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高二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高一高二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高一高二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高一高二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每日一练(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1.A (B项,“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 C 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 D 项,“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

2.“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2)“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得分)(1点2分,2 点3分,3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3.(1)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2)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3)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每日一练(2)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

1.D (原文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2.A (应是“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以族类划分,而不是以地域划分。)

3.B (错。文中没有说江统被收在哪里。另外,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也不对,太子是被贬到了许昌。)

4.翻译

( 1 )(东宫原来的属臣)在路上哭泣,不顾重罪(或:不畏重刑),反而更彰显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应该将主语“东宫原来的属臣”补充出来;大辟: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在这里直译应当是:不畏杀头之类的重刑;“不顾重罪”属意译。)

( 5 分,得分点:路次,于路次,在路上,状语后置;辟,刑,法,罪;乃,反而;彰,彰显;释,放,释放。)

( 2 )(王子师)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们兖州有没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样贤达的人没有?( 5 分,得分点:“下车”:到任;“辟”:征召;“贵州”:“堪”:能够;“应此者”,直译应当是“符合(像他们一样优秀)这个标准的人”,应,符合,适应,顺应。)

附译文:

江统,字应元,是陈留国圉镇人。江统性情沉静寡言,志向远大。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高峻少言的江应元。”与同乡蔡克一样闻名。成年后继承他父亲江祚的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当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大将军孟观率军西征,亲自擒拿氐族统帅齐万年。江统深入思考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扰乱中原的现象,认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杜绝,于是作《徙戎论》上奏:“这些人都可以发令派遣,让他们回到本土,以安慰他们羁旅在外怀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们华夏民族的小小忧患。惠及中国,安抚四方,德泽延及永世,这才是长久之计。”但皇帝没能采用。不超过十年,夷狄这些蛮族侵扰中原,当时的人敬服江统的远见卓识。他改任太子洗马。在东宫多年,很受太子亲近礼遇。等到太子被

废除,迁徙到许昌,贾皇后暗示有关官员不要听任太子的属官追去送别。江统和太子的属官

冒着禁令到伊水,在路旁拜别,悲泣不已。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把江统等人都抓获交付到河南和洛阳的监狱。交付到河南郡的,河南官员乐广把抓获的官员都遣散了,拘系在洛阳的官员还没有获释。都官从事孙琰劝说贾谧说:“废除并迁徙太子的原因,是认为他作恶的缘故罢了。东宫原来的属臣冒着罪名拜别,在路上哭泣,不顾重罪,反而更彰显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贾谧告诉洛阳县令曹摅,因此被抓获的官员都免除牢狱之灾。等到太子去世,改葬的时候,江统作诔文悼念,叙述悲哀之情,被世人敬重。后来担任博士、尚书郎等官职,再后任大司马齐王司马冏参军。司马冏骄奢荒淫,(在讨伐他的战争中)将要失败,江统恳切劝谏,文章大多没有记载。调任廷尉正,每每遇到州郡里有疑点的案件,都从轻判断处理。成都王司马颖请江统担任记室(掌管章表书记文檄的官职),江统对司马颖多有劝谏。上疏评论陆云兄弟,语言很切要精到。因为母亲病故,他去职奔丧。服丧期满后任司徒左长史。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长官,让江统担任别驾,把兖州的事务交付给江统,给江统的信说:“过去王子师到豫州当官,还未到任,就征召了荀慈明;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们兖州有没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样贤达的人没有?”江统推荐高平的郗鉴为贤良,陈留的阮修为直言,济北的程收为方正。当时的人认为江统有知人之能。不久他被提升为黄

门侍郎、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永嘉四年( 310 )避乱逃到成皋,不久病逝。

每日一练(3)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1.解析: B D ( B 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D 项,“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不对,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

2.(1)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或对典结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每点 3 分,共 6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3. B (①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含量”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②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根据语境“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可以看出,此处用“当仁不让”来形容“杨扬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符合语境;③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也作“蔚为大观”。感情色彩错。⑤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⑥不合语境。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句中两人曾经同学)

4. B ( A 逻辑错误,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 C 错,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 D 杂糅。“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去掉“下”字)

