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炸石方,人工打眼,软石20年3月公路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开炸石方,人工打眼,软石20年3月公路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开炸石方,人工打眼,软石20年3月公路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开炸石方,人工打眼,软石20年3月公路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工序成本管理

UFIDA Business Best Practices 012-03工序成本管理流程及说明

文档控制 文档日期: 2011年4月 版本号: 1.0 编撰人: 发布/修正日: [插入日期] 公司: UFIDA 前言 xxxxxx 版权 ?Copyright 2011 UDIDA All rights reserved .

文档目录 业务场景描述 (4) 适用范围 (4) 控制目标 (4) 业务流程图 (5) 流程说明 (5) 产品配置、关键预配置参数 (7) 单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套政策与建议 (8) 关键管理报表 (8)

012-03工序成本管理流程及说明 业务场景描述 [描述] 该流程描述了企业基于工序成本管理模式,从搭建成本管理体系、成本与业务数据的协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到成本控制的整体管理流程。 适用范围 [该业务适用于哪些部门或人员] 研发、生产、财务、仓储、人事及企业高管等。 控制目标 [通过加强该项业务管理,达到何种控制目标] 借助工序成本管理模式,追求成本核算的真实、精细化,并关注生产工序的资源消耗,并以此为基础来支撑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本报告,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内部关键作业、改善企业的运营流程和决策水平。

业务流程图 012-03工序成本管理 相关管理岗位 计划生产组织 库存物流组织 财务组织 公司LOGO 版本:1.0 流程编号:012-03 单位:<公司名称>最后更新时间:2011.3.10 编制人:巨本省 流程名称:工序成本管理Start 10 提供工序完工数量 15.1890-成本数据录入与采 集 E n d E n d 工序转移单 35 对例外问题追踪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30.1910成本 计划 35 对例外问题追踪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10 提供工序在产数量 K 05 财务主管提出相关 意见K 35 管理层据此进行经 营决策 30.1930成本 分析 35 人事据此进行绩效 考核 K 10 提供工序工时信息 10.015-09-01存货成本核算 人工制造费用 账表 K 20.1900成本 核算E n d K 01 确定工序成本对象06 搭建工序成本核算 体系 01.1290-010生产订单工序计 划 确定成本核算方法 及分配方案 分析报表 控制报告 在产盘点表 工时日报表 10 提供不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处理 单 10 提供工序委外加工费 加工费发票 08.期初在产品成本录入 09.022-01-06.材料出库 业务 09.022-01-05.生产完工 入库 流程说明 序号 部门及岗位 输入单据 流程说明 输出单据 处理状态 01 计划生产组织-计划 员 生产订单 根据生产订单进行派工,生成工序计划,成本管理将以此作为实际的成本对象。 派工单 系统处理 01 财务组织-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根据各订单的工序计划,确认本月要核算的订单、产品、工序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列表 系统处理 05 财务组织-财务主管 对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根据生产经营特征与管理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手工处理

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及流程

成本核算过程 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2)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 2.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 (2) 3.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合理设置成本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4) 三、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 (5)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7)

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费用发生、成本形成的过程。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发生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我们计算成本,总是计算某个具体对象的成本。而企业规模有大有小,经营性质和项目各不相同,因而如何组织成本的计算,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实际情况而定。而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种类繁多,制造某个对象的过程又是由各个部门、各项生产要素密切配合,经过很多环节才最终形成的。所以,记录归类汇集和分配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也不论计算什么成本,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般原则和基本程序却是共同的。 总的来看,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归集的对象.或者说是成本归属的对象。进行成本计算,必须首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果成本计算对象确定得不准确或不恰当,就会大大增加成本计算的难度,计算出来的成本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计算的任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呢?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制造"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即"产品"。如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农场生产的粮食、学校培养的学生、文艺组织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演出的剧目等,都是一种"产品",都是成本的计算对象。 2.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致。但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产第二批(件)的情况。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的生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生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情况下,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分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易飞ERP月结和成本操作手册

