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人民体育健身、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体育健身场所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多功能化;发展

前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然而,在体育场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体育场馆业存在了例如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经营和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文

一、体育场馆的发展概况

1.1体育场馆的基本建设状况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全国范围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平方米。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军队系统管理的场地5.22万个,其它系统(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管理的场地95.76万个。

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

在体育场馆数量上,发达国家要远远超过我国,例如日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平方米,美国为16平方米,而我国仅1.46平方米,不足其十分之一。在场馆投资上,发达国家的投资数额巨大,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上,且其中投入最多的就是场馆建设。而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结构单一,缺乏社会资金参与。另一方面,国外的场馆在布局上也改变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倾向,形成了以社区为主,中小型为主的场馆建设思想。体育场馆的建设往往与城市公园建设和小区绿地开发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满足从事不同锻炼项目的人群需要,又可以提高土地和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1.2体育场馆政策法规

我国体育政策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研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迎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文化大革命十年寥寥无几的体育场馆政策相比,这一时期政策开始初步恢复。体育场馆政策关注学校对原有体育场馆的维修、新建或扩建必要的体育场地,关注群众体育所需场地的建设,要求城市体育在注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化体育设施,关注军队体育中俱乐部的建设等,均体现出政策内容关注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进入80年代,新中国经过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累,在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鼓舞下,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体育场馆相关政策也不断出台。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场馆相关政策共颁布了67件。国家重视体育事业的立法工作,但大部分关于体育场馆的政策还是分布在各种形态内容的政策法规中,专门性的体育场馆政策较少。体育场馆政策内容更加注重场馆设施的经营、管理,开始与市场接轨。1995年后,体育场馆政策趋于法制规范化,更加倾向于全民健身,逐步面向社会开放,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21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与20世纪相比,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的颁布单位更广,多部门联合程度更深。其中,专门正对体育场馆的相关政策、法规数量大大增加,内容更加分化,表明国家颁布的体育场馆政策内容更加具体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政策内容的侧重点和政策特点各不相同。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时期(1978-1984年),内容上重视场馆的建设和使用。政策特点为城市化导向特点,教育导向特点。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期(1985-1994年),内容是强调对外开放,提倡经营管理。政策特点为经济化和社会化导向特点。第三阶段:平稳快速发展期(1995-2008年),内容上注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及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建设开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政策特点为市场经济与现代法治相互融合,亲民性导向凸显。第四阶段:体育强国迈进期(2009-2016年),内容上注重场馆的科学管理运营和创新经营模式。政策特点是更加细化、具体化和科学化。

二、国内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

2.1体育场馆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体育场馆大都由政府财政拨款建设,在设计之初很少考虑后期的经营。这造成了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比赛和训练要求设计的,功能比较单一,致使场馆建成后很难适应实际使

有场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以适应多功能使用。但不断的改造往往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牺牲了原有的竞技体育功能。

各地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普遍重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轻视中小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和政府重点工程,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在土地财政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但中小型的体育场馆建设却不能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一般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建设,在征地、资金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困难重重。

2.2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存在的问题

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反映其可利用的资金的源泉和流量。虽然,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理论上有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资金等,但在上述资金来源渠道中只有财政资金是相对通畅的,是建设体育场馆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2011年,全国体育系统新建体育场地资金来源中,59%的资金来源与财政性资金,充分的反映了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结构单一的问题。

体育场馆作为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地方财政应依法保障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财政对体育场馆的保障乏力,尤其是对体育场馆的后期运营投入不足,使得体育场馆难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在体育场馆的运营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体育场馆为差额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拨款十分有限,难以保障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行。如湖北体育局洪山体育中心一年的基本运营维护费用为1600多万元,而每年的财政拨款仅为200多万元。根据湖北体育局2012年的调查,2011年,全省63家体育场馆的平均财政拨款仅为92.76万元,财政拨款占体育场馆的运营支出比例为36%。这些充分说明财政对体育场馆的运营保障比较乏力。

