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忆机制在口译译员训练中的应用

记忆机制在口译译员训练中的应用

记忆机制在口译译员训练中的应用
记忆机制在口译译员训练中的应用

记忆机制在口译译员训练中的应用

〔摘要〕笔者在文中介绍了在认知心理学中,记忆的分类、特点及功能。分析了记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提高口译记忆力的策略。

〔关键词〕口译记忆策略

1口译与记忆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系统”[1](P185)。口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在口译活动中,译员要对原语信息进行“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处理”。[2](P156)由于译员要一次性听取并理解原语信息,而原语发布的信息存在很强的瞬时性,因此口译活动具有突出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的特点,这对译员的记忆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许多场合,口译会遇到相当数量的熟语或者菜名,译员需要储备大量这方面的信息。熟语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部分,是不能就词面意义来翻译的。因此,如果不对某种语言的民族、历史、文化等的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把它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就不可能翻译得很准确。如:“leave someone holding the bag”不能译为“让某人拿袋子”,而应该译为“背黑锅、顶缸”;[3](P78)再如“at the eleventh hour”不是“在十一点”,而是“最后时刻、紧要关头”。[3](P79)菜名也是如此,“夫妻肺片”就不能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s”,而应该译为“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4](P9)总之,熟语和有些菜名的对应翻译不能望文生义,只能靠记忆。

心理学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三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5](P131)这三种类型的记忆就犹如记忆的三个子系统,它们的关系是息息相关、密切配合的。译员的大脑要对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将值得注意的信息转入短时记忆,为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提供准备。短时记忆储存感觉记忆输入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5](P132)这段时间对于译员来说至关重要,是他们大脑工作的关键时刻。短时记忆不仅对信息进行了处理加工,而且还可以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达到为译员提供语句意义做参照的目的,或辅助译员对原语的理解、加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随时供短时记忆提取,长时记忆储存的知识和经验越多,口译做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就记忆而言,感觉记忆是口译的前提,短时记忆是关键,长时记忆则是口译的基础。”[6] (P167)

2口译记忆的策略

记忆力在口译中非常重要,提高口译记忆力是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来实现的。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口译记忆训练方法加以介绍分析。

2.1原语复述训练

原语复述就是不做笔记尽力复述所听到的内容的方法。译者为了完整复述,必须听辨,接受原语信息,综合利用储存的知识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码,把信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对该信息进行编码,用适当的语言形式重新表达出原语的信息。

具体操作如下:受训者不做笔记,听完1分钟的材料之后,凭借记忆储存的原语内容用原语复述讲话内容。复述之后,再听一遍,察看并分析遗漏信息的性

质及遗漏的原因。由于译员所处理的“有意义的结构”既不是单词也不是句子,而是“意义单元”。[7](P45)因此在复述的开始阶段,训练者需牢记口译的对象不是语言形式,而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是训练译员及时抓住信息的要点,在整合分析之后对原文内容进行储存和表达。如下一语段:

I have to say it’s great to be standing in an economy that’s growing at 7%. Life’s

a lot more fun when an economy is growing. I’d certainly like to spend more of my time here than in economies growing at 1.5%. [8](P108)

要记住的不是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并列句等语言形式,而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我要说,站在经济增长速度为7%的土地上,感觉非常好。经济增长的时候,生活似乎更加有趣。与增长速度为1.5%的国家相比,我当然更愿意多来这里。”[8](P113)记住内容可以用抓关键词的方法。

此训练方法适合口译初学者,他们的感觉记忆在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时,还不能摆脱对一个个单词的追踪,也不能摆脱语言形式对记忆的干扰,他们对整个句意的记忆较差。通过原语听辨训练,逐渐让感觉记忆摆脱干扰,实现对整个句意、段意的识记、保持,进而转化为短时记忆,强化训练大致需要二至三周时间。

2.2译入语复述训练

译入语复述与原语复述都重在对复述的训练,所不同的是译入语复述的要求较高,在对原语的信息解码时,还要调动长时记忆中所对应的单词、短语、熟语等等的翻译和相关的语法、文化等的知识。