5. A (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题干把独立的学校类比为独

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 A 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B 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 C 项排除。 D 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 A 项到位)

每日一练(4)

一、名篇名句默写

(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可。“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2.D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说法错误。

3.B

4.(1)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却不能经受攻击倾轧,大多没有安身的地方。

(2)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

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每日一练(5)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 B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B项,“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强加因果,老人避开别人的原因与出身、性格无关,他只是想在这个幽静的地方重温被人遗忘的舞步,享受这份独特的快乐。故选B。

2.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3.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二、作文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春记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荣光。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蓦然发觉,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青年绽放爱国主义青春光芒的不竭源泉。

雨果曾经说过:“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始终洋溢着一种催人奋进的激情,等着我们绽放自己的个性与光芒。时值五四青年节,虽五四运动已与我们遥远,但是,那些不畏强权、誓死捍卫祖国的青年们的精神,一直激发、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断向前奋斗。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曾经有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他们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但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永续不灭。

回望五四,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枪林箭雨,荆棘满布的艰难险阻,什么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形势,什么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志豪情。正是100年前的“五四”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激发出不同时代的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这是一个古老国家重新屹立的精神底蕴,更是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力量。

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就让我们一起,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以此,才不枉我们是华夏儿女。

每日一练(6)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诗歌鉴赏

5.今夜京城,月色明亮,放眼望去,皎洁如雪。(今夜,长安城中的月色,远远望去,月光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6.首联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月色,中间两联虚写,颔联想象白居易身处洛阳的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颈联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元稹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镜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

三、基础练习

7.B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十分出众。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①句强调明代宣德炉真品珍贵而稀少,应选“凤毛麟角”。②句强调从众多中选出优秀的,应选“百里挑一”。③句强调日本退回的核材料只是其储量和产量的很少一部分,应选“九牛一毛”)

8.A解析(B项高等院校、网络系统不应修饰部门;C项语序不当,“两款”应在“新产品”前;D成分残缺,“落实”后没有宾语。)

9.D③中的“处处”对应首句“息息相关”;⑥与①构成因果关系,①中的“口彩”对应⑥中的“人丁兴旺”;①的“过去”和⑤的“今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⑤中的“这种习俗”指代前文;②是在灯笼中突出“元宵节的花灯”的特殊地位;④承接上句的“元宵花灯”加以展开。)

10.A(B项“孤帆”代指船;C项“长安”代指朝廷;D项“红颜”代指美女)

每日一练(7)

一、基础知识练习

1.D解析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虫类蜕皮,比喻腐化堕落。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常用于褒义。积非成是:错误的东西流传久了,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珍惜:珍重爱惜;珍视:珍惜重视。

2.D(A“深坑”和“夷为平地”自相矛盾,不合逻辑。B“互联网部分新词”语序不当。C “诸”为“之于”之意,成分赘余。)

3.A(考虑内容衔接和对联仄起平落的押韵。)

4.B(A书信中起首称呼不用“家”“令”,只是转述时的尊称。C问好和“此致”有两种写法,但“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D信封上应该用社会称谓,而不宜用家庭称谓,这是因为信封既是给收信人看的,让收信人确认自己是不是收信对象,又是给邮递员看的,让邮递员明白邮件应该交谁。)

二、古诗文填空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7.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三、小说阅读

11.B [由“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可知,“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错误。]

12.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职业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13.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每日一练(8)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不是医学方面的问题”曲解文意。原文说“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并非不是医学问题。故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实例”“目的是为游戏开发者指明方向”错误。举出的例子是教育游戏让课本知识更生动直观,并非为了说明其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再者举出这类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游戏本能是可以被借助用来转化为创造功力的。故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进入虚拟空间,自我操纵游戏的结局”说法片面,原文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表述不妥当。B项,“只要……就……”错误。结合文本内容“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分析可知,除家庭外还有教育的因素,因此这种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C项,“如果能将游戏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游戏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故选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万众瞩目:表示大家十分关注。引人注目:指吸引人的注意(一般指在现场或当场)。现在资讯发达,对重大案情关注的人基本都不在现场。

