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六年级美术下册《三百六十行》教学设计 苏少版

2014六年级美术下册《三百六十行》教学设计 苏少版

2014六年级美术下册《三百六十行》教学设计 苏少版
2014六年级美术下册《三百六十行》教学设计 苏少版

三百六十行(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

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

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

1、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

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

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

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六、布置下节课工具

七、教师教学随笔

本课的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也是他们比较熟悉和有所了解的,因此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六年级学生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概括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表现,从而品尝到创作的快乐,激发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三百六十行(二)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

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

(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2、欣赏范作

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

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小组进行合作

6、作业评价

纸柱造型

一、教学目标

1、情意领域: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认知领域:观察变化的柱子,了解造型的基本方法。

3、操作领域:利用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尝试做一根富有变化的柱子。

二、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动地探求立体造型的表现方式

四、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制作图等。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刻刀、直尺、胶水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通过范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纸柱和一个已加工变化的纸柱,要求同学在简单纸柱上依次仿作变化的部分。

● 教学新授:

(1)说说变化的柱子范作中都是采用了哪些造型方法。

(2)课上可以先选择确定一个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圆柱、三角柱、四角柱等)。

然后用铅笔在柱面上画些小图案或者是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并尝试用从前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等)来进行翻转,卷曲某些部位,使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3)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发明出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个变化的柱子。

(4)问还有新花样吗?集思广益,逐步把原来的简单纸柱变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华装饰”的纸柱。

●学生作业:

(1)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2)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作业展示评价:

开个展览会,评出优秀奖。

现代建筑

一、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

2、认知领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树立创新意识。

3、操作领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计造型新、样式美、功能多的未来建筑,通过细致描绘,把想像转化为有说服力的画面。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未来建筑》科幻录像片段、学生作品几幅。

学具:各种作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1、观察思考:

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的外形、房顶、门、窗各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

2、启发想像。

启发学生构想:未来建筑是在地面上发展?还是向地下、海底、太空中发展?这些建筑主要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功能?

教师介绍一些具有科学知识的未来建筑:摩天大楼、悬挂建筑、生长着的房屋、海底城市、海底超市、月球上的房屋、太空城等等。

欣赏一组学生优秀作品,如:外形像机器人的房子、会走的房子、海底城、太空中转站等。师;圆顶建筑不仅牢固、质轻,而且免除了繁杂的内部支撑结构,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用材却远远少于其他建筑。

3、构思设计:

你设计的未来建筑是造在哪里的?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特殊功能?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4、学生创作

用各种材料做一个现代建筑模型。

5、交流品评。

举行小小的“我设计的未来建筑作品展”在作品卡上填写设计者留言和观赏者赠言。

6、扩张延伸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那该多好呀,下次课我们就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纸盒、旧挂历纸等)建造一座未来的建筑模型。

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一、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

2、认知领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培养创新意识。

3、操作领域:通过未来建筑的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和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采用纸工、手工、泥工等多种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尝试多种技法,进行未来建筑的设计创作练习。

四、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2件、各种纸盒、工具等。

学具:各种纸盒、色纸、剪刀、胶水等。

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范作欣赏?激趣导入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自己设计的2件未来建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2件作品的创意。

2、拼拼搭搭?初具形态。

利用自己收集的纸盒、色纸,边拼边思考边讨论未来建筑的样式。

3、剪剪贴贴?精心刻画

运用剪、折、撕、弯曲、切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使自己的未来建筑更牢固、更美观。4、说说评评?寓学于乐

“欢迎你参观未来建筑”,学生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作导游,向游客(其他同学)介绍,“游客”们可随时向“导游”提问。

六、布置下节课工具

听音乐、画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各种器乐演奏的各种音乐风格的曲子并运用电脑绘画手段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音乐与绘画双重的艺术美感熏陶,激活学生更多的艺术细胞。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绘画的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及发挥余地。

2、引导学生在表现音乐的普通规律上加以想象发挥,搞好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谁喜欢听音乐?举手!那谁又喜欢绘画?今天让我们先一起用耳朵聆听美妙的音乐,用眼睛去发现精彩动人的画面吧!同时要想一想噢,音乐和绘画之间象是种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教师播放音乐片段,欣赏后提问:这首曲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妙动听)VCD 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很漂亮,拍出来的人和风景象一幅幅油画。)谁能打个比方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感觉音乐和美术关系密切、不可分开,象好朋友、好姐妹,都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先欣赏音乐,再画出感觉!让我们一起步入音画时尚行列吧!(课件显示课题:第6课:听音乐,画感受。)

二、新课传授:

1、不同类的音乐和演奏方法能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觉,下面啊,让我们走进网络(教师点击页面的上乐曲)来听一听各种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课件上播放的乐曲1、《命运》)

2、刚才欣赏的二段曲子是同类型的,听后你们有什么感觉?(生)振奋精神,有力,雄壮的。对这段音乐的感觉就是节奏铿锵有力、雄壮。(课件板书:节奏铿锵有力、雄壮)说得真好!如果让你用绘画形式表现你的感觉该怎么画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两张画面。(实物投影显示两张画面)

