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

论文摘要撰写说明

1.页面设置为A4,页边距为“适中”,上下边距为

2.54 cm,左右边距为1.91 cm;

2.请使用论文模板,在相应位置填写论文内容,并删除提示内容;

3.论文摘要全部内容不超过两页纸;

4.论文撰写完成后,保存为Word 97-2003文档提交。

格式要求

1.论文中文题目要求简洁清晰,小三号黑体字体,加粗,居中。

2.作者姓名:四号仿宋字,加粗,居中,报告人姓名加下划线;作者单位、通讯地址:五号

宋体,居中;电子信箱: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3.论文摘要正文:五号宋体字体,单倍行距。

4.插图或附表高度不超过4 cm。图表应要求用英文表述。题注:英文、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图表超过两幅须平行排列。

5.关键词:3~5个关键词,内容用五号宋体,分号隔开。

6.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见模板。中文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字,排序为:作者姓名、杂志中文

全称、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加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排序为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国际通用缩写、斜体)、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加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

7.简短英文摘要: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首字母大写,四号Arial字体,加粗,居中;

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摘要正文,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

2014生物无机化学考试练习题

生物无机化学习题(2014-12-22) 1.写出十种生命必须元素的符号 2.写出组氨酸和半胱氨酸英文简写符号,画出这两种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可能的模式。 3.哺乳类动物体内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生理功能有什么不同?简述产生这种不同之处的原因。 4.举出四种不同的无机药物的名称(结构式、分子式或商品名均可),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5.很多双原子分子具有生理作用,而它们生理作用有一部分通过和金属离子配位而实现的。画出双原子分子和金属离子配位的几种可能的模式。NO是美国《科学》杂志1992年命名的明星分子,可以在体内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用分子轨道法预测NO和金属离子结合的模式。 6.A)写出组氨酸和半胱氨酸英文简写符号,画出这两种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可能的模式。 B) 画出多肽片段[gly-asp-ala-cys]结构图,预测哪个氨基酸侧链易和Fe3+结合, 为什么? 7.芳香环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有哪两种常见构型?用Hunter-Sanders规则予以定性解释,并说明这些弱相互作用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8.画出下列几种金属-双氧物种的结合方式,并指出氧合血兰蛋白的活性中心采取的是哪一种构型 1) ”end-on” bent MO2 superoxo 2) trans-μ2-1,2-peroxo 3) cis-μ2-1,2-peroxo 4) μ2-η2,η2-peroxo 9.A)写出顺铂和金诺芬的分子式,指出它们的在医学上的用途。 B)指出下列疾病是由于什么金属离子(过量或缺乏)引起的? 日本水俣病,贫血,门凯氏病(Menkes disease), 威尔逊氏病(Wilson disease) 10.CO与人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210倍,而CO与血红素的结合能力要比氧气与血红素的结合能力大25000倍!请解释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并从生物无机化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1.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部位。画出血红素的结构图。实验表明:氧合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习题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本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凤、王耀勇、余德润主编的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材配套使用)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 溶质的本性 B. 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 C. 剂的体积 D. 溶液的体积 2.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3. 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4. 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 A. 等于0℃ B. 高于0℃ C. 低于0℃ D. 无法确定 5.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 )纯溶剂的凝固点。 A. 等于 B.高于 C.低于 D. 无法确定 6.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 )。 A. 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 低渗溶液 D. 无法确定 7. 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 A. 0.1g以上 B. 10g以上 C. 0.01~0.001g D. 1~10g 8. 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 滴定分析 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 滴定分析 B. 重量分析 C. 气体分析 D. 仪器分析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 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 D.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看错滴定管读数 C. 加错试剂 D. 使用的蒸馏水不纯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衡量金属元素和生物大分子配体形成的生物配合物,如各种金属酶、金属蛋白等。侧重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环境内参与反应的机理。 生物无机化学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实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地方。比如农业方面,我们熟知的化肥,就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知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常量营养元素,还需要如铁、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和氮、磷、钾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同样,在我们熟知的一些保健品,像“脑白金”、“黄金搭档”等等,都是补充我们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以我们最熟悉的钙来说,从小我们的父母就给我们补钙,喝牛奶、吃钙片等等方式,可见钙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人体缺钙,就容易腿软、抽筋、蛀牙,但钙多了也不行,人体内的钙过量容易得佝偻病。所以,微量元素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多。 生物无机化学无疑正在迅速发展。生物无机化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生物体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二是研究外界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影响。 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生物无机化学中偏向生物领域的研究对象,做此项研究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技术。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微量元素与蛋白质形成的配合物,与酶的区别在于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并不表现催化活性,但却有其他的重要功能。现在的研究在于发现新的蛋白,确定其结构、性质。现在热门的蛋白有硒蛋白,因为硒蛋白是硒在体内存在和发挥生物功能的主要形式。硒的作用,主要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毒等方面,但结论不统一。现在主要在探索新的硒蛋白作为预防药物开发、癌症治疗和药物筛选靶标。如杜明等通过硫酸铵沉淀等方法,从富硒灵芝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含硒蛋白,并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具有相关性。 无机药物的发展在生物无机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顺铂的抗肿瘤作用的发现开辟了无机药物化学的新领域。在抗癌药物应用中,顺铂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上使用,主要有四种铂配合物:顺铂、卡铂、顺糖氨铂、奥沙利铂。从1980年发现二烃基锡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具有顺铂结构的二烃基二卤化锡配合物,与卡铂结构类似的有机锡化合物,以及有机锡羧酸衍生物等等。在锗化合物方面,从发现1971年合成的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许多有机的锗化合物。此外还有茂钛衍生物和稀土配合物。因为癌症是人类健康寿命最主要的杀手,所以在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方面将有很大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1章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 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 1 2Cl 2?Cl(g) Cl (g) +e ? Cl -(g) K +(g) + Cl -(g) =KCl (s)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 3. ClF 的解离能为1 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 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 (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 12 Cl 2(g) +1 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 (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 2?(1)+2?(2)-(3)得 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 =2?246-2?56-238 =142 kJ / mol -1 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

