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对于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理解

保险法作业范家林151030011

摘要: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保险消费者的数量剧增,人们对保险消费者拥有什么样的权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保险消费者权益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有偿获得保险产品或服务时,以及在保险承保期间所享有的法定权益。

关键字:保险消费者、权益

一、什么是保险消费者权益

保险消费者权益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有偿获得保险产品或服务时,以及在保险承保期间所享有的法定权益。

二、保险消费者的界定

保险消费者泛指投保人、被保险人、保单所有人和受益人。

投保人,指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并负有缴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中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保险利益: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被保险人,指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和健康等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

保单所有人,指拥有保单各种权利的人。

受益人,也叫保险金受领人,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

在人身保险场合,他们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投保人、所有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均为一人;

2,投保人、所有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而被保险人为另一人;

3,投保人、所有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人,而受益人为另一人;

4,被保险人、所有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而投保人为另一人;

5,投保人和所有人为同一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为不同的对象;

6,投保人、被保险人、所有人和受益人均为不同对象。

三、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保险消费者除了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安全保障权、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外,还享有《保险法》规定的以下九项权利:

1、获取保险凭证权利: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

2、知悉保险合同条款内容权利:保险人有义务就保险合同条款内容向投保人进行说明。

3、解除保险合同权利:投保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人有义务按照条款约定退还保险费或者保单现金价值。

4、获得赔偿或给付保险金权利: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事故后,保险人有义务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5、收回部分保险费权利: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明显减少或者保险价值明显减少时,保险人应降低保险费,并按日计算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6、终止合同权利: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在保险人赔偿30日内,投保人可以终止合同。

7、人身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同意投保权利: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合同无效。

8、同意保单转让或者质押权利: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

9、指定或者变更受益人权利: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有权指定或者变更受益人,投保人指定或者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参考文献:

《“保险消费者”概念辨析》温世扬;范庆荣

《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崔航斌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保护机制“保险行业是金融服务业,是信用行业,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根本。”日前,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办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上,作为主持人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强调,诚信是保险经营的根本,“信任危机”将有可能摧毁行业生存的根本,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维护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 一、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保险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只有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保险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要破除这样一种理念,什么理念呢?就是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损害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如果我们是持这样一种理念,就会容忍、允许,甚至纵容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本来应该是统一的,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矛盾的,比如说要严格查处销售误导,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停止审批设立新的分支机构,限制其业务规模。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保费增长速度放慢。保险业快速发展,当然是一个价值,是我们所追求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一个价值,当这两种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谁该服从谁,哪个价格更高?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保险业发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保险服务,获得保险保障。如果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就不能实现这一初衷。保险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所以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这个价值,要大于保险业快速发展这个价值。 (二)、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保险监管机构的法定职责,是保险监管的目的。《保险法》第134条规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遵循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险消费者这个词在《保险法》里面没有出现,保险消费者如何定义呢?大概有这么两种定义。一是为生活消费而购买保险的人;二是指个人投保人,指个人购买保险产品。无论如何定义,保险消费者都是属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当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处于更加弱势、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损害、更需要保护的这样一个群体。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我们认为,保险监管机构,在法律上负有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义务。保险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责,比如说审批保险机构的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oc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摘要] 随着保险行业竞争格局迅速形成,保险主体 如同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国内保险公司为谋求生存和发展 空间,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导致理赔风险逐年 增大,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保险理赔 侵犯消费者权益和保险市场不规范的具体成因方面分析我国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的不完善,并结合近几年来保险消 费者的保险投诉,信访和退保等相关数据说明由于我国保险 行业消费者投诉问题和理赔纠纷问题日趋复杂,力图为保险 行业找寻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自身茁壮发展的平衡点提供理论 依据。 [ 关键词 ] 保险消费者权益理赔纠纷保险监管 一、引言 时至今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方 面的功能不断得到有效发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防范风险意识不 断提高,很多人开始把保险作为生活的“保障器”,购买保险成为人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自从中国加入WTO 后,保险主体如同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竞争格局迅速形成,国 内保险公司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