3、这是什么画呀?(生)抽象画。

我们经常画的是什么画?(生)具象画。

抽象画是怎样表现的?(生)用彩色的点、线、面画。都是什么色彩和线?(生)鲜艳对比色彩,直线,曲线变化大。

4、《天鹅湖场景》听了这首曲子之后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说说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吗?(生)缓慢、平和、忧伤、好听。(课件显示:节奏缓慢,抒情。)说得真好。节奏缓慢的曲子也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有的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令人平静,有的可以让人昏昏欲睡,还有的如果恰逢听者心情不太好时会让人感觉到悲伤。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电脑老伯伯刚才听了同学的演奏后来了什么灵感,看!他开始创作啦!(课件显示动画方式绘画过程:先底色、再线、再点出现。同时伴有音乐。在播放中教师用语言点拨:“画面中的曲线象不象天鹅湖的湖水在荡漾。”)观察一下这张画是用什么颜色和点线表现的?(生)色彩偏向协调

色,线条变化小,曲线多。

6、古筝演奏《杨柳青》,现在想不想看老师当场作画?(生)想。好!让大家的眼睛和耳朵同时享受美的感受吧!

7、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演奏风格和前面几首曲子的风格完全不同,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生)优雅动听、感觉节奏轻快,使人很愉快,仿佛看到了春天。(课件显示板书:节奏轻快、愉悦)老师画得怎么样?都是些什么样的色彩和点线?(生)对比色,短而有变化的曲线。

8、(张)刚才我们听了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还

有什么音乐可给人带来完全不同感觉的?你知道吗?(生)迪斯科音乐很强烈,使人兴奋、激动。(课件显示板书:节奏强烈、兴奋)这回老师要请个同学上来当场作画了,谁胆子大些想上来?(学生上台)(吴)老师刚才用水粉画笔直接作画。(学生选好用具)下面让强劲的迪斯科音乐带领大家HAPPY吧!座位上的同学想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兴奋也可以喔,让我们动起来吧!(张放VCD,学生代表作画)欣赏完后如果场上一时安静不下来,张老师即可弹起电子琴两位老师共唱:“对面的孩子们看过来看电脑看电脑,还有音乐要你欣赏,请你马上安静下来……”

9、这位同学用绘画形式表达了自己兴奋

无比的音乐感受,大家看看他是用什么色彩体现的?(生)大色块对比强烈,好多折线,变化很大。

10、大家刚才听了、看了、说了、动了,现在要大家作画吧!(课件显示四大类音乐的十二首曲子)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共赏学生优秀作品

第7课奇怪的图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奇怪的图形的特征。

2)学会设计奇怪的图形。

3)通过学习,能创作一个独特的奇怪的图形。

4)设计的图形简练、幽默,使人一目了然。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奇怪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独特的奇怪的图形。教学准备:范画、水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看奇怪的图形)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奇特的想象力。看了这些奇特而幽默的图形,使人难以忘怀。

我最喜欢的是这2个图形:

(1)、第一个图形一目了然,眼睛哭到了手心里。

(2)、第二个图形有几种看法呢?能看到几个图形呢?

三、欣赏、讨论

奇怪的图形被广泛使用于广告、招贴和插图。针对具体的图形,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吗?

如图(1)(2)

针对个别画,提出以下问题。给予学生思考。

1)这些画奇在什么地方?

2)它的新意何在?

3)它的设计特点及作者思路的探讨。

四、学生作业

设计一小图形,要求简练、幽默。

五、巡回指导

1)供一定的图形给学生参考。

2)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完成一部分作业,以示鼓励。

六、小结,讨论下节课所带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奇特的图形,不仅需要慧心独具,而且要在大量劳动中不断付出心血,创作的灵感才会涌现。优秀而独特的图形,给我们惊喜,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欣赏学生收集的奇特的图形并解说。

三、讨论

针对上节课画的草稿,讨论交流。

选自己满意的草图,加工成正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

继续上节课作业

小组交流,继而大组交流。

五、巡回指导

帮助学生修改、增加或删除。

提供相应的资料。

介绍一些技巧技法。

小技巧介绍:

(彩色铅笔)用同种色画出一物体的明部与暗部,能把物体的立体感表达出来。

六、小结

展评作业,作品可画黑白稿,也可上色,或进行其他加工修饰。

第8课画汗衫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材料,通过绘画、拼贴、拼画等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设计活动,

体验再造过程。

2、运用视觉、听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

3、尝试大胆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表现,并且大胆的展现自己。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

难点:尝试用大胆的手法去创作表现。

教学思路:情景导入——教学新课——分组合作——汗衫展示——小结——课后延伸。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课前交流,观看上节课的画汗衫课件。

2情景导入:欣赏白汗衫的时装表演,(白色的汗衫简单大方,但是不够特别,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够性格),因而,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的《画汗衫》上一

节汗衫装饰课,引出课题《画汗衫之制作篇》。把不够特别的汗衫,通过我们的

智慧和双手变的特别有趣,同学们看我装饰我的黑裙子。

3设疑:要对旧汗衫进行装饰,你有几种方法?能说说吗?(学生说方法)

4方法的展示:先看课件展示的学生所说的几种方法,除了那些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说后)老师再示范几种方法:喷洒法、流淌法、揉纸法、压印法(用树叶、苹果的一半、卡纸)

5分小组进行制作:

A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所带衣服的色彩、图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

B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能否以合作的方式,对旧汗衫进行创作,再这过程中,是否有认真的制作态度。

