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七章  脂类代谢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李妮 No: _17___

第七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脂类?

指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为脂类。

二、分类

1. 脂肪 (fat)

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

2. 类脂(lipoid)

胆固醇 (cholesterol, Ch)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ester, CE) 、磷脂(phospholipid, PL) 、糖脂 (glycolipids,GL)。

三、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一)脂肪的生理功能

1.储能和氧化供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保温和保护作用

(二)类脂的生理功能

1.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转化为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在体内胆固醇可转化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等重要物质。必需脂

肪酸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

1.定义:贮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催化下,逐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并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至全身各组织而被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2.脂肪动员过程

3. 限速酶

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降低的激素:

(1).胰岛素

(2).前列腺素E

思考: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减少时如何影响脂肪动员?

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增加的激素:

1.肾上腺素

2.去甲肾上腺素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胰高血糖素

5.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

(二)脂肪酸的氧化

1.脂肪酸氧化的反应部位

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2.亚细胞定位胞液、线粒体。

3.脂肪酸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脂肪酸的活化

第二阶段: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第三阶段:β-氧化过程

第四阶段:乙酰CoA的彻底氧化

4.脂肪酸的活化

——脂酰 CoA 的生成 (胞液)

(1)脂酰CoA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

(2)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能量。

(3)此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5.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6.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

(1)β-氧化定义: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后逐步氧化分解,经过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生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和一分子乙酰CoA的过程,由于此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故称β-氧化。

(2)β-氧化过程

①脱氢

②加水

③再脱氢

④硫解

1分子十六碳的软脂酸分解为8分子乙酰CoA

7.乙酰CoA的彻底氧化

8. 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

(1)活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

(2)β氧化 7 轮循环产物:

8分子乙酰CoA

7分子NADH+H+

7分子FADH

2

(3)能量计算:

生成ATP 8×10 + 7×2.5 + 7×1.5 = 108

净生成ATP 108 – 2 = 106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是乙酰乙酸(acetoacetate) 、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的总称。

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

代谢定位:

生成:肝细胞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

利用:肝外组织(心、肾、脑、骨骼肌等)线粒体。

酮体生成的关键酶: HMGCoA合酶

1. 酮体的生成

2. 酮体的利用

3. 酮体生成和利用的意义

(1)酮体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2)酮体的利用可减少糖的消耗,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3)酮体产生过多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丙酮为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排出体外。

(4)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动员增加,β-氧化增强,酮体生成

增多,可导致酮血症、酸中毒。

(四)甘油的代谢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随血液循环运往肝、肾等组织被摄取利用。主要生成

α-磷酸甘油,再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可循糖分解代谢途径氧化分解。也可作为合成脂肪原料再利用。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脂肪酸的合成

1. 合成部位肝(主要)、脂肪等组织的胞液中。

2. 合成原料

﹣、NADPH、Mn2+

乙酰CoA、ATP、HCO

3

(1)乙酰CoA的主要来源

乙酰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itrate pyruvate cycle)出线粒体。

(2)NADPH的来源

主要来源是磷酸戊糖途径,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及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亦可提供。

3. 脂肪酸合成过程

(1) 脂肪酸合成酶系

①乙酰CoA羧化酶 (acetyl CoA carboxylase)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催化丙二酰CoA的合成。

②脂肪酸合酶复合体,该酶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都含有多个功能结构域和一个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脂肪酸合成的各步反应均在ACP辅基上进行。

(2) 软脂酸合成过程

4. 3-磷酸甘油的来源

(1) 3-磷酸甘油主要由糖类代谢提供,故进食较多的淀粉类食物可导致肥胖。

(2)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合成3-磷酸甘油。

第三节磷脂的代谢

含磷酸的脂类称磷脂。根据其组成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一、磷脂的功能

功能:构成生物膜、参与脂蛋白的组成与转运、磷脂衍生物是第二信使、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组成血小板活化因子、组成神经髓鞘。

