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人际关系焦虑是因人际交往紧张引起的一种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并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大一新生王某因与宿舍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而出现过度焦虑等心理、生理症状。根据对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其进行治疗,达到了的预期的咨询目标。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焦虑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法!

一、一般情况

王某,男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1、主诉

这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

2、个人陈述

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觉得别人都很讨厌我。后来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拿我和邻居家小朋友小朋友比。看到他们考好了就说我笨、没出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还经常打我,说我和妈妈都是他的累赘,我觉得很受刺激。我一直很努力,但高考前因胃肠炎住院,最后只考上了一个收费的民办学院。上大学后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但人缘不好,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没有朋友。有一次与一个朋友在饭堂发生摩擦,气急之下我打了他几拳,把他的鼻子打破了。后来大家都说我欺负同学,都不理我,我只好走读,每天回家。一个月后我发现住宿的东西都没了,听说是被扔了,我就报警了,一时间在学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几乎没有人跟我说话了。我觉得我对每个人都很好,但他们却都对不起

我,甚至反过来和我作对,我真的想不通。最近两个月,我总是失眠。有时整晚都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不想和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效率下降,有时真不想去学校了,但又觉得没出息,人家会更瞧不起,所以心理很矛盾,很烦恼,情绪不高。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发现

王某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

为其作SCL-90及SAS和SDS测评。

(1)SDS量表标准分为62,显示有轻度抑郁症状。

(2)SAS量表标准分为65,显示有中度焦虑症状。

(3)SCL-90量表总分171(超过160),总均分1.9,阳性项目数47(超过43)。躯体化:1.4;强迫症状:1.8;人际关系:2.3;抑郁:2.1;焦虑:2.4;敌对:2.1;恐怖:1.7;偏执:1.6;精神病性:1.6;其他:1.4。说明谢某焦虑情绪明显,人际关系比较敏感,伴有抑郁和敌对。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

王某,男性,19岁,患过胃肠炎

2、社会原因

(1)环境原因。

(2)家庭教育严格。

(3)负性生活事件影响,鼻炎、胃肠炎、高考失利、与同学矛盾、物品丢失。

(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帮助

3、心理原因

(1)存在认知错误:自己是最倒霉的,觉得别人讨厌自己,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2)情绪方面:受苦恼的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3)行为模式: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4)个性方面: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

五、评估诊断

1、心理状态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近期人际关系紧张,焦虑不安,伴有抑郁和敌对,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2、诊断

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要求解决问题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失眠、烦躁等症状。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心理健康问题无泛化、回避,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伤,仅出现学习效率下降,病程时间短,近两个月,并非有躯体疾病引起。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只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测验SAS显示有中度焦虑症状,SDS显示有轻度抑郁症状,SCL-90显示焦虑情绪明显,人际关系较敏感,伴有抑郁和敌对,略有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呈阴性。根据求助者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当属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无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要求解决问题,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持续时间较长,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表现为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并伴有睡眠紊乱,精神不振,自我评价过低,甚至有自杀观念与行为等,且症状至少持续2年以上。本例求助者虽然有抑郁情绪,但抑郁症状不突出、也不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不长,没有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本例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情绪,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目标

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改变不正确的认知;②帮助其改善宿舍人际关系,促进行为改变,增强适应能力。③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到中国常模(SDS﹤53, SAS﹤50)以下。

(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

①帮助求助者接纳别人、接纳自己,过有理性的生活;②提高其应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③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适用原理与方法

根据本例的实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非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该理论又被称为ABC理论,即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例求助者与宿舍同学的相处出现一些问题(A),从而认为宿舍所有的人以及班级的同学也因此都排斥她、孤立她(B),并导致产生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困扰(C)。因此,及时采取目标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矫正,可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为其带来明显帮助。

负面的生活事件和没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使得王某产生负面的想法,认为大家都对他不好,自己被孤立了。从而使住宿的矛盾夸大化。本案例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再现宿舍的人际相处情境,让来访者体会自己和对方角色的不同,让来访者能换位思考问题,改变原来不良的交往模式和态度,从而达到修复宿舍人际关系的目的。

六、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具有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色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60分钟,共咨询4次。

咨询收费:学校咨询免费。

七、咨询过程

本例的咨询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诊断阶段(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咨询阶段(运用有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巩固阶段(做好咨询的回顾与总结,巩固咨询成果,使求助者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共有下述几次内容。

