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同志,三代党的领导人,都号召和要求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反复教育全党同志一定要注意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然而,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区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假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个问题,从三代领导人的言论中,可以看到,他们都明确地回答了。

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就是“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上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实际问题的科学

理论。毛泽东说:“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能不能就算是有了理论家呢?不能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我们所要的理

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J这就是毛泽东所主张和所认为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疑,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也都是这样主张和认为的。

然而,怎样判定和区分真马克思主义、真马克思主义者和假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提出:看是不是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南”,又要

坚决地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质言之,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是区分真马克思主义、真马克思主义者和假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

为什么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

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

义的分水岭?原因在于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是同实际紧密相连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把自己看作封闭的绝对真理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任何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基本原因。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申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后,江泽民同志在山西考察党的建设工作时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如果静止不变,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教条。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很大变

化。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境界,许多问题没有本本可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中求得解答。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观点方法,它教导人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地观察和处理问题。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l2]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

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

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指导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也是根据这种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同样,邓小平也是根据这种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条主义者不懂得这个道理,违背这个道理,只知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他们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责任,因而在实际中只能碰壁和失败。

马克思主义又是行动的指南,离开马克思主义就要迷失方向,因此必须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

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道理所在。” 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人宣称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等等,这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无知妄说,其实质就是否认或背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南”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人,不仅不能给革命和建设指出明确和正确的方向,自己也一个接一个地变作向隅而泣的可怜虫。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老祖宗不能丢啊!”l4J不论对于思想认识来说,还是对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说,这都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真理。

马克思主义既要求不要把它当作僵死

的教条,又要求把它当作不可须臾离开的指南。亦即江泽民同志所说的“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的“基本要求”。显然,只有把这“两个基本要求”密切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尊重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

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这种密切结合的生动表现。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反复表明,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不能胜利,而有了马克思主义,若不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革命也不能胜利。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和伟大领袖,就在于他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并从中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一农村

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当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推

进中国革命时,“左”倾教条主义者攻击什么“山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而事实和结果却正是毛泽东“在山沟里”开辟了中国

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也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毛泽东所说的“活的

马克思主义”,即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遵循它,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和发展,违背它,革命和建设就遭受挫折和失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拨乱反正,首先就是恢复和发扬这一根本指导原则。邓小平提出和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活生生的真正马克思主义。对于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始终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理论,又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光辉胜利。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支派。它的代表是阿尔杜塞。他扬言要用纯科学去排除马克思主义中主观的意识形态要素,要用结构主义的结构分析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它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为了搞清楚“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哲学家对“结构”的说法并不相同,一般是指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相关的成分组成的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受历史、社会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结构的质变,它只有结构内部排列组合的变化。人们要认识错综复杂的现象,就必须认识它的结构,但这种认识是不能依靠经验概括实现的,而只有从事物的横断面去找一些稳定的“模式”来研究。结构是先验的,是人的心灵的无意识的能力所投射在现象上面的。 阿尔杜塞提出读马克思的原著,只有采取“对症解读法”,才能“制定”和“加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他认为马克思学说中出现的各种概念都是经过乔装打扮的,人们通过原义的表面是不可能看到那种无意识的和隐藏的结构。他主张透过字里行间(“表层结构”)发掘隐藏在文字中的东西(“深层结构”),这样才能把问题的本质“从深处拖出来”。 他否认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理论看成是自行衍生的系统或结构。既然理论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它就不受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变化的影响。理论本身可以产生新理论,因此马克思的理论是由黑格尔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产生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纯粹理论”研究活动的产物。这种“理论实践”,必然导至否认理论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必然导至把理论与实践完全分割开来。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 阿尔杜塞还认为,只有通过纯理论研究产生的理论才是科学的,至于那种按照“政治利益”需要而创立的理论是与科学对立的、虚构的“意识形态”。从这种观点出发,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只有到了后期,即马克思开始与政治利益“决裂”,从事社会结构分析的《资本论》问世,这才产生科学理论。这里,他不仅肢解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而且把工人运动中的政治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完全对立起来。这显然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阿尔杜塞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元决定论,而提出多元决定论。他断言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阶级对立决定了的,而且有上层建筑方面的许多矛盾决定的。所有这些矛盾都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主次的区别。他的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叫做结构的辩证法,是完全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特别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社会发展是结构的自动变化,社会的构成与变化是一种宿命的过程。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状况,看成是社会结构的必然表现。还把一切上层建筑都纳入国家范畴之中。为了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作用,他把意识形态也说成是国家机构。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一个阶级的工具,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是不能用压迫的方式去解决的。因此,阿尔杜塞的那一套理论,实际上是极左思潮的反映,是用结构主义来反对马克思主义。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 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为科学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 基础及其发展动力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急剧变革的社会 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认识到社 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相对的和有 条件的。这为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答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基础。 2.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暴露。 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近代无产阶级。 4.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思想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主观条件: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理解)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大致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事物 的本源归结于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它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将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事物的本源归结于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的特点。 ②旧唯物主义没有坚持“全面,发展,矛盾”的方法看问题,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 法看问题。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矛 盾”的方法看问题。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电路分析》 试题(A )卷(闭)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 中。(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4分) 1.如图1所示,现以{1,3,5}支路集合为树,则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是 答( ) A. {1,4,6 } B. { 1,2,4,5} C. {1,3,5,6} D. { 2,3,4,6 } 2. 图2所示 RLC 串联电路,若(复)阻抗?∠=010Z Ω,则正弦信号源u 的角频率为 答 ( ) A. 100rad/s B. 1000rad/s C. 410rad/s D. 610rad/s 3. 电路如图3所示,t =0时开关断开,则t ≥0时,8Ω电阻的电流i 为 答 ( ) A. 29e A -t B. --29e A t 图3 C. --49e A t D. 49e A -t 4. 图4所示耦合电感,已知M=10-3H ,i (t )=10sin(100t)A,则电压u (t )为 图1 图2 μF 10 =C L =0.1H

