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秋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

08秋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

08秋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
08秋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

08秋《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

应考指南(开专)

巴南电大:刘德庄2008.12 第一部分:课程考试复习有关说明要求

一、考试范围、依据

本课程考试以《刑法学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刑法学(上册、刑法总论)》(赵秉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等立法、司法文件为基本依据。另外中央、重庆电大相关网挂资料也应了解。

二、考试形式、时间:闭卷形式,90分钟。

三、命题要求、原则:

本课程结业考试的命题原则是:充分体现课程特色,在保证全面考查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试题的难易度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各等级的试题在每份试卷中的比例大致为30%、50%、20%

四、复习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所谓“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就是指导同学们应当按照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中所明确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本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应当纳入复习的范围,不可随意取舍。

第二,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所谓“分清层次,突出重点”,就是指应当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考核说明》不同层次的考核要求,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复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通读教材,强化记忆。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多做案例分析。

六、考试题型及各类题型解答要求

此次刑法课程的结业考试采取闭卷形式。卷面成绩将按85%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试题的类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五种。

如何回答名词解释题:

只要答出它的定义就行了,不用解释。例如: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如何回答填空题:

在题目中填写准确的内容,使题目意思完整并且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刑法理论。

例如:“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的总和”,依序填入“社会危害性”、“程度”、“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这样,题目的意思就完整了,符合了教材关于犯罪构成的概念的表述。

如何回答选择题:

首先要分析题目内容,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或

者几个正确答案,并且将其序号填在题目空格内。例如:“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A犯罪B犯罪和刑罚C犯罪和刑事责任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根据题目的意思,本题的正确答案只能是D,那么你把它填写在题目中就行了。

如何回答简答题:

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把问题答清楚,不用长篇大论。例如:“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只要答“犯罪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具

有刑事违法性;三是具有应受刑罚性”就行了,不用解释什么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等等。

如何回答案例分析题:

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根据法律的规定,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案件中的问题:

第一步:看清题目要求。第二步:仔细阅读案情,把案情弄清楚,特别要注意事实细节。第三步:具体分析。首先,分析是否构成犯罪。其次,分析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最后,分析应当怎样处罚(处罚原则)。第四步,将结论有条理地表述出来:第一,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什么罪、怎么处罚?第二,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是什么?第三,案件事实有哪些方面符合这些根据。

七、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几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时用。

(一)中央电大《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是本次考试的重点资料,每个学员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融会贯通。

(二)平时作业与考试题型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过去考试的情况看也有重复,有些作业题其实就是考试题,因此有一定参考价值。平时作业老师均作过评讲,请按老师平时所评讲的要求掌握。

(三)试题类型示例(见综合练习题)

(四)其他文字资料、音像网络资源。

第二部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范围

绪论

一、刑法学的概念:P2,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重点)

二、刑法学的研究方法P2—3(一般)

1、根本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2、具体研究方法: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

三、刑法学的体系P6(一般)

1、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各论两大部分。

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刑法体系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刑法学理论体现不脱离刑法体系。区别:刑法体系是刑法典法律规范体现。(编、章、节、条、款、项)。而刑法学体系是理论体系,内容上与刑法有增删,更丰富和说服力。P7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P10—11(重点)

1、概念: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2、显著特点:

1)阶级性质:即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2)法律性质:即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最为严厉的强制性,刑法是直接用来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律;刑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法律。

二、刑法的创制和发展P13

1、我国刑法的创制:建国初、单行法、条例不完备;50—60年代毛泽东倡导搞但未成;粉碎四人帮得重视。1979、7、1通过,1980、1、1起施行。我国第一部较完备刑法。

1)局部修改:1981——1995年间(P14—15),对刑法的补充修改,共13条;

2)全面修订:1997年3月14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1997

年10月1日起施行:共分三个部分,计15章452条;

3)进一步完善:外汇、逃汇、期货交易、恐怖活动等犯罪得补充。

三、刑法的制定根据P19 (一般)

1、法律根据: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立法、解释不违宪,程序合法。(P19)

2、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

四、刑法的任务P20—21,运用刑法、打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政治制度、财产等。处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一般)

五、刑法的体系P21(一般)

1、含义、刑法条文的组成结构:

2、特点P23—24,统一、科学、独创性。

六、刑法的解释P25(重点)

