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选修4)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选修4)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选修4)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选修4)

人教选修四第六单元第22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基础梳理】

一、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

1.出生: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2.童年时代:善于思考。

3.中小学时代:因探究精神异于常人而被开除,坚持自学。

4.大学时代: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主修数学和物理,打下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1.提出狭义相对论

(1)提出: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

(2)主要内容:

①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物体和物体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较典型的现象是运动的物体长度变短(尺缩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钟慢效应)、运动的物体重量变大。提出电磁波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广义相对论

(1)提出:1916《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主要内容:

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3.光量子论假说:解释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三、爱因斯坦的其它贡献---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一战时:参加的反战宣言上签字。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而被反犹太主义者列入谋杀的黑名单被迫离开德国。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为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出刊《原子科学家公报》,倡议各国

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

5.伟大的人格力量:平凡简朴的生活作风,谦逊善良纯朴的伟大人格,不崇拜偶像、漠视奖励的做人准则。

【精讲例题】

[例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例2]关于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②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③广义相对论包括相对性和光速不变

原理两部分④狭义相对论包括相对性和等效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3]在日本动画片《忍者神龟》中,四名神龟的名字都取自世界著名人物。其中一名取自一位犹太人科学家之名,这位科学家还提出了E=mc^2。公式。他就是( )。

A.马克思 B.牛顿 c.达·芬奇 D.爱因斯坦

[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

A.完全继承 B.完全否定 c.有否定,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1)“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结合在近代物理学

领域的主要表现说明之。

材料二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2)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是什么?为什么在纪念奇迹年100周年时将2005年订为“世界物理年”?

【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

1.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表明(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

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感谢你们给我说了那么多好话。如果我相信这些话是真的,那我该是一个疯子,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疯子,所以我不相信。”以上这段话被后世广为流传,是出自哪位科学家之口?( )

A.瓦特 B.达尔文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3.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二、非选择题

4.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达尔文爱因斯坦

(1809—1882年)(1879—1955年)

请回答:

(1)图中两位人物各自在科学上取得了什么成就?他们的成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上面两位人物,有一位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一战时,曾参加签署了《告欧洲人民书》,呼吁停止战争。然而他的科学研究有的却被用来制造原子弹、核武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你进行广泛的调查,搜集战争带给人类灾难的有关材料,以及人类应用科学家的发明给人类造福的事例,如上面那位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成果被用于航天技术、核能应用等,展开以“祸兮?福兮?”为题的辩论,然后写一篇以《科学与人类》为题的调查报告。

【精讲例题】

【例1】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科学历史的认知能力。题干题项是围绕着对“相对论”的认识和评价。经分析可知:A项要一分为二地认识:B项“借鉴”不等于“革命”;D项“修正”是必要的;C项符合题干表述之意,是正确答案。

【例2】答案:A

解析:爱因斯坦的成就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理论成就。相对论又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两大部分。狭义相对论是1905年提出的,包括物体运动的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而广义相对论是1916年提出的,包括: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理论。这就构成了爱因斯坦完整的相对论理论:而本题的主要考查点也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

【例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一知识点。解题时要区分被选项几位世界名人的成就。紧扣“犹太人科学家”和“E=mc^2”公式可以找到答案。

【例4】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的内容,只要掌握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的物理学上的科研成就就可以推出答案。

【例5】解析:解答第(1)问抓住生物学、物理学领域思考判断;第(2)问回忆所学知识就可以解答。答案:⑴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3)相对论的提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大步前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教材内容基础考点一定要掌握扎实,在解答时一定材料教材紧密结合。

【随堂巩固】

1.D

2. D

3. C

4.答案:(1)达尔文创立了“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为现代生物学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奠定了现代原子理论的基础。他们的科学理论,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略)

第22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一、选择题

1. 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世纪的风云人物。《时代》周刊认为“在许多科技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能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个风云人物应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 广义相对论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A.爱迪生 B.祖冲之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4.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有三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家,他们是( )。

①哥白尼②牛顿③法拉第④爱因斯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这说明爱因斯坦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 )

A.崇拜偶像 B.反对个人崇拜 C.看重荣誉 D.死后要哀荣

6.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不符合的是()

A.时间、空间、质量、运动都是相对的 B.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C.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 D.时间、空间会随物体运动变化而变化

7.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②只适用于变速运动下的微观粒子③牛顿力学

是相对论力学的一个特例④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物体运动的本质统一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8.关于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出台的背景是“冷战”加剧,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危险性增大

B.宣言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

C.要求进行裁军,强调“欧洲应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建立“无核区”

D.指出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东西方各国政府应“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9.20世纪初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是 ( )