答( ) A. cos (100t)V B.-cos (100t)V C. 0.1sin (100t)V D.-0.1sin (100t)V ? ? ? M u +- 图4 5. 图5所示电路中, 5 A 电流源提供的功率为 答( ) A. -87.5 W ; B. 17.5 W ; C. 75 W ; D. 87.5 W 。 图5 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干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2分) 1、如图6所示, 若元件A 电压U A =-5 V , 吸收功率P A =-30 mW ; 元件B 的电流 I B =2 m A , 吸收功率P B .=08 W; 元件C 电压U C =3 V, 电流I C =-2 A; 则I A =____A; U B =___ V; 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_____W 。 2.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 方程,可列 图 6 C U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首先我们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阐述自一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国内因素一随着一战的结束,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其一,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其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科学、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一切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其三,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加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和深入。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也有利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古代中国人就有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似之处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足安定而言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原因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 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即有利的“世界大气候”。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使他们把眼光投向苏俄,投向马克思主义。 其三,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因素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由上所述可见自一战以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国内的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国际条件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些因素是第二位的,它们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条件才能起作用。

博士生导论资料:(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研读文献: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2卷)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2卷)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 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 毛泽东谈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研究参考: 1、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 2、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 3、张耀灿、王贵明、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 4、郭大俊: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的一个误解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 2006年02月13日 自马恩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作分门别类的理解和研究,有绝对化的倾向,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很大进步,应该充分肯定。但是主要缺点依然如旧,表现为:第一,依然受苏联模式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按照三个组成部分或更多组成部分,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第二,依然受苏联模式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主要局限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领导人的言论进行理论上的论证,缺少理论工作者自己独立的见解。 列宁的见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但不能绝对化 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这是列宁于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的,列宁一生也就这么明确讲过一次。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理论家从未这样明确划分过。列宁的独到见解和体会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的分门别类理解和研究,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绝对化,从而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苏联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70年代又加上科学共产主义。在大学生中也按照三个组成部分开设三门课程,另外加上苏共党史这一门课。我国至今还是在大学生中开设马克思主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大 众 文 艺 143 南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 第68-72页 [3]《中国画学著作考录》 谢巍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8年7月版[4]《世说新语》刘义庆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艺文类聚》欧阳询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版 [6]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 编撰 中华书局 1958年12月版. [7]《〈文心雕龙〉讲录二种》 见《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 陈引驰 编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版[8]同[7] [9]《文心雕龙注》刘勰 著 范文澜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版 [10]《文选》萧统 编 中华书局 1977年版 [11]《艺文类聚》为“魏陈思王”而《太平御览》则无“魏”字。分别见《艺文类聚》欧阳询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版 及《太平御览》 中华书局 1960年2月版.[12]同[6][13]同[10] [14] 《〈古画品录〉点校注译》 载《陈传席文集》第一卷 陈传席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关内容的解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经典著作之后,才真正知道了一点“什么是共产主义”,真正懂得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及方法。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描绘 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共产主义,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产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随着基础即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其他们发展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 读到这些美好的描绘,使我们对未来社会充满憧憬和向往,加上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坚定了我们追求理想的信心。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伟大的事业需要先进的理论来作指导,今天的时代已不再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处的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原理、基本判断,就是要认真仔细精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从中吸取养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具体的情况下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境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利用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运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上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世纪料到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应吸收和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所用,一切科技革命的成果,均可吸收他们的有利成分。现阶段,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我们也应吸收他们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民主等方面的某些见解和政策措施,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用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继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就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上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的地位,经过努力探索,我们有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要多读读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的论述,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的内部矛盾,认真解决好人民所关心的利益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注释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P291——29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建国. 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十七大纪实与文件汇编[M]. 北京: 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7.10. 作者简介 苗国厚 (1984.11— ) 男,山东单县人,重庆交通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苗国厚1 石加友2 (重庆交通大学 400074) 文史哲