y 易飞ERP系统月结方案 1、月结第一项:存货管理系统-录入库存交易单-把那些没有货号的产品出库(999)-记入研发部门-进入高级 查询 月结流程描述: 1、相关子系统单据完整性检查(销售、采购、库存、生产) 销售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销货单和销退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发货的客户订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 采购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进货单和退货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进货的请购单和采购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 重点注意是否有进货单上进货价格为0的,为防止成本计算不准确,必须由采购员提供实际价格。 仓管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库存交易单、调拨单和成本调整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如果是要抛转到总帐系统的单据,如制费领料单,维修领料单等还要检查单头“部门”字段是否已填入正确信息。 生产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领料单,退料单,生产入库单,委外进货单,委外退货单, 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生产的工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对于不需要发放的LRP生产计划,要及时用“清除批次计划”来清除。 财务部门:视需要抽查上述部门的单据。 以销货单为例,设定查询条件【高级设置:审核码等于未审核、销货日期小于或等于20110131、销货日期大于等于20110101】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可编辑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成本明细账及成本计算单 在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成本明细账应按产品的投产批别分别设置,见表10-5、表10-6、表10-7。 (2)分配各项费用要素 根据资料,编制费用分配表来分配各费用要素,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10-1。 表10-1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2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901产品(直接材料) 125 000 ——902产品(直接材料) 167 000 ——903产品(直接材料) 226 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 8 600 贷:原材料 526 6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901产品(直接材料) 5 000 ——902产品(直接材料) 6 680 ——903产品(直接材料) 9 04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 344 贷:材料成本差异 21 064 ②编制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见表10-2。 表10-2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20×8年9月

可编辑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90l 产品(直接人工) 7 200 ——902产品(直接人工) 8 000 ——903产品(直接人工) 4 4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人工费) 2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21 7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901产品(直接人工) 1 008 ——902产品(直接人工) 1 120 ——903产品(直接人工) 61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人工费) 294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3 038 ③折旧费、水电费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A .支付本月的水电费: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水电 费)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B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折旧费) 3 800 贷:累计折旧 3 800 C .本月发生的其他费用: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其他) 250 贷:银行存款 250 (3)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见表10-3、表10-4。 表10-3 制造费用明细账

第12章 成本计算分批法

第十二章成本计算分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分批法的适用范围,一般了解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掌握成本计算分批法的涵义,熟练掌握分批法的特点,重点掌握分批法成本计算对象如何确定以及间接费用如何分配。 二、预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分批法 2.分批零件法 3.当月分配法 4.累计分配法 (二)论述题 1.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2.分批法与品种法相比,有哪些特点? 3.在分批法中,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4.什么是间接费用的当月分配法?应如何应用当月分配法来分配间接费用? 5.什么是间接费用的累计分配法?应如何应用累计分配法来分配间接费用? 6.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应经过哪些步骤? 7.在分批法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在批内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8.说明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9.间接费用的当月分配与累计分配有何区别? 10.分批零件法与分批法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说明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三、要点提示 (一)分批法的涵义 成本计算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定单法。 (二)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1.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 2.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三)分批法的特点 1.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或定单)。 产品的批别或定单通常是由企业的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组织的,生产计划部门依据用户定单签发一式多份的“生产任务通知单”。 供应部门据以备料;生产部门据以安排生产;财会部门据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计算明细账。 某批产品直接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原始凭证或费用分配表,直接计入该批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项目中;对于不能按批别划分的间接费用,则应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加以归集,期末再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可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成本计算期是生产周期。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虽然仍按月归集费用,但只有在该批次或定单产品全部完工时,才能计算其实际成本。因此,分批法的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定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3.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通常不需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但特殊情况除外。如果产品批量较大,出现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和分次交货的情况时,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类: (1)在大批量投产,批内陆续完工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近期同种产品实际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从成本计算单中转出批内完工产品的成本,剩余生产费用即为在产品成本。 (2)大批投产,批内跨月完工数量较多的情况,则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等,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但这两类计算方法,由于都带有一定的假定性,所以,还需在整批产品全部完工时,重新计算该批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四)分批法间接费用的分配 1.当月分配法:是指分配间接费用(主要为制造费用)时,不论各批次或各定单产品是否完工,都要按当月分配率分配其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采用这种分配法,各月份月末间接费用明细账没有余额,未完工批次或定单也要按月结转间接费用。 2.累计分配法:是指分配间接费用时,只对当月完工的批次或定单按累计分配率进行分配,将未完工批次或定单的间接费用总额保留在间接费用明细账中不进行分配。但在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要按月登记发生的工时,以便计算各月的累计分配率和在某批次产品完工时,按其累计工时汇总结转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总额。 采用“累计分配法”,间接费用明细账月末留有余额,完工批次或定单一次负担其间接费用,因此,