在复述练习的开始阶段,仅要求复述原文的内容要点即可,随着练习的深入,则逐渐要求细节的准确性。具体而言,这种练习方式首先训练译员的理解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训练短时记忆的全面性,接下来练习短时记忆中关键词语储存、转译的准确性。如下一语段:

I am absolutely delighted, and incredibly proud, that London has won its bid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n 2012. We faced stiff competition from four other excellent cities, making London’s win all the more impressive. [8](P176)

受训者在无笔记情况下,凭借记忆用译入语复述讲话内容,然后检查是否抓住关键词delighted, proud, London, Olympic Games, 2012, competition, win, impressive,和受训者对原语信息复述的全面性。接着再听一遍,察看并分析遗漏信息的性质和遗漏的原因,同时观察译入语的使用是否确切。

这种训练完成了从“接受—解码—转换—编码—表达”的认知全过程。难度较高,它通过重复和因果分析锻炼受训者把感觉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的能力。适合有一定原语复述训练的人。

2.3影子跟读训练

受训者可跟着中文或外文电视广播、影视剧等听力或口译材料,保持大约半句话的距离进行跟读,重复听到的内容。这种训练方式是培养译员能够对信息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高解码的效率,加深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影子跟读训练,强化了进入感觉记忆前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能力,和将瞬时记忆转化为感觉记忆再转化为短时记忆的能力,培养自己边听边产出话语的习惯,也提高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协调能力。

2.4数字传译训练

数字的记忆和翻译一直是口译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数字意义的单一性,译员对数字的解码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要比其他信息的时间要短;也正由于其意义的单一性,译员对数字的记忆要困难得多。如果原语在某一部分只有数字,并且

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试问一般译员在短时记忆的一分钟之内,能否记住以通常的语速发布的所有数字?因此译员需在数字记忆方面下苦功。另外由于汉语和外语计数以及进制的不同,汉语是个、十、百、千、万、亿,而外语,如英语是thousand, million, billion。进制方面的差异不仅增加了短时记忆的难度,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目前市面上尚未曾发现有针对数字口译的录音材料。受训者可自己录制,或两名训练者相互配合练习。

该训练方式的具体操作如下:

听3-9位以上的数字,让受训者倒背,如:369、982716、578243091。

在刚开始训练时,用原语复述,等到受训练熟练以后,便要求用目标语译出数字,直至长期记忆牢固,听到数字如条件反射不经思考直接说出目标语的对应词为止。

2.5信息视觉化训练

信息视觉化是指译员边听边将听到的内容视觉化,借助形象来记忆听到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只听字词,以便于记忆。

例如:土楼主要分布在南靖县、平和县和龙岩市的永定三县交界处。这里是闻名于世的福建土楼群的一部分,它是用最古老的夯土墙建造而成的,一般高二到三层,规模庞大的为四、五、六层,可谓世界奇观之一。[9](P45)我们在听到“在南靖县、平和县和龙岩市的永定三县交界处”,可在脑中把三个县的名字按三角方位排列;在听到“一般高二到三层”、“规模庞大的为四、五、六层”时,可在脑中呈现出两幅楼房图,以便于形象记忆。

3 结束语

优秀的口译译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双语水平,掌握一定的双语互译技巧,还要具备良好的记忆力,特别是感觉记忆力和短时记忆力。本文通过分析口译和记忆的关系,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例子,分析常见的提高口译记忆的五种训练方法;各个训练在选择语料时可以根据学员将从事的行业以及所处的地点有所侧重。希望本文能够给口译学员、口译研究者等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莹:口译记忆机制和记忆策略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4.(12)

[2] 韩小明:从记忆机制看口译教学中记忆能力的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2)

[3] 龚健:浅谈英语熟语翻译中的“信”和“雅”[J]. 昆明大学学报,2004.2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旅游局:中文菜单英文译法[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5] 陈家麟:基础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 Nolan, James: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5: 45.

