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计算实验室 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_V3

云计算实验室 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_V3

云计算实验室 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_V3
云计算实验室 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_V3

领先的企业级OpenStack云服务提供商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智网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智网未来 (1)

1.1公司简介 (1)

1.2业务模式 (1)

2超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 (3)

2.1产品概述 (3)

2.2系统架构 (4)

2.2.1深度融合 (5)

2.2.2预集成 (5)

2.2.3自动化运维管理 (6)

2.2.4弹性扩容 (7)

2.2.5智能资源调度 (7)

2.2.6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 (8)

2.3云平台基础功能模块 (9)

2.3.1云主机 (9)

2.3.2镜像 (11)

2.3.3云硬盘 (12)

2.3.4网络 (13)

2.3.5安全 (14)

2.4云平台高级功能模块 (15)

2.4.1监控告警 (15)

2.4.2子账号 (16)

2.4.3数据库 (16)

2.4.4应用栈 (16)

2.4.5计费系统 (16)

2.4.6工单 (17)

2.4.7企业专享云 (17)

2.4.8回收站 (17)

3超融合一体机典型应用场景 (19)

4超融合一体机产品规格 (20)

1 智网未来1.1 公司简介

智网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领先的企业级OpenStack云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拥有行业内最专业的研发、运营和服务团队,对云计算、虚拟化、IaaS有着深入理解和多年研发运营经验。

智网未来以OpenStack为契机,与包括Oracle、Canonical、宝德、世纪互联、东软等公司在内的国内外各大软硬件厂商及IT服务提供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OpenStack服务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基于OpenStack的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融合计算等解决方案,为IDC企业提供联合运营服务。此外,还为客户提供OpenStack的架构咨询、设计、实施、培训、运维等一条龙服务。

截至目前,智网未来已经部署物理服务器超过2000台,运行云主机的规模超过10000台,客户遍及高校、科研院所、新媒体、医疗、IDC、电力、公众服务等领域,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1.2 业务模式

智网未来作为以OpenStack技术为核心平台的企业级云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

(一)私有云解决方案(Private Cloud Solution):

基于智网未来OpenStack发行版,支持KVM、Hyper-V、VMware等异构虚拟化平台,为企业客户构建和管理私有云平台。

(二)私有云托管(Private Cloud Hosting):

智网未来为企业客户提供私有云托管服务,帮助客户一站式解决数据中心、硬件、存储、云平台、运维等所有问题。客户按需租赁整体云平台,按需付费。

(三)OpenStack咨询与培训:

为企业客户提供OpenStack运维、开发的咨询和培训。智网未来的技术团队,先后设计过数十个大中型私有云、公有云平台,具备万台虚拟机规模的

一线运营经验,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成熟的OpenStack运营和运维服务。

2 超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2.1 产品概述

基于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超融合一体机,实现了软硬件集成交付,通过计算存储融合、软件定义、运维自动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小的初始成本快速实现IT基础设施的“云化”;同时,产品可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自身业务的增长,实现“积木堆叠式”的弹性扩容,按需升级。

图2-1积木式建设,线性高效扩容

超融合一体机是一套基于融合架构的IT基础设施平台。其遵循开放架构标准,于2U 机框中融合x86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及网络交换模块为一体,并预集成了分布式存储引擎、虚拟化平台及云管理软件,资源可按需调配、线性扩展。基于超融合一体机,企业新业务上线周期可从数月缩减到数小时,使得运营效率大幅提升、远超预期。

图2-2超融合一体机对于传统机房的改革

超融合一体机针对不同的企业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的性能优化,利用其计算、存储、网络融合的硬件架构优势,分布式存储高吞吐、高IOPS的特点,并整合了智能网卡、SSD 存储卡等硬件的优异性能,整体应用性能相比业界同类平台大幅提升。

图2-3超融合一体机是对IT基础设施的重新设计与智能组合

2.2 系统架构

基于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超融合一体机设计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2-4 基于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超融合一体机设计架构图

2.2.1 深度融合

智网未来超融合一体机采用业界一流的模块化设计的组件,提供多种产品规模的组合,并提供单一厂家服务,满足各种业务范围的需求。超融合一体机所使用的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均由IT业界主流x86服务器厂商提供,具体配置则由智网未来针对不同用户使用场景所定制化设计,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垂直整合的融合架构硬件平台,高带宽低时延多协议交换能力,以提升应用性能。基于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超融合一体机真正实现了软硬件深度的整合:

●统一用户界面:不管是计算、存储,还是网络,都在统一的界面中进行配置、告

警、性能统计等,保证用户一致的感受。

●一站式服务:从硬件到软件,联合应用,提供一站式支持,保证客户对产品的整

体感知。

2.2.2 预集成

超融合一体机依托智网未来高效的端到端交付能力,能从用户报价开始,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直接交付给用户开箱即用的产品,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安装、调测时间,从几周甚至数月的调测时间缩减到几个小时之内。

预集成包括的内容:

●硬件预安装:采用服务器4 in 1 方式,网络模块内部互联

●软件预安装:BIOS定制、服务器操作系统CentOS、虚拟化软件KVM、基于

openstack的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

●整机集成调测:配件齐套性检查、网络连通性检查

●带柜运输:2U机架式完整包装运输

用户现场实施:上电硬件检测、齐套性检查、连通性检查、简单业务配置和调测。

2.2.3 自动化运维管理

智网未来超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的自动化运维管理通过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来实现。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可提供硬件管理、虚拟化平台管理、资源池管理,以及在统一资源池之上的虚拟机数据管理,应用管理等功能。同时,作为一体机的统一Portal,完成全系统各种资源的生命周期维护。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即可以部署在一台CentOS 6.5+ 64位的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多台物理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上以实现高可用。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基于开源openstack技术开发而成,针对超融合一体机,主要提供了如下功能的支持:

●统一资源管理:通过将不同系统的资源对象采集到一起,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模

型对使用者提供统一的、一体化的资源管理体验,包括各种资源的监控和告警;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实施面向企业安全策略

