常

体格发育异常,常较同龄儿童矮小,可伴有某些发育畸形。

7. 特殊爱好或依恋某种东西

患儿常对无生命物体(如一支铅笔)或动物(如一只小猫)有特殊的爱好,如果找不到这个东西时,会产生严重焦虑,或大哭大闹,而当把他们所特别喜爱的东西找回来时,又能平静下来。但对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此外,有些病儿可出现恐惧、多动或少动,甚至还有无法劝阻的哭闹以及情绪波动及睡眠障碍等现象。

四、孤独的危害

儿童孤独常发生于3岁左右,这一阶段恰好是儿童语言、交往、培养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孤独会造成性格怪异,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良后果。

1. 沟通困难

孤独幼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互不相容孤独症儿童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他们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古怪、不可理解。

2. 预测能力差

孤独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

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他们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3. 常有不雅的举止

逛商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后而径直走出超市;当父母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

4. 常有危险举动

孤独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他们常有危险举动,如突然穿越马路而不顾来往车辆;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这些,都给他们带来人身伤亡的危险。

当孤独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5. 精神受伤害

孤独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边世界隔离开来。

孤独症是造成儿童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精神活动自闭、生活技能获得不足。

6. 感觉有障碍

孤独症患儿还存在感觉过敏和感觉迟钝现象。感觉过敏是把对外界一般程度的刺激出现感觉增强的一种现象。有的孤独症患儿对声音、光线感觉过敏,听到突然的声音就会吓一跳或捂上耳朵。有些患儿在晴天出门时都要戴上太阳镜才能平息他们的“烦躁”和“不安”。感觉迟钝现象在孤独症患儿中表现尤为突出,对寒冷和疼痛不敏感,冬天穿单衣外出而不觉得冷;打针时不觉得疼,跌倒时摔破皮肤也无任何反应。

7. 智力受影响

在游戏中不能与伙伴们共同遵守一种规则,不能在游戏的每一步骤中去揣度

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不会扮演,不懂伪装;例如,在幼儿园常进行的一种游戏,用空勺子喂玩具“小妹妹”,正常儿童会边做“喂”的动作,边咂嘴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而孤独症患儿就不会这样维妙维肖地做,他们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或自己旋转着勺子玩。

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孤僻离群、不爱与人交往的问题。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放纵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生活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

孤独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顽症,治愈十分困难,因此提醒父母,在关注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免造成终生遗憾。

五、产生孤独行为的原因

1. 家庭氛围差

如今患孤独症儿童倍增,除可能是母亲怀孕时过多接触电磁波等先天因素外,还与婴幼儿的家庭氛围有关。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训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2. 遗传因素

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概率较其他人要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更高。41%的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弟也发现有长Y染色体,证明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3. 出生时遭遇所致

早产、难产、窒息、出生后患过脑炎、脑外伤者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通过核磁共振研究发现,本症患儿第四脑室扩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4.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感兴趣。

5. 爱看电视的孩子易变孤独

儿童电视孤独症,是由常看电视引起的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经

国内外专家的观察研究后发现,即使给予此类幼儿最优良的教育,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不能很好的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在社会中,因此,父母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6. 过量食用酸性食物

过量食用酸性食物强化了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和发展。如今,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的营养食品充斥餐桌,致使儿童摄入蔬菜和杂粮的量偏少。许多科学研究已证明:过量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动物性蛋白的酸性食品,容易使体液酸性化,呈现酸性体质。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的儿童,倘若过量摄入酸性食品,就会渐进性地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手足发凉、容易感冒、常哭闹不止、免疫力降底、严重者可殃及大脑功能,导致思维功能紊乱。可以说,酸性食品对儿童孤独行为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孤独行为矫正方法

1. 行为治疗

对患儿很难用言语进行心理治疗,却可以用游戏方式来进行治疗,如家长可以把玩具娃娃抱在怀里,亲亲拍拍,对娃娃说话。由于患儿有模仿能力,可先使他们对玩具娃娃发生兴趣,然后再把感情从玩具上转移到父母的身上来。如让患儿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通过“小伙伴”的作用,增进社会交往,重建合作行为。通过游戏,患者某一行为得到改善,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行为也得到改善。在游戏治疗中,家长要注意克服焦虑急躁的情绪,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无法影响患儿的病程,不能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也不能使之有正常的行为,但有的药物可使患儿更适应环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种症状。具体药物由医生处方确定。

3. 食疗

儿童应多食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空心菜、香菜等深色蔬菜,这些蔬菜最能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维生素A,同时要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的食用。