[8] 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黄远水:福建旅游[M].福州: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2.

The Application of Memory Mechanism in the Training of Interpreters

Liu Shunli, Gong Jia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functions of memory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It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memory in interpreting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es of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interpreting memory.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memory strategy

论口译记忆_安新奎

论口译记忆 安新奎 (西安外国语学院 西安市 710061) 摘 要 口译记忆包括信息识记、信息保持和信息再现三个环节,且三个环节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本文拟对以上三个环节进行研究,文章的重心在于探讨如何保持信息。 关键词 信息识记 信息保持 信息再现 口译笔记 A bstract M emory in interpreta tio n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retention,and repre-sentation,which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and indispensable.T he present thesis will make a careful study of the aforesaid three stages,w ith particular focus given o n information reten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 rmatio n retentio n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note-taking 什么是“记忆”?《辞海》里所下的定义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方面。 结合口译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口译过程完全与记忆过程相吻合,口译过程也包括三个阶段:识记信息(即接受、获取信息或对始发信息进行解码)、保持信息(即记住、储存所接受的信息或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编码)、再现或再认信息(即重新表达信息、信息再输出或对用文字、符号储存的信息进行再解码)。本文中拟将对口译记忆的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摸索记忆规律,以图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 1 口译中信息的识记 口译中信息的识记就是译者接收(听和理解)始发信息。较之其他记忆活动,口译中的信息识记有所不同,口译中的信息识记具有瞬间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口译中译者不可能对信息进行长时间的分析,也不允许多次反复信息以加深其印象,这也排除了译者机械性识记信息的可能。因此口译的识记只能是意义识记,它是以建立新信息(新材料)和译者已有知识间的意义联系并以新信息(新材料)各部分之间的意义联系为基础的。况且心理学家已证实,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的效果要高20—25倍。 1.1如何识记信息? 释意派翻译理论创始人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认为,翻译的对象绝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在实践中译者要记下来的不是他听到的所有的词,而是由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人的记忆能力有限,要记住话语中的所有的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听力记忆跨度之内最多只能同时记住7—8个字词,其余字词只能留下意思痕迹。另外话语的构成也为我们捕捉话语的思想提供方便,在任何一个话语中都有许多不承载实质性意义负荷的多余词,它们仅仅充当前后话语的连接功能,所以在识记信息时可以抛开它们而不损及话语的整体意义。 口译中的信息识记的本质就是译者接收(听)和理解始发信息,其目的在于向信息接收人转达信息。可见,较之一般记忆中的信息识记,口译中的信息识记是一种有意识的识记,它首先要求译者在接受信息时集中注意力。在具体工作中可影响译者注意力的有以下几种因素:①译者自身因素,包括译者的体力和情绪; ②客观因素,即译者工作的外部环境,包括各种干扰、技术设备的质量、温度、湿度等。因此,保护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同时要排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捕捉住信息中所蕴含的思想。 其次,译者要识记信息,就要善于确定和把握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交际的主题、双方话语的结构,这些因素都为信息识记提供了一个大背景,进而可减轻识记的紧张程度,并为下一步 第17卷4期2004年11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TRANS LATORS JOURNAL Vol.17.No.4 Nov.2004 收稿日期:2004—03—03/21 DOI:10.16024/https://www.doczj.com/doc/6d13922690.html, ki.issn1002-0489.2004.04.007

