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法1(完整打印版)

商法1(完整打印版)

商法1(完整打印版)
商法1(完整打印版)

教学首语——意义、内容、方法、参考

第1讲

绪论
学习《商法》,其实质就是学习和研究商 法——如何调整商事主体在其商事行为中 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那么,学习这门课的——
学习《商法》的意义有哪些? 学习《商法》的内容有哪些?
意义 内容 方法 参考
知识产权所有· 电子科技大学《法律/贸易》 课程组· 梁奎
学习《商法》的方法有哪些?
1
学习任 何一门 课程都 应首先 明确这 些问题
2
学习《商法》的参考有哪些?
一、学习意义——
1、面向
——国际和国内
二、学习内容——
1. 体系结构
组织篇
公 司 法 企 业 法
责任篇
合同法
担保法
2、面向
——现在和将来 权利篇
3
著 作 管 理
专 利 管 理
商 标 管 理
商 业 秘 密4
二、学习内容——
2. 重点讲授
2、合同法
三、学习方法——
1、教——教师教学方面
1、公司法
讲授重点
2、学——同学们学习方面
3、知产法
5 6
1

电子科技大学课堂考勤工作流程
1. 2. 教师每堂课抽查学生考勤,填写教务处印制的一周学生考勤表,每周星期五交教师所在 学院教务科。 学院教务科检查、汇总本学院教师考勤情况;按教务处网上提供格式,填写本周“学院 考勤汇总表”,于下一周星期一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时将汇总的其它学院迟到、早 退、旷课累计5次及其以上学生名单分别送交相应学院学生科。 3. 4. 5. 教务处汇总、向学工部提供全校每周考勤情况。 学院学生科依据学校《学生考勤管理办法》和《关于违纪学生处分的权限及审批程 序》,对本学院学生旷课学时累计达到一定学时的学生,分别做出相应处理。 对于达到“取消课程考试资格”的学生,任课教师应及时向本学院教务科报告,并提交书 面材料(课程名称、学生名单、旷课学时数),学院教务科向学生所在学院教务科和教 务处管理科交相应材料。 6. 7. 年终各学院检查任课教师课堂考勤记录。 各学院任课教师课堂考勤将作为学校对学院进行教学检查和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
课程安排
1、使用教材:王传辉 主编 《新编商法教程》 2、总 学 时: 48个学时 3、课程目的:(1)系统掌握商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2)对遇到的问题能查阅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3)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件的 能力; (4)为做好民商法服务工作获取必要的知识本领,并 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4、课程特点: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5、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教务处
学生处 2005年3月21日
6、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7 8
四、学习参考——
王传辉 《新编商法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2、 3、 4、 5、 6、 7、 8、 9、 高再敏. 覃有土. 赵万一. 张民安. 赵旭东. 赵旭东. 孔祥俊. 王传丽. 刘亚天. 《商法》. 《商法学》. 《商法基本问题研究》. 《商事法学》. 《公司法》. 《新公司法条文释解》. 《合同法教程》. 《中国合同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一讲
2008
2006 2000 2002 2002 2004 2005 1999
商法绪论
了解法的概述 明确商的概说 掌握商法概论
◆ 学习目的
学完本讲后,应能
◆ 基本思路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商——是以营利为目的,直接或者间接从事媒介交易的法 律行为称为商。 商法——亦称商事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 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 即:从法的概述→商的概说→商法概论的分析思路。
10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001
9 2007
《经济法原理与案例解析》. 人民法院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刘春田.
第一讲
§1 §2 §3
商法绪论
法的概述 商的概说 商法概论
第一讲
◆思考习题:
1、 2、 3、 4、 5、 6、 7、 9、 10、 11、
商法绪论
11
论述法和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法的概念、特征。 简述法和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的类型。 论述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的区别。 简述商事登记、商业名称、商业账簿概念。 简述商业名称(商号)选用的特别规定。 论述商号权与姓名权的区别。 论述商业账簿的意义。 论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简述中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 简述商法与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的关系。 12
2

§1
法的概述
§1
法的概述(续)
一、法的概念 一、法的概念 二、法的特征 三、法的体系 四、法的分类
13
目前我国法学界公认的对法的解释是:法是由国家 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特征
1、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这是法的本质特征。 2、制定和认可是产生法的两种形式。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与其他行为 规范的主要区别。
14
§1
法的概述(续)
宪 法
法 体 刑 公 法 法 法 程 序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国际公约与惯例
§1
标准不同
法的概述(续)
法的分类
三、法的体系
私 实 民 法 商 法 经济法
四、法的分类
法律制定——法律: ①产生法律; 法规: ②行政法规③地方法规 制定主体 规章: ④部门规章(⑤地方规章 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一般而言 可以分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根本法与普通法;一般法与特别法。 公 调整关系 私 法——是指调整社会利益、国家机关和被管理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刑法、行政法)。 法——是指调整有关民事主体之间的横向交易或交往关系(如公司 法、合同法 、担保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
行政法
实 体 法——是指有关实体性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如合同、担保等)。 实体程序 程 序 法——是指法律救济程序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程序的法律(仲裁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 成 文 法——是指立法机关制定法规、条例或法典。 来源形成 不成文法——是指国家对某些惯例的认可从而使之具有法的约束力。 法官判决——是指法官的判决也可成为法,又称判例法(如英美法系)。 各国态度 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仲裁法
15
16
§2
商的概说
一、商的含义 二、商事定义 三、商事主体 四、商事行为 五、商事登记 六、商业名称 七、商业账簿
17
§2
商的概说
一、商的含义 一句话——
一般意义的商:买卖或交易行为。 经济角度的商:以营利为目的、 直接媒介财货行为。 法律术语的商:一切营利性营业 活动事业的总称。
18
3

§2
商的概说(续)
§2
商的概说(续)
二、商事定义
商事 民商 合一 商事定义
民商合一的国家,将商事观念纳入民事观念为其立法基础, 认为商事为民事的一部分,将商事与民事统一立法。 其所称的商事——是指为以营利为目的,及与其有关的一切 行为。 民商分立的国家,以商人或商行观念为其基础,将商事与民 事分别立法。 其所称的商事——是指商人或与商人在商业上所为的法律行 为有关的行为而言。
19
三、商事主体
1、商事主体概念
商事主体——又称商人,商主体。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 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包括个 人和组织。 商主体(按自然人或组织体)一般分为—— 商个人、商法人、商合伙。
20
民商 分立
§2
商的概说(续)
§2
商的概说(续)
四、商事行为 三、商事主体(续) 2、商事主体特征
1)商主体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主体(有商 法上的资格和能力) ; 2)必须是从事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主体 ; 3)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即在商 法上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
21
1、商事行为概念
商事行为——是指商人营业上的一切行为。 各国学者认识又有差异——
法国学者认为,任何主体以营利为目的所从事的活动,均为商 行为( 客观主义 )。 德国学者认为,商人所进行的法律行为,如果无相反规定,推 定为属于经营其营业行为( 主观主义 )。 日本学者认为,商人为其营业所实施的行为,为商行为,商人 所为的行为推定为其营业所实施( 折衷主义 )。
22
§2
分类
客主 绝对 商事 行为 相对 单双 单方 商事 行为 双方 基本 基附 商事 行为 附属
商的概说(续)
2、商事行为分类
绝对(客观)商行为——又称当然商行为。即法律所列举并认 定无条件的商行为。 相对(主观)商行为——又称营业商行为。是指商人依法以营 业的方式所为的持续性的商行为。 单方商行为——是指商人与非商人之间进行的商行为 双方商行为——指交易双方当事人均为商人,同时双方当事人 的活动均具有营业性。 基本商行为——又称为固有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事营业活动 内直接以营利交易为内容的商行为。 附属商行为——又称为辅助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事营业内虽 然不具有直接的营利性内容,但却能够起到协助基本商行为实 23 现其营利目的的辅助性的行为。
§2
商的概说(续)
四、商事行为(续) 四、商事行为(续) 3、商事行为特征
1)以营利为目的; 2)经营性行为; 3)商主体所从事的行为——体现商事交易特点 : 防范风险;保密性和公开性结合;注重商事 效率。
24
4