此处是说大家十分关注“昆山反杀案”,选用成语“万众瞩目”。第二处,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终于有了结果。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真相大白)。文中是指案件的法律判决,即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终认定而不是指案件的调查结果,选用成语“尘埃落定”。第三处,动辄得咎:指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处分。咎由自取:指所受到的责备、惩处或祸害都是自己造成的。后者有明显的批评意味,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选用成语“动辄得咎”。第四处,惩恶扬善:惩处邪恶,褒扬善行。除暴安良: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前者表达的是一种信念、愿望和价值取向,后者侧重实际行为。此处是说将这起案件认定为正当防卫,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惩处邪恶,褒扬善行的良好氛围。再说对于全社会的人来说,不是都有“除暴安良”的实力和条件。选用成语“惩恶扬善”。故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昆山市公安机关以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由,对该案作出撤销案件”,划线句子成分残缺,“作出”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宾语中心语。再来看选项,A项,“不负刑事责任”主语不明;C项,句式杂糅,“昆山市公安机关认为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由”句式杂糅;D项,前一个句子结构不完整,“以……”是介宾结构,不能担任句子的谓语,应组成“以……为……”结构。故选B。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境和选项,只有D项的语序比较恰当地对应了前面的三句话逻辑,范围由小到大,性质从正面到反面,符合一般的逻辑思路。故选D。

7. 【参考答案】①“贵校”改为“我校”;②“鼎力”改为“诚挚”;③“到时候”改为“届时”;④“期许”改为“期待”;⑤“惠顾”改为“莅临”。

每日一练(9)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理解原句,“温问去意”的意思是“桓温询问他离去的本意”,“温”做主语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BC两项。根据理解原句,“温笑曰”的意思是“桓温笑道”,“温”作主语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D。故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A,“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不设”错,中央机关和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

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D,“忤逆了皇上”、“升迁”两处皆错,应为:忤逆了桓温;降职。故选D。

4.【参考答案】(1)我家在益州,我接受命令从远道来到这里,现在接受桓公的旨意自杀,没办法使自己的尸骨返回家乡。

(2)又过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想要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的事,适逢(恰逢)习凿齿病死,这件事便中止(没有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被命”,接受命令;“今”,现在;“自裁”,自杀;“无由”,没办法;“其”,代词,代自己。(2)“俄”,不久;“以”,因为;“使”,让;“典”,主管;“会”,适逢。

【参考译文】

习凿齿,字彦威。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召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桓温便升迁他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

当时桓温有野心异志,将蜀地一位通晓天文术数的星人请来,夜里握住他的手询问国家命运气数的长短。星人道:“国运绝无忧患,到五十年以后就难以预测了。”桓温不高兴,便不再追问。过了一天,桓温送给星人绢一匹,钱五千文。星人便急忙奔告习凿齿说:“我家在益州,我接受命令从远道来到这里,现在接受桓公的旨意自杀,没办法使自己的尸骨返回家乡。因为足下仁厚慈爱,请为小人备棺立碑安葬于黄土。”习凿齿问其缘故,星人说:“桓公赐绢一匹,是让小人自缢,钱五千文,是置办棺材之费。”习凿齿说:“足下差一点因误会而死!足下曾听说过干知星宿吉凶有不杀之义吗?桓公这是用丝绢跟足下开个玩笑,赐钱是供路途费册,这是让足下离开回乡而已。”星人大喜,第二天天一亮就去辞别桓温。桓温询问他离去的本意,星人以习凿齿之言作答。桓温笑道:“习凿齿担心足下因误解而死,足下倒是因误解而得生。然而这真是三十年白读儒书,不如一问习主簿。”

习凿齿多次升迁,任别驾从事。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当时做丞相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见。”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当时有个僧人释道安,俊逸善辩有高才,从北方到荆州,与习凿齿初次会见。释道安道:“弥天释道安。”习凿齿应声道:“四海习凿齿。”当时人认为这是绝妙对句。