第一次咨询:

1、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

②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引导其进行自我思考。

2、方法:

会谈法

3、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收集、核实相关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②确定咨询目标,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③与求助者交谈,了解其有关资料,探索其心理现状;

④建议立即停用减肥药,通过运动达到减肥的目的。

⑤布置家庭作业:请求助者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

和个性特征是否对人际关系的相处有影响;

第二次咨询

1、目的

①通过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及共情技术,加深咨询双方关系。

②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并非所有的人都排斥她,也并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喜欢她。

2、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①向求助者反馈家庭作业,与求助者共同逐条分析造成心理冲突的种种原因;并帮助其进行个人、家庭和社会原因的归类分析。

②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ABC理论,让其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让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困扰负责任;

③求助者领悟:平时与舍友相处不够融洽,与其中一个舍友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引发矛盾(A),引起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且失眠(C),不合理信念(B)是:“舍友和班级同学都排斥我”(以偏概全)以及“舍友和班级同学都应该喜欢我”(绝对化的要求)。

④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求助者正确、客观全面看待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相处过程要获得每个人的喜爱的不合理信念。

⑤布置咨询作业:A、记录舍友和同学排斥自己的表现以及舍友和同学的友好行为;B、完成“合理的自我分析”作业。

第三次咨询

1、目的

①进一步改变不合理信念。

②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人际关系。

2、方法

会谈,角色扮演法

3、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与之讨论并给与支持和肯定。

②采用角色扮演法,让求助者与由咨询师扮演的舍友进行宿舍情境下的交往互动。然后由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的角色与由求助者扮演的舍友进行交流。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角色扮演中求助者的言行,通过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的比较,让求助者意识到知道自己的交往方式的不合理性,并让其通过模仿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以改变原有的交往模式。

③与求助者讨论人际交往的技巧,鼓励其主动与宿舍和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④布置咨询作业:将在角色扮演中和讨论中学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技巧用于实践中,主动发起与舍友和同学的交往,并记录下舍友、同学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四次咨询

1、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进一步探讨人际交往策略。

③结束咨询。

2、方法

会谈法

3、过程

①讨论求助者的家庭作业,赞赏其主动与人交往的积极改变。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宿舍人际交往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希望她能学会宽容,友善,学会换位思考,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②巩固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鼓励求助者的改变,肯定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

③咨询师总体评价,求助者自我反思评价。

④咨询结束。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本案例在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诊断操作步骤,对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诊断结论,运用认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使求助者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并学会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实现了咨询确定的目标。

1、求助者自我评价:焦虑、紧张的情绪已经得到有效缓解;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态度,能积极主动与舍友交流,并得到了舍友的认可;睡眠改善,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进步较快,并且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2、咨询师评估:根据回访和追踪观察,求助者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与舍友个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学习积极性提高,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3、心理测验结果:SDS量表标准分45;SAS量表标准分35;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1.7,抑郁1.4,焦虑1.5,敌对1.4。心理测验SDS、SAS标准分均在中国常模以下,SCL-90各因子均呈阴性,说明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技能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技能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马建青,王东莉.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杨凤池.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大班个别幼儿观察分析报告

双龙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刘傲雪性别:女年龄:5岁半 行为表现: 刘傲雪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奶奶比较宠爱。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大人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但她也会打人、骂人的不好习惯。 措施: 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对于像刘傲雪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内容: 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教师:陶丽冲