理的倾向,导致理赔风险逐年增大,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健 康发展。保险市场理赔困难,消费者对保险知识的缺乏以及 保险行业的内部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 害时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无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的种种问题日益深化,据公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 显示,近年来保险业的退保率一直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 退保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据调查,很多保险 消费者虽然购买了保险,可对保险的了解不够深,在保险理 赔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不能更好地享 受保险理财带来的最大益处,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很大的冲 击。 二、保险行业销售误导和理赔难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理赔环节复杂,消费者权益受损 当今保险市场普遍存在“承保、理赔两张脸”的问题, 严重削弱了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消费者对保险产 品的投保积极性也是大打折扣。保险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 了信访投诉的增加,这是保险业发展之痛。2010 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保险类投诉2218 件,同比增长 25.5%,增长幅度位居所有商品和服务第7 位。从信访投诉的内容看,产险主要反映在车险赔案长期拖而不决、保险公司定损定责不合 理、服务质量较差等理赔及客服问题;寿险主要集中于销售误导,银保业务员片面夸大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不讲

关于保险消费者知识的调研报告 周新发

关于保险消费者知识的调研报告——以北京市为 例 2012年暑假期间,我们以研究保险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以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目的,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延庆县等地区,就保险消费者的基本情况、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以及对保险公司的服务评价等内容,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 问卷调查涉及的保险消费者,既覆盖了北京市各个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营业部,又涵盖了个人保险消费者、单位法人保险消费机构,也涉及了城市保险消费者和农村保险消费者。本次关于消费者保险知识的调研,共发放问卷500 份, 回收问卷484 份,有效问卷450份,下面我们对450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 一、基本信息调查分析 (一) 保险消费者的基本状况 1、消费者性别构成 从接受调查的对象统计结果来看,男性受访者略多,占53.87%,而女性受访者为46.13%,两者差异也不是很大,符合调查研究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要求。从调研要求来讲,针对他们所做调查收集的调查问卷,可以作为研究的样本。

2、消费者年龄构成 从接受本次调查的保险消费者年龄来看,20 岁以下的占1.3%,20-30岁的18.7%, 30 - 40岁的占33.5%,40 - 50岁占42.4%,50 岁以上占4.1%。其中,30 - 50 岁年龄段的保险消费者占比超过75%,表明这一年龄层次的保险消费者大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和高峰期,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保险购买能力和风险意识也较强。由此可见,中青年消费者是北京市保险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位于保险消费占比很小比例是20岁以下和50 岁以上的人群,其保险的购买能力和保险消费意识相对较低。 3、消费者收入水平 从调研的个人收入水平来看,由于我们科研团队成员所调查的涉及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延庆县等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其中调查统计数据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个人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3000-10000元,其中3000-5000元的占40.63%,5000-1万元的占35.71%,1万元以上的占 8.66%,3000元以下的占15%。总体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集中在3000-10000元的区间,这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二) 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情况调研 1、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动机 针对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动机,我们设置了四个选择:保险的保障功能、保险的风险补偿功能、保险的投资价值,以及从众效应(conformity)。根据调查显示,40.14%的保险消费者购买保险,是因为

