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

1夏朝是怎样灭亡的?

(1)夏朝最末的一代国君名桀,暴虐无道。又筑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朽。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亦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这时东方的商族日益强大,商族首领汤率兵伐夏,约在公元前16世纪,夏为商所灭,桀被放逐而死。

2商代青铜器共分为哪几大类?

商代青铜器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礼器,这一类器物纹饰瑰丽浑厚,典雅质朴,制作最为精细。著名的司毋戊鼎就属于这一类。二是饮食器,常见的有鼎、鬲、簋等,其中酒器尤多,证明商代奴录主贵族确是嗜酒成风。三是生产工具,有斧、锛、刀、锯等,多是手工业工具,农具很少,当时农业奴隶使用的农具多是木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四是兵器,有戈、矛、钺、刀、箭镞等,其中青铜箭镞的数量是很大的,这在世界其他古代国家中是少见的,因为箭镞在射出后不能收回,如果不是青铜业发展到相当高度,就不可能用大量青铜铸造箭镞。此外还有乐器和车马器等。

3简述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井田制”有三种含义:一是土地所有制。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以共主的身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封地内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以至于士。各级贵族世代承袭受封的土地,所受之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不准随意买卖或转让,这种土地占有制是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二是田地的形式。井田一般经过精心的疆理,整治为十分方正大小相连的方块田,田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和道路,每一方块田为一百亩,做为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称一井。三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耕作井田的奴隶称为庶人或庶民,周天子在封授土地的同时把这种耕作奴隶成批地赐与臣下,以周天下为首的各级奴隶主贵族驱迫大批农业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耕作,农业奴隶不仅为奴隶主贵族种田,还要服各种力役。

4略述“百家争鸣”发生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由于处于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斗争复杂而又激烈。当时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5简述刘秀的用人政策及其目的。

刘秀实行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用人政策。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封建的典章制度,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可是他们往往又自恃功高,不听命令,或不遵守法纪。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刘秀封其中功劳最大的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刘秀很重视隐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认为这些人既熟悉封建制度,懂得治理国家;又情操高尚,不与时浮沉。所以就多方访求,重礼征聘。刘秀实行这一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能“总揽权纲”,加强中央集权。

6简述《史记》的内容及其意义。

《史记》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全书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万字。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简述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张仲景是东汉最著名的医学家,为救治病人,他“勤求吉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晋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此二书为后世医家的重要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华佗与张仲景同时,精医道、方药和针灸等术,尤精于外科手术。用“麻沸散”麻醉患者,能打开腹部,为肠胃等内脏做手术。华佗所编“五禽之戏”是一套健身

操,常练有祛病延年之效。

8简述“八王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八王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封制。晋武帝为了维护和巩固司马氏集团的统治,大封宗室为王,允许王国置军,取消州、郡武备。随着诸王势力发展和西晋中央政治制度的腐败,发生了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八王之乱”。长达十六年的战乱,造成了严重后果,给北方地区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诸王间的互相残杀,削弱了西晋王朝的力量,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9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南北方各民族融合,民族隔阂消弱,成为促进统一的重要因素;南北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迅速结束政治上的对峙局面,促进南北经济交流;门阀大族势力逐渐衰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出现;北周和隋朝的改革,使北方力量上涨,造成了隋灭陈的趋势。(2)意义: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巩固和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唐朝昌盛奠定了基础。

10简述武则天的功与过。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处于庶族地主上升、士族地主接近灭亡的时代,严厉镇压反对派,杀掉唐宗室几百人,大臣几百家,剌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打击了士族势力;修订《姓氏录》,武氏列为第一,其余皆以官品高下为准,提高庶族官员地位;破格用人,发展科举,为庶族地主广开仕途,客观上符合历史潮流。她用人虽滥,但发现不称职或废黜或诛杀,又创殿试以示慎重,提拔了狄仁杰等一批实才真贤。她重视生产,根据生产好坏奖惩地方官吏,使耕地、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极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不少好人被害;放手招官,致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大肆佞佛,浪费无度;新发展起来的庶族地主与士族一样大量兼并土地,阶级矛盾不断加深。