§2
比较
法定 含义
商的概说(续)
4、商事行为能力
民事能力 商事能力
登记
1、概念
§2
商的概说(续)
商事登记
四、商事行为(续)
五、商事登记
商业登记——是指商业发起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 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并被主管机 关核准注册登记的法律行为。 罗马时代,商店需悬挂招牌,以公示其营业的状态。 中世纪,意大利及地中海沿岸各国,商业发达,商人组合如果要 取得商人资格,须将所有组合成员的姓名登记于一个名簿,并公 示其营业上的状态。 有利于商事法对营利性主体的营业行为进行公法和私法的控制。 有利于商主体公示自己的经营身份、经营状况、经营能力,确立 经营信誉 ,保护商人营业活动的有效手段。 有利交易双方或社会公众了解商主体的相关经营情况,保障社会 交易安全和商业秩序,维护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有利于国家了解商主体的经营状态,进行对商主体的法律调整和 26 国家商事活动的宏观规划,更好建立商事经营的法律秩序 。
区 别
登记 起止
2、起源
行为 能力
25
3、意义
§2
登记
4、对象 5、机关 6、种类 7、程序
商的概说(续)
商号
1、概念
§2
商的概说(续)
商业名称—— “商号”
五、商事登记(续)
商事登记(续)
其一,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企业;其二;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 企业;其三,经营组织。 大陆法,多采司法监督,登记机关为法院;英美法,采行政监 督,登记机关为行政机关;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独立行使 登记管理权,并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原则 开业登记、变更登记 、注销登记、特定事项登记(法定代表 人、印章、名称、税务登记,等等) 申请、审查、核准发照 、公告 形式审查——仅审查形式上是否合法,至于登记事项是否与事实 相符,则非所问。 实质审查——不仅审查形式上是否合法,而且审查登记事项的真 伪,凡经登记的事项,有证明力。 27 折衷主义——登记机关有实质审查的权力,但不负审查的义务。
六、商业名称
商业名称,又称“商号”,它是指商主体在从事商行为时所 使用的名称。 商业名称,不仅发挥着区别另一商人的标志的作用,而且 标志着商人的经营资格和营业能力的,是商人商誉的载 体。 商业名称,由主体所在地:行政区域名称、字号(商 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四个部分组成 。 在西欧国家,商业名称的使用是从公司 到个人、独资、合 伙企业。 在亚洲国家,商业名称的使用是由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28 到公司。
2、意义
3、构成
8、审查
4、使用
§2
商的概说(续)
§2
商的概说(续)
六、商业名称(续)
商号
真实 原则 自由 原则 折衷 原则 单一 原则 禁止 原则
六、商业名称(续) 5、选用(续)
选择商号时,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 对于商号的选择,原则上是奉行自由主义。但法律 为了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对商业名称(商号)的 选用有特别的规定—— (1)商号不得违背公共道德和民族风俗; (2)禁止以不正当目的使用商号; (3)企业只可以使用一个商号; (4)公司企业的商号,应根据公司的类别,标注“无 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字样。
商业名称—— “商号”
法律要求商业名称与企业主的姓名、营业种类相符。 法律对于商业名称与企业主的姓名、营业种类是否相符,法律不 加限制。 新商业名称的使用,采用真实原则。 同一营业与同一营业所,只能使用单一的商业名称。 禁止使用欺骗或误导性文字。
5 、 选 用
29
30
5

§2 商的概说(续)
六、商业名称(续)
比较
概念 属性 排他 公开 转让 地域
31
§2
姓名权
商的概说(续)
6、商号权
六、商业名称(续) 6、商号权(续)
(1)从人格权方面讲
商号权是法律赋 予商人的与商人 共存亡的权利。 也是商人具有独 立人格所必需的 权利。
商号权
(2)从财产权方面讲
商号权与商业信用密 切相关,本身就是一 种无形资产,可以转 让,也可以继承。 在商主体破产后,商 号权还可以作为破产 财产的一部分进行清 32 理。
§2
商的概说(续)
§2
账簿
对交易各方
商的概说(续)
商业账簿
商业账簿——是记载和反映其营业状况的法律 依据。 商业账簿——可以了解设立账簿的人的经营状 况及其经济实力。 商业账簿——是主管机关进行稽核审计、计算 税率、资产评估等的重要依据; 商业账簿——在企业清算和破产时,是清理债 权债务的依据。 商业账簿——是股东行使分配股息、红利和剩 余财产及计算股份帐面价值的主要依据。 商业账簿——是法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效力。
34
七、商业账簿
账簿 1、概念 2、种类 商业账簿
商业账簿——是指商主体为了表明其财产状况和经营 状况而依法制作的簿册。
七、商业账簿(续)
4
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三种 。 在我国,在西周时就存在簿记制度。 在欧洲,商业账簿起源于10世纪的海商贸易。 商业账簿制度的发展,存在着从习惯走向法制化的过 程,在商事活动国际化的进程中,商业账簿制度也呈 现国际化的趋势。
33
对其他商人
、 对主管机关 意 义 对于债权人
对公司企业 对法律诉讼
3、发展
§3
商法概论
一、商法的概念 二、商法的特征 三、商法的原则
§3
商法概论(续)
一、商法的概念
商法,亦称商事法。 ——是指调整商事主体在其商事行为中所形成的法 律关系。 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事关系的特征—— 四、商法的演进
平等性 营利性 持续性
35 36
6

§3
商法概论(续)
特征
§3
商法概论(续)
商法的特征
商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商法
广义商法包括国际商 事法和国内商事法。
国内商事法又包括商事公法和商 事私法(仲裁法、公司法、破产 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 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 法)。
二、商法的特征 狭义商法
1、 兼容性 2、 技术性 3、 国际性 4、 营利性
商法属于私法,以私法规范为中心,私法规范与公法规范的兼容。
狭义商法专指国内 商法中的商事私 法。
民商法(公司法、破产法、证 券法、票据法、合同法、担保 法、知识产权法)。 商法(公司法、破产法、证券 法、票据法、保险法)。
37
一般的私法侧重于伦理性的规范,而商事规范具有高度的技术性。
各国商法日益趋同化、统一化的国际性现象。
商法保护合法的营利性活动,即保护个人合法从事营利活动的特性。
38
§3
原则
强化 商事 组织 维护 交易 安全 促进 交易 迅捷 实现 交易 公平 原因
商法概论(续)
三、商法的原则
§3
商法概论(续)
① 商事组织设立的准则主义; ② 商事主体资本的确保规则; ③ 商事主体责任承担的有限责任原则; ④ 商事主体破产、解散的风险回避规则;⑤ 商事主体风险负担的分散规则。 ① 商行为实施上的强制主义; ② 商事活动的公示主义; ③ 商行为效力确定上的外观主义; ④ 商行为后果承担上的严格主义; ⑤ 排斥交易相对人自由意思的绝对责任主义。 ① 交易后果确定的短期消灭实效主义 ; ② 交易行为要素中的定型化规则 ③ 交易效力要求上的行为要式性规则 ; ④ 责任豁免手段上的简便性规则 ① 交易主体上的平等原则 ; ② 商事交易意思要素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③ 商事交易后果确定上的情事变更原则 。 因为商法原则具有多重性, 确立商法基本原则之间在效力上的层次性 。 交易效率优先兼顾交易安全。 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效率原则是处理商事纠纷时主要原则
39
四、商法的演进
1、商法的起源
商法起源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自治城 市,其最初的形式是商人习惯法,即商人法。 商人习惯法的特征—— ① 它具有跨国性和统一性; ② 它的解释和运用不是由一般法院的专职法官来 掌执,而是由商人自己组织的法院来掌执; ③ 其程序较简易、迅速,不拘泥于形式; ④ 它强调按公平合理的原则来处理案件
40
基本 原则
协调 冲突
解决 要求
§3
商法概论(续)
§3
商法概论(续)
四、商法的演进(续)
2、两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续)
大陆 概念 (1)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是指欧洲大陆大 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德意志法系)为基础 建立起来的法律统称。 大陆法系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法、德两个支系: 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各 国属于前者。 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日本等国则属于后者。
41
四、商法的演进(续)
大陆 (1)大陆法系(续)
大陆法各国把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体系: 公法——分为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和国际公法等,以调整
体系
国家和国家以及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 私法——分为民法和商法等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关系的法 律。 大陆法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它在结构上强调系统
分类
特点
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 大陆法各国都主张编纂法典。 法典是大陆法的主要渊源。
42
7