4. 注重教育训练

⑴家长和老师对患儿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与孤独症患儿交往,要使患儿首先对训练者感兴趣,双方才能相互沟通,这一阶段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尤其在早期阶段,把孩子交给“保姆”、“阿姨”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⑵把要学习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步骤来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给他们。譬如教他们正确使用筷子,先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势展示给他们;让他们从数只筷子中捡出两只并粗细端对齐;用手握住他们的手保持在正确握拿状态,反复进行,直到他们自己掌握握拿技术。孤独症患儿很容易因失败而烦躁或放弃学习,所以,在训练中要边教边鼓励。

⑶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行为治疗中的“阳性强化法”。在教他们做某一技能时,要不断讲解每一步骤和意义,当完成时便给予患儿适当的物质奖励(多为孩子喜欢的食品或玩具)。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对训练的兴趣和减少不愉快情绪的发生。

⑷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某一种技能。例如,“上厕所”对正常发育的儿童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学会蹲马桶、擦屁股、拉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动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对孤独症患儿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很多家长对行为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不熟悉,一定要有专业人员如行为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特教老师在场辅导治疗。对每个患儿出现的每个行为都要尽量去理解,在他们每一个行为出现以前或即将发生时,家长就要猜到他们可能会去干什么、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⑸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不然,长时间看电视会产生电视孤独症。

选择适合看的节目:比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

父母应尽量陪孩子看电视节目,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有教育意义或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内容。

父母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避免孩子跟着父母过长时间地看电视。

父母可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和进行户外运动等方式,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性格偏差三:多动

一、多动症是轻微脑功能失调

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称之为轻微脑功能失调,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率波动在5%-10%。多动症的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多于女。病史、儿童行为与活动观察记录材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多动(活动过度),此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易冲动、情绪不稳等,所以是一种综合征。患儿还常伴随有学习困难,但智力发育正常。进入青春期之后,多动、冲动、注意力涣散等明显的症状有所减轻,而自卑、情感抑郁和破坏行为等却有明显增多。学习困难,接受能力差的表现也开始突出。多动症患儿,多数不经任何治疗可逐渐痊愈,但尚有一部分患儿可延续为成年期性格障碍。

二、多动症的症状

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儿童多动症有如下症状:

1. 注意力涣散

包括:①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②注意力容易分散;③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④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⑤做事往往有始无终。

2. 行为冲动

包括:①经常未经思考即行动;②过多、过频繁地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③难于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④需要过多的监督;⑤时常在教室中吵闹甚至喊叫。

3. 活动过多

包括:①到处乱走,或过分地攀爬;②不能静坐学习或学习时坐立不安;③

睡眠时在床上过多地翻动;④终日忙碌不停,似乎被一个发动机驱动着一样。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英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为l%,北美为3%—5%,美国为6%。

1987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进一步提出了多动症儿童的诊断标准:

(1)常常在座位上玩弄手、脚,或蠕动身体(在青春期,可能局限于主观的好动感觉);

(2)难以按要求保持坐姿;

(3)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分心;

(4)难以在游戏或团体活动情境中等待轮流的机会;

(5)回答问题欠考虑,具有冲动性;

(6)难以遵从他人的指令(不是出于反抗或不理解);

(7)难以将注意力保持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上;

(8)常常一项活动还没完成就又去干其他事情;

(9)难于安静地玩耍;

(10)常常谈话过多,喋喋不休;

(11)常常打断或插进别人的谈话;

(12)不能倾听别人的谈话;

(13)常常丢失生活中的常用品(如书、玩具、铅笔等等);

(14)常常采取冒险行动而不考虑行动后果(如不看一下两边来往的汽车情况就立即冲过马路)。

一个儿童如果在上述14项指标中有8项符合,且已持续6个月以上时间,就可能被诊断为患了多动症。

一些传统的说法认为男孩子更容易患上多动症,他们患此病的概率是女孩的7倍之多。但最近的调查显示这个比例实际上只有3比1。专家认为,这并不是说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患上多动症,而是因为精神病学家发现,多动症在不同性别的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特征存在细微的差别。例如,女孩的破坏性相对较小,更多的体现为爱幻想或爱聊天。她们的多动症更多地属于粗心大意型,而不是极度活跃型。

还有一个现象,好动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多动症,而文静的孩子也患多动症。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做事拖拉,效率低。上课心不

在焉,做作业粗心大意,对这类儿童,父母用讲故事的方法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老师安排其坐第一排,以便随时监督指导。

三、多动的危害

一项研究显示,在学龄儿童中有8%—12%都被诊断为多动症,这一数字比过去的几十年都要高,而且仍有很多未经确诊的病例存在。美国精神保健协会进行的调查也发现,在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中几乎有一半从未确诊过,或未得到正确的治疗。

尽管多动症儿童在13—14岁后症状会逐步缓解,至成年后多数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多动症给学习和心理上所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这势必对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学者对多动症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有50%—70%的多动症儿童在学校要留一级,大多数多动症儿童在校学习期间自觉性差,不能很好遵守纪律。