11简述两税法出现的原因及其内容、意义。

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激烈,均田制被破坏,农民失地破产,沦为地主的佃户。唐肃宗以后,天下百姓“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唐初按丁征收租庸调的办法不通了。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统一各项税收,创立两税法,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2)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收税;(3)根据资产田亩的多少征收产税和地税;(4)行商按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纳税;(5)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6)根据财政支出定出全国税额。两税法代替租庸调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它扩大了纳税面,官僚地主不再享有免税特权,根据资产、田亩征税比按丁收税合理、进步,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周世宗改革有哪些措施?

(1)在经济上,均定赋税,下令招垦荒田,组织人民修治黄河与运河,限制佛教发展,打击寺院经济势力,废寺院,僧尼还俗;(2)在军事上,申明军纪,整编禁军;(3)在政治上,改善吏治,赏罚较严明。

13简述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14略述元代的行省制度。

元代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总理政务,同时直接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变成了常设机构。这些行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我国省区的规模。元代的行省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5《梦溪笔谈》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一部不朽名著。这部笔记形式的作品,广泛涉及到政治、军事、历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共计609条。其中有关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化学、药物的部分。反映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成就,此书还记录了许多平民发明家的事迹。如毕升、喻皓、高超、王朴等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沈括的记载,才得以流传后世。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沈括“是中国整个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16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

(1)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2)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3)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5)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6)杀戮功臣,提高皇权。通过以上措施,明太祖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论述题:

1、试述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战国时华夏族与其他各族,已形成民族大融合。秦统一后,开始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18年秦派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征匈奴,收回河套地区,置34个县,迁中原人口,到此垦殖,并修直道通咸阳,加强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公元前214年秦征服越族,先后置闽中、会稽、桂林等郡,又迁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加速了民族融合并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统一西南夷,修五尺道,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往来,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从此,秦建立了“东到大海,西到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国家。

2、评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的封建帝王。唐朝主要依靠他的谋略和武功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成为封建治世的模范,因其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贞观这治的主要内容:(1)以隋亡为戒,对统治集团的为所欲为有所节制,赋役较轻,人民稍得喘息之机;(2)任人唯贤,官得其人,不因政敌而舍贤才,从各阶层各方面搜罗了许多文武奇才,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房有谋略,杜能断事,被誉为“房谋杜断”;(3)善于纳谏,魏征改于直言上谏受到赞赏和信任,魏征以外还有一批重臣经常向太宗诤谏,太宗欣然接受;(4)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5)继续采用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庶族参政。“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与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推动。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促进唐太宗居安思危,成为有远见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农民处境有所改善,但是所受压迫仍然很重,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地主阶级的永远富贵。

3、试述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原因:北宋中期“积贫积弱”,“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北宋王朝的统治,必须“富国强兵”,变法改革。

内容:主要有10个方面:均输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

意义:王安石主持变法从1069年开始至1085年宋神宗死,新法被废止。这场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某些效果,如因为推行青苗法、免役法等收到了大批钱粮;推行农田水利

法,兴修了1万多处水利工程,溉田36万余顷;军事上曾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取得熙河之役的胜利等等。

4、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1)成吉思汗统一了长期分裂混战的蒙古各部,使蒙古族摆脱了被压迫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他的业绩为元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蒙古汗国把诸多民族统一在一个政权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蒙古汗国打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成吉思汗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2)他发动的大规模的西征具有侵略性质。蒙古汗国对外发动的长期战争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应予否定。(3)总而言之,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5、试述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产生。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商品经济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三十多座比较大的商业城市,对外贸易发达,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江南的苏、松、嘉、湖、杭等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稀疏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一方面必须出现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即拥有较多资金积累的最早的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要有和生产资料脱离,并在人身上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即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一方是把别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购买,另一方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去出卖,两者在市场上的结合,就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这种情况,明中期以后开始在苏松地区出现了。在苏州地区有许多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虽已产生,但非常微弱,它的存在只是个别的零散现象,并且仅限于丝织业等几个手工业生产部门,同时它要受到封建制度的重重缚束和摧残,所以它的滋长是很缓慢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6、试述我国古代史上劳动人民的几次大规模南迁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北方人民为了避乱,有三次大规模南迁:

(1)三国时期,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同山越族共同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东晋南朝时,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农具和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普遍地使用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发,使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3)南宋时期,南方水田增加,稻米成为主要农作物,太湖流域的产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棉花种植进一步推广,棉纺织业逐步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副业。

7、论述我国自唐代以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这些演变过程有何特点?反映什么问题?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演变是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再进而到清代的地丁银。(1)演变过程:①唐代实行两税法前,规定农民向官府交租、纳绢以及纳绢、布代役,都按人丁数以实物计征;推行两税法后,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实物税。

②明代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主要按田亩数征收,但改用银两收税。③清代雍正以后实行地丁银,则完全按田亩征收银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2)特点:①逐渐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变为按田亩征收;②逐渐由征收实物税变为征收货币税。

(3)反映问题: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渐松弛;②逐反映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趋势。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就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就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就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就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就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与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就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与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就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就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与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就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就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与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就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就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与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与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与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就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解衣般礴: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明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艺术家的口头禅,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更好的表现自我,而不受任何拘束。不仅成为转子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也成为中国画论的重要范畴。屡屡被后人引用。如清初的辉南田在其画礴中就说过“作画需要有解衣般礴若无人之意,然后画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将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2.笔墨当随时代:语出石涛《大涤子提画诗跋》。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笔墨不仅仅是对画家生活,感情的反映,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和生活。 3.心师造化: 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的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彻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有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 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代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地说”造化“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