2.3体育场馆政策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场馆一般规模相对较大,既可用于大众健身活动,又可用于举办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展览等大型活动。作为大空间建筑,具有多种实用功能,国家相关文件也鼓励体育场馆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利用率。但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设施的主体部分用于非体育活动,因举办公益性活动或者大型文化活动等特殊情况临时出租的除外。该规定严格限定了体育场馆的运营范围,造成体育场馆运营范围过于狭窄,很多活动不能在体育场馆内举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场馆的闲置。

另一方面,国内绝大多数体育场馆并未建设社会化的保障制度,仍沿用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使得体育场馆要承担所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体育场馆的运营负担过重,不利于其运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最后,体育场馆在运营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税收的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收和各种规费。营业税支出在体育场的各种税收支出中占比最大。体育场馆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功能、性质和类型相似,但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场馆不需要缴纳营业税,而体育馆则要缴纳营业税,给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4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质量体系认证或体育服务认证等第三方机构认证。体育场馆内未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和运行控制标准,国家层面的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和体育服务保障标准等也未出台,其运行难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体育场馆在运营中以自主运营为主,缺乏专业分工与合作意识,未能引入专业运营机构。体育场馆虽然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为主,不应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但运营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运营能力。从目前国内的体育场馆运营情况来看,运营收入过低,多数体育场馆在没有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的情况下亏损运营。另一方面,我国体育场馆的规模较大,适宜举报大型活动,但大多数体育场馆日常用于体育健身,其功能未能得到发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虽然目前国家相关政策鼓励民营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但各地政府作为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却并未完全开放市场,各地对体育场馆运营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成立响应的事业单位,只有在原有管理机构运营苦难或者财政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才考虑开放市场,引入民营机构运营。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使得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体育场运营主体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利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运营管理水平的低下。

三、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

3.1运营管理标准化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低下,相关服务标准缺失是场馆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已经启动体育场馆运营相关服务标准的研制工作。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向社会开放将得到中央的财政补助,进一步增强体育场馆运营的财政保障力度,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使群众享受更好、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

3.2场馆投资运营市场化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运营,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各地民营机构运营体育场馆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如中体公司、北京体育之窗、领先体育等众多运营商,通过管理输出、委托经营等方式承接各地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因此,民营机构广泛参与体育场馆运营将成为体育场馆发展的趋势之一。

3.3场馆设计多功能化

近年来,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功能设计复合化、多功能化趋势日益显现,选多新建体育场融合体育、商业、住宅、办公、休闲等多种功能,如伦敦奥运会足球赛场就是一个复合型设施,包含了26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多家零售店和餐厅以及一个宽敞的商业中心和一个赌场。国外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中小型体育场馆也非常重视对其资源的综合利用。社区中心一般能够开展多种运动项目,在建设时考虑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相结合,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随着体育产业、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社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不断增高,然而,场馆运营管理不善、政策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体育场馆面临费用高、利用率低的问题,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场馆设计多功能化的紧迫性。

结语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事业最主要的物质保障条件之一,尤其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场馆的需求急剧增大,使得体育场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需要解决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矛盾,在体育场馆的发展道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在体育场馆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体育场馆的资金保障,体育场馆的多功能化,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这些也正是我国体育场馆发展历程中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改善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如何让场馆资金结构多样化、资金更有保障,如何实现体育场馆设计上的多功能化,以及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王慧;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

胡国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阶段特点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徐卫华;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作用[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鞠昀彤;近10年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综述[J];大众体育;2015(7).

刘碧波;体育场馆多功能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5.

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A];山东体育科技;2000.

韩开成,顾长海,云欣;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N];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梁栋;江苏省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9.