口译短时记忆

口译短时记忆 Part 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1)口译= 口语+ 翻译 良好的口语基础是口译的必要条件。口译的许多技能在口语课中可以得到锻炼,如理解技能、重述技能、综述技能,以及语音语调、发声(voice projection )、公共演说技巧(public speaking)等等。 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公共演说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胆略、应变能力(coping tactics)等心理素质大有帮助,而这些方面对口译员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成功的口译员,不只是语言能力过关,在口译技能、口译过程中的应对、应变策略、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样要出众。 学生口语演说技能要加强培养,学习公众演说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Activity one:Why I am here and Retelling 2) Interpretation 口译最基本的两个步骤:理解与表达,表现为―听‖与―说‖。―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发言者的讲话,才能谈得上语码的转换;而―说‖是媒介,以口头形式转达发言者的原意。由于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需要译员一心多用,为此,Gile(1995)提出了以下几种口译的阶段模式: --CI(P1)=L+N+M+C,即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力分析+笔记+短时记 忆+协调; (P2)=Rem+Read+P, 即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输出(翻译)。 --SI=L+M+P+C, 即同声传译=听力分析+短时记忆+输出(翻译)+阶段协调; Activity two: Quiz for your Interpretation Topic: Japan has the Best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he World. Part 2: 翻译训练课 ●―口译课不是一门专业课,而是职业翻译训练课。‖(刘和平,2001)交 替传译与同声传译的技能在听力课上完全可以得到有效地训练, 翻译训练课: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 ●短时记忆能力(训练方法有单语复述练习、单语延迟复述练习) ●口译笔记能力(本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尽早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可行的、相对 稳定的笔记符号系统) ●笔记的阅读(可以设计给出几个核心词,要求学生根据核心词综述一段内 容) ●主题思想识别(训练学生如何在理解过程中抓主题) ●数字传译技巧(该练习应该贯穿口译训练的整个过程) ●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要求学生听、思、记、译同时进行,可以让学生进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吴羡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 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

国内外口译笔记研究综述 口译,是通过口译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听辨原语,进行理解和解码(即建立意义单位,脱离语言外壳,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储存(脑记辅以笔记),再在头脑中转换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最后创造性地用目标语“复述”给受众的一个过程。口译的时间性和加工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译员熟练的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而口译笔记就是即席传译(交替传译)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吴钟明,2008:1)。 口译笔记法是口译员在紧张的会场气氛中,在不干扰听辨源语的情况下,迅速地以简便的符号、文字等记录讲话重点内容信息的一种笔记方法。他只需要记录重点语义信息点和语言逻辑结构。简单来说,它是由符号、文字加上斜线以及并列符、连接符和趋向符等来体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吴钟明,2008:1)。口译笔记能对大脑短时记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和提示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减轻译员大脑的负担,弥补其短时记忆的不足。另外,口译中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整理过程,有助于译员把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王斌华,2006:26)。 Danica Seleskovitch在对比“字面直译”和“反思性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了“脱离语言外壳”的理念,成为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的源头(仲伟合,2012:28)。他和Marianne Leder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释意理论,构建了一个“口译三角模型”,强调译员在理解的过程中应“脱离语言外壳”,抓住意义(仲伟合,2012:30,77)。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Gile(1990;1994a,1994b)为代表的不少学者开始质疑释意理论,认为其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性的检验,研究路径缺乏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交流,术语界定过于模糊(仲伟合,2012:35)。Gile(1995/2011)构建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假说,指出了两个可能导致口译过程中出现认知处理问题的触发原因:一个事单个任务的精力分配不够;二是任务总和的认知负荷接近饱和水平。从理论的经验层面来看,该假说可以用于解释一些口译的策略,如笔记要力求精简,记录过程尽量自动化,以求单个任务所占用的精力少一些(仲伟合,2012:36-37)。 根据在CNKI和web of science上搜索得到的数据,1995年至2014年间,国内共发表口译(英汉)笔记研究方面的论文125篇,国外共发表论文8篇(目前图书馆资源只有这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口译笔记教学,口译笔记理论和口译笔记发在其他英语教学领域的中的应用。这里主要叙述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和笔记教学。 1.笔记技巧与策略主要归纳和总结了笔记的语言,格式,方法,工具,符号和缩略语