案例8:一般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案例八:一般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1.企业的基本情况 海西集团下属的东南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按生产任务通知单(工作令号)分批组织生产,属于小批生产组织类型的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一般分批法计算投产各批产品的生产成本。 2.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 海西集团下属的东南公司20×7年9月1日投产的甲产品100件,批号为901#,在9月份全部完工;9月10日投产乙产品150件,批号902#,当月完工40件;9月15日投产丙产品200件,批号为903#,尚未完工。 1.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下: (1)901#产品耗用原材料125 000元;902#产品耗用原材料167 000元;903#产品耗用原材料226 000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8 600元。 (2)生产工人工资19 6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100元。 (3)车间耗用外购的水电费2 40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 (4)计提车间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费3 800元。 (5)车间负担的其他费用25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 2.其他有关资料: (1)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 (2)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差异率为+4%。 (3)生产工人工资按耗用工时比例分配,其中:901#产品工时为18 000小时;902#产品工时为20 000小时;903#产品工时为11 000小时。 (4)制造费用也按耗用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5)902#产品完工40件按定额成本转出,902#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1 100元,直接人工75元,制造费用60元。 3.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成本计算单 在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成本计算单应按产品的投产批别分别设置,见表10-5、表10-6、表10-7。 (2)分配各项费用要素 根据资料,编制费用分配表来分配各费用要素,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10-1。 表10-1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成本管理计算题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 70%,第二道工序 30%。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300 件,第二工序 300 件。该月完工产品 140 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 为:原材料费用 2900 元,加工费用 1350 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300×35%=105(件) 第二工序: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 1. 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 响程度。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00 220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