霍建新;我国体育场馆研究评述[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都对本地大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

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其它如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也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

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良好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商业化运营,我国体育场馆存在哪些问题? (1)、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层次较低。 (2)、经营收入大雨经营日常开销,很少用于投资回收或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定位上不明确,无法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4)、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5)、经营项目开发不全,无法资产开发力度不够。 3、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1)、日常保安,秩序维护,保洁等日常服务性工作(2)、绿化和草坪的保养工作(3)、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4)、门禁、IC卡检录、计时计分、音响、大屏幕控制等弱电的操作 (5)、空调、排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等弱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工作。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XX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XX体育场位于蒙自市天马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XX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XX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154.5万元,支出合计132.2万元,上缴税金合计4.1万元。 XX体育馆位于蒙自市朝阳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8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

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XX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73.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2.3万元。 XX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1997年。为便于管理,XX州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批准成立XX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XX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 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 网球馆建于XX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XX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XX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平方1940.74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

2019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XX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XX体育场位于蒙自市天马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XX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154.5万元,支出合计132.2万元,上缴税金合计4.1万元。 XX体育馆位于蒙自市朝阳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8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XX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

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73.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2.3万元。 XX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XX年。为便于管理,XX 州人民政府于XX年9月批准成立XX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XX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网球馆建于XX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XX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XX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1940.74平方米,目前经营项目有餐饮和KTV娱乐会所。三层作为XX州体操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训练之余对外举办健美操、幼儿体操等项目的培训。 游泳馆建于XX年,产权属个旧市,由州民族体育馆承包经营管理。该馆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有标准游泳跳水综合池和25米小池各1个。设有10米、7米、5米、3米跳台,1米跳板,配有电梯、电子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体育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体育系统各级各类体育场馆。本办法所称体育场馆运营单位,是指具有体育场馆整体经营权,负责场馆和设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为公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体育场馆应当在坚持公益属性和体育服务功能,保障运动队训练、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任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规范化运营原则,充分挖掘场馆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和服务,发展体育及相关产业,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级体育场馆运营的监督和管理。 上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对下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场馆运营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指导和检查。 第二章运营内容与方式 第五条体育场馆应当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突出体

育功能,强化公共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运 营效能。 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商贸、康体休闲、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 第六条体育场馆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需要、消费特点和趋势,统筹规划运营定位、服务项目和经营内容,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鼓励体育场馆根据运营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场馆闲置空间,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合理开展适用性改造,完善场地和服务设施。 第七条体育场馆应当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规律、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场馆效能的 、一丄卄 _ 运营模式。 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推动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 鼓励采取参股、合作、委托等方式,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参与场馆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水平。 第八条体育场馆应当以体育本体经营为主,做好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 第九条训练场馆和专业性较强的场馆在保障专业训练、比

最新-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精品

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及发展情况,在安徽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 发现省内大中型体育场馆存在着人均场地面积偏少,地域分布不均;区位分布不够合理,资源缺乏综合利用等问题。 提出了科学规划场馆建设,增加人均场地面积;综合发展场馆功能,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建筑设计品质,优化场馆科技含量等发展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及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从国际体育场馆建设趋势看,各类场馆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设计内容及形式特色纷呈。 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者们更加注重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体育场馆应尽量满足比赛、训练和群众健身的共同需要,尤其注意满足不同人群的多重需求;同时注重场馆的人性化设计,许多场馆的外形设计看似简洁朴实,内部装饰亦较平淡,但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各种创意的人性化设计,既方便场馆的使用,又大大提升了场馆的运营及管理效率。 在使用功能方面,拓展场馆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在场馆规划建设阶段就应为多功能的使用预留设施条件。 所以,体育场馆的建设设计是后期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 1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1.1大中型体育场馆的范围定义大中型体育场馆是指财政投资建设、对外开放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场馆,包括各市县体育部门场馆、高等院校场馆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场馆;含体育部门管理或业务指导的场馆,包括社会投资建设,承担过相关比赛,对外开放的场馆。 1.2安徽省体育场地的建设现状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分析报告》22015年2月,数据表明,全省共有体育场地53189个,用地面积926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9万平方米,场地面积6931.5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8.82个。 对比第五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可知全省新增体育场地29746个,增长率126.9%;用地面积增加4443.2万平方米,增长率92.1%;建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人民体育健身、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体育健身场所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多功能化;发展