1、刑法的解释的概念: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2、刑法的解释的类型:

1)按解释效力划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按解释方法划分: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限制)。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含义: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重点)

二、罪行法定原则P33

1、含义:就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无规定不处罚。

2、基本要求:罪刑规范的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

3、功能意义:保障无辜者,犯罪者亏法权区分、公权、私权界线等。

4、类型:绝对、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在扩大解释、类推、习惯法、溯及力、法外施刑、不定期刑等方面的差异)。

5、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体现。

罪刑刑罚法定化、类推制度、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法条可操作性等。意义、功能、内容、要求、含义等。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P38

1、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基本要求:无论是追究犯罪人还是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均应贯彻适用刑法上的平等与公正。司法公正,反对特权。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P40

1、含义: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法当其罪。

2、基本要求:刑事立法上要依据罪责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与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定刑幅度;刑事司法中要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实现执法和谐,平衡统一。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重点)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P45

1、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2、世界各国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2)世界各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3、我国刑法属地管辖权:(属地原则)法条,第6条第一款,凡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领域(空间区域,四领、飞机、船舶)特别规定(外交特权、豁免权、港奥台例外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变通补充规定,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规定)。

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法条,第7条第一款,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应本法。但按本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徒刑的,可不追究。本条第二款,国家工作员、军人无三年限,无但书。

我国刑法保护性管辖权:法条,第8条第一款,外国人在域外对中国或中国公民犯三年上之徒刑之罪的,可适本法,但按犯罪地法不受处罚的外。

我国刑法普遍管辖权:法条,第9条第一款,中国参加、缔结国际条约规定之罪的中国所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本法。(有限制,引渡)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P50

1、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问题。

2、生效时间,(公布日、公布后)。

3、失效时间,(宣布、自然)。

4、刑法溯及力的含义和原则

1)含义: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

是否适用的问题。(适溯,不适无溯。)2)原则:从旧、从新、从新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通行)。

第四章犯罪概念P55

1、概念: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最基本特征)、刑事的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3、意义:犯罪概念是统一认定犯罪和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标准。具体表现在10个方面。

第五章犯罪构成(重点)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P62

1、概念: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的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2、特征:(三个方面)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为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由刑法加于规定的。

二、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P65

1、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某种客体造成侵害客观事实特征。犯罪行为客观外在表现。

3、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三、犯罪构成的意义:犯罪构成对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区分此罪与彼罪以及正确裁量刑罚,均具有重要意义。确定犯罪性质(如盗窃电缆,仓库中、通信中、供电中)

第六章犯罪客体(重点)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P70

1、一般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2、同类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依据。

3、直接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4、单一客体(一种行为、一种关系)和复杂客体:P72(两上以上具体社会关系。抢劫犯罪(财产权、人身权)

5、各类客体间的关系。

生命健康权

人身、民主权利:张三、李四

民主权选举、信仰、通信、自由权等

一般客体同类直接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P72

1、犯罪对象的概念: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具体事物。(人或物)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犯罪对象是具体社会关系(客体)物质表现或参加者。区别: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未必;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然,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任何犯罪

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如,盗窃电视机,客体财产权受侵害,但对象、电视机未损,偷越国境罪,游行示威罪,无对象。

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除第五点外是重点)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P76

概念: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二、危害行为P78

1、危害行为的含义: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要件。

2、有犯意,思想犯,未实施行为不罪,但语言煽动、教唆等行为可成立犯罪。

3、人在睡梦中精神错乱状态下,不可抗力(紧急避险)身体受强制的合法行为等(搏斗中损贵重物品)不罪,但行为人受到强制,本人意志可以支配的情况下则应定罪。

4、基本表现形式:作为、不作为。

1)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2)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义务:法律规定特定义务;(扶养义务)职、业务上、履义;(医生、护土、消防,铁路扳道工,保育员、锅炉工)先行行为义务。(成年人带未成年人游泳,汽车驾驶员撞人后);3)不要把作为与不作为同故意与过失相混淆。如故意杀人过失致死均可作为,不作为构成。

案例:教师带小学生外出游玩,教师有义务保护小学生的安全。

三、危害结果P83

1、含义: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2)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是构成犯罪的主要依据之一。

举例:甲诈骗个体户乙大量钱财,乙因此自杀身亡,广义结果,诈骗钱财、自杀身亡。(间接)狭义、诈骗钱财,构成犯罪要件的结果。(直接)