二、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及结构

1. 组成甘油、脂肪酸、磷酸、含氮化合物

2. 结构

3.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合成部位

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

2. 合成原料及辅助因子

脂肪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 3.合成过程

(1)脑磷脂和卵磷脂的合成

①胆碱和乙醇胺的活化

②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生成

卵磷脂和脑磷脂合成减少,甘油三酯合成增加,影响脂蛋白合成,可导致脂肪肝。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在磷脂酶(phospholipase , PLA)的作用下逐步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胆碱、乙醇胺等再进行代谢。

三、鞘磷脂的代谢

(一)鞘脂化学组成及结构

鞘脂按取代基X的不同可分为:鞘糖脂、鞘磷脂。

2.鞘脂的结构通式

第四节胆固醇代谢

最早由胆石中分离出的具有羟基的固醇类化合物,故称为胆固醇。存在形式为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人体内胆固醇总量为140克,1/4分布于脑及神经组织,肝、肾、肠等内脏中含量也较高。肌肉组织中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

一、胆固醇的结构

胆固醇的基本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不同固醇的区别在于碳原子数及取代基不同。

二、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1.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

2.细胞定位:胞液、光面内质网

(二)合成原料

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1. 饥饿与饱食的调节

(1) 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

(2) 摄取高糖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

2. 胆固醇的反馈调节

(1)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该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最高,中午最低。

(2) 高胆固醇饮食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3. 激素的调节

(1)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从而增加胆固醇的合成。

(2)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则能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3)甲状腺素还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 三、胆固醇的酯化 (一)胞内胆固醇的酯化

1.游离胆固醇被酯化生成胆固醇酯的过程,称胆固醇酯化。

2.细胞内存在脂酰CoA 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ACAT)。

胆固醇(140g )

外源性胆固醇

体内合成

胆汁酸盐

7-脱氢胆固醇(皮肤)

VitD 3

紫外光

1,25-(OH)2-D 3

类固醇激素

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孕酮

粪固醇消化吸收

内源性胆固醇

排出体外

四、胆固醇的转化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组成

血浆中的脂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脂蛋白可分四类: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CM (CM)

VLDL

(前β-脂蛋白)LDL (β-脂蛋白)HDL (α-脂蛋白)密度

<0.950.95~1.006 1.006~1.063 1.063~1.210组成

(%)脂

类主要含TG 98~99

主要含TG 90~95

主要含胆固醇75~80

主要含胆固醇50

蛋白

0.5~25~1020~2550

载脂蛋白组成

apoB48、E

A Ⅰ、A ⅡA Ⅳ、C ⅠC Ⅱ、C ⅢapoB100、C Ⅰ、C ⅡC Ⅲ、E

apoB100

apo A Ⅰ、A Ⅱ、D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特点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一)乳糜微粒代谢

1. 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

2. 主要脂类由小肠合成的TG 和合成及吸收的磷脂、胆固醇组成。

3. 载脂蛋白主要由apo B 48 、 AⅠ、AⅡ、 AⅣ组成。

4.脂蛋白脂肪酶(LPL )存在于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可使CM 中的TG 、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FFA 及溶血磷脂等。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

1. VLDL的合成以肝为主,小肠亦可合成少量。

2. 主要的脂类由肝细胞合成的 TG 、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

3. 载脂蛋白主要由apo B100

E 组成。

4. VLDL的代谢过程

(三)低密度脂蛋白代谢

1. LDL是由VLDL转变而来。

2. 正常人每天降解45%的LDL,其中2/3经LDL受体途径降解,1/3由清除细胞清除。

3. LDL受体代谢

LDL受体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细胞等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特异识别、结

受体。

(四)高密度脂蛋白代谢

1.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

2.HDL是由 CM、VLDL代谢时,其表面的apo AⅠ、AⅡ、AⅣ、 C及磷脂、胆固醇等释放而形成。

3. HDL 的代谢

(1)成熟的HDL可与肝细胞膜受体结合而被摄取。

(2)HDL主要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3)其中的胆固醇酯部分由 HDL 转移到 VLDL ,少量由 HDL 转移到肝。

(4)HDL是apo的储存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