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的中医防治方案

艾滋病的中医防治方案

艾滋病的中医防治方案
艾滋病的中医防治方案

艾滋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案

1.前言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

2.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腠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4仍能恢复至500/mm3 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症状。此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损耗,阴阳、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日渐失调。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少华,易于感冒,全身乏力,失眠多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头晕目眩、或低热盗汗、烦热口干,淋巴结肿大等,机体抵抗力逐渐降低。感染HIV后的潜伏期约8-10年,在HIV 感染6个月时,机体内的HIV病毒载量维持较低水平,CD4细胞则以平均约30-50/mm3/年的速度逐步下降。

2.3发病期

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繁殖,不断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此期正不胜邪,正气更虚,各种病邪乘虚而入,导致正虚邪实,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诸不足;或因虚留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消噬正气,临床可见各种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消瘦、乏力、鹅口疮、咳嗽、头痛,皮疹皮炎,并发PCP、肿瘤、结核等。至终晚期,正气极端衰退,气虚阳损,血虚阴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俱衰,表现为虚羸消瘦、倦怠乏力、萎黄神疲、喘促息微等,终致阴阳离决,生命消亡。发病期CD4在200-50/mm3或更低。从进入艾滋病期至病人死亡的时间约0.5-2年。

3.辨证论治(常见证型及处理)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后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阶段其中医病机表现不一,中医界通过十多年来的探索,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治疗艾滋病的一些基本方药。目前中医对艾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免疫功能、控制机会性感染,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带毒生存。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各种机会性感染错综复杂,为了易于临床操作,对各期进行如下辨证分型论治,在临床上可参照执行。

3.1急性感染期

此期治疗的原则是尽快透邪外出,消除急性感染的症状。

3.1.1风热型:症见身热、头痛、咽痛、微恶风、咳嗽痰黄稠、自汗出,脉浮数,舌苔薄白或兼黄。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中成药:板蓝根冲剂、VC银翘片

3.1.2风寒型:症见恶风、恶寒明显,头痛剧烈,发热汗不出,周身肌肉疼痛,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甘草

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正柴胡饮

3.2潜伏期(无症状HIV感染)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全身的功能状态,使正邪处于平衡状态,尽量延缓发病时间。

3.2.1气血两亏型:平素体质虚弱,面色苍白,畏风寒,易感冒,声低气怯,时有自汗,舌质淡,脉虚弱或细弱。

治法:气血双补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龙眼肉酸枣仁远志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3.2.2肝郁气滞火旺型:平素性格内向,情感脆弱,情绪易抑郁,得知自己感染HIV后,更是焦虑恐惧,胸胁胀闷,失眠多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妇女可有月经不调,乳房少腹结块,查体可较早出现淋巴结肿大,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当归白术茯苓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

3.2.3痰热内扰型:平素饮食不节,或嗜食辛辣厚腻,易于心烦急躁,口苦吞酸,呕恶嗳气,失眠,目眩头晕,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理气和中

方药:温胆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甘草生姜

3.3发病期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减少死亡率。以下见主症两项、次症三项或见主症三项、次症一项者即可确定为该证型。

3.3.1热毒内蕴痰热壅肺

主症:咳嗽、喘息、痰多色黄、发热、头痛。

次症:胸痛,口干口苦,皮疹或疱疹,或大热、大渴、大汗出、日晡潮热。

舌脉:舌红苔白或兼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组成:半夏杏仁陈皮瓜蒌仁黄芩枳实茯苓麻黄生石膏甘草

中成药:羚羊清肺散、二母宁嗽丸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包括PCP)初、中期可参考此型论治。

3.3.2气阴两虚肺肾不足

主症: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干咳少痰,痰稠粘难咳出,乏力。

次证:口干咽燥,午后或夜间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颧红,尿黄,或面色白、气短心悸,头晕,咳嗽无力、咳痰困难或挟血丝,或恶风、多汗,皮肤受风后起痒疹、如粟粒或成片状。