A.万有引力定律提出 B.放射现象发现

C.镭的发现 D.相对论的提出

10.下列对于右图所传达出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

B.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0周年

C.以爱因斯坦理论为基础研制的原子弹爆炸60周年

D.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11.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005年4月夜,全球接力“物理照耀世界”光速传递活动到达中国。此活动是为了纪念哪位著名的科学家

A.达尔文

B.笛卡尔

C.爱因斯坦

D.牛顿

13.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反对战争的科学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14.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是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学习得来②都有政府的大力协助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④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获得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1)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3)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4)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面材料:

爱因斯坦经过实验发现,牛顿的时空观是静止的、绝对的。在牛顿看来,空间、时间、物体和物体运动四者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而实际上四者是统一的,在运动中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爱因斯坦的研究揭开了原子论的秘密,也构成了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年后,经过不断的反复的研究,爱因斯坦又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促进了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的蓬勃发展。

请回答:

(1)简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2)你从中明白了哪些哲学道理?

一、选择题

1.B

2. D

3. D

4.D

5. B

6. C 7.B 8. C 9. D 10. B 11. B 12. C 13. B 14. A

15. D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一是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二是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

(2)物质决定意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 (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3.温度 (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 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 (1)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下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催化剂能改变 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变量控制法。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的“五大特征” (1)逆:指化学平衡状态只适用于可逆反应,同一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同时从正、逆反应方向开始,以一定的配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则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2)动:指动态平衡,即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等:指“v正=v逆≠0”。即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也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定:指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不变。 (5)变:指平衡移动。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某一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化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理解感悟“一定条件”、“可逆反应”是前提,“相等”是实质,“保持不变”是标志。 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四大依据” (1)对于普通可逆反应,以若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发生变化,则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若用反应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O 2(g)N 2 O 4 (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 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3)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 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 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 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特别提示(1)从反应速率的角度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同是v正或v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可逆反应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合气体密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若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教学过程

[探讨]给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思考,回答 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计算 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 [分析]给出反应热的定义 [质疑]Q是什么?H又是什么?△H又是什么? [分析]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分析反应热之前,弄清楚两个概念:环境和体系[板书]放热反应:体系环境 H △H < 0为“-” Q > 0 [结论]△H 和Q的角度不同,△H从体系的角度 Q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回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阅读书本 回答: 自己分析:吸热反应 体系环境 H △H>0为“+” Q< 0 [提问]看看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反应,这一段差值表示什么? A B 回答: A图表示方热反应,△H<0 B图表示吸热反应,△H>0 差值表示反应热。 [提问]考考大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预测生成 2molHF 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思考,回答:生成HF放出的热量多。因为F2比Cl2活泼能量高,而HF比HCl稳定,能量低,所以如此。 [评价]非常好,同学知道从物质活泼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好。 [提问]如何验证你们的预测呢?这里老师提供键能的数据。 [分析]我们可以从反应热的角度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这是反应热的一种应用。计算,结论:的确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F 放出的热量多 第二课时 [提问]石墨能否自动转化为金刚石?如果要达到目的,需要采用什么办法? [讲解]反应热还有其它的应用:计算燃料的用量回答:不能;需要加热 H Cl H Cl H H H H Cl Cl Cl Cl ++ 436 kJ/mol 243kJ/mol 431 kJ/mol 能量

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 (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3.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4.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放出氧气50 mL, 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 A.10 B.25 C.50 D.250 5.C+CO 22CO;Δ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Δ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 变化是(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 6.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 是( ) A.①B.②C.③D.④ 7.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8.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 O 2 (g)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 100 mL 6 mol·L-1 H 2SO 4 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 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碳酸钠溶液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钠溶液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卷(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对于A 2+3B2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 C.v(A2)=0.4 mol/(L·min) D.无法判断 解析:A项由v(AB3)=0.5mol/(L·min)可推出v(A2)=0.25 mol/(L·min);B项由v(B2)=0.6mol/(L·min),可得v(A2)=0.2 mol/(L·min),由此可知表示反应最快的是C项。 答案:C 2.(2009·杭州高二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解题时明确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是变量不再发生变化。特别注意A的状态为固体。由于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

