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计算公式

附件一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一、处方指标( 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均用药品种数每次就诊人=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就诊药物总费用

人均药费

每次就诊=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抗菌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注射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用药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表达方式:

院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出总品种数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数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表达方式:

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总费用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

100?=同期总出院人数总例数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百分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 4.DDDs (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该药(某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一定时期某药DDD g DDDs )

=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100

DDD ?=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 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 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6.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已使用药品总费用已使用抗菌药物总费用

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抗菌药物费用占

7.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

DDD DDD ?=)

(累积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

使用量(累计抗菌药物特殊品种

分率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百量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s s 8.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总例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

出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

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 (三)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Antimicrobial drugs use indicator of perioperative clean incision)。

1.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清洁手术总例数

用抗菌药物例数

清洁手术预防

用抗菌药物百分率清洁手术预防

2.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表达方式:

菌药物总例数

同期清洁手术预防用抗物总天数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清洁手术预防用

=

3.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0.25.00.25.0?-=-数

同期进行清洁手术总例小时内给药例数

清洁手术前

小时内给药百分率清洁手术前

4.重点外科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1)髋关节置换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0.25.00.25.0?-=-总例数同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小时内给药例数

髋关节置换术前

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髋关节置换术前 (2)膝关节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

0.25.00.25.0?-=-总例数

同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小时内给药例数

膝关节置换术前

药百分率

小时内给膝关节手术前

(3)子宫肌瘤切除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

0.25.00.25.0?-=-术总例数

同期进行子宫肌瘤切除小时内给药例数

子宫肌瘤切除术前

小时内给药百分率子宫肌瘤切除术前

附件二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单剂量剂量单位DDD值

单位DDD

青霉素钠注射剂 1.6MU 支 1.600 MU 克 3.6g 青霉素钠注射剂4MU 支 4.000 MU 克 3.6g 青霉素钠注射剂0.8MU 支0.800 MU 克 3.6g 青霉素Ⅴ片0.125g 片0.125 g 克 2.0g 青霉素Ⅴ片0.25g 片0.250 g 克 2.0g 苯唑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苯唑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氯唑西林胶囊0.125g 粒0.125 g 克 2.0g 氯唑西林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氯唑西林胶囊0.5g 粒0.500 g 克 2.0g 氯唑西林颗粒剂50mg 包50.000 mg 克 2.0g 氯唑西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氟氯西林胶囊0.125g 片0.125 g 克 2.0g 氟氯西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氟氯西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氨苄西林钠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氨苄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阿莫西林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1.0g 阿莫西林胶囊0.5g 粒0.5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干糖浆125mg 袋125.00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颗粒125mg 袋125.00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14.0g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15.0g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15.0g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 6.0g 支 6.000 g 克15.0g 美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2g 美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2g 美洛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6.0g 美洛西林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6.0g 阿洛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12.0g 阿洛西林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12.0g 阿洛西林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12.0g 阿洛西林钠注射剂 4.0g 支 4.000 g 克12.0g 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0.4MU 支0.400 MU 克0.6g

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0.8MU 支0.800 MU 克0.6g 苄星青霉素注射剂 1.2MU 支 1.200 MU 克 3.6g 羧苄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12.0g 磺苄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15.0g 磺苄西林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15.0g 磺苄西林钠注射剂 5.0g 支 5.000 g 克15.0g 呋布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6.0g 奈夫西林钠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3.0g 奈夫西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5.0g 双氯西林钠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阿帕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8.0g 阿扑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匹美西林钠胶囊0.25g 粒0.250 g 克0.6g 仑氨西林片0.25g 粒0.250 g 克0.8g 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1.5g 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5.0g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0.375g 粒0.375 g 克 1.125g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25g 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0.125g 支0.125 g 克 2.0g 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2.0g 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2.0g 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 2.0g 氨苄西林舒巴坦片0.125g 片0.125 g 克 1.5g 氨苄西林舒巴坦片0.25g 片0.250 g 克 1.5g 氨苄西林舒巴坦片0.375g 片0.375 g 克 1.5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3.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3.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 3.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混悬剂0.25g:60ml 瓶0.250 g 克 1.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混悬剂0.5g:60ml 瓶0.5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片0.5g 片0.5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片 1.0g 片 1.000 g 克 1.0g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0.625g 支0.625 g 克7.5g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25g 支 1.250 g 克7.6g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2.5g 支 2.500 g 克7.7g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3.75g 支 3.750 g 克7.8g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0.5625g 支0.562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 1.125g 支 1.125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 2.25g 支 2.25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 4.5g 支 4.500 g 克14.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糖浆 1.0g:156.25mg 瓶0.457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糖浆 1.5g:228.5mg 瓶 1.500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糖浆 2.0g:156.25mg 瓶 1.870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剂156.25mg 包156.25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剂187.5mg 包187.50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剂228.5mg 包228.50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0.6g 支0.600 g 克 3.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 1.2g 支 1.200 g 克 3.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2285g 片0.228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375g 片0.375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 片0.457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5625g 片0.563 g 克 1.0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625g 片0.625 g 克 1.0g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 1.6g 支 1.600 g 克15.0g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 3.2g 支 3.200 g 克15.0g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25g 支 1.25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2.5g 支 2.500 g 克14.0g 舒他西林片0.125g 片0.125 g 克 1.5g 舒他西林片0.375g 片0.375 g 克 1.5g 头孢氨苄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头孢氨苄颗粒剂 1.0g:0.5g 包 1.000 g 克 2.0g 头孢氨苄片0.25g 片0.250 g 克 2.0g 头孢唑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头孢唑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羟氨苄胶囊0.125g 粒0.125 g 克 2.0g 头孢羟氨苄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头孢拉定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头孢拉定胶囊0.5g 粒0.500 g 克 2.0g 头孢拉定干混悬剂0.125g 包0.125 g 克 2.0g 头孢拉定干混悬剂0.25g 包0.250 g 克 2.0g 头孢拉定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拉定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噻吩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噻吩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噻吩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 4.0g 头孢噻啶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头孢噻啶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硫脒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头孢硫脒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硫脒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3.0g 头孢乙氰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乙氰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替唑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6.0g 头孢替唑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6.0g

