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生态学博士学位设置情况

全国生态学博士学位设置情况

全国生态学博士学位设置情况
全国生态学博士学位设置情况

8. 大学生态学教学参考资讯

8.1 全国生态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情况

根据200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简章汇编资料整理而成。有的单位可能在生态学方面有招生,若没有进入该年度全国招生简章的汇编资料中(特别是2000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后,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全国招生简章中),在本材料中将没有录入。如若遗漏,请谅希。由于生态学及其应用领域与很多其它学科相关,有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虽然没有生态学博士学位点,但实际上在相关其它学科培养博士生,从而也将该学科学位点或与生态学直接相关的学位点的方向列入;博士生导师也以2001年全国博士招生简章上所出现的人员予以列出,仅作参考。编录格式如下:

博士授权点单位

博士点学科(学科统一代码)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

8.1.1. 生态学(071012)博士学位点

(1)北京师范大学

生态学(071012)

生理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

种群生态学与行为生态学徐汝梅

植物生态学葛剑平

进化生态学张大勇

全球变化生态学张新时

信息生态学与生态模型高琼

(2)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071012)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马钦彦

恢复生态李俊清

害虫生态控制李镇宇

植物多样性及其资源利用王建中

群落生态学罗菊春

(3)中国农业大学

生态学(071012)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宇振荣

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吴文良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李国学

旱地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郑大玮

家畜生态与有机农业孙振钧

(4)内蒙古大学

生态学(071012)

植物种群生态学杨持

草地生态学杨颉

(5)东北师范大学

128

生态学(071012)

恢复生态学周道玮

草原生态学郭继勋

数学生态学王克

植物种群生态学杨允菲

(6)东北林业大学

生态学(071012)

树木生理生态学王风友

种群与群落生态学胡海清

生态系统生态学王宪成

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李风日

生态系统管理崔晓阳

火生态学与管理洪伟

(7)华东师范大学

生态学(071012)

能量生态学系统生态学陆健健

实验植物群落学城市生态学宋永昌

微生物生态学生态工程徐亚同

动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徐宏发

分子生态保护生物学王小明

(8)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071012)

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工程薛建辉

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工程张金池

森林生态环境与资源监测管理生态经济彭世揆

(9)浙江大学

生态学(071012)

农业生态学王兆骞

农田生态与农作系统张壬午

植物种群生态学洪德元

保护生物学刘季科

生态系统分析与模型胡秉民

微生物生态冯明光

(10)中山大学

生态学(071012)

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周昌清胡玉佳

信息生态学余世孝

绿地生态学杨中艺

(11)华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071012)

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态学/植物化感作用骆世明

生态系统生态学周国逸

恢复生态学/森林动态学彭少麟

土壤与环境资源廖宗文

129

污染生态学吴启堂

(12)云南大学

生态学(071012)

植被生态学姜汉侨金振洲党承林

景观生态学杨一光

污染生态学王焕校段昌群

微生物生态学姜成林张克勤

遗传生态学刘飞虎

寄生虫生态学左仰贤

分子进化昝瑞光

(13)兰州大学

生态学(071012)

理论生态学王刚

数学生态学李自珍

环境生物学王勋陵

植物生态学陈家宽

农业生态学石元春山仑

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王根轩

(1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071012)

城市及产业生态学王如松

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理学傅伯杰

环境管理/环境系统工程赵景柱

系统生态学/生态评价与规划欧阳志云

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害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冯宗炜

农业生态工程/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候彦林

(1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学(071012)

森林生态学李文华

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欧阳华

精准农业阳含熙

农业环境保护陈同斌

(1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生态学(071012)

进化生态学康乐

昆虫生态学盛承发

生态系统功能/啮齿动物生态/分子生态学张知彬

濒危物种保护宋延龄

保护生物学蒋志刚

水生生态学许木启

自然种群的进化和遗传分化张德兴

DNA序列的分子进化张德兴

系统生态学李典谟

分子行为生态学张树义

130

(1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态学(071012)

干旱区生态/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区评价张新时

生态系统生态学韩兴国

植物克隆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董鸣

生态系统多样性马克平

植物生理生态学蒋高明

区域生态系统与模型研究高琼

(18)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071012)