当时桓温图谋篡位,习凿齿闲居襄阳郡里,著写《汉晋春秋》载定正逆来节制桓温,书起于汉光武帝,终止于晋愍帝。一直到襄阳被前秦苻坚占领,苻坚平素多闻习凿齿的大名,便用轿子将习凿齿与释道安一起送到长安。相见后,与他交谈,十分欣赏他,赐赠礼物非常丰厚。又因为习凿齿跛足,苻坚给各镇的文书中说:“从前晋朝司马氏平定吴国,利在获得陆机、陆云二位才士;今日我平定汉南,所获得仅仅是一个半人而已。”不久习凿齿因病返回襄阳,又过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想要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的事,适逢(恰逢)习凿齿病死,这件事便中止(没有结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答案】(1)言笑晏晏不思其反

(2)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

每日一练(10)

一、阅读现代诗歌,完成问题。

1.作者却用一些浅显而贴切的比喻表述了自己的态度和意愿,就是说无论生活怎样,“我”都会以一颗热爱生活、感恩生命的心态去迎接,去面对,迎接自然界给予的风雪与雨露,去面对困苦艰难的挑战。全诗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是从主观积极的一面开始,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5题。(15分)

2. (4分)答案示例一:第画线句部分通过对白杨树富有象征意味的描写,表达了生命既要相互支撑又要有个性的体悟,承接上一段“我”对单调生活不满的感受,与下文的对生命的感受也有内在联系,我觉得不必删去。

答案示例二:第画线句部分通过对白杨树富有象征意味的描写,表达了集体由个体组成、个体要有自己个性的体悟,与下文所给的弱水河带给“我”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受有一定隔阂,后文仍然继续写“我”骑单车出来见到的景色,这部分文字放在这里显得突兀,我觉得可以删去。

评分说明:是否可以删去的判断不给分,依据考生分析合理程度给分。

3.(3分)答案示例:画线部分将沙砾比作皮肤,将流沙比作皱纹,将风暴比作张开喉咙向上天发出的嘶吼,喻体选择贴切新颖又有视觉冲击力,与戈壁严酷(或强悍/充满自然的伟力)的环境特点相契合,也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悲怆的情感。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4.(4分)答案示例:全文围绕沙漠、弱水河、绿洲进行构思,第段承接上文对弱水河的描写、思考及“我”的生活状态,转入“我”走入草滩、戈壁、沙漠的所见所思,将前五段中的生命思考以“我”的体验加以具体化和深化。第段是从对沙漠、弱水河、绿洲的描写和思考,转入“我”的感悟思考的关键节点,在全文构思上有重要作用。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5.(4分)答案示例:本文赞美了艰难无奈中坚持抗争、生生不息的生命,对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很有启示作用。在生活的困境中,我们应当汲取力量、坚忍不拔,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才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每日一练(11)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3.B

4.C

5.C

6.(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

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每日一练(12)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C

【解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

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2.【答案】A

【解析】按照“对仗”的规则[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对“水面”和“楼上”,(定中短语相对)“雨细”对“风回”,(主谓短语相对)“墙头雨细”和“水面风回”相对:即可选A项了。3.【答案】B

【解析】从四个选项上看,此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

4.【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排除法,即选D项。

二、文言文阅读

5.【答案】B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

1、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一、小小书法家 二、连线找朋友 雪花 盛开 柳枝 飞舞 鲜花 发芽 祖国 广大 答案: 雪花 盛开 柳枝 飞舞 鲜花 发芽 祖国 广大 三、小蜜蜂,学说话 例:小树已经长高了。 已经 。 答案:合理即可。 四、快乐数笔画 1、 2、 3、 答案: 广共有三画,第二笔就是heng 已共有三画,第三笔就是shu wan gou 斗共有四画,第四笔就是shu 五、读一读 祖国多么广大 北方的小朋友, 用雪堆个胖娃娃; 南方的小朋友, 来到郊外采野花。 北方过冬,南方过夏, 亲爱的祖国多么广大! 广 已 斗 共------- 画,第二笔就是 -----------。 共-------画,第三笔就是-----------。 共-------画,第四笔就是-----------。

