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对策研究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对策研究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对策研究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对策研究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对策研究

一、供应链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然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如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第二种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第三种概念采用增值链的方法,是一种范围更广的观点,如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定义,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

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送达客户;

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

同样供应链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在这里我们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网链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化供应链。为了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应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集成的过程,该集成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初始阶段、职能集成阶段、内部集成阶段、外部集成阶段。在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集成以后,已经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企业结构,从而实现对企业内外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

2.敏捷供应链。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都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借助敏捷制造战略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3.绿色供应链。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公众、法规及环境标准的压力,环境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压力,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供应链流程,把环境问题融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4.供应链的设计。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Fisher 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即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反应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边际利润高、需求不稳定的革新型产品(Innovative Products)。

5.供应链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供应链的伙伴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提前期、加工能力、运输距离、企业信誉、批量柔性、技术实力、资金状况等。大多数关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在本质上是定性的或实证的,考虑经济上的重要性,定量分析就非常适用。目前,供应商选择的方法主要分成三类:线性加权方法、数学规划方法、统计/概率方法。

6.供应链库存技术。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VMI是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该方法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它强调供需双方同时参与,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可消除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和放大现象。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

7.供应链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于EDI、基于Internet、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

8.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供应链建模技术,建立相应的供应链模型对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供应链建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设计法、近似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网络设计方法一般使用整数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来描述和求解问题模型,建立的模型可以覆盖供应链管理中的所有决策领域,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模型存在着求解困难的问题,另外模型考虑随机因素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近似方法主要用于供应链多级库存问题,研究在考虑多级库存情况下建立库存控制策略及确定控制参数,该方法在降低库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都相当重要,但它忽略了非平稳随机因素的存在、忽视了生产和运输问题等。基于仿真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全面的供应链模型,由于不存在数学求解上的问题,因此建立的模型可

以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包括结构上的和参数上的随机性,比较适于评价现有策略。

二、供应链中管理的不确定性及对策研究

从六七十年代的订货点法和MRP,到八十年代的MRPⅡ,再到九十年代的ERP,工业企业在几十年内经历了企业管理软件的几代演变过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从过去"纵向一体化"转向跨行业、跨地域的"横向一体化"协作生产。因此,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也从企业内部资源转变为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通过供应链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使各个相关企业达到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经营管理的重点也归结到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以及整个供应链管理(SCM)过程的优化上来。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快速反应,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降低产品成本(采购成本、生产库存成本、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需求信息偏差逐级放大引起的供应商库存不确定性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L.L.Hau教授称这种效应为"需求偏差加速放大原理",指供应链上每一级节点的企业只根据相邻节点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自己的采购计划和库存并进行生产,需求信息的偏差就会沿信息流方向逐级放大。偏差累计的结果是:处于供应链源头的物料供应商得到的需求信息与市场实际需求信息之间有相当大的出入,供应链两端需求信息总体偏差的量级要比其间相邻两级节点的偏差量级大得多。受这种效应影响,在市场需求拉动下,为保证物料供应的准时,上一级供应商要比下一级供应商保持更多的库存量,以预防物料需求波动的影响。

另外,这种不确定性还影响供应链上各级企业的订货提前期。

市场需求量变化比较平稳,偶有小波动。零售商要准备较多的备用库存以应付偶尔的波动的影响;为零售商供货的分销商则要准备更多的库存储备满足零售商的需求变化;生产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更大的库存来满足下游需求,而且订货提前期要向前延伸。经过信息偏差多级放大,原始物料供应商要比实际的市场需求量更多的库存储备和更长的库存时间。更多的库存数量和库存时间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在图中表现为上游供应商的库存变化振幅增大、订货提前期变长。一般情况下,供应商为保证需求供应的准时性,或者更确切地说为了保证自己的商业信誉,只能承受这种额外的库存成本。供应链的层次越多,累计偏差放大越明显,上游供应商库存越多。图2 2. 物流供应时间延迟累计效应导致的交货期不确定

供应链管理中的瓶颈存在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物流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PD)过程中。现代物流配送已发展为物资供应系统。物资供应系统即Logistics,源于希腊文Logistikos,是军事上的后勤供应保障体系"在指定的时间把指定数量的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JIT生产方式下的物流配送供应体系依赖于这个概念,还应加上成本约束条件,定义为"在指定的时间以最小的成本把指定数量的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

物流供应延迟来源于两个相互交织的环节: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前提下,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生产设备的停机时间。设备可用性概率越高,平均停机时间越少,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越小。

物流配送运输过程中延迟问题的实质在于供应链链式结构的特点。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很早以前乔治·赫伯特所写的一段民谣,说了链式反应对事情结局的影响:

掉了一枚铁钉,就损坏了一只马蹄铁;因此跌翻了一匹战马;于是摔伤了一位骑士;所以输掉了一场战争;也就亡掉了一个帝国。

这段民谣描述了事情在初始条件下的一些小的变化可以放大为大的变化,小的量变会产生

质变。这就是气象学上著名的蝴蝶效应,即"对初始条件依赖的敏感性"。具体地说,对于复杂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一系列链式过程,串级向上逐层传播,误差叠加放大,偏差与不确定性成倍增长,在一些临界点上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了混沌现象的出现。我们在上班换乘公交车时"一辆赶不上,辆辆赶不上"也是这种链式效应的极端情况,其结果只能是迟到而带来的奖金损失。当然,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是"一步顺,步步顺"。供应链就是这样的非线性系统。