§3
大陆
商法概论(续)
(1)大陆法系(续)
§3
商法概论(续)
四、商法的演进(续)
普通法院—— 法国实行三级三审制,法院系统由基层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 法院组成分为三级。 德国和日本实行四级三审制。 德国法院系统由地方法院、州地区法院、州高等法院、联邦高 等法院组成; 日本法院系统由简易法院、家庭法院或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 最高法院组成。 专门法院—— 法、德、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国,还专门设立行政法院, 构成独立的审判层次。 日本、丹麦、巴西、阿根廷等一些国家,不设行政法院。除行 政法院外,还有海关法院、军事法院、税收法院、社会保险法 院等。
四、商法的演进(续)
法系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Anglo-American law system)又称普通法系、 海洋法系、英国法系或判例法系。自英国从11世纪起主要 以源于日尔曼习惯法的普通法为基础,逐步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国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制度。 更动不大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改动最大的有:美国法对英美法系的改动最大,其原属法 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则仍保留大陆法系的某些特点。
44
概念
法院 体系
特点
43
§3
不同 法律 构成 立法 形式 司法 审理 诉讼 程序
商法概论(续)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3
商法概论(续)
四、商法的演进(续) 四、商法的演进(续)
20世纪以来,两大法系发生了三个方面变化——
1、大陆法系中判例的作用日益增强; 2、英美法系成文法的数量迅速增多; 3、两大法系相互取长补短逐渐融合。
45 46
§3
商法概论(续)
§3
商法概论(续)
四、商法的演进(续)
立法 形式 中国商事立法模式选择
我国商事立法形式选择上,坚持民商合一的精神实质,以 民法典为基本法,以一系列单行法为特别法,是我国商事 立法形式的理性选择。 我国商事立法体系选择上,应以商事行为为核心的前提
四、商法的关系(续)
商法
民 法
相同(关系)
不同(区别)
体系
下,并使总体商行为和具体商行为相结合、相补充。由此 决定了我国商法内容构成上,应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我国商事立法构成选择上,民商合一的民商法(公司法、
经济法
构成
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 法)。
47
劳动法
48
8

第一讲
复习点评
第一讲 复习点评
◆总结点评:
商法是指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规则
——权利可放弃,而义务不可以废弃。
◆思考习题:
1、 论述法和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法的概念、特征。 2、 简述法和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的类型。 3、 论述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的区别。 4、 简述商事登记、商业名称、商业账簿概念。 5、 简述商业名称(商号)选用的特别规定。 6、 论述商号权与姓名权的区别。 7、 论述商业账簿的意义。 9、 论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10、简述中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 11、简述商法与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的关系。 49

侵权要件
——违法行为;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绪论
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商法
那么,法律规则、侵权要件、法律责任有哪些呢?
请学习——第二讲
公司法
50
第2讲
公司法
了解 公司财务制度、公司合分程序。 明确 公司终止规则、违公司法后果。 掌握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第2讲

公司法
◆ 学习目的
学完本讲后,应能
◆ 基本思路
公司——是指由符合法定人数的股东出资组成的、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 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 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知识产权所有· 电子科技大学《法律/贸易》 课程组· 梁奎
51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 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的企业法人。 ◆
即:从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思路。 52
第2讲
§1 §2 §3 §4 §5 §6 §7
公司法
公司序言概述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财务制度 公司合分程序 公司终止规则 违公司法后果
53
案例1:一家榨油厂自挂“公司”招牌
【案情简介】
甲某与乙某合伙在县城郊区开办了一家榨油厂,半年下来获利可 观,次年便以10万元注册资金到工商管理机关“以长源榨油厂”名称 申请了工商登记,并取得了营业执照。 2007年10月,甲某与乙某在未经批准登记的情况下,将原厂牌换成 “XX省长源油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并以便于经营为由分别以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名义印制精美的名片,从事收购油桐籽、榨 油和销售一条龙服务。2008年2月,他们收下了外省一企业2万元定 金后,由于行情变化未能按时交货,被对方诉上法庭。
【问题梳理】
1、甲某与乙某合伙开办的榨油企业能不能自挂“公司”招牌?
54 2、若能,理由是什么?若不能,理由又是什么?(选择其中之一回答)
9

案例2:某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是否有效 【案情简介】
某校A国有企业B和集体企业C签订合同,决定共同投资设立一 家生产性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中A方的新科技术成果出 货,作价15万元,B的厂房出资,作价20万元,C的现金17万 元出资,后C因资金紧张实际出资14万元。
§1 公司序言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 二、公司的特征 三、公司的名称 四、公司的作用 五、公司的类型 六、公司的立法
56
【问题梳理】
1、某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是否有效?为什么? 2、以非货币形式向公司出资,应办理什么手续? 3、C承诺出资17万元,实际出资14万元,应承担什么责任?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向什么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应提交哪 55 些文件或材料?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一、公司的概念
1、在英美法系国家
公司——是指数人出于共同目的而进行的组合,常 常是为了营利而经营业务。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法人的概念
内容 概念 意义 法 人 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团体或设有章程以及管 理机构的独立财产(不是自然人,而是拟制人)。 法律上: 学理上: 按法人的法律基础分为: 按法人的成立基础分为: 按法人的营利目的分为: 按英美法系的法人分为:
58
2、在大陆法系国家
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社团法人。
57
分类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二、公司的特征
1、营利性——以营利为目的; 2、法人性——是公司区别于合伙的一个重要法律特征; 3、社团性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三、公司的名称
1、公司名称组成: “行政区划+商号+行业+组织形式” 2、公司名称不得使用下列名称:
(1)对国家、社会或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 (2)外国国家(地区)名称; (3)国际组织名称; (4)以外国文字或汉语拼音字母组成的名称; (5)以数字组成的名称。
——各国传统公司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
4、依法性——公司须依法认可登记注册,才得主体资格;
其中——法人性是公司区别于合伙企业的主要特征。
59
3、公司名称预先核准:
(1)涵义; (2)报送文件; (3)公司名称意义。
60
10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四、公司的作用
作用
广泛 筹集 资金 转换 经营 机制 便于 集中 与 控制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五、公司的类型
公司类型 无限 公司 有限 公司 股份 公司 两合 公司 股份 两合 公司 信用基础 概念 无限公司亦称无限责任公司, 依据
表现
1、股份融资成本低; 2、股份融资手段灵活; 3、股份融资规模大、速度快; 4、股份融资转让方便。 1、有利于界定产权。 2、有利于股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和政企分开。 3、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
依据
公司法 条
股 东 承 担 责 任
有限公司亦称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公司亦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人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与一人以上的有限责任 股东所组成, 股份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股份公司股东与另一个股份公司股东所 组成, 可以把公司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和人合兼资合公司。 公司法 条
62
1、公司有利于发展专业化协作。 2、公司有利于行业管理。
公司法 条
61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五、公司的类型(续)
资 本 筹 集 控 制 依 附 封闭 公司 开放 公司 母 公司 子 公司 总 公司 分 公司 封闭式公司是指资本全部由设立该公司的股东所拥有, 公司法 条 开放式公司是指可以公开招股, 母公司是一种控制性公司,有时又称控股公司, 凡资本大部分受他公司控制的公司,则是子公司。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此外,公司的法律分类
不同国家 大陆法 国家的公 司分类 公司的法律分类 1、无限责任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3、两合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 ;5、股份两合公司 。 公开招募股份 英美法 国家的公 司分类 承担责任内容 承担责任方式 我国的 公司分类
63
依据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管 辖 关 系
总公司亦称本公司, 公司法 条 分公司是总公司所管辖的分支机构, 可将公司分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条
公司法 条
股票上市 公司国籍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 条
64
按公司国籍,可以把公司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条
本章第2、3节将重点介绍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六、公司的立法
1、公司法的通过、修订、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八届人大通过, 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特征 1999年12月25日九届人大,2004年8月28日十届人大,2005 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等三次修订。共十三章二百一十九条,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司 性质
§1 公司序言概述(续)
六、公司的立法
1、公司法的性质、特征、地位(续)
性质、特征、地位
1、公司法是组织法; 2、公司法是公法化了的私法; 3、公司法是国家管理规范公司的行为法。 1、从内容看, 2、从体例看, 3、从规范看, 4、从规则看, 1、公司法与民事法。 2、公司法与经济法。 3、公司法与刑事法。
依据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1994年6月24日通过, 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65
地位
公司法 条
结论
公司法的适用范围——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和股份有限公司,而不适用其他类型的公司。
公司法 条
66
11

