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901班秦亚楠改革开放30年,共和国经历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转型,作为共和国战略布局上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大同市经历着一个从不愿意转型、排斥转型到被迫转型、主动转型的痛苦过程。

开放之初的10年,大同主体社会结构系统沐浴在计划经济的辉煌之光里。地方煤矿“有水快流”;共和国的巨子——大同矿务局因煤炭产量能够突破3000万吨,欢腾不已。煤炭产量占据重要位置,转型提不到认识上。但当市场的浪花在沿海扬起之际,一些行业自然会受到冲击。这10年当中,大同的餐饮业如旭日东升,走在了全省甚至在全国也是前列。紧随其后的商业系统同样在市场化的路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中间10年,面对的是煤价从一点点放开到1994年全部放开的一个不适应的过程,面对的是煤炭市场疲软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而大同市在1993年进行的雁同合并使得发展思路转到了“城乡对接”——“城市带动农村”之路上。经济结构中,煤炭仍占据着80%以上的份额。国有企业支撑着大同市的经济。但煤炭市场的下滑,使得大同市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市委适时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构想,以带动全市人民重新打造新的支撑产业。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同市的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大同市委、市政府决定:“着力开发非煤产业,全面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从煤到非煤,政府着力帮扶非煤企业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医药等行业均在政府的

扶持之列。

后10年,大同经济转型速度加快。各届市委、市政府不断以“重振大同雄风”“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等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目标。煤炭的洗选业、深加工以及煤的转化,煤电一体化等得到大发展,医药产业突出发展,机械加工业日趋做大做强。从优秀旅游城市的挂牌到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再到连续八届的云冈·恒山旅游节,广大干部群众从排斥转型到被动转型再到主动转型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2006年9月召开的市党代会上,他们首次把“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需要加快推进的经济命题作为大会主题。今年市委全会提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从“黑色”到“绿色”,因为自觉转型带来理性的觉醒。今年一场以挖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价值为重拳的“城建之风”把大同人的观念带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说:“城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成绩令人兴奋,但有形的背后还有无形的变化:那就是许多大同人文化意识的觉醒,这是最为可贵的。从“论煤”到“论文化”,这是大同人最大的转型启动“功能键”了!

煤都转型绿色崛起

医药:半壁江山

回忆改革开放初期,曾担任过大同利群制药厂厂长助理的许力说:“那时大同就有名扬全国的药厂,像利群、星火、一药、二药,各家也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当时有…南有白云,北有利群?称颂”。

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生产

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政策的逐步完善,也为大同医药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遇,发展、壮大、创新,一轮接一轮的不断升级,实现了大同医药业的腾飞。2006年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44%。2007年医药工业总产值19.4亿元,利税达2亿元。

大同开发区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童进璧介绍说,建区16年,制药业一直是园区的“闪光点”,制药工业已成为大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大同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医药工业产值已实现15.83亿元,有1510个品种。目前,已有1家企业经省级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家正在申报,威奇达药业的“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十一五”863重点项目之一。园区内的医药企业已实现由线性发展向环性发展的产业变迁。

美食:香飘云城

大同的餐饮业,自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巨变。

大同市餐饮业协会秘书长柴渝雨说:“上世纪70年代末,大同市的餐饮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模式,30多家国营饭店一统天下;80年代后期,餐饮市场开始向民营企业开放,大型民营饭店开始崛起,先后有红旗、永和、昆仑等饭店;90年代以后,餐饮业出现向经营规模、服务理念等方面迅猛拓展竞争。饭店、酒店风起云涌。截至目前,全市饭店有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的有100多家,一次性接纳千人就餐的就达30多家。云冈国际酒店副总经理李政说,现在大众消费已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流。婚宴、生日宴、圆锁宴、节假日、

休闲消费,已成为餐饮市场中的新亮点;今年预定明年的年餐已不再是新闻。据统计,2009年,1—6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86993.1万元,其中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160594.7万元,同比增长17.46%,月均餐饮业零售额达到2676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5%。住宿、餐饮业的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旅游:大变迁

“30年来,大同不断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旅游行业监管,促进全市旅游业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今天,大同旅游业正在走上城乡旅游良性互动、区域特色旅游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旅游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举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谈及旅游发展,大同市副市长冀明德兴致勃勃。

