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知识问答大全

金融学知识问答大全

金融学知识问答大全
金融学知识问答大全

1.什么是货币本位制度?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不同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金属货币和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或本币。

国家对本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做出如下规定:

(1)国家赋予本币无限法偿的能力。

(2)本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国家规定流通中本币的最大磨损程度,称铸币的“磨损公差”。

(二)四阶段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2.什么是“劣币逐良币”规律?“劣币逐良币”规律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如何表现的?(一)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必然造成货币流通混乱。

(二)因为纸币是不能被融化的,但是价值高的纸币流通性不如价值低的纸币,所以,价值高的纸币一般被储蓄起来存入银行。

3、如何区分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表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而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不同,信用货币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的流通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进行流通,在政府动荡、经济恶化的条件下,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流通范围就会缩小或完全被排斥在流通之外。因此,发行者信用状况直接影响信用货币的稳定与否。

4、信用的发展到目前阶段大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分述之

信用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

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但没有具体化为信用工具。如仅凭口头承诺将来偿还商品或货币的借贷活动,虽然发生了信用的的授受,但没有任何的书面凭证,是尚未工具化的信用。

2.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

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而且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但这些信用工具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因而资金依然呆滞或沉淀。

3.流动化的信用阶段。

是指借贷活动已发生,并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但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使资金可以灵活运用,此阶段是信用发展的较高级阶段。

4.电子化、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

是在计算机网络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里,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的出现,使得货币的存储、给付、交换和转移用过网络的传输来完成,与此同时也必须同步传递各种相关信息,信息本身就代表了借贷双方的的一种信用行为。电子化、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是

信用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在一国的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

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何联系与区别?

商业信用是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信用,包括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等信用活动。

从联系看,

①商业信用始终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

②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这是因为:第一,从历史上看,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第二,从银行信用本身看,也有大量的业务仍然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

③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互促进的,并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区别来看: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而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载体主要是闲置的货币资本,而不是商品资本;

(3)银行信用具有广泛可接受性。

6、什么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如何影响市场利率?

(一)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只要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就可以了解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P58

(二)

7、古典利率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什么?古典利率理论有何特点?

(一)“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实物利率理论。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人提出(二)⑴基本特点是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和投资自动的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的就业水平⑵“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即认为储蓄数量和投资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而与收入无关。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决定均衡利率。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他变量。⑶“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的利率理论,即储蓄是由“实间的偏好”、“人性不耐”的实际因素决定,投资侧由资本边际生产力等实际因素决定的。利率与货币的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⑷“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的方法,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P67

8、现代利率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什么?以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利率理论有何特点?

(一)20世纪30年代

(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完全是货币的利率决定理论。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他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即货币供求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动,再由利率的变动改变意愿投资支出,从而改变GNP水平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一种存量理论,即认为利率是由某一实点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

9、金融市场发生学与金融市场学有何区别?简述金融市场的发生过程。

10、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区别是什么?

答: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1)融资期限上的差别: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往往在一年以上甚至无限期。而货币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短,基本在一年一下,长作为货币的替代品。

(2)融资目的不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主要用于企业创建,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生产等等。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建设性项目的投资和平衡财政收支。而货币市场所融通的资金多用于满足工商企业的短期,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

(3)融资风险程度不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偿还期长,流动性较低,价格变动幅度较大,风险较高。而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期限短,流动性高,价格发生剧烈变动的可能性低,风险相对较小。

(4)市场参与者不同。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及家庭部门,需求者主要是工商企业和政府。而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资金需求者主要是政府和商业银行。

(5)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远远大于货币市场。

1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信用创造职能有何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指的是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功能。

(二)信用创造功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货币流通的费用。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存款构成了社会货币总量的大部分。通过贷款创造出存款这种货币,不需要花费开采、铸造、印刷、运送、保管的一系列费用,只需要在银行账面上记载一笔数字即可,一次,他是最廉价的货币。这样,既节约了流通费用,又提供了经济发展中需要增加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P177 12、备用信用证和商业信用证有何区别?

在商业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第一手的付款责任,只要收款人提供合格的单据,银行就必须按合同履行支付义务;而在备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与受益人并不发生支付关系,只有在客户未能履行其付款义务时,银行才代替客户履行。P194

13、预期收入理论是在什么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是在商业贷款理论和可转换性理论的基础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

(二)认为无论是短期商业贷款,还是可转让资产,其贷款偿还或证券的变现都是以将来的收入作为基础的。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长,仍可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放款期限短,仍有不能收回或者坏账的风险。P198

14、什么是准中央银行制度?是分析其利弊

(一)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二)

15、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是什么?