配位化学讲义 第十一章 无机小分子配合物

配位化学讲义第十一章无机小分子配合物

第十一章无机小分子配体配合物 小分子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已成为配位化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现已证实,小分子通过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而活化,进而可引起许多重要的反应。 第一节金属羰基(CO)配合物 一、概述 金属羰基配合物是过渡金属元素与CO所形成的一类配合物。 1890年,Mond和Langer发现Ni(CO)4,这是第一个金属羰基配合物。 常温、常压 Ni(粉) + CO Ni(CO)4 (无色液体,m .p.= -25℃) 150℃ Ni(CO)4Ni + 4CO 这成为一种提纯Ni的工艺。 现已知道,所有过渡金属至少能生成一种羰基配合物,其中金属原子处于低价(包括零价)状态。 二、类型 1、单核羰基配合物 这类化合物都是疏水液体或易挥发的固体,能不同程度地溶于非极性溶剂。M-C-O键是直线型的。例: V(CO)6 黑色结晶,真空升华V-C, 2.008(3) ? Cr(CO)6Cr-C, 1.94(4) ? Mo(CO)6无色晶体,真空升华,Mo-C, 2.06(2)? 八面体 W(CO)6W-C, 2.06(4)? Fe(CO)5黄色液体,m.p.=20℃,Fe-C,1.810(3)?(轴向)三角 b.p.=103℃ 1.833(2)?(赤道)双锥 Ni(CO)4无色液体,m.p.= -25℃,Ni-C,1.84(4)?四面体 2、双核和多核金属羰基配合物 多核羰基配合物可以是均核的,如:Fe3(CO)12;也可以是异核的,如

MnRe(CO)10。 M 在这类化合物中,不仅有M-C-O 基团, 而且还有O —C 和M-M 键,且 M μ2-CO 常与M-M 键同时存在。即: O —C 例:(1)Mn 2(CO)10为黄色固体,m.p.151℃,Mn-Mn=2.93? OC CO OC CO OC M M CO M=Mn 、Tc 、Re OC CO OC CO (2) Fe 2(CO)9 金色固体,m.p.100℃(分解),难挥发 OC CO CO OC Fe Fe CO Fe 2(CO)9 OC CO OC CO (3)Fe 3(CO)12 绿黑色固体,m.p.140-150℃(分解) OC CO Fe O C OC C O OC Fe C C Fe O CO CO CO CO CO Fe 3(CO)12 (4)M 3(CO)12 M=Ru 、Os OC CO O C OC C O OC C C O CO CO CO CO CO M M M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4学分(72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无机化学主要研究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人工制取、性质和反应,以及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解释的科学。是理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化学教学中的第一门主干基础课,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理科各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热力学原理及四大平衡的关系。掌握原子结构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以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掌握离子键理论、共价键理论、金属键理论对分子形成及其结构的解释。在理论部分的基础上,讨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要求:已完成高中化学课程 后续相关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本科阶段的无机化学课程是在中学基础上的逐步深化和提高,同时又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和扎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内容上,删减了与中学化学重复内容,着重强化了化学理论中规律性的知识,从更完善的理论角度重新认识化学物质结构及化学变化规律,加强了对微观结构的描述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同时细化了重要元素及典型化合物的讨论,适当增加了某些化合物新用途的介绍。这些内容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开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参考书: [1]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张淑民编著,唐瑜修订,兰州大学 出版社,2011年6月 [2] 《无机化学》,宋天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无机化学与健康