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产成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成本系统 (一)成本参数设定 1:成本分类方式 使用时机:打印[直接原料明细表]时,会按照此处定义的分类显示 2、半成品投入归成上阶材料成本 成本计算时,若领用的下阶材料有半成品,其半成品的材料成本、人工和制费直接视为领用的材料成本;打勾分部步结转法,不然就是平行结转法。 3、材料在制约量 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 计算步骤 1、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需耗用的材料 每单位材料成本=(工单单身需领用量*月档单位成本)/工单的预计产量 2、计算出工单的约单产量 约当产量=工单实际领用材料金额/每单位材料成本 3、计算出工单的在制约量 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量+破坏量) 注意事项: a:领料超领太多时,造成在制约量高估计 b:领料少领时,造成在制约量低估,若工单有入库则可能会呈现负数。 c:成会人员须定期检视工但用料的合理性或调整当期材料的在制约量 d: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在制约量会比较接近实际 ⑵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 适用对象:整批领料、制造前置时间短、领料日与投料日比较相近 计算逻辑:期初在制约量+已领套数– (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 ⑶无在制约当产量 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 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或者在制成本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4、人工制费在制约量 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 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极大部分,或标准成本无法收集者 ⑵按投入套数计算 ⑶无在制约量 当期投入的人工及制费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 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 ⑷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 有设定标准工时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工时 若无工时则需维护[录入品号信息]的[单位标准人工成本]与[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人工制费成本。 若公司有标准公司为依据,还需用考虑[工资率与制费分摊] 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 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 计算逻辑:半成品归上阶 If 工艺管理子系统->录入工单工艺->标准工时 <> 0 then Begin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开展成本计算之前,先要确定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这要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同时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2.设置有关的成本计算账户。 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 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说,发生的费用无非是两种:①直接费用。②间接费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为生产这-对象服务的费用。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并没有差别,都应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但是,企业一般都是生产多种产品。这样,直接费用仍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间接费用就必须先要汇集起来,然后再分配摊入各个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需要先单独设置一个账户,即"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的作用就是汇集各种间接费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去。 如果废品和停工的情况比较多,就需要搜集有关的废品和停工损失资料,并专门设置一个"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把这些损失汇集到"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然后在其贷方作出恰当的处理并转出:如果是正常损失,一般应分配进入产品成本;否则应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生产中发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计入生产成本,支出的期间与成本计算期间可能不一致。支出发生后有两种情况:①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在本期发挥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递延到下期。这种情况应把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账户。②本期发生的费用支出不应由本期负担。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①先支出,后计入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账户,支出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分期摊入成本费用时再贷记"待摊费用"账户。②先计入成本,后支出。这种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支付再借记"预提费用"账户。 3.核算费用发生及按用途分类。 成本计算的过程是一个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摊)的过程,或者反过来说,费用的核算最终也就是成本的核算。成本计算就是一个对费用进行多步骤处理的过程。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反映总共开支了多少费用,开支了一些什么性质的费用。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本企业在当期到底有哪些开支,开支了哪些费用。这是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的基础。如消耗了多少原材料,要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进行恰当的计量;如由于设备发挥效用,而磨损的价值,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折旧。二是费用发生后,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不仅要反映开支了一些什么费用,而且要进一步明确开支的费用起了什么作用。对谁发挥了效用。费用发生后起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①费用发生后没有在当期发挥作用,

易飞成本计算步骤详解

成本会计操作手册 岗位说明:成本会计 岗位职责:负责成本计算数据的收集整理,检核并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计算每月的生产成本,做好成本分析的工作,向领导层及相关部门提供成本数据及改进建议 主要工作: 一、日常工作: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完全依赖各相关部门平时工作的正确与细致。因此,成本会计应负起督促与检核前端各部门的日常作业正确性的重大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日常存货异常之检视。 保证方法:避免存货异常的不二法门是保证日常交易数据的准确及时地录入,而这又完全仰仗所有操作人员按照流程的准确一致的行动。成本会计在平时应随时注意检查系统数据的准确与及时性。例如,成本会计应经常查询存货管理子系统中的“库存明细表”,查询是否有存货异常的情况(如库存数量为负数)。另外,成本会计也应不定期对重要的料件,进行帐实的核对。 2、所有生产性的领退料与生产入库必须在工单系统进行录入,并且必须设定核对工单。 保证方法:(1)在工单委外管理系统的设置单据性质中,将所有领退料单、生产入库单全设成核对工单。 (2)在库存管理中录入的库存交易单据,必须要求录入人员录入部门信息及在备注上写明用途,由成本会计随时抽查。 3、工单指定完工管理。 保证方法:已确定不再做的工单,应立即做指定完工的处理。可由生管人员在每月末月结前,通过工单委外管理子系统中的“工单明细表”,查询出未完工的工单,再逐一核对实际情况,进行指定完工的作业。 4、落实余料退库作业。 保证方法:指定完工的的工单,余料必须做退库的处理,同样可由生管通过工单委外管理子系统中的“工单明细表”,对指定完工的工单的用料情况进行核对,核对完后。由生管打印出当月未完工的“工单明细表”,在上面签字,传给成本会计,表示指定完工工单已处理完毕。 5、工单工时须正确。 保证方法:如果采用实际工时计算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必须保证每个工单工艺的工时录入正确,另外应注意:工时应是该工艺的有效工时,无效工时不应记录进去。 每月底,由生管或车间管理人员在工艺管理子系统中打印出“工作中心效率分析表”,将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进行核对,对于差异率较大的记录,应由车间管理人员仔细查核原因,并给出合理解释。 打印出的“工作中心效率分析表”由负责人员签字,转交给成本会计。 6、非工单用料之管理需明确。 保证方法:非生产性的用料,必须全部在库存管理子系统中用库存交易单录入,并注明领料部门及原因。该类的领退料单,每月末,由库管转交给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应检查单据是否符合规定。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工厂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工厂成本会计核算流程是怎样的?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战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有哪几种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