2、危害犯罪结果与既遂的关系:有的犯罪应有危害结果定罪,有的则不然,如举动犯、诲辱诽谤、行为犯、危险犯,传授犯罪方法等罪,实施行为即既遂无需结果定罪。

3、我国对危害结果的规定及其意义:不同的危害结果对于划分罪与非罪、既遂与未遂以及适用不同幅度的法定刑等有着不同的意义。

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P86

1、因果关系概念:现象与现象间、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

2、因果关系的特点。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2)相对性;3)时间序列性;4)条件性;5)复杂性;(一因多果,一果多因);6)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7)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8)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

五、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P90(一般)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如(禁渔期、禁猎期、禁用工具(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贪污盗窃救灾款物等)。

第八章犯罪主体(除第四点外全重要)

一、犯罪主体概念P93

概念: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内容)。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规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三、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责任年龄的规定: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人。

2、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已满14岁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17条第二款)主要对杀人、强奸、爆炸等8种暴力犯罪负刑责。故伤致重、抢劫、放火、投毒。

3、完全负刑责、能力、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人。(第17条第一款)

4、未成年(14—18周岁)犯罪案处理。应从轻或减轻处。

5、刑法: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罪。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责任。

第19条,生理方面缺陷,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单位犯罪(一般)

1、第30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第31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即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以及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因素。

二、犯罪故意P116

1、概念: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构成要素:认识因素、(明知自己行为有危害结果)意志因素,希望(积极追求),放任(不希望、不追求)。

3、类型:直接故意(希望结果发生)与间接故意(放任结果发生)案例:某甲为杀其妻乙,在妻盛饭的碗内投毒,同时预见妻可能将饭给孩子吃而祸及孩子,但杀妻心切就抱着放任孩子被毒死的心理态度,结果母子均中毒死亡,某甲构成杀妻的直接故意,杀子间接故意。

三、犯罪的过失P123

1、概念: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类型:疏忽大意过失(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

四、直、间接故意的区别(表一)

五、故意与过失区别(表二)

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异同:(表三)

案例:司机某甲夜晚行车疏忽大意将乙撞重伤,甲为了脱逃,将昏迷的伤者拖到小树林中,后因流血过多死亡,此案律师辩护中称某甲已预见某乙有死亡结果出现,把他拖到小树林可能有人施救,而不一定死亡,因此认识因素属已预见能够避免的情况。所以死亡发生应属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但应为间接故意。

七、意外事件P128

1、概念: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不能预见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能预见、未预见。

八、犯罪目的和动机P129(一般)

1、犯罪的目的:在一定动机的推动下实施某种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犯罪的动机:是指导推动人的行为去追求某种目的内在动力和内心起因。

九、刑法上的认识错误P132

1、概念: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

2、认识错误的类型

1)法律认识错误:A、假想的犯罪。B、假想的不犯罪。C、行为人对自己的罪名和罪行轻重的误解

2)事实认识错误A客体的错误。(伤害执法中的警察,不伤害罪应为防碍执行公务罪)B、对象的错误。(人=兽、甲=乙)C、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假想防卫)D、工具的错误。(白糖、砒霜、坏枪等)E、因果关系的错误。误为已达结果,结果它因行为出现预见目标以外结果,(故意伤害致死,共犯过限)。二行为中,

何为致害结果的错误,(扼昏人后再抛河中或上吊,何行为致死。)

第十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概念:P138,指在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构成的要件,而实质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正当防卫P139

1、概念: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P141

1)起因条件(存在现实不法侵害,假想防卫,不仅限犯罪行为);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未结束的进行状态。防卫不适时、事前、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针对动物、对无刑事责任能人,可防但限制);4)主观条件(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防卫挑逗,互相斗殴,黑吃黑行为等);5)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为防卫过当。应负刑责,应减免处。

4、特别防卫权:第20条第3款规定,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可行使特别防卫权。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5、特别防卫与一般防卫的区别:

三、紧急避险P148

1、紧急避险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刑法21条第1款: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为;2)特征(2个)(A)对合法利益有一定损害,但从整体利益保全了更大合法权益。(B)紧急避险无故意过失心理态度。

案例与思考:

A、追捕的犯罪人闯入他人住宅里隐藏是否属于紧急避险?