6 制作过程,老师参与其中指导。

7小结 A、汗衫展示(莎啦啦音乐、时装表演),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解说你们

组的汗衫设计;(每出一个同学就介绍一个,独自设计的的就自己解说你为什么

要那样设计,那样美吗?特别吗?同学们认为美的话旧鼓掌吧。

B、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

课后延伸:

每一片空白,都是我们展现自己的舞台,等同学们的能力再提高些的时候,还可以用刺绣、丙稀颜料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花布装饰(展示衣物),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

第9课水墨园林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验水墨游戏的趣味,尝试对园林的水墨画法。

.练习把园林写生稿提炼成意象集中的水墨画。

.对水墨园林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在水墨游戏中尝试对园林的表现,理解“提炼”。

教学难点是:①村景写生时画面的组织:②水墨表现时意象的提炼。教学过程::

1、导入:

展评铅笔写生作业一一园林(或校园一角)。

游览家乡的园林,谈谈你的感受。

2、尝试:

如果大家把各自的园林写生画用水墨表现会怎样呢?学生尝试(进行水墨游戏),体现园林特点。充分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点、跛、檫,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评述笔墨,落脚于提炼。

3、欣赏:

由学生水墨园林想起著名画家李町染的两幅画,出示对比图〈皆趣园〉先让学生自由评述两幅《谐趣园》,再引导学生欣赏,懂得提炼。

对景写生图显得细腻、真切;创作图气氛浓郁,更有水墨韵味。

4、表现:

运用提炼方法表现水墨园林,体验提炼乐趣。教师巡视辅导。

5、评析

第10课美丽的园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

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园林的景的欣赏

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

动观

作业设计要求:

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珍视、保护和发扬。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谈谈各自对把园林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使城市变得风景如画的观点的理解。

第11课我造的花园

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中外园林,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园林的布局、结构和外貌特征。 2、: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3、技能:了解制作立体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合理布局、美化环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制作立体园林的相关技法,并学会选取和利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创作目标服务,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师生拿出自己在园林游玩的照片共同欣赏,讲述照片的故事:

在哪里拍的?

喜欢林中的什么?

园林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欣赏一组园林的照片,学生比较园林的异同。

3、学生分析寻找林中都有哪些元素,及他们的风格式样。

二、学生创作表现

作业设计要求 1. 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也可以吸取欧洲古典园林的样式,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参考例图和中外园林的图片制作。 2. 可以独立设计制作,也可以集体合作。

三、学生作业,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第12课小玩偶

教学目标情意:欣赏玩偶,感受它们的妙趣横生,体验玩偶带来的乐趣。认知:学习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偶。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色彩和性质,根据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玩偶形象。

教学过程:

1、欣赏

播放木偶剧

2、讨论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3、交流

学生说说看过以后的感受,谈谈自己以前看过的木偶剧

4、观看

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学生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偶范作,学生欣赏。

5、观察

这些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6、欣赏讨论

各种费旧材料适合做什么?如瓶子、纸盒适合做身体,毛巾小袜子等适合做玩偶的衣服。7、教师示范

重点讲解制作方法和小技巧。

8、学生制作

作业设计要求 1. 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小玩偶。 2. 巧利用妙材料的形状、色彩和性质,进行有趣的联想,为创作服务。 3. 用做好的小玩偶来表演节目。

9展评

第13课偶戏(一)

教学目标情意:通过学习,了解偶戏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保护和继承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和责任感。认知: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并熟悉偶戏这门传统艺术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过程:

1、通过影象资料的欣赏导入。

2、出示示范作品赏析:

(1)提线偶

(2)杖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让学生对偶戏产生探究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分析自己带来的材料,学习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偶戏人物形象。

4、学生进行制作。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制作的偶戏人物,自编自导一出偶戏。

作业设计要求 1. 欣赏偶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了解偶戏的种类。 2. 讨论、分析偶戏的种类和制作特点并动手制作一两个偶戏角色

6、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第14课偶戏(二)

教学目标 1、情意:组织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认知:学习用各种方法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3、技能:引导学生自编偶戏故事, 设计偶戏角色造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剧本的角色,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偶戏中的角色。难点:在学会做布袋偶的基础上,怎样做提线偶人。

教学过程

1、欣赏提线偶戏资料;《三个和尚》动画片。

(1)找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

(2)环境特点

2、启发学生新编《三个和尚》的故事

(1)你能利用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发挥想象力,新编一个故事吗?

(2)讲故事并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表演提线纸偶。

3、分析制作方法和要点。

(1)为什么叫“提线纸偶”?

(2)提线控制偶戏形象的哪些部位?

4、艺术实践

(1)学生设计制作三个和尚的形象。

(2)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要求 1. 写个小剧本,也可以挑选一个现成的童话剧本。根据剧本的角色制作戏偶。

2. 排演偶戏。用不同声音为角色配音。在排演中体验戏中人悲欢离合的情感。

3. 绘制偶戏演出的招贴画、戏票、说明书。

第15课成长变化(一)

教学目标情意: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的成长变化的关注,增强热爱生命的情感。认知:通过对人外貌变化的观察,了解生命变化的周期和规律。技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以平面描绘或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现成长变化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用平面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现出人物的成长变化。难点:在创作中学会合理选择并能综合利用材料。

1. 议论一下:人在成长过程中,相貌、身材、神态会发生哪些变化?

