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周雪光)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周雪光)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周雪光)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周雪光)

周雪光: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

1995 年7 月中旬,一场高温热浪袭击了芝加哥。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左右(7 月14 日至20 日) ,有700 余人因为高温中暑而死亡。芝加哥一度成为“死亡城市”(the city of death) 。下面是芝加哥居民惊心动魄生死经历的几个镜头:

玛格丽特〃奥蒂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个小型的幼儿园。星期五,她开着自己福特大客车带着十个孩子去一个有着空调的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奥蒂茨带着孩子们回到幼儿园。每个人都筋疲力尽,孩子们很快就午睡了。一个半小时后,奥蒂茨回到她的福特车准备去接其他孩子。当她打开车门时才发现,有两个男孩被遗忘在车上,他们已经死于高温。(Klinenberg , 2002 :6)

星期六,停尸房的222 个床位已经全部占满,但仍有数百具尸体无处安放。刚刚运来的尸体散放在办公室的各处,许多尸体已经做了死亡诊断,但因为找不到亲属而无人认领。当地一肉食公司的老板自愿提供他的冷藏车队来暂时存放尸体。星期五第一批红黄相间长达48 英尺的车辆到达,它们很快就装满了;但仍然有许多尸体没有地方安置。周末又调来了更多的车辆,最后共有9辆大冷藏车。这些车辆停放在停尸房的车场,被警车、电视台电台的新闻车、殡车、私人车所簇拥着。这些情景出现在电视画面和报纸图片上,传遍了世界。(Klinenberg ,2002 :8 - 9)

以上两个片断摘自社会学家埃里克·克兰纳伯格( Eric Klinenberg)对这一事件的研究之作《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 Heat Wave : A Sociologic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 。(注1)在医学上,为了查明死亡原因,常常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分析。而这本书,正如它的标题所示,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重大灾难事件进行了“社会解剖”。书中体现的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关切,社会学的审视目光,学术的严谨思路,扣人心弦的写作,令人印象深刻,在学术界和公共政策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对芝加哥热浪这样一个重大灾难事件,社会学可以提供怎样的理论思路和分析工具? 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反映了一系列有关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的问题,我们从组织学角度应该有怎样的反思? 这两个问题是我写这篇书评的着眼点。

一个好的研究首先要有好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克兰纳伯格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出发。在芝加哥的热浪事件中,为什么许多人在孤独中死亡? 为什么死亡率在不同社会群体(性别、种族、社区) 中有着明显的差异? 为什么只有一街之隔的两个社区在热浪中的死亡率差别巨大? 这些问题使得我们联想到了法国社会学家

涂尔干的经典著作《自杀论》。正是在这本书里,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应该从社会群体层次进行研究解释这一社会学基本思路。围绕着这些问题, 《热浪》对这一灾难的多方原因从不同层次——从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市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市政府,直至公共领域中新闻媒介机构——进行了逐步分析。

这本书除了前言和结论两个部分外,共有5 章。第一章以“在孤独中死亡”这一观察开始,从受难者个人层次的生活环境入手讨论。在热浪中死亡的人们大多是老人。他们年迈体弱,难以承受自然灾难的肆虐,这仿佛是人们易于接受的常识性事实。但是,克兰纳伯格追问:为什么这些老人会在孤独中死亡而无人过问? 为什么他们不愿离开自己的房间去寻找更为凉爽的空间,或者寻求街坊邻居的帮助? 为什么许多人在如此炎热的气温中仍然门窗紧闭,甚至严封重锁,以致警察和社会福利人员需要大力破门方能进入死者

的公寓? 运用社会学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回答了这些问题。第一、人口的变化。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酷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过着独身生活,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孤独中渡过晚年,他们常常疾病缠身,失去室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第二、文化的演变。由于犯罪率的上升,社会恐惧的文化悄然滋生,使得人们趋于闭门自守。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私生活的价值概念在老人中尤为盛行,更加剧了这种孤立独处的趋势。第三、在贫穷、暴力、疾病盛行的区域里,社会生态恶化、社会公共场所消失,从而剥夺了老人社会交往的生态空间。第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特别是没有子女的男性老人,更易于失去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资源。

在克兰纳伯格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孤独无奈的老人,没有社会资本、没有社区、没有社会关系,被自己的亲人抛弃,在抢劫、贩毒、斗殴等各种暴力活动的逼迫下不得不退回自己惟一所有的私域——自己的房舍以求自保。例如,一位老人在访谈中告诉作者,她一年中只离开自己的公寓6 次,其中3 次是因为一

个社会福利团体在生日、感恩节、圣诞节这三个时节组织的关怀老人的活动(第51 页) 。当一个社会如此抛弃老人时,我们也可以质问这个社会是否也抛弃了人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过着如此的孤独生活,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经历了如此的暴力和衰落,也不是所有的社区在热浪中都经历了同样的高死亡率。在第二章,作者从社会群体的层次上对这一事件进一步加以解剖分析。他首先用统计资料说明,在芝加哥的不同地区,热浪中的死亡率与种族构成、年龄构成、社区兴衰以及犯罪率有着明显关系。随后,作者把我们带入了两个地域邻近但种族不同的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浪中,一个以黑人为主的社区和一个以拉美种族为主的社区有着迥然不同的遭遇:黑人社区的死亡率

高于芝加哥市的平均死亡率5 倍,而拉美族社区的死亡率仅有芝加哥市的平均死亡率的一半左右。为什么这两个社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呢? 有人从这两个种族的不同文化来解释,认为拉美族文化更为注重家庭关系,从而得到更多的亲情支持;有人从两个种族对高温适应的身体素质来解释,认为拉美族人以前生活在热带地区,身体对高温气候比其他种族更有适应能力。