现实社会生活中,这种效应影响因素很多,因而对物流供应的影响很大。暴雨、山洪、台风等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运载工具以及交通堵塞等偶然突发事件(有些是政治经济生活中一些似乎完全不相干的因素,如集会、游行)对物流配送速度都有重要影响。这类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如大型集会导致的局部地区交通拥挤,道路维修导致路段关闭、交通改线。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每当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大型展览时,三元桥一带交通拥挤,过往车辆多受其影响而延误。

供应链结构中,沿增值流方向,上游节点物流的正常生产和传送是下游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假如厂商生产汽车,如果供应紧固件的第二层供应商不能按时供应,就会影响第一层的底盘组装,从而影响整车的生产进度。

(二)两种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第一种不确定性从顾客需求开始沿供应链的信息流方向向各级供应商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从而使库存成本大大增加。

第二种不确定性从最初的物料供应商开始沿供应链向各级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组装进程和交付时间,因而影响客户满意度。

相比之下,需求信息偏差逐级放大的影响只是增大了上游供应商的库存,而物料供应的延迟将导致不能准时交货,严重的甚至因此而导致顾客退货造成的产品积压损失。这种影响对产品生存期短、改型频繁的企业特别严重。例如,在几年前,曾有某个家电生产厂家接到经销商的一批产品订单,逐批进行生产发货。最后一批产品因某种原因未能按期供货,而此时该产品在市场上正被新型产品所替代,因此经销商拒绝收货,给生产厂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可见,第二种不确定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很大,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降低其影响,保证物流供应的正常进行,使客户满意,实现产品的价值。

(三)降低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影响的对策

供应链的网状链式结构决定了不确定性的存在, 这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困难。应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减小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1.对第一种不确定性, 可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供应链业务过程进行再设计, 精简冗余环节, 尽可能使信息流动合理化, 以便建立良好的业务环境, 为网络经济时代新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

(2)利用电子商务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 使供应链上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厂、各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和各个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工作, 在最短的时间技术上可以达到的理想情况下是同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信息, 并尽早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反应, 避免需求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累计效应造成的库存浪费。

(3)大力建设以供应链中链主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体制和机制, 利用开放式的电子共享平台构建产品供求信息快速反应通道。目前,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都已初步建成了上下游共享的高效信息平台, 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对第二种不确定性, 可采取下列措施

(1)实施业务流程再设计。就是精简供应链, 消除冗余环节, 尽可能使流程合理化, 增加系统稳定性。

(2)适量增大安全库存。在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过程中, 库存仍是防止不确定性的一种最常用而保险的措施。

(3)考虑供应商地理位置因素。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组装厂为了能够准确控制供应情况、实现准时生产, 所选择的主要零件供应商都分布在附近, 且保证交通畅通无阻。

(4)尽可能在局部环节解决问题, 把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在某阶段出现的问题在该阶段解决, 而不影响下游业务, 以免形成“蝴蝶效应”。

(5)对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 降低故障率, 增强可用性。

(6)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7)产品生产和传输中应实现优化排程, 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

(8)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的优化。如有条件, 采用专用运输工具和路线, 如专用车辆、铁路专线、战略公路等。

(9 )采用第三方物流, 将包装和运输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10)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

(11)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

综前所述,物流和信息流(需求、供应、财务)是构成供应链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数字时代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存储、分析、传递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客户、零售商、分销商、厂商、供应商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逐层传递、偏差逐级放大造成的影响,因而具备了确定性。

然而,供应链管理的目的还是要更好地实现物流配送供应,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物流配送和后勤供应体系,则作为电子商务主体和目的的"商务"也不能实现,"E-business"必然会成其为"Empty-business"。

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倒不如说是要千方百计防止不确定性可能给增值流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将这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至最低,保证供应链上物流的正常流动、增加灵活性和确定性、降低采购供应和交易的成本,才能真正达到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

力的目的。

1 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衔接不确定性与运作不确定性。前者主要体现了供应链各阶段之间的合作性不良,而后者则主要体现了供应链各阶段内部控制机制的稳定性不良。

对于一个制造业供应链来讲,根据其不确定性的阶段来源,还可以将供应链不确定性划分为4类,即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

1.1 需求的不确定性

由于竞争的加剧和顾客要求的提高,使得生产提前期较之以前大大缩短;而需求的多样化导致顾客消费(需求)心理不断变化,难以把握。不同节点企业相互之间的需求预测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放大效应及信息的扭曲l2]。

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顾客的服务水平较高的要求,导致各个节点企业的库存成本上升,成为影响供应链运作的~个主要因素。

1.2 供应的不确定性

一个制造业供应链中,有众多的各级供应商,尤其是现代供应链中每个环节间的紧密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供应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系统发生延迟。而许多供应商处于多个供应链中,不得不面对客户订货数量的不断变化,很可能供应商因生产技术条件造成产出期的

不确定性等。

供应链是其组成企业基于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动态组织,它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供应的不确定。