2. 画出或用其他方法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3. 既要注意各年龄段的外貌特征,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录像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观察人的成长变化

1、人由出生到年老的过程演示,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二、启发学生思维

1、说一说儿时的模样

可参照儿时的照片,以及家人的描述。

2、画一画现在的自已

3、想像一下自已未来的模样。

4、讨论:

人在成长变化中,身材、相貌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欣赏范作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供欣赏

2、说一说是如何进行创作的?用了哪些作画工具,用了哪些作画方法?

(1)适当地进行夸张,大胆想象

(2)多种材料的运用:

彩纸、水彩笔、蜡笔……

(3)彩纸粘贴、撕纸粘贴、纸版画……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照片,以及想象,画出成长过程的系列图画。

五、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个别讲解自已的作品

第16课成长变化(二)

教学目标 1、情意:回忆自己的过去,认识现在的自己,想像自己的未来,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自己所憧憬的未来。 2、认知:认识到人在成长变化中各个年龄段的外貌变化特征,观察、了解自己成长变化中体貌的变化特征。 3、技能:用黏土来表现自己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了解自己成长变化中体貌的变化特征,用黏土和泥工的技巧来表现自己的成长过程。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陶艺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陶艺

2、师:调皮的小丫头,勤奋的好学生,新家的好妈妈,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龄和相貌,原来都是同一个人。

你觉得有意思吗?

3、揭示新课:我的成长变化(二)

二、讲解陶艺的制作

1、欣赏几组范作

2、讲解陶艺历史

3、陶艺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饰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三、用黏土创作

用黏土表现自已的过去、现在和想像中未来的模样,既要注意各年龄段外貌的变化,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

1、根据想像,用黏土表现自已的成长变化

作业设计要求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成长过程各个时段的特征,用黏土来表现人物的成长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

1、作品展示

2、学生讲解自已的作品创意

3、注意点:制作时水分不可太多,以防开裂。

第17课头饰和帽子(一)

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古今中外的头饰和帽子,让学生对服饰有所认识与了解,提高生活情趣。 2、认知:搜集、观察生活中的头饰和帽子,比较它们的风格。 3、技能:学会头饰和帽子设计创意、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头饰和帽子,感受它们的形式美感和装饰风格。

1、感知与体验

(1)谜语切入

(2)欣赏同学带来的帽子和头饰,用摸材质、看颜色、说外形等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帽子和头饰。

(3)试着画一画自己带来的帽子和头饰。

(4)教师进行讲解。

2、创作与表现

(1)教师请同学们看影视剧、戏剧、少数民族中的帽子及头饰的形象,比较他们的风格。(2)了解帽子的结构:帽檐、帽身、帽带三个部分组成。

(3)欣赏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顶?它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4)老师用写生的方法,示范画一顶自己喜欢的宽边草帽,注意画出帽子的立体感觉,并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帽子的材质。

(5)作业要求

1. 欣赏讨论中外各种有趣的帽子和头饰,说说它们美在哪里,所用的材料、形状和色彩是怎样搭配的。

2. 画出最感兴趣的帽子和头饰,也可以将你设计的头饰和帽子画出来。(6)评价与反思

第18课头饰和帽子(二)

教学目标 1、情意:培养学生对服饰文化认识和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2、认知:搜集、观察影视作品、服装设计展示以及各类图片,比较它们的风格。 3、技能:能够初步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进行创作。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立体制作的基本方法,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用各种材料做漂亮的头饰和帽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1)学生戴上自己心爱的帽子。

(2)师生交流帽子的作用。

(3)揭题

2、新授

(1)欣赏帽子的图片,感受各种奇特的帽子,师生共同归纳出帽子的基本型和装饰美。(2)请学生上台展示帽子基本形的作法,并启发学生想出其他造型的做法。

(3)教师示范,并在基本形上进行增加或删减形成新帽形的作法。

(4)小组讨论本组想要制作的帽子造型并交流。

(5)请学生自行归纳出帽子的制作步骤,教师再进行补充。

(6)作业设计要求

1. 大胆想像,并参考中外帽子和头饰的图片进行设计制作。

2. 可以独立设计制作,也可以集体合作。

3. 用各种材料来完成你设计的头饰和帽子,还可以戴上它们上台展示一番。

第19课现代雕塑

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现代雕塑的形式美,体会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现代雕塑和现代审美的关系。认知:了解现代雕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雕塑的欣赏能力。技能:对熟悉的现代雕塑进行研讨和评价,并学会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现代雕塑,认识现代雕塑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了解现代雕塑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感受现代雕塑艺术的个性美感。难点:利用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巧妙地创作。

作业设计要求 1. 现代雕塑家的作品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因此有机会要关注社区、街头和展览会上的雕塑作品,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欣赏例图中的现代雕塑,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哪些作品看懂了,哪些没有懂;哪些很喜欢,哪些不欣赏,为什么? 3. 有的现代雕塑与环境很和谐,有的却很别扭,知道为什么吗?评论家乡或学校的雕塑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进行有益的辩论。 4. 用粘土、纸张或其他材料做一件很现代的雕塑作品。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现代雕塑

二、讲授新课:

雕塑发展到近现代,与古代雕塑相比较,在内容、观念、风格、形式以及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新型材料的诞生,没有崭新的创作思维和审美意识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这样名目繁多的各类雕塑艺术。