生态环境工程李培钧

污染生态化学周启星

农业生态闻大军

植物生态曹同何兴元

生态过程黄国宏

森林生态王庆礼

生态水文气候与生态动力裴铁凡

森林界面生态学韩世杰

(19)南京大学

生态学(071012)

植物生态与生态工程钦佩安树青

动物生态学陈建秀

城市生态学李建龙

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安树青钦佩

(20)山东大学

生态学(071012)

植被生态学王仁卿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王仁卿

8.1.2. 研究方向同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博士授权点单位

北京大学

自然地理学(070502)

植被生态学与生态遥感、全球气候变化方精云

环境地球化学陈静生陶澍

水土环境研究陈静生王学军

环境信息系统陶澍王学军

第四纪年代学周力平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周力平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化学唐孝炎李金龙白郁华张远航

环境规划与管理唐孝炎叶文虎倪晋仁陈国谦

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叶文虎陈国谦

水资源、水灾害与水沙环境倪晋仁

北京林业大学

13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流域治理关君尉孙立达张洪江

荒漠化防治孙保平周心澄

林业生态工程朱金兆余新晓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杨志峰杨居荣

水环境与水资源刘昌明杨志峰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林学钰

环境信息管理赵俊林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2)

植被生态动力学王兆印

水域生态数值模拟刘树坤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化学戴树桂黄国兰陈浦华傅学起

污染预防与治理戴树桂庄源益朱坦张振家

环境规划与管理朱坦

环境生物学高玉葆庄源益

山西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毒理学孟紫强

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马恩波

环境生态学张金屯

吉林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杜尧国

环境分析与监测董德明

环境评价与规划张文祥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学(071001)

植物分类与保护生物学祖元刚

植物生理生态学与生态工程杨国亭

植物资源生态与化学工程石福臣

植物分子生态学与生物工程卓力环

计算生态学与信息工程张文辉

复旦大学

植物学(071001)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陈家宽

植物种群生态学陈家宽钟杨

南京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污染生态学王连生

132

元素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王晓蓉

污染化学与生态学孔令仁

环境生态毒理学孔志明

清洁生产陈金龙

植物学(071001)

植物生态与生态工程钦佩

浙江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翁焕新

保护生态学丁平

环境工程(083002)

废物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冯孝善郑平

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朱荫湄

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陈英旭闵航

农药学(090403)

农药生态毒理樊德方

厦门大学

植物学(071001)

植物生态学林鹏

环境科学(083001)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洪华生

环境资源与管理焦念志

海洋微型生物生态郑微云

海洋生物生理生态卢昌义

环境生态学许克平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学(070703)

海洋生态学张志南

海洋生态与浮游植物生态朱明远

资源生态与海洋生态系统唐启升

武汉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生态环境材料设计与开发杜予民

重金属毒理学熊治廷

植物学(071001)

植物生态学于丹

中山大学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评价与规划陈新庚

环境生态与实地恢复陈桂珠

污染生态与生态工程蓝崇钰

西北大学

植物学(071001)

环境植物学王勋陵

133

结构植物学胡正海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赵桂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083001)

生态毒理徐晓白

水生态毒理学刘忠州

水生态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环境科学(083001)

湿地环境与生态吕宪国刘兴土孙广友赵魁义杨永兴

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余国营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自然地理(070502)

山地灾害研究崔鹏

环境影响与评价陈国阶

环境退化与生态建设锺祥浩

山地侵蚀张信宝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李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学(070703)

海洋环境与生态周名江朱鑫华杨红生韩傅平焦念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学(070703)

海洋生态黄良民王肇鼎殷克东

生态动力学王文质施平朱良生

养殖生态韩舞鹰

古海洋生态环境陈木宏

海洋生态环境变迁孙东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植物学(071001)

植物区系地理学吴钲镒周浙昆闵天录

植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梁汉兴

植物地理学(分子地理)李德铢

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许再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植物学(071001)

环境生理陈贻竹

生态系统动态彭少麟

生态系统生态学周国逸

保护生态学叶万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水生生物学(071004)