头孢沙定胶囊0.25g 粒0.250 g 克0.75g 头孢沙定干糖浆 1.0g 包 1.000 g 克0.75g 头孢匹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匹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呋辛酯颗粒剂0.125g 包0.125 g 克0.5g 头孢呋辛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头孢呋辛钠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3.0g 头孢呋辛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呋辛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3.0g 头孢呋辛钠注射剂 2.25g 支 2.250 g 克 3.0g 头孢呋辛酯片0.125g 片0.125 g 克0.5g 头孢呋辛酯片0.25g 片0.250 g 克0.5g 头孢克洛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1.0g 头孢克洛胶囊0.5g 粒0.500 g 克 1.0g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0.125g 袋0.125 g 克 1.0g 头孢克洛干糖浆60ml 瓶60.000 ml 克 1.0g 头孢克洛颗粒剂0.25g 袋0.250 g 克 1.0g 头孢克洛片0.125g 片0.125 g 克 1.0g 头孢克洛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头孢克洛片0.375g 片0.375 g 克 1.0g 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6.0g 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6.0g 头孢替安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替安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丙烯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头孢雷特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尼西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0g 头孢甲肟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甲肟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美唑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噻肟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噻肟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噻肟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4.0g 头孢曲松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曲松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曲松钠注射剂 2.5g 支 2.500 g 克 2.0g 头孢哌酮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4.0g 头孢他啶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他啶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4.0g 头孢他啶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他啶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4.0g

头孢西丁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6.0g 头孢布烯胶囊0.2g 粒0.200 g 克0.4g 头孢布烯胶囊0.2g 粒0.400 g 克0.4g 头孢米诺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米诺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泊肟干糖浆 1.0g 瓶 1.000 g 克0.4g 头孢泊肟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头孢泊肟片0.2g 片0.200 g 克0.4g 头孢地秦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 2.0g 头孢地秦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地秦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地秦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2.0g 头孢唑肟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唑肟钠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4.0g 头孢唑肟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磺啶钠(头孢磺吡苄)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唑喃钠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 3.0g 头孢唑喃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3.0g 头孢唑喃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咪唑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头孢特仑酯片0.05g 片0.050 g 克0.4g 头孢特仑酯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头孢特仑酯片0.25g 片0.250 g 克0.4g 头孢布坦干糖浆剂 1.08g 瓶 1.080 g 克0.4g 头孢布坦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头孢布坦片0.2g 片0.200 g 克0.4g 头孢布坦片0.4g 片0.400 g 克0.4g 头孢地尼胶囊0.05g 粒0.050 g 克0.6g 头孢地尼胶囊0.1g 粒0.100 g 克0.6g 头孢匹胺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匹胺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匹胺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2.0g 头孢克肟胶囊0.05g 粒0.050 g 克0.4g 头孢克肟胶囊0.1g 粒0.100 g 克0.4g 头孢克肟干糖浆50mg 包50.000 mg 克0.4g 头孢他美酯片0.18g 片0.180 g 克 1.0g 头孢他美酯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头孢吡肟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头孢吡肟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头孢吡肟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2.0g 头孢克定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匹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匹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噻利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拉氧头孢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拉氧头孢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氟氧头孢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氟氧头孢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氨曲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氨曲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剂0.25g 瓶0.250 g 克 2.0g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剂0.5g 瓶0.500 g 克 2.0g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剂 1.0g 瓶 1.000 g 克 2.0g 帕尼培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美罗培南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 2.0g 美罗培南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2.0g 美罗培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 厄他培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0g 法罗培南胶囊0.15g 粒0.150 g 克0.8g 法罗培南颗粒剂0.1g 包0.100 g 克0.8g 法罗培南片0.2g 片0.200 g 克0.8g 比阿培南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 1.2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25g 支 1.25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 4.0g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4.0g 支 4.000 g 克 4.0g 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3.0g 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注射剂 1.25g 支 1.250 g 克 3.0g 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3.0g 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25g 支 1.250 g 克 2.0g 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注射剂 1.5g 支 1.500 g 克 2.0g 头孢唑啉舒巴坦钠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3.0g 头孢他啶舒巴坦钠注射剂0.75g 支0.750 g 克 4.0g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0.125g 片0.125 g 克0.9g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0.15g 片0.150 g 克0.9g 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0.15g 粒0.150 g 克0.9g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链霉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0g 庆大霉素注射剂40TU 支40.000 TU 克0.24g 庆大霉素注射剂80TU 支80.000 TU 克0.24g 庆大霉素片40TU 片40.000 TU 克0.44g 阿米卡星注射剂0.025g 支0.025 g 克 1.0g 阿米卡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1.0g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5ml 支 5.000 ml 克0.3g 妥布霉素滴眼液0.015:8ml 支0.015 g 克0.3g 妥布霉素滴眼液0.3%5ml 支0.015 g 克0.3g 妥布霉素眼膏 3.5g 支 3.500 g 克0.3g 妥布霉素注射剂80mg 支80.000 mg 克0.24g 奈替米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35g 奈替米星注射剂150mg 支150.000 mg 克0.35g 依替米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3g 依替米星注射剂50mg 支50.000 mg 克0.3g 西索米星注射剂100mg 支100.000 mg 克0.24g 西索米星注射剂75mg 支75.000 mg 克0.24g 小诺米星注射剂60mg 支60.000 mg 克0.18g 异帕米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异帕米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阿司米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大观霉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 2.0g 新霉素滴眼液0.05g:10ml 支0.050 g 克