1、现代雕塑流派

20世纪,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刻外,相继产生了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的雕刻,同时还出现了抽象派雕刻、装配雕塑。

另外,活动雕塑、软雕塑以及植物雕塑等等也随之产生。因此,用“缤纷缭乱“来形容现代雕刻艺术流派是再恰当不过了。

2、作品欣赏(投影)

(1)《朱颜》实物拼装达利西班牙画家

(2)《狒狒母子》金属和石膏毕加索西班牙画家

(3)现代公园雕塑中国

(4)现代街头雕塑法国

(5)现代广场雕塑美国

3、谈谈自已欣赏后的真实感受:哪些作品看懂了或没有看懂,欣赏或不欣赏哪些作品,为什么?

4、对家乡、学校的雕塑作品提出自已的意见。

5、用纸或黏土仿制或创作一件现代雕塑,来美化家乡、社区或者学校。

6、作业评价

第20课陶艺(一)

教学目标 1、情意:通过了解陶艺的发展历史,理解美术文化和欣赏标准的发展变化。 2、认知: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陶艺风格的演变。 3、技能:尝试用陶艺的工具、材料与制作方法,进行陶艺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陶艺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烧制过程。难点:用泥条盘筑法和泥板成型法,来进行陶艺创作。

教学过程:

1、欣赏与感受

(1)、陶艺知识

出示两件唐三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说说对他们的认识。

(2)名作欣赏

小结:这些作品有的俯首虔诚、有的怒目凶狠、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憨态可掬造型都非常简洁、夸张,是世界陶艺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瑰宝。

(3)学生作品欣赏。

2、分析与探讨

(1)图片对比

学生讨论泥条盘筑法的制作步骤和制作技巧。

(2)教师演示

泥条盘筑法

泥板成形法

3、启发与交流

学生讨论运用泥条或泥板塑造什么形象呢?表现什么组题?

4、创作与指导

作业设计要求

分别用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进行陶艺创作,内容自定。

4、举办陶艺展

第21课陶艺(二)

教学目标 1、情意:通过陶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2、认知:通过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3、技能:进一步了解并体验陶艺的制作流程,用徒手捏制等方法进行陶艺制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徒手捏制等方法进行陶艺制作,体验陶艺的制作流程。难点:用徒手捏制方法进行创作时,需注意先捏出大体形状,再逐步添加细节,在制作时还需注意适当运用陶艺工具。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通过用手或膝概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导入。

2、教学新授

看录象了解制陶方法

基本方法:

(1)练泥

(2)制胚,方法有两大种:手工成型、轮制成型。

(3)施釉,给阴干的胚体上釉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课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 2.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片段。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三、创作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四、评价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欣赏《家乡好》。 课后通过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1课家乡美(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欢迎来家乡做客》 2.(学生自由回答后,赏风景——品特产) 二、设计制作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 出特色。 3.品尝家乡特产和特色小吃。 4.感受家乡的节庆活动。 5.了解家乡名牌产品。 6.老师小结: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物产给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购买物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家乡,喜欢家乡,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互动 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的顺序夸夸家乡。 a、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b、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4.教师小结:我们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深入调查拓展思考

苏教版美术教案

苏教版美术教案 标题:第十一册第一 我栽种的植物() 教学目标 本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及表现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或回忆自己栽种植物的体验,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展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色彩变化;表现自己与植物有趣的故事和深爱绿色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前准备 教具:一株或多株植物、种子、花盆一只、泥土一包、清水一瓶、底盆一只、小铲子一把、塑料纸‘块、录像片等。 学具:学生自己喜欢用的画具。 设计方案 方案1 时:l时。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株植物、花盆、泥土、清水盆子、小铲子,问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把植物栽入盆中。 请一至两名同学上讲台进行种植,提示其他同学进行观

请学生复述栽种过程,评价其栽种方法正确与否。 请大家分别说一说白己喜爱的植物。 教师插放介绍多种植物生长的录像,提示学生注意其形态、色彩特征。 请学生讲一讲植物生长的几个过程。 分小组交流各位同学与植物有趣的故事。每小组推荐一名小记者注意收集故事材料。 布置作、业:每位同学画一幅《我栽种的植物〉 作业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请小记者介绍了解到的有趣的故事。对画面进行评价。 对作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提示优秀作业留在教室展示一次。 第二:向动物朋友学习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让学生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观察、认识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动物的特异能力及习性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并用绘画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串通学生的各种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勇敢表

新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1. 教学路径 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白描碧桃图 碧桃图 扇面陈之佛