相等,在刚性容器中整个反应过程中压强不变,故A 、D 错;由于A 为固体,气体的质量在反应中会发生变化,直到达平衡状态,ρ=m V ,由于V 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平衡前后会发生变化,不变时即达到平衡,B 对;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均可表明达到平衡状态,C 对。 答案:BC 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答案:C 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 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 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 2与水的反应)( )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6?18H2O与NH4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可以不标注)。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 Δt (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 :时间)单位:mol/ (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的变化反应物的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 浓度 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气体反应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 物的压强 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反应物的升高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 温度 降低百分数减少,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减小 反应物的使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 催化剂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有影响 溶剂等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 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 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 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 C(g)+qD(g)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成分的含量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 同时生成m molA ,即 平衡 V( 正)=V( 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 olB 同时消耗了p molC,则 平衡正、逆反应V( 正)=V( 逆) 速率的关系③V(A):V(B):V(C):V(D)=m:n:p:q ,V( 正) 不一定等于 不一定平衡V( 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 ,因均 不一定平衡指V( 逆) 压强①m+n≠p+q 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 =p+q 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 ①Mr 一定时,只有当m+n≠p+q 时平衡 对分子质量Mr ②Mr 一定时,但m+n =p+q 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 不变) 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 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 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 正减小,V 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

【新步步高】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目标要求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知道v =Δc Δt 的含义。2.知道一个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表示。3.理解反应mA + nB pY +qZ 中,v(A)∶v(B)∶ v(Y)∶v(Z)=m ∶n ∶p ∶q 的含义并能运用此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 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v =Δc Δt 。 (1)式中v 表示反应速率;c 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Δc 表示其浓度的变化(取其绝对值);t 表示时间,Δt 表示时间变化。 (2)单位:mol·L -1·s -1或mol·L -1·min -1或mol·L -1·h -1 等。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对任意一个反应,用符号来代替具体的化学物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mA +nB===pY +qZ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关系是v(A)∶v(B)∶v(Y)∶v(Z)=m ∶n ∶p ∶q 。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利用与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 (1)根据颜色变化 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2)根据释放出气体的体积 2 g 锌粒分别与40 mL 1 mol·L -1的H 2SO 4和40 mL 4 mol·L -1 的H 2SO 4反应,当收集到同样多的H 2时,后 者所用的时间较短,说明4 mol·L -1的H 2SO 4与锌反应比1 mol·L -1 的H 2SO 4与锌反应的速率快。 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1·s -1,是指在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 -1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答案 C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 N 2(g)+3H 2(g) 2NH 3(g) 1.0 3.0 0.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化学选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1、反应热 (1)任何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在生成物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焓变是指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符号:H ? 单位:1kJ mol -?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0H ?<,体系的能量降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0H ?>,体系的能量升高,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在方程式右边标明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 (2)注明反应热的测定条件。 (3)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当化学计量数加倍,H ?随之加倍;当反应方向变化时,H ?随之变号。 4、燃烧热与中和热 (1)燃烧热: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不同的反应物,燃烧热不同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2H O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不同反应的中和热大致相同,157.3H kJ mol -?=-?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强酸强碱温度变化,依据Q cm t =?算出中和热。 (1)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2)不能用弱酸弱碱,因为电离吸热。 (3)使碱液稍稍过量,保证完全被中和。 (4)环形玻璃搅拌棒。 (5)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再读数 (6)取三次数据的平均值。 二、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H ?与各物质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对应成比例。 3、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总和与生成物键能总和之差。 4、反应热的比较 5、盖斯定律与物质稳定性 若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能量较低,生成物稳定;若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能量较低,反应物稳定。 6、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移项,变向,乘以一个系数,相加减得出一个新的化学方程式,从而计算反应热。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广州市中学化学教研会高二中心组提供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0.8 mol/(L·s)D.υ(D)= 1 mol/(L·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5.一定条件下反应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 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s://www.doczj.com/doc/6b12153824.html,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 (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3.温度

(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 (1) 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下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变量控制法。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焓变 B . 温度 C . 压强 D . 熵变 2. (2分)现有两个体积均为2L的刚性容器,温度分别为T1和T2 ,向两容器中各充人1.8molA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 C(g)+D(g),反应过程中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010203040 温度时间/min /n/mol T1n(B)10.650.40.20.2 T2n(B)10.580.3……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2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76% B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T2时30min时的体系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 T1时的平衡常数K=160 3.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添加在食品中的试剂,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 火腿中添加防腐剂