的一种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对系统操作的各种权限不是直接授

予具体的用户,而是在用户集合与权限集合之间建立一个角色集合。每一种角色

对应一组相应的权限。一旦用户被分配了适当的角色后,该用户就拥有此角色的

所有操作权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必在每次创建用户时都进行分配权限的操作,

只要分配用户相应的角色即可,而且角色的权限变更比用户的权限变更要少得

多,这样将简化用户的权限管理,减少系统的开销;

●硬件自动发现、扩容和恢复:系统会自动发现一体机内部的所有硬件并扫描硬件

的规格信息,用户可以在创建资源池的时候直接选择系统发现的硬件,系统自动

完成这些硬件的软件安装、网络配置并将硬件加入资源池;系统扩容的时候也可

以自动发现新加入的硬件,并且用户将硬件加入资源池的时候自动化完成所有的

配置工作;当服务器硬件如硬盘、阵列卡等故障并完成备件替换后,重新插入

至一体机并加电启动,系统会自动识别此节点并恢复数据;

●应用自动部署:通过镜像模板自动部署应用,包括自动完成创建虚拟机,安装

OS、创建网络、安装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

2.2.4 弹性扩容

超融合一体机组件集群承载用户业务系统并正式上线后,未来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弹性扩容、按需扩容,不会影响已有业务的连续性。

●当集群资源不足时,可对集群增加计算或存储资源;

●当计算资源不足时,可增加集群内计算服务器节点;

●当存储资源不足时,可以增加计算服务器节点或单独增加服务器硬盘;

●超融合一体机基于分布式扩展架构设计,以集群为单位,实现计算资源池的相对

独立。集群主机资源不足时,可直接新增计算节点或一体机机框,并将设备接入

网络。通过云平台的硬件自动发现功能,可及时地将设备纳入系统的管理。2.2.5 智能资源调度

超融合一体机可使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实现按需分配,达到弹性伸缩、节能减排的目标。其智能调度对象包括CPU、内存、虚拟机、服务器、资源集群等。

针对各种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调度动作:

●CPU:动态调频、动态增减、限制上限、物理CPU直通

●内存:内存复用/超分配、动态增减、限制上限

●虚拟机:自动休眠/唤醒、定时开机、关闭/强制关闭/重启、迁移

●服务器:下电、定时下电、定时上电、负载均衡

●资源集群:基于负载均衡调度的智能服务器电源管理、资源优先级控制

2.2.6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

近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意识到,传统的以FC SAN、IP SAN、NAS为代表的集中式存储架构在面对用户数据不断增长的需求时,已很难提供良好的扩展性能。

此外,高端的集中式存储尽管能满足用户未来几年内的使用需求,但其作为独立单元,不但需要专门管理和维护,而且价格昂贵,也让一般的企业望而却步。

超融合一体机的后端存储采用Server-SAN架构,通过挂载开源的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可将所有服务器的本机磁盘组织成一个虚拟存储资源池,实现计算和存储的高度融合,进而完全替换外置SAN,满足用户对高性能、高可靠和高性价比的需求。

●优秀的架构设计和数据可靠性。超融合一体机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创新设计使其能

够实现传统架构通常无法达到的非凡性能优化。这种优化将允许用户自定义数据

存储的副本数量,通过多副本机制为用户数据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保障。此外,系

统还支持一系列高级功能,如快照、磁盘精简配置等;

●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基于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超融合一体机具有在所有磁盘之

间优化分配所有工作负载的能力,其强大的分布式缓存架构允许用户通过添加服

务器节点来平滑、线性扩展高性能;

●高弹性和自愈能力。分布式存储系统可在硬件故障期间保持高弹性,继续正常运

行,几乎不会对性能产生任何影响。此外,这个解决方案的高级自愈功能保证硬

件故障节点能够在加电后自动恢复系统和功能,无需管理员的手动干预。

2.3 云平台基础功能模块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基础功能模块(也即云平台固定组件)包括云主机、镜像、云硬盘、网络、安全等,通过以上模块的相互协作,为客户提供了从创建一台虚拟服务器到正常对外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是整个平台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可为客户直接创造价值的功能模块。

2.3.1 云主机

云主机功能模块提供了整个云平台中最基础的功能,即虚拟服务器从创建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此模块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可将大批服务器硬件资源池化,

您用户仅需只需点击鼠标,选择期望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类型和网络配置等信息,

在短短几秒钟内便可即可在短时间内按需获得你需要的任意数量的云主机。您的云主机还

可以实现,模块支持云主机硬件配置在线升级、云主机热迁移、重启、暂停、创建快

照等多种功能,。

云主机功能说明如下:

1.自定义配置: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云主机配置,包括CPU、内存、镜像等。

2.创建快照:可分别针对系统盘和数据盘进行快照,并通过快照恢复磁盘数据。

3.动态调整配置:无需重启和中断业务,即可调整虚拟机的CPU和内存。

4.热迁移:实现跨主机的热迁移,保证云主机业务不中断。

5.加载防火墙:针对单台或多台云主机加载安全防护策略,在入口和出口方向上

进行数据包过滤。

6.多网卡:可以动态给云主机添加网络,真正热插拔。

7.制作镜像:用户可将自己的云主机转化为镜像,进而实现批量创建云主机。

8.添加告警:用户可为某台或多台云主机添加监控参数如CPU使用率、上行/下

行流量、丢包率等,实时监控云主机的状态。

9.WEB控制台: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操作云主机,即使云主机网络不通,

管理员也可以进行维护。

图2-1创建云主机

图2-2 云主机功能列表

2.3.2 镜像

镜像功能模块用于为云主机提供一种快速部署的方式,通常包含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相关服务,用户通过此模块可以“秒级”创建一台云主机。

镜像,即Image,通常分为两类:即公有镜像和私有镜像。

1.公有镜像:即整个云平台的基础镜像包,可结合客户的场景需求,由我司预安

装在平台上,供所有用户直接调用。镜像类型支持业界主流的、运行于x86架

构的操作系统,具体如表2-1所示。

2.私有镜像:即由用户自定义的镜像包,用户可将自己定制化的云主机转换为私

有镜像,进而实现批量复制/创建的功能。私有镜像仅供创建该镜像的用户使用。

支持的系统

支持的系统版本备注类型

windows winxp/win7/win8/win2003/win2008/win2012,含所有32bit 和64bit系统版本以上操作系统为已由我司研发人员实际测试过的系统版本,若有疑问具体可咨询我司技术人员。