专家认为,那些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的孩子,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除了影响学习外,更糟的是他们会受到同龄人的排斥,自信心受到打击。在2001年我国有关部门针对多动症孩子的507家进行的调查发现,家长反映孩子不合群的比例是正常孩子家长的三倍,而反映孩子遭到其他同伴的嘲弄的比例亦高达两倍。其他研究还发现当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孩子进入成年后,他们更容易出现与社会格格不入、意志消沉以及情绪紊乱等状况。

四、多动产生的原因

目前,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大量调查、观察和研究,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是

十分复杂的,但主要有以下几项:

1.器质性因素

主要指产前、产时和产后婴儿受到轻度脑损害,像脑外伤、难产、早产、颅内出血、窒息等均有一定关系。

2. 遗传因素

父母童年时期有多动症状、某些精神疾病对儿童多动症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据临床观察,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

3. 生化代谢异常

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与脑内茶酚胺系统功能不足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脑髓不充、发展迟缓,而以肝阳上亢、心神不宁、心窍不开为表现,因神经某些方面的缺陷而影响功能调节,妨碍信息传递,削弱自制能力而导致活动过多、注意力障碍和学习困难等。

4. 饮食及中毒因素

食品中的调味剂、人工颜色等附加物质、食品中铁质缺乏、患儿轻度贫血都可导致其注意力减弱、脾气急躁易怒。环境污染和轻度中毒现象也可增加多动行为的程度。

5. 环境与教育因素

不良的生长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方式可促使儿童多动症形成或加剧症状。其治疗也应是身心同治,否则难以恢复正常。

五、如何区分好动还是多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动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患了多动症。区别好动与多动症,必须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 注意力有明显区别

注意力不能集中是多动症患儿的特点,且其注意力不能集中与有无兴趣无关,也就是说,多动症患儿对他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正常儿童则不同,他们在做功课、学习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开小差、做小动作、玩玩具、打打闹闹,而在做其感兴趣的事,如看动画片时,则一动不动,注意力高度集中。

2. 观察自控能力

正常儿童有自控能力,往往经过思考才行动;而多动症儿童自控能力较差,行动之前常常不思考。如果有人说:“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敢用手砸碎玻璃?”玻璃会划伤手,正常的孩子不会贸然行动;而多动症的孩子往往会不加考虑就用手去砸,等到手流血了才后悔。

3. 行为是否有目的性和系统性

如果有个孩子为了扮演孙悟空,而用红汞液涂脸,将毛巾系在腰间,将晾衣

的竹竿取下当金箍棒挥舞,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您说他是顽皮孩子还是多动症孩子?很明显,这个孩子的此次“多动”有明确的目的——扮演孙悟空,而且行为连贯,很系统,都是围绕扮演孙悟空这个目的的,所以说,他们只是顽皮儿童而已。多动症孩子的行为是没有目的的,常常有始无终,很难独立完成一件像样的事。

4. 简单测试

一个简单的测验可进一步确定正常好动与“多动症”孩子的区别:让孩子伸出双手,平放在桌面上,五指并拢,在原位置上使手掌和手背交替快速反复翻转,如果他们的动作很笨拙,显得不协调,那么,他们就患有“多动症”,因为正常的孩子是没有这种表砚的。

5. 药物试验

可以用利他林实验来区分顽皮孩子和多动症患儿,但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后注意力集中,多动行为减少。顽皮孩子服用利他林后反而兴奋,动作更多。

6. 综合评价

对6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医生都不会将其诊断为多动症,因为几乎所有的学龄前儿童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症状。即使是再大一点的孩子,要确诊为多动症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家长和老师的评价,而他们的评价也经常会存在分歧:一个多动症孩子也许在家里可以几个小时地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在课堂上却无法坐稳十分钟。另外, 多动症还可细分为三种情况:极度活跃型、粗心大意型和两者的结合型。而有一些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从来都不会出现极度活跃的状况。

六、多动症的矫正

l.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其接触新鲜事物

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转动音乐鸟笼,会跳的小青蛙,会摇头的小木偶,自动下蛋的母鸡等玩具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对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还可以把

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小孩逛公园,让他们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其专注力。

2. 诱导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子也是如此。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诱导他们。

3. 加强心理调试

患儿本身的自信心普遍低落,存在比一般小孩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变成反社会的偏差行为。所以必须了解和给予多动症患儿心理上更多的辅导。同时,应训练患儿感观敏锐度和进行感观综合治疗等,多请专业心理医师帮助。

4. 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

爸爸妈妈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们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们参加适当运动,如走平衡木、慢跑、跳绳、跳床等。