内心的感悟,然后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5.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6.荆浩山水画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7.谢郝绘画”六法:指南齐谢赫在《中国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默写 8.顾恺之画论“六法”:传神、用笔、造型、敷色、结构、制作技巧。 9.“摄情”说:笔墨本无情,不能使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10.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提出,是文人思潮的一个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得加保,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界,沉滞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 11.庶兔马首之络:明代王履在绘画美学中说道对这句话的见解,意思就是说不要把一个马套驾在任何一个马嘴上,其意思在今天当代艺术中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纵观当代艺术,抄袭、模仿无处不在,而这归咎一点就是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主户与客户:宋代划分的两种户籍类型。划分的根据就是土地占有与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按照土地的多少,分成五等;一二徭役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就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顾,而于周敦顾、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有所吸收,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她认为“理”就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就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与阶级矛盾。 理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就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永恒性,至南宋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的局敦颐,程颗、程顾及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她们的哲学的中心观念就是“理”,把“理”说成就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市舶司:唐宋时设里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务、宋代增设了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宋代的市舶司类似近代的海关而权力较大,国内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外国商船到达港口后,须向市舶司申报,并接受检查;市舶司另征收货物的十分之一的入口税,就是为抽解。 程朱理学 宋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理学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佛、道唯心主义思想而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周敦颐、张载、二程与朱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敦颐就是理学的先驱与奠基者,张载也就是早期的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及其弟程颐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北宋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她们哲学体系的核心就是“理”或“天理”,二程关于“理”的思想学说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朱熹就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使理学思想更丰富、更缜密,由此奠定了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地位。 靖难之役 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就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 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就是中国元代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元代,蒙古贵族以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成为全国的统治者,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与维护对人口远远超过本族的汉族及其她少数民族的统治,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与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与被征服的先后,分人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 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汉人,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与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为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两省人。高丽人也属于这一等。第四等南人﹐指最后为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就是汉族。元廷规定四等人的地位﹑待遇就是不平等的。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旨在利用民族分化手段以维护其本身的特权统治。广大蒙古﹑色目下层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处于被统治的无权地位﹐同样要负担沉重的赋税与兵﹑站诸役﹔汉人﹑南人中的官僚﹑地主阶级则与蒙古贵族结合在一起﹐保持其剥削与压迫汉族人民的阶级利益。四等人制的实行﹐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从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与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努尔哈赤于明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八旗制度的特点就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就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诸子百家: 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泛指学派众多,习惯上就是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2.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3.博士祭酒: 博士――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即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众博士通常推举一名德高望重、明达渊博者为首,西汉称为“博士仆射”,东汉称“博士祭酒” 4.“六学二馆”: ?中央官学有直系和旁系两大系统: 直系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学?旁系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等两馆 这二馆与国子监所辖的学校又称为“六学二馆” 5.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__学术和学校都掌握在官府中,典章制度、图书、文物等都收藏在宫庭里,担任教师官职的是一些世代相传的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文化官吏。“古代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其原因,一则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一则惟有其器,而民无器也。”“学术既专为官有,故教育亦非官莫属。”(黄绍箕《中国教育史》) 6.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7.“焚书坑儒”: 是秦代统制文化学术、镇压知识分子的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向秦始皇进谏,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儒生攻击朝政,主张“师古”,正是从“六艺”中寻找论据,针对这类争议,李斯等人认为,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明代: 1、内阁 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废丞相与中书省后,直统六部,事务繁多,遂设立诸殿阁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皇帝顾问。后成祖继位,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分化出了皇帝的秘书机构称为内阁,内阁制度基本形成。仁宗以后,内阁权位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实际掌握宰相权力。 朝廷内制的敕、诏、册、表等专由内阁负责,成为一个位高权重的行政中心。清代相沿,因满洲贵族掌握实权,参预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为人,故内阁的职权逐渐低落。到军机处成立后,成为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的官署。 2、督察院 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初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称督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官;督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官阶虽低,威权却重。外出巡察号“代天子巡守”,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此外,按六部的建制,设“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不,驳正章疏违误。是强化监察制度的重要举措。 3、锦衣卫 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依仗。 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监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设同知、佥事、镇抚司镇抚等官,其下有官校,专司侦察。锦衣卫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惨酷。中叶后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4、厂卫制度 明朝特务机构。明成祖于1420年设东辑事厂,宪宗时设西厂,武宗设内行厂。明中叶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称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用刑非常残酷。厂与卫的职权基本无差别。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需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这样,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 5、胡蓝之狱 是明太祖时实行的两次著名党狱。明初开国功臣多恃功骄恣,僭越封建礼法,加深社会矛盾,危及朱氏王朝的利益。明太祖多次颁布诏令,规定功臣权限。1380年(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伏诛,明太祖借此大兴党狱。1390年,他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共谋不轨罪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诛连三万余人。 1393年,又以谋反罪杀凉国公蓝玉、列侯张翼等,牵连万余人。这两次党狱,不但元勋宿将被杀戮殆尽,而且覆灭了许多江南豪族。 6、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军制。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大抵每5600人设一卫,其下依次设立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分别设置相应的指挥官。府县各卫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这样,“大小连比成军”,构成明朝的基本军事力量。京都的卫军分两种:一是京军三大营,为全国军队的精锐;二是皇帝的亲军,前者归五军都督府管,后者常由太监统领直接听令于皇帝。至明代中叶,屯田多被军官吞蚀,军士破产散亡,所存无几,又无战斗训练,仅供地主、官僚役使,不能担任防卫,遂改用募兵代替。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 -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著: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著。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2012中国画论复习考点