大同旅游业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开发国际旅游为先导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77-1986年的10年间,接待海外游客近10万人次。1986年,成立大同市旅游局,旅游业逐渐由单纯外事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进入90年代,旅游业已成为大同市第三产业的带头行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0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同云冈旅游节。2001年,大同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和恒山风景区相继评定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2007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33.3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3.3亿元人民币,大同市旅游局局长张佃生说:“目前,大

同市初步形成要素市场基本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煤炭:大变革

知道大同的人往往都是从了解大同的煤炭开始的。无论是煤炭储量、产量、运量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故享有“煤都”之称。但“刨下坑,挖出煤,卖来钱”的初浅印象始终停留在不少不了解大同人的概念中。而当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大同传递时,现代化的矿井和新时代煤矿工人的风貌,却给了世人一个全新的认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围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三十年改革开放,大同煤演义的前世今生,已让世人叹为观止。

王兴德,三十年前的一位普通下井工人,他说:“当时的煤矿都是国有煤矿,计划经济下,煤炭统分统配,工人计分计时,煤矿工人打眼放炮,收入低、风险大,下煤窑是件没人愿意干的营生,工人多数是我这样的农民出生。如今,当煤矿工人,大学生还要考试,全部机械化作业,一个矿一年的产量是过去十个矿十年的产量。”谈及变化,老人感慨万千。

塔山煤矿是近几年大同市新建起的现代化煤矿之一。说是煤矿,其实配套的有坑口电厂,洗煤厂,发运站,建材厂等,整个一个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矿上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矿的年生产能力是1500万吨,但一线的生产人员全部加起来不到700人,由于现代化程度高,人们可以开着汽车直接到达井底工作面。而且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煤浆、矸石、灰渣全部被有效利用,光煤炭以外的附加值就可创造利

润数千万元。煤矸石除大部分用于发电外,一些品质好的被做成了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十分看好。废弃的采煤巷道和采煤抽出来的废水同样是宝。晋华宫矿开发出的“井下探迷游”及煤矿废水改建的十里河风景区与云冈石窟交相呼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煤为媒,做强煤炭产业链,以煤不唯煤,做大相关产业链”,大同市引进开工的上亿元项目,近三年来就有20多个,特别是一大批电力、机械、煤化工项目的投产达效,煤炭的三十年蜕变迎来的是一次次漂亮转身,焕发出的是不竭青春活力!

古城未来更加美好

2009年的大同今非昔比,2010年的规划别有洞天,2012年的大同新世纪篇章,20蔚蓝宏图展现在世人面前。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翻腾直20年大同流下九州。古貌回复、拓展在人、大同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卓识眼光中,在改变观念、旅顺思想、用100年战略来规划城市建设。

2008年改造了7条道路,当时是一片骂声,过后剖习人们看到了道路宽了,街道、路灯明亮了很多,沿街门面都整齐了,感觉有点城市氛围了,本身大同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气的叫做:十大匪城之一。追其原因还是城市不规范,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状况不完善,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属于不健全城市,也属于人为因素造就的,最近几年大同环境治理、城市改扩,领导在给市民创建很好的环境,人民看到了城市的变化,也就随居而安了,有了煤都认识也就有了新城换旧言的

观念认识。开采了100年的地下层煤对于大同还能有多少呢?领导的眼光是敏锐的看到大同必须走旅游之路,才能保持经济增长,还大同一片蓝天净土,大同多年的地下之水被破坏严重,采空区下陷严重,周边污染严重,到了非必须治理的时候才能改变大同现有的环境面貌。

大同规划了50年蓝图,第一就是,道路改扩。第二就是恢复古城墙的工作,第三在御东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划分新、旧城的分河而制体系。大同的道路每年在修复也没有看见道路怎样的好走,越修越感觉没有道路可走,可能是人流量每年递增速度大于建设,车的增长每年在1万两以上,感觉道路在萎缩,道路上车、自行车、人相拥而行,有能力的交通警察看见了也只能摇头无能为力。

2008年耿颜波市长到任后最大的动作就是沿街楼宇的拆迁,给道路拓宽打造好的条件,好的机遇、好的道路建设。沿古城墙周边平房、楼房都要搬迁,为修复大同古建筑争取时间和地点。改扩道路在顺利进行,今年的外环修复、扩建是人民看到了道路的宽洁、街面两侧整洁了很多,树木、花草增添了绿色盎然之美感,大同在进步、大同在变化,大同在同国际化大都市接轨。