5. 避免食用含铅食物

研究发现,多动行为与饮食中含有大量调味品、水杨酸盐类物质有关。受铅污染的食品、大量含酪氨酸的食品以及饮食中缺铁和锌有密切关系。如发现孩子患了多动症,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食用含铅量高的食物,如贝类、皮蛋、爆米花、向日葵等,不要把食物暴露在铅污染的环境中,如汽车尾气排放频繁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把铅笔头含在嘴里把弄,吃饭前必须洗手,尤其是刚刚拿过铅笔的手。②不要食用含酪氨酸的挂面、糕点及乳制品。③食物中不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酸等食用色素。④少食富含甲基水杨酸盐类的番茄、杏仁等。⑤要多吃含铁、锌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牡蛎,家禽的心、肝、脑,以及大枣、苹果、百合、核桃、芝麻和花生等。⑥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6. 给孩子减少压力

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他们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们说成“笨小孩”,不给孩子压力,让他们轻松成长。

7. 药物治疗

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药利他林以及右旋安非他命硫酸盐。至于这些药物在减轻多动症症状方面的具体疗效还无法确定,但研究者相信它们可以调节多巴胺和去

甲肾上腺素水平,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减少冲动。

当然这些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包括缺少食欲、暂时性的身高增长缓慢、痉挛以及睡眠问题等。但专家还是认为好处要远远超过该药带来的副作用。在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孩子中,68%被认为恢复正常;只单纯服用药物的孩子中这个数值达到56%;而只进行治疗和医师护理的孩子,恢复率分别为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性格偏差四:任性

一、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

任性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主要的不良行为之一。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固执已见,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摔打东西、自杀、离家出走等。

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或性格表现形式,它的发展需要时常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任性作为一种习惯行为,是需要引导和矫正的,只是方法要得当、要科学,使之变成帮助少儿健康成长的“助力器”。

二、任性行为发展的危害

1.比正常孩子更痛苦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孩子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迟早有一天,你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孩子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建中教授说:“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自我定位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不仅在大学,在中学、小学,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遇到了惊讶而无奈的事,传统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方法遭遇尴尬。面对任性的孩子,有些父母一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二是怕孩子受委屈,影响健康;三是无可奈何,无意训导,一味满足,不加制止。然而,这样做事实上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父母要真正爱孩子的话,就要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小严格要求、严格

训练孩子,不要让他们养成任性的毛病,免得让孩子任性成为习惯,为此痛苦终生。

卢梭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他们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

2.形成心理疾病

少儿任性,不管是非规矩,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这肯定在伙伴中碰“钉子”。因为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为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伙伴们也不会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也不可能全都依从他们,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打击,遭受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他们又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长大成人后会成为武断、专横、霸道,一意孤行的人,而这种人最终会跌跤,惨遭失败。

3.导致违法犯罪

任性的孩子以自私、专横为特征,达不到目的常常会生出“怪招”欺骗、要挟制服对方,一旦失败就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常人预想不到的结果。有关单位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孩子从小放任自流,过分呵护。媒体报道的大学生马晓明因被劝退学就杀死父亲奶奶、清华大学学生“伤熊”等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的低级犯罪,却时时发生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确实令人震惊。因此重视少儿任性矫正与疏导也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三、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产生任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孩子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3—4岁的孩子,由于活动能力比3岁前大有进步,于是在活动中追求自主,力图表达自己的意志,进入“第一反抗期”,常常不肯按家长的意图办事。二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明明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答应,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家长让步为止。孩子很快发现,只要自己坚持,家长总会让步。于是,养成了任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 案例介绍 某男孩,独生子,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再犯。根据老师的回忆,之前有其他大学心理系同学到班上做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中,这个男孩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其他同学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其他同学合作,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认真的用积木塑料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他跑到另一个小朋友那桌面前,看了一下,迅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积木。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可他没理会,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他一转身拿起积木就向另一个小朋友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着:“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朋友纷纷退开,好像知道他要打人的样子。像这样的问题他发生过许多次。一些小朋友因为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根据老师的反映,这个男孩在平时表现还好,但是一旦碰到有竞争的游戏或者没法平均分配的东西时,就会表现得很有倾略性,以打、踢、推、咬等方式攻击其他其他同学来占得优势或者抢夺玩具。 我和这名男孩接触的时候,他表现得比较高兴,愿意拿东西和我分享,也缠着我和他一起玩,但是还是表现了比较强的好动性和控制性,要求我按照他的方式玩,一旦我没达到他的要求或者和他意见向左的时候,就会出言顶撞甚至言语威胁,让我比较惊讶。在家庭访谈中得知,这名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所以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他妈妈身上。男孩的妈妈说,因为是年纪很大了才得到这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四岁前对其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后来男孩的妈妈听说别人的小孩小时候呗这么娇惯,后来在外面偷钱被人抓住打残废了,心里很慌张,怕自己的小孩以后也会变坏,于是管教变得非常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还是会尽量满足,但是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就会置之不理,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后来孩子就变得很期待爸爸回家,爸爸回家的时候就会很粘着爸爸,爸爸不管出门到哪里都要跟着,如果看到父亲对其他小孩稍微好一点就会非常不满,一旦要和爸爸分离就大哭大闹。他妈妈说,又要工作又要顾家还要管着小孩,身心疲惫精疲力尽,但是小孩现在和她不亲了,让她有种受挫感。 案例分析 第一,缺少父亲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这个男孩由于不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妈妈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亲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父母的行为。由于长期远离父亲,缺乏父亲的管教,养成了孩子骄纵的性格,又由于母亲管教前后的巨大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调查研究指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