B . 酸奶中添加增稠剂 C . 食盐中添加补碘剂 D . 酱油中添加补铁剂 4. (2分) (2018高一下·重庆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C(s)+CO2(g) 2CO(g)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2v(CO2)=v(CO)②2n(CO2)=n(CO) ③2v正(C)=v逆(CO)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A . ④ B . ④⑤ C . ①④ D . ③④⑤ 5. (2分) (2016高一上·长沙期中) 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 6.8gH2O2中氧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 . 6.72L CO B . 6.6gCO2 C . 8gSO3 D . 9.8gH2SO4 6. (2分)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预期目的 A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 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的两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得就是 A.对有气体参加得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得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得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得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得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 增大化学反应得速率 2.用3g 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 盐酸反应制取CO 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得措施就是: ①再加入30mL3mol/L 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 盐酸 ③改用3g 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得就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 与0、05 mol/L H 2SO 4分别与0、2 mol/L NaOH 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与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 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 与HNO 3分别与等质量得Na 2CO 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 与0、1 mol/L H 2SO 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4.在一个不传热得固定容积得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nB(g) pC(g) + qD(g),当m 、n 、p 、q 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得标志就是 A 、体系得压强不再改变 B 、各组分得浓度不再改变 C 、反应速率υA : υB : υC : υ D = m : n : p : q D 、单位时间内m mol A 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 也断键发生反应 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得就是 A.红棕色得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得反应 C.由H 2、I 2(g)、HI(g)气体组成得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得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c CO 2 ·c H 2。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该反应得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7.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得容积相等得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与空气,催化剂 高温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 点、难 点 △H 与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 【思考】1、氢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 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 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观察H 2(g )+Cl 2(g )=2HCl 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请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1)、 2)、 3)、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一、焓变 反应热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 或 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 ,符号用 表示,其单位常采用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 直接测量。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 等的,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用H (焓)来衡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即ΔH (焓变)小于零,则该反应时放热的, 当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即ΔH (焓变)大于零,则该反应是吸热的。计算公式:ΔH = (用物质具有的能量表示)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化学键 时,需要 _的相互作用,需要 能量;当 ,即新化学键 时,又要 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释放的总能量比吸收的总能量 ,这是放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_ ”。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 、 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 为“ ”。 计算公式:ΔH = (用键能表示) 当ΔH 为“_ _”或ΔH 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 为“_ _”或ΔH _ __0时,为吸热反应。 合作探究 1、(1)常见的放热反应 H H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知识点

六、平衡常数 【知识点】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 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 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互为可逆反应的K值互为倒数。 ●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小。 注意:反应物转化率增大,K值不一定增大。因为K只与温度有关。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C p(C)·C q(D)/C m(A)·C 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 <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 c >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 > 0。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 < 0。【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改变 2.已知450℃时,反应2SO 2 (g)+O 2( g)2SO 3 (g) 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 反应2 SO 3 (g) 2SO 2 (g)+O 2( g) 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 3.C(s)+H 2 O(g)CO(g)+H 2 (g),K=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 (g)+H 2 (g)CO(g)+H 2 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 t℃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800℃,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 mol/L, c(H 2 O)=0.03 mol/L, c(CO2)=0.01 mol/L, c(H2)=0.05 mol/L ,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 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平衡移动(填正、逆、 不) (4) 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 2 )×c(H 2 )=c(CO)×c(H 2 O),试判此时 的温度为℃。 【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 )来表示,单位为:mol/L ,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为:秒(s )或分(min )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s ) 或 mol/(L·min ) 或 mol/(L·h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 c V ??= 【例题】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2N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 2 + 3H 2 2NH 3 起始量(mol ): 1 3 0 2s 末量(mol ): 1-0.2 3-0.6 0.4 变化量(mol ): 0.2 0.6 0.4 则 VN 2==0.2/2×2==0.05 mol/(L·s ) VH 2==0.6/2×2==0.15 mol/(L·s ) VNH 3==0.4/2×2==0.1 mol/(L·s )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教程文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经典 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测试题(A 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7ⅹ3分=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 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的是 A.氯化钠在水中电离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下(P1<P2),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

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 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 7.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 (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8.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项实验:(N2O42NO2 △H>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10.在A(g)+ pB(g)qC(g)的反应中,经t秒后C的浓度增加m mol/L,则用B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PH值的简单计算

PH的计算 1.(2010?湖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 <7 C.常温下,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 D.若1mLPH=1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 2.(2010?海南)常温下,将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1.7 B.2.0 C.12.0 D.12.4 3.(2009?上海)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10-12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 4.0.01mol?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pH=4,则它的电离度为()

A.1% B.2% C.5% D.10% 5.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 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A.9:1 B.10:1 C.1l:1 D.12:l 6.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为() A.1.0×10-7mol?L-1 B.1.0×10-6mol?L-1 C.1.0×10-6mol?L-1 D.1.0×10-12mol?L-1 13.(2011?甘肃二模)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 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 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化学事实类推结论 A 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 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9 B 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 镁 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 C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 成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 成 D 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 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16.(2009?江门一模)25℃,PH=a的NaOH溶液和PH=b的Na0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