大学电路期末考试题

1.下列关于电路中参考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 A.参考方向是为了计算电路的方便而假定的方向。 B.参考方向一定与实际方向相反。 C.参考方向一定与实际方向一致。 D.若某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则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也一致。 2.电路如图1所示,则图中I的电流大小为 ( ) A.0 A B. 0.5 A C. A D. 1.5 A 3.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等效电阻R ab为 ( ) A.3 Ω B. 4 Ω C. 5 Ω D. 6 Ω 4.电路如图3所示,m与n点的电位差为 ( ) A. 1 0 V B. 1 1 V C. 1 2 V D. 1 3 V 5.已知函数波形如图4所示,则用单位阶跃函数描述正确的为( )。 A.2

B. 2 C. 2 D. 2 6.已知正弦量,则该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可以表示为 ( )。 A.5 B. 5 C. 5 D. 7.已知如图5所示的某单一元件电压、电流分别为,, 则该元件为( )。 A.电压源 B. 电阻 C. 电感 D. 电容 二、填空题

1.电路如图6所示,则端口ab的开路电压大小为。 2. 电路如图7所示,则端口的等效阻抗R eq的大小为。 4.一只额定功率为40W的日光灯接到 110V,50Hz的交流电上,其等效 电路如图9所示。测得电路上的电流为 A,则该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 5.已知某函数f(t)=3+4, 则该函数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后的象函数为。 6. 电路如图10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t=0时开关断开,则) 为。 8.耦合电感电路如图12所示,该端口的等效电感大小为。 三、分析计算题 (10分) 电路如图14所示,通过分析和计算求:(1) U x的大小;(2)受控源的功率; (3) 受控源实际上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心得 从我记事以来,“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就经常出现在我的耳边。从最初的陌生好奇到略知皮毛再到今天对他的系统学习,我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正像邓小平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诞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进入大学,我有幸被选为积极分子参加了院党课以及校党课的学习。在各类党课的学习中,我发现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来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我还了解了马克思本人,对他的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越发的敬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1841年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以后,就自觉地站在了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对“劳动产生了宫殿,但是给工人产生了棚舍”的现状作了有力的鞭挞,对“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充满了信心。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共产主义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我国的解放,发展和将来该走的路其实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个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即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的我明白了,只有好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 读书笔记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首先,我想说非常感谢老师能够让我们去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籍。因为在大学里面,现在能够静下来读书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尤其是在崇尚快速阅读的今天。于电子书籍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忽视了纸质的书籍,导致书卷气变成了电子气。而老师则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尽情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尤其是接受我们这种扛旗专业的学者们独特思想的熏陶,而我阅读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书籍。 其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法上,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马克思主义文章经典,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放在首位的。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迷茫和模糊现象。针对此情,我们就应该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正确对待学生的合理诉求,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在阐述我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之前我想谈一谈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马克思之后,之后代表了未来,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也坚信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一定会更加美好。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安葬仪式上说: “马克思一生作出两项伟大的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是‘科学巨匠’,但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的的成就,那么外国学者如何看待马克思了?这本《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英国的学者戴维·麦克莱伦同意也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书《卡尔·马克思传》。《卡尔·马克思传》一书中就谈到了在马克思去世以后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提出了在当今世界上依然影响最大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以百万人用它来表达自己对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作为反抗的工具,马克思对宗教的描述给很多从中看到自己使命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在