1.3 生产的不确定性

主要缘于制造商本身的生产管理和技术上的原因。现代企业生产的一个基本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市

场预测和现有的生产能力加以平衡后制定生产计划。然而,由于现实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生产计划并不能精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和预测生产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造成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差。

同时,企业的产品设计无法做到绝对的稳定,生产设备也存在故障的可能,这样,符合交货质量标准的产品难以按时完成。

1.4 环境的不确定性

主要是指供应链运作所处的外界环境不断变化,包括:供应链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政府的支持

或限制政策,暴雨、山洪、台风等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以及交通堵塞等偶然突发事件(如集会、游行、恐怖主义等),这类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的,但它却给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我们在前文对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来源的论述中, 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但那只是某一种不确定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这些不确定性问题都放在一起考虑, 我们将会发现这种影响将比每一种影响的简单叠加大得多。高强度的竞争使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 缺乏高度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将使企业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由于原料硅( Si) 供应滞后, 集成块的生产者因为没有建立库存, 不得不向它的客户( 电脑厂家) 推迟供货。电脑厂家又由于原料( 集成块) 缺货被迫停止生产线, 而推迟提供电脑给电脑代理商。顾客在代理商处发现他所需要的电脑缺货, 别的代理商就会乘机向他推销同类可竞争产品。结果由于原料硅的未能及时到货, 使企业失去了一宗买卖。当然, 这仅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几乎所有的生产者都拥有一定的库存, 以对抗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困难的是, 须知道该有多大的库存量和在何处设立库存。由于不确定性的传播从数学上讲是复杂的, 现有的知识未能给人们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生产过程中库存量应有的大小, 企业经常按照传统方法依赖于经验和直觉来决定库存量。因此, 企业无法回避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影响,而只能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应对, 尽量降低不确定性问题的影响, 化解企业面对的风险, 降低企业面对的损失。

三、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策略面对企业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企业应从两方面来应对: ( 1) 对于可控制的或可影响的不确定性, 应该尽量降低不确定性的程度; (2) 对于企业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 企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

( 一) 进行柔性化设计

柔性化设计是要求企业提高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使消费者为得到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产品或服务而接受一定的生产提前期。当然, 最理想的情况是生产提前期( lead- time) 为零, 这样消费者不管何时需要该产品都可以马上得到, 不确定性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事实上, 这种奢望永远也实现不了。可行的办法是, 完全按照定单生产可以使企业避免需求的不确定性。但是并不是在任何行业中消费者都可以忍受较长的提前期, 退而求其次, 企业就应该尽可能地缩短生产提前期, 从而减少风险。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生产提前期是由企业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决定的, 只有所有企业通力合作才能使生产提前期减到最短。

( 二) 提高预测水平

虽然生产提前期不可能为零, 但如果企业能够准确地预测需求, 那么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就不再是问题。然而, 完全正确的预测也同样是不存在的, 那么次优选择就是尽量提高预测水平。通过搜集更新的数据来增加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或者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使不同的产品尽量使用相同的零部件, 使得对这种零部件需求的预测变得更加准确, 或者至少可以使产品的生产或装配在更加接近顾客需求时进行, 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历史信息( 尤其是最新的) 的使用对预测的准确性会有很大影响。在企业供应链上, 越是接近客户的企业对需求的信息掌握的就越充分, 为了使全面的需求信息能在企业供应链上共享,同样需要所有企业充分合作。

( 三) 优化库存结构

在前两种方法仍然解决不了全部问题的情况下增加库存投资可以保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提高企业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但是为了维持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就需要保持非常大的库存, 而这在经济上可能是不合算的。所以根据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大小, 确定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和库存策略就是非常必要的。供应者变化多端的延迟表现可以以多种方法跟踪而得到数据。例如, 他的准时性能、平均延迟、不一致性等均可度量得到, 并作为数据保存。这些数据具有极大的价值, 因为他的客户可以由这些数据来决定自己的库存量。对于库存管理来说, 未来的需求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最近关于惠普的研究发现, 由于需求不确定引起的制造和分销系统中的库存投资占了大约60%。因此, 加强库存管理从而获得低的需求不确定性, 有助于降低由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四) 选择转移策略

当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时, 企业完全可以选择退出该行业, 而进入一个不确定性较小的行业中继续经营。或者选择专业化经营方式, 退缩转移经营于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方向。当然, 这实在是一个下下策, 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企业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必然会越来越突出, 如果企业一味地选择退出和转移, 可能生存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最后只能退出市场竞争的大舞台。但是, 在企业没有准备好迎接更大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的情况下, 作为一种短期策略, 转移仍然是可行的。

五、结语

在推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把握良好与否成为供应链管理推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不确定性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造成企业有形或无形的损

失。在这个变动快速且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够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就能降低风险,才能获得或维

持竞争优势。为了全面防范、控制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就必须对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但是,已有的研究大都从特定角度讨论某种特定的风险,这从理论与实践角度看都

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弥补其中的一些不足。

[ 1] 林勇, 马士华1 企业供应链企业合作机制与委托实现理论[ J] 1 南开管理评论, 2000, (2) : 49- 531

[ 2] 陈志祥, 王一凡, 蒋红梅1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J]1 物流技术, 1999, (2) : 28- 321