时间:11月6日地点:教室活动背景:晨间活动 客观描述评析反思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刘傲雪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她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等了一会儿,她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她:“你干什么呀?我不给你玩了。”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只见刘傲雪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她还会一直滚。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刘傲雪也有她好的地方。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她的吸引力非常强。她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她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她人的行为。对高阳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她、批评她,但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 观察人:陶丽冲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薛小梅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也不太愿意主动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有时候都是默默的坐在座位上,或者一个人在校园里走。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学习,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失。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到考试就很害怕,担心会做错,使得自己要一味的依赖同桌或附近的同学那里获取答案,导致考试成绩并不能显示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身心都经受了压力。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分析思考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既定的目标是100分,变成能拿到90分、80分了,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薛小梅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由于农村里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她的父母可能在对她的关注就不如她弟弟,同时她的成绩也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期待更多,而是有点放任不管的意味。父母的这种偏袒,也使得孩子的心理形成自卑,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幼儿观察记录报告——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doc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 幼儿观察记录报告一一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 姚姚,是大班的一个小女孩,也是我本学期的主要观察对象。她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长得十分乖巧可爱,这也是刚开始吸引我注意的原因。姚姚是一个比较安静内向的幼儿,平常话语不多,不经常主动举手或者参与同伴们的游戏或交流。 ⑴观察一 ①今天的晨间活动是练习跳绳,待自由练习时,姚姚一个人在一旁跳着。当有其他幼儿靠近时,她会说:“你让一下,你让一下。”渐渐的,很多幼儿开始相互比赛,大家你叫我,我叫你,但是没有人来叫姚姚一起参加,姚姚也没有想要参加的意思,离其他幼儿远远的。 ②在这次社会课中,郑老师要求每一组幼儿合作搭建一座社区。很快,幼儿们开始七手八脚的搭了起来,姚姚所在的那个小组也不例外。姚姚只是负责给小组拿一些材料,并没有直接上参与,而其他几名幼儿也是自己搭着,没有注意到章文,当然也没有邀请她一起玩。 ③这是一次体育课的游戏,老师要求一组每一组的幼儿要全部到达终点才能 算胜利。姚姚所在的小组除了姚姚都到了终点,于是大喊着:“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却没有发现,其实章文还没有到。 ⑵观察二 ①全实践了一学期,我发现章文基本不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偶尔被老师抽到 回答问题时,非常的紧张。 ②一次姚姚不小心把牛奶洒在了地上,郑老师看见了,就问:“是谁把牛奶洒在地上的?没有人回答是吧?”姚姚悄悄的离开了现场到厕所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之后回到了座位上。 ③这是12月08日全实践时发生的一幕:今天晨间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姚姚不小心把皮球从二楼踢了下去。本来姚姚只是想把皮球踢回去,没想到踢到了楼下。姚姚一下子惊呆了,脸上全是惊恐的表情,接着她转投四处看了看,发现我也看见了这一情况,立刻向我跑过来。 “老师,怎么办啊?”姚姚轻声的问,小手紧紧的抓着我。 “姚姚打算怎么办呢?”我没有给她建议 “我们下去捡球吧。”姚姚说 我同意了,但是得先和郑老师说一下吧。但是,姚姚一听要把这件事告诉郑老师,怎么都不愿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怎么了?”我问她。 “我不要让郑老师知道。” “为什么不要让郑老师知道啊?” “会被骂的!”姚姚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是,姚姚,这球是不是你踢下去的呢?” 姚姚点点头。 “犯了错误就要承认,对吗?”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范文).doc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2.8,抑郁:2.2,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中班个案观察与分析报告

个案观察与分析 中三班严菊妹 个案观察: 房阳毅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他的能力发展也不错。但是,在和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比较明显自我中心倾向,事事都要“我乐意,我高兴”才行,否则就抢,遇到弱的小朋友还会用手打,上课随随便便,见人家做什么自己马上学着人家做什么。在班级惹事比较多。在吃饭这方面也表现的不太好,有时侯自己不肯动手吃饭,非要老师喂他不可。性格比较倔强。房阳毅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更为常见。在建构角,他拿着自己随便拼搭的一个东西或者一块大积木就去撞别人搭好或正在搭的建构物,嘴里还发出“嗵――”的声音,看着倒塌的建构物,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将别人的作品拆掉。别人与他理论,他看着你生气的样子,脸上挂着笑,不做声响。小朋友气得推开他,他身子一挺,把你顶个趔趄,话音“推我干什么?”还未落,拳、脚已经落到对方身上。在图书角,他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看书。其他小朋友讨论所看的书有趣,他就一把抢过来,说“给我看看。”别人不给,他就扭住别人的胳膊,硬抢过来。在美工角,他常常独自占一大块桌面,还不让别人过来。他还时不时地故意用画笔在别人的纸上涂一下,说是“在帮他画画”。别的小朋友抗议,他便出言不逊。吃饭时,他有时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矮凳挪走,看着那位小朋友坐空,他哈哈大笑。他还把吃剩的饭菜放在别人正在用的碗里。上课时,他还时常向同伴扔东西,抓小朋友的脸。 个案分析: 1.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房阳毅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缺少沟通。房阳毅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逆,男14岁。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余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或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他个子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不时不进课堂,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故成绩平平。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二、家庭情况 造成小逆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逆的家庭情况来分析。小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母亲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全家人中,他的父亲是独子,只有就此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小逆,于是小逆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父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在家庭里孩子心目中毫无父亲的尊严地位,母亲对他多数是宠爱。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有时也比较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从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了,有时身上打青了都不管用,无药可救了。母亲对他也束手无策。 三、情况分析 根据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表现,我做了以下分析: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