2010年规划蓝图已经展现在眼前,旧城恢复很快就要总体展开,估计道路沿街门面、单位楼宇在交通要道都要拆迁,站在马路上就能看到复出的古城墙,大同属于历朝历代必争的战略要地、在很久远的时候还是北魏的宜都、留有很多的古迹,现有世界遗产云冈石窟、九龙壁、上下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大庙、鼓楼、基督教遗址、回教

遗址,大同府邸保留了佛教、基督教、回教、道教多家融为一起的文化之城,在现在也是很难得的考古研究、挖掘课题。

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动力,新的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古城大同必将展现出新的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充满信心,确信将来展现给世人的大同必将是个集旅游、休闲、吃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

关于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旅管系1002班 10411520 侯婉 303宿舍一,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那么,在我的家乡晋城市阳城县街区到底具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我就从这次的的调查的结果谈一谈。 二,关键词: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发展,变化 三:正文: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给我的家乡,晋城市阳城街区也带来了许多使人喜悦的变化,而且这些令人喜悦的变化,而且这些令人喜悦的变化是来自多方面的,下面就结合这次的调查具体的谈一谈。 首先,是从家乡的衣食住行来说,随着家乡人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地提升着,就从饮食方面来说吧,小的时候对于肉的渴望是那么强烈,能够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顿肉,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一种奢望,而现在家家的冰箱都随时的备上一定量的肉类,而不仅仅只是原来的猪肉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上。原来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每当自己家的亲友或邻居家里办喜事的时候,便会异常的兴奋,因为这种时候便是在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种时候在宴席上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吃一顿,总感觉这种时候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候,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年,这些事情早已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而且人们也把宴席从自家的院子

搬到了高档的酒店。吃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便是住的问题,改革开放钱,谁家能够有三间大瓦房那便是幸福的事了,因为那就娶得上媳妇了,而如果谁家能够盖上一个两层的小洋楼,那便是会成为令全村人谈论及羡慕的对象了,那么反观改革开放多年后的今天呢,哟与相应国家新农村改造的政策,我的家乡上街区附近的几个村子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原来凌乱的参差不齐的小院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排排样式新颖别致,错落有致的楼房,,而且天然气,宽带,24小时的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家乡的人们在自己的家乡感受到了城市人的住房条件,人们告别了原本的蜂窝煤,换上了天然气,即干净了身边的环境又为国家的绿化作出了一份小小的贡献。在对于原来的旧房进行拆除时,国家也给予了充足的补助金,而且在购买新房的时候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助,所以不及时人人有其房,实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服基本是以军绿色,灰色,和黑色为主,而且基本都是一个样式,而且那个时候人们都不是上街去买衣服,而是到街上买一定量的布料,然后回家自己做衣服,因为当时衣服样式单一,所以基本上家里的衣服都能够由家里的女性通过手工制作。当时的衣服并不是为了美化和装饰自己,而是体现了它最原始的作用,保暖和遮体,马克思曾经说过,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的,所以改观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更倾向于去追求精神文明了,人们的衣服有原本单调的色彩与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经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 8月1日~ 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

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她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一般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与分析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与分析 内容摘要: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头了。30多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多年。我们通过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了解到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它的具体成就,学校在寒假中组织了这次实践调查活动,而本文就是这次实践调查的具体结果与分析。以数据和论述的方式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小康生活解决温饱问题历史转变 调查地点: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5日

