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考纲

整理考纲

2011年高考生物考纲典型题示例

一、单选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2、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B.细胞内色素减少

C.细胞内水分减少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

3·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6.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7.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9·亚硝酸盐可以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 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DNA片段为---AGTCG---1

---TCAGC---2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1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两轮复制后其子代DNA片段之一为( )

A.---CGTTG---

B.---GGTCG---

---GCAAC--- ---CCAGG---

C.---GGTTG---

D.---CGTAG---

---CCAAC--- ---GCATC---

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11·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1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13·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14、下列四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15、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 片段种类数是:

A. 3

B. 4

C. 9

D. 12

1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17、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A .K

B .N

C .P

D .S

18、右图为探究CO 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 为实验装置,b 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 .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 .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 .防止NaOH 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 .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1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

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 值

C .试管Ⅲ内种群的K 值与试管Ⅱ不同

D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20、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 变化的曲线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二)多项选择

1、27.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

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a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3、右图为男性曲细精管横切面模式图.表示由精原细胞(a)生成精子的过程。图中可能含

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A.细胞a

B.细胞b

C.细胞c

D.细胞d

4、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6、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

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

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7、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i淡菇色BTB水溶液,根据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

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8、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剐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三、非选择题

1、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

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

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

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

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

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

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

含量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含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

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 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

以。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酶和DNA连接

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以便进行筛选。

(2) 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

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再包裹合适的等。

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要了解生命的机制,必须先了解水分子与离子是如何进出细胞的。1988年阿格雷发现,在人红细胞的细胞膜上镶嵌着很多特殊的膜蛋白,它们形成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他还发现,氢离子不仅无法通过水通道,还会降低水分子通过水通道的效率1996年,麦金农用X射线晶体光谱学的方法研究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蛋白。他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只允许钾离子通过,而不允许钠离子、钙离子等其它离子通过。研究发现,脑中风的神经细胞膜上的谷氨酸NMDA型受体会被过度活化,钠离子、钙离子大量进入神经细胞,膜电压发生变化并以正反馈的方式引发更多的钙离子进入,导致一连串化学变化,结果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因此,研究离子通道的特性,对于预防及治疗人类疾病将有极大的贡献。

(1)阿格雷研究细胞膜的水通道,选择人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水与氧进出红细胞的方式都是_________,水进出红细胞受控于_______

(3)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中涉及的几种离子,在静息的神经细胞内其浓度高于细胞外的是_____。脑中风患者神经细胞内外电位最终表现为____________。若要研发一种控制中风的药物,它的作用机理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 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