生物无机化学与健康 生物无机化学是近年来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边缘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生物无机化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人的健康又与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 它们对维持机体的平衡和健康, 各自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阐述锌这种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作用。 锌( Zn) 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正常人体内含锌量为2~ 3 g , 绝大部分组织中都有极微量的锌分布, 其中肝脏、肌肉和骨骼中含量较高。血浆中锌的浓度是10~ 20 mol/ L,其中60%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30% ~ 40%与α-巨球蛋白结合, 少量与氨基酸结合。Zn 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生殖功能和物质代谢等均有重要作用。锌在人体内的含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或过量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主要概述锌对人体健康的生理效应及缺乏的防治途径, 以期对日常生活中合理科学的补充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锌的生理效应 1、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锌可通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改变受体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而控制食欲, 由此改变味觉、嗅觉等功能, 导致厌食和体重减轻。锌参与基因表达和内分泌功能, 并在DNA、RNA 合成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锌还参与促进骨骼生长的激素, 对骨骼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 锌还参与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因此, 促生长因子C 不仅有赖生长激素的刺激, 而且需要有锌的存在。据报道, 锌对生长激素的合成及噬菌体T4 转为噬菌体T3 均有直接作用, 故对身高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 缺锌将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目前, 锌与行为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资料指出,人体缺锌将引起昏睡、表情淡薄、性行为减退, 探究行为减少以及学习能力降低, 脑中锌的含量远高于机体其他部位。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 锌缺乏和不足可以影响脑发育和智能。低锌或高锌明显影响幼脑的发育及脑功能, 急性锌缺乏使实验动物和人脑功能受损。锌对脑发育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初期( 胚胎期及出生后一定时期内) , 这也正是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锌对神经细胞的增殖、DNA 的复制用户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大, 之后, 锌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进而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锌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如果缺乏或减少就会影响大脑中一些生要酶(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多巴胺- B羟化酶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的活性, 使脑的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下降。长期的锌缺乏与儿童生长限制有关已得到充分证实。缺锌对生长发育期儿童影响是最突出, 出现的症状有: 生长迟缓、脑垂体调节机能障碍, 食欲不振,嗅觉与味觉减退, 创伤难愈合, 易感染, 肝脾肿大、贫血症、嗜睡症。还造成性器官发育不全, 性机能降低。缺锌还能影响脑垂体使相应的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不足而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 2、锌异常影响免疫功能, 减弱抵抗力 锌是参与免疫功能的一种重要元素, 能增强体液及细胞的免疫功能。缺锌可以通过对与锌有关的酶不良影响而造成生长停滞、散在性全身性皮肤病变、腹泻、脱发、精神障碍、男性机能减退和易感染,由于反复感染能造成继发的免设功能受损。缺锌也可短暂地损伤B 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应答。缺锌还能造成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受到损伤。与此同时,大量的锌也能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和杀菌力,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使抵抗力减弱, 对疾病异感性增加。锌是淋巴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缺锌使胸腺萎缩, 淋巴细胞减少, 且因凋亡机制改变淋巴细胞产物, 使前细胞丧失。锌摄入量不足会很快消弱细胞核抗体介导的免疫,使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 白细胞杀菌趋向性降低,同时会降低人体中“T”细胞的功能, 出现伤口不能愈合、身体瘦弱、食欲不好、易患感冒等状况。可见, 锌在完善人体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11