口译速记方法

首页 | 博客群 | 公社 | 专栏 | 论坛 | 图片 | 资讯 | 注册 | 帮助 | 博客联播 | 随机访问 PKM of Beautiful_Thing 已锁定- -| 回首页| 2008年索引| - -标语英文 英文速记简介 ////////////////////////////// ////////////////////////////// 英文速记简介zz 1588年,英国人T.布赖特采用几何图形的直线、圆圈和半圆弧线,设计了一种英文速记法。这个速 记系统的创制,使中世纪宗教迫害狂中被摧残的欧洲速记得以复活。布赖特把他的速记系统献给伊丽 莎白王后,得到了出版这种速记法15年的专利权。此后英国又陆续出现了几种经过改进的速记系统。 1834年,德国的F.X.戈贝尔斯伯格设计了一种草书式速记,对当时德国的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许多国家的速记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37年,英国人I.皮特曼改进了前人的速记系统,出版了一本《语音速记法》。它以几何式的正圆弧线和直线为基础,采用了加粗笔画来区别两个发音近似的辅音,把符号写在不同的位置以省去 元音等方法,因而获了成功。皮特曼速记直到今天在英语国家中仍比较流行。 1888年,爱尔兰人J.R.格雷格(1867~1948)采用几何式椭圆弧线和斜直线,设计了一种完全用轻线的速记法,不用位置变换表示元音,而是用普通写法的拼写原则,一般人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这 种速记后来在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20世纪以来,欧美又出现了一种以拉丁字母的简化[speed writing]写法和简单笔画混合使用的速记体系。这种速记法是为了适应非专职速记人员的需要而设计的,不需要花较长时间的训练就能掌握。 对不要求具有高速度书写能力的一般文字工作者说来,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Taking quick notes <口译笔记> 常用速记符号: 大于> 小于< 小于或等于≤ 大于或等于≥ 等于、意味着= 不等于≠ 约等于≈ L遗憾、悲哀:( 高兴、荣兴:)

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口译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来讲,记忆的效果与记忆材料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逻辑关系清晰、结构紧凑的语料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记忆保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记忆的效果还与待识记语料是否具有形象性有关。人们对贴近生活实景生动、形象的描述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印象也比较深刻。考虑到记忆的不同类型和影响记忆的种种因素,大家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相关的记忆训练。 一、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比如听到以下一段内容: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rupting our conversait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 poof! –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untethered electronic vo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译员就这样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信息视觉化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初级口译口记忆训练1

记忆训练1:请家人或同学帮忙念以下语段,听完以下片段对内容进行复述,注意抓住文章脉络逻辑,期间不允许用笔记。 Passage 1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我认为中美两国生意人在商务沟通方式上至少有两点不同。 首先,中国人在商务谈判时倾向于一种迂回婉转的方式,而美国人则表现出一种直截了当的风格。中国人会花费时间来了解他们将要与之打交道的商人是否靠得住,例如邀请对方参加宴会,同时他们进行交流。与之相反,美国人则以公务为先的心态行事。 第二,中国公司的决策过程耗时冗长。这是因为大部分中国公司遵循者一种“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决策原则,各个层次上的许多人士都会介入决策过程。而美国公司通常是由最高管理人士的快速决策运作。 我希望在华的美国商人理解这些商务活动中的差异,适应中国人的经营之道。 Passage 2 在管理方式上,美国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注重效率,注重员工间的竞争。 而中国式的管理方式的特点就是,优先考虑周密的计划,鼓励员工间的合作,鼓励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合作。 因此,美国式的管理方式常常使许多员工感到沮丧,而中国式的管理方式能使员工有一种喜悦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抱一种自豪感。 大多数中国人将工作视为能使自己成为整个团体中的一分子的必不可缺的条件。中国人相信,工作是自己有了团体归属感。换言之,中国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工作。这就是为何许多中国经历和员工会努力工作以保住自己在公司的职位的原因。 中国人还将工作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也就是说,他们想从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相反地,美国人的工作观则有更强的个体取向性。 美国人一向认为工作是秉承了上帝的意志,美国人对工作成果的重视常常高于对工作过程的重视。 Passage 3 (how to be a good student) Am I a good student? Every student asks himself this question. Some students may have wrong ideas of what a good student is. They think a good student is one who studies all the subjects well and listens to the teachers all the time, but, actually these ones don't care about anything apart from study. Then what is a good student? Firstly, he has clear world values. He knows what he should do and what he shouldn't do. He pays respect to old people and helps others as much as he can. It doesn't matter how he does in the exam, although this is very important. Secondly, to learn as much as possible is our responsibility as students. So a good student always tries to learn from both text-books and other books. Besides reading, he also likes