调查对象:村委书记及部分党员领导人及部分村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查阅本村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文件资料。。 调查者:李田田地质(科本10-1) 正文: 调查背景:汶上县位于济宁市北部,是历史悠久的佛都之城,因有佛牙舍利而闻名。这里的农民朴实善良,大多数以农业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村庄以聚民为主,每家每户挨在一起,房子大多都是以前那种形式,有几户盖起了二层小楼房。左邻右舍处的都很熟,很有感情,不像城市的住宅小区,大家彼此也不是很熟悉。有的住了好几年都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谁。最有意思的是,村民家几乎家家都会开垦一小块菜地,种些时令蔬菜,等到成熟时相互赠送些,这样又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调查目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三十三个年头,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效果,已经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轫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无论是让腰包鼓起来还是让脑袋鼓起来,其实都是有道理的,时代的不同,政策的指向性和致富的方法上必然也就不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两个大局”的思想也对于加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小康的目标。胡锦涛主席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的变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使得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社会的进步,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就是1978年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也是解放思想,它激发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历史性的转折点,为我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改革开入三十多年来,不仅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促使我国农村的经济有了飞一般的改变,以前的农村是落后封闭的,现在的农村是开放而先进的,下面我就从我所感受到的几个地方谈谈改革开放对我的家乡带来的变化。 我所能感觉到的最多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变化,更早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可能只能从别的资料上得来一些,但就我所能知道的事实已经足以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很多的益处!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税负很重,且当时的科技还不够发达,同样的土地上,由于种子的好坏、种植的方法、肥料等因素,在当时得到的农产品于交税之后几乎只能勉强供一家人生活,根本不可能对外输出;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科技有了较大的进步,农民有了更好的种子,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单位面积上所得的农产品是之前的几倍,加上之后国家富强,对农业税的减免至最后的免除,现在的家乡,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对外输出农产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的改善,改革开放让国家变得富强,从而国家有力量来扶持农村,最大量地减轻农村的负担,现在不仅不用交税,国家为了缓解城市压力,甚至利用各种政策鼓励大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为了了解我家乡的变化,在暑假期间我做了一个关于家乡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1年8月1日~9月1日 二、调查地点: ○1家中○2村街○3村委会 三、调查对象: ○1村民○2村干部 四、调查目的: 对有关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各项数据和现象状况进行比较准确的了解与统计,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和现象,客观具体地总结出一些家乡发展变化的概况,从而使大家对我家乡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五、调查问题(内容): 1、你认为自己家的收入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可以创收,那么你认为这些收入如何支配? 2、你认为自家近几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3、你认为自己应不应该大胆创业? 4、你一般把收入花在哪些地方? 5、你认为这几年村民自治有什么长足的发展?自己可以在村委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吗? 6、村里有什么娱乐设施方面的改进?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什么改变? 六、调查方法 ①上网查询②走访村民③查阅报刊④询问村干部 七、调查结果 1、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2、30年前穿的的是单一棉衣,吃的是仅是能解决温饱的口粮,然而现在穿的是时尚,吃的是享受。 3、以前出行都是步行、自行车,现在一般是摩托车或轿车。 4、人们的思想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

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5、以前村委会决定村里的大小事务,现在村民能自己参与决定自己切实利益的事。 6、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现在农村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还有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大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结果分析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据统计,1997年粮食总产已达283.4万吨,增长106.7%,年均递增3.9%,棉花总产3.3万吨,增长81.3%,年均递增3.2%,油料总产18.6万吨,增长23.16倍,年均递增18.2%. 2、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满足市场,保障供应,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成效显著。据统计,1997年大畜牧存栏67.09万头,增长108.4%,年均递增3.9%,生猪存栏148.77万头,增长53.7%,年均递增2.3%.肉类总产22.79万吨,增长6.33倍,年均递增11.1%.其中猪牛羊肉18.67万吨.增长5.35倍,年均递增10.2%。同时山羊存栏和家禽存栏,也有较快的发展,大幅度的增长。 3、改革开放以来,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农村政治发展步伐也开始起步,并不断前进,其成绩巨大,并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总体来看,其特色可以从几方面体现: 一、在政府主动强力推动下进行,取消了过去的生产队组织,并规定了村委会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了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为村委会的建立、实行村民自治和直接民主,保证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宪法保障。随后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村委会,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而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正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标志和体现。 二、村级党组织起着独特作用,村级党支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村民自治的实行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依靠村党支部和支部中的党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村民群众中,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通过村党支部向上级反映。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治,农村各种组织包括村委会也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去谈自治。然而在现实的村民自治中村级党组织的实际定位、作用发挥也面临着重新考量的问题。村民自治是农民自治,自己选举自己的领导者村委会、村委会主任,并接受领导者的领导。 4、家乡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 一、1978年-1988年从单一的渠道与制度化,集体化向多重的渠道与并列化,两元化转变,从被动化到主动化转变 二、1989年-1998年精神文明生活成为农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绝对要求,农村的文化传播从80年代的主动化进入了90年代的选择化。基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体系。 三、1999年-2008年多维视线下的文化接受和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农村文化生活终于走出农村,与社会和世界接轨。 九、合理化建议 1.肯定家乡在改革中所取的丰硕成果 2.进一步探讨深化改革的思路 实践向我们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符合广大中国人民要求的,是符合历史与现实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系别: 专业:

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7.5%下降为2007年的24.7 %,而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则由32.5 %上升为75.3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凸现于生产与消费全过程。特别是随着商贸流通体制和商贸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营的主体快速分化演变,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发展壮大。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和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改革开放30年,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创新和发展,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现代流通网络在运城基本形成;(六)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外经、外贸、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都有较大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向全方位、高层次、优化型的新格局迈进。截至2007年底,对外出口的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及欧盟一些国家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05510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232倍。(七)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的亮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旅游业迅速兴起,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迅速成为我市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八)城乡居民钱包日鼓,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改革开放3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全市农民纯收入达到3388.9元,比1978年翻了5番多。30年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全市各个角落。一是养老保险逐步健全。二是失业保险构筑了职工生活的减压阀;(九)交通邮电事业迅猛发

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1]

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1992年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期。1992年中国正式长期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下面就从我的切身感受来谈一谈我的家乡在吃、穿、住、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所有东西都要用到票子,比如:粮票,饭票,布票,用这些票可以去换东西,并且只能换指定的数量,不超过,也不会少,这个就叫做“有证才能买” 改革开放后,经济比较发达,所以票都没了,人们买东西就要用到钱,因此叫做“有钱就能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首先来谈谈吃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粮食产量很低,人民普遍吃不饱,而且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糖要用糖票,票是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角;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要留到过年才能享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取消了定量供应制度,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相应地增加,经过30年的发展,温饱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现在人们不再要求吃饱,而是要求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 其次是穿,经过这30年的发展,穿着结束了用布票买布做衣服的时代,同时也结束了一件衣服穿几代人的时代,如今面对琳琅满目、品牌众多的服饰类商品,人们在穿着上不仅追求舒适,而且追求时尚,因此世界不再是只有蓝和绿两种颜色了,而是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了! 居住环境,30年前住的都是土房茅草屋,烧的都是木材和秸秆,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大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建造的国家也会出资帮助建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的浪潮中基本消灭了土平房,并且有的村还铺设了自来水、使用上了天然气,总体来说改革开放这30年农民的居住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住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 在说说行,以前农村交通不方便,没有汽车,交通出行基本靠走,好一点的有马车。到镇上买卖点农副产品就得几个小时,并且路还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非常难走,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水路”。但是现在修建了真正宽阔的水泥路,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许多家庭也成为了有车一族。这都是30年改革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 开放的成果!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一块,我们讲的最多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民的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这些方面在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变化。从去年开始国家规定完全免交学杂费,读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 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 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家的变化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家的变化 第一篇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绸都盛泽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让绸都人振奋不已。年近花甲的我,真真切切地经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绸都人经济富裕、生活幸福。 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 在我孩提时,盛泽唯一的电影院(当时称大戏院),在我依稀的记忆中,规模之大、气势之昂,在当时的江南小镇堪称一流。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电影可真是稀罕物,偶尔跟随父亲看一场电影,那可是天大的娱乐享受。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还没普及,一般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我们只得早早吃好晚饭,到附近的学校、工厂抢占位置,有时去晚了,只好挤在最后几排。虽然听不清声音,但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过了几年,家庭条件改善,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视机,虽然只是一台很普通的14吋黑白电视机,但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每天,全家总是

开开心心地观看电视节目,那台电视机一看就是十余年,一直不舍得更换。1998年,家里又换上了一台29吋的飞利浦彩电,如今60吋的高清液晶电视也搬进了我们平常百姓家,让我们仿佛踏进了高清影院。 那台曾经伴随我们多年的14吋黑白电视机,至今仍十分想念,那是上海阿姨费尽周折托人从上海带来的。它就像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想起它,就让我回忆起青春少年,感慨万千。如今,每当坐在明亮的客厅里看着电视,想着四十年来的变迁,想到它们的昨天、今天、明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缩影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机早已风光不再。如今,亲戚、朋友、同学都建立了微信群,在虚拟的空间里打趣戏谑、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大家尽情地谈笑人生。事实证明,我们虽然年近花甲,但我们还是与时俱进的,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尽享人生的快乐。 “忧、有、优”的三级跳跃 多少年,多少人,为了“居” 这个梦想而努力,从最初的福利房、房改房,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房、产权房,人们不懈追求,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40年间,我自己的住房完成了“忧、有、优”的三级跳跃,正是因为这段置换经历,让我一生的居住梦想变成了现实。