5、

版《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码:0220002 学分:3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上机:0,其他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经济学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李鹏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以现代社会组织为客体,研究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本课程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管理学的基本前提,包括管理基本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第二部分,管理过程,包括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活动。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熟悉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认识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理解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具备一定的环境分析、组织设计、沟通协调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基本管理问题;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以及,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对管理学的体系、架构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掌握决策和计划制定、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塑造、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有效激励和控制等内容,并能够利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具体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学时:6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管理的含义,把握管理的职能与性质,掌握管理理论的变迁。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理解:管理的含义与本质,管理职能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角色,管理者所具备的三大技能; 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3.本章教学重点: 管理的定义、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要求。 4.本章教学难点: 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二)管理者的技能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二)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三)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四)欧文的人事管理 (五)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六)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组织管理理论 二、行为管理理论 (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内部整理资料)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我国民法调整对象 根据《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不互相隶属,地位平等,能各自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一)民事主体资格平等 (二)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 (三)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时候,应本着善意和诚实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 具体表现: (1)不为欺诈行为 (2)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 (3)不得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 (4)正当竞争,反对垄断 (5)尊重社会利益,不得滥用权利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 (1)诚实信用为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准则 (2)诚实信用原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 (3)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在于授予法院自由裁量权 诚实信用的功能 (1)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解释合同 (3)解释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 几个问题: (1)能否以诚实信用原则修改现行法律规定 (2)禁止“向一般性条款逃避” (3)类推适用优先 (4)优于判例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有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特点 (1)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而非物质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2)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3)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4)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817管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本管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企业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组织文化,管理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计划的实施,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与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内容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必要性,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2.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3.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4.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方法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二)管理前提与本质 1.管理伦理 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伦理和行为的具体体现。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3.管理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理论、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三)计划 1.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计划的类型及编制过程。 2.战略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的概念,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3.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四)组织 1.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集权与分权。 2.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 3.组织力量的整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 (五)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主要是论述) 领导的性质与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2.激励 激励性质,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3.沟通 组织中的沟通,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六)控制 1.控制与控制过程 控制的原理,控制的要求与过程。 2.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成本控制。 (七)创新 1.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2.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3.企业组织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的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二、考试要求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1)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 (2)理解管理的必要性; (3)熟悉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4)掌握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李华伟 审核人:王宏兰 编撰日期:2008-9-1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管理知识,认识管理的作用,激发从事管理工作的兴趣;其二,通过方法的教授和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管理实践问题。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按照管理的原理、方法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 本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管理方法的领会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准确地掌握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特点;系统地了解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各项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掌握计划、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中常用的方法;系统了解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对其的管理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管理系统 教学内容:管理与管理系统、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素质要求、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形态分类、掌握影响管理环境的因素、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机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管理的含义与实质,理解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明确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涵。清楚管理者的分类,能区分谁是管理者,理解管理者的素质培养,了解管理系统构成及其要素。清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管理机制含义,内容和一般的管理方法,掌握管理环境的分类。 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管理的职能及其内容,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内容。 一般掌握:管理者的分类,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 难点: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的清晰、明确认识,管理系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第二章管理思想 教学内容: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进、现代管理原理、组织文化。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有代表性的重点理论;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原理与原则;掌握组织文化的功能与组织文化的建设。 重点掌握:掌握“人本管理”、“组织再造”、“学习型组织”等现代管理思想

整理资料的方法

Word,PDF,PPT,TXT之间的转换方法(好东西,以后整理课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把PPT转WORD形式的方法 1.利用"大纲"视图打开PPT演示文稿,单击"大纲",在左侧"幻灯片/大纲”任务窗格的“大纲”选项卡里单击一下鼠标,按"Ctrl+A"组合健全选内容,然后使用"Ctrl+C"组合键或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粘贴到Word里。 提示:这种方法会把原来幻灯片中的行标、各种符号原封不动的复制下来。 2.利用"发送"功能巧转换打开要转换的PPT幻灯片,单击"文件"→"发送"→"MicrosoftWord"菜单命令。然后选择"只使用大纲"单选按钮并单击"确定"按钮,等一会就发现整篇PPT文档在一个Word文档里被打开。 提示:在转换后会发现Word有很多空行。在Word里用替换功能全部删除空行可按"Ctrl+H"打开"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里输入"^p^p",在"替换为"里输入"^p",多单击几次"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可在英文状态下用"Shift+6"键来输入。)3.利用"另存为"直接转换打开需要转换的幻灯片,点击"文件"→"另存为",然后在"保存类型"列表框里选择存为"rtf"格式。现在用Word打开刚刚保存的rtf文件,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即可实现转换。4.PPTConverttoDOC软件转换PPTConverttoDOC是绿色软,解压后直接运行,在运行之前请将Word和PPT程序都关闭。选中要转换的PPT文件,直接拖曳到"PPTConverttoDOC"程序里。单击工具软件里的"开始"按钮即可转换,转换结束后程序自动退出。 提示:如果选中"转换时加分隔标志",则会在转换好的word文档中显示当前内容在原幻灯片的哪一页。转换完成后即可自动新建一个Word文档,显示该PPT文件中的所有文字。ps: 第四种慎用,百度上很多所谓的那个软件都是有病毒的,毒性不小,一般的杀毒软件查不出~~ 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 二、把PDF转换成Word的方法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是编辑PDF的软件。 用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打开他另存为WORD试试看。 或者用ScanSoft PDF Converte,安装完成后不须任何设置,它会自动整合到Word中。当我们在Word中点击“打开”菜单时,在“打开”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可以看到“PDF”选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Word直接打开PDF文档了! ScanSoft PDF Converter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它们统一成Word格式。由于Word在打开 PDF文档时,会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因此打开速度会较一般的文件慢。打开时会显示PDF Converter转换进度。转换完毕后可以看到,文档中的文字格式、版面设计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格和图片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可以轻松进行编辑。 除了能够在Word中直接打开PDF文档外,右击PDF文档,在弹出菜单中选择“Open PDF in Word”命令也可打开该文件。另外,它还会在Outlook中加入一个工具按钮,如果收到的电子邮件附件中有PDF文档,就可以直接点击该按钮将它转换成Word文件。 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索到PDF格式的文件,同样可以通过右键菜单的相关命令直接在Word中打开它。 三、Word转换成PPT的方法