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相对独立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中央银行与政府密切配合,受政府的监督和指导,而不是凌驾于政府之上或独立于政府之外;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政府机构体系中不同于一般行政部门,它具有金融调节方面的独立性。P223

16、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区别与联系(不会写)

金融监管当局的含义: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与管理权的政府机构,是金融业监督和管理的主体。

17、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具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一)金融监管当局是政府的组织机构体系的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和公共性特征。(二)

18、如何理解货币需求概念?

在经济学中,所谓“需求”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货币需求也是如此。

与对一般商品的需求一样,货币需求也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必经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19、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有何区别?

⑴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还具有价值储藏的职能。⑵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的角度,剑桥式方程式是从微观的角度。⑶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相联系,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形式保有资材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总之在剑桥理论中,个人持有“嗜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它强调想要(want to)持有,而不是必须(have to)持有,这是剑桥理论与费雪理论之间的基本区别。

20、根据凯恩斯的分析,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哪三大动机?与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相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何特别之处?

(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二)费雪和剑桥学派都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其特殊性乃在于货币是资产中独一无二的、可以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凯恩斯也把“交易动机”列为一种重要的,但决不是引起货币需求的唯一因素。他假定,个人的与个人总和的交易水平,和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因此“交易需求”货币量依赖于收入水平。人们会为了谨慎起见而持有些现金,以防万一他们不能迅速使其他资产兑现时的需要,他把这称为持有货币的“预防动机”,并指出持这类动机的货币需求大部分也依赖于收入水平。

21、试述供给概念及其双重属性(不确定)

货币供给的概念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动态的货币供给,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业务活动向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提供货币的整个过程。静态的货币供给则是指银行体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通过货币乘数的增加或减少而形成的货币量,即一定时点的货币存量。

22、简述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多;货币乘数越小,则货币供给量也就越少。

23、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货币需求公式:

Md/p= ?(Y/P, r);货币均衡要求M s =M d

Ms/p= ?(Y/P, r);

如果我们假定M s 和P是已知的,那么,货币能否均衡就取决于国民收入Y和利率r这两个重要条件。

(一)国民收入Y等于国民支出,没有超额分配现象

(二)要有一个均衡的利率水平

所谓均衡的利率水平,是指在货币供给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

在均衡利率水平的约束下,货币需求有比较显著的利率弹性。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

24、简述IS-LM分析的基本思路

收入—支出模型IS曲线告诉我们,一旦我们知道了利率水平,那么也就可以知道均衡收入水平;反之亦然。而我们要完成的IS—LM模型则要求确定实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即收入和利率必须同时确定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线索在于,人们不仅要决定现期商品和劳务的流通、消费数量、投资数量等等,还要决定存量及如何保持他们的财富。

25、什么是通货膨胀?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需要掌握哪些要点?

(一)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二)第一,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在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而不是一次的、暂时性的上涨。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26、通常用哪些指标衡量通货膨胀,试述之

(一)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的程度多以物价上涨幅度表示,而物价上涨幅度即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则通过物价指数来反映。通常使用的是以下几种:

(1)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物价指数,用以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从生产进入流通时价格变动的情况。

(2)零售价格指数。是根据商品的零售价格编制的指数,反映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情况。(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叫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中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所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比率。

(三)货币购买力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实际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货币购买力小于1,说明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发生;货币购买力指数越小,通货膨胀越严重。

27、通货膨胀的的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第一情况是政府财政出现赤字,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来弥补,由此引发通货膨胀。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税”把家庭和企业持有的一部分货币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

政府部门,即通过通货膨胀把部分私人储蓄变成政府的额外收入来扩大投资。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一过政府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时,往往采取直接压制消费的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或者直接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强制压缩消费基金,将个人储蓄转化为政府储蓄,从而形成强制储蓄。

28、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个目标?

(一)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它是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中介或桥梁,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P371 (二)1、相关性。就是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密切相关。2、可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有关资料,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3、可控性。是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要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也就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该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节。4.抗干扰性。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较低。5.适应性。指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P373

29、简述三大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

30、国际收支大概念及内涵是什么?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31、试述大卫·休谟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的经济背景、假设前提和基本思路。P431

(一)19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基于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提出国际收支理论,是最早成形的国际收支理论

(二)(1)各国都以黄金表示其货币价值

(2)各国黄金应自由地流入或流出

(3)各国银行券或纸币的发行应受黄金准备数量的限制

(三)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储备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减少降低国内物价水平,使本国商品更有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国际收支逆差消失为止。顺差时,将出现相反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