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

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 ----09保险2班高冬保险行业是金融服务业,是信用行业,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根本。因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维护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 但是,侵犯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依然较为普遍,比如故意夸大保险的收益或者故意模糊保险与银行储蓄、理财产品的界限,不如实告之免责条款及相关费用,误导客户投保;理赔方面惜赔、拖赔、无理拒赔,有的手续繁琐甚至故意设置障碍,赔付金额及方式的随意性大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比如保险产品比较复杂,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目前机构性监管、功能性监管模式下,往往偏重行业利益,忽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也不尽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因而违法的成本较低。 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升保险员工服务意识,构建保险业服务消费者的文化 在保险公司的员工培训及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中,应重视诚信教育,增加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制定并遵守规范的业务程序管理,完善业务考核管理办法,完善销售佣金制度,改变销售佣金集中于首期支付的做法,把消费者的满意度、退保率与销售佣金挂钩;要改进、优化保险服务,及时兑现理赔承诺,将公平对待消费者,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2.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护消费者保障,拥有完善法律约束的保险市场才是健全的保险市场。只有为保险市场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严厉惩戒毁约失信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使法律产生的威慑力迫使保险公司放弃欺骗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3.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时积极促进行业自律制度发展 要加强预防性保护,坚持微观审慎监管,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约束力,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利益实现;要加强过程性保护,完善产品备案制度,加强保险费率与产品定价的公平性审查;要加强事后救济,针对保险消费者维权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维权平台,完善保险投诉工作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监管机构督办、业内协调、公司落实、与仲裁和诉讼密切衔接配合的保险合同纠纷大调处机制。同时健全行业内部规章制度,推进保险行业内部规范化建设,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市场。 4.加强对消费者的相关知识普及等工作,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即使有了保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如果人们不理解或者了解不彻底、不全面的话,还是起不到监管保险市场,维护市场秩序的起作用。因此,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工作,加强保险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在条件成熟时设立保险消费者教育基金,通过普及保险知识、进行风险提示等,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完整word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一、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此处的居民是自然人或个体社会成员。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其行为受该法规范。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 二、消费者的权利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保障权。(1)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按照自己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予以拒绝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害的赔偿,不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均可要求赔偿。(2)财产损害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6.依法结社权。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 7.求教获知权。求教获知权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权利。它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知识主要指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权益保护方面及权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有效解决方面的法律知识。 8.维护尊严权。维护尊严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三、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 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消费者的权 利有哪些 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协议。生效日期: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工作内容:劳动报酬与劳动纪律:协议的变更、解除、续订。免责声明:甲、乙双方声明:附则、甲方签字:乙方签字:年月日。 作为消费者也是享有一定权利的,而在消费的过程中,就要尽量的维护自身的权利,不能让销售者或者经营者损害到了自己的利益。那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都有哪些呢?这可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吧。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的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8、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此。实践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而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其实法律方面的意识并不强,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往往权益也就得不到维护。而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当然通过司法途径处理也是可以的。