寒雀图北宋崔白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2. 课时建议 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瑞鹤图北宋赵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三、教学准备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美术教案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会变的叶授课教师:滑山荣 教材分析: 各类装置图案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本科要求在叶子的外形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以取得不同的装饰效果。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了解树叶,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让学生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欣赏各种树叶,了解树叶的构成,感受树叶的自然之美; 通过观察总结,了解树叶的装饰方法,感受树叶的艺术美。 2.操作:能运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夸张、变形和添加,并用自己设计的花纹将树叶 装饰起来。 3.情感:通过参与设计活动,体验活动乐趣,提升一定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树叶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并能运用点、线、面,结合夸张、变形、添加的方法来变现树叶。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等元素结合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富有特色的装饰图案。 教学准备: 师:关于树叶的多媒体课件; 生:收集的树叶若干、作业本/彩色卡纸、记号笔/黑色水笔、涂色工具等。 教学设计: 一、视屏欣赏导入 师:春天已经来了,大自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屏幕中悄悄起了什么变化?(播放叶子生长的视屏) 生:欣赏视屏。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植物发芽了;植物长出了新叶子…… 师:说得对。植物不断生长,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各种叶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叶”。(揭示课题)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那些美丽的叶子吧。(继续播放视屏) 生:欣赏各种叶子。 二、新授 1.说一说 师:大自然中的树叶多种多样,你还认识哪些树叶呢? 生:樟树叶、枫叶、梧桐树叶、银杏叶…… 2.观察外形 师:大家知道的树叶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观察几片树叶,边观察边思考两个问题:1.它是什么颜色的?2.它的外形像什么? (点击切换,指名回答) 生:是绿色的,像一件衣服;是绿色的,像一个盾牌、像云朵;是深褐色的,像金鱼尾巴…… 3.感觉肌理 师:自然界中的每种树叶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叶子的外形,还要用手来摸一摸叶子的正反面都有什么?(展示树叶) 生:摸树叶,感觉肌理;有一条一条的线;是叶脉…… 师:对,它的名字叫叶脉。那么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生:叶柄、叶脉、叶面…… 4.示范演示,尝试体验 师:说得很准确。大部分树叶主要由叶面、叶脉、叶柄组成的。 它们如此美丽,老师要把最喜欢的那一片画下来,小朋友们猜猜是哪一片? 生:中间那片…… 师:老师已经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片树叶,接下来给小朋友们一分钟时间,选择一片你喜欢的树叶,将它的外形用记号笔画在彩纸或白纸上,也可以用剪贴地方法把它的外形剪下来。画好就举手,开始~ 生:迅速将树叶外形勾画下来。 5.观察比较 师:(展示作业)小朋友们画的树叶线条流畅外形又漂亮,真棒。你还想让它变得更美吗?

初中苏教版美术教案

初中苏教版美术教案《你、我、他》教学设计 上传: 朱斌更新时间:2013-12-25 17:10:31 初中苏教版美术教案《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开了个好头。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作品欣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特点,学习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有趣的夸张》教案

《有趣的夸张》 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 2.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创作漫画。 3.体会以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创作的肖像漫画作品,在实践中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对象的特征创作漫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视觉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五官转盘、表情范图)、纸张、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感受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经典漫画家的作品,查阅人物肖像表现的基础知识,并相互交流、探讨漫画给予我们的感受。 (二)游戏导入,赏析经典 1.拼图游戏。 教师:出示一组漫画人物,让学生猜猜他们都是谁。 学生:讨论肖像漫画的特点。(夸张、有趣、幽默??)熟悉肖像漫画的表现手法,了解肖像漫画的特点。 2.漫画的定义。 教师:演示漫画作品《生不逢时,自立更生》,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本质特点:“简笔”而“更有意义”。 (三)学学画画,夸张变化 1.肖像漫画的基本画法。 教师演示肖像漫画的基本步骤: (1)外形 (2)基准线

(3)五官 (4)添加 特征(人物头像,角度变化,基准线的透视变化)。 学生:根据分步的画法,画出其他角度的肖像。 2.符号化语言的表现。 教师:借助符号化的语言来表现漫画。利用若干基本形(正方形、圆、三角等)演示漫画的创作过程。 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基本形的创作。 3.五官变化。 教师:出示卡片——欢乐、悲伤、惊讶、愤怒。 学生:尝试表现夸张的人物肖像,体会五官在各种表情下的变化。 4.游戏进行组合练习,巩固知识点。 教师:出示五官图表格。根据图表任意选择一组五官,创作一幅肖像漫画。 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五官的造型概念。 5.肖像漫画创作方法的拓展引申。 (1)《西游记》人物创作的启示,肖像漫画中对动物特征的运用。从动物肖像到人物肖像的演变。 (2)根据动物或水果的外形进行联想创作。丰富画面形象,增强趣味性。 (四)名片设计,个性展示 课堂练习: 设计一张名片。让学生尝试以漫画自画像的形式设计一张个性化名片。在动手环节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作业展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漫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多角度、多方面展示这种视觉造型艺术。 (五)课后拓展,延伸创作 1.为家人或同学画一幅肖像漫画。 2.举办一个“漫画人物”画展,请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交流学习的心得。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三间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技能目标: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调和出来的三间色。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纸杯一个、调色盘一个、色环。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调色盘一个、纸杯一个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老师:同学们,首先欣赏一下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来说一说,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 生:?(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橙色,冬天-白色。)老师:这些颜色都有它们各自的相貌,我们就称它们为“色相”。 老师:谁来说说,生活中带有红、黄、蓝颜色的物品有哪些呢? 生:?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自己带来的颜料盒里面的12种颜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的,但