[ 3] 张成海1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 J] 1 信息与电脑, 1999, (1) : 17- 19

1Z101030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题库7-0-8

1Z101030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题库7-0-8

问题: [多选]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经营性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是从拟定技术方案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家现行财政、税收制度和现行市场价格,计算拟定技术方案的()等财务数据。 A.速动比率 B.投资费用 C.收入 D.成本 E.税金

问题: [多选]经济效果评价是在拟定的技术方案、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技术方案的()进行分析论证。 A.社会效益 B.财务可行性 C.技术经济 D.环境效益 E.经济合理性

问题: [单选]某技术方案财务净现值为115.79,方案经济效果可行。现对该技术方案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选取投资额、产品价格和经营成本三个不确定因素,令其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10%、±20%的变化幅度变动,分别计算相应的财务净现值如下表。该技术方案对三个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投资额→产品价格→经营成本 B.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 C.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 D.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投资额 (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6c11385831.html,)

问题: [单选]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是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财务活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 A.敏感因素 B.风险因素 C.影响因素 D.不确定性因素 这是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问题: [单选]某产品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12%,计划年产量为6万件,每件售价为1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5元,年固定成本为36万元,则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元。 A.10 B.15 C.20 D.35

管理学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_案例分析

6 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课业名称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 决策方法应用 课业类型定量分析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电子商务班级071班 与本案例相关的知识概述1)期望值是一种方案的损益值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 2)决策树就是用树枝分叉形态表示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后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 3)悲观法即保守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取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损益值(即最不利的状态发生),然后,在个方案的最小损益值中去最大值对应的方案; 4)乐观法即冒险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取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即最有利的状态发生),然后,在各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去最大值对应的方案; 5)后悔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到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进行比较,吧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的选择;

案例一 案例一:某企业为了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出甲、乙、丙三个方案。甲方案是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需投资800万元;乙方案是改造原有生产车间,需投资250万元;丙方案是通过次要零件扩散给其它企业生产,实现横向联合,不需要投资。 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该产品的生产有效期是6年,在6年内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不好的概率为0.3。在销路好的情况下,甲方案可以盈利430万元,乙方案可盈利210万元,丙方案可盈利105万元;在销路不好的情况下,甲方案将亏损60万元,乙方案可盈利35万元,丙方案可盈利25万元。问题:试用决策树法选择决策方案。 滞销 畅销 0.3 0.7 甲方案 -60万元 430万元 乙方案 35万元 210万元 丙方案 25万元 105万元 甲方案的期望值:-60 * 0.3 + 430 * 0.7 = 283万元 乙方案的期望值: 35 * 0.3 + 210 * 0.7 = 157.5万元 丙方案的期望值: 25 * 0.3 + 105 * 0.7 = 81万元 所以采用甲方案; 35 210 25 105 0.3 0.3 0.7 0.7 A B -60 430 0.7 0.3 方案 损益值 概率 市场 状态 决策 C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要求与挑战

专题 6无所不在 近几十年来,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迅猛,在 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以Oracle、 DB2、SQL Server等为代表的大型关系数据 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更是诸多大型信息管理系 统、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同时,以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 k up Language,XML)为代表的半结构化数据管理 技术也在数据交换和缺乏严格结构的数据管理 方面占据一席之地。上述技术均对数据质量、 待处理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当原始数据 的质量不高时,需要先经过预处理过程提升数 据质量。以部门人事管理系统为例,员工的个 人资料、薪酬待遇和日常考核等信息必须准 确。但在诸如经济、军事和电信等领域,数据 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其存在性未知而且各属 性值存在误差。尽管数据预处理能够提升原始 数据集合的质量,但也可能会丧失原始数据集 合的部分性质,导致无法返回高质量的查询结 果[1]。典型的应用背景如下。 传感器网络与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 k)[2]与无线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3]是两类新兴的数据收集和传输技术, 在工业、军事等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传感器 网络中分布着众多低成本的传感器节点,相 互之间以无线网络方式通讯,可用来分析处理 数据;无线射频识别利用它的阅读器以非接 触方式读取附近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改变了传统的基于条形码的识别方式。 困扰这两类应用的难题就是数据质量问题。传 感器节点体积小、功耗低、主要使用低成本电 子元器件,因而采集到的数据精度不高;在实 用应用中,无线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误读率高达 30%~40%[4]。另外,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也 会降低原始数据的质量。在无线网络环境中, 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受带宽、传输延时、能量等 因素影响,并不稳定。当查询任务需同时考虑 来自多个传感器或无线射频识别阅读器的数据 时,数据可能不一致,从而增加了数据处理的 难度。 互联网数据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而且这些 信息一直在不断地膨胀,乃至于有人将互联网 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库。根据2009年1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 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的调查报告,截 至2008年底,中国网站总数为287.8万个,全 国网页总数约为160.9亿,较2007年增长90%, 网页字数为460,217,386,099KB。但是互联网数 据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典型的分散 管理系统,互联网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信息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 要求与挑战 李建中1于戈2周傲英3 1哈尔滨工业大学 2东北大学 3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不确定性数据可能世界模型