舌脉: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滋肾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百合甘草生地贝母白芍元参桔梗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或胶囊、养阴清肺丸

艾滋病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包括PCP)之后期可参考此型论治。

3.3.3气虚血瘀邪毒壅滞

主症: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至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次症:口干不欲饮,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感身体某局部发热,或热势时高时低,遇劳而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肢体麻木,甚至偏瘫,或脱发。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解毒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黄芪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枳壳甘草人参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胶囊、补中益气丸

艾滋病见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后遗症、脂溢性皮炎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4肝经风火湿毒蕴结

主症:疱疹,口疮,不易愈合。

次症:皮肤瘙痒或糜烂、溃疡,或小水泡、疼痛、灼热,或发于面部躯干,或发于口角、二阴,口苦,心烦易怒。

舌脉:苔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白藓皮地肤子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皮肤病血毒丸或防风通圣丸,冰硼散、锡类散、湿毒膏外涂患处艾滋病见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脓疱疮、脂溢性皮炎、药疹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5气郁痰阻瘀血内停

主症:瘰疬肿块,抑郁寡欢,病情常随情绪而变化,善太息,按之不痛或轻痛,胸胁胀满。

次症:梅核气,或大便不爽,妇女可见月经不畅或痛经或兼血块。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 利气化痰解毒散结

方药:消瘰丸合逍遥丸加减

组成:海藻昆布牡蛎玄参半夏陈皮连翘贝母川芎茯苓桔梗当归柴胡白术芍药

中成药:内消瘰疠丸、牛黄解毒片

艾滋病出现的卡波西肉瘤,或淋巴瘤紫色丘疹和结节,或颈部淋巴结核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6脾肾亏虚湿邪阻滞

主症:腹泻便溏,脘闷食少。

次症:大便如稀水,间歇发作,或持续不断而迁延难愈;或泄泻清稀,甚则如水,腹痛肠鸣,恶寒发热,泻下急迫;或腹痛,大便不爽,粪色黄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或泻下粪臭如败卵,得泻而痛减,伴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或大便时溏时泻,时发时止,日久不愈,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难消之物或凉食则发,食少腹胀,面色萎黄;或五更泄泻,甚则滑泄不禁,迁延反复,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痛绵绵,下腹坠胀,脱肛;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泄泻频多,经久不愈;或伴腰酸腿软,消瘦痿弱,毛发疏落,耳聋耳鸣。

舌脉:舌淡苔白或黄腻或厚腻秽浊,脉沉细或滑数,或濡缓。

治法:和胃健脾利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桔梗缩砂仁白扁豆山药薏苡仁黄连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葛根芩连微丸、四神丸

艾滋病以消化道为主的各种慢性疾病可参考此型论治。

3.3.7元气虚衰肾阴亏涸

主症:消瘦脱形,乏力身摇,水谷难入。

次症:四肢厥逆,神识似清似迷,冷汗淋漓,或喘脱息高;耳鸣重听,齿摇发脱,排尿困难,鸡鸣泄泻,下利清谷或洞泄不止;或口腔舌面布满腐糜;或面色苍白,疲惫腰酸,两耳不聪,小便频数,夜尿增多,甚至失禁;女子月经不行,带下清稀或子宫脱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

舌脉:舌苔灰或黑或舌光剥无苔,脉沉弱或虚大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法:大补元气滋阴补肾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山药泽泻茯苓枸杞山茱萸紫河车菟丝子鹿胶龟胶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

艾滋病晚期恶液质可参考此型酌情治疗。

注:临床医师可根据本人实践经验随症加减。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艾滋病即后天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名为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艾滋病(AIDS)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1月21日称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4030万。2005年新增感染人数为490万,有31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目前全球每天产生15000例新的HIV感染者,有8000人因AIDS而死亡。每年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感染上HIV。该病于1981年6月在美国首先报告,迄今已蔓延到世界近百个国家,我国也不例外,1985年6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AIDS病例。我国自1994年以来AIDS病例数和HIV 感染者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省区无一幸免,但以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最为严重。截至2005年8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25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58例,累计死亡7643例。到今尚无理想的治疗AIDS的方法。 该病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有的患者只有感冒症状,但并不发病,而成为无症状带毒者。有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咽炎、咳嗽、皮疹、肌痛、关节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抽搐、肿瘤、严重的二次感染以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表现。最后因病人的免疫系统崩溃而迅速死亡。该