流域生态学刘健康

藻类生理生态高坤山

134

藻毒素的环境化学特性徐晓清

生态毒理学徐盈

环境生物学吴振斌

恢复生态学吴宁

渔业生态谢小军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动物学(071002)

昆虫分类和资源开发利用印象初

系统生态学周立

生态系统生态学张晓爱

动物生态学赵新全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070502)

景观生态肖笃宁

干旱区生态赵哈林

农业生态李锋瑞

135

生态学书籍

转自北师大资源学院生态论坛 01城市生态学、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书籍 中国生态旅游-走进大自然-高峻-2001 中国生态特色旅游-章采烈-1996 住区—绿色生态住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1 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景观生态学-徐化成-1996 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景观生态学-徐化成-1996 城市景观生态-董雅文-1993 城市植物生态学-冷平生-1995 城市生态学-于志熙-1992 城市生态学-杨小波吴应书等-2000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孔繁德等-2001 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_10882127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承德市城市生态规划-薛兆瑞等-1993 城市生态调控方法-王如松等-2000 城市科学前沿丛书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张鸿雁-2000 城市绿地与环境-徐乃雄-2002 日本公共艺术生态-刘俐-2002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1998 景观生态学-徐化成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2001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肖笃宁等-2001 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夏云等-2001 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张鸿雁-2000 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周浩明等-2002 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杨桂华-2000 都市生态走廊-曹鉴燎等-2001 02动物生态学书籍 Ecological Entomology-Carl B.Huffaker INSECT ECOLOGY (THIRD EDITION)-Peter W.Price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实验指导-耿济国等-1991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群落生态学-庞雄飞等-1996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群落生态学-庞雄飞等-1996 动物污染生态学-杨明宪-1988 动物生态学-(日)伊藤嘉昭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一版-孙儒泳-1987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二版-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方法-高中信等-1992 动物生态学浅说-林育真-1982 动物繁群生态学-单国桢-1983

生态学排名

071012 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A+ 3 华东师范大学 A+ 4 东北师范大学 A+ 5 东北林业大学A 兰州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7012 北京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069 华东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7347 东北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697 东北林业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20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考研笔记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doczj.com/doc/6c11995266.html,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 目 备注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02-经济 学综合 环境政策与 环境管理,外 语 经济学综 合含政治 经济学、微 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614-地 理信息 系统 830-遥感 概论 地理空间信 息技术综合, 外语 0713Z1- 生态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615-生 态学 831-普通 生物学 基础生态学, 外语 083001- 环境科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科学综 合(无机化学 或环境管 理),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083002- 环境工程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工程学 综合(含水处 理工程、固体 废弃物处理 处置、环境 学),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0830J1- 环境政策与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公共管理与 环境政策(含 公共管理学、 环境政策理 论与方法), 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1203Z1- 自然资源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34-经济 学(宏观、 微观) 资源环境管 理综合,外语 资源环境 管理综合 含资源环 境法规政 策分析、产 业资源环 境政策。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属于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科学、生态经济与管理、生态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与我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形势紧密结合,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开展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本学科同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系,建立了可供教学与实践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条件。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 1.专业概况 生态学专业系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生态学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建立,200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建的理工科学科,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唯一一个生物学学科。特聘我国著名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李文华研究员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专业主要针对区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应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国际及国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区域生态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研究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理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973二级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1项,财政部林业行业重大专项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项、中国环科院项目1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经典研读报告(2020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程性质: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经典研读报告是一门通过阅读指定经典社科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来拓展法科学生知识面和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实践课程,可作为法科学生核心课程的有益补充。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writ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of law students by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ic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t can be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core courses of law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由任课教师提供阅读经典文献清单,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基础阅读指定经典文献,在阅读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任课教师对读书报告的写作加以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是对其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1)对经典社会科学文献有大致的了解; - 1 -

(2)养成对文献的精读习惯; (3)通过读书报告写作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形成初步训练。 三、学习要求 学生应当认真阅读任课教师开列的经典文献,并通过多种形式与任课教师互动,了解写作要求,认真撰写研读报告。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主要阅读书目(不完全):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3. 霍布斯:《利维坦》; - 1 -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自然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1203Z1-自然资源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①自然资源②自然资源管理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⑥政治理论 二、考试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1.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约20分钟。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综合考察考生的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满分70分) (2)考生以攻读博士期间拟开展的研究为题,编写研究计划,3000-4000字,并制作PPT。(满分60分)(注:须网上报到时提交,提交方式请见第八条) (3)对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进行陈述和答辩,使用PPT。陈述时间为8分钟。(满分20分) 2.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15分钟左右。 3.复试要有记录,认真填写复试封面。 四、申请材料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