复方新霉素滴眼液40mg:8ml 支0.040 g 克

新霉素/麻黄素滴鼻液10ml 支10.000 ml 克

新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卡那霉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0g 卡那霉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0g 核糖霉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5g 核糖霉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1.5g 地贝卡星注射剂100mg 支100.000 mg 克0.14g 地贝卡星注射剂50mg 支50.000 mg 克0.14g 巴龙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3.0g 巴龙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 3.0g 氯霉素胶囊0.05g 支0.050 g 克 3.0g 氯霉素滴眼液0.02g:8ml 支0.020 g 克

氯霉素注射液0.25g 支0.250 g 克 3.0g 氯霉素阴道片0.05g 片0.050 g 克

复方氯霉素洗剂100ml 瓶100.000 ml

甲砜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 1.5g 四环素眼膏 2.0g 支 2.000 g 克

四环素可的松软膏 2.0g 支 2.000 g 克

四环素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土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多西环素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1g 多西环素片0.1g 片0.100 g 克0.1g 米诺环素胶囊0.05g 粒0.050 g 克0.2g 米诺环素片0.05g 片0.050 g 克0.2g 米诺环素片0.1g 片0.100 g 克0.2g 胍甲环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2g

美他环素片0.1g 片0.100 g 克0.6g 红霉素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 1.0g 红霉素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 1.0g 红霉素软膏10.0g 支10.000 g 克

红霉素软膏 4.0g 支 4.000 g 克

红霉素眼膏 2.0g 支 2.000 g 克

红霉素眼膏 2.5g 支 2.500 g 克

红霉素片(肠溶)0.125g 片0.125 g 克 1.0g 红霉素片(肠溶)0.25g 片0.250 g 克 1.0g 红霉素片(肠溶)0.725g 片0.725 g 克 1.0g 琥乙红霉素片0.125g 片0.125 g 克 2.0g 罗红霉素胶囊0.15g 片0.150 g 克0.3g 罗红霉素片0.05g 片0.050 g 克0.3g 罗红霉素片0.075g 片0.075 g 克0.3g 罗红霉素片0.15g 片0.150 g 克0.3g 克拉霉素胶囊0.25g 片0.250 g 克0.5g 克拉霉素颗粒剂0.0375g 包0.037 g 克0.5g 克拉霉素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 1.0g 克拉霉素注射剂0.6g 支0.600 g 克 1.0g 克拉霉素片0.05g 片0.050 g 克0.5g 克拉霉素片0.125g 片0.125 g 克0.5g 克拉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0.5g 克拉霉素片0.5g 片0.500 g 克0.5g 阿奇霉素胶囊0.25g 片0.250 g 克0.3g 阿奇霉素颗粒剂0.1g 包0.100 g 克0.3g 阿奇霉素颗粒剂0.25g 包0.250 g 克0.3g 阿奇霉素注射剂0.125g 支0.125 g 克0.5g 阿奇霉素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5g 阿奇霉素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0.5g 阿奇霉素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5g 阿奇霉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0.5g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0.1g 包0.100 g 克0.3g 阿奇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0.3g 吉他霉素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1.0g 吉他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吉他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吉他霉素片0.2g 片0.200 g 克 1.0g 麦迪霉素胶囊0.1g 片0.100 g 克 1.0g 麦迪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交沙霉素胶囊0.2g 片0.200 g 克 2.0g 交沙霉素片0.2g 片0.200 g 克 2.0g 罗他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0.8g 乙酰螺旋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3.0g 依托红霉素混悬剂0.125g 包0.125 g 克 1.5g

依托红霉素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1.5g 依托红霉素片0.125g 片0.125 g 克 1.5g 泰利霉素片0.4g 片0.400 g 克0.8g 泰利霉素片0.8g 片0.800 g 克0.8g 地红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0.5g 乙酰麦迪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麦白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 1.0g 竹桃霉素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1.0g 金霉素眼膏 2.5g 支 2.500 g 克

环酯红霉素片0.125g 片0.125 g 克0.75g 环酯红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0.75g 万古霉素注射剂(稳可信)0.5g 支0.500 g 克 2.0g 去甲万古霉素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 1.2g 多粘菌素B注射剂50mg 支50.000 mg 克0.15g 粘菌素(多粘菌素E)注射剂0.15g 支0.150 Mu 克 3.0MU 替考拉宁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替考拉宁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舒巴坦钠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 1.0g 舒巴坦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0g 林可霉素滴眼剂0.2g:8ml 支0.200 g 克

林可霉素注射剂0.6g 支0.600 g 克 1.8g 林可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 1.8g 克林霉素胶囊0.075mg 粒0.075 g 克 1.2g 克林霉素胶囊0.15g 片0.150 g 克 1.2g 克林霉素凝胶10.0g 支10.000 g 克

克林霉素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 1.8g 克林霉素注射剂0.6g 支0.600 g 克 1.8g 克林霉素注射剂0.9g 支0.900 g 克 1.8g 克林霉素片0.075g 片0.075 g 克 1.2g 甲硝唑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5g 甲硝唑注射剂0.915g 支0.915 g 克 1.5g 甲硝唑氯已定洗剂100ml 瓶100.000 ml 克