论霍尔“单多时制”与口译记忆

Modern Anthropology 现代人类学, 2016, 4(2), 14-2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d13922690.html,/journal/ma https://www.doczj.com/doc/6d13922690.html,/10.12677/ma.2016.42003 On Hall’s M-Time, P-Time and Oral Interpretation Memory Lingqian Zhang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Received: Mar. 20th, 2016; accepted: Apr. 2nd, 2016; published: Apr. 11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6d1392269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language processing, cognitive actions of memory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Nevertheless, these ac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nationalities and their living regions. Through a long-term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nthropology, ethnic group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eople, Hall found out the two characterized types of groups: the Monoch-ronic Group and the Polychronic Group. Based on Hall’s M/P Theory, we found that people may focus on different points or use different ways in interpret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s they are memorizing. Therefore, the way to control their rivals and their advantages are also different. Hence, the verdict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best way for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s ad-vantages is to understand the action and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our rivals. That is, to avoid blind actions, we have to know ourselves as well as the rivals. Keywords Hall, Monochronic Time (M-Time), Polychronic Time (P-Time), Oral Interpretation, Memory 论霍尔“单/多时制”与口译记忆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收稿日期:2016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2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11日

在口译训练中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在口译训练中如何提高记忆力 在这一学期,我学习了口译这门课程,知道了口译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形式。所谓口译,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口译者仍然跟着翻译。 口译对翻译者的要求是挺高的,而且在口译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记忆的能力,如果记忆能力不好的话,那么对于被译者的话的内容就不能很好的掌握,也就自然不能进行口译了。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不管在接收信息时听得如何清晰或理解得如何透彻,没有较好的记忆能力,经常丢失信息或者储存错误的信息,则容易发生漏译或者是错译的情况。假如他们是在进行同步翻译时,他们几乎没有做笔记及整理笔记的时间,这就更要要求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对于短期记忆力来说,除少数人记忆力特别好外,大多数的人记忆力是差不多的,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从事口译工作的人并不都是天生记忆力很好的人,对于记忆力的训练是要讲求方法的。 在心理学上,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所谓编码就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对自己编码的信息进行存储,最后再进行提取。其中,短时间的存储可以成为短时记忆,长时间的存储可以成为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能力,对口译者来讲尤为重要。 首先最基本的是我们在平常时多看书,并且看完后自己回忆一遍看的内容,记忆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在最初采用内容相对简单的段落,段落不宜过长,开始的时候可以用两三句话组成的段落进行练习,再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进行记忆,然后进行复述。由于口译是要用嘴巴去说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采取听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比较好。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一个人完成的效率较低,可以找个玩的好的朋友帮自己,也可以自己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声阅读,并且截取其中的一段听,然后再对其内容进行复述,并且还要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当你这些短段落的复述能力已经训练的很好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加大难度,进行相对较长的段落进行复述,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练习,随着进度的一步步向前推进,慢慢的加大难度再进行训练。像这样天天坚持训练,就可以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还有平常也可以用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这样的话,也可以让自己多熟悉一下,拓宽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对于这些基本的训练,如果有同伴一起