一建《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1Z101000 工程经济 1Z101030 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1[单选题]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5元,年固定成本为38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A.31.67% B.30.16% C.26.60% D.25.33% 参考答案:A ◆◆2[多选题]建设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确定敏感因素可以通过计算( )来判断。 A.盈亏平衡点 B.临界点 C.敏感度系数 D.评价指标变动率 E.不确定因素变动率 参考答案:B,C ◆◆3[单选题]某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12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320万元/年,产品售价为900元/台,变动成本为630元/台,销售税金及附加为50元/台,则此项目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台/年。 A.60000 B.72000 C.54200 D.14635 参考答案:A ◆◆4[多选题]若选定动态评价指标进行技术方案敏感性分析,可以选择( )作为不确定性因素。 A.投资额 B.利息率 C.净现值 D.净年值 E.生产成本参考答案:C,D ◆◆5[单选题]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设甲、乙、丙、丁四个因素分别发生5%、10%、10%、15%的变化,使评价指标相应地分别产生10%、15%、25%、25%的变化,则敏感因素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建设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确定敏感因素可以通过计算( )来判断。 A.盈亏平衡点 B.评价指标变动率 C.不确定因素变动率 D.敏感度系数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关于技术方案敏感性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敏感性分析只能分析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 B.敏感度系数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越不敏感 C.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是依靠分析人员主观经验来分析判断,有可能存在片面性 D.敏感性分析必须考虑所有不确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某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对甲、乙、丙三个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分别为-0.1、0.05、0.09,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经济评价指标对于甲因素最敏感 B.甲因素下降10%,方案达到盈亏平衡 C.经济评价指标与丙因素反方向变化 D.丙因素上升9%,方案由可行转为不可行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中,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成本是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 B.可变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反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 C.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D.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固定成本是指在技术方案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即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可变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t1:k例变化的各项成本;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随技术方案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由于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通常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在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分析中,为便于计算和分析,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情况将产品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进一步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与产品产量相关,其利息可视为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为简化计算,一般也将其作为固定成本。故选项C正确。 10[单选题] 技术方案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式有多种,可以用相对值表示盈亏平衡点的是( )。 A.生产能力利用率 B.单位产品的町变成本 C.单位产品售价 D.年销售收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计算技术方案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分析技术方案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技术方案对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产销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技术方案盈亏平衡点(BEP)的表达形式有多种。可以用绝对值表示,如以实物产销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年固定总成本以及年销售收入等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也可以用相对值表示,如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故选项A正确。 11[单选题] 技术方案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确定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和技术方案( )。 A.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B.盈利能力 C.风险的概率 D.偿债能力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技术方案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在技术方案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技术方案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技术方案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故选项A正确。 12[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 A.工资及福利费 B.折旧费 C.燃料动力费 D.修理费 参考答案:C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

分析的方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及应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02 姓名:王健 学号:12111408042 所在院系:商学院

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4)、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5),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另外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小的如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等,大的如政治因素、战争等等也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造成不能按时供应的原因很多,如运输问题,供应商自身的货源问题等等都会造成其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出现在供应链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 2).来自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设备的故障,关键人员的临时短缺以及受供应链环节影响造成的缺货停工。困难还在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处于不同的水平上,有时还相差很大。 3).来自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充分的供给导致需求的多元化,消费群体的不稳定。客户有了很多的选择,很容易就从一个产品转向别的产品,供应链复杂的协调运作依靠完善的计划控制,而计划的编制来源于对需求的预测。需求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就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混乱。 供应链风险的两种表现形式

管理学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案例分析

课业6 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课业名称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 决策方法应用 课业类型定量分析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电子商务班级071班 与本案例相关的知识概述1)期望值是一种方案的损益值与相应概率的乘积之和; 2)决策树就是用树枝分叉形态表示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后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 3)悲观法即保守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取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损益值(即最不利的状态发生),然后,在个方案的最小损益值中去最大值对应的方案; 4)乐观法即冒险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取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即最有利的状态发生),然后,在各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去最大值对应的方案; 5)后悔法,在方案取舍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到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进行比较,吧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的选择;

案例一 案例一:某企业为了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出甲、乙、丙三个方案。甲方案是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需投资800万元;乙方案是改造原有生产车间,需投资250万元;丙方案是通过次要零件扩散给其它企业生产,实现横向联合,不需要投资。 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该产品的生产有效期是6年,在6年内销路好的概率为,销路不好的概率为。在销路好的情况下,甲方案可以盈利430万元,乙方案可盈利210万元,丙方案可盈利105万元;在销路不好的情况下,甲方案将亏损60万元,乙方案可盈利35万元,丙方案可盈利25万元。问题:试用决策树法选择决策方案。 滞销 畅销 甲方案 -60万元 430万元 乙方案 35万元 210万元 丙方案 25万元 105万元 甲方案的期望值:-60 * + 430 * = 283万元 乙方案的期望值: 35 * + 210 * = 万元 丙方案的期望值: 25 * + 105 * = 81万元 所以采用甲方案; A B -60 430 35 210 25 105 方案 损益值 概率 市场 决策 C