我国古代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态学观点

探索自然,先辈们的足迹 -------我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生态学思想 摘要: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无数先辈们探索自然,了解这个世界。在生产生活中苦苦摸索,思考,寻求如何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生存发展。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总结发扬,形成了许多比较有影响的生态观点,比如“天人合一”、“斧斤以时入山林”、“以物观物”等。虽然他们的观点比较零碎,但是却为我们后人更好的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奠定了基础,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学习。 关键词:探索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平衡 正文 “生态”一词起源于西方,为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他在1866年率先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但是,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就已经开始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虽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但是却形成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比西方更加丰富多彩、见解独到的生态学思想和观点。也为后人研究生态,探索自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启发,他们的思想引导了我们如何对待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为了片面的追求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不知节制,肆意开发,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几千年。也引起了大自然的一系列的灾难,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水污染、水土流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人们直到这一系列的灾难发生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努力的去纠正,然而破坏容易,恢复就相当的困难,这需要花费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偏离了正常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片面的追求发展,他们忘记了古人们对自然的探索经验,抛弃了先人们饱含哲理的生态学思想,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这值得我们警醒。 我国悠远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诗人总结了许多具有闪光性的生态学观点和思想,这些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吸收、继承和发扬。在诸子百家齐争鸣的时代,就涌现出许多比较有影响的生态学思想,比如道家的“天人合一”,“齐生死,等贵贱”,“以物观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都显示了它的生态中心主义取向。而儒家具有较强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但是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强调对大自然的有节制的取用态度,他们都能够推人及物,恻隐之心遍施万类。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的这些思想虽然不是那么系统,但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却也未必过时,这些生态学思想中有许多还是相当科学的,对于我们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我国古代生态学起源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为: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按照教育部要求,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要参照,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今后修读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并行课程:政治制度史或比较政治制度;后置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自古希腊始至19世纪各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对国家、政府、公民、政体、民主、宪政等问题的认识,对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价值的探讨,对个人与社会、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法治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思,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培养理论兴趣,为学习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 - 2 -

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2)认识各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力。(3)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理论局限与阶级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不能到课需提前请假;课后须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自选并精读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一部,撰写读书笔记一篇并按时提交。 四、教学进度 - 2 -

生态学概念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H.Thorean(索瑞)于1858年提出,“Eco—“一词源自”oikos”(希腊文),意思是:隐蔽所,居所,居住环境。 1866年,E.Heackel(海格尔,德国)最早给生态学下定义: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2、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学科,其重点是生态 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以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生物学。 4、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学问 题。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6年以前,1866—1970,1970年以后 1、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1866年以前) 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在这个阶段的晚期有一些相关著作,但是,显得很肤浅、零碎、片断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理论。 2、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1866—1970) 1866年海格尔给生态学下定义后,标志着生态学科学理论的建立。在此阶段,为之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代表人有: (1)德国Mobius(摩比乌斯)于1877年提出“生物群落“概念。 (2)德国Schroter(斯洛特)于1896年创立了个体生态学。 (3)德国Schimper(新柏尔)于1898年出版了〈植物地理

2020最新全国生态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全国生态学专业大学排名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知识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 课程设置: 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工程与设计,生态管理工程,土壤、植物营养与环境分析,田间实验设计和生物统计,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保护生物学,污染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城市生态学,项目投资与评估等。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学基础。 培养技能 1.掌握普通生物学、生态学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信息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熟悉国家生态信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了解生态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 7.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中国海洋大学马基 杨晓斌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 从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概括地说: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三.产生条件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一次起义,1834第二次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论) 2)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3)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业、欧文(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未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的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四.马克思主义特征 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实践中实现的。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理论的本性决定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