是,它们能调和出任何的其他颜色,他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 2、新课讲授⑴认识三原色老师:任何其它颜色,都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⑵认识三间色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原色调和会形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尝试)(老师在讲台上示范)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老师: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叫做三间色老师:调和两种原色时,其中一种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调出来的间色色相也会不同,同学们试验一下,老师辅导。 3、学生感受练习(3~5分钟) 4、欣赏作品老师:我们一起欣赏,用三原色、三间色装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六、布置作业:要求: 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戏,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参考书本第一页的左侧。 2、可以用三原色与三间色画一幅你们喜欢的色彩图画。 七、互相评价八、小结: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第2课好朋友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最新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第2课从心底接触自然 第3课变迁中的家园 第4课以笔代刀 第二课时微型版画——藏书票。 第5课端午节 第一课时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认识 第二课时彩棕、香包,彩蛋的制作 第三课时赛龙舟"游戏制作 第6课时间的表情 第7课最亲近的家具 第8课边吃边看的艺术 第9课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第1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外国宗教、历史绘画作品的概况,初步了解不同艺术画派的艺术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和发现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与评述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讨论、合作、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文明行为。 【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外国宗教与历史画,涉及到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在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画派、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外国历史、宗教绘画作品的概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评价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2、各画派的造型表现手法。 3、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复习、提问:上学期的外国美术欣赏课中,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

新苏少版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课教案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1. 教学路径 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白描碧桃图

碧桃图 扇面陈之佛 寒雀图北宋崔白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2. 课时建议

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敦煌千年》教案

《敦煌_千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敦煌彩塑 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及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敦煌莫高窟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由九色鹿的故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引出《九色鹿》故事的出处,播放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使学生对敦煌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1—3页,同时用笔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本课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是开展主动探究学习最好的资源,同时,教师补充提供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进入主动探究状态)(课件展示)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看!我们的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及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到小学,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该阶段学生还有很多的好奇和新鲜感,对未知事物具有探知欲望,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全面,但是他们无所顾忌,表达大胆,教师要善于延伸学生的长处,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大家互相还不熟悉,用画传情,用画表情,在介绍及展示活动中领略美术的魅力。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大胆想,大胆画,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尽情涂抹美丽作品。适当穿插工具材料及画种相关美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了解各种常见的画种。 过程与方法:用自己最常用的绘画工具画一幅小朋友最喜爱、最擅长画的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小朋友们自己的画,大师的作品,感受美术创作的愉悦。 2.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小朋友的画作,了解最常见的画种及绘制材料。 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敢于用画传情,善于用画表情。 4. 建议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 1.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喜欢的常用绘画工具 2.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1. 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么听话懂事的小朋友,看看,一个个都坐得非常端正,眼睛炯炯有神,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老师呀,非常喜欢美术,小时候,我呀最喜欢用水彩笔画画,缤纷的水彩经常被我组合成小鱼(教师边说边画简笔画)、小树、蓝天、小河、小房子,最后变成一幅自己心中最美丽的画。老师一直在追求美,一直在美丽地生活,所以呀,老师经过努力,成为了一位美术老师。现在该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那位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画什么样的画呀? 师生交流,坚持鼓励孩子,比如“嗯,你画画真努力,老师觉得你长大后能成为一位大画家”,这样会激发更多的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现在呀很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大家在美术课上都很积极,刚才部分小朋友说了自己喜欢的画种,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来得及说,老师可懂大家的心了,这不,老师已经将大家喜欢的画种和画的东西通过PPT做好了,想不想看?(生:想)老师播放PPT,展示部分学生美术作品,展示的时候,不停地评述。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不停地通过不同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快乐地学习。 嗯,大家都很聪明,很喜欢画画。你们知道吗?很多艺术家都很崇拜你们的绘画作品呢,他们对我们大家的大胆表达,童言无忌很感兴趣。刚才我们说了自己都学过什么画,并且说了自己最喜欢画的是什么,这让老师更了解你们了。 2. 老师还想知道,大家一般都是用什么绘画材料来画画的,哪些小朋友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非常好,老师发现大家发言很积极,老师真是太喜欢你们了。大家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展示实物和PPT) 3. 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工具描绘出什么样的作品呢?(PPT展示学生作业) 4. 板书课题《看!我们的画》 二、创作与表现(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一下环节) 1.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些大画家的画。(ppt演示)

(完整版)苏少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美术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九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 三、教学目标: 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教材中的课本,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四、具体工作: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1、根据对九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再加上九年级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2、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在教学中,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4、学生了解

苏教版初三美术教案(上册)

美术教案 课题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课型课时主备人欣赏评述 2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教法 学法 小组讨论、讲解、释疑 辅助教学 设备 多媒体课件、石膏像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引导阶段:(设疑导入) 出示一块大理石。 问:从这块石头中你能领悟到什么?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 早已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 其中解放出来。(1501年,米开朗基罗走进佛罗伦萨教学 的庭院,发现一块在那儿闲置了46年的大理石,他如获至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一目了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一目了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和学生赏析公共标志、图表,认识和了解图形符号的分类及各自的特征、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让学生为班级、学校活动设计有关标志、图表,让学生体验图形符号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体验设计的快乐。 情感目标:通过对同学设计的标志、图表进行恰当评价,认识和体会图形符号的不同功能和艺术美感。 2学情分析 21 世纪是读图时代,因为标志、图表是最常用的视觉语言,更多的介入信息交流,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与文字符号相比,标志、图表更简洁、生动、直观。标志、图表是需要设计的,因为这些视觉符号具有准确性、可读性、艺术性等信息特征和视觉特征,因此很多的标志、图表都由艺术家参与设计。 公共标志的设计包含图形、色彩、文字等要素。而图表的设计、制作同样包含很多知识,既有理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又有感性的视觉审美,整个学习过程是艺术与科学的交融、科学与生活的沟通,图表设计可以是平面设计与立体制作相结合,利用多种材料(如扣子、贝壳等)和多种方式(如剪、贴等),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图表,以优美的作品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生活,了解图形符号传递信息的方式,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视角出发,构思、设计创意独特的校园环境标志、班级课程表、日历等,提升校园文化。 应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班级标志,充分利用身边的易得材料合作完成校园文化系列作品,发挥各自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标志、图表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深刻了解图形符号设计的形式美与精神内涵的统一体现。 4教学过程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