儿童问题行为论文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西方语言学院小教班那金玲2009062024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对策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如,儿童为了得到表扬将家里的钱交给老师;(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3. 惩罚 惩罚是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终止该行为。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惩罚的时间,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4. 示范法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冯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7月 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中度智障原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家庭及教养情况:冯某的妈妈是军人,对孩子要求较高,有时会有暴力行为。冯某的阿婆和爸爸较溺爱孩子。 受教育情况:冯某在普小随班就读到四年级,对于知识掌握少,除写字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学校一些同学不懂事嘲笑辱骂他,加上课程难度太深无法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到逃学厌学的地步。现在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就读。 二、主要问题行为描述 1、不喜欢集体生活,感到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和课堂活动,上课时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并做自我暗示,例如我不喜欢上课,我不愿做作业等。 2、冯某对于与其发生摩擦的同学会进行谩骂,并嘲笑其他有障碍的孩子。如果有人(包括家长和训练人员)阻碍其完成某事,他会大打出手。 3、冯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有些沉迷其中,喜欢想象并模仿有各种能量的怪兽去破坏他不满意的东西。 4、心里承受能力差,如果遇到难题就会放弃并产生很严重的自责,如“我太笨了,我害妈妈受了一辈子的罪。”

三、确定终点行为 冯某的攻击行为在训练和课堂教学中反复的表现出来,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康复训练,因此,被看成是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介入一定的干预措施。 终点行为定为:通过矫正,使冯某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次数,直至停止攻击行为。 四、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冯某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导致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需求。 2、教育因素 冯某一直在普小就读,但学习能力很差,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能照顾周全。冯某不能完成学业,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从而造成了学生自信心低下并使冯某形成了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 由于孩子有缺陷,其爸爸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产生了过分的爱护和溺爱,放任其不良行为。另外冯某喜欢看奥特曼打斗的碟片,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4、环境因素 冯某来到新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学校集体生活,比较恐惧和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实 践 与 探 索 260 INTELLIGENCE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 王冰竹 王 颖 摘 要:本文通过对1例正常儿童挑食和偏食行为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其挑食和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索父母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对此类儿童挑食偏食行为进行矫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为实际工作者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 挑食 偏食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对1名10岁挑食和偏食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该研究对象为小茜(化名),独生女,小学三年级,10岁。出生于普通家庭,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家长的文化水平一般。母亲在当地的一家美容院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达11个小时,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她的日常生活。父亲是民警,十分宠爱她,对日常生活中她提出的要求都尽力满足。小茜不吃苹果、青菜、煮鸡蛋的蛋黄等常见食物,只喜欢吃西瓜、草莓、薯片、巧克力和冰淇淋等食品。小茜现在体重偏重,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她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二、研究过程 1、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通过与小茜及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小茜挑食和偏食的原因是:(1)小茜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2)小茜的父亲没有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女儿爱吃什么就是缺什么食物的营养,致小茜养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通过了解个案挑食和偏食的原因发现:(1)个案觉得“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对健康没有影响”,说明个案对挑食和偏食的危害没有正确的认知,缺少合理膳食的动机。所以本研究还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向个案传授合理膳食的知识,改变其错误的认知。(2)对个案的父亲的错误饮食观念采用认知疗法给予纠正。(3)个案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欢喜吃零食。所以本研究决定采用代币制的方法来帮助个案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2、确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B 研究设计,先进行1周的观察,此为基线期;然后进行1个月的行为矫正,此为治疗期。通过基线期和治疗期挑食和偏食的次数比较及追踪期的访谈,探讨治疗对个案的有效性。 3、实施矫正过程 第一步:改变个案错误认知。研究者对个案进行了合理膳食知识的传授,让个案了解哪些食物多吃了对身体有害,而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懂得科学进食。同时让其了解合理膳食能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体重过重。 第二步:改变个案父亲的错误认知。首先,研究者让父亲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这些营养主要从什么食物中获取,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膳食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还应注意烹调方法,尽量少作油炸食物,以减少营养的损失。其次,让父亲认识到孩子应少吃或不吃易发胖的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等。最后,教会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个案合理饮食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一些营养知识,并且经常带个案到户外活动。 第三步:营造愉快的就餐环境。研究者与个案的家长达 成一致,父母要纠正孩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在孩子吃完东西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全家人在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 第四步:使用代币制。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饭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家长严格规定餐次和吃饭时间,并让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她产生饥饿感。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09:00向妈妈兑换。 4、结果与评估 个案在观察期间挑食和偏食行为严重,母亲命令她不要挑食和偏食也无济于事。在治疗期,个案的挑食和偏食行为有所减少,不吃的食物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其原因是个案能够减少饭前吃零食的次数,养成每天到户外活动的习惯,并且可以通过不挑食得到奖励,及时强化比延迟处罚更为有效。在追踪期,个案的不挑食和偏食的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偏食行为有明显的提高,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和代币制2种方法矫正个案挑食和偏食行为是有效果的。 5、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治疗中,家长的协助和支持至关重要,家长不仅承担着观察者的角色,而且还是监督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家长对儿童的言语赞扬、亲切拥抱都是很好的强化物。(2)在家庭中,家长的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观念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观念。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孩子的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该问题行为,还包括家长对这种行为作出的反应。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问题行为。(3)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治疗的关键。在本研究中,选择个案喜欢却又不能经常得到的画册作为强化物,可以很大程度地强化目标行为。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借此对未来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使用代币制进,除要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之外,还要注意停止使用代币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实施代币制进,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当目标行为有规律地出现时,可以加入间歇强化来维持目标行为,如固定比率程序或可变比率程序。(2)本研究思路可以运用到其他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上,如不按时上床、睡懒觉等。 参考文献: [1] [美]Raymond https://www.doczj.com/doc/6c12247603.html,tenberger 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2] 张美兰:《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山东教育》,2002,1:106—107。 [3]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37。 [4] 尹弘飚、张莉:《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儿童行为矫正观》,《教育导刊》,2002,6(2):10—12。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对策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如,儿童为了得到表扬将家里的钱交给老师;(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3. 惩罚 惩罚是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终止该行为。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惩罚的时间,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4. 示范法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参考,让学生亲眼看一下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方法及其不同的效果。如有些学生在交往时因为不知道如何行动而出现退缩行为,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5. 认知行为矫正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就是通过矫正间题发生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风格等来改变个体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设计一个行为矫正方案。