甲硝唑片0.2g 片0.200 g 克 2.0g 甲硝唑阴道泡腾片0.2g 片0.200 g 克0.5g 替硝唑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替硝唑胶囊0.5g 粒0.500 g 克 2.0g 替硝唑注射剂0.4g 瓶0.400 g 克 1.5g 替硝唑注射剂0.8g 瓶0.800 g 克 1.5g 替硝唑片0.5g 片0.500 g 克 2.0g 替硝唑阴道泡腾片0.2g 片0.200 g 克

奥硝唑注射剂0.25g 瓶0.250 g 克 1.0g 奥硝唑注射剂0.5g 瓶0.500 g 克 1.0g 奥硝唑片0.25g 片0.250 g 克 1.5g 奥硝唑片0.5g 片0.500 g 克 1.5g

塞克硝唑片0.25g 片0.250 g 克 2.0g 磷霉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8.0g 磷霉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8.0g 磷霉素注射剂 4.0g 支 4.000 g 克8.0g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0.15g 粒0.150 g 克 1.5g 夫西地酸注射剂0.125g 支0.125 g 克 1.5g 夫西地酸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5g 夫西地酸乳膏10g 支10.000 g 克

利福霉素钠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0.6g 利奈唑胺注射剂0.2g:100ml 支0.200 g 克 1.2g 利奈唑胺注射剂0.4g:200ml 支0.400 g 克 1.2g 利奈唑胺注射剂0.6g:300ml 支0.600 g 克 1.2g 利奈唑胺片0.4g 片0.400 g 克 1.2g 利奈唑胺片0.6g 片0.600 g 克 1.2g 磺胺嘧啶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 4.0g 磺胺嘧啶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4.0g 磺胺嘧啶片0.5g 片0.500 g 克0.6g 磺胺甲噁唑片0.5g 片0.500 g 克 2.0g 柳氮磺胺吡啶片0.25g 片0.250 g 克 2.0g 柳氮磺吡啶栓0.5g 粒0.500 g 克

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 0.48g:2ml 支0.480 g 克 6.08g 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 0.48g 片0.480 g 克 6.08g 增效联磺片0.48g 片0.480 g 克 6.08g 甲氧苄氨嘧啶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4g 甲氧苄氨嘧啶(TMP)片0.1g 片0.100 g 克0.4g 磺胺嘧啶锌软膏40g 盒40.000 g 克

磺胺嘧啶银软膏100g 盒100.000 g 克

磺胺嘧啶银外用散剂100g 听100.000 g 克

磺胺二甲嘧啶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250ml 瓶250.000 ml 克

吡哌酸片0.25g 片0.250 g 克0.8g 吡哌酸片0.5g 片0.500 g 克0.8g 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0.1g 片0.100 g 克0.8g 诺氟沙星滴眼剂24mg:8ml 支24.000 mg 克

诺氟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4g 诺氟沙星(氟哌酸)片0.1g 片0.100 g 克0.8g 诺氟沙星(氟哌酸)片0.25g 片0.250 g 克0.8g 氧氟沙星胶囊0.1g 片0.100 g 克0.4g 氧氟沙星滴眼剂15mg:5ml 支15.000 mg 克

氧氟沙星滴耳剂15mg:5ml 支15.000 mg 克

氧氟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4g 氧氟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氧氟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氧氟沙星眼膏 3.5g 支 3.500 g 克0.4g

氧氟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左氧氟沙星胶囊0.1g 片0.1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滴眼剂0.015g:5ml 支0.015 g 克

左氧氟沙星滴眼剂0.024g:5ml 支0.024 g 克

左氧氟沙星眼膏10.5mg:3.5g 支0.011 g 克

左氧氟沙星凝胶 5.0g 支 5.000 g 克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5g 左氧氟沙星片0.5g 片0.500 g 克0.5g 环丙沙星滴眼剂15mg:5ml 支0.015 g 克

环丙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5g 环丙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5g 环丙沙星片0.25g 片0.250 g 克 1.0g 环丙沙星片0.5g 片0.500 g 克 1.0g 洛美沙星胶囊0.1g 片0.100 g 克

洛美沙星胶囊0.2g 片0.200 g 克

洛美沙星滴耳液8ml 支8.000 ml 克

洛美沙星滴眼剂15mg:5ml 支 5.000 ml 克

洛美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

洛美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

洛美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

培氟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8g 培氟沙星片0.2g 片0.200 g 克0.8g 培氟沙星片0.4g 支0.400 g 克0.8g 芦氟沙星胶囊0.1g 片0.100 g 克0.2g 芦氟沙星片0.2g 片0.200 g 克0.2g 司帕沙星胶囊0.1g 片0.100 g 克0.2g 氟罗沙星胶囊0.2g 片0.200 g 克0.4g 氟罗沙星胶囊0.4g 片0.400 g 克0.4g 氟罗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4g 氟罗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氟罗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莫昔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莫昔沙星片0.4g 片0.400 g 克0.4g 加替沙星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4g 加替沙星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加替沙星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0.4g 加替沙星注射剂0.4g 支0.400 g 克0.4g 加替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加替沙星片0.2g 片0.200 g 克0.4g 依诺沙星胶囊0.1g 粒0.100 g 克0.8g

依诺沙星胶囊0.2g 粒0.200 g 克0.8g 依诺沙星注射剂0.2g:100ml 瓶0.200 g 克0.4g 依诺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8g 依诺沙星片0.2g 片0.200 g 克0.8g 妥舒沙星片0.15g 片0.150 g 克0.9g 妥舒沙星片0.3g 片0.300 g 克0.9g 格帕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4g 吉米沙星片0.32g 片0.320 g 克0.32g 曲伐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2g 司帕沙星胶囊0.1g 粒0.100 g 克0.2g 司帕沙星片0.15g 片0.150 g 克0.2g 司帕沙星片0.1g 片0.100 g 克0.2g 帕珠沙星注射剂0.3g 支0.300 g 克 1.0g 帕珠沙星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 1.0g 莫匹罗星软膏 5.0g 支 5.000 g 克