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供应链上的库存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库存,一种是物流过程中的库存。库存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持供应链系统的正常性和稳定性,但库存也同时产生和掩盖了管理中的问题。 (1)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有两种:①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不确定性,可以说是供应链的衔接不确定性,这种衔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合作性上。为了消除衔接不确定性,需要增加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合作性。②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所致,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根源。为了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供应链上不确定性的来源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供应者不确定性,生产者不确定性,顾客不确定性。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订货量的不确定性等方面。供应者不确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供应商的生产系统发生故障延迟生产,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延迟,意外的交通事故导致的运输延迟等等。 生产者不确定性主要缘于制造商本身的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机器的故障、计划执行的偏差等。造成生产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库存的原因也表现在其对需求的处理方式上。生产计划是一种根据当前的生产系统的状态和未来情况做出的对生产过程的模拟,用计划的形式表达模拟的结果,用计划来驱动生产的管理方法。但是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计划并不能精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和预测生产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造成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差:生产控制的有效措施能够对生产的偏差给以一定的修补,但是生产控制必须建立在对生产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上,使信息及时、准确、快速地转化为生产控制的有效信息。 顾客不确定性原因主要有:需求预测的偏差、购买力的波动、从众心理和个性特征等。通常的需求预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模式或假设条件,假设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或表现一定的规律特征。但是任何需求预测方法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无法确切地预测需求的波动和顾客心理性反应。在供应链中,不同的节点企业相互之间的需求预测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放大效应及信息的扭曲。 (3)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管理中不确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及案例分析

管理中不确定性决策的主要理论及案例分析 摘要:决策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决定或者选择,根据决策结果的自然状态确定与否,决策又分为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在管理实践当中,管理者需要根据所处的情况进行决策,而往往管理者无法掌握到完全的信息,于是管理者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决策。于是掌握不确定性决策的具体方法并且从各种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决策,对于企业、组织、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不确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包括:PERT决策法,赫威兹(Hurwicz)决策 法,小中取大决策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概率决策法等 在介绍各决策方法之前,先对决策问题进行一般性描述。决策问题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动方案、自然状态和损益函数(Alternative, State of Nature, Payoff)。首先,任何决策问题都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通常用A i (i=1,…,m)表示某一具体的可行方案,用A= {A1,A2,…,A m}表示方案集。其次,任何决策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案,都面临着一种或几种自然状态,对应着不同的收益。决策冋题中的自然状态是不可控制因素,因而是随机事件。通常用S (j=1,…,n)表示某一具体的状态,用S= {S1,S2,…,S n}表示状态集。第三,在某一具体的状态下,作出某一具体的行动方案(决策),必然会生产相应的效果,这种效果通常用损益函数来描述。设在状态S j下,作出决策 为A i,则其产生的效果可用函数r ij=R (A i,S)来表示。 一、PERT决策法 PERT决策法需要对未来市场的三种状态进行估计,作出最乐观的估计、最保守的估计以及最可能的估计。在行动方案A i下,最乐观的盈利为X i,最保守 的盈利为y i,最可能的盈利乙,于是可以计算期望收益: (A)=x^z_^ (1)6 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得到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选取期望收益最高的方案。 例1:某工厂现有三种生产计划,A1, A2,A3,并且在估计市场三种状态:最乐观、最保守、最可能的估计下,各行动方案的收益如下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是迄今为止企业物流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虽然供应链管理非常复杂,且动态、多变,但众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1、时间与速度 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IT行业,国内外大多数PC制造商都使用Intel的CPU,因此,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安装Intel最新推出的CPU就成为各PC制造商获得竞争力的自然之选。总之,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 2、质量与资产生产率 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

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信奉物流质量创新正在演变为一种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它的资产生产率。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是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以减少在整个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 3、组织精简 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 4、客户服务方面 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它为标

1Z101030 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1Z101030 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第01讲 盈亏平衡分析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不确定性分析中的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虽然涉及到的计算较多,但是如果掌握了核心公式,考试中得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分值一般,考点恒定,学习中重思路,抓理解即可。 最近三年本章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 题 型2015年2014年2013年 单选题2题2分2题2分2题2分 多选题-2题4分1题2分 合 计2题2分4题6分3题4分 【知识框架】 知识点一:不确定性分析概述 知识点二:盈亏平衡分析 知识点三:敏感性分析 ★知识点一:不确定性分析概述 风险:结果知道,概率可计量; 不确定性:事先只知道所采取行动的所有可能后果,而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两者均不知道,只能对两者做些粗略的估计,因此不确定性是难以计量的。 ★在拟实施技术方案未作出最终决策之前,均应进行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一、原因 二、不确定性分析内容 三、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盈亏平衡分析 也称量本利分析,将技术方案投产后的产销量作为不确定因素。 根据生产成本及销售收入与产销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又可进一步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通常只要求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则是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