§2有限责任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续)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法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转让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设立
概念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 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股东人数的限制性: (2)股东责任的有限性: (3)股东出资非股份性: (4)公司资本的封闭性: (5)公司组织的简便性: (6)人合资合的统一性: 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成功地汇集了他种公司之长而避其所短, 因此而成为广大普通投资者最为理想的投资与合作形式 。
依据
公司法 条
特征
公司法 条
地位
67
公司法 条
68
§2有限责任公司(续)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法
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的设立
《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人以上50人以下(新《公司法》规 设立
§2有限责任公司(续)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法(续)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的设立 发起人发起 依据 发起
依据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应当载明 下列事项: (1) 公司的名称和地址;(2)公司的经营范围; 3 (3) 公司的注册资本; (4)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 程 章程 (5)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6)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 (7) 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 序 (8)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9)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10)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11)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1、 条件
定了一人公司);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设立: (1)由多个股东发起设立, (2)由国家单独投资设立,
公司法 条
公司 法 条 25
2、 方式
公司法 条
69
70
§2有限责任公司(续)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法(续)
登记
登记 概念
§2有限责任公司(续)
依据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的设立
公司登记是指由公司负责人按法定程序将公司应登记事项呈报公司 登记的主管机关,经该机关审核并记录在案,以备公众查阅的行 为。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转让
出资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与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形式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工业 产权、非专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等。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公司名称; (2)公司登记日期; (3)公司注册资本; (4)股东的姓名或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5)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公司资本的增加简称增资,是指公司为筹集资金,扩大经营规 模而增加的资本。 公司资本减少是在公司成立后,根据其生 产经营情况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减少公司资本总额的行为
依据
3 、 程 序
登记 机关
登记 条6 条7 条8
出资方式
登记 流程
出资转让
公司法 条 条 条
登记 费用
71
资本变动
72
12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
(1)股东会的性质地位
股东是公司的权力机关。 主持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续)
会议 分类
(3)股东会行议事规则
《公司法》第40条第1款、第2款: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 会议。 召集人:第一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 召集时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全体股 东; 主持人是董事长;董事长不能履行职权或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 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 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 规定的除外。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公司法有规定的 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依据
公司法 条 40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44 74
召集
(2) 股东会行使职权12项
表决
73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2、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
董事会
1)性质地位 2)人员组成 3)每届任期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2、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
依据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45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45 公司法 75 条 13
董事会或执行董事
5)行使职权
(1) (2) (3) (4) (5) (6) (7) (8) (9) 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 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总经理)(以下简称经理), 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 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4)产生方式
76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3、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
经理
地位 产生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4、监事会或者监事
依据 监事会 (1) 地位
公司法 条50
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
经理,又称经理人,是指由董事会作出决议聘任的主持日 常经营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监事会或者监事
公司内部专司监督之职的机构。
依据
职权
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职权:
(2) 人员 组成
1) 2) 3) 4)
人数: 任期: 任职资格: 监事会主席:
公司法 条50
77
78
13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4、监事会或者监事(续)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4、监事会或者监事(续)
监事会 (4) 议事 规则 监事会或者监事
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 常,可以进行调查。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 用,由公司承担。
(3)行使职权
① 检查公司财务; ②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③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 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④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 ⑤ ⑥ ⑦ 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依照本法第152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79
依据
公司法 条56
(5) 职权行 使保障
公司法 条55 公司法 条57 80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4、监事会或者监事(续) (6)董事、经理、监事的任职资格 (7)董事、经理、监事的义务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5、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1) 含 义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 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 限责任公司。
依据 公司 法 条
(2) 行 使 职 权
81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 会职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 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 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
公司 法 条67
82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国有
(3) 董事会 国有
§2有限责任公司(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续)
5、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续)
1)国有独资公司的出资人是单方,即国家。 2)国有独资公司既不同于独资企业又不同于国家控股公司. 3)国有独资公司机构设置同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存在差异. 4)国有独资公司设立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有异同之处:
依据
公司法 条
5、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续)
A、董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 B、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
依据
公司法 条
(3 ) 法律 特征
(4) 兼职 规定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 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 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相 同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70 公司法 条70 款1 款2 83
(4 ) 异同 特点
(5) 监事会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其中,职工代表 的比例不得低于1/3,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不 同
公司法 条 款 款
84
14

§3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概念特征 依据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概述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法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
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分为 公司法 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 条 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的企业法 人。 (1)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4)设立程序较有限公司复杂。 公司法 条
86
特征 (3)股东有最低人数的限制;
公司法 条
优势
85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法
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设立方法 依据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 最低限额; 1、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条件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 5)有公司名称,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设立
§3股份有限公司(续)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设立方法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须具备两个条件: 根据《公司法》第79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 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 公司名称和住所; (2) 公司经营范围; (3) 公司设立方式; (4) 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 (5) 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 (6)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7) 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 (8) 公司法定代表人 (9) 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 (10)公司利益分配办法; (11)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12)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 (13)股东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依据
公司法 条79
3、 发起人
公司法 条 79 条 81
4、 订立 章程
公司法 条82
2、 1)发起设立 方式 2)募集设立
公司法 条 78
87
88
§3股份有限公司(续)
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设立方法 依据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 (1)股东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 2) 3)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 监事的报酬事项; 4)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5) 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 6)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9) 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1)修改公司章程。
5. 认缴 股份
以发起方式设立公司的,认缴股款的程序由两个步骤组成: (1)发起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认足股份; (2)由发起人依法缴纳所认购的股款。 公司法 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认缴股款的程序有三个步骤: (1)发起人认购股份 条84 (2)其他认股人认购股份 (3)催缴股款。
89
90
15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续) (续)
大会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 依据
1)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的召开条件 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 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公司法 条101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续)
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续)
大会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 依据
(1
) 召 开 2)召集时限: 条 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 件 议召开20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
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30日前公告会议召开的 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股东大会不得对前两款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1)召集人和主持人 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 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 (2) 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 议事 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
规则
3)股东大会表决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 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公司法 条
91
92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续)
2、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
(3)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 2) 3) 4) 5) 6) 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 司债券的方案; 7) 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 8)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 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提名,聘任或解聘 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续)
3、股份公司的经理
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 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7)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 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8)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93
94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续)
4、股份公司的监事会 监事会具体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的财务; (2)对董事和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和法规或者公司 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和经理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 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95
§3股份有限公司(续)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
1、发行债券
(1)公司债券基本概念
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 的有价证券。
(2)公司债券主要种类
记名公司债券和无记名公司债券; 有担保公司债券和无担保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不可转换公司债券。
96
16

§3股份有限公司(续)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发行 1、债券发行(续)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1)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2)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 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3)违反本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依据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1、债券发行(续)
(4)公司债券发行程序
1)公司的权力机关作出决议; 2)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务院证 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下列文件: ① 公司营业执照; ② 公司章程; ③ 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④ 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⑤ 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 3)募集。
(3 ) 公司 债券 发行 条件
证券法 条 16
证券法 条 18 97
(5)公司债券依法转让
证券法条39↓见股份转让
98
§3股份有限公司(续)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发行
(1) 股份 概念 分类 概念 分类 发 行 概 念
§3股份有限公司(续)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依据
公司法 条
2.股份发行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公司资本的最小均等单 位,其表现形式是股票。
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普通股和优先股。
发行
2、股份发行(续)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首次发行股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公司具备股份发行主体资格; 2)公司所筹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公司所发行的所有股份均为普通股,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4)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 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 5)在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 币3000万元,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6)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25% 7)发起人在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 1)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并间隔在1年以上; 2)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3)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4)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依据
(2) 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拥有权益 的有价证券。 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A种股票、B种股票和H种 股票;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 股份发行是指为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后为筹集资金,依照法律规定发售股票的行 为。
公司法 条
设 立 发 3) 行
发 行
公司法 条137
(3) 发行
公司法 条137
99
新 股 发 行
100
§3股份有限公司(续)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发行 2、股份发行(续)
1)由董事会作出决议,拟定公司增加资本、发行新 股的方案; 2)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表决发行方案,该事项为 特别决议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 2/3以上通过; 3)聘请中介机构准备发行文件,并依法报经政府有 关部门核准; 4)公开有关新股发行的资料并制作认股书; 5)缴纳股款; 6)办理变更登记; 7)依法公告。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依据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融券(续)
转让
(1)转让 场所 限制
3.股份转让
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 券及其他证券,应当在依法设 立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 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 场所转让。 第141条
依据
证券法 条39
(4) 程序
公司法 条
(2)转让方式限制《公司法》第140条第1款、 (3)转让时间限制《公司法》第140条第2款
101
公司法 条140
102
17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
上市
上市 概念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续)
依据
公司法 条
1、严格上市公司规则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
(3) 上市 暂停
1、严格上市公司规则(续)
上市公司的上市暂停——又称停牌,是指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证 券交易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交易所规则的规定,对上市公司 的上市股票作出的暂时停止挂牌交易的措施。上市公司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依据
证券法 条 55
(1) 法定 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证券法 条 50
(2) 信息 披露
1)中期报告《证券法》第65条 2)年度报告《证券法》第66条 3)重大事件的披露《证券法》第67条
证券法 条 65 103
(4 ) 上市 终止
上市终止——是指上市公司上市股票丧失了继续在证券交易所挂 牌交易的资格。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 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证券法 条 56
104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续)
收购 1、严格上市公司规则(续)
收购方式:要约收购;协议收购。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续)
依据
证券法 条 55
议事
2、规范股东大会议事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 见》(1998.2.23;2000.5.1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上市 公司治理准则》(2002.1.7)
依据
规范 意见 治理 准则
(5 ) 收购 方式 规定
关于上市公司收购的两点规定——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 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 ,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 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收购期限届满,被收购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的, 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由证券交易所依法终止上市交 易;。 证券法 条 96
(1) 依据
证券法 条 97
105
(2) 规则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 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 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公司法 条122
106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续)
董事 (1) 依据 (2) 定义 (3) 义务 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续)
《公司法》第123条,《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 制度的指导意见》(2001.8.16)。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 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 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3股份有限公司(续)
五、上市公司规范与治理规则(续)
依据
公司法 条123 公司法 条
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续)
(4)任职资格 (5)特别职权
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公司法 条
107
(6)发表意见
108
18