两性霉素B注射剂25mg 支25.000 mg 毫克35mg 两性霉素B注射剂50mg 支50.000 mg 毫克35mg 两性霉素B注射剂 5.0mg 支 5.000 mg 毫克35mg 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剂10mg 支10.000 mg 毫克35mg 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剂 2.0mg 支 2.000 mg 毫克35mg 制霉菌素滴耳剂1ml:0.05MU 支50.000 MU

制霉菌素滴眼剂1ml:0.002MU 支 2.000 MU

制霉菌素软膏 1.0g:0.1MU 支100.000 MU

制霉菌素片0.1MU 片100.000 MU 1.5MU 制霉菌素片0.5MU 片500.000 MU 1.5MU 制霉菌素栓0.1MU 粒100.000 MU 0.1MU 灰黄霉素霜(膏)10g 支10.000 g

灰黄霉素片0.1g 片0.100 g 克0.5g 灰黄霉素片0.25g 片0.250 g 克0.5g 克念菌素阴道片35mg 片0.035 g 毫克6mg 克念菌素阴道片5mg 片0.005 g 毫克6mg 咪康唑阴道软胶囊 1.2g 粒 1.200 g 克0.1g 咪康唑胶囊0.25g 粒0.250 g

咪康唑乳膏2%20g 支克0.1g 咪康唑软膏0.2:1.0g 支0.200 g 克0.1g 咪康唑注射剂0.1:10ml 支0.100 g 克 1.0g 咪康唑注射剂0.2:20ml 支0.200 g 克 1.0g 咪康唑洗剂2%:150ml 瓶0.020 g 克0.1g 咪康唑栓0.1g 支0.100 g 克0.1g 咪康唑阴道栓0.4g 支0.400 g 克0.1g 酮康唑霜2%:150ml 支0.020 g 克0.4g 酮康唑片0.2g 片0.200 g 克0.2g 酮康唑洗剂10mg:1g 瓶0.010 g 克0.4g 益康唑(复方)乳膏15g 支15.000 g 克0.1g

益康唑软膏10g 支10.000 g 克0.1g 益康唑软膏80g 支80.000 g 克0.1g 益康唑栓50mg 支0.050 g 克0.1g 伊曲康唑胶囊0.1g 粒0.100 g 克0.2g 伊曲康唑注射剂0.25g 支0.250 g 克0.2g 伊曲康唑片0.1g 片0.100 g 克0.2g 伊曲康唑片0.2g 片0.200 g 克0.2g 氟康唑胶囊0.15g 粒0.150 g 克0.2g 氟康唑滴眼剂25mg:5ml 瓶0.025 g

氟康唑颗粒剂0.05g 包0.050 g 克0.2g 氟康唑颗粒剂0.1g 包0.100 g 克0.2g 氟康唑注射剂0.1g 支0.100 g 克0.2g 氟康唑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2g 氟康唑片0.05g 片0.050 g 克0.2g 氟康唑片0.15g 片0.150 g 克0.2g 氟康唑片0.1g 片0.100 g 克0.2g 氟康唑片0.2g 片0.200 g 克0.2g 噻康唑软膏20mg 支0.020 g

噻康唑栓0.1g 粒0.100 g 克0.3g 伏立康唑注射剂0.2g 支0.200 g 克0.4g 伏立康唑片0.05g 片0.050 g 克0.4g 伏立康唑片0.2g 片0.200 g 克0.4g 泊沙康唑滴眼剂0.01g 支0.010 g

克霉唑软膏0.1g 支0.100 g

克霉唑阴道片0.5g 片0.500 g 克0.1g 克霉唑栓0.15g 支0.150 g 克0.1g 联苯苄唑软膏0.1:10g 支0.100 g

氟胞嘧啶注射液剂 2.5g:250ml 瓶 2.500 g 克10.0g 氟胞嘧啶片0.25g 片0.250 g 克10.0g 氟胞嘧啶片0.5g 片0.500 g 克10.0g 特比奈芬乳膏0.05g:5g 支0.050 g

特比奈芬乳膏0.1g:10g 支0.100 g

特比萘芬喷雾剂15mg 瓶15.000 mg

特比奈芬片0.125g 片0.125 g 克0.25g 特比奈芬片0.25g 片0.250 g 克0.25g 卡泊芬净注射剂50mg 支50.000 mg 毫克50mg 卡泊芬净注射剂70mg 支70.000 mg 毫克50mg 头孢米诺注射剂克 4.0g 去甲万古霉素注射剂克 1.6g 注:1. 绝大部分外用制剂无DDD值;只有少数直肠给或妇科阴道给药的制剂有DDD值。

2. 凡本表未列抗菌药物DDD值的,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新编药物学》第十七

版和药品说明书中的成人每日常用平均剂量进行计算。

发布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资料来源:山西卫生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6b271105.html,/AfficheContent.asp?AfficheID=275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最新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臵、人工关节臵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 防用抗菌药物。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 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表1-1 手术切口类别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