易飞ERP月结和成本

目录: 存货子系统月结处理............................................................................... 2应收子系统月结 .................................................................................. 12应付子系统月结 .................................................................................. 13总账子系统月结 .................................................................................. 14自动分录 ........................................................................................... 15实际成本计算 ..................................................................................... 18

存货子系统月结处理月结流程图:

月结流程描述: 1、相关子系统单据完整性检查(销售、采购、库存、生产) 销售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销货单和销退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发货的客户订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 采购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进货单和退货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进货的请购单和采购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 重点注意是否有进货单上进货价格为0的,为防止成本计算不准确,必须由采购员提供实际价格。 仓管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库存交易单、调拨单和成本调整单,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如果是要抛转到总帐系统的单据,如制费领料单,维修领料单等还要检查单头“部门”字段是否已填入正确信息。 生产部门:应该检查系统中的领料单,退料单,生产入库单,委外进货单,委外退货单, 查看这些单据的完整性:未审核、单据数量、价格有无错误以及单据中的其他信息,如果是未审核又不要的单据,应作“作废”处理。另外,对于不再执行生产的工单,应作”指定结束”处理,对于不需要发放的LRP生产计划,要及时用“清除批次计划”来清除。 财务部门:视需要抽查上述部门的单据。 备注:ERP项目组或企管部应指定每月上述工作最终的完成确认时间。 2、重计现有库存 在各业务部门完成单据完整性检查后,执行“重计现有库存”作业,防止出现库存数量信息异常。 “重计年月”可以选择从结帐当月开始,也可以选择从”关帐年月”后的任意月份开始。 本作业的逻辑是从”维护品号每月统计信息”档中取得品号的月初数量和月初成本,从”维护库存交易明细”档取得品号当月的库存发生数量和成本,计算得到本月末和下月初的数量和成本,反复进行,一直到库存现行年月。 本作业要求在单一用户状态下进行,建议由系统管理员或财务部专岗(如材料会计)执行,不能随意随时执行。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练习题

课堂练习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典型分批法应用: 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401批次甲产品、501批次乙产品、402批次丙产品三批产品,10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401甲产品为208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68 000元,直接人工24 000元,制造费用16 000元;402丙产品248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 000元,直接人工4 000元,制造费用4 000元。 2.本月生产情况:401甲产品为9月2日投产40件,本月26日已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16 000小时。501乙产品为本月3日投产120件,本月已完工入库6件,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 800小时。402丙产品为9月6日投产60件,本月尚未完工,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0 000小时。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投入原材料792 000元,全部为501乙产品耗用。本月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98 400元,提取应付福利费为13 776元,制造费用总额为88 560元。 4.单位产品定额成本:501乙产品单位产品定额成本为4 825元,其中直接材料3 300元,直接人工825元,制造费用700元。 要求:1.按产品批别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登记月初在产品成本。 2.编制501批次产品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并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单。 3.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

用,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计入有关产品成本计算单。 4.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计入有关产品成本计算单。 5.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501批次乙产品本月少量完工,其完工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结转。 表8—1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20018年10月 表8—2 制造费用分配表 2009年10月 表8—3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别:401批次表8—4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别:501批次表8—5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别:402批次 二、简化分批法应用: 某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料如下: 1023批号:1月份投产22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79 750元,累计耗用工时8 750小时。 2011批号:2月份投产30件,本月完工20件,累计原材料费用108 750元,累计耗用工时12 152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