设计方案: 一、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二、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4~6次,语文约5次。 三、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四、过程与方法: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 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 一、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 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步骤如下: 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 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 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 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 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不道歉就继续惩罚。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这很重要。 二、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 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 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

对儿童问题行为理解及矫正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对儿童问题行为理解及矫正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 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 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当行为。 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 1.发展性问题 这类问题多由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障碍所引起,如排泄功 能障碍(遗尿、不自主排便、拒绝排便),睡眠障碍(梦靥、夜惊、 经常性头痛,头晕),神经易紧张或生长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 2.情绪方面问题 如情绪抑郁、冷漠、缄默、易幻想或情绪波动剧烈、易激惹;过 分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疑、多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 依赖父母、老师,或与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对 学校、考试、师生关系等会产生恐怖情绪等。 3.性格方面问题 如显著偏执、怪僻、爱发脾气、急燥、粗暴、性格反复无常、反 抗性强、攻击性强、粗鲁好斗;过分的胆怯、退缩、孤独等。 4.学习与智力方面问题 由于智力低下或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良、反应迟缓;由于 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而引起厌学、弃学、逃学的行为,视学 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作业、破坏纪律等。 5.活动过度问题 如异常好动、上课不能安静地听讲、不断地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维持注意的时间短、极易冲动、忍耐力差、自控能力差、废话多、爱争吵打架等。

6.神经性方面的问题 如总是出现一些毫无意义、反复重复的强迫性行为、或歇斯底里行为;神经性失声,心理性不适;由于精神方面的问题,使得行为过于轻率、活跃,动作言语过多以及精神紧张、无故生气、动作奇特、性格突变等。 7.社会及品德方面的问题 如打人、骂人、破坏、说谎、偷窃;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恶劣,过度反抗与任性,离家出走等等。 8.习惯性方面的问题 如习惯性允吸手指、咬指甲、晃头、眨眼、玩弄**器以及饮食、睡眠,排泄上的不良习惯,像厌食、睡眠失调等。 问题行为矫正方法 正强化法、负强化法、惩罚、行为契约法、认知行为矫正法、行为契约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象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象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象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O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象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象,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人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二)实践脱敏性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象,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操作方法:将病儿不良情绪分为若干层级,让其逐级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实际情境或实物前,并在暴露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给吃喜爱的食物),使二者产生桔抗而逐步脱敏。例如,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