前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然而,在体育场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体育场馆业存在了例如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经营和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文 一、体育场馆的发展概况 1.1体育场馆的基本建设状况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全国范围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平方米。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军队系统管理的场地5.22万个,其它系统(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管理的场地95.76万个。 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场馆是为高校教职员工提供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运动锻炼的场所,而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运营与管理策略,从而提高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社会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0 引言 高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基地,其本质是为整个社会需求为基础、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本身的内部各种资源同样是为社会服务。高校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学校筹资兴建、学校管理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高校体育场馆已经开始由功能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等,有些场馆已经开始实现经济效益。但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的现状,深入探究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运营、管理与开发情况,最终形成更完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运营与管理策略。 1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分析 (1)场馆功能单一 现有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是按照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要求修建的,在设计建造时,主要是从教学、训练、竞赛的要求考虑,功能单一,规模小、标准不高,附属建筑面小,因而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的能力较低,由于建在校园内对外开放率低,并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导致使用率低。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大多设施简陋,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实行经营型管理,其自我发展与生存能力较差。 (2)场馆的利用率低 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大部分以教学和训练为主,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在对外开以及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方面应用较少。笔者对长春市的14个大型高校体育馆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场地以及体育设施平均使用率只有43.55%;而在开放方面,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只有约6小时,远远未能发挥其应用作用。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经验不足,运营模式不科学,这些都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相对封闭,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者。 (3)场馆的内部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正常的教学、训练需要,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都会建造成个具有高大空间的场所,为了给广大的师生创造舒适的运动环境,就必须要具备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这样,平时的照明和夏天使用的空调。因此,都会消耗很大的能源。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体育馆在人员离开后,空调仍然处于运转或待机状态,照明设备也没能及时关闭,甚至很少有人把相应的电源插座断开,这样一年下来,造成了大量的电量损耗,目前场馆的管理者并未发现这一点。大部分值班员在离开场馆后没有养成断电的习惯,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及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队伍 ①更新管理观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矛盾。同时,以保障学生的需求为主,以社会服务为辅,积极协调教学、训练和竞赛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 ②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场馆应该由爱体育、懂体育、会体育的人员来担任,让体育部的教师专门组织培训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2)合理设计体育场馆 所谓合理设计高校体育场馆,就是要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性进行系统规划。合理设计

体育场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6b14377549.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182221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66182099传真: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体育场馆的产业属性是由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在198 5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中,体育产业被置于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构成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体育产业没有次级分类,对体育的描述是“包括组织和举办的各种室内、外体育活动以及对进行这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的管理。”在为数不多的文字中阐明了体育场馆的产业地位,但并没有引起体育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新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体育产业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大类中独立存在,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并对体育产业小类所包括的各种产品生产或劳务(服务)活动的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对体育场馆所包含的产业内容也作了规定,包括体育系统内部的管理活动和对外经营管理活动(不包括投资建设活动)。体育场馆成为衡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我国体育场馆今后的发展定位和服务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内容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 16版)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精神生活领域在不断拓宽,大量的闲暇时间和剩余的金钱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体育集健身、娱乐、时尚为一体,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各种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体育场馆作为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学者鲍明晓说,时至21世纪,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体育场馆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19世界末希腊建筑师按照古代奥运会的U形跑道修建了世界近代第一个可容纳8万人的大理石体育场以来,世界各国都为适应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和体育的发展而兴建了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场馆。它们是国家及城市的重要建筑,是展现其经济、文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窗口,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发展程度,也在美化市容、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型体育场馆是指那些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装备水平高、设备现代化程度高、配套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或体育中心。随着各国体育事业之间交流的加强,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繁荣,借着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契机,不少国家和地区了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体育场馆设施,以此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软性竞争力。以奥运会——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例,为筹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伦敦奥组委统计显示总支出的一半之多都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修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机会,体育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长。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北京一个城市就修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体育场馆,如“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等;同时,北京奥运会各协力城市也为奥运赛事的有序进行扩建了其他大型体育场馆,如虹口体育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等。此后,一系列重大赛事在我国各地相继举办,如2009年山东众多城市参与举办了第11届全运会;2010年广州省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2011年深圳市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此,我们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事实上,据《全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体育场馆数达近107万,其中15%属于大型体育场馆。虽然近年来大型体育场馆在我国发展较迅速,但是相对于我国的人口而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运营管理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开发和管理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紧要难题。因此,如何在现有经