《管理学考试大纲》word版

考试大纲: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及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技能结构;掌握管理的职能、性质和管理学的特点,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管理者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及管理学的特点等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管理职能 2、管理性质 四、管理系统 五、管理学 1、管理学含义 2、管理学的特点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何谓管理者?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且是文化。”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学习目标及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明确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对管理的贡献,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的管理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科学管理理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等内容。 一、管理的历史背景 二、传统管理理论(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一)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古典组织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 1、人际关系学说阶段(霍桑试验) 2、现代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 (三)定量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今) 1、管理过程理论 2、系统理论 3、权变理论 4、决策理论 5、其它理论派别 四、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全球化 2、劳动力多元化 3、创业精神 4、电子商务

5、管理创新与弹性 6、质量管理 7、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 8、工作场所精神境界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理论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就每个阶段加以简单说明。 2、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 [学习目标与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外约束力量——组织文化(内部约束)与管理环境(外部约束)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程度及方式,理解组织文化与环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重点是组织文化与环境的内含及其对管理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一、管理万能论与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维度 2、组织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3、强文化与弱文化 4、文化的来源及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三、管理环境 1、外部环境的定义 2、外部环境的分类 3、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 四、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大纲整理

大纲整理 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问题:对“教育现象、事实、规律说”分析;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理性主义、实证主义、文化、实用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科学性问题:理性主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分析哲学、马克思主义视角;本土化问题;实践性问题 3.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学记》、《理想国》、柏拉图“认识就是回忆”、《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学前教育、双语教育、《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该书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尔》卢梭、《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四阶段(该书被西方认为是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方法;孔子“有教无类”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4.思考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发挥教育的整体影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终身教育、教育公平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现阶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的定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起影响作用的人(教师);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学生);教育者向受教者传授的知识技能等的总和;教育者将教学内容作用于受教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和条件的总和 3.正规教育(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现实空间)、虚拟教育(互联网虚拟平台)、社会教育(学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学校教育(学校)基本涵义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网络媒介的关系

《管理学》考试大纲

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 《管理学》考试大纲 (2010年修订)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管理学》考试是行政管理专业科学硕士招生而设置的专业大类考试,其指导思想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对象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对管理实践热点及管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几种相关的道德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决策 第六章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篇组织第九章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第十章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管理学教学大纲 (1)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管理学Management 二、课程编号: 06000060/06000082/06139040/06255042/06287041/06352041 06000051/06137040/06145040/06195042 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经济学 六、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的其他各专业 七、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做法。 2、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用来分析和认识说明管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和案例。 3、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一定的计算方法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4、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说明: 管理学是管理类学科及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各管理类的分支学科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管理学是建立在经济学、数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管理学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坚实的经济学、数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结构。 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故在教学中应适度安排一些实训或实习的内容穿插其间。 基本上述原因,管理学课程在计划安排和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几点: 1、课程教学安排应在第三、四学期,即二年级的本科时段。此时,学生已基本学完经济学、数学等公共基础课,而专业课程尚未开始。 2、教学中应适度运用案例教学或安排学生实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学的感性认识。