克兰纳伯格认为这些解释都经不起推敲:独自生活的老人的比例在拉美族社区(31 %) 高于黑人社区(24 %) ;由此可见,孤独生活本身并不是导致热浪中死亡的令人满意的解释。而且,黑人种族以前也在高温地带生活过,所以从体质上解释牵强附会。他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指出社区的经济活动、商业环境的演变对这两个社区的不同遭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芝加哥城市自50 、60 年代开始了工业衰落的过程,导致这个黑人社区中经济生活、商业活动凋敝不振,居民随之离去,留下了大片空旷荒废的地段,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极好的场所。在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下,无法离开这里的老人只能退却困守在自己家中。黑人社区中的教会组织原本扮演了加强社会关系的重要角色,但人口流失和经济活动的衰落使得教会的资源也随之枯竭,对当地老人的关怀往往力不从心、爱莫能助。这些正是“社会孤独再生产”(reproduction of social isolation) 的重要渊源。与此相比,只有一街之隔的拉美族的社区却有着十分不同的命运。从书中的照片我们看到,在这里广告招牌铺天盖地,街上车水马龙、商店鳞次栉比,行人熙熙攘攘,老幼相持游玩,邻里欢聚谈笑,整个生活空间呈现着安居乐业的景象。繁忙的街道、密集的人口为社会资本的产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有着极大权力的拉美族教会组织对新来的移民和只说西班牙语的居民尤为关注,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这些条件都为社区居民(包括独居老人) 的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得老人在热浪袭击灾难中得到街坊邻里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关注和帮助。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作者分别对城市中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对这一高温天气灾难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批评。他指出,在整个应对过程中,芝加哥市缺乏应对重大灾难所应有的设施准备,而组织的失败是关键所在。“市政紧急事件反应系统要求行政管理者不仅要信任在第一线发回报告的官员,而且要将有关重要信息上报给有关的决策领导层。医务工作人员抱怨说,在热浪期间,消防部门内部的分工以及消防管理机构在处理公共健康危机方面的经验不足堵塞了信息渠道,延误了市政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第133 页) 。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上层决策者起初对灾情的状况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决策。例如,消防部门的官员没有及时启动紧急应对方案,调集周边地区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延误了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克兰纳伯格进一步指出,这些暴露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政府近年来推行的“政府改革”措施把公共服务设施转移到私有公司经营,受市场机制支配。这样做的结果是,那些有着“市场能力”即有着资源的(富裕) 老人群体有了更多的机会,却更不利于弱势群体使用公共资源。

如果说,在前几章的分析讨论中作者还在用同情的目光审视人际关系的萎缩、社区的衰落、社会福利机构的无奈,那么当他把目光转向市政府(第四章) 时,他的分析和批评则变得严峻尖锐、毫不留情。他对当时以戴利(Daley) 市长为中心的市政府的指责尤为尖锐。他这样写道,戴利市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来塑造一个为市民服务的好政府的形象,在这种形象工程的投资上戴利政府与芝加哥历史上的任何政府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现在的市政府并不是建筑在实际政绩之上的,而是“通过公共形象制造出的政府”(government by publicity) 。

在这一背景下,热浪灾难中的不良表现会给政府的形象抹黑,因此市政府部门极力否认政府决策的失误。在事故发生后,市政府的各个部门互相推诿责任,淡化事件的严重程度,把人为的失误归咎于自然灾难。在克兰纳伯格看来,公共媒介机构也应该承担道义上的责任(第五章) 。它们为了追逐盈利,在热浪灾难过后不久就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有利可图的新闻了。当时,一些新闻工作者试图通过回访受害者来帮助这一城市重新思考反省这一事件。但是当这些访谈调查资料收集好时已经是秋冬之交,电视台的经理们认为

读者对夏天发生的事件已经没有兴趣,不愿在新闻节目中给以引人注目的位置,最后只能草草收场。这些做法加速了对热浪这一灾难的社会遗忘过程。

克兰纳伯格在第三、四章中讨论了社会服务机构,特别是市政府,在应对紧急事件中的一系列失误,主要从政治角度分析批评政府官员为了政治利益而相互推诿责任,为了维护“效率政府”的形象而一味地淡化事态的严重性。在我看来,对于这些应对措施严重失误的反省还可以借助于组织分析的角度。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仅仅归因于政治利益冲突和政治运作机制,反而会限制我们的分析视野,限制改进组织设计的

可能性。

各种正式组织(如政府、公司、学校) 在不同程度上都需要面临和应对各种紧急事件,这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现实。然而我们注意到,正式组织在紧急状况应对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弊病却常常十分雷同、反复出现,并没有因为“组织学习”而改进。例如,关于1986 年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设计上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对可能发生问题的后果估计不足,决策过程中各部门合作不利,各环节的信息不沟通甚至歪曲,等等。因此,美国宇航总局(NASA) 进行了一系列组织上的改进。但是,时隔17年后,关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 年失事的调查发现了几乎同样的组织失败原因。有关美国911 事件、2004 年飓风袭击新奥尔良等紧急事件对应失败的调查报告也一再发现类似的组织失败原因。(注2)在克兰纳伯格有关芝加哥的热浪事件应对过程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类似因素的再次呈现。当我们第一次发现(或读到) 这些因素时,还可以把它们归咎于一个具体组织的失误和问题,还可能为发现这些导致组织失败的具体因素而兴奋,但当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情形下不断重复出现时,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一次又一次地感到震惊,而是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现象是不是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组织机制和过程?