苏少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第1课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 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诗歌为一体,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是指建筑既有绘画所具有的造型传神之美,又能突破绘画的二度空间,立体地表现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建筑也极具诗歌般的畅神达意之美,借砖瓦土木等材料为语言,塑造美的形象,表达人的诗情。作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当我们用心灵去欣赏它时,它更会在你的意想中活起来,流动起来,成为我们精神的居所。 一、教学路径 本课从建筑的平面布局规划、材料组织、结构造型、内外装饰、功能作用等方面介绍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在了解各具风格的中国代表性建筑的同时,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思路 宫殿建筑所渲染的是皇帝的无上尊严;园林建筑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思想传统;民居建筑则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 课时建议 本课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材质功能的建筑的欣赏,感受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建筑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对各种建筑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征,正确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建筑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内涵。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相关建筑作品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可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世界建筑奇迹 示例建筑:万里长城。 材料类别:石质。 功能作用: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的侵袭,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 布局规划:东西绵延上万华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历史价值: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也是修缮时间持续最久的建筑物。 教学建议: 思考长城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古老的木建筑 示例建筑1:山西应县木塔。 材料类别:木质。 结构造型:外观五层六檐,内观第二层以上有暗层,故实则九层。 建筑特色:运用60多种斗拱,塑造了八角形外观,各层屋檐配以外挑的平座和走廊,与塔尖呼应构成优美挺拔的形象。 示例建筑2: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材料类别:木质。 历史价值:目前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殿堂建筑。 建筑特色:造型简洁朴素,稳重庄严。 教学建议: 1. 斗拱是木结构建筑中的独特构件。通过观看斗拱构建过程的视频,用身边的纸质板材尝试制作斗拱式的小建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获得间接的知识积累和直接的活动体验。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1、色彩明度渐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能力。 2、初步了解色彩明度的表现方法。 3、学习调配色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明度渐变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用明度渐变的方法绘制自己设计的图案。 教学准备 范画、水粉颜料及作画工具。 预习要求 1、预习课本内容。 2、准备好水粉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将一杯有颜料的水不断加入白颜料。问: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启发学生了解认识明度渐变。 二、精讲探究 1、教师问: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在晚上分别穿上黄衣服和蓝衣服,哪一种衣服会更引人注目?交警在晚上值勤时为什么常常穿黄色、橙色的衣服? 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色彩的明度。 2、师:不同色彩,其明亮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3、让学生比较一组色彩的明度,增强对色彩明度的认识。 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紫色,红色与蓝色,普蓝与湖蓝,翠绿与草绿。 4、演示在一种色彩里分别加上白色和黑色,让学生比较色彩的明度。很显然,加入白色后色彩明度增强,加入黑色后色彩明度降低。 5、欣赏书上的明度渐变范例,让学生感受色彩明度渐变的形式美。 启发学生想一想:这样的色彩是怎么调出来的? 6、小结:只要逐渐加入白或黑,任何一种颜色都能产生明度变化,形成有序的明度渐

7、示范指导学生调配渐变的色彩。 (1)、设计图案。 (2)、调色、涂色。 注意点: a、加入白色的比例要适当,加少了与前面的色彩没有区别,加多了与前面的色彩反差有不大,且不利与调配后面的渐变色。加入黑色要少,量多了分不出层次。 b、设计的图案要简洁。 8、投影展示几个图案构成形式,供学生参考。 三、练习展评 布置作业:试一试在颜色里不断加入黑色或白色,感受渐变这种色彩构成形式。做一个色彩构成练习(完成铅笔稿)。 作业要求: (1)用水粉颜料制作。 (2)设计的图案要简洁,一般有四套色就行。 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展评部分作业,小结本课。 四、反思拓展 布置下一节课的学具:水粉颜料,水粉笔,水,调色盘,抹布。 板书设计: 1、色彩明度渐变 明度:各种色彩明暗的程度 加白明 渐变色彩 加黑暗 1、色彩的明度渐变 第二课时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苏少版八年级美术教案(全册)】 1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品精巧,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绚丽的漆器、典雅的瓷器无不反映出历代能工巧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本课选取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为代表,从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通过观察和探究这些工艺品的材料、造型和装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领略中国工艺美术的成就。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有所了解,领会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美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世界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审美趣味。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产生的原因,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 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讨论,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预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课件、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 无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主体线索,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文化。最终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同时,让学生懂得博物馆是一个承载世界文明的地方,也是每个中学生经常要去的地方,她对于记录人类的历史,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揭题(板书:“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丝绸等等,这些工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陶器、漆器、青铜器和瓷器。 3. 新授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