[标签:标题] 篇一: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基本情况: 杨茂林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那肯定与他有关。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户外游戏的时候,他更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老师时刻要搜寻他的身影,控制在视线范围之内。他还是个大嗓门,是个吵架高手。每天都能听见他和别人吵架,那架势可真是没人敢与他抗衡。但是他很诚实,不说谎话。做错了事情,老师一问他就承认了。他还喜欢帮老师做事情,像个小大人一样。 观察与记录: 吃午饭时,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喝汤,我就听见了杨茂林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鲍、鲍、鲍老?老师,我手上抹、抹、抹了油,杨茂林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杨茂林也不甘落后,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那声音大得像豆炸了锅一样,震得我耳朵都轰轰响。 理性分析: 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因此,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凡凡一向喜欢多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看到涛涛洗手时用肥皂搓个没完没了心里就很不舒服,而涛涛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家中的影响下比较讲卫生,洗手一定要洗干净才罢休,因此就发生了争抢肥皂的事件。我先安抚了涛涛,然后让凡凡告诉涛涛为什么不能一直拿着肥皂搓(在洗手活动中老师已经教育过孩子),涛涛听完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知道了。”看着凡凡一副小大人似地样子,我问道:“那你刚才有没有这样告诉涛涛呢?”“没有。”凡凡的声音马上低下了八度,看到他一副知道错了的样子,我告诫他遇到事情要先用友好的语言来跟同伴交流,实在不行就应该找老师,不能跟别人发生冲突。凡凡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马上跟涛涛道了歉。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记录(共16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大(1)班个案追踪记录观察个案背景: 幼儿姓名:徐xx 性别:男年龄:5岁 情况分析:从孩子的阿姨那里了解到,孩子从小由外婆一个人照顾。爸爸妈妈已经离婚。孩子在婆婆的这种教育下也渐渐形成了任性、爱打人、脾气暴躁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妈妈担心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帮助,改掉这些坏习惯,帮助孩子愉快而正常的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跟踪时间:2012年9月 现象记录:在自由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徐许杰最喜欢玩玩具了,只

大班个别幼儿观察分析报告定稿版

大班个别幼儿观察分析 报告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双龙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刘傲雪性别:女年龄: 5岁半 行为表现: 刘傲雪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奶奶比较宠爱。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大人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但她也会打人、骂人的不好习惯。 措施: 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对于像刘傲雪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内容: 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教师:陶丽冲

时间:11月6日地点:教室活动背景:晨间活动 客观描述评析反思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刘傲雪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她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等了一会儿,她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她:“你干什么呀?我不给你玩了。”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只见刘傲雪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她还会一直滚。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刘傲雪也有她好的地方。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她的吸引力非常强。她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她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她人的行为。对高阳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她、批评她,但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叶子的心事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叶子(化名);性别:女;年龄:15岁; 二、问题概述 悲观厌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觉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纳自己,l老发脾气,不团结同学。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叶子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叶子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叶子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叶子的古怪脾气。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闹离婚,叶子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学校生活 叶子读低年级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叶子不喜欢老师。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

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3、个性与兴趣 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分析与诊断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叶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叶子的古怪脾气。一次,叶子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叶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53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 2、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 自生下来,叶子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