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向2007年体育产业年会汇报。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根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场馆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各省市近年来都对大型的体育中心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近几年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都是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提高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 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另外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司,对“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进行投资管理,国家给予30年经营权。在场馆建设初期投资方便提出“后奥运的场馆经营管理”课题,有效促进了场馆投资与赛后开发利用相互结合。 (三)、规划和建设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体育场馆的数量逐年增加,国家和地方更加重视体育场馆规划和建设,新理念不断出现,各地逐步做到了五个结合:一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场馆建设成为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二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城市经营相结合。很多地方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与方案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运 营 方 案 南昌公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国体中心管理处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绪论 二、概况 三、体育场运营方案 四、综合训练馆运营方案 五、体育馆运营方案 六、网球馆运营方案 七、跳水游泳馆运营方案

一、绪论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是一个集体育比赛,健身运动、大型活动、休闲娱乐、旅游览景、特色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场所。作为物业项目,它是一个有别于单一型功能物业的综合超大型物业,其主要特征为物业构成元素多,科技含量高,无固定服务群体,物业管理(服务)与物业经营相互交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因此,静态常规物业管理(服务)与动态适时物业管理(服务)有机结合是本物业项目的基本管理思路,把“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工作法渗入准军事化管理中是本物业项目的基本而主要的管理方法,将其打造“五个中心”(竞技体育中心、商业体育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健康娱乐中心、会展中心),对全面提升南昌城市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二、概况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占地1000余亩,坐落于红谷滩新区生米大桥以南,东临赣江,西倚丰和南大道,举目可望南昌地铁西客站,江西省人民政府,有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1万人体育馆,2千人网球馆,1千人游泳跳水馆及综合训练馆,一场四馆,以及户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极限运动场和水上乐园区域,可承担田竞,足球,体操,篮球,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举重,击剑,柔道,游泳,跳水等项目的竞技比赛和各类大型会议,拥有15台无机房电梯、5台22KW锅炉、2组热泵空调机组,

30组30KW商务空调、1组螺旋式空调机组、3组离心式空调机组。监控消控系统覆盖所有场馆,所有电力照明系统均为智能化控制,是迄今为止江西省最大的体育场馆。 三、体育场运营方案 (一)体育场概况 观众席位6万个,建筑面积95022㎡。内设标准国际一级400m塑胶复合跑道,天然草皮的标准田径场。看台上设贵宾专用包厢,记者专用席,设有新闻中心,兴奋剂检测中心及其它附属设施,内设面积15000㎡运动员接待中心一个,经济增长点主要表现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各单位及各公司大型活动、品牌酒店入驻、商铺租赁、酒吧入驻、健身俱乐部、广告位等租金收入和群众健身方面,实现“以体养场”“以文养场”“以商养场”的最终目标,紧抓场馆特色,经营“拳头”产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健身、娱乐、商业需要。(二)经营规划 体育场共计6层,实际可利用为1 层、2层、3层、4层,5层(6层为看台区及洗手间),贵宾厅因其用途特殊,室内财产价值高,暂定不进行运营考虑,外围滑轮、滑板运动场和山地自行车赛场。 1)1层运营项目 (1)体育:中心场地可举办体育活动项目为田径、足球、棒球、橄榄球。 (2)商业:A区为贵宾厅不做运营考虑,B区外圈有1110和1111两间大型训练用房,此两间大型训练用房可进行改造变