消费者保险心理

影响消费者保险心理的重要因素 摘要: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相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把握保险消费心理,探求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对有效地开展保险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服务行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自身的消费者和相应的消费需求。把握保险消费心理,积极开展保险商品的营销活动,是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保险及保险消费 在保险理论界,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保险下了定义,较为普遍适用的定义是:“保险是结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商业保险以保险作为经营的对象,在这里保险取得了商品的形态,它具有经济损失补偿的功能或者说能够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满足人们转嫁危险损失的需要。保险是一种纯粹独立形态的保障性商品,它的体化物即为保险单。保险的消费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是商品交易的关系,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支付代价(保险费)。进行保险消费必须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商业保险消费也即投保人交付保险费购买保险单,接受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事故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补偿,或当约定事件发生时,得到保险金的整个过程。基于保险自身的特性,保险消费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行为的特点: 1.存在危险是保险成立的条件。因此,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消费者有着潜在危险; 2.保险消费必须是多数人的共同行为。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不确定性风险损失率、概率论等数学手段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平均分摊,保险消费的过程也是多数人的互助过程,因此必须有多数人参加; 3.保险消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保险是事后补偿经济损失,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合同规定条件下,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之上。因此,消费者在进行保险消费决策也即购买保险单时,不能明确知道自己的消费结果; 4.保险消费具有个人性。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本人,而个人的禀性、行为等将极大地影响到保险标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因此,保险人根据不同投保人的条件及其投保标的的状况决定是否接受抑或有条件地接受其投保。 二、保险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其心理动机,它是人体内在的主动力量,能够驱使、促使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消费活动。投保人参与保险活动,同样也是受一定心理支配的。 (一)求平安的心理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教案)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当遭遇侵权行为时该如何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咱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村民汪某曾经在县农资公司购买了"钾胺磷"农药一瓶。有一天汪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吵架,一气之下喝下了半瓶“钾胺磷”,致使妻子和家人惊恐不安,七手八脚地赶紧将汪某抬到医院抢救,到了医院之后是又洗肠又打针。但是经过检查发现汪某并无农药中毒迹象。后来把“钾胺磷”进行检验,原来是早已过期的失效农药。为此,汪某的妻子来到县农资公司燃放鞭炮,表示感谢。说:“感谢公司出售假农药救了我丈夫一命。”不料,这一奇事被县农业局得知,于是依法对该农资公司进行清查,没收了“钾胺磷”、“敌百虫”等72瓶失效农药,并且罚款1万元。对此,县农资公司不服,认为自己销售失效农药虽然不对,但并没有造成危害反而“救人一命”,为何还要受处罚?我们知道,农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农民用来除草杀虫的,如果农民把这些失效农药用在农作物上,就可能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那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引导语】我们知道,人活在世上,每天每时都离不开消费,比如到医院看病,到超市购物,外出旅游等等,消费无处不在,消费也无时不在!但在我们日常的消费中,却经常遭遇受骗上当,吃不安全,玩不开心,用不放心!你遭遇过吗?这些消费事故都对我们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了损害,面对消费中的种种陷阱和不安全因素,我们这些上帝应该怎么办呢?是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或者是用暴力手段来报复经营者?还是让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吧!1993年10月3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该法的实施让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保障,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然首先要了解我们拥有哪些权利!【课文解析】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享有以下九项基本权利: 1、保障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用途、生产日期、使用方法等有关情况。 案例一: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保险行业竞争格局迅速形成,保险主体如同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国内保险公司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导致理赔风险逐年增大,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保险理赔侵犯消费者权益和保险市场不规范的具体成因方面分析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的不完善,并结合近几年来保险消费者的保险投诉,信访和退保等相关数据说明由于我国保险行业消费者投诉问题和理赔纠纷问题日趋复杂,力图为保险行业找寻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自身茁壮发展的平衡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权益理赔纠纷保险监管 一、引言 时至今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得到有效发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防范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很多人开始把保险作为生活的“保障器”,购买保险成为人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主体如同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竞争格局迅速形成,国内保险公司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

理的倾向,导致理赔风险逐年增大,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保险市场理赔困难,消费者对保险知识的缺乏以及保险行业的内部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无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种种问题日益深化,据公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显示,近年来保险业的退保率一直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退保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据调查,很多保险消费者虽然购买了保险,可对保险的了解不够深,在保险理赔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不能更好地享受保险理财带来的最大益处,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很大的冲击。 二、保险行业销售误导和理赔难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理赔环节复杂,消费者权益受损 当今保险市场普遍存在“承保、理赔两张脸”的问题,严重削弱了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投保积极性也是大打折扣。保险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信访投诉的增加,这是保险业发展之痛。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保险类投诉2218件,同比增长25.5%,增长幅度位居所有商品和服务第7位。从信访投诉的内容看,产险主要反映在车险赔案长期拖而不决、保险公司定损定责不合理、服务质量较差等理赔及客服问题;寿险主要集中于销售误导,银保业务员片面夸大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不讲