B、公民为了躲避抢劫犯的侵害而闯入他人住宅里隐藏是否属于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危险。否则为假想避险)。大自然、动物、人为、生理疾病(饥、自取物);2)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3)对象条件(针对第三者合法权益);4)限制条件(迫不得已);5)主观条件(保护合法权益);6)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避险过当)。

3、如何衡量合法权益的大小。人身权大于财产权,人身权中生命最高权,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负有职务,业务上特定义务的人不适用紧急避险。(军人、机组人员、船长、大副、医生、护土面对细菌传染等)

5、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见表)

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P152(一般)

1、履行职务的行为。(身份、根据、范围、程序)

2、从事业务的行为。(经批准,能力,医疗中境外身体器官移植)。

3、执行命令的行为。(下级执行上级命令)。

4、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同意自己的权利受损,但必是有益社会意图,符合法律道德规范,巨额骗保、安乐死,帮助自杀等)。(复习指导P61,7周XXX,男,43岁)

第十一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重点)

一、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概述P157

1、概念: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其阶段中因主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它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过失无此形态。

2、种类:犯罪既遂形态(完成形态)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未完成形态)

3、特征:因主观原因而停止。各形态不能相互转化,一行为不能同时具备两种

以上形态。

二、犯罪既遂概念P161,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故意犯罪行为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犯罪完成形态。

三、犯罪既遂的类型:P162

1、结果犯。(行为但必应有结果。杀人、抢劫、诈骗等)

2、行为犯。(完成法定犯罪行为即既遂。强奸、脱逃、偷越国境、投敌叛变等)。

3、危险犯。如:刑法11

4、116、117、118条,放火、决水、爆炸、毁坏,倾履、交通工具、轨道桥梁、机场、电力设施等危险状态即既遂。

4、举动犯、即时犯、举动着手实行即既遂。参加恐怖组、黑社会组织等。煽动、分裂国家、教唆罪等。

四、犯罪预备P164

1、概念: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特征:1)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而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2)罪预备的主观特征: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其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3、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五、犯罪未遂P167

1、未遂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未遂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重要

区别);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根本区别)。

思考与案例:甲用枪击中乙(用枪报复乙))的要害部位后离去,乙后经他人相救而未死。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不是故意伤害罪的未遂?

3、犯罪未遂的类型P169,未实行终了未遂(偷盗被抓),实终未遂(故意杀人致重伤,已投毒未食或被救),能犯未遂(行为实际可能)。不能犯未遂(砒霜、尸体,男当女对象)

4、未遂犯的处罚原则: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六、犯罪中止P171,23条第二款。

1、犯罪中止的概念: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中止的类型和特征。1)类型: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2)特征: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

思考与案例:

A、投毒后又救中毒者……

B、小偷入屋行窃时听到外面有动静而逃走。

3、中止犯的处罚原则:24条第二款,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十二章共同犯罪(重点)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P175

1、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曲新久《刑法学》(第4版)(复习笔记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圣才出品】

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的主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要素。 (1)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犯罪的意识即罪过心理。罪过心理主要表现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此外,有的犯罪还要求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或者动机。 (2)犯罪主观要件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的罪过心理,罪过的心理(故意或者过失等)与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同时性。 (3)犯罪主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以及具有分则对犯罪心理的特定要求,是成立犯罪的要件。 2.罪过责任原则 (1)没有罪过就没有犯罪和刑事责任,是刑法的重要原则。大陆法系学说称其为“责任主义”或者“主观责任原则”。“主观责任原则”是在否定“客观归罪”、“结果责任”基础上确立的。近现代刑法主张主客观统一,反对客观归罪。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由于不可抗力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在立法上确立了罪责原则。 (2)关于责任,大陆法系传统学说认为,人出于故意、过失的心理意思而实施行为侵害法益,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承担责任。 (3)按照规范说,罪责的评价重心略有变化: ①偏重“结果”的观念被改变,认为刑法对犯罪的否定不单集中在结果上也应体现在行