§4 公司财务制度
一、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概念 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意义
§4 公司财务制度(续)
一、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概念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对存在于法律、行业通行 规则和公司章程之中的公司财务会计处理规则的 总称.
三、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程序
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2、有利于吸收社会投资。
109
四、公司盈余分配制度的内容
3、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
110
§4 公司财务制度(续)
三、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程序
1、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制作 2、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 (4)财务情况说明书; (5)利润分配表。
§4 公司财务制度(续)
四、公司盈余分配制度的内容
盈余分配
1、公司利润的 分配顺序
公司的盈余分配制度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 (2)缴纳所得税; (3)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亏损; (4)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 (5)提取任意公积金; (6)向股东分配利润。 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 公司公积金主要有两方面用途:弥补亏损;转增资本。 公益金是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资 金。 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依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依据
公司法 条
2、公积金的提 取和使用 3、公益金的提 取和使用 4、公司股利的 分配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112
3、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的送交、置备和公告
111
§5
合并
法定 概念 两种 类型
公司合分程序
1、公司合并 依据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5
分立
法定 概念 两种 类型
公司合分程序(续)
2、公司分立 依据
公司法 条 公司法 条
公司合分——是指公司合并与分立
一个公司依法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行为。 (1)新设分立,即公司以其部分财产和业务另设一个新的公 司,原公司存续。 (2)派生分解,即公司以全部财产分别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新设公司,原公司解散。
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1)吸收合并公司; (2)新设合并公司。 (1)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2)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3)通知和公告债权人。 (4)工商登记。
法律 程序
公司法 条
法律 程序 法律 后果
同公司合并程序。 即公司分立的程序与公司合并的程序基本一致,要签订分立 公司法 条 协议,清理财产,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法 条
114
法律 后果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 公司法 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条
113
19

§6
终止
法定 概念
公司终止规则
公司终止 依据
公司法 条
§7
违公司法后果
公司终止(又称公司解散),是指公司根据法定程序彻底 结束经营活动并使公司的法人资格归于消失的事实状态和 法律结果。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 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183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1、成立清算组。 2、清算—— (1)登记债权; (3)清偿债务; (2)清理公司财产,制定清算方案; (4)公告公司终止。
一、公司发起人、股东、公司违法责任 二、公司董事、经理、监事的违法责任
法定 原因
公司法 条181
三、清算组成员、中介机构的违法责任
公司法 条
115
法律 程序
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责任
116
§7
违公司法后果(续)
§7
违公司法后果(续)
一、公司发起人、股东、公司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1、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 假出资,欺骗债权人和公众的,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额 5%以1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责令改 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 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 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 公司名义的,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缔,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 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开业后自行停 业连续6个月以上,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5、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按规定办理有关登记手续的,责 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1、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侵占公司财产 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责令其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董事、经理挪用公司资金或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的,责 令退还公司资金,由公司给予处分,将其所得收归公司所 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董事、经理违反《公司法》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公司的 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责令取消担保,依法承 担赔偿责任,违法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归公司所有,情节 严重的由公司给予处分。 4、董事、经理违反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 类业务的,除将其所得收归公司以外,可由公司给予处分.
117 118
§7
违公司法后果(续)
§7
违公司法后果(续)
三、清算组、中介机构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1、清算组不按《公司法》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清算 报告,或报送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有重大遗漏, 责令改正. 2、清算组成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谋取非法收入或者侵 占公司财产,责令退还公司财产,没收非法所得,并 处以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依 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 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有关主管部门 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119
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1、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对不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 募集股份、股票上市和债券发行的申请予以批准,情节 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公司登记机关对不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登记申请 予以登记,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依 法给予行政处分。
120
20

商法与民法关系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浅析商法的独立性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学者对我国商法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论。然而对商法的调整范围、体系和法律地位等问题众说纷纭。较为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主张民商分立,认为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第二种观点主张民商合一,认为商法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研究商法的法律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法的法律地位对我国法学及立法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法商法商事行为民事行为 一、商法的产生 商法最初的形式是商人习惯法,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这一制度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十字军东征打开了东西方的商路。促进了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发达和地中海沿岸一些新兴城市的商业贸易的繁荣。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世纪欧洲大陆仍然处于封建法和寺院法的支配之下。许多营利性的商业活动被明令禁止。在贸易发展和封建法制尖锐冲突的背景下,在意大利最早出现了商人行会组织——商人基尔特。该组织最初的目的是联合和保护商人自身利益。反抗封建法制的束缚,后逐渐担负起制定编纂规约或习惯规约或规则的多种职责。这些行业规则、规约、商人惯例几百年间被商人行会因袭沿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商人习惯法。十六世纪后,资本主义商品关系的萌芽与封建势力的衰落,使商人习惯法兴成文法转变具备了条件,欧洲一些国家纷纷以成文法的形式对中世纪的成文法加以确认,早期的商法采取的是属人主义立场,即其规则只适用于商人之间,因此又称商人法。 现代商法的形成是以1807年《法国商法典》的诞生为标志,该法抛弃了商人主义立场,而以商行为观念为立法基础。开创了大陆法民商法分立体系。继法国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大陆国家采取了形式商法的体例。1900年的德国商法典在法国商法典商行为法基础上建立了商主体为本位的新商人法立法主义,提出了确定商法适用范围的双重标准即客观商行为与主观商主体相结合,客观地说,无论在内容、结构及立法技术上,德国商法典对大陆法系国家商法完善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公司法历年司考真题

2002-2011年司法考试商法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 (2007年) 五、(本题20分) 案情:甲与乙分别出资60万元和240万元共同设立新雨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雨公司),由乙任执行董事并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甲任监事。乙同时为其个人投资的东风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风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欠白云公司货款50万元未还。乙与白云公司达成协议约定:若3个月后仍不能还款,乙将其在新雨公司的股权转让20%给白云公司,并表示愿就此设质。届期,东风公司未还款,白云公司请求乙履行协议,乙以“此事尚未与股东甲商量”为由搪塞,白云公司遂拟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 东风公司需要租用仓库,乙擅自决定将新雨公司的一处房屋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东风公司。 乙的好友丙因向某银行借款需要担保,找到乙。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向该银行出具了一份保函,允诺若到期丙不能还款则由新雨公司负责清偿,该银行接受了保函且未提出异议。 甲知悉上述情况后,向乙提议召开一次股东会以解决问题,乙以业务太忙为由迟迟未答应开会。 公司成立三年,一次红利也未分过,目前亏损严重。甲向乙提出解散公司,但乙不同意。甲决定转让股权,退出公司,但一时未找到受让人。 问题: 1.白云公司如想通过诉讼解决与东风公司之间的纠纷,应如何提出诉讼请求? 2.白云公司如想实现股权质权,需要证明哪些事实? 3.针对乙将新雨公司的房屋低价出租给东风公司的行为,甲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措施? 4.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单方向某银行出具的保函的性质和效力如何?为什么? 5.针对乙不同意解散公司和甲退出公司又找不到受让人的情况,甲可采取什么法律对策? 答案: 1、(1)请求东风公司清偿货款本金与利息; (2)请求东风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古代民商法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3096946.html, 我国古代民商法的发展历程 作者:陈晓薇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1期 摘要:中国古代时期便出现了规范意义上的民商法,其中主要以刑法为主,是一种封建保守得法律体系。本文将简要论述古代民商法萌芽发展阶段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初步发展及快速发展时期民商法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民商法的完善发展阶段明初时期、清朝时期和鸦片战争时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时期的民商法的发展特征及发展历程,旨在为现阶段民商法的完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关键词:古代;民商法;发展历程 引言 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相关的法律部门针对我国古代民商法历史发函的趋势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古代时期民商法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而刑法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时期民商法的发展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现阶段民商法已经被法律学术界重点研究对象。随着我国社会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发展,法律专业人员针对民商法的研究不断深化发展,针对民商法在古代时期的地位及发展历程分析,民商法在古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以及完善阶段时期。 一、古代民商法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民商法的发展中萌芽时期为古代的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中人类逐渐拥有了私有的财产权,商品的交换形成能够带动财产流动发展的经济形式,因此民商法律在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先秦时期人们将民商法的内容刻制在铜器之上,被人们成为金文民商法。在先秦时期的民商法是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之下壮大发展,周天子的统治不仅是在领土之中,其中诸侯之间产生的民商纠纷也会进行处置,根据先秦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西周时期的礼法制度与民商法之间的作用基本相同。秦国的商鞅变法是通过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当时阶段的社会生产现状进行整改,人们逐渐认识到法的重要地位,因此法律体系中不再单纯的以刑法为主要内容,到了秦朝完善民商法律,其中包含《关市律》、《金布律》以及《天律》等。 二、古代民商法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 汉朝在统治政权之后主要是以秦朝的《秦律》为法律基础,继而完善制定出《九章律》,形成了汉朝法律的核心内容。在汉代时期的的《开皇律》属于民商法的范围,而《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时期中民商法中质量最高得一部法律,这部法律在条目及篇目之中大量的借鉴了隋朝时期的《开皇律》,更加注重以礼仪教义进行治国,而刑法和制裁只能是辅佐治国的一种手