精心整理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 3→KClO 4+KCl (2)Ca 5(PO 4)3F+C+SiO 2→CaSiO3+CaF 2+P 4+CO (3)NaNO 2+NH 4Cl →N 2+NaCl+H 2O (4)K 2Cr 2O 7+FeSO 4+H 2SO 4→Cr 2(SO 4)3+Fe 2(SO 4)3+K 2SO 4+H 2O (5)CsCl+Ca →CaCl 2+Cs 解:(((((11-2(1(2(3(4(5解:(2(3(4(511-3.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 2Cr 2O 7+H 2S+H 2SO 4——K 2SO 4+Cr 2(SO 4)3+H 2O (2)MnO 42-+H 2O 2———O 2+Mn 2+(酸性溶液) (3)Zn+NO 3-+OH -——NH 3+Zn (OH )42- (4)Cr (OH )4-+H 2O 2——CrO 42- (5)Hg+NO 3-+H +——Hg 22++NO 解:(1)K 2Cr 2O 7+3H 2S+4H 2SO 4==K 2SO 4+Cr 2(SO 4)3+7H 2O+3S (2)MnO 42-+2H 2O 2+4H +==2O 2+Mn 2++4H 2O (3)Zn+NO 3-+3H 2O+OH -==NH 3+Zn (OH )42-

(4)2Cr(OH)4-+3H2O2+2OH==-2CrO42-+8H2O (5)6Hg+2NO3-+8H+==3Hg22++2NO+4H2O 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态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Zn2++2Ag (2)2Fe3++Fe=3Fe2+ (3)Zn+2H+=Zn2++H2 (4)H2+Cl2=2HCl (5)3I2+6KOH=KIO3+5KI+3H2O 11-5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池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 (2)Cu2+ (3)Zn2+ (4)Cu2+ (5)O2 11-6 (氧 11-7 半反应 半反应 11—8 Fe3+]? 11-9用能斯特方程计算来说明,使Fe+Cu2+=Fe2++Cu的反应逆转是否有现实的可能性? 解:ΦΘ(Cu+/Cu)=0.345V,ΦΘ(Fe2+/Fe)=-0.4402V 要使反应逆转,就要使ΦΘ(Fe2+/Fe)>ΦΘ(Cu2+/Cu) 由能斯特方程得[Fe2+]/[Cu2+]>1026.5=3.2×1026 11-10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氯气的盐酸在热力学理论上的最低浓度解:设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氯气的盐酸在热力学理论上的最低浓度是X, 因: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2H2O+Cl2↑ 半反应为:MnO2+4H++2e-=Mn2++2H2O(正) Cl2+2e-=2Cl-(负) 要使反应顺利进行,须φ(MnO2/Mn2+)=φ(Cl2/Cl-)

无机化学排名

070301 无机化学 研究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一门化学分支。对于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近代技术中无机原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生产和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无机化学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许多边缘领域迅速崛起,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形成无机合成、丰产元素化学、配位化学、有机金属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同位素化学等领域。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无机物质包括所有化学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不过大部分的碳化合物除外。|(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属无机物质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他们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 过去认为无机物质即无生命的物质,如岩石、土壤,矿物、水等;而有机物质则是由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产生,如蛋白质、油脂、淀粉、纤维素、尿素等。1828年德意志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从而破除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力产生的迷信,明确了这两类物质都是由化学力结合而成。现在这两类物质是按上述组分不同而划分的。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南京大学A+ 2 吉林大学 A+ 3 南开大学A+ 4 北京大学A+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南京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9944 吉林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431 南开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161 北京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643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二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总体目标: 1.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的性质,了解其性质、存在、制备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类型及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3.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性和碱性的变化规律 4.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盐类的性质;认识锂和镁的相似性 各节目标: 第一节金属单质 1.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 2.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①与水的反应②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N2、H2等等)③与液氨的反应④与其他物质反应 3.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存在、熔盐电解法和热还原法制备方法及用途 第二节含氧化合物 1.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类型,包括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及一些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在同族从上到下溶解性增大及随离子半径的增大碱性增强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盐类 1.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重要盐类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的变化规律及用途 2.认识锂和镁的相似性,掌握它们的特性 Ⅱ习题 一选择题 ⒈下列氮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 ⒉已知一碱金属含氧化合物,遇水、遇CO2均可放出氧气,在过量氧气中加此 碱金属,可直接生成该含氧化合物,此氧化物之阴离子具有抗磁性,此物质为()