为上(“行为无价说”),转向重视行为自身的反规范性; ②故意、过失心理是责任根据的说法被改变,强调人拒不服从规范的态度是归责根据,故意、过失心理事实只是认定人不服从规范态度的根据; ③与传统观念相比较,在“人·意思·行为·结果”的要素中,规范说对罪责的评价重心略微前移,违法评价推及行为、责任评价推及人的(拒绝服从规范的)态度,甚至推及人格(人格责任)。重视评价人的不合规矩的“行为”和人的不守规矩的“态度”。这既动摇了“事后问责”的传统观念,也为刑法干预人的活动往前推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故意 1.故意的概念 《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个规定可知,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心理要素组成: (1)认识因素 认识因素,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认识)的范围包括: ①对行为、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客观事实的明确认识,具体而言是对犯罪构成事实所属情况的认识。 ②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认识,这是对犯罪故意进行否定评价的根据。 (2)意志因素 意志因素,就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9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9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说明:试卷号:2107 课程代码:0170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 A.聋哑人和盲人 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C.生理醉酒的人 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7.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 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8.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 A.确有悔改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 二、填空题 9.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 10.我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判处刑罚。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__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__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1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___处罚。 免除 14.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5.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__________的刑罚方法。 强迫劳动改造 16.缓刑考验期限应从一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7.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是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1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三、名词解释

刑法学辅导:犯罪主观方面

刑法学辅导: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二、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或者说罪过的内容,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必须认识的事实内容和必须具有的意志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由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这两大部分内容构成的。1.意识因素。这是指行为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和分辨情况。(1)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其结果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或者说对与犯罪客体有关的事实及性质的认识。(2)行为人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或者说对犯罪客观方面有关的事实的认识。行为人对犯罪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首先包括了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只有当刑法分则明确要求行为人对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事实也要有认识时,犯罪客观方面中的选择要件,才能构成特定犯罪罪过的内容。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即不要求认识刑事违法性。如果不认识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就不能构成罪过,不负刑事责任的话,那幺就容易使有些人借口不懂法律逃避应负的刑事责任。2.意志因素。这是指行为根据对事物的认识,决定的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因素。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意志对于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遥支配和控制作用,表现为四种形式,即希望、放任、疏忽、轻信。(1)希望,是指行为人积极地有目的地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状态。(2)放任,是指行为人对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听之任之,不加控制和干涉的意志状态。(3)疏忽,是指行为人粗

刑法总则复习要点 (1)

第一章刑法概说 刑法的渊源:①,刑法典,即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 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 ②,单行刑法,即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 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 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③,附属刑法,即附带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 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 刑法的分类: A,按形式分类 广义刑法:包括单行刑法、刑法典与附属刑法。是关 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刑法:指刑法典。 普通刑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和效力;﹝刑法典﹞ 特别刑法: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或特别 事项。﹝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 形式刑法:又称纯粹刑法,从名称上便知其为刑法的 法律。 实质刑法:又称不纯粹刑法,外形或名称不属于刑法, 但内容规定了犯罪与刑法的法律或条款, 如附属刑法。 固有刑法:规定既侵害法益又违反伦理道德的犯罪及其

法律后果的刑法。 行政刑法:行政法律中的罪刑条款的总称。 B,按性质分类。 权威刑法:以保护国家权威为侧重点,过于限制公民自 由。 自由刑法:以保护公民自由为侧重点,重在限制国家刑 罚权的发动。 侵害刑法:将刑法或刑罚对象侧重于客观行为及其法益 侵害结果。 意志刑法:将刑法或刑罚对象侧重于犯罪人的危险恶 意。 行为刑法:以客观的违法行为及结果作为刑罚的根据。 行为人刑法:直接以犯罪人的危险性格作为刑罚的根 据。 国内刑法:是适用于一国领域内的刑法。 国际刑法:规定违反国际公法原则的犯罪及制裁的法 律。﹝我国﹞ 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意义的说明。 解释效力A ,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指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B,立法解释:指由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即在刑法施

刑法学复习资料(1)

刑法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罪刑法定原则 2.单位犯罪 3.犯罪既遂 4.数罪并罚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节法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是:( ) A.从犯 B.胁从犯 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D.中止犯 2.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 ) A.甲犯爆炸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B.甲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C.甲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3.张某因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缓刑期满后三年张某又犯间谍罪,则张某:()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累犯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执行期满后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4.在以下所列情形中,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甲在其16周岁生日当天,盗窃某银行并窃得人民币20万元