农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农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 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 2018-2019年生态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生态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生态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0个研究方向:071300生态学 研究方向:01分子生态学02 化学生态学03 生态化学计量和全球变化04 土壤生物与土壤生态05 污染生态与面源污染防治06生态工程与废弃物利用07景观生态与乡村生态景观规划08植物生理生态与生物多样性09 植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10 生态经济与系统复杂性复试科目:专业知识笔试:生态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二、考试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初选+复核+录取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1.初选:2019年1月 (1)由学院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综合审查结果和招生导师组的意见,形成进入复试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并在申请学院主页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

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作者:张正春 | 2005年08月21日15时41分 |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创立中国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它既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必然,又会推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革命,这是研究和挖掘中国古代生态学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既是为了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生态学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代生态学中的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形成机理,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和动态规律,生态系统的普遍模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产生机制,生态工程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要领,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和抗干扰能力的形成机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 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张正春 按照E.P.Odum的意见,现代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甚至于“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自然界的构造和功能的科学”。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稳定的复杂系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complexity)已经引起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所谓“通常是超越了人类大脑所能理解的范围”(蔡晓明,2002),关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理论的研究(Jorgensen,1992)和生物多样性研究(Schulz,1993)代表了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整体论是现代生态学最重要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学的理论相对比,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始终一贯的整体论,整体论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如中医中的整体论思想等。我们把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给予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供大家讨论改正。 提出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既是为了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生态学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代生态学中的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形成机理,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和动态规律,生态系统的普遍模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产生机制,生态工程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要领,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和抗干扰能力的形成机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 一、元气论 元气论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想。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都在气中。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充塞宇宙之间者,气也。元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从热力学理论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来看,中国古代的“元气”概念类似于能量的基态,是万物起源的基础(万物之母),是从无到有、有生于无的物理条件。“气”是不同形式的能量活动,“元气”则是宇宙能量的基本形式和原始组成。“气”的概念是与“形”的概念相对应而产生的,“气”是功能状态,“形”是形态结构,“气”是动态概念,“形”是静态概念。一切物质能量的功能性活动都表现为“气”。如: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大意: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命的本质问题,生命的本质和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是“阴阳”(内外),人体九窍与体外相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通道) “气”与“形”相对应,气是不可见的,形是可见的。《黄帝内经》对“气”与“形”的关系有一个经典论述: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

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1)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2)是国家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层面上,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 (3)是培养全面知识人才的需要; (4)是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全面素质建设的需要。 2.军事教育的发展趋势: (1)军事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2)军事教育进一步全面化,并向“两头延伸”; (3)军事教育知识的系统化; (4)军事教育知识与时代同步并伴有超时代性。 3.军事科学的特点: (1)军事科学是最新最早反映其他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 (2)军事科学是最系统最集中反映其他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 (3)军事科学是科学领域中同其他科学技术通融性最好,用途最广泛,结合成功率最高的科学。 4.军人素养的特点: (1)坚毅的品质; (2)吃苦耐劳的品质; (3)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 (4)团结互助的风格; (5)志我牺牲的精神; (6)责任感,守时,讲信用。 5.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 (1)保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领土; (3)保卫和追求国家经济利益; (4)保卫国家荣誉; (5)维护和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6)保卫国家外层空间及太空权益。 7.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既是国家行为,又是国际行为;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系的目标(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8.国防法规的含义: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9.国防法规与其他法律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1)鲜明的阶级性; (2)高度的权威性; (3)严格的强制性; (4)普遍的适用性;

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0)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3、尺度:是指生态现象或生态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B)。 A.奥德姆 B.海克尔 C.达尔文 D.高斯 2、在诸生态因子中 B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 生态学家?(A) A.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 三、多项选择题 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ABCD)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ABC)

A.野外B.实验C.理论 四、填空题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研究层次 3、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4、坦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野外、实验和理论的3类 6、生态学的定义是由Haeckel 于1866 年提出来的。 五、简要回答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六、论述题