民法和商法的区别

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与商法的联系 1.民法与商法同属私法范畴,是调整民商事行为的法律。 2.民法的主体制度是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定,商法上的主体制度是对民事主体制度的具体化和特殊化。 3.民法的物权制度是对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条件的一般规定,商法中的物权制度则是对商事交易中的物权制度作出的补充规定,其适用以民法物权制度为前提。[4] 4.民法的债权制度是关于流通领域中的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定,商法中的债权制度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特殊规定与补充规定,其适用以民法债权制度为基础。 商法与民法的区别 1.立法价值取向不同。立法价值取向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制定法律时希望达到的社会效果;其二是指法律所追求的多个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的最终价值目标选择。民法与商法同属私法,具有诸如诚实信用、公平、效益、平等等相同的基本价值取向,但由于调整对象不同,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当公平与其他民法原则发生冲突时,民法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公平,即公平优先兼顾效益与其他;商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效益,其基本要求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与其他。2.调整的主体不同 民法调整的主体是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商法调整的是商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3.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商法调整的是营利性主体即商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商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包括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在调整对象上具有复合性;商事关系尽管有人认为包括商事财产关系和商事人身关系,但从实质上讲商事人身关系是依附于商主体法律人格的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广义上的财产关系,因而商法调整的对象是具有单一性。 4.主体范围不同。 民事法具有适用主体广泛性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一切社会公众。商法则具有适用主体限定的特点,仅适用于商主体。 5.法律责任制度不同。 民法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商法除过错责任原则外,还大量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6.具体规定不同。 以日本民法和商法的规定为例:日本民法上规定的代理采取显名主义,而日本商法上可以隐名代理;在民法的委托代理中,代理人仅仅就委托事项有代理权,但商法中只要有代理权存在,代理人就可以根据情况扩大其范围;民事债权的消灭时效是10年,而商事债权的消灭时效是5年。民法上禁止流质契约,而商法上为担保商事债权认可流质契约;民间金钱借贷当事人未约定利息的视为无利息,商人间的金钱借贷未约定利息的,贷款人可以请求法定利息。 8.经济基础不同。 民法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应当有法律,就应当有调整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律-民法。商品经济必须有两个存在条件:一是由于社会分工是每一个社会主体都不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所有商品,从而使商品交换成为必要。二是由于财产分属于不同的人所有,使每个人都能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而必须承认对方的财产所有权,并进行等价劳动相交换。与此适应,就产生了所有权制度和合同制度。而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外商投资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外商投资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外商投资企业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迎接2014年司法考试,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必须重视基础阶段的复习,务必夯实好基础知识点。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个人独资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合伙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公司法 司考商法知识点:有限合伙企业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以下特征: (1)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股东中,外方合营者包括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中方合营者则为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中国公民个人。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作为股东的中外合营各方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中外各方依照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分担亏损,回收投资。 (4)合资企业不设股东会,其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合营各方按投资比例协商分配,并载明于合营企业合同和章程。

2.合资企业的三个法律文件 (1)合资企业协议,合资企业合同,合资企业章程,合资企业协议与合资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资企业合同为准。 (2)有关合资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既适用合同法,也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后者优先。 (3)合资企业合同经审批机关批准才能生效(注意,未经批准不生效,而不是无效)。补充协议构成重大或实质性变更的,也须批准生效。 (4)申请时递交的申请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其余文件如合同、章程等可以同时用外文书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它仲裁机构仲裁。 3.设立合资企业的审批机关:商务部审批,或者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报商务部备案。 4.设立合资企业的登记。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该合资企业的成立日期。 5.组织形式为有限公司,性质为中国法人。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6.注册资本 (1)它是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一般应当以人民币表示,也可以用合营各方约定的外币表示。 (2)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在该企业合资期内不得减少。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发生变化而确需减少的(注册资本的增加或减少)应由合资企业董事会会议决议,并且是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3)在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资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关于目前中国商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目前中国商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目前中国商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国没有单独的商法典,对商法学的研究长期依附于民法而进行,因此不但使中国商法学的研究长期徘徊不前,而且对商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一直没有取得共识。20XX年9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从而标志着商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开始获得社会的认同。对商法学的研究也开始步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20XX年9月10日至22日,笔者应邀到广岛修道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在校期间,受到儿玉正宪校长、川内刕副校长、法学部丰田博昭部长、大贺祥充教授、藤井隆助教授、王伟彬副教授、国际交流中心课长大津章先生、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熊谷次紘先生等诸君的热情接待,在此深表感谢。根据安排,笔者为广岛修道大学的部分学生作了“中国的民商法律制度”的演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学部助教授铃木正彦先生自始至终参加了整个演讲活动,并与我多有交流,使我获益匪浅,对此表示感谢。演讲结束后,铃木君嘱我将演讲内容整理一下,以作交流之用。回国后根据铃木君的建议,我对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减,由我校民商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周超先生翻译成日文,不足之处谨请各位指正。 一、关于商法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对商法学的研究比较活跃,新观点较多,择其要者简述如下。(一)关于商法的独立性问题。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决定商法是否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和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基础。而商法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商法商法能否在内容上能否区别于民法而独立存在。关于民法与商法的区别,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价值取向不同。所谓立法价值取向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各国在制定法律时希望通过立法所欲达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社会效果;其二是指当法律所追求的多个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的最终价值目标选择。价值取向主要涉及到价值界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都应当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民商法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之所以为绝大多数大陆法国家确认,除了二者在调整对象和调整内容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外,二者在价值向上也具有显著不同。调整对象的差异固然可以直接界定

2019司考商法大纲-16页精选文档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商法 第一章公司法 第一节公司法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的种类,公司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理解:公司的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规定与意义,公司法强制性和任意性的关系及其立法体现。 熟悉并能够运用:公司基本原理在分析和解决公司实务问题中的适用。 考试内容: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概念公司的营利性公司的独立财产公司的独立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的种类(公司的不同分类标准及其意义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本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 公司法的强制性与任意性公司法的基本原则(鼓励投资公司自治公司及利益相关者保护股东平等权利制衡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社会责任) 第三节公司的股东 基本要求: 了解:股东的概念,股东权利的类型,特别股东的特别义务,实际控制人的义务。 理解:股东代表诉讼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考试内容: 股东的概念(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国家股东股东资格的取得与确认) 股东的权利(股东权利的原则股东权利的特征股东权利的类型股东权利的内容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的排除) 股东的义务(股东的一般义务控股股东的特别义务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义务) 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和特点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股东代表诉讼可诉行为的范围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和法律后果) 第四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基本要求: 了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理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忠诚义务和勤勉义务的具体要求和违反此种义务的行为后果。 考试内容: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任职资格的禁止性规定违反任职资格禁止性规定的后果)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忠诚义务勤勉义务禁止性行为违反禁止性行为所得收入的归属)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赔偿责任对股东的司法救济) 第五节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制度 基本要求: 了解: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