肾功能不全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 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 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 (双通道)排泄。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抱曲松、头抱哌酮/ 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包括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拉定、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头抱地尼、头抱泊肟、头抱吡肟等;氨曲南;头抱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 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 ),调整 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包括磺苄西林;头抱替唑;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④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此组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头抱噻啶等。四环素、土霉素的应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类和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三、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样本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I 青霉素类抗生素 本类药物可分为: ( 1)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 G) , 苯氧甲基青霉素等。( 2)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如甲氧西林,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等。( 3) 广谱青霉素, 对部分肠杆菌有抗菌活性如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胞菌有抗菌活性, 如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等。 1.适应症: 青霉素: 适用于溶血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包括败血症, 肺炎, 脑膜炎, 呼吸道感染, 中耳炎以及破伤风, 气性坏疽, 炭疽, 白喉, 流脑, 梅毒, 淋病, 回归热, 钩端螺旋体病, 放线菌病等。普鲁卡因青霉素可供肌注, 苄星青霉素为长效制剂, 苯甲氧基青霉素耐酸可口服, 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 效稍差, 但对青霉素酶稳定, 可用于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 广谱青霉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青霉素相仿, 同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还可用于肠道, 尿路, 胆道, 腹腔等感染。 2.注意事项 ( 1) 无论何种途径给药, 用前必须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它过敏史, 并须先做皮试。 ( 2) 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立即给予注射肾上腺素, 吸氧, 并用升压药, 皮质激素等治疗。

( 3) 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反射增强, 肌肉痉挛, 抽搐, 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青霉素脑病) , 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或肾功能减退者。 ( 4) 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 5) 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 6) 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II.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根据抗菌谱, 抗菌活性,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 毒性的不同, 当前分为四代。第一代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 以头孢拉定为代表, 口服剂尚有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 但对部分革兰氏阴性革菌有效, 有头孢克洛, 头孢呋辛酯, 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头孢她定, 头孢哌 酮还对铜绿假单胞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除上述二种外尚有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 头孢泊肟脂等, 口服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第四代常见药为头孢吡肟, 对肠杆菌科细胞作用与第三代相仿, 但能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水解, 并对大多数革兰氏 阳性菌有效, 包括产酶的金葡菌, 还对类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有效。 1.适应症: 第一代头孢菌素: 注射剂主要用于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溶血 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败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 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而不宜用庆大霉素,因链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不敏感,因而无效。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但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各有特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菌素作用最强;二代头孢菌素次之;三代头孢菌素较弱。但对阴性杆菌的作用则三代头孢菌素明显超过二代与一代头孢菌素。因此金葡球感染不应首先三代头孢菌素,应选用一代的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 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有报道北京地区金葡萄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70%,红霉素 不能作为抗耐药金葡菌的有效药,只能作为备用药物;羧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等抗绿杆菌作用也因细菌的敏感度下降而被酰尿类青霉素(呋苄青霉素、苯咪唑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等)所取代。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加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头孢噻吩与头孢唑 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酰尿类青霉素不仅具有强大抗链球菌与绿脓杆菌的作用。而具有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等临床药理特点,因此对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 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1)吸收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 0.5~1小 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 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口服后一般均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类可被胃酸破坏,口服后只吸收给药量的30%~40%;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多粘菌 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口服后均吸收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5%~3.0%。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加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根据感染疾病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酰尿类青霉素不仅具有强大抗链球菌与绿脓杆菌的作用。而具有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等临床药理特点,因此对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1)吸收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口服后一般均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类可被胃酸破坏,口服后只吸收给药量的30%~40%;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口服后均吸收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5%~3.0%。由于各类药物的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 (2)分布: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呈游离状态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氨嘧啶、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均低,但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均属此类;苯唑青霉素、头孢立新,红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对血脑屏障穿透性则较差。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时可辅以该药鞘内注射。抗菌药全身用药后分布至浆膜腔和关节腔中,局部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100%,除个别情况,一般不需局部腔内注药。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此类药物致胎儿血清浓度与母体血清浓度之比率达50%~100%;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的上述比率达58%左右,头孢菌素、氯洁霉素、多粘菌素E、苯唑青霉素等为10%~15%;红霉素等在10%以下。妊娠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可损及胎儿第八对颅神经,发生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可致乳齿及骨骼发育受损,因此妊娠期要避免应用有损胎儿的抗菌药物。 (3)排泄: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胆汁浓度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氨基糖甙类和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氧哌青霉素等在胆汁中亦可达一定浓度;但氯霉素、多粘菌素的胆汁浓度低,故该类药物不宜作胆系感染的首选药物,必要时氯霉素可作为联合用药。病情较重的胆系感染,可

2017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各科室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一)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原则上应选择一、二代或三代头孢类等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二)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 (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三)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三、预防用药条件 (一)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

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二)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污染手术(Ⅲ类切口手术)1、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药;2、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三)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四、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抗菌药物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1)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2)针对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污染菌种类选用。 2、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3、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应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选择题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1、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乙酰螺旋霉素 D 麦迪霉素 E 吉他霉素 答案:B 【解析】大环内酯类的分类。可分为天然和半合成两类,红霉素为典型代表,包括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后者包括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 2、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 A 骨髓 B 胆汁 C 肺 D 肾脏 E 肠道 答案:B 【解析】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禁用红霉素,因为红霉素在肝脏中浓度最高,红霉素的酯化物易引起胆汁淤积为主的肝脏实质性损害,可伴有转氨酶升高、肝肿大。 3、军团菌感染应首选()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土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婴儿肺炎、结肠炎和弯曲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肠炎。 4、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 5、治疗骨及关节感染应首选()

B 林可霉素 C 麦迪霉素 D 万古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临床应用。林可霉素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时血药浓度的1.5倍,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 6、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 A 降低毒性 B 增强抗菌活性 C 扩大抗菌谱 D 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E 降低细菌耐药性 答案:E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并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7、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A 万古霉素 B 吉他霉素 C 阿奇霉素 D 交沙霉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A 【解析】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G+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机制是能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 8、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1/2会显著延长() A 林可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克林霉素 D 麦迪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万古霉素的体内过程。万古霉素主要以原形药物经肾随尿排泄,其t1/2约为6h,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t1/2会显著延长。 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1、氨基苷类药物主要分布于()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 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属于B类。 特别品种: 克拉霉素:C类。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显示本药对胚胎及胎仔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妇女禁用! 特别提醒: 红霉素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虽未证实,但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婴儿的幽门狭窄。