小学三四年级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研究

小学三四年级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研究从去年接任三年级班主任时起,我就发现班级中行为习惯很差的大多是留守儿童。于是我对本班10个留守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试图找出矫正留守儿童不良文明习惯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素养,改善班级乃至学校的学习环境。现在我跟班到四年级,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了,我的班级管理轻松多了。 【案例1】张某,男。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思维反应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慢。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十次就有九次来不及做;回家后据他奶奶反应,书包一扔,就看 1 动画片,一看就没完没了,影响第二天的上课。 原因分析:他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他脑子并不笨,比较好动容易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下游。 矫治:对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我与体育老师沟通,把张某的情况与体育老师讲明后,他在体育课上单独训练多了,左右手的训练多了,左右脚的训练多了,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多了。 反思: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 2

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教师可以从他的优点引导,就是肯定他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他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案例2】崔某,男。在调查询问培养语言文明的习惯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时,他是这样回答的:经常看些讲文明的书,找一个自己的榜样来模仿,这样就容易有良好的语言文明习惯,但是自己这方面需要努力。 原因分析:这样的学生是由于长期缺失家庭的父母的关爱,但是自己骨子里又想好的学生,由于受自己身边环境的影响,就随波逐流了,朋友们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这样的学生还是能够塑造好的。 3 矫治:我经常找他谈话,把他当作朋友一样来看待,再借一些有用的书给他看,然后鼓励他。孩子慢慢的改掉了不爱学习、爱说脏话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反思:当一个孩子自身的素质很好时,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只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当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教育,这样孩子在文明、礼貌和学习方面就不会大幅度的下降,还可能有大幅度提升。 【案例3】刘某,男。一年级成绩就很差,语数经常考不及格,家长要求留级,可是校方不允许,无奈只好收下该生。刚转入我班时,考试成绩在40分左右,多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 4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 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 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 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 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步骤如下: 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 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

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 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 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不道歉就继续惩罚。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这很重要。 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 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 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一个玩具。 3、每表现出一次好的行为,就归还一个玩具。 以上两个是Jo的惩罚技巧。这两个技巧实际上是要在家庭中建立规则,教会家长掌握家中的大局,也使孩子明白,不好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做错事情不会再得到纵容,这已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睡觉分离技巧(Sleep separation technique): 用于矫正那些无法与父母分睡的孩子的问题。 1、亲亲孩子,说晚安,把孩子送到床上就寝 2、坐在床边,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说话 3、如果孩子哭闹,跑下床,把孩子放回床上,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讲话 4、一直重复,等到孩子入睡 当孩子发现哭闹或者是任何行为都无法改变自己要单独睡觉这个事实的时候,

儿童行为矫正教学大纲

《儿童行为问题防治与矫正》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 学时数:32 学分数:2.0 执笔者:龚丽娟 编写日期:2007年11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儿童行为问题防治与矫正》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儿童行为问题防治与矫正》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儿童异常行为的区分,培养学生处理儿童异常行为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异常行为科学设计行为矫正的程序,为学生从事儿童行为问题防治与矫正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行为矫正概述(3学时) 教学内容: 行为矫正的概念,行为具有可塑性,行为矫正的涵义,正常与非正常行为,相关概念的区分,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国外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我国行为矫正的发展概况,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有效运动行为矫正的原则 教学要求: 1、理解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 2、了解正常行为与非正常行为的区别; 3、了解精神分析与行为矫正的区别,以及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的关系; 4、了解行为矫正的特殊性和应用基本要求。 重点: 行为矫正的概念,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视觉、听觉的机制。 难点: 行为矫正的有效应用原则,行为矫正与精神分析与行为治疗的比较。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4学时) 教学内容: 条件反射原理,巴甫洛夫(I.P.Pavl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操作性条件行为原理,试述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认知疗法,概述,认知疗法常用的治疗技术,认知疗法的适应症,生物反馈疗法,概述,适应症,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生物反馈治疗的设备与治疗步骤,社会学习理论与教育激励,社会认知理论,交互决定观,观察学习的过程,关于教育激励 教学要求: 1、理解行为矫正的四个理论基础的实验过程、结论、以及在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中的技术; 2、掌握四个原理的基本内涵;

2021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受个体自身以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矫正策略,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影响成因;矫正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将攻击性行为分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在挑衅者和受欺者之间用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进行公开、直接的对峙。如: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物品抢夺而引起打、骂。关系攻击是指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散布谣言、排斥同伴、中止友谊关系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儿童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

上,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为有效的矫正和防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学习因素 不论行为适当与否,都是儿童对其周围环境及人的反应而习得;儿童在与伙伴及成人互动时,学会在社会情境中反应、表现方式,也得知他人会如何反应或应对我们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由于其过去习惯或社会经验受限的无知所造成的。 二)、可改变的因素 1、物的环境 环境会助长或抑制攻击行为视为发生。空旷的教室没有间隔易使儿童相互追逐,室内走道穿越经活动区易造成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空间安排也很重要:围坐适合讲故事,排队适合上厕所。若挤在一起会有推挤、攻击等行为。环境中的器材不够会造成争执和攻击,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经常评估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常常不是儿童,而是物的环境。 2、对刺激过于敏感 学前阶段教学常是紧凑的、规律的、活动的、多姿多彩的,大多儿童适与此环境的刺激;但另一些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因过度的颜色、噪音、活动量、运动量等刺激负荷不了而有攻