2、小帆船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ìn fēng yáng fān tái wān wèn hòu gào sù mìng lìng 答案: 信封 远帆 台湾 问候 告诉 命令 二、比一比,再组词。 { 答案: 台(台风 上台) 告(告诉 转告) 令(命令 下令) 今(今天 今年) 三、给下面的生字各组两个词语。 台:( ) ( ) 令:( ) ( ) 伴:( ) ( ) 告:( ) ( ) 伙:( ) ( ) 问:( ) ( ) 答案: 台(台灯)(台湾) 令(命令)(下令) 伴(伙伴)(陪伴) 告(告状)(告诉) 伙(伙食)(一伙儿) 问(问好)(问候) 四、读一读,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天到了,天气( ) 了。 2、我有一件绿色的( ) 。 3、日月潭在我国的( ) 省。 答案: 1、冬天到了,天气(凉)了。 2、我有一件绿色的(上衣)。 3、日月潭在我国的(台湾)省。 { 台 告 令 今

最新人教版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语文九年级

人教版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语文九年级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156页) 一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等。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

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的影响 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巨幅图画,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幅图画就是以为体裁创作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白雪覆盖大地的辽阔景象,一边是旭日东升,红日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2(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黄沙漫天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润泽妥善杀鸡取卵如火如荼 B.润泽妥当以卵击石如日中天 C.滋润妥善杀鸡取卵如日中天 D.滋润妥当以卵击石如火如荼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夺冠】2020高考语文专题早读晚练32

夺冠2020高考语文早读晚练(三十二) 一、早读材料 一吟诗诵词 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琴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丈君当垆卖酒之处,此代指成都。 二成语(常见近义成语十) 91.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92.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93.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94.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5.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忐忑不安:心虚不定的意思。//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8.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 99.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义,正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0.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天渊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三文言文析读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父为高密都尉。忠元始中以父任为郎,署中数十人,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王莽时为新博属长,郡中咸敬信之。 更始立,使使者行郡国,即拜忠都尉官。忠遂与任光同奉世祖,以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因从攻下属县。至苦陉,世祖会诸将,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即以所乘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之。 进围巨鹿,未下,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城内之,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而令亲属招呼忠。时,宠弟从忠为校尉,忠即时召见,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诸将皆惊曰:“家属在人手中,杀其弟,何猛也!”忠曰:“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世祖闻而美之,谓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忠曰:“蒙明公大恩,思得效命,诚不敢内顾宗亲。”世祖乃使任光将兵救信都,光兵于道散降王郎,无功而还。会更始遣将攻破信都,忠家属得全。 六年,迁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十四年,

2020高考语文 早读晚练(十二) 粤教版 精品

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十二早练十二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勒紧 /敲诈勒索骁勇 /妖娆抨击 /怦然心动跻身 /济济一堂 B.载.体 /荆棘载.途紧俏. /刀鞘.市侩. /脍.炙人口教诲. /风雨如晦. C.炽.烈 /博闻强识.文牍. /亵渎.对峙. /恃.才傲物弹劾. /放浪形骸. D.痊愈. /瑕不掩瑜.庇.佑 /毗.邻契.合 /锲.而不舍滂.沱 /气势磅.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4、把文段后面的5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 段话。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进为退,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

1、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一、小小书法家 二、连线找朋友 雪花盛开 柳枝飞舞 鲜花发芽 祖国广大 答案: 雪花盛开 柳枝飞舞 鲜花发芽 祖国广大 三、小蜜蜂,学说话 例:小树已经长高了。 已经。 答案:合理即可。 四、快乐数笔画

1、 2、 3、 答案: 广共有三画,第二笔是heng 已共有三画,第三笔是shu wan gou 斗共有四画,第四笔是shu 五、读一读 祖国多么广大 北方的小朋友, 用雪堆个胖娃娃; 南方的小朋友, 来到郊外采野花。 北方过冬,南方过夏, 亲爱的祖国多么广大! 2、小帆船 广 已 斗 共------- 画,第二笔是-----------。 共-------画,第三笔是-----------。 共-------画,第四笔是-----------。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ìn fēng yáng fān t ái wān wèn hòu gào sù mìng lìng 答案: 信封 远帆 台湾 问候 告诉 命令 二、比一比,再组词。 { 答案: 台(台风 上台) 告(告诉 转告) 令(命令 下令) 今(今天 今年) 三、给下面的生字各组两个词语。 台:( ) ( ) { 台 告 令 今