病的特点是:传播、蔓延快,且大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所传播,不易觉察。潜伏期长,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易早发现、早诊治。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大多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据目前研究所知,该病是T细胞白血病毒Ⅲ型(HTLV-Ⅲ)感染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染,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其他如眼泪、唾液等也有传播作用。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性传播,对血库血及血制品供血者进行病原体病毒检测。该病的病因、病机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难题,我国已组织中医药专家在国内外参加防治该病的研究。 就当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不论中医或西医想把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彻底清除干净,还是很困难的。西医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叠氮胸苷(AZT)、拉米夫定、茚地那韦等。另外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即鸡尾酒疗法。其作用是直接针对靶心,控制病毒的数量和病毒在体内的发展。甚至能达到病毒在血液中检测不出来,但尽管如此,艾滋病病毒并没在体内彻底消失。西医虽然疗效肯定,可以把病治成慢性的可控制性疾病,但因价格昂贵使得其覆盖率有限,加之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不宜大面积推广。据调查,艾滋病感染者服用“鸡尾酒”套餐后的普遍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四肢发麻、腹痛腹泻……在河南地区有40%的病

胃脘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南丹县中医医院内1科 胃脘痛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定义: 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位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1、西医症状、体征: (1)主要症状:该病的症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痛与饱胀,疼痛无明显节律性,通常进食后较重,空腹时较轻,兼有嗳气、反酸、恶心、早饱、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头晕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见舌炎、恶性贫血等症状。

(2)体征:体征多不明显,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轻压痛,此外无特殊体征。 2、实验室相关检查: (1)钡餐造影对胃内器质性病变的性质可作出初步判断。(2)电子胃镜一般可以判断病变性质,胃黏膜活检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3)胃液分析、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区别。 2、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位疼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病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发作病史。X线、胃镜、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有助鉴别。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应与胁痛鉴别。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 4、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疼痛,但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

糖尿病足的中医解释及治疗

糖尿病足的中医解释及治疗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临床上,除了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糖尿病足的病情所处分级进行中医辩证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 一、糖尿病足中医解释 中医学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痈疽有比较多的论述和记载。虽然历代文献中论述颇多的“脱疽”在临床表现上与糖尿病足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 1、瘀血阻滞,脉络痹阻 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 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 2、湿热下注,热毒蕴结 消渴病人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病程迁延,脾气虚损,健运失司,津液不化,湿浊内生,或因气机阻滞,瘀血阻络影响津液正常代谢,出现湿邪阻滞。湿性重浊粘滞,出现足肿。若湿热下注则患处皮色暗红,肿胀,疼痛,甚则溃破溢脓。若淤血湿浊阻滞脉络,营卫壅滞,郁久化热,或患肢破损,复感邪毒,阴液更亏,导致脱疽,甚至肉腐、筋烂、骨脱。若热毒白炽盛可有全身发热,烦热口渴,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若殃及骨髓,则证属凶险。 3、精血亏损,气阴两伤