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覆盖面的不断拓宽以及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有效地保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全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7月16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将设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作为保监会的独立内设部门,协调监管政策,完善监管机制,更好地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表明保护消费者权益从监管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得到强化,也是保险监管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全行业应该以此为契机,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筑牢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一、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全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消费者为中心已经成为市场生存的基本法则。消费者是一个行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赢得了消费者就赢得了市场。对保险业这样一个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来说,在当前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环境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国家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意味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各个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个行业或企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出了问题,处理不好就是大问题,甚至会带来灾害性的损失。对保险业来说,保险存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保障服务,减少风险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保护好、实现好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保险行业和任何一家保险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否则,就可能出现价值目标的迷失。 从经营特性看,负债经营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保险经营的基本原理,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在先,承担保险责任在后。人们购买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预防性支出,保险公司收取保费的同时,形成了对消费者的负债。特别是健康和养老保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购买保险,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的未来保障托付给了保险公司,这既是一种基于商业合同的契约关系,也体现了消费者的充分信任。如果保险公司不能履行赔付责任,很有可能造成社会稳定问题。 从保险监管看,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监管的根本目的。由于消费者在同保险公司打交道中处于相对弱势,各国保险机构普遍把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监管的根本目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的核心监管原则中提出的监管目标:为了保单持有者的利益,促进一个有效、公平、安全和稳定的保险市场。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的监管目标: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防止破坏性竞争。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的监管目标:保持金融系统的信心,促进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了解,确保对消费者达到适当水平的保护(保护明白自己责任的消费者),减少金融犯罪及减少金融服务公司被利用做金融犯罪的潜力。 二、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三个层次 保护消费者利益既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性命题,又是一个具有具体内涵的现实任务。真正地使消费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目标层次,必须细化为每一项具体任务和要求。从当前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看,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前提:行业保持安全运营、持续发展。如果行业或者某家公司出了风险,没有充足的偿付能力进行赔付,这是对消费者利益最大的损害。因此,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

保护消费者权益知识竞赛试题

保护消费者权益知识竞赛试题 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普及消费常识,举办此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知识竞赛,使广大学生消费者掌握更多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和消费知识,实现小手拉大手、促进和谐消费的目的,特举办此次知识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确定的年主题是什么?(C) A、健康与消费 B、消费与维权 C、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 D、让消费更有尊严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指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谁的责任?( A ) A、全社会 B、各级政府 C、各级消费者协会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统一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电话。请问电话号码是多少?(C) A、12333 B、12358 C、12315 D、12365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为多长时间?(A) A、二年 B、一年 C、6个月 D、3个月 5、商品“三包”规定中“三包”是(A) A、包修、包换、包退 B、包修、保换、保退 C、保修、包换、包退 D、保修、保换、保退 6、根据商品“三包”规定,商品在售出之日起(C)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 A、10 B、5 C、7 D、15 7、消费者在商场看中一款衣服,营业人员明知道这件衣服是残次品,却未告知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何种权利?(A) A、知情 B、受尊重 C、公平交易 D、选择 8、小陈在某展销会购买名牌衣服一件,不久发现该衣服系假冒产品,此时展销会已经结束,小陈应当向(D)要求赔偿。 A、该衣服的生产商 B、该衣服的经销商 C、展销会场地出租者 D、既可以是该衣服的经销商,也可以是展销会的举办者 9、消费者购买的手机在手机销售三包有效期内,移动电话主机出现使用说明书所列性能故障,经(B)次修理,消费者还不能正常使用该手机,销售者负责为该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主机。 A、一 B、二 C、三 D、四 10、QS标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B) A、绿色食品标志 B、食品安全标志 C、卫生许可标志 D、消费放心标志 11、3月15日是()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C) (A)1980年(B)1981年(C)1983年(D)1984年 12、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C、民事诉讼法; 13、我国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能有几项(B) A、6项 B、7项 C、9项 D、10项 14、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

2017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点

2017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点 保监会 2017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按照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强化保险公司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责任,督促保险公司重视和改进保险服务,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强化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监管,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加快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爱护好、维护好、保护好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改进保险服务 (一)启动保险服务标准化建设。在现有《机动车保险理赔基础指标》、《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和《保险小额理赔服务指引(试行)》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水平、服务能力状况以及人民群众对保险服务的需求,逐步建立完善覆盖产、寿险和中介业务的服务标准。 (二)扎实开展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在总结首次服务评价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特别是重要服务创新和重大负面事件评价指标,调整优化指标权重,加强参评保险公司报送数据的监督检查,科学评价保险公司服务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三)推进保险小额理赔服务质量监测。依照《保险小额理赔服务指引》完善配套方案和措施,持续开展保险小额理赔服务质量监测工作,每半年发布小额理赔服务指标监测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四)深度开展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在对保险机构电网销业务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延伸至投诉集中、业务量大、分支机构多的银行、邮

