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首件工程

三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首件工程

三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首件工程
三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首件工程

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

№2合同段

首件工程

“三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K21+190.3盖板涵涵背回填)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 (2)

一、编制范围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原则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进度计划及施工准备 (5)

一、施工工期 (5)

二、主要施工机械 (5)

三、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6)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方法 (6)

第五章各项保障措施 (10)

一、工期保障措施 (10)

二、雨季施工措施 (10)

三、质量保障措施 (11)

四、安全保障措施 (19)

五、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0)

第一章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范围

根据我合同段施工状况,选定K21+190.3盖板涵涵背回填为三背回填的首件工程。

二、编制依据

1、三柳高速第二合同段承包合同协议书;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6、《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

7、《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及搜集的水文、气候等有关资料。

10、业主、总监办有关文件精神。

11、合同总工期要求及我部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12、广西有关验收规范。

13、广西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K9+900--K26+000、程村连接线(全长16.029km);(第二册、第一分册,第三册、第八分册)。

三、编制原则

1、贯彻合同要求及设计意图。

2、施工方案体现科学适应,合理组织施工。

3、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优良。

4、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确保计划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5、四化建设。推行四化建设实施方案,即以“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化的施工,精细化的管理,人本化的理念”为工作主线,不断提高质量控制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K21+190.3盖板涵位于老堡乡脑寨村。涵洞孔数-孔径为1-2.0×2.5,与路线的斜交角度为70°,使用性质为排水,涵长为49.58m,填土高度为3.8m,进口与出口型式均为八字墙。涵洞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沉降缝、防水层、八字墙均已施工并通过验收,砌体砂浆及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涵背回填施工条件成熟、便利。

根据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三江至柳州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0一二年一月)第二册第一分册(路基、路面、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计划)桥涵台后路基处治设计图(S3-2-11)见下图。

二、业主文件要求

根据桂金龙发〔2012〕317号文《转发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三背”回填设计施工指南的通知》(2012年12月21日发)要求:

1、涵顶至路面高度小于4米时,基础部分满槽回填级配碎石至基础顶面;基础顶面至工作面宽度为3米(顺路线方向)部分按路基施工规范回填级配碎石;3米宽工作面至涵顶部分回填60㎝级配碎石,特别压实区采用96区填料至涵顶,分层压实回填,每层压实厚不大于15㎝(不小于10㎝),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6%,涵顶至路床定按路基施工规范填筑(如下图所示)。

2、涵顶至路面高度大于4米时,基础部分满槽回填级配碎石至基础顶面;

基础顶面至至涵顶的特别压实区采用96区填料分层压实回填,每层压实厚不大于15㎝(不小于10㎝),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6%,涵顶至路床定按路基施工规范填筑(如下图所示)。

因业主“三背”回填设计施工指南的通知在施工图纸出版、施工合同文件

之后下发,故按业主“三背”回填设计施工指南的通知要求施工。

第三章进度计划及施工准备

一、施工工期

本工程计划施工日期为2013年9月10日~2013年9月13日,共计3天。

二、主要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三、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主要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全面领会设计及业主文件意图,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及技术规范施工。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范,并以此为指导,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材料、机械设备、运输机具和劳动力,做到均衡生产,使工程优质、高效、低耗。

2、场地准备

施工便道已完成,能保证施工车辆的进场,场地已清理、平整并碾压。保证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及工地沿线居民和单位出入通道畅通。基坑底已清理及修整。

3、施工放样我部已对首件工程施工路段中、边桩进行了恢复和测量放样,并已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结果全部合格。用红油漆在涵洞基础、墙身及台帽由底往上每15㎝画一道刻度线,每侧涵台左中右画三处,涵长较长的,需要加密画刻度线。

4、材料“三背“回填特别压实区材料选择透水性好、易压实、固结完

成快、压缩变形小的砂性土、砂砾土、碎石土等符合路基96区填料及采用级配碎石填料。其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7.5㎜,压碎值不大于30%,4.75㎜以下石屑控制在40%左右;特别压实区采用透水性材料必须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10-2006)表4.1.2要求。

材料试验成果申报已完成,监理工程师已认可。首件工程所需的各项材料报验工作已全部完成。

5、机械准备首件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已经进场,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打夯机、压路机等,机械落实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三、进料摊铺

1)卸料:涵背每层压实厚度为控制在10~15cm,松铺系数按1.15-1.2控制,松铺厚度由台背刻度线来控制。现场设专职指挥员2名(交错上班指挥),根据台背每层所需填料,指挥员灵活指挥运料车辆的进场,依次均匀倒土直至本层全幅全段堆满为止,并应做到填料不超不欠。

2)摊平:当层填料进场倒满后,立即用挖掘机由台背两侧边缘由外向内,先粗摊,后人工精平,并使填料层形成拱度为2%的双向横坡,以便压实后雨天排水。

3)、压实是台背填筑工程的关键工序,作法与要求如下:

①开始碾压前检测横坡、平整度、松厚,凡未能达到标准应立即找补。

②测试含水量:为了保证压实效果,试验员在现场随机抽样,用酒精法快速测定该层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比较。填料太干则应用洒水车分次慢速喷洒,太湿则应采用翻晒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

③铺料成形之后,压路机进场由台背边缘向中心辗压,第一遍慢速(4KM/h)静压至中桩,再又转边向中心静压,使台背顶面形成双向拱度。然后按上述方向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自第2遍至符合压实度要求均应进行振动碾压(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