喹诺酮类等其他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

喹诺酮类等其他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 意事项

喹诺酮类等其他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一、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作用及特点 (一)喹诺酮分类及特征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喹诺酮类的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这是这节课主要讲到的内容。其他类的抗菌药物,主要讲大环内酯类的抗菌药物阿奇霉素。 可以看到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萘啶酸,它只具备有抗阴性抗菌的效力,对肠杆菌科的细菌非常敏感,因为它的毒性很大,只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目前第一代抗菌药物萘啶酸已经在临床不使用。第二代抗菌药物,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的吡哌酸,同样也就是革兰氏阴性抗菌活性增强,也主要用于尿道和痢疾,现在使用的量已很少了。第三代类的抗菌药物是在上个世纪80年到90年代出现得,比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它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是强的,对阳性球菌也有一定作用,比如说呼吸喹诺酮,它可以用于社区和院内的肺炎的治疗,以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还有消化道系统感染的治疗。到这个世纪新出的第四代的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它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强了对阳性球菌的作用,以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它的抗菌谱更广泛、更全面。

看一下不同的喹诺酮类的分类,刚才大概说了一下,对于第一代说到的萘啶酸,第二代有氧氟沙星、吡哌酸和氟洛沙星,到第三代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和帕珠沙星,到第四代的曲伐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不同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它的抗菌药谱已经达到抗阴性杆菌的作用,变化不大,但是抗阳性球菌的作用是一定增加的。而对于非典型病原体像第三代的喹诺酮类的药物,还有第四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作用是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厌氧菌的作用,它的抗菌谱增加了,所以它对于不同部位的感染的应用范围也增加了,比如说像第一代的萘啶酸只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而对于第二代它可以用于肠道以及尿道的系统感染,而对于第三代、第四代它可以用于各系统感染的治疗。看一下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它们具体的抗菌谱是什么样的?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可以看到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它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那对于表皮葡萄球菌也有比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环丙沙星来说,它的抗肺炎链球菌和链球菌的作用要弱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而对于粪肠球菌头孢类的抗菌药物是耐药的,而对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它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抗菌活性比较强,而环丙沙星这方面研究不详尽。同样对于阿奇霉素它只有抗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对肺炎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粪肠球菌是同样耐药的,对表皮葡萄球菌阿奇霉素也是无效的。看特别要注意,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对于莫西沙星来说,它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每阴性的葡萄球菌,它也有30%以上的敏感性。而对于革兰氏阴性抗菌以及常见的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流感嗜血杆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 评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一、抽样方法 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工作。每月选择全院部分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数量不低于25%)重点进行检查。每名医师的处方或医嘱不少于50份,重点抽查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医学科医师处方。 二、点评内容 (一)病区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1、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要对本科室20%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评价,并填写《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汇总被评价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在次月的10日前,送交医务部备案。 2、医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结果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二)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处方点评小组对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如不足50份,按实际份数计算),填写《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附件三),统计相关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

按月汇总点评结果后上交医务部。 三、监督管理 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问责,对其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提出警告,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体系中。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知丁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6月12日04:55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感冒是否就用抗菌药 感冒了,是否就用抗菌药物,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 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我们常说的“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所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当然,有时感冒会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如果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或症状加重,应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每种抗菌药仅对某些细菌起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必须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而不能随意用药。 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何正确服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不仅仅要选择恰当,而且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与给药频次,每种抗菌药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规律服用药品,有的病人喜欢一次服用当日全部药物,这样使药物在血中浓度太高,易造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同时如果漏服药物后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而不是自行补服药物。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发表时间:2019-11-18T14:40:11.890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8期作者:龚丽丽 [导读]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往往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往往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肥胖、术前营养不良、糖尿病、慢性阻塞肺气肿、恶性肿瘤)、医源性因素(手术部位、住院时间、有无植入物)、抗生素的使用(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太长)、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技巧和缝合技术、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低温等危险因素引起的。SSI包括切口层感染、平片感染、充填网塞感染、材料污染或过期,其中充填网塞感染的原因有外源性的术野污染、内源性的术野污染、补片缝线选择不当、术中补片卷曲等。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患者死亡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等,不过如何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若使用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反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手术部位感染多发于术后5~6日,超过80%的手术感染发生于术后30内。国际联合委员会健康组织的SSI判断临床标准为:①伤口中引流出大量脓性物质;②伤口自发裂开,伴随着脓性引流液;③伤口取样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④围手术期切口红肿或引流物流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原则包括术前用药时机、预防用药选择与剂量、疗程、给药途径这四个方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术前用药时机:目前不用的指南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都有着不同的规定,美国CDC2017建议在清洁切口的手术中,缝合切口后即使存在引流管也无须追加预防用抗菌药物;WHO2016反对在术后延长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时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提出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污染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SHEA/IDSA2014建议所有类型的手术术后24小时应停止使用抗菌药物;NICE2008建议在麻醉开始时给予单剂量抗菌药物。根据手术的具体类型,术前用药时机可以选择手术切皮前,在皮肤或粘膜切开前的30min~60min内静脉输注给药,同时要考虑药物的半衰期,保证抗菌药物足以在手术过程中杀灭细菌。 预防用药选择与剂量:国内外指南关于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倾向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针对格兰阳性菌则推荐克林霉素、万古霉素,针对阴性菌主要推荐氨基糖苷类等;国外指南则是按照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选择抗菌药物,并同时标明推荐强度,会比国内更细致实用一点。而抗菌药物的剂量则是根据患者体重或体表面积决定,国外指南推荐肥胖患者可以适当加大药物剂量,若手术时间过长则会在手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国内外的指南均有相关追加周期推荐。 疗程:抗菌药物的作用有效时间应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在这一前提下尽量缩短术后的抗菌药物疗程,所大部分指南会针对用药最佳时间做出推荐。 给药途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输注,只要少部分是口服给药或局部用药。口服用药通常视为肠道手术做准备,WHO2016建议肠道外科手术可于术前进行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有关研究表明皮肤黏膜应用抗菌药物后很难达到有效浓度,反而增加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另外还有切口冲洗、腔内灌洗、手术部位涂抹等给药途径,不过目前没有充足的医学证据证明这三种方式能够预防SSI的发生,不过可以不以预防SSI为目的进行操作。 总而言之,可以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类别、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等因素来针对性地选择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时机,另外需要注意预防性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完全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所以在围手术期的抗感染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 科室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3.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证( 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4.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5.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 A.克林霉素 B.亚胺培南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8.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9.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 A.手术开始前24 小时 B.术前30 分钟至2 小时内C.手术开始后2 小时 D.术后2 小时 10.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1.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 分钟至 2 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 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3.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 )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4.抗菌药物分三线管理是为了(C)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 本类药物可分为: 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二)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本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三)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呋布西林、替卡西林。 注意事项: 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2、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3、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因此溶媒不宜用葡萄糖,而应用氯化钠。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头孢硫脒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但对假单孢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无效;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和头孢丙烯等。

