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及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及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及全文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这部法律的制定意义重大: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

●二是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

●三是为我们国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

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解读

1. 土壤污染责任主体有哪些?

2. 新增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

3. 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怎么用?

4.《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对哪些行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5. 第三方土壤环境服务机构如出具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有哪

些?

1土壤污染责任主体

土壤污染责任人一词共出现29次,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13类:

2 新增的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

1)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政府责任制度

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采取向人大报告、约谈、行政处分等措施,加强政府问责力度;同时,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环保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

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2)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

“污染者担责”是污染防治法律的主要原则,《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土壤污染的义务。

3)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各部门配合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

4)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制度

各部门配合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同时,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通

过土壤污染监测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把握哪里有土壤污染、有何种污染,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动态变化。

5)建立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制度

国家公布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根据名录具体情况,各级政府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建立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土壤污染。

6)建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

?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并对具体管理措施进行了规定。

?国家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名录应当根据风险管控、修复情况及时更新,对于列入名录的地块应当如何修复、如何进行污染防治进行了明确规定。

3土壤防治基金怎么用?

首先

基金分两类,一类是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另一类是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其次

基金的用途分为三种,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二是在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无法认定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三是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

再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