改革开放40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0篇作文

改革开放40 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0 篇作文我的家乡,她蓬勃而又不张扬,恬淡而又不失朝气。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__ 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很多个地方。下面是我的总结: 如果说上海是?夜木妹呕В 敲春戏饰胰衔褪侵泄目萍济呕АT谀抢镉邢碛虻闹泄萍?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 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

户,百亿元以上10 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 户已到达500亿元。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 元。 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xx 年合肥房地产开始升温,城市的圆周仿佛一夜之间外扩三十里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老合肥们激动地给我形容。有房地产企业到大蜀山下盖房子,有人嘲笑说:坐车都要四五十分钟到市里,房子卖给谁阿。仅仅两年之后,大蜀山脚下已经无地可卖,而开发出来的房子竟然都卖得净光(合肥话)。合肥人从此告别了平房,搬进了上辈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层住宅。1980 年,合肥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05 平方米,然而30 年后的这天,人均建筑面积到达29.28 平方米,是解放初期的7.5 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阿,我们的房子越来越敞亮了。xx 年,祖籍安徽的王石拍拍光亮的脑袋,决定在家乡首府合肥隆重推出万科金色名郡,将万科著名的精装修理念,带到了习惯毛胚房的合肥。'xx 年,著名的地产大亨万达也不甘落后,掏出 数亿元,一举拿下芜湖路桥西侧的原美菱集团的黄金地段,也准 备在合肥大干一场。种种的种种,我们合肥人民住上了满意的房子,这也是合肥人最骄傲的事之一了。 再说说合肥的交通。十几年前,合肥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三孝口,而三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具体变化的社会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具体变化的社会调研报告摘要:在暑假时间里,我在8月4日至8月10日,通过和村里老人面谈以及和村里干部座谈的形式,充分了解了改革30年以来,我的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同时发现了伴随着家乡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例如家乡环境污染问题和孩童管教问题逐渐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和村干部认真讨论,以及网上查阅相关了资料后,为了更好实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我向村干部建议了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家乡人的我们所应该有的态度以及所应该采取的行动。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不仅仅增进了对自己家乡的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所学不到的东西。关键词:改革开放家乡变化问题建议 8月4日至8月10日,在这一个星期里我从村里老一辈人的口中了解到了瑶琼村近30年的变化。瑶琼村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它随着晋江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磁灶镇现在正在力图打造一个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基地,而在这里面有着瑶琼村很大的功劳,是瑶琼村淳朴的村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造就了这个伟大的成绩。在这7天里,我拜访了村中老一辈的人,在他们眼中,瑶琼村的变化是巨大的。以前,村里没有水泥路,至多就只有柏油路,而且非常的少见,但现在水泥路随处可见。在30年前,全家能够吃饱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在吃饱已经是最基本的事情,而且还能够买一点别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以前,在瑶琼村中基本没有工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以务农为主,但现在瑶琼村的工厂到处可见。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的人都开始了自己的小事业,虽然工厂不算大,但这让村中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事业去奋斗。我也拜访了瑶琼村的领导干部,他们也认为瑶琼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介绍瑶琼村的一些情况,让我更了解自己的家乡。虽然家乡的变化让我对家乡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其中也存在