3、管理学的开设课时为51学时。 相对于管理学的丰富、庞大内容而言,51个计划课时显得太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同时考虑到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结构,管理学中有些内容,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已在有些专业成为专门的课程,故在教学中,凡可能与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一般少讲或不讲。 4、本大纲作为教学、考试的依据。 为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创造性,本大纲的规定是粗线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遵循本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可灵活发挥,甚至可超出大纲的内容,讲课的章节顺序也可灵活调整,但考试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统一命题,统一阅卷。 5、本大纲所依据的教材为美国学者斯蒂芬·P· 为将国外最先进的管理研究成果与中国自己的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本大纲在所指定的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一部分反映中国管理特色的内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注意研究国内管理学方面的经典教材。 九、该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及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技能结构;掌握管理的职能、性质和管理学的特点,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管理者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及管理学的特点等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技能

项目现场管理资料大纲

项目现场管理资料大纲 第一部分:工程前期文件材料 1.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3. 计划任务书及批复 4. 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申报文件 5. 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批复文件和年度计划项目表 6. 征地、拆迁等审批文件(包括拆迁、补偿等文件) 7. 选址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 8. 规划定点文件(包括建筑红线图和道路红线图) 9. 工程方案审批(附方案图)文件 10. 建筑设计的环保、消防、防疫、人防、市政等审批文件 11. 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 1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3.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1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15. 承发包合同或施工合同、协议书、招标、投标、决标、中标等文件 16. 设计合同、勘察合同 17. 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大纲、监理实施细则 18.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 19. 与工程有关的会议文件(贯穿全过程) 20.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第二部分: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材料

1. 工程概况表 2. 工程竣工总结 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鲁JJ—076.1和鲁JJ—076.2) 5.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6.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核查记录 7. 无使用功能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目标责任书 8. 工程质量保修书 9. 各专项(环保、消防、防疫等)验收认可文件及空气监测、结构抽检等 10.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备—2) 11.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备—1) 12. 决算书及审计文件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文件材料 一、建筑与结构工程 1. 图纸会审 2. 设计变更 3. 施工组织设计 4. 开工报告 5. 技术交底 6. 施工日志 7. 原材料(成品)合格证、备案证、试(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832管理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考试科目代码:[832] 一、考试要求 考生应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从管理学的视角或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一些经济现象或管理问题。 考生考试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试卷要求闭卷笔试,成绩90分及格。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含义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属性;管理学及其特点。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概述。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理论概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管理 道德与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个体道德的影响因素;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义务;不同社会责任观的特点;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第三章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含义,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的性质与分类;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实施的方法(目标管理及滚动计划法)。 第二节企业愿景与战略性计划 企业战略愿景;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性计划选择等。 第三节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风险型决

策问题的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 第四章组织工作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工作 组织的含义;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工作的特点及步骤。 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的层次设计;组织结构的部门设计;组织结构的职权设计。 第三节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计划;员工选聘;员工绩效评估;员工培训。 第四节组织变革与创新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类型;组织变革的动因及目标;组织变革的过程及其管理。创新及其内容。 第五节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含义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内容;组织文化的塑造。 第五章领导工作 第一届领导与领导工作 领导的含义,领导工作的含义;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构成。 第二节沟通 沟通的含义;人与人沟通的特殊性;沟通的类别;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第三节激励 激励的含义及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组织中的人性假设;激励需要理论、激励过程理论等激励理论。 第四节领导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等领导理论。 第六章控制工作 第一节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 一般控制论中的控制(即一般控制)的含义,管理控制(即控制工作)的含义,两者的异同点;控制工作的分类;控制工作的步骤;有效控制的特征。 第二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预算控制、生产控制、财务控制方法、综合控制方法。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管理学大纲