【例题·单选题】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将技术方案投产后的产销量作为不确定性因素,通过计算企业或技术方案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分析判断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该技术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项目( )。 A.承担风险的能力 B.盈利的能力 C.排除风险的能力 D.经营的能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将技术方案投产后的产销量作为不确定性因素,通过计算企业或技术方案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分析 判断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该技术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知识点二:盈亏平衡分析 【15、14(2)、13单选;14、13多选】 一、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一)固定成本 一定产品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 ★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其他费用等。 (二)可变成本 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 ★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三)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随技术方案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也将其作为固定成 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Z101032-1) 【2014考题·单选题】为了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需要将技术方案的运行成本划分为( )。 A.历史成本和现实成本 B.过去成本和现在成本 C.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D.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或 工程量)的关系可以将技术方案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例题·单选题】进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时,一般应列入固定成本的是( )。 A.生产工人工资 B.外购原材料费用 C.外购燃料动力费用 D.固定资产折旧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一般包括工资及 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及其他资产摊销、其他费用等。

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

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 一、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从需求方达现象中我们看到,供应链的库存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有很密切的关系。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供应链上的库存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库存,一种是物流过程中的库存。库存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持供应链系统的正常性和稳定性,但是库存另一方面也同时产生和掩盖管理中的问题。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有两种:1 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不确定性,可以说是供应链的衔接不确定性,这种衔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合作性上,为了消除不确定性,需要增加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合作性。2.另一种不确定性是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地控制机制所致,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根源。为了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供应者不确定性,生产者不确定性,顾客不确定性。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不确定性变现形式各不相同。 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便现在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订货量的不确定性等。供应不确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供应商的生产系统发生故障延迟生产,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延迟,以外的交通事故导致的运输延迟等等。 生产者不确定性主要缘于制造商本身的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机器的故障、计划执行的偏差等。造成生产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库存的原因也表现在其对需求的处理方式上。生产计划是一种根据当前的生产系统的状态和未来情况做出的对生产过程的模拟,用计划的形式表达模拟的结果,用计划来驱动生产的管理方法。但是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计划并不能精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和预测生产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造成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差。但是生产控制必须建立在对生产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上,使信息及时、准确、快速地转化为生产控制的有效信息。 顾客不确定性愿意主要有:需求预测的偏差,购买力的波动,从众心理和个性特征等。通常的需求预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模式或假设条件,假设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或变现一定的规律特征,但是任何需求预测方法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无法确切地预测需求的波动和顾客心理性反应,在供应链中,不同的节点企业相互之间的需求预测的偏差进一步家具了供应链的放大效应及信息的扭曲。

亚运公建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不确定性管理

亚运公建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不确定性管理 1、公建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概念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经营虚拟化、生产社会化、商品电子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全球化、偏好个性化、关联网络化、需求实时化,是一个变化剧烈、变幻莫测的世界,是一个不确定的纷繁复杂的世界。尽管人们总是期望少一点变化,多一点确定,然而愿望经常落空。 当今世界,不确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唯独确定的,确实是不确定。归纳这些不确定,能够分为五大类,即客观的不确定性、主观的不确定性、过程的不确定性、博弈的不确定性和突变的不确定性。大千世界是如此,工程项目也是如此,而且工程项目不确定的特点更为明显。 工程项目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加之工程项目涉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以及项目各相关方,都具有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在建设的各个进展时期,五大类的不确定性比比皆是,尤以博弈的不确定性最为突出。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工程项目建设,实质确实是通过对不计其数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才取得成功的。而一些失败工程,败就败在没有破解不确定性,没有对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治理。 2、公建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