令:()( ) 伴:( ) ( ) 告:( ) ( ) 伙:( ) ( ) 问:( ) ( ) 答案: 台(台灯)(台湾)令(命令)(下令)伴(伙伴)(陪伴)告(告状)(告诉)伙(伙食)(一伙儿)问(问好)(问候) 四、读一读,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天到了,天气()了。 2.我有一件绿色的()。 3.日月潭在我国的()省。 答案: 1、冬天到了,天气(凉)了。 2、我有一件绿色的(上衣)。 3、日月潭在我国的(台湾)省。 五、反义词 天--- ()浅---()弯---() 答案: 天----地浅---深弯---直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6(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莱。莱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5

晚练 5 1. B 【解析】A项,“得心应手”为“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用在此处合乎语境;B 项,“八面玲珑”意为“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此处语境不合,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左右逢源”;C项,“枝繁叶茂”意为“枝条繁多,绿叶茂密”,合乎语境;D项,“不能自持”意为“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用在此处合乎语境。 2. 草根发明难有市场。【解析】概括要抓住语段核心问题“这么好的发明何时能在上海获得‘用武之地’?”用一句陈述句准确表述。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4)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 B 【解析】趋:快步走。 5. C 【解析】A项“以”分别为“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于”分别为“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被”;C项“乎”均为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呢”;D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 6. B 【解析】①是说魏文侯礼贤下士,④是说魏文侯善听音乐,⑤是子方对子击诘问的回答。 7. D 【解析】“愤然与之绝交”错,原文为“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8. (1)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 (2)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的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参考译文】 魏文侯用卜子夏、田子方担任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各地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接着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凭什么知道?”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附答案)

高三语文午练(3月13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 从9月30日至10月3日,一股让人始料未及的楼市限购风潮,在全国各大城市间________,9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新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2) 他因为家里开着棋社,从小就________,对下棋颇有心得。 (3) 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 曼延耳熟能详良莠不齐 B. 蔓延耳濡目染鱼目混珠 C. 曼延耳濡目染鱼目混珠 D. 蔓延耳熟能详良莠不齐 。 答案. B (蔓延:像蔓草一样地延伸,引申为传播散布。曼延:曼,长,延长。连绵不断。多指山脉、河流、道路等接连不断。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够详尽地记下来。良莠不齐:喻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喻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这次“国十条”明确叫停了上述“因噎废食”的做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出台限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 B. 只是,如果这种道德行为不是出自于自觉,而是持之以强力,而且加以推广,则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 C. 《读者来信》的话题新鲜,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不仅中学生阅读这些鲜活故事和案例感到亲切,看到小学生的来信也能变成报纸上的铅字文章,很多人还会生出跃跃欲试的想法。 D. 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 答案. B (A项成分残缺,“发展”后加“的有关政策”。C项语序不当,将“不仅”放到“感到亲切”的前面。D项句式杂糅) 3. 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 男儿何不带吴钩 B. 千树万树梨花开 C. 长江万里白如练 D. 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 A (A项是借代,其他是比喻) 4.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汉字是方块字,是图像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语言和语音联系密切但并不等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语言、多元的种族、多元的宗教、多元的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最具有包容性。一个地方的哲学跟地域、经济、生长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本质之如何。 ①拼音文字② 图像性的文字可以从图像的直觉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③ 所以有语

(完整word)高三语文早读晚练(3638

夺冠2009高三语文早读晚练36 一、早读材料 一、吟诗诵词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总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二、成语(经常被误用的成语二)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三、文言文析读狱中上母书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男女第。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孝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缡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四、美文赏读 重返亭子间的感悟 有人问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赚钱一刻是何时”老李曰,“开一爿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月落打佯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老李作答时,一脸真诚。一旁聆听之人也不无