Linux RHEL(CentOS)5.6以上/6.x/7.x、Ubuntu12、13、14、Suse11、红旗Asianux 3 SP4,含所有32bit和64bit系统版本

表2-1 镜像支持的操作系统类型

图2-3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镜像列表

2.3.3 云硬盘

云硬盘功能模块基于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为云主机提供持久化的块存储设备,他们独立于云主机的生命周期而存在,可挂载到任意运行中的云主机上,保证单台

云主机故障时,数据不丢失,并具备基于云硬盘的快照创建、备份和快照回滚等功

能。

2.3.4 网络

网络功能模块基于先进的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技术,为用户提供按需构建网络的功能,包括虚拟交换机、虚拟路由器、公网IP、VPN和负载

均衡等子功能,通过实时同步的网络拓扑展现功能,可有效提高用户构建复杂网络

的效率。

网络功能说明如下:

1.一键VPC:用户可在单一页面迅速创建自己的专属私有网络,包括虚拟交换机、

虚拟路由器、防火墙及分配私有/共有IP等。

2.VPN服务:支持IPsec、GRE、OpenVPN等类型的站点--站点或主机--站点

的VPN连接方式。

3.网络拓扑:支持Linux bridge和OpenvSwitch等网络插件,支持flat、vlan、

gre、vxlan等网络拓扑结构。

4.分配公网IP:用户可在云平台上申请公网IP,并将此公网IP分配给某台主机,

此时,由于这台云主机已完全暴露在Internet中,须注意进行系统加固和安全

防护。

5.端口映射:用户可在虚拟路由器上自定义云主机的端口映射策略,类似于传统

路由器的NAT技术,将云主机需对外提供服务的端口映射至虚拟路由器的外

部接口,在节省公网IP的同时,也可保证云主机正常对外提供服务。

6.负载均衡:可为用户的多台云主机提供流量的负载分担功能,支持轮询、最少

链接数及源IP地址哈希等负载均衡算法。

图2-4 基于SDN技术的网络拓扑

2.3.5 安全

安全功能模块基于传统的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可为用户的云主机提供细颗粒度的安全防护策略,模块支持TCP/UDP/ICMP 等多种协议,支持自定义来源IP

和端口范围等规则,支持用户针对不同类型云主机加载不同级别安全策略的功能。

安全功能说明如下:

1.自定义防火墙:云平台默认default策略禁止从外部访问云主机,用户可在此

策略的基础上,修改云主机在入口方向或出口方向所允许和禁止的访问端口,

也可自定义防火墙策略并绑定至云主机,实现应用层访问的控制。

2.密钥对:用户可在云平台上生出密钥并将公钥下载到用户本地,在创建云主机

时选择对应的密钥对名称即可实现通过密钥方式登录云主机,此功能保证云主

机被访问的高度可控性。

3.操作日志:云平台记录用户在此平台的所有操作日志,提供按条件的查询和导

出功能。

2.4 云平台高级功能模块

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高级功能模块包括监控告警、子帐号、数据库、应用栈等,高级功能模块可为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能力,配合基础功能模块共同为用户快速、稳定的搭建并上线一套业务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2.4.1 监控告警

监控告警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固定组件,提供了对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磁盘IO、网络流量等不同类型资源的细粒度监控,支持实时监控和历时记录

监控两种方式,支持监控数据以图片或表格形式导出。用户可结合自身应用系统

的关键特性,自定义重点的监控项和告警阀值,并设置以短信或邮件形式进行告

警,充分保证整个云平台的可靠性。

2.4.2 子账号

子帐号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固定组件,用于满足企业多级权限管理的需求,为企业不同部门管理其资源提供了便利。云平台管理员可结合自身企业各部门间的

业务类型,分别按需创建不同权限、不同配额的子账户,并可由各子账户独立管理

本部门内的所有云资源。

2.4.3 数据库

数据库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配组件,通过调用已封装好的数据库镜像模板,用户可以轻松为其应用环境部署数据库资源,避免了用户独自搭建复杂数

据库系统所常见的技术壁垒,尽可能提高用户业务系统上线的时间。模块支持

Mysql、Redis等关系型数据库,且数据库的创建、启动、停止、扩容、备份和恢

复等功能都可以通过云平台一键完成。

2.4.4 应用栈

应用栈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配组件,通过预先定义好的模板,用户可以轻松构建应用环境,如autoscaling,memcached等。应用栈会根据用户自定义

的硬件规格、网络设置等信息自动调用云主机、云硬盘和网络等模块的接口,实现

用户应用系统的建设需求。

2.4.5 计费系统

计费系统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组件,可结合用户所选镜像类型、硬件资源规格(cpu、内存、云硬盘)、运行时间(以每小时为单位计算)、公网IP分

配情况等测算用户的消费情况,并提供统一的消费记录查询系统。此外,本模块

支持对接各银行、支付宝等第三方充值渠道。

2.4.6 工单

工单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组件,是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一项特有设计,用于为用户云平台管理员和智网未来运维人员提供一个交互的通道。企业私

有云平台管理员可以通过此模块上报云平台使用中的任何售后问题,由智网未来

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问题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2.4.7 企业专享云

企业专享云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组件,是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一项特有设计,可针对具有高安全性、高性能硬件资源占用率需求的用户创建独占硬件

服务器的功能,也即此用户创建的所有云主机集中部署在1台或多台专享的物理

机上,且此部分专享物理机上并不承载其它用户的云主机。

2.4.8 回收站

回收站功能模块属于云平台的可选组件,是智网未来私有云平台的一项特有设计,此功能适用于当云平台管理员由于误操作删除云主机之后,本模块将默认

保留云主机,并在2个小时内提供云主机的恢复功能。

云计算白皮书

天云科技云计算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3 1.1云计算的概念3 1.2云计算的特点4 1.3云计算的分类5 1.4云计算实现机制6 1.5云计算发展现状8 2 云计算应用方向与实例10 2.1基础设施租用10 2.2海量数据管理12 2.3在线软件服务12 2.4云安全应用14 3 云计算优势分析17 3.1性价比优势17 3.2应用优势20 3.3可靠性优势20 3.4安全性优势21 4 云计算发展趋势22 4.1云计算的历史定位22 4.2云计算与3G和物联网25 4.3云计算与网格融合发展25 5 云计算演进策略28 5.1云计算带来的变革28 5.1.1 机遇28 5.1.2 挑战29 5.2政府部门的演进策略31 5.3运营商的演进策略33 5.4典型行业的演进策略34 5.4.1 能源行业35 5.4.2 服务行业35