车险发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车险发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汽车保险也在保险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车险中的消费者权益却并未得到很好地保护。以实际调研为基础,分析车险理赔中消费者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情况及产生原因,同时对比2016年国家全面车改后的对消费者权益维护的优势与弊端,最后对目前存在的情况提出可行之策。 标签:消费者权益;2016全面车改;汽车保险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6c10247855.html,ki.1672-3198.2016.23.091 1 车险消费者权益缺失的概况及其原因 近年来,保险投诉量在不断上升,其中车险部分更是居高不下,与车险有关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39.23%,其中商业车险为21.05%。与此同时,2015车险保费收入6199亿,非车险业务5年增117%。在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投保人的权益却没有得到确切的保障。 1.1 理赔事件保险公司反馈不得力 以天门市为例,我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三分之二的投保人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理赔事件,在投保人看来他们得到的保险公司的反馈都不那么尽人意。 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在理赔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 (1)18-29岁人群中,22.6%的消费者遇到过理赔问题,其中霸王条款问题占比最大(9.7%)。 (2)30-40岁人群中,44%的消费者遇到过理赔问题,其中赔款低问题占比最大(36%)。 (3)40岁以上人群中,66.7%的消费者遇到过理赔问题,其中赔款低和报销程序复杂问题占比大(均为38.9%)。 消费者急需保险公司以更有力的手段跟方法来解决理赔问题中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 1.2 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 通过与保险公司开展座谈会,我们发现,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虽然总体保费在上涨,但是随着车险费改革的实行,但许多非上市公

关于开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开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保险监管理念,切实加强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工作,力争使XX市保险业在规范诚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促进XX市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现结合XX市保险业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保险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应对灾害风险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的重任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保障需求的重要职责,涉及到广大保险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因此,保险业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努力做好各项保险服务工作,切实把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因此,充分发挥保险的各项职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三)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既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

也是保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保险监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风险,保护好广大保险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同时,保险消费者也是行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保险经营必须把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诚实守信为本,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信任保险、认同保险,积极参加保险,保险业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XX市保险市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销售误导、理赔难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不利于保险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四)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是XX市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保监会和XX市市委市政府赋予XX市保险业改革创新、探索经验的重要使命。建设一个诚信规范、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保险市场是保险业开展各项改革创新的必要条件。同时,建立和完善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有效体制机制,在诚信规范方面率先垂范也是XX市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五)XX市保险业开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

关于保险消费者知识的调研报告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保险消费者知识的调研报告——以北京市为例 2012年暑假期间,我们以研究保险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以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目的,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延庆县等地区,就保险消费者的基本情况、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以及对保险公司的服务评价等内容,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 问卷调查涉及的保险消费者,既覆盖了北京市各个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营业部,又涵盖了个人保险消费者、单位法人保险消费机构,也涉及了城市保险消费者和农村保险消费者。本次关于消费者保险知识的调研,共发放问卷500 份, 回收问卷484 份,有效问卷450份,下面我们对450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 一、基本信息调查分析 (一) 保险消费者的基本状况 1、消费者性别构成 从接受调查的对象统计结果来看,男性受访者略多,占53.87%,而女性受访者为46.13%,两者差异也不是很大,符合调查研究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要求。从调研要求来讲,针对他们所做调查收集的调查问卷,可以作为研究的样本。 2、消费者年龄构成