2012中国画论考点 多选题: 总有一道题是ABCDE,检查时留意! ●时代论着归纳: 1.下列绘画着作,属于魏晋南北朝的有:(真题) A《叙画》B《图绘宝鉴》C《论画》D《南田画跋》E《画山水序》 ●宗炳《画山水序》 ●谢赫《古画品录》 ●王微《叙画》 ●姚最《续画品》 ●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2.下列绘画着作,属于唐代的有:(真题) A《叙画》B《贞观公私画录》C《唐朝名画录》D《南田画跋》E《历代名画记》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3.下列绘画着作,属于宋代的有:(真题) A《林泉高致》B《山水纯全集》C《画史》D《画筌》E《广川画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郭熙《林泉高致》 ●米芾《画史》 ●北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 ●韩拙《山水纯全集》 ●董逌《广川画跋》附注:考题中只有《广川画跋》是宋代的,考题提到的其 它画跋都是清代的。 ●邓椿《画继》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4.下列绘画着作,属于元代的有: ●夏文彦《图绘宝鉴》 ●李衎《竹谱详录》 ●黄公望《写山水决》 ●汤垕《画鉴》 ●王绎《写像秘决》 ●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5.下列绘画着作,属于明代的有: 太多,略,请自行归纳教材目录。 王履《华山图序》、王绂《书画传习录》 6.下列绘画着作,属于清代的有:(真题) A《广川画跋》B《传神秘要》C《苦瓜和尚画语录》D《艺概》E《指头画说》 ●人物或着作观点:

1.下列绘画理论,属于孔子提出来的有?(真题) A“绘事后素” B 以形写神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而君子。” D“恶紫夺朱” E“迁想妙得” ●绘事后素 ●“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兴观群怨—艺术的作用:通过观察事物表达情感 ●“仁智之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恶紫夺朱——艺术作用:人伦、身份、地位确认 ●周明堂画(对艺术作用的观点的论述:教化) 2.下列绘画理论,属于庄子提出来的有?注意与老子、《淮南子》进行区别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解衣般礴 ●形色名声不足得情 ●形形之不形 ●真者,精诚之至 ●得意忘言 3.下列绘画着作,属于顾恺之的有:(人称“才绝、画绝、痴绝”三绝) ●以形写神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 4.下列绘画观点,属于宗炳《画山水序》的有: ●含道应物 ●澄怀味象 ●山水以形媚道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畅神 5.下列绘画着作,属于沈括的有: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徐黄之异(可能考简答题:黄荃富贵,徐熙野逸) ●董、巨画笔宜远观 ●以大观小之法 ●景在天就,不类人为 6.下列绘画理论,属于苏轼提出来的有?(真题) A“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B“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C“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D“自然为上品之上” E“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观画取其意气所到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2

01.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诏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礼部主管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法律和刑狱,工部主管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情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02.政事堂会议:唐初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统治机构,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皇帝启用一些有才干、资历浅的人加“头衔”,同中书门下,进一步分相权,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相权。 政事堂唐宋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等,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23)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有对口管辖权,掌握一部分行政权力。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政事堂下设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还设孔目、吏、户、礼、兵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 03.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官名。唐初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从太宗起,在者不轻以授人,常令他官居相职,给予参知政事等名义,贞观十七年(643),诏以萧瑀为太子保,李靖为詹士,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相同,高宗以后,除原官位三公、三师、中书令外,非加同中书门下不为宰相,永淳元年(682)起,原官四品以下而参知政事者,用加“平章事”的名义。肃宗乾元后,通用“中书门下平章事”为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遂废。 04.《开皇律》:隋文帝时颁布的国家法典。隋文帝即位后,制定了《开皇律》。其共二十卷,五百条,主要内容是:刑法分五刑,即死、流、徙、仗、笞,共二十等。十恶不赦之罪,即谋反、大不敬等罪;八议之科,规定八种人犯罪应给予减免。该法律废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成为后代法律条文的范本。 05.大索貌阅:隋朝为清查户口而采取的措施。南北朝以来,由于赋税沉重,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大索貌阅”。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清查结果使户籍增加了四十万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赋税收入。 06.输籍之法:隋朝推行的划分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措施,又称输籍定样。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年)采纳宰相高颖的建议,实行输籍定样。即有国家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各州县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户税、吏役的标准。由于国家规定的户税、吏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次制度使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吏役来源,豪强地主的势力遭到极大的削落。 07.《唐律疏议》: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又称《永徽律疏》。唐初在《开皇律》的基础上,制定出《贞观律》、《武德律》。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对《贞观律》、《武德律》加以修改、注疏,成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内容上有五刑十恶,量刑定罚上有所减轻。次法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08.河朔三镇:河北地区的卢龙、魏博、承德的节度使李怀仙、田承嗣、李宝臣三人为安史的旧将领,各自分为节度使。此三镇割据程度最强,历史上称“河朔三镇”或“河北三镇”。次三人管理地区也是安史叛乱的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有一定的胡化色彩,唐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都是家族相传或悍将传位,09.南衙北司之争:唐后期中央政府内部朝官和宦官间的政治斗争。此时,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朝廷北部,称北司。所以称此斗争为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激烈的是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文宗时的“甘露之变”。两次东斗争的结果均以宦官胜利而结束。宦官势力进一步加强。唐末昭宗时,宰相崔胤利用节度使朱温消灭宦官势力。南衙北司之争结束。南衙北司之争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10.《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即专门记载历代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严格变迁的通史。作者杜佑,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1]