我以为,这些现象和问题反映了科层制正式组织的结构在追求效率和适应环境两者之间的深刻矛盾。如果不能从这一角度来认识这些矛盾,那么组织设计上的改进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防患于未然。我的基本命题是,正式组织大多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运作,这种常态运行的状态在本质上无法(也不可能) 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科层制组织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的等级结构。在“理想模式”中,组织内部由上至下有着明确的上下级职责管理,在同一层次上,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是充分利用分工所产生的效率。也就是说,各个部门由于关注的对象事务单一化,管理人员的技能也可以相应地专业化,效率化。例如,芝加哥市把高温救助的责任放在消防部门,即是这样一种组织安排。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正式组织常常采取松散关联的组织结构,使各个部门之间或部门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若即若离

的关系,给予下属部门更大的处理问题的权限,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当地情况。在克兰纳伯格笔下的芝加哥市社区管理上,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例如,市政府将公共机构权限下放,给各个社区及其公共管理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社区管理上,这种分权自理的结构可以针对当地的情形进行有效的处理。

与此相应,随着分工的专业化,正式组织中的日常工作大多在规章制度的轨道上运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式组织的结构可以说正是将行政事务处理加以规章制度化的程序。而稳定的组织规章制度进一步保证了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在常态状况下的关联和合作。

分工精细、松散联接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化一方面促使不同部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本地情况;而另一方面,这些组织结构特点同时导致了信息的部门化,利益的部门化,组织行为的程序化,增加了部门间在非常态状况下协调的困难,使这类组织难以适应与常态状况不同的突发事件。换言之,一个组织越适应此时此地的环境条件的同时,它就越难以适应突发的事件。

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习惯和期待也是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组织反应能力。组织学家魏克对一次火灾应对措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

(Weick ,2001 :100 - 124) 。1949 年的夏天,美国Mann Gulch 森林地区发生火灾,在救火过程中,当大火向16 个消防队员袭来时,当时的领队、一位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道奇“向其他的消防队员呼喊让他们扔掉工具。随后更使大家吃惊的是,他在他们面前点燃火,然后命令大家在燃过的地方趴下。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都向山梁上跑去。道奇伏在自己燃烧后的灰烬中生存下来,另外两个人跑过山梁得以生存,而其他13 人没有来得及跑过去就被大火吞噬”(Weick ,2001 :101) 。这个事件恰恰反映了组织常态运作与紧急状

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当这些消防队员空投在火灾地区时,他们都以为这是一次习以为常的小规模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组织的常态,在正常程序的规范中行事。但是,当火势后来的发展超出原来的预想,突然出现紧急状态时,常态基础上的组织便发生了危机。常态状况下的组织结构和规范随之解体,团体内部的“意义系统”崩溃。例如,当领队道奇命令大家“扔掉工具”时,队员们都惊讶了。如果没有了救火工具,那么他们是干什么的呢? 他们的“身份”(identity) 是什么呢? 而当道奇在他们逃命的通道上燃火时,他们更是对领队本身产生了怀疑。所以,当副队长招呼大家向山梁撤退时,大家放弃了道奇的权威地位,不听从他的指挥,导致了巨大的灾难。魏克指出,突发事件使得建筑在常态运行状态上的“意义系统”瘫痪,使得组织成员之间难以沟通协调,导致组织失败。

简言之,我们不应该期待正式组织同时拥有常态状况下的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芝加哥热浪中政府的诸多失误反映了为常态运行而设计的正式组织结构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这一根本矛盾。如果提高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是组织设计的目标,那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组织结构。从组织设计上,需要考虑如何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从常态到紧急状况的转化机制,例如如何将原来的常态机制暂停,如何启

动紧急运行机制,以及建立预警系统、多重决策程序等等一系列课题。这都有待于组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探索。

我是在一个个静谧的深冬清晨陆续读完《热浪》的。拂晓前的书房窗外还是一片夜色,只有远处几盏路灯在寒风中摇曳,室内柔和的灯光投在书房一角,安静平和;而我的心却紧紧地系在热浪期间的芝加哥:

那些惊心动魄的死亡事件、至今无人认领的遗物、囚房般的生活环境、孤独无助的老人封门闭窗艰难喘息,一幕幕情形令人窒息。

与许多自然灾难一样,芝加哥的热浪事件当时占据了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介的头版头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后,针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的应对表现,官方或非官方的调查和各种社会群体的评价也纷纷出笼。官方调查的结论是:“这次热浪是一些关键的自然因素罕见地聚合在一起所导致的气象事件”(第16 页) ,这些死亡事件反映了“人类在自然肆虐下的脆弱”(第15 页) 。简言之,这是一场自然灾害,超越了公共机构力所能及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注意力移向新的事件,这个热浪灾难也渐渐地被抛弃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克兰纳伯格,1995 年他只有24 岁,刚刚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学系读博士学位。他生长在芝加哥,对这个城市中发生的热浪事件有着执着的关切,所以把这个事件作为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当时有关这一事件的事态发展和有关政府及社会福利机构应对行为的大量新闻报道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但作者并没有满足于此。在研究过程中,他历时16 个月在芝加哥实地收集资料,使用多方资料对芝加哥热浪的情形进行阐述分析。为此,他参与了社会福利机构帮助老人的活动,与老人交往做朋友,从而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走访警察局、电视台、社会福利组织收集有关资料,与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人士访谈;为了了解社会生态环境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他选择了两个社区进行比

较研究,并且在其中居住了6 个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了连续的参与观察。

当然,有力的分析还须建筑在有力的理论思路和分析工具基础之上。克兰纳伯格说,来到伯克利后, 我就开始询问怎样使用社会学研究的工具——田野调查、深入访谈、档案研究、图表和统计手段——来分析说明自然、人文和政治诸方面的都市现象是怎样集中体现在芝加哥1995 年夏天这一事件上的。不久,我确信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调查研究所没有回答的有关芝加哥热浪事件的困惑。自此,我开始了这项历时5 年的研究项目。(第13 页)

从该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正是社会学的训练使作者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路观点和严谨的分析解释。例如,社会学特别是社会分层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角度是对社会群体层次上的差异的关注和分析。这一思路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克兰纳伯格从性别、种族、阶层、社区等一系列群体特征着眼分析了人们在热浪中的不同遭遇,从社会学的角度发掘这些群体差异背后的社会分层机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提出的社会生态学对他的影响。这一理论角度帮助克兰纳伯格对社会群体与所在社会环境特别是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尤其体现在他对两个社区的比较研究。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帮助作者收集、把握和应用各种实证资料、特别是统计资料。克兰纳伯格运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或验证他的观点。从死亡人口的年龄性别分类,到“孤独生活”的人口在全国和芝加哥市的

状况,到犯罪率、不同社区的人口分类,等等,加上各种图表、照片,可谓林林总总、丰富翔实。当然,为了书中叙述的流畅和相应的读者群,这些资料大多是以直观、非技术性的方式呈现的,与学术论文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在研究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定性资料(如访谈、观察) 。