B.乙(15周岁)在南方某市打工。为向吴某索要欠他的到期债务1万元,乙将吴某三岁的儿子劫持。为防止吴某的儿子吵闹,乙用桌布将其嘴堵住,致其窒息死亡 C.丙(15周岁)和父亲一起经营一家超市。一次,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中,丙以暴力抗拒执法,将一名执法人员打成重伤D.丁在15周岁时加入了某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久,在该组织实施的一次聚众“打砸抢”犯罪中,丁参与抢走了某私营企业的一辆进口轿 5.行为人进行了犯罪的准备行为,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实行犯罪的,属于:( ) A.预备犯 B.未遂犯 C.预备阶段的中止D.实行阶段的中止犯 6.犯罪既遂取决于t( ) A.是否达到犯罪的目的 B.是否实际发生了犯罪的结果 C.实行行为是否完全实现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事实 D.实行行为是否实行完毕 7.甲、乙二人勾搭成奸,预谋杀死乙的丈夫丙某后两人结婚。甲买来毒药交给乙,乙将毒 药投入丙的酒中,并为丙炒了菜,让丙喝酒。丙将酒喝了后,安然无恙。后得知毒药存 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乙对甲说,丙如此命大,不能再害他了,甲也表示同意。但是 二人继续保持通奸关系。甲、乙二人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 ) A.手段不能犯的未遂 B.能犯的未遂 C.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D.中止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A.立法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D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A .危害行为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B .抢劫罪 C .放火罪 D .贩卖毒品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 .时空性 B .自动性 D .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D .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决定罚金数额。C .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B .十年 二、填空题 9.刑法就是规定____、刑事责任和____的法律。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及其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 整体。 12.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分为二种,即____ 和____。 13.犯罪主体就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____或____。 14.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____或者____的情形,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防卫不适时。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____ 和____两个方面。 16.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____以上___以下。 17.缓刑只能适用于被判处____或者____的犯罪分子。 18.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_年。 参考答案: 9.犯罪 刑罚 10.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社会危害性 程度 12.单一(简单)客体 复杂客体 13.自然人 单位 14.事先防卫 事后防卫 15.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 16.六个月 十五年 17.拘役 3年以下有期徒刑 18.5(年) 三、名词解释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种因素。 21. -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2.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四、筒答题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4.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参考答案: -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即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五、案例分析 25.案情: 于某,男,27岁,聋哑人。 2012年3月,于某到某饭店打工,女老板黄某(43岁)见其英俊魁梧,很是喜欢,不久就与 其相好同居,并一直保持到2013年2月初。2月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姓名:胡永阳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犯罪论的结构涉及到的三要素不包括()。1.0分 ?A、 罪 ? ?B、 责 ? ?C、 刑 ? ?D、 行 ? 我的答案:D 2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B、 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 ?C、 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 ?D、 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 ? 我的答案:C 3 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 1.0分 ?A、 必须是正当防卫行为 ?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C、 造成重大损害

? ?D、 以上都是 ? 我的答案:D 4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1.0分 ?A、 犯罪预备 ? ?B、 犯罪未遂 ? ?C、 犯罪中止 ? ?D、 犯罪既遂 ? 我的答案:D 5 关于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刑法中,若一个行为直接导致一个结果的发生,不需要再做因果关系判断。 ? ?B、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有刑法意义的危害行为与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的关系,而非刑侦意义上的犯罪原因。 ? ?D、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同的意义。 ? 我的答案:D 6 财产性犯罪中,()是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1.0分 ?A、 犯罪是否得逞 ? ?B、 是否着手 ?

?C、 结果是否发生 ? ?D、 结果是否造成危害 ? 我的答案:C 7 特殊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1.0分 ?A、 一年 ? ?B、 二年 ? ?C、 三年 ? ?D、 四年 ? 我的答案:C

【名词解释】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 )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 A.收支两条线 B.罚缴分离 C.执法上审裁分离 D.决策上审裁分离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3、我国国家赔偿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为前提条件。 A.个人过错 B.公务过错 C.行为违法 D.无过错责任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 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 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5、刘某1999年4月向某县郊区某村申请建房,经同意后,在该村地界修建了105平方米的平房。同年10月,县城建局认定该建筑为违章建筑,责令刘某强行拆除,并在强拆时将刘某部分财产损坏。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城建局的行为合法,不予赔偿 B.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但因所拆建筑属违章建筑,因此不予赔偿 C.城建局的行为合法,只能对刘进行补偿 D.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应对刘某财产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7、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

