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培训v
- 格式:pptx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19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2012
前言
为了持续提升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确保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本指南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等作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组织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正公开、运行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促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 战略导向原则:将组织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紧密结合,使绩效评价与战略实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2. 客观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价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可信。
3. 全员参与原则: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绩效导向文化氛围。
4. 持续改进原则:将绩效评价作为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三、评价内容
组织层面:战略目标实现情况、运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
部门层面: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团队绩效、管理水平等。
个人层面: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行为、能力素质等。
四、评价程序
1.制定绩效计划;
2.日常绩效管理;
3.绩效考核评分;
4.绩效反馈与改进。
五、评价方法
综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360度反馈、绩效面谈等多种科学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各层级的工作绩效。
六、应用管理
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薪酬分配、职务晋升、培训开发、绩效改进等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其对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
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我们将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质量,为组织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新版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word整理版引言0.1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
0.2与GB/Z 19579-201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
0.3 基本理念本标准建立在以下基本理念基础上,高层领导可运用这些基本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a)远见卓识的领导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b)战略导向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c)顾客驱动将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作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程度。
d)社会责任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以人为本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