浅谈艾滋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艾滋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陷综合征(acquiredimmur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的浅谈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病死率极高,可试用抗病毒治疗、重建或增强免疫功能等方法。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陷综合征(acquiredimmur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及输血或血制品等方式侵入人体,特异性地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病死率极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一种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HIV属于慢病毒(1entivirus)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0~140nm,为单股RNA病毒,外有类脂包膜,核为中央位,圆柱状,含Mg2+依赖性逆转录酶。病毒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P24和P15、外膜蛋白GPl20和运转蛋白GP41、逆转录酶蛋白P55等。 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如0.5%次氯酸钠、5%甲醛、70%乙醇、2%戊二醛等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如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和尿液)中,均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1.性接触这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欧美地区以同性和双性恋为主,占73%~80%,异性恋仅占2%左右。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则以异性恋传播为主,占20%~70%。由于异性恋传播比同性恋传播涉及面要广泛得多,故对社会人群威胁更大。 2.通过血液传播药瘾者感染发病的占艾滋病总数17%左右,系通过共用污染少量血液的针头及针筒而传播。输血和血液制品如第Ⅷ因子等亦为重要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亦是本病重要传播途径。感染本病孕妇在妊娠期间(经胎盘)、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哺乳传染给婴儿。

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xy vius,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疾病诊断 依据国家标准《HIV/AIDS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HIV感染可分为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AIDS三期,其中对急性HIV感染、无症状感染者统称为HIV感染者,对AIDS期的患者称为AIDS病人。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急性感染期(发病二周以内) (1)气虚风寒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头痛无汗,乏力身困,舌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败毒散加减。 组方:党参15g,茯苓15g,苏叶12g,葛根15g,防风9g,陈皮12g,前胡12g,桔梗15g,甘草9g。 加减:风寒明显者,可用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 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正柴胡饮。 (2)阴虚风热证 症状:发热、微恶寒,头痛,鼻塞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组方:玉竹15g,葱白10g,白薇15g,薄荷6g,豆豉15g,桔梗15g,连翘15g,生草9g,芦根15g。 加减:风热明显者,可用银翘散加减。 中成药:板蓝根冲剂、VC银翘片、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2.潜伏期 (1)肝经郁热证 症状:烦躁焦虑,胸闷肋痛,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小腹结块,舌苔薄白或黄,脉弦。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组方:丹皮15g,栀子12g,柴胡12g,白术15g,茯

胃脘痛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南丹县中医医院内1 科 胃脘痛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 年版 一、定义: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位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1、西医症状、体征: (1)主要症状:该病的症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痛与饱胀,疼痛无明显节律性,通常进食后较重,空腹时较轻,兼有嗳气、反酸、恶心、早饱、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头晕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见舌炎、恶性贫血等症状。 (2)体征:体征多不明显,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轻压痛,此外无特殊体征。 2、实验室相关检查:

(1)钡餐造影对胃内器质性病变的性质可作出初步判断。 (2)电子胃镜一般可以判断病变性质,胃黏膜活检对诊断有决定意义。(3)胃液分析、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区别。 2、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位疼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病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发作病史。X 线、胃镜、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有助鉴别。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应与胁痛鉴别。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 4、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疼痛,但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其疼痛部位不难区别。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有时腹痛可以伴有胃痛症状,胃痛又常兼有腹痛表现, 这时应从起病及主要病位加以区分。 四、分型论治: 寒邪客胃证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外科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 (1)糖尿病患者有肢端血管和(或)神经病变和(或)合并感染者。 (2)糖尿病患者肢端有湿性坏疽或干性坏疽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并符合0~5 级坏疽标准者。 (3)踝/臂血压指数小于0.9 以下者。 (4)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肢端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或坏疽者。 (5)血管造影证实,CTA、MRA 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并有临床表现者。 (6)电生理检查,可见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改变者。 (7)X 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脱钙、骨质破坏、骨髓炎或关节病变、手足畸形及夏科关节等改变者。 具备前2 条,并结合后3~7 条中任何1 条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草案)》。 (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有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值升高,尿糖测定阳性者。 (3)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表现:肢体麻木、怕冷(或怕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养发生改变,肢体感觉减退或皮肤发红灼热,甚者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以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为最多见。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动脉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眼底动脉血管病变等。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氏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它缺血性疾病。