健康中国下的体育场馆现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b14377549.html, 健康中国下的体育场馆现状研究 作者:吴志文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54-01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是中国体育迎来的又一个春天,说明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在健康方面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健康与体育本就分不开,良好的体育锻炼才能有好的健康体质,才能塑造完美人格。 关键词体育场馆现状建议 体育锻炼与体育场馆分不开,篮球比赛要场馆,体操赛要场馆,足球比赛要场馆,马拉松比赛也要场馆。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载体,一切体育活动都离不开场馆。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它已逐步成为现代城市的窗口,文化交流的中心和体育产业的支柱。规划好、建设好、运营与管理好场馆也是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体育场馆的现状 (一)规划有些不合理 现有体育场馆多建在距离群众较远的地方,很难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建设用地大多是都是直接利用荒废土地和国家批复土地进行建设,很少直接考虑到当地自然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对现有资源进行最大利用。且建设目的是为了体育训练与竞赛,还有教育所需而建,较少考虑到赛后场馆运营和广大群众的使用。 (二)建设还不够完善 我国现有体育场馆多数的建设资金还是来源于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有所缺。如江苏省政府投资近亿元新建的十运会主赛场南京奥林匹克中心,广东省政府投资近多亿元建设的九运会主赛场广州奥林匹克中心。民营经济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许多场馆建设上不够完善,不能考虑到许以人为本。 (三)运营管理程度低 现在国家经济向市场化转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缺少市场化运营,很难能做到综合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大部分还由国家和学校教育系统所有,高校在过去除了进行运动员训练和学生上课,活动使用,其他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体育经济管理专业是个新起的专业,在这方面培养的人才较少,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

【浅析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现状】 大型体育场馆现状

【浅析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现状】大型体育场馆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偿开放的现状和影响有偿开放的因素,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为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现状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对社会开放,高校体育场馆在保证学生的教学和课余活动之余,既满足了社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极大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通过有偿开放的研究,可以了解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掌握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使教学和有偿开放协调发展,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黄石理工学院部分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使用现状和对社会开放情况。主要采用:(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3)数理统计法;(4)问卷调查法:发放有关体育场馆内容的问卷600份,回收512份,回收率85.3%,有效卷443份,有效率86.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院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和面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资源设施迅速新建和扩

建,体育场馆供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局面,目前有体育场馆、场地81个,总面积为49421平方米,其中露天场地47521平方米,室内体育场馆1900平方米,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其中标准田径场、三大球场、乒乓球场的拥有率较高,标准化、高水平的综合体育馆有一个,网球场有三个。 表1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现状 场地名称数量(个)面积(平方)是否室内 篮球场30 17773 否 足球场2 14280 否 乒乓球场l 250 否 排球场15 2430 否 羽毛球场l9 3448 否 健身房l 240 是 搏击馆1 390 是 田径场1 7140 否 网球场3 2200 否 综 合 体 育 馆形体室2 250 是 瑜伽室2 230 是 乒乓球室1 120 是

中国体育场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场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在群众体育领域,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不足,体育场地 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健身指导等诸多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未来几年将是体育场馆建设的加速期。《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提出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建设县级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 年中国体育场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赛事与其他活动的基础载体,在体育产 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体育赛事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各类 体育赛事、大众体育的兴起,全民掀起体育热潮,场馆需求火爆。原有事业 单位自主经营的主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场馆需求,国家开始加速 体育场馆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步伐。随着政府放松体育赛事审批和对场馆 运营的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2014 年12 月25 日上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正式发布。按照2013 年底全国总人口13.61 亿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 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 平方米。 截至2013 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 万个,用地面积39.82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 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 亿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 年12 月31 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 万个,将近翻了一倍,用地面积增加17.32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 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 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 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