从接受本次调查的保险消费者年龄来看,20 岁以下的占1.3%,20-30岁的18.7%, 30 - 40岁的占33.5%,40 - 50岁占42.4%,50 岁以上占4.1%。其中,30 - 50 岁年龄段的保险消费者占比超过75%,表明这一年龄层次的保险消费者大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和高峰期,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保险购买能力和风险意识也较强。由此可见,中青年消费者是北京市保险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位于保险消费占比很小比例是20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的人群,其保险的购买能力和保险消费意识相对较低。 3、消费者收入水平 从调研的个人收入水平来看,由于我们科研团队成员所调查的涉及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延庆县等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其中调查统计数据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个人月收

保险业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c10247855.html, 保险业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作者:毕胜 来源:《金融经济》2016年第09期 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还能兑现吗?对此,保险业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现在商业保险越来越普及,那么购买了或者打算购买保险的人会问如果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还能兑现吗?对此,保险业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首先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作为企业,寿险公司也有可能会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形,但保险业在处理破产倒闭寿险公司时,有一整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制。《保险法》(2009 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以下简称新《保险法》)第89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因此,我国寿险公司不得自行解散。而寿险公司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而解散或者破产时,新《保险法》第92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保险业还根据《保险法》第100条规定建立保险保障基金,这笔基金目前规模已经达到236亿元,保险保障基金相当于保险公司的保险,它来自于公司营业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由专门的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管理,其主要用途是,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及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其实,保险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特别是新《保险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已经与发达国家完全接轨,2010年2月11日,保监会以部门规章形式下发了《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保监会令2010年第4号),主要对人身保险业的承保、核保、理赔等各类服务进行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人身保险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内容主要归纳起来有:一是格式合同限制。新《保险法》第17条规定,保险公司采用格式条款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同时,第19条和第30条分别规定格式合同无效条款情况和有利于消费者的条款解释,第19条规定,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中“(一)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的条款无效。第30条规定,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

保险需求和消费行为研究综述分解讲解.

保险需求及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西方保险行业起步于14世纪后半叶,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对于保险及其行为认知基本局限于一种行业知识,对于保险需求及其消费行为的系统研究较少。自从20世纪60年代,博尔奇(Borch)和阿罗(Arrow)将不确定性分析应用于保险研究之后,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了研究分析:经济学将保险需求及消费行为视为一种经济现象来分析,并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基本分析工具:预期效用理论、风险测度函数、最优保险理论、人寿保险理论等,分析个人在面对风险时如何进行决策,并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行了研究;社会学则突出家庭和社会两个参照群体对于个体保险需求及消费行为的不同影响,探讨了社会风险环境、制度环境、文化情境等外在因素对个体消费行为决策的影响;心理学则认为消费者个体内在心理因素诸如寻求安全与稳定心理、风险态度偏好、投机心理对于消费需求及其行为的决定性影响。还对从众心理、框架效应等心理效应对保险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正如杜森贝利(Duesenberry.J,1960)所开的玩笑:“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如何做决定,社会学家则讨论的是人如何不能做决定”[1]。然而,保险需求及其行为研究是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不同学科都为保险需求及其消费行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下文旨在通过对现有的保险需求及消费行为研究进行梳理,构建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框架。 一、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保险需求及消费行为的研究 1.经济学中的保险研究 保险的起源及其行为本质在于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保险及其行为。而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之上,因此,传统主流经济学无法将保险及其行为纳入其理论研究框架[2]。1921年,奈特(Frank H. Knight)出版了《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引入了不确定性概念,揭示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以卡尔·博尔奇(Karl Borch)1962年发表的《再保险市场的均衡》论文为标志,学者们开始将不确定性经济的理论应用于保险,保险经济学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发展阶段。 经济学对于保险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分析主要是从消费者个体出发,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期望效用理论为工具,以寻求最优保险水平的经济行为。探究个体风险态度、收入状况、财富水平、价格因素、替代效应等对于保险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包括期望效用理论和风险测度函数、保险产品性质和需求的 [1]Duesenberry James.“Comment on An Economics Analysis of Fertility”,Edited by the Universities -National Bureau Committee for Economic Research.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2]胡慧源、王京安:《保险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9卷第3期,7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