A.正常氧化物 B.过氧化物 C.超氧化物 D.臭氧化物 ⒊超氧离子-2O ,过氧离子-22O 与氧分子O 2相比较,稳定性低的原因是( ) A.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比O 2的少,从而它们的键级小 B.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比O 2的少,从而它们的键级大 C.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比O 2的多,从而它们的键级小 D.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比O 2的多,从而它们的键级大 ⒋电解熔融盐制金属钠所用的原料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在电解过程中阴极析出的是钠而不是钙,这是因为( ) A.)/()/(200Ca Ca Na Na ++>??,钠应先析出 B.还原一个钙离子需要2个电子,而还原一个钠离子只需一个电子, C.在高温熔融条件下,金属钠的析出电位比金属钙低 D.析出钙的耗电量大于析出钠的耗电量 ⒌已知)/()/(00Na Na Li Li ++>??,这是由于( ) A.锂的电离能大于钾、钠 B.锂与水的反应速度较钾、钠与水的更为强烈 C.锂与水的反应速度较钾、钠与水的更为缓慢 D.Li 的水化能大于Na +和K +的水化能 ⒍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较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大,这是由于( ) A.它们的氢氧化物碱性强 B.它们的氢氧化物电离度大 C.碱金属离子的离子势大 D.碱金属离子的电离势小 ⒎锂和镁性质上的相似性是由于( ) A.锂、镁的离子极化能力相似 B.锂、镁的离子变形性相似 C.两者离子均为8电子层构型 D.两者离子半径相近、离子电荷相同 ⒏下列硫酸盐中热稳定性最高者是( ) A. Fe 2(SO 4)3 B. K 2SO 4 C. BeSO 4 D. MgSO 4 ⒐用金属钠在高温下能把KCl 中的K 还原出来,原因是( ) A.金属钠比金属钾更活泼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F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7195106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F 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F 课程学时:50学时(3学分)+ 36*3 授课对象:药学本科、环境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食品、生物、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授课单位:化学院公共基础化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授课学期:第一学期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无机化学》 李惠芝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参考书:[1] 《基础化学》徐春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无机化学》第三版 ,曹锡章、宋天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 [4]《无机化学》第三版,许善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5]《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 [7] 徐家宁,史苏华,宋天佑编.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D.F. Shriver P.W.Atkins 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ngford著《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 无机化学F是药学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基本内容: 无机化学是以无机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无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

科学。无机化学提炼和融会了高等医学教育所需的溶液理论、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元素等化学知识及相应的实验。 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无机化学及其研究对象,无机化学的地位、作用及与本专业的关系,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1.掌握及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并进行有关计算; 2.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能熟练地进行配合物的命名。 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初步掌握热力学函数U、H、S、G的物理意义及状态函数的性质; 2.能熟练的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能熟练的计算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 3.能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判断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的方向; 4.掌握吉布斯公式及其计算,并能熟练的运用该公式分析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能运用化学反应等温式求算Δr G m; 5.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有关基本概念; 6.熟悉碰撞理论、过渡态活化配合物理论及其应用; 7.熟悉浓度(分压)、温度、催化剂对均相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章 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清楚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区别; 2.明确标准平衡常数Kθ与热力学函数Δr G mθ的关系; 3.掌握平衡常数K与相应的反应商Q作为过程的判据判断反应方向; 4.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特别注意有关气相反应化学平衡的计算,几种常见的平衡反应的简单计算,酸碱质子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配合平衡。 5.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 1.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熟练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了解原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有关 Nernst 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12化本3班洪璐2012364353 生物无机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与无机化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从广义来讲,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无机化学的任务之一是应用无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生物体系中无机金属离子的行为,从而阐明金属离子和生物大分子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另一任务是用比较简单的化学模型对复杂的生物催化现象进行模拟研究,即模型研究。 近10余年来,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离子活化酶的领域及金属蛋白的结构、性质、功能和升华反应机理方面。用最新的升华理论设计某些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模型,以探索生命金属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存在方式、状态及对生命运动的作用机理,诸如基因转移、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 1 微量金属离子在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无极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必需的金属离子主要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它是控制体内政策代谢活动的关键因素。但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在体内的存在量有严格的浓度范围,眼中地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疾病。 1.1 微量元素铜锌与癌症 研究表明,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有关。病人癌组织的微量元素谱往往发生变化,其中铜锌与癌症的关系最为重要。对肝癌、胃肠道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等多种患者的血清分析都得出一致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Zn/Cu比值明显低于常人,而进行手术摘除恶性组织或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中Zn/Cu比值回升。因此,有人认为血清中的Zn/Cu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判别患者愈后状况。 1.2 微量元素与眼科 目前,微量元素与眼科研究主要集中于微量元素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白内障者晶体中Zn、Cu含量较正常晶体含量少,Ca、Se含量增加,血清中锌含量减少,Mg、Ca含量增加。 1.3 微量元素钴和铁 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能促进血红球的增加和肌肉蛋白的合成。根据实验,如果草饲料中缺少钴,将会引起严重的脱毛症,然而,只要在饲料中加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图文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______,觉得原 1.在4个量子数n,l,m,m s 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______。 2.我国化学家提出能及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______,其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散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系。NaCl、碘酒和泥浆都是分散系,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溶液溶质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性质成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达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有________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 7.常压下,海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 8.人类不能饮用海水,吃冰激凌不如喝水解渴,以及海生生物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等现象都是与溶液的依数性之一________密切相关。 9.在寒冷的冬天施工是,常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CaCl、NaCl防冻,依据的化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产生渗透现象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11.溶胶具有聚结稳定性的原因是有二,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 12.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带电;二是_______带电。