管理学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是我校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30% 案例分析约20% 论述题约30% (四)参考书目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特性、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的重要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五、管理伦理 管理伦理的几种观点、管理伦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改善管理伦理的途径、伦理行为的体现、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六、决策与计划 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 决策的主要方法; 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过程、战略性计划、企业资源规划、计划的实施。 七、组织 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 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 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八、领导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对人的关系和对任务的关心、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 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 沟通的含义和作用:沟通的特点、沟通过程、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倾听的作用。 九、控制 控制的含义、步骤及其重要性; 控制的类型:各种控制的内容、方法和优缺点等; 控制的有效前提和要求 控制的过程:制订标准、衡量绩效和采取行动; 控制的方法:财务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等; 管理信息系统。 十、创新 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 十一、综合分析能力 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结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见2006年管理学试题

哲学大纲整理

哲学大纲整理2016.12 第一单元哲学 一、哲学概念 1、哲学的起源:【人类】实践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自然、社会、思维 ·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哲学与时代精神 ·(一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决定(这个时代的)哲学 ·符合其所处时代的哲学就是其时代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哲学的作用(功能) ①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因为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一切哲学不能避免、必须回答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是可知论) 2、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阴阳、五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是一台机器/原子是物质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王阳明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理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产生的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基本特征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正确的)与革命性(可指导人们的)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69管理学考试大纲

869管理学考试大纲 1.考试目的 《管理学》作为全日制管理类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的专业考试课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进行管理学领域深入学习和学术研究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考试性质和范围 本考试旨在考查应试者在管理学领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和应用能力。考试范围包括管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管理职能等方面的理论和综合运用技能。 3.考试基本要求 管理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该能够: 初步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重点了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理论和技能。 熟悉管理学基本职能范围内的相关知识,理解管理学基本假设,掌握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正确评价组织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准确把握管理学发展趋势,了解情景嵌入式的管理学热点问题。 4.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和主观试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相结合,基础知识测试和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答题时间180分钟。 5.考试内容(知识点) 《管理学》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综合应用、理论前沿等四部分。总分为150分。各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基本概念:管理学、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管理学基本假设、管理学发展历史、管理学前沿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 题型:名词解释题 (2)管理理论:计划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组织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领导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控制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发展历史与前沿等方面的

管理学原理大纲汇总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大纲 2008年第四版 周三多主编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含义 答: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管理职能的基本活动中。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任何组织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 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丁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 还有精神需要,因此,社会与人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

5、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6、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7、管理活动即强调目的乂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的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即“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 情”。 其他: ⑴管理目的:管理是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 ⑵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种职业; ⑶管理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⑷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5)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 2、管理的职能 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最基本智能。 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另外,他们必须制定一个支配和协调它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 从而能够实现工

2017年-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大纲资料整理

2017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 一、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知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念与功能。 1)性质: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2)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

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Management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学习者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中外早期管理的思想,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近代社会管理,现代管理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五)管理的属性 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着作:《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人事

(完整word版)管理学大纲(整理)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1)必须是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2)有一致的目标。(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三)管理的任务、职能、层次。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蒋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五大职能。组织中管理分为上层主管、中层主管和基层主管。(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五)管理者的角色。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把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分三类:(1)管理一个组织(2)管理管理者(3)管理工人和工作。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1)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2)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三节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二、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三、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第四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一、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铀有贡献责任的人 按管理层次划分: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 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1、综合管理者2、职能管理者 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1、直线管理人员2、参谋人员 二、管理者的素质 (一)管理者的基本素质:1、政治与文化素质。2、基本业务素质。3、身心素质 (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如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一线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包括观察人、人际交往等。3、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如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战略性的,长远的重大问题处理能力等。 高导管理者尤其需要概念技能,所处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要求越高。 (三)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创新素质:1、创新意识2、创新精神3、创新思维4、创新能力。 第五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 四项试验:搬运生铁块,铁揪实验,最基本的是工时试验,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配备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