中国商法的演进

中国商法的演进--评20世纪中国商法中的两个重大问题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仲裁员律师 回首20世纪中国的商法发展史,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商法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从20世纪初期的商法西化到80年代商法的大规模移植,商法的发展似乎没有自己清晰的脉络。每一次商法的勃兴都是从西方化开始,商法与中国自己本土经济联系的似乎并不十分紧密。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商法本应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然而当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商法时,不得不从西方引进商法规范。商法的发展没有自己的内在逻辑性。可是,当我们反过头来观察中国的经济以及政治改革的里程后,也不难发现,商法的这个特点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商法只不过是将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西方规则加以定型罢了。 随着商法的一次次勃兴,一次次消沉,中国的商法研究也一次次地勃兴,一次次地消沉。有意思的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商法问题与20世纪下半期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商法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20世纪上半期,由于现代意义上民法典的编篡,人们开始对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展开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观点。在20世纪的下半期,人们重又拾起这个话题,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论。有趣的是,现在人们提出的理由与20世纪上半期学者提出的理由几乎一致。将这种现象简单地归结于中国学术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有些不妥,但它确实说明在我国有些问题的讨论似乎没有摆脱历史的局限。站在新世纪,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今后商法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人们长期讨论的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真正的内含是什么? 任何讨论对于促进学术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但这是针对"真正的学术"讨论而言的。对于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这样一个问题,尽管我们已经争论了近一个世纪,但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争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中华民国时期,为了编纂民法典,人们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西方传统上属于商法的内容是否需要容纳到民法典中。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观点。讨论的结果是,我们需要制订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全面的民法,但是,在这个民法典性质的文件中,不包括公司法、票据法以及海商法的内容。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这场争论的起因是为立法者起草民法典提供理想的模式,但在争论中,人们自然提出并分析了民法与商法的异同问题。然而,今天看来,双方提出的理由对民法与商法自身的发展并无多大的帮助。几十年来,民商法的这种格局在台湾仍然存在,人们并未因这种所谓的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而大感不便。可以说,立法者一时的决策决定了台湾现行民商法的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民商合一完全是"立法模式"之争,它是商法实践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如果将过多的精力耗费到这一问题上面,不仅不能使所讨论的问题深入下去,而且会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速度。 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问题逐渐异化。这个传统问题的已经不仅仅是模式问题,而成了"法律部门问题","法律制度问题"。民商法关系的这种变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因为只有我国的学者对"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的分类方式如此热衷,以致于用学术上的分类方法来代替立法上的模式选择。有的学者认为,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是民法与商法分属于两个法律部门。而法律部门是什么呢?就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对现行法律规范所作的划分。由于民法与商法的调整对象不同,所以民法与商法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部门。那么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商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因此,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目前也不可能有一致的看法。实际上,法律部门是学术界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对现行法律规范所进行的一种极其含糊的分类。即使同属于一个法律部门,也未必都放在一个法律文件中,法律文件不等同于法律部门。民法与商法是不是一个法律部门对民商立法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种争论与当初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的争论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是典型的"老瓶装新酒",

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

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 一、三者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来分析一下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样也许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它们的调整对象、调整目的等,从而让我们更好地来比较三者关系。 1.商法 10世纪,欧洲的一些庄园主手上已经聚集了一定的资本,而趋利性是资本的天性,这就促使了社会的分工和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造就了商人阶级,此乃商法诞生的两个前提条件。2.民法 民法起源于罗马法中的市民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经济法 随着垄断、社会不平等和外部性等内生于自由竞争市场却又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产生,人们认识到市场也会失灵。民商法关注的是个体的效益,由于其基本内核的自我约束,无法进行太大的突破。国家开始转变自己守夜人的角色,对经济格局作出统筹安排,对国民经济运行调控,对经济机制的有害因素进行排除。经济法随之应运而生。 二、民法和商法的关系 对于民法和商法关系无疑是法学界的一个热点,也涉及到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两种立法模式间的争议。我个人倾向与民商分立,因为我认为民法和商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体原因见下面的分析。 (一)、二者的区别 第一、就调整对象而言,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所关注的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的平等和利益的平衡,公平是其首要原则。而商法调整的是营利性主体在商业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商业流通经济关系,其所关注的是商事主体价值增值追求,营利是其首要特征。 第二、就性质而言,民法纯属私法,而商法除具有私法属性外,还具有公法的属性。 第三、就特点而言,民法一般属国内法,而商法除国内法外,还具有国际性特点。 第四、从法律责任制度上来讲,商法比民法要实行更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五、就法律适用和效力而言,商法是特别法,在适用顺序和效力上都优先于民法。 (二)、二者的联系 1、从传统的法律划分上两者均属私法; 2、就调整对象来说,两者在总体上都是平等主体之间 的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 3、就法律原则来说,有些原则对两者均可适用; 4、在诉讼制度上,商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基本上属于同一诉讼制度。 个人认为要是把商法放入民法中不仅会造成民法的体系过大、混乱,使民法的一些特性减弱,如私法性、强调公平等。此外基于商法特殊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因而把商法独立出来更好,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清晰的使法律得到实施。我想强调的是,把商法作为一个特殊法独立出来的,并不是说民法和商法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我们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他们的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司法考试2020商法复习要点:背书转让

司法考试2020商法复习要点:背书转让 背书转让 1.概念 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转让效力;担保效力;证明效力。 (1)背书转让无需票据债务人同意,代替债权通知。 实际上属于债权让与。 (2)背书转让的转让人不退出票据关系。 (3)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背书应当连续。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 转让中,转让汇票的背书人与受让汇票的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 依次前后衔接。 (4)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后手应当对其直接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 (5)空白背书: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 法律效力。 持票人可以推定为合法的被背书人。 2.转让背书-特殊转让背书 (1)限制背书(禁转背书)(F27、F34) 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该第三人不得向原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A.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委托收款”、“质押”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委托收款或者质押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但不影响出票人、承兑人以及原背书人之前手的票据责任。 B.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以此票据进行贴现、质押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不得转让(只是丁不得向乙追索而已) 甲——乙(背书人)——丙——丁 乙是该原因关系的受害人。 【例题·多选题】甲公司在与乙公司交易中获得由乙公司签发的面额50万元的汇票一张,付款人为丙银行。甲公司向丁某购买了一批货物,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某以支付货款,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后丁某又将此汇票背书给戊某。如戊某在向丙银行提示承兑时遭拒绝,戊某可向谁行使追索权?()(2009-3-77) A.丁某 B.乙公司 C.甲公司 D.丙银行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限制背书。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其后手的被背书人可向该写字的背书人以外的其他前手追索。 【例题·单选题】若原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时,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若持票人将此票据再行背书转让,该背书行为无效 B.在特定条件下,持票人可以将此票据再行背书转让 C.若持票人再行背书转让,原背书人对现持票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商法崛起时代意义

商法崛起的时代意义 何为商也?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通财鬻货曰商。” 《白虎通.商贾》:“行曰商,止曰贾。商之谓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 简单的说,商就是相互交换,互通有无。 从历史上来看,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观念,于是便有了交换。而随着交换规模的扩大和交换频率的增加,逐步产生了商人,商业。随着职业商人和商业的发展壮大,最终产生了商法。 近代商法起源于十一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海上贸易。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商法,其法律渊源主要有城市法、商人同行业协会自治规则、商事海事判例、地区和跨地区的商人习惯法以及国王、领主、教会颁布的单行法规。 十五世纪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先分散于自治城邦和商业团体的立法权逐渐归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这一时期地中海沿岸各国和欧洲一些内陆国家先后制订了成文商法,主要是对中世纪以来的商人习惯法予以确认。 十九世纪以后,是近现代商事法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商法在体系上建立和完善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世界三大商法法系,法国商法法系、德国商法法系和英美商法法系,这种商法法系的分流至今

影响犹在。 世界范围内的商事立法运动始于十八世纪初,延续至今。如果说宪法的诞生为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创造了政治上的法律基础,商法的发达则为平等、自由权利在尘世的落实提供了经济上的制度基础。他直接间接的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政治民主制度的建立、民族国家的统一,世界法律的同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法时代”留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法典、法规和制度,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精神理念。完善中国商事立法,建立符合国情的商事制度,弘扬商法精神,——商法的崛起对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意义重大。 一、商法崛起将奠定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基础 市场经济已经被历史证明为是一种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的富裕。1992年,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需要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一系列规则体系。中国能否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能否在制度上落实,而商法则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法律制度基础。 (一) 规范商主体,奠定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 这类商事立法包括: 《公司法》 ( 1993 年通过,1999年和2005年修改) 、《合伙企业法》(1997

论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论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摘要】: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主要是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民法、商法的概念及来源,还有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引出私法体系的立法模式,来论证民法与商法的关系。进而也初步探讨了我国目前私法体系的立法现状以及展望我国应构建既具有我国特色又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模式。 【关键词】:民法商法关系民商合一民商分立 一、概念 由我国《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可以把民法的概念定义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总和。民法是从商品经济中派生出来,在商品交换频繁的古罗马时期,为维护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而产生商品交换的习惯,习惯又衍生为法,进而产生民法。[1]对于商法概念的界定学界给出了统一的观点: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以商事方法为主要调整手段,旨在调整商事主体的规范化创制和商事行为规范化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海商法、票据法等。[3]公元11世纪,商人为保护自己利益成立了商人基尔特,采用通行的商事惯例解决商人之间的纠纷。这种商事惯例被长期沿用,最终发展为商法。 二、联系 商法和民法共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都属于私法的范畴,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4]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商法大量使用民法的某些原则、制度、规范,而属于商法的一些原则、制度和规范也不断地被民法所吸收。另外从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可知,民法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财产归属和