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知识介绍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 作者:思念淡然若水 定义: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涵盖广泛的哲学思潮。它涉及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在马克思主义中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简介: 1.先驱: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 他在20世纪初反对青年语法学家派的观点时,提出了语言是一个体系,也就是先验结构的理论,他把同时性的语言研究和历时性的语言研究区别开来,特别强调同时性研究的重要性。他的语言结构理论成为了结构主义的最初模式。 2.随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把语言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观点也对 结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3.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的社会学家莱维.施特劳斯用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方 法来研究社会学问题,特别是用于原始部落社会中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意识的研究。他认为结构主义的中心课题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 在他看来,社会关系只是一些经验的材料,要了解这些经验对象,就要选择足矣认识这些经验材料的模型或模式,然后通过这些模式去理解社会结构;理解了社会结构就抓住了社会关系的本质,就认识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他用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方法揭示了“结构”的四个特征: A.结构展示了一个系统,它由几个成分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 引起其它成分的变化; B.对于任何一给定的模式都应有可能排列出从同一类型的一组模式中产生 的一个转换系; C.如果一种或数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上述特性使它能预测模式如何反应; D.模式应由使一切被观察到的事实都成为可直接理解的方式组成; 莱维.施特劳斯的影响:使结构主义哲学成了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第二大部分重点阐述) 4.到了阿尔图塞(法共党员)时,他试图用结构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 5.在结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后结构主义(代表:巴尔特,德里达)和 发生学结构主义(代表:皮亚杰),这两种不同倾向的产生是由于前期结构主义理论不能把同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而引起的。(如果感兴趣,可自行了解)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成立,至今已走过89年的旅程。89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伟大胜利。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那么为什么中国早期的先进分子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之道呢? 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先进分子认知、赞同乃至最终确定能够解救中国绝非幸至,有其不得不为的原因! 一、实践的选择。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斗争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国门洞开,先进分子深感国将不国,自那时即开始寻求强国富民之道。早期的尝试是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然而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经济、教育等以图自强,“戊戌变法”的改良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满清政府,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再加之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使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明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此时的中国急需一种新思想、新革命道路的出现,以解答先进分子心中疑惑,带领中国走出革命低谷。而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正为我们送来了社会主义,为处于彷徨中的先进分子以启示:资本主义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先进分子开始去真正接触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先进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是在先进分子深感辛亥革命未能撼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大众的统治而发起的,早期实质仍是宣扬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思想,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然而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仅限于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范围。直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的篇章。特别是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开始真切的看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特别是在经过了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谈谈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则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再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然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世界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诞生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都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能在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天然的一致性,类同的道德价值取向、积极进去精神、哲学基础、社会理想使它最容易为中国人民和社会发展所认可和接受。当然,除却文化上的相融性,在现实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体现出了巨大的对具体国情的针对性。它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善于学习、善于借鉴,不断地求教于新生活、新实践和新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不断经受挫折后所做出的深思熟虑的选择。 多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我国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国也在社会大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想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 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 (b )图1-2 (c )图1-3 I U U I U I U =-I R 图 1图 2 图 3U =-I R U =I R + + + 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 2 (b )2 (c ) 8 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I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4 (b )5 (c )6 U R + U I S S + A B 4 Ω4 Ω 6 Ω 8 Ω 1 Ω . . . 图1-4 图1-5 图1-6

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 (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6 (b )7 (c )9 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则等效电阻R 为( a )。 (a )3 (b )4 (c )6 9Ω 9Ω 9Ω 3Ω 9Ω A B . . . . R R R R R 图9、在图1-9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b )。 (a )8和4 (b )11和6 (c )11和4 10、在图1-10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 I G ,需列出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分别为( b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 + - +- R R R R R I U 1 2 3 4 G G S . . .. + 图1-9 图1-10 11、图1-11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10V ,I S =1A ,当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 将(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