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工人闻风响应,纷纷投向革命,众至数万人,长江中下游同时震动。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瑛、杨卓林等回长江一带,请求响应。清廷急调湘、鄂、赣等省清军围剿革命军。革命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刘道一、萧克昌、蔡绍南及群众数千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设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于香港,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秘密据点数十处。4月初,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会员中挑选八百名敢死志士,组成先锋队,准备于13日分十路进攻总督署各要地。后因人员及军械未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改十路为四路进攻。当日下午,黄兴率先锋队一百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遁。后与李准卫队相遇激战,黄兴中弹断右手两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仅剩黄兴,渡江到河南脱险,化装逃往香港。事后有人收得此役中的殉难者的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华兴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创立于长沙,并专设同仇会联络会党。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同心扑满,当面清算”为号召。次年11月拟在长沙、常德、湘潭等五路同时起事。相约湖北革命党即时响应,占领两

教育史名词解释

教育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着,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 1、尊王攘夷:指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齐桓公执政以来,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尊王,即遵从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指对游牧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略进行抵御。 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尊王攘夷 号。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合纵连横:战国晚期诸侯征战的军事外交战略。联合各国抗秦者即为合2 纵,“合众弱而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事一强以攻众弱”,强国迫使弱横,代表人物分别是苏秦和张国投降并帮助它进行兼并。根本目的是为了六国或秦的利益辩仪。 护。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式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在一个较响。 秦齐两国并立,合纵连横一般是针对或围绕它们展开的。

合纵既可以是对秦,也长时间内, 可以是对齐。连横既可以是连秦,也可以是连齐。直到长平之战后,才凝固成都是对秦)汤刑是商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名3 、汤刑:称,是商代,国家在调整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根据《左转》“商有乱政而作汤内容上主要是刑罚以及适用原则的汇成的法律规范: 刑”。集。 ”故“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而但实际上后世商王也有对其有所损益,根据《竹书纪年》 而不限于特定某代商王所制定的某一部成文一般认为,“汤刑”应是代为概称商代法律,法。、葵丘之会:西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4兰考)会盟,相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还规定“无曲防,无遏籴,无好」有封而不告”周天子派宰孔参加,并赐给齐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时的祭肉。史称“葵丘之会”。从此,齐桓公成为了中原的霸挟天子以令诸侯。标志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步系统化的成文法典,其内容体现出封建5 纪念馆及关系,其体制相对传统的刑书有较大的变革,对后世封建法典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贼律》、《网律》、《捕律》、《杂律》、《具律》。第一,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