值得一提的是,量化的方法和指标本身为这一事件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在热浪的初始阶段,医务工作者对“中暑”死亡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方法,而政府官员为了淡化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力图缩小中暑死亡的数字。在这种情形下, 首席医务检查官多诺霍(Donoghue) 顶住政治压力,提出了“中暑死亡”的诊断标准,为准确地统计死亡原因和数目,检测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提供了基础(第24 - 32页) 。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计量手段的应用,才使得芝加哥热浪事件成为一个可供分析研究的“社会事实”。

一个好的学术作品的产生,也得益于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热浪》一书的社会学分析得益于长期以来社会学研究的成果积累。这一点我们在作者旁征博引的行文中不难看出。例如,作者有关老人“孤独”生活方式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社会学在这一领域中的已有研究成果之上。另外,社会学中有关性别、种族、人口结构、家庭构成、犯罪学、社区发展等诸多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分层、社会资本等一系列分析工具也为这本书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项研究中还引用了联邦政府统计资料、当地社区的研究资料、社会服务机构的资料、当地警察机构的犯罪统计资料,等等。这些机构接纳了作者的访谈、参与观察。如果没有这些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支撑,如果没有各个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开放与合作,很难想象这本书会有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分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始于作者的博士论文写作,历时数年。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灵活的研究环境和研究生训练项目的支持,使得作者可以从事耐心的长时间的深入观察,

这项研究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深度和力度。

作为社会学的学者,我们常常面对这样的问题:社会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之处? 克兰纳伯

格在这本书里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我们看到社会学着眼在群体层次上分析社会中资源分配机制、社会制度、社会政策、文化环境对不同群体差异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社会学发展起了收集与分析系统资料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手段。而且,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相互竞争、共同生存,为学术研究的推陈出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我们可以看到,克兰纳伯格的研究得益于社会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社会分层、社区研究、性别研究、老年学、犯罪学,等等;他的研究汲取了芝加哥学派、批判理论等不同理论思路;另外,他的研究工作使用了量化分析、深入访谈、档案研究、参与观察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正是社会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的宽阔舞台使得作者有了充分发挥学术能力的天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社区在研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热浪》出版后,公共卫生界、公共政策界、社会学界、公共舆论界有着诸多评论,大多是褒奖之词。但是也有一些书评提出了不同意见。最为尖锐的批评来自社会学界的同行。例如,在《当代社会学》(美国社会学会的书评杂志) 讨论该书的专栏中,米切尔·丹尼尔(Mitchell Duneier) 对这本书从研究方法到统计数字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

(Mcleod ,2004 ;Duneier ,2004 ;Klinenbeog ,2004) 。作为这一领域的外行,我不能对争论双方孰是孰非有一个肯定的评论。但毫无疑问,正是这种学术批评的氛围使得学者在理论思辩和实证研究中不敢有所懈怠,推动着研究活动向更为严谨更为深入的方向走下去。

《热浪》的研究工作使得我们没有轻易地遗忘芝加哥热浪中的遇难者。通过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他们的不幸遭遇帮助人们认识、改进与发展相应的公共政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也希望这本书对推动中国社会学实证研究,特别是关于突发事件的组织应对机制的研究和反思有所裨益。

注释:

注1:以下引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Klinenberg ,2002。

注2:有关“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事故的调查见Feynman , 1989 :113 - 237。有关“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的调查见Columbia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oard Report (volume 1) , 2003

(https://www.doczj.com/doc/6e12967195.html,/columbia/home/index.html) 。有关9. 11 事件的调查,参见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有关新奥尔良飓风袭击事件的调查,参见“The Federal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 : Lessons Learned ,”by Frances Fragos Townsend and the investigation team

(http:/https://www.doczj.com/doc/6e12967195.html,/reports/katrina-lessons-learned/index.html) 。

参考文献:

Duneier ,Mitchell 2004 ,“Scrutinizing the Heat : On Ethnic Myth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hoe Leather.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3(2) .

Feynman ,Richard 1989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New York : Bantam Books.

Klinenberg , Eric 2002 , Heat Wave : A Sociologic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Overheated.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3(5) .

McLeod , Jane D. 2004 ,“Dissecting a Social Autops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3(2) .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 The 9P11 Report . St . Martin’s Paperbacks.

Weick , Karl E. 2001 ,“The Collapse of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 : The Mann Gulch Disaster. ”in Making Sense of the Organization , by Karl E. Weick. MA: Blackwell .

作者单位: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

原文出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精选.)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李登昕20172212010 读这本书之前上网查看这本书的书评以及读后感,大部分人都已苦涩,难懂为开头,的确,《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不像市面了流行的一些小说简单易懂,甚至可以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初次翻开这本书不得不承认,书中部分内容有点难以理解,但是细细精读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意境,以及作者对社会的那种批判。作者批判宏大理论,批判以方法论为主导的研究,批判科层制的学术体系令研究者异化。他倡导将个人困扰推及公众议题,要求超越琐碎的小情境,扩展历史视野。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个体与历史、社会,从来都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个体的体验与学术的思考,应该达成一种融合与互动,而不是割裂,这才是值得过的学术生活。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一种自由转换视角的能力,由此认识整个社会。但他强调的其实是一个高度建设性的问题,即人如何参与社会历史进程?更本质地,人如何成为历史的主体?这是社会研究的一条基准线,尽管不需要时时显露,但却是人文想象力的起点,也不仅是社会研究,就像自我科层化不只在学院。本书关于理性和自由那章,尤其是没有理性的合理化,以及吉特林写的后记都值得重读。回到当下,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正在挣脱“研究”甚至是“想象力”的把握,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不仅是“人的迁徙”,