中国生态学的思想源流和基本概念

中国生态学的思想源流和基本概念 张正春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万物,也没有人类,渺渺茫茫之中,唯有盘古。不知过了多久,盘古醒了,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满目混沌,不辨东西,此时南北未分,上下一体,盘古感到非常困惑和压抑。他舒展四肢、伸张躯体,站立起来!当盘古站起: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这就形成了“天地”!然而“天”和“地”之间强大的引力牢牢地互相吸引,眼看天地又要重合,盘古用力支撑,脚踩大地,手举苍天,使劲把天地分开!如此反复,不知坚持了多久,天地终于分开了,盘古却因劳累而死了。盘古死后,眼睛变化成日(左)月(右),其息为风,其声为雷,须发为星辰,骨骼牙齿为金银铜铁玉石宝藏,手脚四肢变成山脉,血液化为江河,汗水化为雨露,皮肉为土壤,筋脉为道路,其毫毛变为草木等植物,其精灵化为鱼虫鸟兽等动物,于是万物始生。这一神话传说反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中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宇宙万物的统一起源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盘古神话形象而又生动地揭示了中国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 又不知过了多久,伏羲、女娲应运而生,见天地之间举目无亲,倍感寂寞,于是,女娲“抟土造人”,才有了人类。为了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提高认识世界和分辨事物的能力,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研究草木、鸟兽的生活习性,根据宇宙万物的自身性质和变化规律,“一画开天”,分阴分阳,创立了“八卦”,教导人们识别天、地、水、火、山、泽、风、雷这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创立了集中反映动物生态习性的“龙”、“凤”模型,帮助人们驯化“六畜”:牛、马、猪、羊、鸡、狗。阴阳八卦,模型简明,万物之理,一目了然。辨别是非,趋吉避凶,顺利创造,预防灾害。女娲以“水土”造人,伏羲以八卦说理,创立了中国生态学的基本模型:阴阳八卦模型。由于伏羲、女娲是“人首龙身”,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从盘古到伏羲、女娲,这一古老的传说,是“三皇”文化传说的基本原型。“三皇”的传说是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也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传说系统。这个传说很有道理,告诉了我们许多信息: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后来,共工氏不听约束,与“天帝”抗争,“怒触不周山”,破坏了生态平衡,结果,天灾爆发,人类遇到了特大“洪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人类生活才有了保障。“女娲补天”消除了“洪灾”,这是人类关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方面最伟大的壮举!由于“五色石”与“五行”理论的必然联系,在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中就包含了“阴阳五行理论”和“阴阳八卦理论”。由此可见,“三皇”的历史传说已经奠定了中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思想基础。

马基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围 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5.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6.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工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总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习考试内容: 一、绪论 「要求」 掌握生态学的概念及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生态学 (2)种群生态学 (3)群落生态学 (4)生态系统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全球生态学 3.生态学分支学科 (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 (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 (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4.现代生态学时期 (三)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和研究方法 1.基本视角 (1)整体观和综合现 (2)层次结构理论

2.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研究 (2)实验室研究 (3)系统分析和模型 二、生物与环境 「要求」 理解生物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以及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l)环境的概念 (2)环境的类型 2.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 (1)生态因子的概念 (2)生态因子的分类 (3)生态环境和生境 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李比希最低率、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二)生物与光因子 1.光照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照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影响 (2)生物对光照度的适应类型 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l)生理辐射 (2)红外光和紫外光 3.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1)昼夜节律 (2)光周期现象 (三)生物与温度因子 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杨生照马基 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 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二重内涵: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大题,见最后) 5、如何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大题)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流派划分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地位问题:谁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论)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认识论) 2、流派: i. 本体论: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ii. 认识论:可知论(马克思) 不可知论(休谟) 2、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1、物质的定义: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特征: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第一章 1 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振基,等.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0 5 李博.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杜,1993 6 伍业钢,李哈滨.当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McIntosh,Robert P. (徐嵩龄译).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 马世俊,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1984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态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 10 陈天乙.生态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1 牛文元,前言,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 12 孙承咏.环境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 Beeby A. Applying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1993 15 Bramwell A. Ec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 Clark JS, Carpenter SR, Barber M, et al. Ecological forecasts: An emerging imperative. Science, 2001 17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第二章 1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4 贾恢先,赵曼容.甘肃河西走廊盐生植被的调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4 5 王尊国,贾恢先.浅议我国西北盐地资源植物的分布与利用.甘肃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