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课标细化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课标细化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标准细化

第二师八一中学:赵显如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本单元的地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的联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和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组成。其中,第一课有两个框,第二课有三个框。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

○知道责任的来源。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了解那些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社会的人的事迹。

能力目标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能够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那些对自己、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那些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

○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从个人的成长,人际之间的交往,到社会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责任。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我们能否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它能催生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由此获得尽责的喜悦和满足感。在培养责任意识方面,中学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责任”的概念模糊。有的同学把责任只看作是对成人、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似乎与青少年没有关系;有的同学对责任范围的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责任,其他的都不是责任。

二是一些同学不能全面认识到承担责任既会有回报但也会付出代价,在承担责任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而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就垂头丧气、后悔不已。同时,面对责任有些同学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如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三是对承担责任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对他人的无私奉献要么认为理所当然,熟视无睹,要么持怀疑或嘲笑的态度。

四是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勇于承认错误、自我检讨的勇气,这是衡量中学生自我意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束,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个体的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拥有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是意味着负有责任。每一个人

只有在履行责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自由。例如,我们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自由地在马路上来往。但不少学生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忘却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过失或犯了错误时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

因此,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责任,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课程标准的依据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责任的含义;②知道责任的来源;③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④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⑤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⑥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⑦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⑧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②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③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②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③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④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⑤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⑥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关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在集体中团结他人。

○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能力目标

○具有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能力。

○具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能力。

○具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具有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能力。

○具有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我是集体的一员”的归属感。

○具有关爱集体、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怀。

○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2.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于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发展、

适应社会、服务祖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不甚了了,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逃避责任。例如,家里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让父母包办,却觉得理所当然;在学校,遵守学校纪律、维护班级良好班风、团结同学、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等,都是对自己负责的内在要求,但是,个别同学将之视为学校强加的负担;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认真履行的责任,但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认为社会上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等等。

一些同学比较在意同学、教师、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对集体和社会要求甚多,却不想甚至从不认真地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全面把握一个人的自尊、良好的自我感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切实履行责任之间的关系。

(2)课程标准的依据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内容结构和整体教学建议

1.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设计了三框内容,即“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主要说明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一员,人人负有

关爱集体的责任。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主要说明两层意思:一是公民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二是要树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主要说明中学生应当信守承诺,勇于承认错误以及承担因过错带来的责任,努力做一个自觉承担责任的现代公民。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

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2.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要把履行各种职责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自己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难点:自觉承担责任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一、本单元的地位

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在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日渐增长,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既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们国家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压力,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处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就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解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参加祖国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建设,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

可以看出,这一单元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图说国情与国策”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组成。其中,第三课设三框,第四课设四框,第五课设两框。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一、本课需要关注的内容

1、我国的基本国情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国家的根本任务

5、民族制度及实现祖国的和平和统一

通过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国家的根本任务(重点)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需要关注的内容

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祖国的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重点和难点)

2、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难点)

3、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重点)

4、科学发展观(重点和难点)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①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③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④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②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③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②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③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一、本单元的地位

中学生要自觉地肩负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融入社会,就要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社会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领域。要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社会,就要具体了解在我们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

的行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就有必要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性质和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要求;还应该清楚,社会主义社会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自觉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和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组成。其中,第六课设三个框,第七课设三个框,第八课设两个框。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3)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

(1)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教学难点: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公民享有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能力目标:初具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政治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

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教学难点: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的内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辨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涌动。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统一性。

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能力目标: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难点: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②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③了解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④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能力目标:

①具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

②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根本任务以及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培养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自觉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使命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用“四有”标准衡量自己。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学习内容,旨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还要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