还有观念与认知范式。 米尔斯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经验主义,批判了唯方法论的研究,批判了社会学发展的科层化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用主义。米尔斯强调要重视社会结构和历史,以及珍视的价值所面临的威胁,关注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方法以实际为准,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本书开头部分作者提出,大多数人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起来。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人们分外注重自我意识,然而大众创造历史的进程却远远超出一般个体依据价值判断调试自身的能力。如果一味在新旧思维方式的断层中进退不前,那么整个社会有可能陷入道德危机。作者认为人们需要一种心智来挽救现状,即: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社会现象间的联系乃至全貌。他将这种心智命名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通常定位于三类问题: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与人性。他们具备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的能力,根据特征归纳类型、探索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如果个人的困扰无法在其所能获得的机遇范围内找到解决办法,即这方面的社会机遇结构解体,那么个人问题就要上升为一个公众论题,我们就有必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超越个人环境变化从而理解这些变化。 社会力量巨大但本身不受约束,个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异化,笼

我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二)

社会学的想象力<二> 臧新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1029069) 摘要:当今的世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人交往的格子化,物质与精神的分离的几大危机。这些分崩,犹如八边塔的典故一样,限制着人类的向上流动。而人类社会也面临着被结构的危险。破而后立,这也可能预示,更高层次的整合,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升华。 关键词:分合、自然、物质、信息、能量、危机、展望 引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现在主流认识世界里。“分”似乎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标志。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的采用,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范围进一步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在甚嚣尘上的消费主义中,多元不重复。已经成了市场繁荣、乃至生活幸福的共时性标志。个性之中,蕴含着共性,物极必反。现在社会的诸多死结,越发预示着打通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的几大危机 一、人的离家出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也自然的一部分。社会是人活动的产物,是人生活的特有环境。普遍的价值观认为,人是在社会中生存而非在自然中生存,所以自然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大概就是动物世界。 然而从矛盾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而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自然对于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正如斯宾撒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自然的因果关系中。 尤其是近年来无数事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 北京的雾霾,黄河上的死猪,福岛的核危机,H7N9病毒的蔓延。而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在生老病死对于人的制约,是天之道中的有余和不足.所以社会保障所面临的至少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层面的问题。而且,我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更加根本的矛盾。物有本末,时有时终,之所先后而尽道焉。人的行为,往往是与自己对于事务价值的判断相一致的。环境问题的频发,也提醒着,越发孤立且异化的人们并没有把自然放在足够的高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类社会与天,与自然是统一的。比如王字,是三横

经济社会学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作用,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基本假设A效用最大化假设B偏好变化假设.视角:C人际关系把握个人行为视角D强调相对地位敏感性E制度分析视角 ?研究策略:A理性选择社会学.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若干核心要素结合起来考虑;B新经济社会学.在社会学分析框架和概念的帮助下分析;C社会经济学.利用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视角解决;D PSA经济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发现直接综合进经济学模型;E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基础上对组织形式统一分析,理解制度界定与变迁 ?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基本前提,稀缺程度影响合作冲突\制度安排;行为假定-理论模型基础;制度-核心问题;组织-制度是组织的内在结构;社会均衡-制度和秩序存在必要条件 ?行为假定四个角度:A效用最大化(5假定a各种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目标b信息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c效用评价有完备性d可传递性e各类决策主体行为统一)B他人状况直接影响个人(个人效用受社会网络内外他人影响);C有限社会化(人们并不是完全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做选择,有时会不假思索依据惯例行动,人们在不同程度的遵守社会准则同时,保持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D嵌入性(人的有目的性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正进行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制度:一个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作用:A通过提高人们行动的代价或收益,约束行为;B引导行为激励作用.正式制度有意建构的\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组织来保障和实施的.非正式制是通过一代代的教诲模仿\积淀演化的. ?组织:稳定互动\协同行动的群体构成了组织. ?社会均衡:所有人都在其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效用最大化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改变他自己的行动来增加效用.(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社会最优,不一定会形成社会制度和秩序) ?基模·价格: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对不同资源的交换比例形成的合约. ?相互影响假定和需求:∵A价格水平具有社会阶层区隔标志的含义B高社会阶层成员会因低层与其购买同样产品而产生负效用,低层不避讳.∴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层消费者推出,低层进入.社会分层结构和需求∵C一个社会分层结构是金字塔中上层少于下层D中产以上阶层每个人和低阶层每个人购买数量相同.∴价格下降,下层人士需求会大于上层人士退出的影响. ?网络和需求匹配机制:传统供求模型(市场无摩擦假定\价格传递供求双方所需充分信息假定\社会成员拥有无差别信息获取机会假定)匹配问题无关紧要.∵供求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供求双方不仅仅关心价格还关心其他,价格传递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获取机会也不同∴匹配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人际关系网:信息很大程度上作为其他社会过程的副产品被传递,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完全是通过与市场行为不相干的社会过程传播的. ?社会互动下的市场需求:需求的连带外部性,个人需求受他人影响(正-负效应)A从众:群体规模\比例\价格\个人因素(社会特性)影响,从众行为并不是必然结果,高阶层可能从众于低层B求异:需求与价格弱化器,求异在基本形态上并不排斥从众,求异行为也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从众,求异行为本身也会演变成从众. ?受他人影响的个人偏好:偏好是个人的心理秩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内化有关∵假定商品多多益善\偏好可传递,无差异曲线表示是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考察消费者偏好的工具,他人状况带来的正负效应刻画了消费者和他人的关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五种情况:A采用新产品或某种产品新特性B采用新生产方法(经验上未鉴定)C开辟新市场D新原料供应源E新产业组织. ?创新与社会互动:绝非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实现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与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作用.创新过程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人中.非正式交流:A创新的主体间并非毫无保留的交流B交流具有互惠性,非正式交流网络中贡献自己的思想,也能同时听取和捕捉他人的思想激发灵感(机会主义者自然会被排挤出局)C提供咨询和劝告能获得社会回报-服从和赞誉D获得赞誉和服从可以看做是自身富有的信号,获得更多创新互惠的机会. ?创新与制度:制度内涵的激励影响创新:产权制度\权利保障\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亲爱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术部的同学,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我的博客,检查我那不值一看的读后感,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时间静下来阅读一些书籍,《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 众所周知,社会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的社会学确实比我们国家的要先进。孔德,斯宾塞这些社会学的大家也确实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的高涨,既受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元理论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学学科之外因素的影响,读后感《《现代西方社会学》读后感》。但作为社会学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的必然产物,它又是在反思社会学自身危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功能就在于为社会学及其理论立法。 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是社会学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元数学、元哲学的元研究不同,社会学的元研究注重研究理论的产生、途径、过程和理论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理论与研究者、社会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是一种泛化的元研究。其具体内容大体要涉及到下列问题:1.社会学描述(术语、概念、命题等)的合规则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功能、性质、理论结构、逻辑范畴、进步标准等的探讨; 3.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 4.探索社会学的理论形成道路及不同的研究范式发展变化状况,揭示隐匿于社会学理论内部的深层次结构; 5.分析在一定历史背景中社会文化条件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影响; 6.对社会学研究共同体进行的研究,辨识各种学术团体,分析这些团体及相互间的联系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等; 7.运用基本的元理论范畴去辨识和归纳社会学理论的现状,去揭示社会学研究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等。