浅论犯罪主观方面的确认

浅论犯罪主观方面的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条规定说明,那怕产生了多么严重的损害结果,只要造成这种结果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或过失,行为人都不构成犯罪,不管行为人是否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也就是说,行为人是否犯罪完全取决于他在主观方面是否具有罪过,即故意或过失。可以这样认为,《刑法》的每一条款犯罪以及刑罚轻重的设定,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行为人的主观恶 性大小。而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他的行为,更取决于他在主观方面是否有罪过。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犯罪的认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其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一、正常人犯罪主观方面的确认 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主要是被告人故意和过失的认定。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统称为罪过,对行为人故意或过失的认定也即对其罪过的认定。对某些犯罪来说,只有在被告人有故意的情况下他才构成犯罪,而有些情况下,被告人只要有过失即可构成犯罪。 在对行为人主观方面各要素尚没有认定以前,我们还无法最终确定行为人的行为究竟是否构成犯罪,究竟是故意、过失还是意外。作者分别论述行为人故意、过失、目的和过失的认定,并不表明法庭在认定行为人故意时不能认定行为人的过失等要素。事实上,故意往往与行为人的目的和动机有密切联系,而过失则不存在目的和动机。

一般情况下,公诉人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证据,在起诉时己经对刑事被告人涉嫌犯罪的名称有了初步的判断。因而,刑事诉讼一般也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对被告人主观方面各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认定。比如,公诉人起诉被告人构成故意犯罪,法庭则主要围绕被告人是否有“故意”这样的罪过进行认定:如果,公诉人以被告人构成过失犯罪起诉,则法庭主要围绕被告人是否有”过失”这样的罪过进行认定。 二、犯罪故意的确认 《现代汉语词典》对“故意”一词的解释是:有意识地。刑法上犯罪的故意是罪过形式之一,指故意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第十四条对”故意犯罪”的概念作了明确限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其中就包括对“故意”一词的解释和限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即为故意。 犯罪故意包含两项内容或称两种因素: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 会的结果,这种”明知”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所讲的认识方面的因素,亦即意识方面的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希望”或“放任”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意志方面的因素。实施危害行为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才能认定他具有犯罪的故意而构成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既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要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也指可能要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对于这种

(完整word版)【案例分析题】刑法学(1)期末复习.docx

课堂讨论案例汇总 (一)案情 被告人李某,男, 45 岁,农民。一天晚上 9 时许,被告人李某驾驶一辆农用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将王某撞成重伤。李某为了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王某后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李某被抓获后交代说,他想到过这样做王某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王某完全可能醒过来呼叫而获救,因而不一定死亡。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 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何种表现形式的犯罪? 答案: 1.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李某并不希望王某死亡, 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属于直接故意。李某在已预见到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 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可能会致其因出血过多死亡的情况下,认为王某可能醒来呼叫而获救的想 法没有任何实际根据,完全是一种侥幸、碰运气的心理,实际上是有意听任王某死亡的发生, 因而这种心理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间接故意。 2.李某的行为造成王某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 罚,因此构成犯罪。 3.李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李某将王某撞伤后负有将王某送往医院救治的义务, 但他却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致使王某出血过多死亡,因而其行为符合犯罪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二)案情: 陈某,男, 46 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 ),男 25 岁,无业, 1994 年因故意伤害 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1997 年 11 月 26 日刑满释放。朱某(吴某的朋友 ),男 20 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 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 元钱。 2002 年 6 月到 9 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 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 1000 元作为往返路费。 2002 年 9 月 22 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 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人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 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 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 答案: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 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 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

刑法学期末考试要点解题方法

《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及解题方法 总论部分: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刑法的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围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溯及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五章:犯罪构成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第六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种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的含义和表现形式,危害结果的含义及其意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八章:犯罪主体犯罪主体的概念和构成条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容,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单位犯罪的特征和处罚原则 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类型,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类型,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关系,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意义第十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关系,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停止形态的存在围,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类型,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犯罪中止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间的相互区别第十二章: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