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一榜样法 1.定义:以某个个体或某个团体的行为为榜样,让儿童通过观察、收听、阅读或操作等途径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儿童形成与榜样相同的动作、思想、态度或是语言表达等特性,这种行为改变技术被称为“榜样法”。 2.理论基础:榜样法是建立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条件: (1)儿童具备模仿能力 (2)榜样为儿童接受 (3)及时给予奖励 (4)尊重儿童的个性与价值 4.实施步骤: (1)确立目标行为 (2)选择好榜样 (3)榜样展示良好行为并受到奖励 (4)儿童模仿并展现该良好行为,得到奖励 5.应用范围:学习良好行为;表现已获得的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多表现良好行为 二塑造法 1.定义:塑造法是指系统地、及时地对儿童所表现出的那些接近目标行为的一系列相似行为进行强化,从而使儿童最终建立起目标行为的方法。 2.理论基础:斯金纳训练小白鼠压杠杆试验 望着杠杆——望着杠杆并鼻子靠近杠杆——鼻子靠近杠杆且前肢离开地面——前肢离开地面并碰着杠杆——抬起前肢且完全压下杠杆 3.条件: (1)有效的划分各个中间行为 (2)组织好各个中间行为之间的替代 4.实施步骤: (1)确立目标行为 (2)合理的划分起点行为与目标行为之间的各个中间行为 (3)确定行为塑造的方向 (4)儿童表现出中间行为后方可获得强化 (5)顺序地强化各个中间行为,直至目标行为(或终点行为)的完全建立 5.提示与渐隐 提示: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如身体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指导等。渐隐: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减少。 3.应用范围:塑造新行为 三合同法 1.定义:教师或家长组织或安排一种情境,让儿童按照成人要求完成任务,之后儿童可以从事自己喜欢且是被成人认可的事情。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短期合同、长期合同 2.理论基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如果你做甲事,那么你就可以做乙事或得到乙”。3.条件: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 为矫正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着。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

此而大受影响。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 (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一般而言,儿童在注意力的保持与集中方面总比大人差些。由于脑神经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儿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业时,其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专注;同时,他们没有对学习的收益与后果产生预期,自我克制能力差。因而,如果儿童不专心听讲的时间只有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这属于成长中的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 (二)持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小宝注意力缺陷行为的原因可能是: 1、孩子认为从头到尾完整地做完一件事情是件麻烦的事,很烦。

儿童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

儿童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2010 03班姓名:于童 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编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 有效应用行为矫正的原则: 1.防止滥用,也就是说不要把不属于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带入到行为矫正中来,如电击痉挛法等。 2.避免误用,行为治疗方法的正确使用。 3.注意不要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4.注意遵循道德准则 主要方法: 1.正强化 正强化是指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景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几率会升高。也相当于奖励。 例略 2.负强化,是指在一辨别性刺激或情况下,行为者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的移去或消失,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况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例如:1,一个爱咬指甲的孩子,可以在其指甲上涂上胡椒粉,这样孩子就不会再咬了。

2,对于在监狱里的犯人,如果其表现好,减少他的劳改时间,那他的良好态度有可能会增加。 负强化与惩罚不同之处: 惩罚的后果是不愉快的、痛苦的,而负强化的效果是愉快的。 3、消退 消退是指在以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她下一次遇到相同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比如说,因受惩罚而减少的行为发生率有可能由于惩罚停止而增加;受嘉奖而增加的行为发生率也可能因为嘉奖的减少或停止而减少 例如:A平时小孩以哭的方式得到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以后孩子再哭的时候不予理睬,孩子知道哭并不能满足愿望,以后也就不会由着性子乱哭了。 B某弱智儿童有不停用手抓头发的怪癖,抓到头皮发痛时才感到舒服。父母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然后就把他的头发给剃了,开始,小孩又哭又闹,但一个月后,他的这种哭闹行为少了,而当两个月后头发再长起来时,他也没有再去抓头发了。 注意:A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消退期间确保各种各样强化物在不良行为发生之后不呈现,做不到这一点,消退程序大多要失败。比如,一个小女孩有呜咽行为,每次需要什么就长时间呜咽,母亲为了消退她的这种行为,当她再呜咽时就不理睬,而当她一段时间不呜咽时就给予奖励,这种程序进行到晚上都很好。晚上,小女孩为要爆米花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