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的选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多和细菌耐药等问题,例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肝菌等,其中有些耐药菌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最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抗菌药物通常仅对细菌性感染有用,对病毒感染无效。并非所有的发热均由感染所致,而且并非所有的感染均由细菌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下列情况不宜或应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染;原因不明的发热,又无细菌感染迹象提示者;无症状或轻型胃肠炎型的沙门菌感染,因使用抗菌药物可抑制正常肠道细菌,有利于沙门菌生长繁殖,延长带菌期,并易产生耐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应列为常规,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予限制,因局部应用后易产生过敏反应,也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4年10月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规范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确定是否联合用药,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1种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时不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一般不联用3 种以上抗菌药;一旦联合应用,用药剂量要足,不宜采取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还需注意配伍禁忌,联合应用抗生素应达到协同或相加的治疗效果,必须有严格的指征,如重症混合感染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低的患儿,以及耐药菌感染和难治的细菌感染等,防止拮抗作用和毒性作用的产生和增强。 药物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药物的选择不当,不但产生不了抗菌治疗效果,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诸如不良反应增多,致病菌的变迁现象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等。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多数抗菌药物仅选择地作用于有限范围的致病菌,因此,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必须建立在对致病菌的正确诊断之上,有条件者应进行细菌分类与药敏试验。 2 患者情况 有药物过敏疾病及具有过敏性家族史者,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应禁用;机体防御机能低下者,应采用杀菌剂来治疗。肾脏是大部分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肾功能不全时,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001]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 表1 ()病历或处方号:科室:医师:年 月日考评项目评分标准合计备注分值实际评分 4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痰、尿、脑 4 2、感染症状者须有药敏结果选药评价 5 3、有 用药指征 7 (25分) 4、药物 选择恰当 2 5、遵循局部用药原则 3 6、价格合理 2 1、给药剂量药动学 5 2、 给药间隔适宜指标 5 3、开始、停止用药时 间适宜 3 (20分) 4、给药途径恰当 5 5、静脉 滴注药物溶媒、浓度、速度适宜 6 联合用药 1、 联合用药指征明确 6 2、遵循联合用药应用原 则评价 3 3、没有配伍禁忌药效学指标 8 1、感染控制确切(15分) 7 3、没有二重感染 3 药物不良 1、有预防不良反应措施 2 2、没有或 轻微不良反应反应 5 3、正确处置并上报 7 分线 管理 1、用药符合分线管理规定 3 2、换药有指 征(10分) 1.5 书写规范 1、药物名称、剂型、规 格书写规范 1.5 2、需做皮试的药物有注明(5分)2 3、修改有签字评价标准不合理(<70分)基本合 理(70~90分)合理(>90分) 1 合计评价结论点评者审核者病历摘

要病程概述药疗简况 2 用药点评注:每月每病区抽查出院病历各5份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 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历或处方号:科室:医师:年月日合理分值实际评分备注考评项目不合理 10 有1.适应证无 +5 有 2.病原学检测无 +5 有 3.药敏试验无 10 正确 4.药物选择太高/过低术前>2h或不用术后 5 术前2h 内 5.术前(初次) 5 手术时间≥3h即追加6.术中追加手术时间>3h未追加Ⅰ类切口:24h内Ⅰ类切口:时间>24h 5 7.术后用药Ⅱ类切口:48h内Ⅱ类切口:时间>48h 有指征,二种有协同作品种多/有拮抗/无指 10 8.联合用药用征/增加毒性/理论上5 正确不正确 9.用药途经 +10 正确过长/过短 10.治疗用药疗程用药频度/用量过大/ 5 正确 11.用法用量 5 正确不正确 12.溶媒种类及 3 10 13.按规定权限正确越级使用 10 14.病例

201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一)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 (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1.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2.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3.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4.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 5.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6.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三)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 在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有指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见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此外,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 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涉及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史等诸多复杂因素,其预防用药指征及方案需参阅相关专题文献。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表1-1手术切口类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