用热浪造句

用热浪造句 导读:热浪拼音 【注音】:relang 热浪解释 【意思】:(1)猛烈的热气。(2)指热的辐射。 热浪造句 热浪造句: 1、这阵热浪已使每个人感到倦怠。 2、在炽热的太阳照耀下,沙漠腾起股股热浪。 3、莫斯科上空有一个稳定的高压系统,很像2003年为欧洲带来热浪的那个高压系统。 4、这是一个漫长的夏日,烈日当头,涂鸦喷漆的烟雾弥散在热浪中,与从海湾飘来的大海气息混合在一处。 5、没有一种单一的事件可以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俄罗斯的热浪也不行。 6、这些可恶的额外热量将增加世界各地产生热浪的可能性。 7、照片上没有可见的弹坑,但是看上去炸弹造成的极度热浪所引燃的巨大火焰在高热时扫过了一条条街道。 8、气候变化给健康造成了多种威胁,从欧洲的热浪到美洲的风暴与洪水,以及非洲的营养不良和病媒传播疾病等。 9、一次异常的热浪或者干旱,当然了,不能作为气候变化的决定性证据。

10、我们已经可以衡量水灾、热带风暴、旱灾、缺水、热浪以及城市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和造成的代价。 11、因为这阵射流一直被困在同一个地方,所以给俄罗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长达两个月的热浪,也造成了七月底巴基斯坦大洪水的形成。 12、从澳大利亚到阿根廷、欧洲和北美,小麦收成都受到了干旱和热浪的影响,乌克兰则受到扁盾蝽(一种甲虫)的袭击。 13、目前,科学家最乐观的猜测是,气候变化可能产生更多像俄罗斯“热浪”的事件。 14、我们了解其中的缘由:创纪录的热浪与旱灾,将莫斯科的气温史上第一次推到华氏100度以上。 15、热而潮湿的空气在北方造成了热浪,在这里则使得雷暴活动特别剧烈。 16、我们还可能在英国看到另外一些令人不快的影响:洪水、风暴和热浪将变得越来越平常。 17、如果你考虑到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全球变暖的趋势,然而,这种不寻常的热浪开始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也许是一个一世纪一次的大事件。 18、热浪很少列入了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但在近代,在美国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其他的自然现象。 19、自1880年以来,频繁的极热天气几乎翻了三倍,欧洲各地热浪持续的时间也翻了两倍。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所以说社会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 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文化产业管理10班 010610109 王世汉)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专业仍然有一些困惑。每当有人问我将来我能干什么时我不知该如何去回答。下一学期我们要学《传播学》老师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与传播学有关的书并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看得并不是很投入,因为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仍然有信心会学好它。 初次接触它我就觉得摸不着头脑,我问自己什么是传播学呢?传播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我对它的认识是从传播学总论开始的。从中我知道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兴盛于20世纪中后期。传播学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现实土壤。40年代诞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和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彼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我发现传播学虽然很广感觉有点空洞但是它还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我想,研究学习传播学的确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提升。 在传播学研究现状方面我了解到在对传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学家卢因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而施拉姆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对这些人很陌生,但是我对这些人很是钦佩。正是因为他们传播学才会建立起来,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当代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传播学界,有两大最有影响的学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另外一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学派它们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只有传播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它的进步。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出现一种甚至是多种研究传播学的学派,也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传播学上有所作为。 一位专家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用理论阐述的话,困难很大,难以把握。而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模式化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传播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是以模式的形态出现。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 1.新闻业 a)新闻不仅报道现实,还创造现实,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建构现 实(结合李普曼“两个世界”,p003) b)新闻是被制造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泛新闻工作者”(公关)互动的结果 (p004),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及其实践的产物(强调在大背景下看 待新闻,p006) c)新闻是具有公共性的实事信息和评论(强调公共性,p017) 2.媒介效果(媒介权力) a)多数时候过分强调媒介(建构现实的)权力,(媒体易见,而其他因素影 响难以看到,p023;产生影响的是媒介报道还是事件本身(P070例)使 者指数级放大器) b)魔弹效果视野下的媒介权力强调权力是一种线性的“灌输”机制(p029); 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媒介是意义、符号与讯息的生产者或信使,文 化本身不是权力,而是一个语境,是构成行动的语言(上下文),而非产 生行动的原因,对于采纳者无报酬,对于未采纳者无惩罚;媒介权力是 一种特殊的权力,微妙的文化影响,而非公开的控制社会的力量(p077) c)灌输模式往往包含预设(新闻是个“原因”),文化模式(情感的共同体; 公共交谈),影响来自于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本身;新闻作为放大器,营 造公共氛围;框架和偏见)(p032) 3.媒介效果(框架) a)制度化的选择性呈现(探照灯,而非镜子) b)框架(区别与有意图的个人偏向):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告诉我们什么 存在,发生了什么,什么重要,以此形成我们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 认知、诠释和呈现当中稳固的模型,也是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常用规则, 通过他们,符号处理者们组织话语,包括文字和图像的话语(p043) c)五种常见新闻:以事件行动任务为中心的;负面的;超然的;技术的; 官方的