工程项目由于其类别、性质、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建设时刻以及参与者的不同,其不确定的种类与程度,对工程项目的阻碍大小,在专门多时候也出现了不确定的特点。 本人作为亚运某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其项目特点为规模大、工期长,从工程的启动到工程的交付使用,时刻跨度大,由于赛时需求等稳固性因素,专门可能一些原先是确定的,后来都成了不确定的了,或者原先是能够预见的变成了不可预见的了,或者原先是小概率的变成大致率的了,因此,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还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地质条件、设备供应、采购招标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工程项目的既有投资方、建设方,还与政府各职能主管部门,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均有关系,十分广泛。亚运项目受到民众和媒体的十分关注。但是,这些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专门是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全、力量非均衡、计策非典型、局势专门态,且竞争与合作、结盟等要求交错在一起的时候,博弈不确定性的增长更会高度非线性,因此博弈不确定性是最要紧和最全然的。 亚运工程项目不确定性的普遍和复杂的特点,给工程项目的治理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应如何端正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努力提高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强化不确定性的治理,是解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陈克松,张若云 (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上海200237) 【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大型公司的一种普遍的运营实践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文章通过整理部分文献对供应链概念及管理理论进行概括,揭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关键词】价值链;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F124;F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1-0030-022006年第1期(总第71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 No.1,2006 (CumulativelyNo.71)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供应链管理(SCM)最早的出处是源于Michael.Porter在1980发表的《竞争的优势》书中关于“ 价值链”的概念。KraljicPeter和ShapiroRoyD于1983年和1984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个说法,但并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义,其后,SCM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LM)对SCM作了定义,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在CLM的定义中,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形式,可能是由于物流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功能模块,它也有关于资源和信息流管理的广义的定义,这些都和供应链交互着。美国WillianC.Copacino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中将SCM定义为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之间的物料和产品的流动技术,在这个定义中明确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技术。企业往往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业务流程内各个环节的改进上,但是SCM强调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从物料供应一直到产品交付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流动和相互连接上。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其基本作用和概念框架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1996年成立于美国的供应链协会认为SCM是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包括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一切努力。而在1998年10月CLM也宣布重新定义物流的概念。CLM明确地表示物流管理是SCM的一部分,定义如下:物流是供应链中的一部 分,它是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流程的计划、实施和监控,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这两个定义首先让人们清楚物流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也明晰了各自的发展方向。1998年日本学术团体SCM研究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定义供应链管理如下: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看作一个完整的、集成的流程,以抬高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为目标,跨越企业边界所使用的流程整体优化的管理方法的总称。这里给出的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定义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论坛上提出来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上游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提供者,一切能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的关键流程的整合,从这点我们可以明确供应链管理主要有由供应、制造、分销和客户组成的网路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的结构设计、重构与实施是一个研究的集中点, DouglasM.Lambert和MarthaC.Cooper指出对于SCM结构的 设计没有指导性的方法思想,大多数企业都是随波逐流。他们认为SCM的成功实施需要建立一种理论,开发出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对研究人员和管理者都有参考意义的标准化模式。1994和1997年HauL.Lee与MarshallL. Fisher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供应链设计思想,他们都认为应 该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设计目标应该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1993年DavidHole提出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 占据领导地位或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领导市场变化、参与产品开发,这样就需要重构供应链。DenisR.Towill(1996)、 MargueritaM.Sasser(1997)和G.N.Evans(1995)等提出了各自的重构模型。 1992年HauL.Lee指出高质量、实时的双向的涉及需求 和供应的信息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当涉及到供应链中信息传递问题时就不能不提Bullwhip效应,具体是指供应链中的零售商向供应商的定货量与其实际的销售量不一致。一般地,发给供应商的定货量,其方差大于销售给买方的(即需求扭曲),这种扭曲会以放大的趋势向供应链的上游蔓延,这一效应是Forrseter于1996年提出来的,所以也称为 Forrseter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对 市场需求新的分析和处理、理性对策、批量定货、价格波动。而最直接的原因是SCM理性成员所运用的优化行为的结果,由 于成员间信息不能共享或传递失真,使得各成员的优化行为相对整个SCM来说不是最优的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送也得到不断的优化,AndreaVinelli(1996)和CiprianoForza(1997)在其提出的快速反应策略中强调了IT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快速反应是美国著名咨询公司KSA在198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流通领域快速反应的一种策略,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点也表明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1994年Klaus与Muller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概念、功能做出了定义和前面CLM的定义基本相同,同时Alan与Martin还提出了精益物流技术以适应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1992年HauL.Lee等人对供应链中的物流成本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总成本法来计算成本,很多学者都强调供应链中财物和成本问题的重要性。 在整个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 【收稿日期】2005-09-24 【 作者简介】陈克松(1983-),男,江西人,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30--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章节习题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2017一建《工程经济》章节习题: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仅剩的51天如何利用好?到现在这个复习时间,相必大家教材上知识已经过了一遍,真题模拟也做了一些,想要确切掌握必考点,就要多做练习,小编针对历年来高频考点,整理了以下章节题。话说时间就是金钱,仅剩的这些时间,同学们要利用好每一分钟,从题目中掌握考点,只有多做习题,才能知道那些考点如何出题。 1Z101000工程经济 1Z101030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1[单选题]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5元,年固定成本为38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A.31.67% B.30.16% C.26.60% D.25.33% 参考答案:A ◆◆2[多选题]建设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确定敏感因素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 A.盈亏平衡点 B.临界点 C.敏感度系数 D.评价指标变动率 E.不确定因素变动率参考答案:B,C ◆◆3[单选题]某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12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320万元/年,产品售价为900元/台,变动成本为630元/台,销售税金及附加为50元/台,则此项目盈亏平衡点产量为()台/年。 A.60000 B.72000 C.54200 D.14635 参考答案:A ◆◆4[多选题]若选定动态评价指标进行技术方案敏感性分析,可以选择()作为不确定性因素。

A.投资额 B.利息率 C.净现值 D.净年值 E.生产成本参考答案:C,D ◆◆5[单选题]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设甲、乙、丙、丁四个因素分别发生5%、10%、10%、15%的变化,使评价指标相应地分别产生10%、15%、25%、25%的变化,则敏感因素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建设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确定敏感因素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 A.盈亏平衡点 B.评价指标变动率 C.不确定因素变动率 D.敏感度系数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关于技术方案敏感性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敏感性分析只能分析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 B.敏感度系数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越不敏感 C.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是依靠分析人员主观经验来分析判断,有可能存在片面性 D.敏感性分析必须考虑所有不确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某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对甲、乙、丙三个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分别为-0.1、0.05、0.09,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经济评价指标对于甲因素最敏感 B.甲因素下降10%,方案达到盈亏平衡 C.经济评价指标与丙因素反方向变化 D.丙因素上升9%,方案由可行转为不可行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中,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和发展趋势 目录 一、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二、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三、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 - - - - - - - - - -2 四、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 - - - - - - - - - - - 3 五、供应链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六、现代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 - - - - - - - - - - - - - - - 5 七、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6 八、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6 九、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的比较- - - - - - - - - 7 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8 十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9 十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 - - - - - - - - - - - - -11 十三、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