生物无机化学汇总

生物无机化学姓名:崔慧慧 学号:C14201008 专业:无机化学

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摘要:碳酸钙矿物材料广泛分布于大自然,具有环境协调性和相容性。生物矿化过程形成的材料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人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仿生合成,尤其是碳酸钙的仿生合成。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钙仿生合成的方法,如加入添加剂、双模板法等,制备得到不同形貌和不同晶型的的碳酸钙晶体。通过研究不同方法合成碳酸钙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物矿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生物矿化碳酸钙仿生合成 Abstract:The materials through Biomineralization have a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 so people try to synthesis it by finding different ways, especially th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this paper, many methods of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are mainly introduced, such as adding additives, dual template method and so on, to obtained different morphogenesis and polymorphism of calcium carbonate. We study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biomineralization. Key words: biomineralization calcium carbonate 一、生物矿化及仿生合成 生物矿化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生物体经过长时间进化,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生成矿物组织,这些矿物组织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生物矿化的种类已超过60种,它们的组成各异,并赋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生物矿化的优点是它的过程是一个天然存在的高度控制过程,受生物机体内在机制调制,可以实现从分子水平到介观水平上对晶体形状、大小、结构、位向和排列的精确控制和组装,从而形成复杂的分级结构。生物矿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组装的有机聚集体或超分子模板通过材料复制而转变为有序化的无机结构,因此有机基质在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有机基质在水溶液环境中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胶束、反胶束、囊泡、微乳液、泡沫、溶致液晶等结构,为生物矿物的形成提供微环境或模板;有机基质也可以作为可溶性添加剂,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能吸附在特定的晶面上或能结合与其电荷相反的游离离子,从而改变晶体的生长速[1]。生物矿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有机大分子预组织。在矿物沉积前构造一个有组织的反应环境,该环境决定无机物成核的位置;界面分子识别。在已形成的有

无机化学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及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1.下列物质中元素的氧化数。 (1)CrO42-中的Cr (2)MnO42-中的Mn (3)Na2O2 中的O (4)H2C2O4·2H2O中的C 解答:(1)Cr:+6;(2)Mn:+6;(3)O:-1;(4)C:+3 2. 下列反应中,哪些元素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并标出氧化数的变化情况。 (1)Cl2+H2O=HClO+HCl (2)Cl2+H2O2=2HCl+O2 (3)Cu+2H2SO4 (浓)=CuSO4+SO2+2H2O (4)K2Cr2O7+6KI+14HCl=2CrCl3+3I2+7H2O+8KCl 解答:(1)Cl:from 0 to+1and-1 (2)Cl:from 0to -1;O:from -1 to 0 (3)Cu:from 0 to +2;S:from +6 to +4 (4)Cr:from +6 to +3;I:from -1 to 0 3.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式。 (1)Br2+OH-→BrO3-+Br- (2)Zn +ClO-→Zn(OH)42-+Cl- (3)MnO4-+SO32-→MnO42-+SO42- (4) H2O2+Cr(OH)4-→CrO42-+H2O 解答:(1) Br2+12OH-=2BrO3-+6H2O+10e (2e+Br2=2Br-)×5 6Br2+12OH-=2BrO3-+6H2O+10 Br- (2)Zn +4OH-=Zn(OH)42-+2e H2O+ClO-+2e=2OH-+Cl- Zn +H2O+2OH-+ClO-=Zn(OH)42-+Cl-