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策略4页word文档

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策略 一、主旨口译理论基础 二、主旨口译的实际运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口译员为听者提供发言内容的主旨大意,以便使其能跟上会议的进度。赫伯(1982)提到,一般而言,同声传译要求口译员译出全文,而交替传译译者则可以更具实际情况来衡量,决定是译出全文还是进行主旨翻译。因此,当源语方参会者进行互相讨论,但不涉及需要翻译服务的一方时,可为外方提供讨论内容的主旨大意,使外方更上会议的进度。 虽然主旨口译是指译员简明扼要地传达发言人意图的口译方式,当译员在做主旨口译时,事实上是在释义和浓缩发言人的内容,而不受原语发言人用词的影响,是一个经过总结、融合用目的语来表达发言人主要观点的过程。不必把发言人的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抓住重点信息并用目的语表示,看似简单,但是由于长期对于主旨口译的不重视及缺乏系统的训练,通过对于学生主旨口译中表现的分析,能够基本判断出其是否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口译员的潜力,其是否拥有听力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临场能力、心理素质等都能在主旨口译中展露无遗。通过对于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第一轮主旨口译环节的观察与分析统计发现竟有约四分之一的选手一个关键信息点都没有踩中,而选派的选手且是各个高校中的佼佼者,可想而知其他的同学在做主旨口译时提取关键信息,储存并提取表达关键信息的能力就更加薄弱了,因此通过研究学生在主旨口译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训练策略,对于提高学生主旨口译能力刻不容缓,对

于口译教师在口译课堂上的口译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主旨口译的策略讨论 本文以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为分析样本基础,系统性的考察分析选手在主旨口译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存在于听力理解、逻辑分析、记忆及口语表达哪个环节,并针对学生的主旨口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听力中的思维理解、记忆机制到双语互译时快速地脱离语言外壳等角度出发提出策略,对学生口译实践予以指导,对教师的口译课堂教学予以启发。本次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现场观察法、定性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能对学生主旨口译中遇到的障碍予以深入分析,并且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应的策略建议。 1.基于释译理论的口译“思维理解”―原语听辨与信息加工整合。根据释意理论,在口译理解中,对于听到的信息要首先摆脱原语中的语言外壳,抓住其意义,这一过程同时经过逻辑分析能够有助于短时记忆记住信息。在思维理解的过程中,应分几个层次对于信息进行理解和捕捉,不应不分主次不加筛选地记信息。理解层次包括大脑迅速对原语内容进行标记和整理;抓住要点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原语叙述、介绍或论述的线索;将话语的主题、语境、交际环境、语言前后句法关系等及语言外知识纳入理解中;参考译前准备信息;迅速准备向目的语转化。因此在主旨口译进行的第一个过程―听力理解中,口译员应完成对于原语的理性理解,这一过程是主动的,包括对原语的语音的辨析及对于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并且要做好向目的语转述的准备。主旨口译中同时需要区别关键信息点与琐碎的客观信息如表示解释、举例或量化及主观信息如表示感想、意图和类型,主

口译考试中的记忆方法

口译考试中的记忆方法 一、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比如听到以下一段内容: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upting our conversati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poof!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untethered electronic vo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译员就这样通过现

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信息视觉化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1)由训练者(或练习伙伴)以适当的语速现场发布源语信息,长度应掌握在1至5分钟之内。 (2)接受训练者凭记忆储存源语内容,并尽量用译语记忆。 (3)接受训练者用译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要点复述。 (4)复述后可进行讲评、切磋,探讨遗漏信息的性质和原因。