5.4.3 教育行业36 5.4.4 医疗行业37 6 天云科技与云计算38 6.1 我们的使命39 6.2 我们的团队39 6.3 服务和产品39 6.4 推动形成云产业链40

1 概述 “云计算”这个词汇是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于2006年8月9日在搜索引擎战略会议上的演讲中首次提到。2007年第3季度,这个词汇开始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公众对这个词的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长。一时间,众说纷芸,有人称之为炒作,有人猛烈抨击,有人迅速转型,有人大声叫好。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雷霆万钧的势能和横扫千军的动能。Google、Amazon、IBM与微软等互联网与IT巨头纷纷把云计算作为自己未来的核心战略。更重要的是在硅谷近百家新型云计算创新企业正在兴起,业务范围涉及从硬件、软件到应用的各个领域;这些企业创新的势头及其目标定位颇像三十年前个人计算机及十五年前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公司迅速而大量涌现,这些公司在刚成立时便立志从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挑战与颠覆现有的IT产业格局。 1.1 云计算的概念 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本白皮书给出一种参考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这种资源池称为“云”。“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等。云计算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专门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烦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这与早在2002年刘鹏教授提出的网格计算池(Computing Pool)的概念非常相似。网格计算池将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成为一个可以任意组合分配的集合,池的规模可以动态扩展,分配给用户的处理能力可以动态回收重用。这种模式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 之所以称为“云”,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现实中云的特征:云一般都较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无法也无需确定它的具体位置,但它确实存在于某处。之所以称为“云”,还因为云计算的鼻祖之一亚马逊公司将大家曾经称为网格计算的东西,取了一个新名称“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ing Cloud),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超融合一体机功能介绍说明

超融合一体机功能介绍说明 一、超融合一体机概要介绍 (一)融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云计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关于IT基础设施究竟应该如何部署,融合成为各大厂商解决方案中必提的关键词,融合基础设施的理念也逐渐被业界普遍接受。融合,既包括了软件与软件的融合,也包括了硬件与软件的融合。纵观多种融合方案,各个厂商均结合自身优势,力求提供全面IT硬件+软件管理的创新融合。 (二)一体 “一体”不仅包含了硬件与软件“打包”一体的概念,而且也指打通各业务中心的孤岛建设模式,实现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云计算整合模式。 (三)超融合一体机是IT基础设施的智能组合 以海云捷迅超融合一体机为例来解释,就是将软硬件集成交付,实现了计算存储融合、软件定义和运维自动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最小的初始成本快速实现IT基础设施的云化;同时,系统可以随着企业业务的增长进行“积木堆叠式”的弹性扩容,实现按需增加配置,为企业节约系统搭建初期的投入成本。 (四)小结 以海云捷迅为代表的超融合一体机,作为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使企业IT不需要再担心

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规划、分配、调度管理与可靠性等问题,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上,为业务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超融合一体机选购价值 (一)企业IT云化遭遇瓶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云计算的资源池化、弹性配置等特点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提高IT对业务支撑的敏捷性,降低TCO(企业总成本)。而实际情况确是,大部分企业IT系统陈旧,无法对企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拖慢企业发展步伐。对企业IT系统实施改造,势在必行。 (二)海云捷迅超融合一体机,真正的超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一步解决企业IT 云化难题,为您带来5A级用户体验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总体成本(A cloud can reduce the overall cost of ) ●统一管理,降低运维成本(A cloud can unified management) ●灵活快速交付,降低时间成本(A cloud can flexible rapid delivery) ●扩展性强,降低初期投入成本(A cloud can strong expansion) ●自愈力强,提高IT架构稳定性(A cloud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IT architecture)三、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特点:融合、智能、简便

H3C_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V2.0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Copyright ? 20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1 前言 (1) 1.1 IT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1) 1.1.2 高昂的成本支出 (1) 1.1.3 缓慢的业务部署速度 (1) 1.1.4 分散的管理策略 (1) 1.2 应对困境的有效措施 (2) 1.2.1 控制服务器数量膨胀,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2) 1.2.2 采用虚拟化基础架构技术和云运营体系,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2) 1.2.3 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化、可视化的管理 (2) 1.3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简介 (2) 1.3.1 概念介绍 (2) 1.3.2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产品介绍 (3) 2 技术特点 (5) 2.1 基于集群的集中管理 (5) 2.2 完备的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5) 2.3 性能状况监测 (6) 2.3.1 物理服务器性能状况监测 (6) 2.3.2 虚拟机性能状况监测 (6) 2.3.3 虚拟交换机状况监测 (7) 2.3.4 虚拟网卡性能状况监测 (7) 2.4 共享存储管理能力 (8) 2.5 高可靠性 (9) 2.5.1 传统的高可靠性和故障切换解决方案 (9) 2.5.2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HA解决方案 (10) 2.6 动态资源调整 (11) 2.7 经济高效的灾备恢复方案 (12) 2.8 支持IEEE 802.1Qbg标准 (13) 2.9 多租户业务安全 (13) 2.10 自助式云业务工作流 (14) 2.11 用户分级管理 (16) 2.12 数据中心集中保护与审核 (18) 3 典型组网应用 (18) 3.1 服务器虚拟化应用 (18) i

超融合如何克服云桌面启动风暴

超融合如何克服云桌面启动风暴 或许在办公时,你也遇到过这些问题:办公室突然断电来不及保存数据,导致数据丢失;休息时被迫听着电脑嗡嗡作响的声音;运维人员不得不时常打补丁、装软件、修电脑和重装系统等等。然而,云桌面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传统PC的办公模式,云桌面简化了IT的运维管理、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访问的灵活性,为办公带来极大的便利。 什么是”启动风暴“? 但是,云桌面应用在企业内最大的挑战是员工刚上班时大量虚拟桌面同时开机、登录,所造成的启动风暴(Boot Storm)。当成千上百云桌面同时启动,后端存储端会接收到大量并发I/O(输入/输出),导致存储系统的性能无法及时响应请求,使大量I/O队列访问超时,如此桌面响应会极慢甚至崩溃。桌面用户看到的表现是登录时一直在加载无法启动的桌面,尝试重启多次还是无果,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这就是令企业CIO十分头疼的启动风暴问题。