[实用参考]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doc

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成就硕果磊磊。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40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爷爷奶奶辈的基本都是文盲,父辈的也没有几个能上高中,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他们七八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听伯伯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因为小时侯家里穷,又有兄妹七个,爸妈拼命挣钱供我们读书,可是当我读到小学两年级时,就由于庄稼收成不好,爸妈实在供不起我们读书了,只好让其中几个退学,在家帮父母做些家务。那天,我哭了一整天,眼睛都哭肿了。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出去挣钱。”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现在,农村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己的橡胶跑道,再也不是好几个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间教室里由代课老师一起教了。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改革开放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南方的房子地上都是一片潮湿。爷爷说:“那时没有蚊帐,每一天都早起晚归地在地里干农活,到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要被蚊子叮,睡不安稳,一直起来赶蚊子。到夏天,下雷阵雨,雨水透过屋顶上的瓦片顺流到屋里,人们还要拿着碗盛水。”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 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 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 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 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 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 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 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 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 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 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 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 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 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 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 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气象! 以我的家乡茂名为例,茂名,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濒南中国 海,北靠祖国大西南。1959年成立茂名市,1983年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代管信宜、高州、化州三个县级市。全市陆地面积11459平方公里,总人口680多万人。茂名是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是广东与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5省区经济往来的通道。茂名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东西两翼规划发展的三个特大城市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家乡具体的一些变化。 1.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 们这的小学 已经不如我 们那时的多 了,通过竞 争,合并了 一部分,还 有的倒闭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 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 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 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 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 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 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 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 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 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 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 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 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 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 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 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 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总要在路口等半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三篇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 范文一 观看今天的中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心晴非常激动,心晴溢于言表。对今天表彰的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深表崇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欢欣鼓舞,热血澎湃,催人奋进!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正如总书记所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和内陆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

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四十年的改革,带来了四十年的变革,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四十年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全面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改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凭票供应的时代,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我,1978年我还是一名初中生,也如今天和我一起观看的学生们一样,从对改革的懵懂,到伴随改革的成长,到参与祖国的改革发展,历历在目。至今我依然记得,刚进入初中时亲眼目睹了我的老师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的场景。当他接到78年的大学入取通知书时,大家兴奋、欢呼祝贺的场景至今难忘。我也从一个农村娃,由春季家里没粮吃不饱,衣服传承哥哥们的旧衣裳,到如今的饮食的挑肥拣瘦。从土孩子到能有资格考大学,听从志愿分配做教师,再到能够实行职业自由流动,从山东来到上海发展,可谓一路走来享受着改革的红利,见证者改革带来的变迁。遇上这个改革的时代感到无比荣幸!参与到改革的大军中感到无上荣光!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无比幸福!

变化作文之英语作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语作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家乡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篇一:家乡的变化《英语作文》】 家乡的变化《英语作文》 家乡的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过去是老房子。这条河非常脏。道路狭窄,生活条件艰苦。人们步行或骑自行 车去上班。但现在,我的家乡有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河水清澈,水 清澈。有许多环形道路和生活条件舒适。人们通常乘公共汽车或汽 车去上班。 我很高兴看到我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认为这仍然是重要的,记住过去。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二: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英语作文训练3】 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训练3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tom想了解你的家乡,请你向他介绍。 1.它位于一条宽阔的河边,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粮食 2.以前很穷很落后,很多人没有工作,生活艰难 3.自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街道变得宽阔起来 4.工厂学校医院影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生活得到极大提高 5.我深深地热爱我的家乡和人民,他们正辛勤工作创造一个更美好 富饶的家乡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 行文连贯。 dear tom, my home town my home town is a beautiful place. it stands beside a wide river and is rich in fish and rice. but in the old days it was a poor and backward little town. many people had no work. they lived a hard life. .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re. the streets have been widened. factories, schools, hospitals, cinemas and theaters have sprung up one after another. the life of the people is greatly improved. i love my hometown. all the more i love its people. they are working hard so as to make it still richer and more beautiful.

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大力对经济进行深入建设,我国沿海一带以珠海三角洲为主的区域经济实力日益加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从吃不饱到最后饿不死和现在的吃的好的飞跃式的进步,这些成果无不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如今东南海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以广东,深圳,福建,以及科技发展中心的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在近30年的进步终于蜕变成不可缺少的经济要地和独一无二的贸易圣地。 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建设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渔米之乡,地处中国东南部,东与台湾相接壤,西临江西以世界闻名景点武夷山作为分界点。福建优越的地理优势给它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加上近30年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无论在经济、文化、贸易、旅游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福建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978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周期:改革开放初起到1983年是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84-1986年是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是第三个周期,1991-1996年是第四个周期,1997-2001年是第五个周期。2002年开始进入了第六个增长周期,2002年到2007年GDP 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1.5%、11.8%、11.6%和14.8%,2007年达15.2%。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福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仍沿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通道行进,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农林牧渔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为2007年的40.5%,下降37.2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上升0.7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