口译记忆

口译记忆 一、理论学习: 1. 口译记忆主要有三种类型: 1)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也被称作瞬时记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对源语的记忆。提高语言基础水平有助于增强感官记忆。同传中采取的就是这种“超短期记忆”。 2)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也叫短时记忆,是口译工作中最活跃的部分。 在空间上:人的记忆容量(memory span)通常为5-9个信息单位(chunk),一般为7个左右。 扩大记忆容量的方法: 在语言层面:熟记常用短语、句式或概念; 在方法层面: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和归纳,记住逻辑关系和主要意思。 在时间上:人记忆的时间长度一般为15-20秒 提高记忆耐久力的方法:重复和回放,将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 3)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也叫长时记忆,口译过程中需要被激活。 口译中的长期记忆主要指人们将以往经历或所掌握知识在口译实践中迅速激活和提取。包括: 情景记忆:主要是对以往经历的激活和提取; 语义记忆:主要是对抽象知识和概念的激活和提取; 程序记忆:主要是对方法步骤的激活和提取。 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的结合。 2. 译员的记忆过程包括: 输入(input)→解码(encoding)→存储(retain / storage)→提取(recall / retrieval)四个阶段。 输入阶段:一般而言,从刺激源受到注意起,信息即进入了短期记忆。 解码阶段:要在短期记忆中存储信息,则必须进行信息编码,其运作形式主要有3种:(1)声音编码,即语音复述。(2)视觉编码,即以图片而不是语音形式存储信息,特别是很难用语言表达但需存储的非语言信息需要此种编码。(3)语义编码,即赋予信息抽象的意义。

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口译记忆训练方法 来源:口译网口译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来讲,记忆的效果与记忆材料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逻辑关系清晰、结构紧凑的语料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记忆保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记忆的效果还与待识记语料是否具有形象性有关。人们对贴近生活实景生动、形象的描述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印象也比较深刻。考虑到记忆的不同类型和影响记忆的种种因素,大家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相关的记忆训练。 一、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比如听到以下一段内容: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rupting our conversait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 poof! –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untethered electronic vo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译员就这样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信息视觉化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 摘要 2000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Kanded曾说过:记忆是人类大脑生命的支柱,记忆制约着我们的整个存在。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口译记忆原理及训练模式,给广大口译员朋友提供最科学的口译记忆方法。 论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包括两章。 第一章口译记忆原理综述。本章重点论述记忆的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指出这三种记忆口译中的作用。同时介绍遗忘规律和增进记忆的方法。 第二章口译记忆的训练方法。本章综合国内外最新的口译记忆方法,主要从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两大块分别论述。 关键词:口译;记忆;口译记忆;连续传译;同声传译; 前言 我们已经踏入21世纪,本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必然需要口译的参与,口译员的需求和作用日益扩大和急切。作为一名顶尖级别的口译员,一定要拥有卓越的口译记忆能力。没有口译记忆,就没有口译。糟糕的口译记忆能力,就会导致口译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本论文从心理学和翻译心理学出发,从本质上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论述口译记忆原理,更重要的是综合目前最新的口译记忆训练模式,广大口译工作者运用这些模式严格训练,一定会拥有一流的口译能力。

第一章口译记忆原理综述 根据Gile的能力负荷模式,口译是一种以短期记忆为中心的活动。口译过程可假定为:源语信息解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译语信息解码(《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按内容来分为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刘和平认为译员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是记忆的基础和保证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刘宓庆认为译员的感觉记忆是口译的前提,短时记忆是关键,长时记忆是口译的基础。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一般认为可以保持在300毫秒左右。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到4秒左右。(《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Sperling 认为感觉记忆已由实验结果所证实,它虽然短暂(0.25-2.0秒),但容量很大,而且信息内容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

口译记忆方法

口译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来讲,记忆的效果与记忆材料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逻辑关系清晰、结构紧凑的语料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记忆保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记忆的效果还与待识记语料是否具有形象性有关。人们对贴近生活实景生动、形象的描述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印象也比较深刻。 一、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比如听到以下一段内容: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rupting our conversait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 poof! –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untethered electronic vo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译员就这样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信息视觉化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1)由训练者(或练习伙伴)以适当的语速现场发布源语信息,长度应掌握在1至5分钟之内。 (2)接受训练者凭记忆储存源语内容,并尽量用译语记忆。 (3)接受训练者用译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要点复述。 (4)复述后可进行讲评、切磋,探讨遗漏信息的性质和原因。 (5)练习可分阶段进行。复述的内容逐渐由大意进入细节,并逐渐提高对细节准确性的要求。 (6)整个过程中不允许记笔记。 三、数字记忆训练 在口译过程中数字的记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数字是意义单一且固定的“死”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