流转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个人非财产关系。毋庸置疑,民法所保护的利益是个人利益。而商法主要是由商事交易习惯形成的商品交换规则,完全可以视为民法的特别法,它所保护的也是个人利益。 三、差别 虽然它们联系密切,但在司法实践和具体的制度要运用上也各有特色,即差别。民法与商法的差别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商法只是民法中的特别法,二是民法又逐渐“商法化”。[5] 第一,调整对象存在差别。[6]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调整对象上具有复合性;商法调整的是商主体在商品市场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商事法律关系,具有单一性。 第二,法律关系不同。民法中的民事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人身关系具有人身依附性,不可让与,近而不具备营利性。而商事关系发生在商品市场交易中,具有营利性。比如商事关系中,等价有偿原则得以普遍使用,而在民事关系中,像婚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等具有身份性的不能适用这一原则第三,适用的主体范围不同,民法是相互间平等的民事主体,而商法则只能是在商事活动中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事主体。另外有些制度只适用于商事关系而不适用于民事关系。比如我国破产制度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公民和个人。 四、学者们的观点 在民法的编篡体系上,大陆法系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之分。对此学界存在以下几种争论:第一种,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7]支持者认为:民法有一般民法与特别民法之分。商法作为特别民法,主要调整各种商事关系。我国采用民商合一,现行民法通则相当于民法典的普通法地位,而公司法、海商法、保险法等均属特别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公司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公司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公司法。2014年司法考试复习已经开始,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公司法的讲义,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司考商法知识点:股份有限公司 司考商法知识点: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司考商法知识点:保险合同分类 2014年司法考试商法:合伙人责任承担 一、公司概述 1.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特征 (1)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人格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独立责任和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 (2)社团性:两个以上成员,组织体 (3)营利性 3.公司的分类 (1)以公司股东的责任范围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以股份转让方式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封闭式公司与开放式公司。 (3)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以及人合兼资合公司。 (4)以公司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本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 (5)以公司的国籍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4.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权利能力:起止时间;性质;目的范围(记载于公司章程并登记)。 (2)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具有一致性;通过公司的法人机关来形成和表示;对外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表来实施。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公司法定代表人,根据章程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属于表见代表行为,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3)转投资和对外担保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该股东或者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上述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5.公司设立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 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咸鸿昌论文天下论文网法学论文国际法论文-11-22 9:50:00 摘要: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并发展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近代以来,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突破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确立国际商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明确其体系结构,将多种多样的法律渊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以推动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统一,更好地适应国际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商事关系;法律部门;法律渊源;法律体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商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体系存在着争议,这不但阻碍了国际商法学研究的深入展开,而且不利于系统普及国际商法知识,不能满足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今天,明确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地位、体系结构,对于推动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商法的地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国际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部门分类

问题。依法学的一般理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为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其次为法律的调整方法[1](P291),后者主要是刑法与其它法律部门间的区分标准。其实持这种双重划分标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律的调整方法归根到底是由法律的调整对象派生出来的,法律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法律调整方法及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点。刑法的任务是调整由于犯罪所引起和发生的社会关系,刑法的调整方法(刑罚)是由这种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此划分法律部门时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的,即国际商事关系。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商事主体参与的商品流转关系,其主体不论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或其所涉及的商事问题超越一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称之为国际商事关系。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不但在空间上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而且在内容上也以“商事”①为质的规定性,从而决定了国际商法既不同于以主权国家地域内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内法体系,也与以国家之间非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法不同。 国际商事关系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相应地,作为调整

论民法和商法的关系111

论民法和商法的关系 提纲 一、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 (一)民商分立概述 1、民商分立的起源和发展 2、民商分立的特点 (二)民商合一概述 1、民商合一的起源和发展 2、民商合一的社会根源 二、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评析 (一)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解均不能绝对化,无论是分立还是合一,均不应影响商法规范的存在和发展。 (二)由于民法的商事化,商法的民事化,已经使得民商法的关系愈加密切。 (三)民商法同属现代私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在构建我国的民商立法体系时,既不能模仿传统的民商分立体制,也不能一概借鉴传统的民商合一体制。 论民法和商法的关系

【摘要】首先,从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含义和缘起入手分析了两者的联系和差异。然后,探究分析了世界各国关于民法和商法的立法体例。最后,在分析民商分立、民商合一理论理由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当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并对具体做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商分立民商合一民法典 一、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 (一)民商分立概述 1、民商分立的起源和发展 民商分立的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罗马法、教会法和中世纪商法。中世纪商法出现以后,由于它形成了专门的概念和体系,它具有了与罗马法、教会法相独立的地位。这样,商法作为一种专门的法律体系发展起来。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日益壮大。16、17世纪,随着欧洲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欧洲诸国将在各国商人之间普遍适用的、具有国际性的各种商事习惯、商事规范纳入本国的国内法,从而开始了近代商事立法。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颁布的《商事条例》(1673)和《海事条例》(1681)就是近代最早的两部商事法令。另一方面,法国的民事关系属于民法规范调整,南部成文法地区施行的是罗马的《优士丁尼法典》,北部的习惯法地区施行的是由法律传统形成的并经官方文件予以记录的习惯,主要是1580年修正的1510年的巴黎习惯,1509年和1583年的奥雷昂习惯。因此,在这一时期,民商分立的格局已经开始出现。

商法的概念(1)

一、商法概论 1商法的概念: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法的特征: 兼容性、技术性、营利性、国际性 3商法的基本原则:略,8页 4商主体法律特征:(1)商主体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主体,它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特殊性。(2)商主体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活动的主体。(3)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 5商行为的特征: 商行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商行为是经营性行为。商行为是商主体所从事的行为.商行为是体现商事交易特点的行为。 6商行为能力的限制:1,对未成年人的商事能力的限制。2对于已婚妇女的商事能力的限制。3,对于外国人商事能力的限制 7商号:1)商号依次由字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三个部分组成; 2)商号应当冠以商主体所在地的省(或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州)或者县(直辖区)行政区划名称。 3)商号中的字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 二、商法的演进: 1、坚持民商合一的精神实质,一民法典为基本法,一一系列单行法为特别法,是我国商事立法形式的理性选择。 三、民法与相关的法律关系 1、民法与商法关系:(1)在民商分立体制中,商法是私法领域中独立于民法的一个部门法;在民商合一体制中,商法为民法所包含,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我国立法采用民商合一主义,强调民法对商事法规的指导和统帅作用。在立法上,应选择在民法典之外另行订立商事单行法规的体例。(2)在法律适用上,遵守原则:民法的一般适用和补充适用;商事法的适用先于民法;商事法的效力优于民法 2、民法与经济法关系; (1)法理上互异: 1)从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来看:民法、商法、经济法相继出现; 2)从两者基点和作用过程看:商法基点是确认和保护商人的地位和利益。经济法的基点是确保社会化、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的理性分配; 3)从两者的性质和理念来看,商法是属于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经济法是具有私法因素的公法。 4)从两者的内容和制度来看:商法规定了商人、经营者地位、组织形式等法律制度。

论民法与商法的区别

论民法与商法的区别 民法调整市民社会关系,商法调整市场关系,民、商法中的主体平等处于不同层次,其意志自由表现为不同形态,其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存在区别。民法对应私法关系存在的一面,它远离公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具有民族性;商法对应私法关系发展的一面,它内化公法,以强制性规范为基本内容,具有世界性。民法的首要价值是公平,商法的首要价值是效率,民、商法的原则体系不同。民法不依赖制定法,但适应法典化形式;商法严重依赖制定法,但不宜法典化。 对于民法与商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主流观点是民商合一。但是,立法中的民商根本无法合一,清末引进西式立法之时未做到,民国制定民法典之时未做到,今天制定民法典也不可能做到。本文从分析民法与商法的具体区别出发,探讨民法与商法之间的关系及差异,划清民法与商法之间的界限。 一、调整对象的区别 民法与商法之间区别的源头在于所调整的对象不同,民法与商法调整不同领域的私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此决定了两种法律的价值、原则、制度、规则之间存在区别。

1.不同领域的私人之间关系。民法调整市民社会关系,商法调整市场关系,两种社会关系的性质、结构和特征各异。民法是市民社会关系中的基本规则,市民社会关系领域相对于政治社会和私人生活关系领域,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领域,市民社会关系中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奉行意思自治原则。民法中以人身关系统领财产关系,其中人的主体地位突出。民法中的财产总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而存在,财产关系最终会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由此可见,民法是对于私人日常生活关系作出规定的一般法,并为市场关系提供私权保护、主体地位平等、契约自由、自己责任等基本法律条件。 商法规范市场领域的商事关系,是商业主体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商事关系是资本运作关系,以交换为纽带,以实现利润为目的,注重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通过不断更新组织技术与运行技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商法是市场关系的技术性法律规则,商法以促进财富增长为宗旨,规范营运中的财产关系;商法对于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作出技术性规定,商事制度规则本身直接创建了市场关系,如票据法规则本身创造并构建了票据关系。所以,商法中以财产关系统领人身关系,其中财产关系的主导地位突出,自然人个人在商事关系中已经被要素化。商法中的主体是财产关系发展演变的产物,是从资本运作关系中诞生的,是资本的人格化。个人在商法中以所处的财产关系的性质来标示主体身份,如享有股权的股东;享有债权的债权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