云桌面的IT基础架构有很多选择,如本地存储、NAS存储、SAN存储、分布式存储等,但是只有高效能存储系统提供的运算能力才可以应付高负载启动风暴。本地存储性能差且无法解决单点故障问题;NAS存储能解决单点故障问题,但存储性能较一般无法解决启动风暴问题;高端SAN存储可以应付桌面启动风暴问题,但是其昂贵的价格让大多数企业CIO进退两难;常规的分布式存储,通过ISCSI协议等方式只有一条入口访问后端存储,I/O堵塞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什么是云宏超融合? 为了解决棘手的启动风暴问题,云宏推出超融合+云桌面的架构,该架构具有卓越的并发I/O 处理能力,被认为是解决启动风暴最佳方案。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云宏超融合,云宏超融合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WinServer)和分布式存储技术(WinStore),将计算节点、存储资源和网络交换 高度集成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不仅为企业提供便捷、灵活、可扩展的超融合 基础架构设施,快速构建企业数据中心;更为企业打造智能的统一企业云平台, 全面提升企业IT能力,使其聚焦于应用与服务。

云宏超融合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即买即用的企业级私有云

背景 随着商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当今商业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过去相比,CIO们和IT领导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CIO们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新的挑战: 1.业务敏捷响应 CIO必须把重点从维护转移到创新,他们需要一个敏捷的基础架构来响应创新业务的更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2.业务高可用 无论该业务系统在商业运行中的重要程度,任何计划外的停机导致业务系统中断都是不可接受的。为了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基础设施。 3.大数据 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数据会成指数级增长,CIO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访问数据及保障数据安全。 传统的IT基础设施是由网络、存储、操作系统和业务系统组成。但在过去几年IT技术已经发生了改变,虚拟化和云计算成为了重要技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已经成为IT建设的趋势。通过X86服务器虚拟化技术,IT服务的交付变得更可靠、更敏捷。 最近几年,“云计算”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然而,对于企业的CIO来说,建设企业私有云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云宏超融合一体机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为您建立企业级专有云,让您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更灵活、更容易扩展。 什么是超融合服务器 超融合是通过软件定义基础架构整合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资源。这和传统的融合架构相反,传统的融合架构中,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资源通常被分别控制,各个模块完成单一功能。 超融合技术是业界最先进的灵动架构体系,满足客户所需求的扩展灵活、简单易用,集中化管理要求。早期基础架构的整合只是通过SANS,刀片服务器来达到共享存储的目的,但这种方案通常涉及大量的资金。 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目标是提供更为简易的方式,它通过软件定义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的整合,以替代传统SAN存储的方式来建设数据中心。超融合更注重基于低成本的X86服务器来达到数据的管理和控制。 传统架构VS超融合架构 通常来说,传统架构通过三层架构来实现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集中存储和网络。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前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不仅有助于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还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必将加快应用落地进程,在各个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本白皮书聚焦过去一年多来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变化,梳理当前发展热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白皮书首先介绍了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然后重点围绕云原生、SaaS、分布式云、原生云安全、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云计算领域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最后对云计算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 (1) (一)全球云计算市场稳定增长,我国公有云规模首超私有云 (1) (二)我国IaaS 发展成熟,PaaS 增长高速,SaaS 潜力巨大 (3) (三)云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云原生采纳率持续攀升 (5) (四)云计算使用率持续提升,分布式云初露头角 (5) (五)安全能力备受关注,原生云安全理念兴起 (7) (六)降本增效显著,云计算成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素 (7) (七)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云计算成新基建重要组成 (8) 二、云原生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构建数字中台底座 (9) (一)云原生重塑中间件产品 (10) (二)云原生如何更好的服务上层应用成焦点 (11) (三)云原生助力数字中台建设 (12) 三、SaaS 市场开始加速,将成企业上云重要抓手 (14) (一)国外SaaS 市场模式成熟,国内SaaS 蓄势待发 (14) (二)疫情推动SaaS 服务迎来发展新机遇 (16) (三)SaaS 直击企业痛点,加速中小企业应用上云 (18) (四)深耕行业,SaaS 服务向平台化、智能化发展 (19) 四、分布式云成云计算新形态,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1) (一)云计算从中心向边缘延伸 (21) (二)云边协同成为分布式云的核心 (22) (三)云边协同助力行业应用转型升级 (25) 五、原生云安全理念兴起,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30) (一)云原生重塑IT 架构,端到端安全风险引关注 (30) (二)原生云安全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33) 六、数字化转型旨在提高生产力,云化能力是关键 (40) (一)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提高生产力,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亟待升级 (40) (二)云计算加速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生产力 (43) (三)IT 云化管理平台作用凸显,技术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45) 七、云定位从基础资源向基建操作系统扩展,提升算力与网络水平 (48) (一)新基建概念明确,云计算既是基础资源也是操作系统 (48) (二)云计算加速网络变革,推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53) (三)云计算加强多种算力统一调度,提高算力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 .. 56 八、云计算发展展望 (58)

H3C UIS-Cell 3000 系列超融合一体机 安全兼容性手册-5W101-book

H3C UIS-Cell 3000 Series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Compliance and Safety Manu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ttps://www.doczj.com/doc/6b15843.html, Document version:5W101-20170315

Copyright ? 2016-2017,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and its licensors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manual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Trademarks H3C, , H3CS, H3CIE, H3CNE, Aolynk, , H 3Care, , IRF, NetPilot, Netflow, SecEngine, SecPath, SecCenter, SecBlade, Comware, ITCMM and HUASAN are trademarks of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other trademarks that may be mentioned in this manual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Notic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document to ensure accuracy of the contents, but all statements,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document do not constitute the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Technical support service@https://www.doczj.com/doc/6b15843.html, https://www.doczj.com/doc/6b15843.html, Obtaining documentation You can access the most up-to-date H3C product docum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 at this URL: https://www.doczj.com/doc/6b15843.html,. The following are the columns from which you can obtai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product documentation: [Products & Solutions]: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solutions. [Technical Support & Document > Technical Documents]: Provides several categories of product documentation, such as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ical Support & Document > Product Support > Software]: Provides the documentation released with the software version. Documentation feedback You can e-mail your comments about product documentation to info@https://www.doczj.com/doc/6b15843.html,. We appreciate your comm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roduct has been designed to comply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The storage, use, and disposal of this product must meet the applicable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云计算(1)