幼儿行为观察与行为指导的观察分析报告

幼儿行为观察与行为指导的观察分析报告 观察时间:2011年4月28日观察者姓名:钱之君观察对象:凡凡年龄班:小班性别:女观察的起止时间:上午10:05-上午10:17 采用的观察方法:追踪法 观察目的:观察一位四岁儿童身处操场上一个大型游乐设施的表现,此游乐设施为大型滑滑梯。 观察目标:追踪该儿童所选的滑梯区域。 记录并识别凡凡在玩这些设施时的身体协调能力及动作技能的发展。 情境描述:操场上一个大型滑梯以及周边空地.。 观察记录: 1、直滑梯和台阶:自己扶着台阶旁的扶手以很慢的速度走到平台上,从平台往直滑梯方向是用小跑步的方式,准备滑滑梯时先是蹲下,不知道伸出哪条腿,尝试了很久才慢慢伸出左腿,手拉住滑梯边缘,又费了很大的劲把右腿伸出,滑下滑梯。 2、教师自搭竹梯以及对应的直滑梯:凡凡很长一部分时间用在这个区域,其先不敢爬竹梯,在老师地引导及帮助下开始伸腿往竹梯上爬,教师扶住凡凡的腰,她几乎同手同脚地往上爬很是艰难,在教师指点下开始慢慢协调,但爬得十分慢,腿部有些微微颤抖,常常把脚先往前挪等碰到手臂了才知道把手臂往前伸,快要爬到顶部才加快了点速度,到旁边的滑梯时没站起来,而是蹲着移过去,因为滑梯高,凡凡移到了保育员站的方向,寻求保育员帮助,随后滑下滑梯。 3渔网式走道,螺旋式爬梯,旋转滑梯:未使用。 结论:从上述追踪观察可以看出凡凡比较喜欢玩有教师看护下的地方----竹梯(教师几乎是全程监护在这里),还有比较简单的低滑梯区域,避开了渔网走道,螺旋式台阶,旋转式滑梯。凡凡在竹梯上爬的表现明显没有其他幼儿协调,每次都需要教师帮助,

从开始时同手同脚地慢慢攀爬,到之后慢慢变得协调。在玩高的直滑梯时凡凡明显表现出退缩的样子。 评价:凡凡在同龄儿童中明显表现出了动作技能的薄弱,在对爬竹梯这个活动过程中她不断需要教师的帮助否则就很难前行,手脚无法协调并用。在独立活动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比较容易的设施进行运动,无法提升自己的无能动技能。3-4岁儿童能掌握各种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从足运动技能来说,3岁儿童可以单足跳跃,自己扶楼梯一步一阶,能够跳过10-15厘米高的障碍物,但就凡凡而言她连双手和腿部的爬行都十分困难。 建议:凡凡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设施,提高自己的动作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入4444444教师要多鼓励多帮助她尝试新的较难的设施。同时家长也要加强训练孩子平时的大动作训练,例如:走,跑,跳,爬,扔,推等。通过讯问教师,我发现凡凡不经常来园,由于3-4岁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迅速生长发育所积蓄的能量需要释放,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能用语言初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愿望,他们需要更加丰富的环境和更多的同伴。因而家长要多让孩子来园参加各种幼儿集体活动,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运动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幼儿的大动作发展有所提升。 观察反思:凡凡是个不经常来园的幼儿,在进行对她的追踪观察中明显发现她在大动作发展上要远远落后于同龄幼儿,不来园和家长缺乏相应的动作训练都是导致凡凡落后于其他孩子的原因。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应该已经比较自如,由于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能力的增强,加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练习所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因而平日幼儿在园内的训练以及家长潜移默化的带领幼儿锻炼,都能使凡凡和同龄儿童一样有拥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大动作能力。在观察中我对自己也有所反思,作为一位观察者,我不仅要在一旁观察凡凡的行为,还要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要多引导她多尝试自己觉得薄弱的运动区域进行运动,例如较高的直滑梯,旋转滑梯和旋转爬梯等。我相信凡凡通过长时间对难把握的器具的反复练习不仅能提高她的大动作能力,更能提高她的自信心。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1篇: 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 观察幼儿对象:刘涛 性别:男 观察时间:20xx.02.2 观察环境:教室三班 观察目的:培养刘涛耐心的学习习惯 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涛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我适时表扬了刘涛。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涛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虽然刘涛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措施: 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

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2篇: 观察时间:第14周 幼儿姓名:许智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5岁 行为过程 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仅有一张纸,剪坏了自我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个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

大班个别幼儿观察分析报告

屯村中心小学幼儿园中(三)班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张晓楠性别:女年龄:6岁 行为表现: 张晓楠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奶奶比较宠爱。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大人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但她也会打人、骂人的不好习惯。 措施: 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对于像张晓楠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内容: 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教师:严菊妹