高中语文每日一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每日一练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劝诫子孙为人处世之道,治家守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 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手捧数百封家书,感喟涕流:我是全北京最 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的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 地“”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 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娓娓道来富有衣食住行嫁接 B.侃侃而谈富足悲欢离合链接 C.娓娓道来富有衣食住行链接 D.侃侃而谈富足悲欢离合嫁接 1.C解析“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侃侃而谈”,形容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含褒义。根据前文“晓之以理”可知用“娓娓道来”。“富有”,强调的拥有的多。“富足”,强调足够满意。根据前文的“几百封”可知用“富有”。“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悲欢离合”,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根据后面的“平常生活”可知用“衣食住行”。“嫁接”和“链接”都是比喻用法, 过去和现在之间,用“链接”更恰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2015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及详细答案(一)

高考语文早读晚练一 早练一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估计桎梏痼疾故弄玄虚余勇可贾 B.负疚针灸马厩既往不咎鸠占鹊巢 C.慰藉押解告诫戒骄戒躁心存芥蒂 D.喧嚣发酵枭雄惟妙惟肖响彻云霄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 ..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 ....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 .....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 来,精致 ..且迷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完《南京!南京》之后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这是中国新锐导演陆川用四年时间制作的比较出色的一部历史大片。 B.如果不重视语文学习,那么即使考上了大学,但在谈吐和写作中也还是语病百出,就会被人贻笑大方。 C.近日,《南方日报》等报纸关于《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问题作了详细的报道,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举例来说,如果对儿童的知识与他们的鞋子尺寸联系起来做统计,则不难发现脚大的儿童的知识多。 ②其实,有条件服补品的儿童健康状况良好究竟与这种补品有多大关系是值得怀疑的。 ③这个例子虽显得可笑,但是在广告中不难发现,常有宣传某种补品对儿童如何有利的统计。 ④对统计结果误解的一大原因,是由于人们不知道相关性和因果性之间是有区别的。 ⑤但这显然并非因果性造成的,因为脚大的儿童一般年龄也较大,而影响知识多少的正是年龄。 A.④①⑤③②B.②①⑤③④ C.④①③⑤②D.②①③⑤④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晨光课时练及答案

1晨光 1.读一读 光光亮亮光 成变成成为 处到处处处 2.猜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A.风 B.雨 C.星星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2)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点头。 (3)青石板上钉银钉,夜里发光亮晶晶,若问明灯有多少?天下无人数得清。 3.选一选,填一填,使句子变完整。 A.鸟儿,鸟儿,快来吃美味的早点 B.树儿,树儿,快看我跳优美的舞 C.云儿,云儿,快听我唱好听的歌声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晨光对风说:“风儿,风儿,快看我漂亮的衣衫。”风儿就醒了。 风对树说:“ _______________。”树就醒了。 树对鸟说:“_______________。”鸟就醒了。 鸟对云说:“________________。”云就醒了。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都知道云是水蒸气变的。云如果遇到了冷空气,云里的一些小水珠就 会结成一粒粒的小冰珠。这些小冰珠碰来撞去,小水珠不断地合并到小冰珠的 身体上。小冰珠变得胖胖的、重重的,在半空里站不住脚,就会往下掉。 小冰珠们往下掉时,遇到下边的热空气,就又化成了一滴滴的雨点。 滴滴答,滴滴答!雨点落在山上、地上,落在海洋里、江河里、池塘里。 (1)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前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粒——一粒粒一片——一片片 一滴——一滴滴一朵——一朵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填写“云变成雨”的过程。

云遇到()→结成()→往下掉时遇到()→化成雨(3)请你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雨点落在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江河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云是什么变的?又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9(附答案)

高三寒假每日一练19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 宿赞公房① 杜甫 杖锡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①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②杖锡:柱着锡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 B.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 C.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D.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 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杜甫的《登高》中“,”两句,表现了诗人孤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3)李贺在《雁门大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豪迈之情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安之情使与日供增。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应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的爱称一一西红柿。 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才在餐桌上初露头角。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 )。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最终总会出现的人。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有一天,他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帝。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现在,无论中餐、西餐,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B.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C.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D.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西,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历程敢为人先鬼使神差品味 B.进程敢作敢当阴差阳错品味 C.历程敢为人先鬼使神差回味 D.进程敢作敢当阴差阳错回味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摸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而敬远之