云计算20200225鄂州 云 计 算

目录 概述 (3) 产生背景 (4) 发展历程 (5) 特点 (7) 1、虚拟化技术。 (7) 2、动态可扩展。 (7) 3、按需部署。 (8) 4、灵活性高。 (8) 5、可靠性高。 (8) 6、性价比高。 (8) 7、可扩展性。 (9) 服务类型 (9)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9) 2、平台即服务(PaaS) (9) 3、软件即服务(SaaS) (10) 实现关键技术 (10) 一、体系结构 (10) 二、资源监控 (11) 三、自动化部署 (11) 实现形式 (12) 安全威胁 (13) 1、云计算安全中隐私被窃取 (13) 2、云计算中资源被冒用 (14) 3、云计算中容易出现黑客的攻击 (14) 4、云计算中容易出现病毒 (15) 应用 (15) 1、存储云 (16) 2、医疗云 (16) 3、金融云 (16) 4、教育云 (17) 发展问题 (17) 1、访问的权限问题 (17) 2、技术保密性问题 (18) 3、数据完整性问题 (18) 4、法律法规不完善 (18) 完善措施 (19) 1、合理设置访问权限,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19) 2、强化数据信息完整性,推进存储技术发展 (19)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20)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 回给用户。云计算早期,简单地说,就是简单的分布式计算,解决任务分发,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合并。因而,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种)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 现阶段所说的云服务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分布式计算,而是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计算、网络存储、热备份冗杂和虚拟化等计算机技术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概述 “云”实质上就是一个网络,狭义上讲,云计算就是一种提供资源的网络,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云”上的资源,按需求量使用,并且可以看成是无限扩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以,“云”就像自来水厂一样,我们可以随时接水,并且不限量,按照自己家的用水量,付费给自来水厂就可以。 从广义上说,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这种计算资源共享池叫做“云”,云计算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参与,就能让资源被快速提供。也就是说,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通,就像水、电、煤气一样,可以方便地取用,且价格较为低廉。

惠普超融合一体机技术方案

惠普超融合一体机技术方案 白鸽学吧 惠普SS100超融合一体机 技术响应方案 第 1 页 白鸽学吧 1. 项目背景 由于业务发展客户需要对现有IT系统进行扩容,考虑到云计算可以大大提升IT 资源利用率,提高业务系统可用性,客户原来计划使用“2台X86服务器+MSA存储+VMware ”组建云平台,幵把域控,杀毒,补丁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门锁系统,人事系统,会员系统等8-10个应用,均为win2008,迁移到云平台,系统架构如下: 第 2 页

白鸽学吧 该架构使用VMWare 搭建虚拟化平台,使用MSA存储设备作为共享存储。该架构有以下一些缺点: , 存储设备是整个系统癿单点,如果这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那么整 个虚拟机环境就会完全瘫掉。 , 这个架构是“伪高可用”,vmware 采用主-从,master-slave,架 构,vcenter 是整个系统癿管理中心,当vcenter所在物理机宕机戒 vcenter自身发生故障时,用户将不能管理整个云环境,例如无法新 建/删除云主机等,,除非搭建vcenter HA,需要购买,. , 目前推荐使用癿是VMware vSphere 6 Essentials Plus Kit for 3 hosts(Max 2 processors per host) 最多支持3个节点,虽然当前价 格幵不是徆高,未来系统扩容如果超过3个节点,需要购买 vSphere 标准版,费用就会大大增加; , 使用MSA 存储阵列采购成本较高,未来需要维护X86服务器和存储 设备,扩容和运维成本较高; 该方案配置如下: 数量方案组件 HP ProLiant DL388 Gen9机架服务器; 2 HP DL380 Gen9 Intel Xeon E5-2620v3 (2.4GHz/6-core/15MB/85W) Processor Kit 2 HP 16GB (1x16GB) Dual Rank x4 DDR4-2133 CAS-15-15-15 Registered Memory Kit 6 HP DL380 Gen9 Universal Media Bay Kit 2 HP 9.5mm SATA DVD-ROM JackBlack Gen9 Optical Drive 2 HP 300GB 6G SAS 10K rpm SFF (2.5-inch) SC Enterprise 3yr Warranty Hard Drive 4 HP 800W Flex Slot Platinum Hot Plug Power Supply

2012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2012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2年4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云计算白皮书》,旨在与业界分享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的研究成果。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ICT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各国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本国云计算的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国际ICT产业巨头加快技术研发、企业转型和联盟合作以抢占云计算发展的主导权和新兴市场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域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存在抓住机遇实现局部突破的机会,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差距、规划布局和制度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本白皮书从产业体系、技术架构、数据中心、安全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国内外云计算发展形势,同时也分析了我国云计算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云计算概念 (1) 1. 云计算概念 (1) 2. 云计算的影响 (2) 二、云计算产业 (5) 1. 云计算产业体系 (5) 2. 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7) 3.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9) 三、云计算技术 (12) 1.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12) 2. 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13) 3. 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18) 4. 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 (20) 5. 云计算标准化进展 (22) 四、云计算数据中心 (24) 1. 全球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24) 2. 我国数据中心的发展状况 (25) 3. 我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的策略 (26) 五、云计算安全 (28) 1. 云计算安全概述 (28) 2. 云计算的法律环境 (29) 六、政府在云计算发展中的作用 (31) 1. 外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 (31) 2. 我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 (33) 七、我国发展云计算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36) 1. 我国云计算发展面临的机遇 (36) 2. 我国在云计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6) 3. 我国云计算未来发展思考 (38)