任 第十三章:罪数罪数的判断标准,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连 续犯、牵连犯、吸收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第十四章: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十五章:刑罚概说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的目的 第十六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各种刑罚的概念、特征和适用 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刑罚裁量原则的概念和容,刑罚裁量情节的种类及其 适用 第十八章:刑罚裁量制度累犯的种类和构成条件,自首的种类及其成立条 件,立功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数罪并罚的原则及方法,缓刑的适用条件与考验 期限 第十九章:刑罚执行制度减刑的条件、假释的条件及撤销假释的条件 第二十章:刑罚消灭制度追诉时效的期限及计算方法 ( 第一章1、明确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解释: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阶级性质在于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刑法的法律性质在于其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最为严厉的强制性。 刑法的任务即刑法的作用或机能。我国刑法的任务是贯彻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人权机能与保护社会机能的统一。 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含义的阐明。刑法解释对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按解释之效力,刑法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按解释之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论理解释又可分为扩解释与限制解释。

中央电大 本科 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

1、犯罪构成 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客体。 2、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3、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4、洗钱罪 一般主体(单位或个人)明知是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收益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1、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标人和招标人。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伤害故意,对死亡结果过失。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故意的内容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抢劫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方便实施渎职行为和的玩忽职守渎职财产。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A遗弃罪 B 抢劫罪C故意杀人罪D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A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聋人B哑巴人C盲人D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A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抓过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诈骗罪D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A中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反动组织 1、何为正当防卫?其构成要件如何?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3分) 构成条件:(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2)针对不法侵害行为;(3)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4)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5分) 2、何为累犯?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是什么?累犯应如何处罚? 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的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3分)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 (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前罪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所判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3分)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2分) 3、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是什么? (1)直接客体不同,后者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前者除财物所有权外,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3分)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详细版)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刑法概述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定罪量刑) 广义刑法: 1、刑法典:我国刑法,1979年颁布,1997年修订,199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9个刑法修正案(截止2015 年); 2、单行刑法:专门规定某种犯罪; 3、附属刑法:非刑事法律文件中 狭义刑法:指刑法452条法条 刑法根据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 刑法的任务: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首要任务) 2、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国有、劳动集体所有、个人)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的体系:总体上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编 章 节

条:“但书”——1)前段的补充;2)前段的例外;3)前段的限制 款:标志为另起一行 项 第二章刑法基本原则:(立法指导思想、规则的规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 4、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都应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定罪处罚,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定罪上一律平等 2、量刑上一律平等 3、刑罚执行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法第五条)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效力(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范围,也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 刑法空间效力确立的几种原则: 1、属地原则:以本国领域为标准

法考刑法《犯罪主观方面》知识点

2019年法考刑法《犯罪主观方面》知识点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犯罪主观方面》知识点,刑法精讲系列教材将知识点分章节逐一解析,将知识融会贯通,高效提分。 一.概述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要素。 在我国,罪过(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是所有犯罪的必备要件。反对客观归罪(或称“结果责任”:即,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即使主观上没有罪过,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并且,我国还在刑事立法上确立了罪责原则。《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罪过的心理与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同时性。 例如:甲意图在次日的集体狩猎活动中伪造以外事件杀害其妻子,但是,在当天擦枪时,却因为走火而将妻子打死。甲虽有杀妻故意,但该故意与走火致人死亡的行为及结果并无同时性。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二.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含义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据此,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明知故犯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内容) 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因素两个心理要素组成。 1.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1)认识内容:通常情况下只要行为人认识到其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即可。或说,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损害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特定情况下必须对犯罪构成事实所属情况要存在明知。如:盗窃枪支罪。有些甚至立法明确规定,例如:“明知他人有配偶”、“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等。 问题:是否需要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通常不需要,但例外需要。例如,确实不知法律而实施;或相信有权机关;或法律冲突。 (2)认识程度:即是“必然性”还是“可能性”。 直接故意包括:其一,明知其必然发生,而希望其发生;其二,明知其可能发生,而希望其发生。明知其必然发生,而为的,只能是直接故意。 2.意志因素: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和马**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二、 1.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其行为的表现形式与主观心理态度?为什么? 答: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 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 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 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并且,王某的不作为与陈某的溺水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从客观方面看,李某的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 从主观方面看,王某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王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预见到如果自己不陪同保护或把陈某带回到岸边。陈某很可能会发生溺水死亡的危险。然而他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疏忽大意导致了陈某溺水死亡结果的发生,所以,从主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作业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四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