无机化学中国化学会

请在上述选项中加√,注明所投稿件属于哪部分。 请按照如下格式、字体、字号等更换内容,综述文章也请参考该模板,谢谢合作! 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 多动脑1,2,勤思考1,2,要创新1*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810008;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使N-甲基葡萄糖胺(MG)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首先制备凝胶前驱物W,然后使前驱物W、GP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制备杂化凝胶吸附剂。……吸附等温线为H2型,表明杂化凝胶对硼的吸附为化学吸附,络合作用为主要的吸附机制。 关键词:杂化凝胶;硼;吸附机理;络合作用 1 前言 目前使用的硼选择性有机螯合树脂虽然吸附容量较高、选择性较好[1-4],但对含盐量高的盐湖卤水等体系,在吸附-脱附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机械强度下降,树脂易于破碎的问题,因而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可以考虑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作为吸附剂的基质材料,因为该类材料在吸附-脱附循环使用的过程中,收缩和膨胀都比纯有机材料小,可使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得到改善。 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硼的过程中,如果仅靠静电、疏水和氢键作用,吸附量很低,吸附效果很差。为此,我们将制备具有多羟基官能团的杂化凝胶,这样既可以改善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又能保证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 2 实验部分 2.1 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将19.5 g MG、24 mL GPTMS和100 mL DMF在圆底烧瓶中混合,于70℃下搅拌反应,…… 2.2 吸附实验 取0.5 g凝胶吸附剂分别置于25 mL含硼0.02、0.04、0.06、0.08 mol L-1的水溶液中,在25、40、55℃下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 3 结果与讨论 3.1 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在制备凝胶前驱物W的过程中,GPTMS中的环氧环打开,与MG的亚氨基反应生成凝胶前驱物,反应如图1所示。…… …… 前驱物W和吸附前后凝胶的TG曲线形状相似。在260℃以下,失重率都接近11.3%,对应于溶剂的挥发;在260-600℃之间,前驱物W、吸附前和吸附后凝胶的失重分别为60.9、36.2和40.0%。由于前驱物W中所含有机基团的质量百分比最大,因而其失重最大,而吸附后凝胶中的H3BO3转 *通讯联系人E-mail: cxyao@https://www.doczj.com/doc/6b7031710.html,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编号)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CuCl 2]-的磁距为0。 (2)[Zn(NH 3)4]2+的磁距为0。 (3)[Co(NCS)4]2-的磁距为87.3)23(3=+?。 3解: (1) (2) (3) 4解:(1)[Co(en)3]2+为外轨型 (2)[Fe(C 2O 4)3]3-为外轨型

(3)[(Co(EDTA)]-为内轨型 5解:Ni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8。因Cl -为弱场配体,形成[NiCl 4]2-配离子时,其3d 轨道中的电子不会发生重排腾出空的3d 轨道,所以只能使用最外层的空轨道形成sp 3杂化,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NiCl 4]2-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磁距=83.2)22(2=+?。 而CN -为强场配体,可使Ni 2+离子的3d 轨道上的电子重排,腾出1条空的3d 轨道,则采取d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无成单电子数,其磁距为0,所以是反磁性的。 6解:(1)[Ru(NH 3)6]2+中Ru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d 6,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低自旋状态, 即4d 上的成单电子重排成三对电子对, 无成单电子存在,其磁距为0. (2)[Fe(CN)6]3-中Fe 3+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5,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低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重排成两对电子对, 有1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73.1)21(1=+?. (3)[Ni(H 2O)6]2+中Ni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8,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高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不能重排, 则有2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3.2)22(2=+? (4)[V(en)3]3+中V 3+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2, 本身3d 轨道就有3条是空的,形成配离子时不需重排, 有2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3.2)22(2=+?。 (5)[CoCl 4]2-中Co 2+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7, 形成配离子后处于高自旋状态, 即3d 上的成单电子不能重排, 则有3个成单电子存在, 其磁距为87.3)23(3=+?。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1 第二章------9 第三章------14 第四章------18 第五章------28 第六章------44 第七章------52 第八章------66 第九章------69 第十章------72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 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 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和204。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868和35。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 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 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 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