浪潮InCloud Rail1000超融合一体机白皮书

【浪潮超融合架构一体机】 浪潮超融合架构一体机 InCloud Rail1000——将计算、网络连接和存储资源组合到一个一体化设备中, 从而创建一个由浪潮提供的简单、易于部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要点 ●基于浪潮InCloud Sphere服务器虚拟化 及InCloud Storage 存储虚拟化可快速实 现IT计算、存储和网 络资源池化 ●通过自动化部署引擎 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安 装和部署,实现基于策 略和模板的自动化管 理 ●实现千兆和万兆网络 的灵活切换,实现高速 网络互连 ●可实现系统内的快速 扩容,支持多个 InCloud Rail的自动 化堆叠

【浪潮超融合架构一体机】 产品特点 自动化 INCLOUD RAIL 依托InCloud Manager 强大的管理运维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向导式自动化部署以及维护和管理,20分钟完成系架构统部署。 强管理 INCLOUD RAIL 融合InCloud Manager,突破传统系统架构,可提供功能强大、经生产验证的高性能虚拟化层。它支持多个虚拟机共享硬件资源,并灵活的调度各个虚拟机资源,解除了传统架构下的应用和硬件紧耦合的状态。 高性能 INCLOUD RAIL 融合浪潮分布式存储系统,单节点存储IOPS 达到20000+。 可重构 INCLOUD RAIL 采用浪潮新一代硬件重构和软件定义理念和设计,通过计算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计算和存储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架构服务器和存储的传统架构设计。 整体性 INCLOUD RAIL 是超融合的一体化架构产品,融合浪潮软件定义计算软件、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和浪潮重构硬件,构建云数据中心的一体化交付解决方案。 弹性化 通过增加INCLOUD RAIL 设备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的线性扩展,并且可以快速融入到现有环境中。 规格配置 类型 2U4N 融合架构系统 处理器 每节点支持2个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E5-2650 v3CPU 高速缓存 15MB QPI 总线速率 7.2GT/s 内存 每节点16个内存插槽,128G-192G 内存, 支持高级内存纠错,内存镜像,内存热备等高级功能 磁盘 每节点标配4块1.2TB 7200转SAS 硬盘,64G SATADOM 卡,VMware 产品配置1块SSD;浪潮虚拟化产品配置两块SSD,去除300G 系统盘 网络控制器 每节点配置1个高性能千兆以太网控制器(双口)和1个万兆以太网控制器(双口),支持虚拟化加速,网络加速,负载均衡,冗余等高级功能 电源 标配大功率高效白金级电源,1+1冗余,支持PMbus,睿能SmartPower 功耗管理技术 软件定义计算 支持浪潮服务器虚拟化InCloud Sphere 和VMware vSphere 软件定义存储 基于X86架构的浪潮自研分布式存储软件InCloud Storage,极大提高存储读写IOPS;支持VMwareVSAN 云管理平台 选择配置浪潮云管理平台InCloud Manager,实现业务的自动感知,资源的智能 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用户收益 ● 降低复杂性:出厂预 装,自动化部署,实现 服务的灵活交付。 ● 降低TCO:2U4N 标 准节点降低空间和能 耗,软件定义的存储减 少存储设备的投入和 维护。 ● 可靠性:强大的容错机 制和企业级高可用性 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进 化。 ● 线性扩展:利用软件定 义的计算和存储可以 轻松实现系统随不断 增长的业务需要弹性 扩充。 关键技术 ● 集成InCloud Manager 的全局管 理、智能交付、业务审 批等云管理功能。 ● IT 资源虚拟化:基于 服务器虚拟化的 INCLOUD RAIL 可快 速实现IT 资源虚拟 化。 ● 高速网络互连: INCLOUD RAIL 可实 现千兆和万兆网络的 灵活切换,实现高速的 网络互连。 ● 弹性的基础架构: INCLOUD RAIL 可 实现系统内的快速 扩容,可横向扩展至 64个物理节点

中科云计算平台技术白皮书

LINGHANGTECHNOLOGIES CO.,LTD 中科云计算平台技术白皮书 北京领航科技 2014年04

目录 1.云计算概述 (4) 2.产品介绍 (5) 2.1 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向云基础架构的变革! (5) 3.应用领域 (6) 3.1云计算应用场景标准 (6) 3.2产品应用领域 (7) 3.2.1 电子政务领域 (7) 3.2.2 教育领域 (7) 3.2.3 医药医疗领域 (7) 3.2.4 制造领域 (7) 3.2.5 金融与能源领域 (8) 4.功能特性 (9) 4.1虚拟计算 (9) 4.2融合存储 (9) 4.3动态拓展 (10) 4.4性能实时监测,故障报警 (11) 4.6网络管理 (12) 4.7在线迁移 (13) 4.8业务连续 (13) 4.9资源调度 (13) 4.10负载均衡 (14) 4.11安全可靠,容灾备份 (15) 5.产品优势 (16) 5.1秒级获取 (16) 5.2融合架构 (16) 5.3定制性能 (16) 5.4高扩展性 (16) 5.5高可用性 (16) 5.6高稳定性 (17)

5.7易管理 (17) 5.8定制镜像,快速部署 (17) 5.9异地灾备 (17) 5.10全面监控 (17) 6.平台模块 (18) 6.1云主机 (18) 6.2云硬盘 (18) 6.3云监控 (19) 6.4云镜像 (19) 6.5云安全 (19) 7.系统硬件要求 (20) 7.1系统总体要求 (20) 7.2中科云计算基础设施设备要求 (20) 8.价值与效益 (22) 8.1价值 (22) 8.2效益 (23)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录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录出处:中国计算机报作者:■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日期:2011-01-24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中国IT产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赛迪顾问充分运用自身的强大资源优势,长期追踪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中国IT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定义和方法,结合自身对中国IT产业的深刻理解,最终形成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本《白皮书》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面访/电访:赛迪顾问历时3个月,走访了近50位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影响者,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园区等领导,两院院士、高校教授、著名媒体主编、知名博主、大型跨国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本土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众多真知灼见,对《白皮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采用了企业访谈和对标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Microsoft、IBM、Google、VMware、Oracle(Sun)、HP共6家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进 行深入剖析,对访谈数据和对标比较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案头调研:对赛迪顾问的历史数据库、业务类型库和案例库进行筛选,调阅相关的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项目库和政策法规库,并结合互联网公开信息,搜集了大量的云计算技术趋势、解决方案、市场和政策等全面的文本资料,为本《白皮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说纷纭"云计算" 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