(7)①肢体动脉无损伤检查:彩色多普勒、CT、DSA(数字减影)、血管超声、血管光电容积血流图检查证实有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者。②动脉造影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占80%以上,血管病损形态颇似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广泛的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故动脉侧支血管较少,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③多普勒踝部血压测定与肱部血压测定之比明显变小。④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二)分期诊断 1.未溃期:下肢无明显破溃。 2.已溃期:下肢已出现破溃。 (三)证候诊断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严重者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寐。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质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沉迟或弦涩。 2.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足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溃烂,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或红绛,苔薄黄或灰黑,脉弦数或洪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3.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足局部漫肿、灼热、皮色潮红或紫红,触之患足皮温高或有皮下积液、有波动感,切开可溢出大量污秽臭味脓液,周边呈实性漫肿,病变迅速,严重时可累及全足,甚至小腿,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4.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肢体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痛有定处,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色暗红或见紫斑;或溃后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舌质淡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5.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足发凉,皮温低,皮肤苍白或紫暗,冷痛,沉而无力,间歇性跛行或剧痛,夜间更甚,严重者趾端坏疽干黑,逐渐扩大,腰酸,畏寒肢凉,肌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或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1)推荐方药: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麻黄、熟地、鹿角胶(烊化)、白芥子、炮姜炭、甘草、肉桂、桂枝、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赤芍、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附件2: 中医药治疗册床技术方案 1.前言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骨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顼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等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 ?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騰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4仍能恢复至500/mm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症状。此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损耗,阴阳、

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方剂

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方剂 到现在为止艾滋病主要通过西医的“鸡尾酒”疗法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只能抑制病毒,对于出现症状的艾滋病人缓解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能停药,一旦停药病毒就会卷土重来。我国中医博大精深,难道就没有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吗?因为艾滋病是近三十年才出现的恶性传染性疾病,因此在在中医古籍中无法找到对艾滋病的专题论述,但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曾论及“好男风以致阳极,阳极则亢而亡阴”。这个论述为男性同性恋者好发艾滋病提供了罕见的古代医学病理解说。 因此,现代中医将艾滋病视为瘟疫险症,并将其分为肺肾阴虚型、脾虚血亏型和热扰营血型等三种类型。现将各型艾滋病人的表现及其中医疗法介绍如下: 一、肺肾阴虚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精亏损、肾阴不足、虚火烦热、暗灼肺津而致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长期低热、困倦乏力、咽喉疼痛、口舌干燥、痰中带血、消瘦、自汗、脉象虚数等。 治疗此症应以滋肾养肺为主。可把知柏地黄汤与沙参麦冬汤合用,方药可随症加减。每日煎一剂,取汁,分两次口服。 知柏地黄汤的常用方药是熟地20克,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柏各10克,知母15克。 沙参麦冬汤的常用方药是玉竹、麦冬、扁豆、沙参各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天花粉15克。

二、脾虚血亏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精亏,精病累气,气病及血,进而导致脾虚所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气短乏力、恶心、纳差、腹泻、心悸、消瘦、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等。 治疗此症应以补中养血为主,可把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合用,方药可随症加减。每日煎一剂,取汁,分两次口服。 补中益气汤的常用方药是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10克,桂皮6克,炙甘草5克,柴胡、升麻各3克。 归脾汤的常用方药是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当归、远志各10克,白术9克,炙甘草5克,黄芪、党参各12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三、热扰营血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阴不足、虚火燥热、热犯营血、迫血妄行而致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有高热、斑疹、吐血、咯血、出鼻血、尿血、便血,甚至有神昏谵语、抽搐、痴呆、癫痫或麻木不仁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泄热解毒、清营凉血为主,并辅以息风开窍,可选用清营汤或羚角钩藤汤或服用中成药紫雪丹或至宝丹等。 清营汤的常用方药是水牛角10克,黄连3克,玄参、生地、麦冬、丹参、银花、连翘各15克,竹叶5克。此药每日一剂,可分两次服用。