时间:10月10日地点:教室活动背景:活动室 客观描述评析反思绘画活动后,我组织幼儿喝水,孩子们 陆陆续续起身过来站队,张晓楠并没有理会我,她仍然在埋头画画——这是她转入我班一个月以来的一大进步,因为刚转入我班时,动手操作的活动她是从来不参与的。当多数幼儿已经站好的时候,张晓楠才起身,然后向队伍的最后边走过去,走到子源的桌子前,她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看子源的画,张晓楠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边笔就在子源的画纸上随手画了两下。这时平平跑过来告状说:老师,张晓楠在子源的画上乱画。”张晓楠也跟着平平过来,冲着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喝完水,张晓楠坐回椅子上继续画画,我走到她的旁边,蹲下来问她:为什么在子源的画上乱画?”她一脸坏笑地说:我想试试她的勾边笔还有没有水?”我点点头:哦!你用这种方式检查彩笔有没有水啊?”她点点头依然很得意地冲我笑。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纸上画呢?”她说:我怕弄脏我的画。”孩子只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懂得去爱惜别人的东西,不会为别人着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处在父母及祖辈的宠爱中,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照料,只求给孩子多一些付出,而从不求回报,孩子认为:被她人关爱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同伴缺乏关爱。如果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关爱,那么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学龄前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关爱她人”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且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与分享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其成年后与她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观察人:严菊妹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李松青___ 身份证号:342123************ 培训中心:合肥市安顿职业培训学校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2014-8-16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李松青 摘要:应陈甲浩同学家长的要求,我校六年级的陈甲浩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的介绍,我认定他属于亲子关系问题中的逆反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陈甲浩的叛逆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叛逆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逆反独生子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陈甲浩,男孩,13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陈甲浩母亲说:陈甲浩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陈甲浩母亲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其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小忻(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1、该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书写马虎。 2、人际关系不好,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喜欢捉弄别人,在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与别人闹矛盾,然后就开始骂人,打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相处。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原因分析 1、该生从小就跟在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方面,在家里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大人对他言听计从,没有约束他去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情。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3、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总之,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观察背景:小宇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小宇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小宇:(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小宇:“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小宇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小宇:“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小宇:“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小宇:“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小宇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小宇:“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小宇宝宝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小宇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男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小宇的一系列反映。小宇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他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活,他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他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面对这类幼儿,我们应该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可以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可以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让他觉得自己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 诊断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置 本次所开设的3节课均为新授课,一节是计算教学新授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节是几何知识新授课《圆周长》,另一节是几何知识概念课《角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巧水平和提问行为) 表1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 表2 教师提问行为分析表(一)

表3 学生回答的类型分析表 结论: 教师提问方式正在转变,推理性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田家寨镇中心学校永丰小学:蔡延春 案例:李寿梅的心事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李寿梅;性别:女;年龄:12岁; 二、问题概述 悲观厌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觉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纳自己,老发脾气,不团结同学。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李寿梅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李寿梅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李寿梅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李寿梅的古怪脾气。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闹离婚,李寿梅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学校生活 李寿梅读低年级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李寿梅不喜欢老师。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3、个性与兴趣 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分析与诊断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李寿梅没有得到足够的温

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李寿梅的古怪脾气。一次,李寿梅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李寿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53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 2、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 自生下来,李寿梅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李寿梅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李寿梅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李寿梅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狭窄,成绩不好,样子又丑(其实她并不丑),不会讨好别人,不值得别人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余的,有时痛苦无法排遣时,真想一死了之。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本个案有明显焦虚倾向,属自我意识不良。 五、辅导策略 1、采用合理情绪和认知调整的辅导方法。 2、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 六、辅导经过 1、信任、宣泄、发现心结 根据李寿梅的兴趣,我把班上的板报工作交给她负责,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认真,板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别班的板报一月一换,我班板报两周一换,雷打不动,且常办常新,我经常因此在班上表扬她。看得出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班上还是有用的。因为小学她从未如此被重用过,连小组长都未当过,当她从我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开始逐步向我敞开了心扉。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18份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 幼儿姓名尹楚尧幼儿班级托(1)班性别观察日期2019.11.27 记录老师柳娜 情况分析㈠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而且,我们这里的积木他以前根本没玩过,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㈡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长他6岁,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人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 观察情况耿靖博小朋友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可是他有一些习惯很不好。 观察一:晨间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要不,就拍着桌子大声叫“我画不来”,当老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观察四:自理能力特差,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妈妈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分析与调整现在耿靖博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策略与措施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杨帆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