2019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2019年)

当前,云计算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技术产业创新不断涌现。产业方面,企业上云成为趋势,云管理服务、智能云、边缘云等市场开始兴起;技术方面,云原生概念不断普及,云边、云网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开源方面,开源项目发展迅猛,云服务商借助开源打造全栈能力;安全方面,云安全产品生态形成,智能安全成为新方向;行业方面,政务云为数字城市提供关键基础设施,电信云助力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 本白皮书是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年)》之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5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本白皮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白皮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热点,总结了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然后从开源和安全两个角度分别对云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云计算在典型行业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1) (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 (二)全球及我国云计算政策情况 (5) (三)我国云计算发展热点分析 (9) 二、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 (15) (一)云原生技术快速发展,将重构IT运维和开发模式 (15) (二)智能云技术体系架构初步建立,从资源到机器学习使能平台 (17) (三)DevOps进入实践阶段,行业开始探索智能化运维 (20) (四)云边协同技术架构体系不断完善,协同管理是关键 (23) (五)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逐渐形成,并向行业应用延伸 (24) 三、云计算开源发展现状 (26) (一)开源技术成为云计算领域主流,国内企业初露头角 (27) (二)国际云计算巨头通过收购强化开源布局 (29) (三)云计算与开源互相影响,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31) 四、云计算安全发展分析 (32) (一)厂商积极布局,不断发展云安全产品生态 (32) (二)智能安全为保障云计算平台安全提供新方向 (34) 五、我国云计算行业应用情况 (36) (一)政务云:为“数字城市”转型提供关键基础设施保障 (36) (二)金融云:传统金融企业与云计算厂商共同发力金融云市场 (37) (三)交通云:交通行业各领域上云全面开花 (39) (四)能源云:能源领域信息系统较复杂,上云进度慢 (40) (五)电信云:助力通信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 (42) 六、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 (44) (一)持续创造良好的云计算发展环境 (44) (二)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能力及应用实践 (44) (三)稳步构建开源风险管理和治理体系 (45) (四)不断加强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46) (五)持续增强传统行业供需双方信任度 (47)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云计算转型战略研究

赛迪顾问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战略研究》《大型企业云计算技术应用战略研究》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面向云计算转型战略研究》,分别介绍了云计算示范工程大型企业云计算应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战略的发展现状,概括了云计算示范工程中国大型企业云计算应用战略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的特点,阐明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决策及核心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战略研究》显示,近两年,国家多个区域积极探索云计算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园区服务以及医疗卫生互联网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虽然云计算产业培育和应用创新都取得新的进度,但也面临缺少统筹规划对应用领域研究梳理不够示范项目仓促上马投资风险增大等问题。为了推动各地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工程的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赛迪顾问针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试点城市,结合获得首批专项资金支持的15个示范项目,以及5个城市设立的应用示范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与政府部门IT企业行业用户一起,共同探究云计算创新新方向应用新价值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从我国云计算应用的总体实施环境看,呈现以下三大特点:国家提升云计算战略定位,加快统筹推进;地方谋求云计算先发优势,纷纷抢位布局;应用需求进入集中爆发期,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和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重点区域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应用示范为抓手,着力推动云计算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从云计算发展战略的角度,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的设立应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第一,是否有合适的商业模式;第二,是否有利于发挥标杆作用;第三,是否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等。当前,中国云计算应用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发展驱动力从“政策引导”转为“市场拉动”,社会管理政务云公共服务云,大型企业私有云终端移动服务云等市场需求巨大,将成为云计算应用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二是业务创新源从“技术导向”转为“应用导向”,“十二五”期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度融合企业技术改造全面展开等,为云计算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竞争聚焦点从“单一应用”转向“平台构建”,围绕“云平台”建设运维服务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平台”的掌控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优胜者。 未来,区域政府实施示范工程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四方面因素:第一,跟进首批国家级应用示范项目示范内容。地方政府在设立示范项目时,要深入研究国家级项目的特点,策划契合国家支持方向的重点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示范项目落户本地。第二,聚焦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共性需求。地方政府实施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即要树立起云计算示范应用标杆区域的形象,又能切实实现本地信息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第三,构建以应用示范加快产业集聚的生态链。地方政府应着力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生态链,推动本地云计算产业和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第四,规避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投资过热的风险。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规划布局,根据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规避投资风险。 《大型企业云计算技术应用战略研究》显示,国内企业云应用尚处于从了解到尝试应用的发展阶段,大型企业云应用倾向采用私有云为主混合云为辅的模式,以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等为代表的云计算技术正成为集团企业内部IT资源整合的重要“武器”。随着云计

UIS-Cell3000超融合一体机部署手册

H3C UIS-Cell 3000超融合一体机 部署手册

目录 1产品简介······································1-1 1.1 产品组成······································1-2 1.2 部署流程······································1-2 2环境搭建······································2-1 2.2 准备工作······································2-1 2.2.1 网络规划···································2-1 2.2.2 网段规划···································2-2 2.3 搭建集群硬件环境··································2-2 2.4 首次使用前的配置··································2-3 2.4.1 修改root 密码·································2-3 2.4.2 修改系统时间·································2-5 2.4.3 修改管理网IP 地址·······························2-6 3部署虚拟化集群···································3-1 3.1 登录管理系统····································3-1 3.2 配置网络参数····································3-1 3.3 注册License(可选)································3-4 3.3.1 设置浏览器··································3-4 3.3.2 客户端可正常访问互联网注册License ····································································3-6 3.3.3 客户端无法正常访问互联网注册License ······························································· 3-11 3.4 创建集群·····································3-15 4部署存储集群···································4-18 4.1 配置存储网络···································4-18 4.2 创建集群·····································4-19 4.2.1 主机存储网络配置······························4-19 4.2.2 创建集群··································4-21 4.3 注册License(可选)·······························4-22 5 集群扩容·····································5-22 6虚拟机使用····································6-25 6.1 创建虚拟机参数与CAS 对比····························6-25 6.1.1 存储位置··································6-25 6.1.2 系统····································6-25 6.1.3 配置····································6-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