消渴病中医治疗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综合病症。以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证候群,以及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现代病因特点,临床分为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特异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型)四种类型(根据1996年WHO对糖尿病(3型)诊断分型的修定标准)。I型糖尿病大多自幼年发病,有酮症酸中毒倾向;Ⅱ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肥胖者居多。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可伴发眼、神经及心、脑、肾等血管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 【病因病理】 糖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素体阴虚;外因为恣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感受热毒等,致火灼阴津,燥热内盛,而发消渴。 病理变化主要为燥热阴虚。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儒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又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热胃燥,肾阴亏乏,故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证延日久,气阴两伤,则见疲倦消瘦之症。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

肌肤,则为水肿。燥热阴虚,常生变证: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灼,炼液成痰,血炽成瘀,痰瘀互结,痹阻胸脉,则发胸痹;痹阻经络,蒙蔽心窍,则发中风偏瘫。 【诊断要点】 1.临床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疲倦乏力等,也有症状不典型者。 2.实验室检查多次静脉空腹血糖≥7.o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或随机血糖≥11.lmmol/L。(必要时重复一次)。无高血糖症状但属可疑者,宜做糖耐量试验。此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病情观察。 【辩证分型】 1.肺胃燥热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量频多,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见于糖尿病早期。 证候分析: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胃火炽盛,则消谷善饥;消灼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润测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为肺胃热盛之征。 2.气阴两虚症状:口干唇燥,尿频量多或混浊,神疲乏力,头晕目糊,腰膝酸软。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见于糖尿病中期。

艾滋病的传播,判断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传播,判断及预防 艾滋病简单介绍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据统计现在得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艾滋病的传染性是非常高的,但实际上它的传播途径并不是很多。如果家里有艾滋病人也不要害怕,只要你注意以下的事项就可以避免被传染或传染给家人了。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个针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 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艾滋病的判断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展

·综述· 2012年8月第9卷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流行形势严峻,据联合国AIDS 规划署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摘要》,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约333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者,2009年新增感染者约260万、死亡约180万[1]。目前西药治疗AIDS 最常采用的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其存在的毒性反应与副作用、耐药性、患者依从性等问题,限制了疗效的发挥[2]。中华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应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所表现出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1AIDS 的中医药治疗方案1.1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目前主要从抗HIV 和免疫调节两方面进行药物研究[3]。国内外学者已对200多味中药进行了体外抗HIV 实验,发现黄芩、黄连、夏枯草、螃蜞菊等70多味具有不同程度抑制HIV 的活性,其中黄连、紫草等22味具有逆转录酶抑制剂样作用;知母、淫羊藿等19种味具有蛋白酶抑制剂样作用。免 疫调节药物又可分3类:补气类(人参、灵芝等)、温肾壮阳类(淫羊藿、附子等)和滋阴类(枸杞、女贞子等)。 中药有效治疗成分的提取可以纯化中药制剂,量化中药治疗效果。如甘草甜素(即甘草酸)不仅具有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细胞活性的功能,还可抑制HIV 增殖;黄芩苷及黄芩苷元均能抑制逆转录酶活性,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可抑制HIV ;天花粉可抑制HIV 的复制,并选择性地杀死感染HIV 的巨噬细胞;其余如从香菇、枸杞子和女贞子中提取的多糖、从贯叶金丝桃中提取的金丝桃蒽酮、从大豆中提取的三萜皂素、从苦瓜中分离出的苦瓜素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HIV 作用。1.2中药复方 日本学者对小柴胡汤和人参汤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二者都能使患者淋巴细胞数目增多,小柴胡汤主要起清热解毒作用,人参汤则重在滋补和强身;扶正排毒片水提取物在浓度为50g/L 时对体外的HIV 抑制率最高;其余如中研2号、艾通冲剂、艾灵冲剂等,均是近年临床研究较多的复方制剂。目前,唐草片已经被正式批准作为治疗AIDS 的辅助用药,复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许天齐刘洁玮耿凯文隋秉东▲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而西药治疗AIDS 采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AART )疗效有限。AIDS 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可分为4类: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其研究重点 主要为抗艾滋病毒和免疫调节两方面;中药复方;针灸疗法;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其中中药可起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在中医药治疗AIDS 的过程中,疗效评估和患者依从性的相关问题需要被着重考虑。中医药治疗AIDS 已经表现出了个体化治疗、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缺少中医诊断标准体系、缺少治疗实施方案和临床治疗过程的检测及质量控制等主要问题。通过大力开展对中医药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其有效成分的提取,进而发现新的有价值的药剂或拓宽设计、合成药物的视野和思路,中医药疗法将在AIDS 的治疗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关键词]艾滋病;HIV ;中医药治疗;针灸;HAART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8(c )-0022-02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ai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lated issues XU Tianqi LIU Jiewei GENG Kaiwen SUI Bingdong ▲ 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anxi Province,Xi'an,710032,China [Abstract]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severely does harm to human ′s health.However,highly active an -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the most widely used way to treat AIDS by Western medicine,has limited curative effec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AID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strategies:single Chinese herbs and their active components,on which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and immune regulation;tradi -tional medical formulae;acupuncture therapy;combinati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in which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 the toxicity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During our appl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AIDS,related issues such as assessment of curative effects and compliance of patients should be paid at -tention to and discussed carefull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AIDS has revealed many advantages,mainly lying in individually treating,lower prices,and weaker toxic and side effects.Nevertheless its lacking of diagnostic standard sys -tem as well as testing and quality-controlling during the treatments are still major problems.By promoting extracting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researches in various fiel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us discovering newly-emerging valu -able drugs as well as broadening the sights and thought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ing the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 [Key words]AIDS;HIV;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Acupuncture;HAART [作者简介]许天齐(1990-),男,安徽池州人,五年制临床专业学员。 ▲ 通讯作者 22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样本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断方案 一、定义 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头痛为主症。多因寒热,饮食失调,阴阳气血局限性,气滞血瘀等使胃失和降所致。本病相称于西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重要症状者。本诊断方案合用于慢性胃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引原则()》。 重要症状:不同限度和性质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重复发作。 2.西医诊断原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上海)。 慢性胃炎常用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少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