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_陈敏

陈敏,耿福海,马雷鸣,等.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J].高原气象,2013,32(2):597-607,doi:10.7522/j.issn.1000- 0534.2012.00058. 收稿日期:2011-07-01;定稿日期:2011-10- 1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 GYHY201206027);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1DZ2260900)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陈敏(1967-),女,浙江人,高工,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及城市环境气象研究.E-mail:jcy fmz@gmail.com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陈 敏1, 耿福海1, 马雷鸣2, 周伟东1, 施 红1, 马井会 1 (1.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上海 200135;2.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 )摘要: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基于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将高温有效积温与高温热浪发生频次结合,可更合理地表征高温热浪的炎热程度。(2)近138年来上海共发生214次高温热浪事件,其平均高温有效积温为8.3℃,7月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高温有效积温均多于8月。(3)近138年来上海地区高温热浪有三段持续偏多与偏强期:19世纪90年代初至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8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出现在1934年;而21世纪初的10年,其炎热程度正呈明显上升趋势。(4)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和印缅槽异常偏弱,如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伸展至我国东南沿海约122°E附近,而低纬地区印度半岛至孟加拉湾的低槽区基本消失。关键词:高温热浪;高温有效积温;多尺度时频特征;大气环流异常文章编号:1000-0534(2013)02-0597-11 中图分类号:P423.3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2/j .issn.1000-0534.2012.000581 引言 I PCC评估报告[1] 指出,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在全球气 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热浪等事件愈发频 繁[ 2-3 ];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可能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等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得到了国内外 学者的广泛关注[ 4-8 ]。 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是我国重 要的经济发达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安全、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威胁日趋严重[9] 。如2010年 8月中旬持续多日37℃以上的高温热浪天气,使全 市日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当日高温热浪所导致的上海中心城区日供水量也达到极值;8月12、13日,上海市各大医院的急诊人次达到每日700~800人 次、市医疗救护中心每日的出车量均超过850次, 其中“中风”、“中暑”和“腹泻”人数激增[ 10] 。极端高温热浪天气严重考验着整个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转。 针对上海的极端高温天气,谈建国等 [11-12 ]利用1975—2004年上海11个气象站气温资料揭示了夏季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的特征。丁金才等[13]根 据1997—1998年7-8月上海地区高温加密观测资 料,应用EOF分析了高温分布。孙娟等[1 4] 利用2000年上海市区及城郊6个自动气象观测仪观测 的逐时气温记录进行小波变换,分析了城市热岛强度时间—频率的多时间尺度演变规律;朱家其 等[15]对比分析了上海市城乡气温变化及城市热岛特征;史军等[16]基于1873—2007年徐家汇站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及1960—2007年其他10个气象站 资料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环流指数,分析了上海夏季高温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 第32卷 第2期2013年4月 高 原 气 象 PLATEAU METEOROLOGY Vol.32 No.2 April,2013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 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 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尔斯认为个人必须了解历史,从而理解社会和处于社会之中的自我,并通过这种了解来决定什么才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理解,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活。通过这种参与,他就可以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从而解决“坏境中的个人困惑”。按照米尔斯的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是都必然要去参与,社会也需要

社会学的想象力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Chapter One: The Promise C. Wright Mills (1959) Nowadays people often feel that their private lives are a series of traps. They sense that within their everyday worlds, they cannot overcome their troubles, and in this feeling, they are often quite correct. What ordinary people are directly aware of and what they try to do are bounded by the private orbits in which they live; their visions and their powers are limited to the close-up scenes of job, family, neighborhood; in other milieux, they move vicariously and remain spectators. And the more aware they become, however vaguely, of ambitions and of threats which transcend their immediate locales, the more trapped they seem to feel. Underlying this sense of being trapped are seemingly impersonal changes in the very structure of continent-wide societies. The facts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re also facts about the success and the failure of individual men and women. When a society is industrialized, a peasant becomes a worker; a feudal lord is liquidated or becomes a businessman. When classes rise or fall, a person is employed or unemployed; when the rate of investment goes up or down, a person takes new heart or goes broke. When wars happen, an insurance salesperson becomes a rocket launcher; a store clerk, a radar operator; a wife or husband lives alone; a child grows up without a parent. Neither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nor the history of a society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understanding both. Yet people do not usually define the troubles they endure in terms of histor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 The well-being they enjoy, they do not usually impute to the big ups and downs of the societies in which they live. Seldom aware of the intrica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tterns of their own lives and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ordinary people do not usually know what this connection means for the kinds of people they are becoming and for the kinds of history-making in which they might take part. They do not possess the quality of mind essential to grasp the interplay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of biography and history, of self and world. They cannot cope with their personal troubles in such ways as to control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that usually lie behind them. Surely it is no wonder. In what period have so many people been so totally exposed at so fast a pace to such earthquakes of change? That Americans have not known such catastrophic changes as have the men and women of other societies is due to historical facts that are now quickly becoming 'merely history.' The history that now affects every individual is world history. Within this scene and this period, in the course of a single generation, one sixth of humankind is transformed from all that is feudal and backward into all that is modern, advanced, and fearful. Political colonies are freed; new and less visible forms of imperialism installed. Revolutions occur; people feel the intimate grip of new kinds of authority. Totalitarian societies rise, and are smashed to bits - or succeed fabulously. After two centuries of ascendancy, capitalism is shown up as only one way to make society into an industrial apparatus. After two centuries of hope, even formal democracy is restricted to a quite small portion of mankind. Everywhere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ancient ways of life are broken up and vague expectations become urgent demands. Everywhere in the overdeveloped world, the means of authority and of violence become total in scope and bureaucratic in form. Humanity itself now lies before us, the super-nation at either pole concentrating its most coordinated and massive efforts upon the preparation

