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梦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原理

摘要:中国未来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改革正处于深化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文化思想保障。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及信仰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梦、社会主义改革、精神与思想一、马克思主义内涵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论述: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已经用自己的实践成果向全世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就是对崇高事业的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就是对世界发展进步的最大贡献。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科学继承与发展。问题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在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用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变成现实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更是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农村包围城市建设新中国、大踏步发展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等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

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党的思想路线再次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统一,实现了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在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旨、任务、目标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国内外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从国际来看,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来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问题此起彼伏。尤其在思想文化不断激荡的环境下,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思想上呈现出个性化、独立化和多变化的特征,由此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甚至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再,价值取向变幻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矫正人们思想意识上的错误倾向。

问题2: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包括理论上的认同、感情上的认同,是一种对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以及人们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支持与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持,也是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名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实现复

兴。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开展,正是需要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或者可以这样说,这个阶段的凝聚力的有无,将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失败。精神凝聚力的产生具有相应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之后才产生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的特有现象。在特定的范围之内的群众,在有着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特定内部的人群聚集起来,就能够逐步发展成为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和自然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合力”相类似,当特定群众中的人们心往一处想的时候,精神凝聚力就此产生,不仅有利于统一人们之间的思想认识,还有利于统一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比如共同选择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信仰自身具备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所以在信仰状态下的个人往往可以表现出信心倍增,兴趣盎然的特点,将此表现在一定规模的人群中,就可以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问题。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行,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也不行。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理论体系,而其根本精髓就在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实践观,它告诉我们:(1)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根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发展规律的“秘密”只能到实践中去探求,而不应当与此相反。(2)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变革的实践”,而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3)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离开实践的争论是“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只要始终不懈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国精神的鼓舞下战胜征途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稳步达到我们的目的,使“中国梦”梦想成真。

二、“中国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于中国社会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空坐标体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中国梦”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努力奋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丰富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解决中国具体的实际问题,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梦”的提出,深刻描绘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不懈奋斗的历史,凝聚了广大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力量,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问题1:“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丰富内容

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后,实现国富民强和人民当家做主成为了“中国梦”的主旋律,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成果,毛泽东思想凝聚了近代以来“中国梦”的实践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邓小平理论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步走”战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本质同一性,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当前,中国人民已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历程中的科学总结,它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问题2:“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民族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

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充分指明了理论创新和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而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梦”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民族使命。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源泉所在,也是我们不断成功和发展的奥秘所在。“中国梦”表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实质》.创新,2010,(3):17-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