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 依照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检查成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萎缩块数与限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成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畴与限度判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引原则()》。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6.胃阴局限性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7.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操作规程 艾滋病病毒为血源性病原体,可通过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亦可通过职业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艾滋病病人血液或其他潜在性传染物质,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屏障或粘膜屏障,导致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因此,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 1、预防职业暴露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利器盒,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8320),并到感染科找专家进行评估:(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局部皮肤; (2)如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3)如有伤口,应当从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冲洗伤口;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8、患者如需手术,手术前须提前通知手术麻醉科。使用后的手术器械标注感染病原体名称,与消毒供应中心做好交接说明。在产房分娩产妇,应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分娩,上台助产人员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该产妇所用的手术器械标注感染病原体名称,与消毒供应中心做好交接说明。 二、清洁消毒 1、医疗区域的物体表面和物品应每天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1~2次。

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诊疗方案

HIV感染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2011年)。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国家指定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纳入方案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应在350个/μl以上。 (二)证候诊断 1.脾气亏虚证: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体倦,乏力,气短,自汗,体重减轻,逐渐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2.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或伴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身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或见腰膝酸软;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 3.湿热壅滞证:纳呆,脘痞,便溏不爽,头晕昏沉,胸闷,口渴不欲多饮,口粘,肢体困倦;或女子带下黏稠味臭;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气亏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扶正固本。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白扁豆厚朴陈皮砂仁仙灵脾巴戟天生姜大枣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颗粒(丸)、参苓白术丸、益艾康胶囊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人参黄芪山药茯苓五味子天花粉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杜仲山药熟地黄甘草 推荐中成药:参芪地黄丸、生脉片(胶囊)、参麦颗粒等。 3.湿热壅滞证 治法:清热祛湿、通利化浊。 推荐方药: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 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淡竹叶半夏厚朴藿香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 推荐中成药:甘露消毒丸、唐草片等。 (二)艾灸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脾气亏虚证患者。 选穴:关元神阙足三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