晨读晚练(一)

晨读晚练(一) 日积月累成语篇(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人生必运用)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日积月累名言篇(必背比思考必运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日积月累古典诗词篇(让作文充满诗意,让人生充满诗意)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 1.春夏秋冬

1 春夏秋冬 一、把b ǎ生sh ēn ɡ字z ì和h é相xi ān ɡ对du ì应y īn ɡ的de 音y īn 节ji é连li án 起q ǐ来l ái 。 二、读d ú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 í语y ǔ。 hu ā 红 三、读d ú一y ì读d ú,连li án 一y ì连li án 。 四、春ch ūn 夏xi à秋qi ū冬d ōn ɡ四s ì个ɡè季j ì节ji é各ɡè有y ǒu 什sh én 么me 特t è点di ǎn ?请q ǐn ɡ你n ǐ写xi ě一y ì写xi ě。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栏 chu ī r ù ch í pi āo shu āng lu ò 筏筏 落 飘 霜 池 入 吹 ch ūn f ēng d ōng xu ě f ēi ni ǎo 春风 秋霜 夏雨 池草 鱼 落 青 出水 吹 降

一、参考答案:飘—piāo霜—shuāng 吹—chuī落—luò入—rù池—chí 二、春风冬雪花飞鸟 三、春风吹秋霜降夏雨落池草青鱼出水 四、提示:春天:燕子从南方回来了,桃花开了。 夏天:荷花开了,青蛙在荷塘里唱歌。 秋天:水果成熟了。 冬天:北风吹,雪花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课课时练(含答案)

1 观潮 第一课时 一、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èn)雷涨(zhǎnɡznànɡ)潮飞奔(bēn bèn)而来 横(hénɡ hènɡ)卧颤(chàn zhàn)动浩(ɡào hào)浩荡荡 笼(lónɡ lǒnɡ)罩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 háo hào)浪吼二、看拼音,写词语。 jù shuō pàn wànɡɡǔn dònɡ dùn shí()()()()dà dī zhú jiàn dì zhèn yú bō()()()()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昂首()() 人()人()齐头()() ()天()地()()鼎沸 若()若()()()西去 风()浪() 四、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九笔的笔画是“|”。() 2.“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中的“依旧”意思是“使人预料不到”。()

3.“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这句话是比喻句。() 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五、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不是近义词的选项。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的观潮日。() A.一次 B.一回 C.一日 2.宽阔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A.宽容 B.辽阔 C.宽广 3.过了好久 ..,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A.许久 B.很久 C.长久 4.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A.犹如 B.相同 C.宛如 5.顿时 ..,海塘大堤上人声鼎沸。() A.霎时 B.刹那间 C. 一时 1 观潮第一课时答案 一、划去的音节: mēn znànɡ bèn hènɡ zhàn ɡào lónɡ diàn hào 二、据说盼望滚动顿时大堤逐渐地震余波 三、相接东望山海并进漫卷人声隐现奔腾平静 四、1.√ 2.X 3.X 4.√ 五、1. C 2. A 3. B 4.C 5.C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6(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锻炼,怡情理性,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求截长补短,。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纯恃天赋或环境影响造成的趣味,纯正的可凭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缺;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某派别的传统习尚,坐井观天,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鉴别力愈可靠,你的透视也就愈正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扩充触类旁通不足为凭寓于 B.扩展触类旁通不足为奇寓于 C.扩充融会贯通不足为凭囿于 D.扩展融会贯通不足为奇囿于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玩索的作品愈多,风格愈纷歧,种类愈复杂,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B.你玩索的作品愈多,风格愈纷歧,种类愈复杂,你的资料愈丰富,鉴别力愈可靠,你的透视也就愈正确 C.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可靠,你的鉴别力也就愈正确 D.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 B.轻易不能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也不必完全摆脱 C.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D.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所以不必完全摆脱,也不能轻易摆脱 附加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抚 ..,明代的职责是代替天子安抚受灾难后的百姓,清朝时作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