社会学读书笔记

社会学读书笔记 一. 知识要领 ) 社会制度 (一 (1).社会制度 含义: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作用: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起源:1.自然起源论: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2.认为设计论:人们有意识为现实目标而设计的. 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多样性),相对稳定性(规范体系化) 类型:1.本原的社会制度:主要有经济制度,家庭制度 2.派生的社会制度(领域特点明显):政治制度,教育制度, 宗教制度. 3.正式制度:有意识创造的,正式的成文的,具有合法性 4.非正式制度: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作用 构成要素:价值体系(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规范体系组成系统,设施系统 层次:宏观,微观,中观(较低层次是较高层次的基础,同一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功能分类:1.正功能和负功能2.显功能和潜功能 功能:1.满足人们的需要2.导向功能3.整合与控制功能4.文化传递功能5.社 会制度的负功能 (2).制度化 含义: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性化的过程或结构 机制:自然起源的制度观,经济学制度观 制度建设:1.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即组织通过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使其成员认同这些制度,并使制度实行

2.权威机关强制施行某些规则,并对不遵从者进行惩罚 (3).制度变迁 分类: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局部变迁和整体变迁 原因:1.人们的需要发生变化2.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3.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等 制度的生命周期: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效能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4).我国的体制改革 内容:从农村进入城市,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教育.卫生.社会管理和政治领域 特点:诱导性制度变迁,渐进式改革,全面性 (二).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 含义: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需要或不可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特征:破坏性,普遍性,复杂性,时空特征 社会问题的认定(广度和烈度):客观主义的观点和心理认知的观点 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1.社会病理学观点2.社会解组论3.价值冲突论4.偏差行为论5.标签论6.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论7.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2).人口问题 人口: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具有生物特征和社会特征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总称,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人口问题的实质: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出现严重失调,是人口在生产和物质再生产不相适应. 表现: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失调.

工程社会学的想象力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才智 /310 工程社会学的想象力: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角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季媛媛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用“批判”和“构建”二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来启发我们如何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借助这样一种想象力,本文认为工程社会学要用多样性、历史的和理性的眼光来进行研究。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角下,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方面来看待工程社会学,分析工程的存在和工程的社会行动。为深刻理解“工程本身”的意义提供了工程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想象力,也为研究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意义的视角。 关键词:想象力;现象学;工程;工程社会学 社会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己经走过了一二百年的历史,在这个短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不断的增多和壮大。如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等。随着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获得了社会学界的重要关注。同理,在现代社会,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工程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理应获得社会学研究的重视。对工程社会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应该是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的责任。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主流社会学界,对工程社会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工程社会学想要成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程社会学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主流社会学的理论呢?通过阅读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否把这种想象力运用到工程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去呢? 一、 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理解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中,米尔斯分别用“批判”和“构建”二种截然相反地态度来启发我们如何运用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批判”即是他批判目前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构建”即是他针对前面批判的不良研究风气,提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学研究风气。 (一)对社会学不良风气的批判 1.宏大理论 他批评宏大理论的以下几个方面:(1)不可理解性;(2)思考层次太一般化,无法从高层的一般性回到特定的历史、结构性情境,因而,由于其没有接触真实的历史而缺乏现实性,宏大理论往往只是流于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进而,作者得出不存在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性的体系的结论。 2.抽象经验主义 他批评这种方法因为容易掌握而受到青睐。可从本质上讲,这只是对已知数据的简单分类,人们没法用它阐述社会科学问题。他在选举和对二战的研究两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抽象经验主义不可能对大的框架性问题作出完整的解释。 3.形形色色的实用性 米尔斯在本书中批判了两种实用主义:(1)第一种是自由主义实用性。米尔斯对自由主义实用性的评价:“空洞,没什么具体内容,而经常是一种政治宣传,鼓动人们服从那些与小城镇中产阶级达到理想适应的规范和特性;”(2)第二种是新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不关心在社会低层挣扎的人们,而和社会上层相联系。社会学研究者地位变了(从学院到科层组织);面对的公众变了(从发起运动的改革家到决策层);研究的问题变了(从他们自 己选择的问题到新主顾们的问题)。总之就是:“学术叛逆性削弱、行政实用性增加。 (二)社会学良好风气的构建 1.需要考虑多样性 米尔斯要求我们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目前仍然存在的社会结构有充分的比较性的理解。在选择小规模的环境作为研究范围时,要注意其所处的大的社会结构,特别时社会结构中最有包容性的研究单位――民族国家。比如,我们对一个乡镇级侨乡进行研究时,必须将迁出国和迁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相关政策介绍清楚,才能全面、清晰地了解侨乡。此外,还要加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融合。米尔斯特别举了个移民研究的例子,对移民进行研究就涉及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唯有从各个角度考察,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移民问题的本质。 2.需要考虑历史的运用 米尔斯在书中提出,“社会科学家关注历史的顶点是他逐渐把握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思想。”从这里他告诉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把握当代的时代主题,同时关注人性的本质。 3.需要真正的理性和自由 米尔斯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本应带来自由和理性的发展,神话、欺诈、迷信的减少,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在于:教育普及带来的技术白痴和民族主义者的狭隘心理;向大众传输历史文化导致人们的创新能力被压制;领导者特权阻碍普通人把握整体中等。而由于人们没有认清自由和理性问题的实质,才会出现“快乐的机器人”。这种异化的人是自由的反面,而我们需要运用理性和自由来构建历史的人。所以,我们有必要唤醒“快乐的机器人”。 4.需要考虑政治 社会科学家处于阶级、地位和权力的中等位置,他需要做的是将个人困扰转换为可直接诉诸理性的社会论题,帮助个人成为自我教育的人;反抗摧毁真实公众的理论从而培养公众的自我修养能力。社会科学家还要努力在一个非全体民主的社会中以民主的方式行事,即培养并支持发现有关个人和社会现实充分意义的公众、个体。要处理好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避免理性和演讲向科层化发展。总之,通过社会科学家的努力,使得理性以民主方式在自由社会中与人类事务相关。 二、工程社会学所必须运用的想象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指出,社会学的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研究者考虑到多样性、历史、理性和自由、政治等等因素。工程社会学的研究,笔者认为更加需要上述社会学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