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pdf版)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pdf版)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pdf版)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pdf版)

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技站

茶叶是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茶叶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是促进茶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无性系茶树良种与群体种的区别

无性系良种目前主要采取短穗扦插繁殖,由于采用茶树枝条繁育而成,故称之无性系茶树良种。群体品种是采用种子直播或种子育苗移栽建园,其种子形成是经过开花、受精、结实,故称为有性繁殖。其区别是:(1)无性系良种是人们按照选种要求从群体品种中选育而成,或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性状比较一致。其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表现较一致,如植株高矮、芽叶颜色、发芽整齐度、内含有效成份等比较一致。而群体种则完全不同,它是一个混合群体,植株间差异很大,如发芽有早有迟,芽叶有大有小,叶色有深有浅,芽色有紫有绿等,是提高名优茶品质的制约因素;(2)无性系良种根系是以侧根为主,少量侧根可入土较深代替主根的作用,但深度有限,一般在50厘米以内。而群体种直播,主、侧根分明,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米以上,侧根也很发达,因而其抗旱性远比无性系茶苗强的多;(3)无性系茶园成园快,投产早。茶苗定植时苗高至少20厘米以上,经过两年定型修剪,一般可以轻采养蓬,开始有部分收益。而群体种茶园从出苗算起,一般要四至五年才可轻采养蓬;(4)无性系茶苗生长周期比种子繁殖茶苗要短。一般无性系茶园,其高产期一般在20~30年,而种子繁殖建园生长期较长。

二、无性系茶树良种的优势

1、可以按照不同茶类选择适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以绿茶为例,扁形名优茶要求芽头肥壮,对茸毛多少不甚讲究;多毫条状名优茶,则要求条索紧细、茸毛披露;针形名茶,则要求条索细紧,挺直如针。因此,没有适宜的茶树品种,就不可能有高

档名茶。名优茶的共同特点是:大小一致,形状一致,色泽一致,内质优良。群体品种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而无性系良种就具有优势。

2、可以按照发芽迟早不同,选择合理品种结构,有利错开劳动力需求过分集中,有利合理安排生产。无性系良种发芽可分特早生、早生等,如平阳特早在浙江平阳2月下旬至3月初即可达到一芽一叶初展,一般早生种也在3月上中旬,晚生种则要到3月下旬以后。如果能做到合理搭配,就可以缓解高峰期的劳动力紧张状况。

3、可以为机采创造条件,降低采摘成本。无性系良种茶园,只要管理的好,采摘面整齐,大宗茶完全可以实行机械采摘,能大大提高采茶工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4、效益高,一般定植后第三年亩产达50公斤,茶叶品质好,售价高,效益好。一亩良种园相当于3亩常规园。

三、我市适宜发展的几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简介

汉中市茶树良种引进选育早在1987年已起步,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优良品种26个,经过品比中试和对生产园的观察,从中筛选出了适宜汉中发展的几个优良品种即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乌牛早、翠峰、舒茶早、浙农117、浙农139。各地发展茶园,应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质合理引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良种良法的配套。

龙井长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早生、优质、抗寒、抗病虫的适制绿茶新品种,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1994年通过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植株适中,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平,叶身平,叶缘微波,叶质硬度中等。春梢黄绿色,茸毛中等,芽叶狭长背卷,芽长约1.9cm。育芽力较强,持嫩性强,春茶发芽早,适制扁形绿名茶,外形挺秀尖削,色泽翠绿,香气清高,似兰花香,滋味鲜醇。制作大宗绿茶,品质亦优。抗寒性和适应性均强。扦插繁殖力强。

由于树姿直立,宜双行双株栽植。适时进行定型修剪。及时防治小绿叶蝉。

平阳特早是1989年秋在浙江平阳县海拔528米的大坪山

被发现,从当地群体中经过单株选育而成。

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身稍内折,叶质厚软。芽叶绿色,茸毛较多,节间短。不开花。芽叶生长整齐,持嫩性强,春茶发芽特早,在浙江平阳一般1月中旬萌发,2月下旬至3月初一芽一叶初展。表现产量高、采制早、上市也早。抗逆性强,适应性强,适制性广,无性繁育能力强,无生殖生长,单产高,品质优。适制多种名茶。外形挺直尖削,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品质优良。投产茶园年前不宜修剪,春茶结束后修剪。要注意“倒春寒”。在山区应选择向阳坡地,并在秋、冬季增施有机肥,提高抗寒力。注意小绿叶蝉和叶枯病的防治。

乌牛早由浙江省永嘉县茶农在乌牛岭下经单株选育而成。

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叶绿色,有光泽,椭圆或卵圆形,茸毛中等,叶面微隆起。芽叶较肥壮,。在杭州地区3月中旬发芽,3月下旬达一芽一叶。育芽力和持嫩性强。抗旱、抗寒性强,结实少,单产高。适制扁形绿茶,品质良好。

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早施催芽肥。

翠峰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

小乔木形,中叶类,中芽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较大。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肉较厚,叶面稍内折,叶缘波状。春芽萌发期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较大,育芽力较强。芽叶较肥壮,色翠绿,茸毛多。较耐寒、旱,适应性较广。扦插成活率高。适制绿茶。制炒青和银峰绿茶,条索细紧、绿润、有毫,香高、味鲜,汤色嫩绿清澈,叶底明亮。苗期生长较缓慢,栽培时应增施肥料,加强苗期管理。产量表现高,12年生茶园亩产干茶可达300公斤。

舒茶早1996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是安徽省政府2002年度重点推广的首选茶树良种。

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开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质厚

较软,叶面隆起,叶身背卷,叶缘波状。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好,育芽力强,发芽整齐,长势旺,产量高,1997-2001年全国区试期间,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高37.19-138.1%。春茶一芽二叶氨基酸3.8%,茶多酚21.6%,咖啡碱4.1%,适制绿茶,具兰茶香、抗寒性、适应性均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推广。

栽培技术要点:因该品种发芽早、长势旺、产量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壤,宜宽行条植,春季催芽肥应适当提前施用,定型修剪当年一次,翌年春茶前、夏茶后各一次,其它均按常规无性系品种栽培管理。

浙农117、浙农139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1963---1995年培育,2002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科技鉴定,同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茶树良种。在浙江省新昌县镜岭镇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目前,浙江、山东、江西、重庆、陕西汉中、甘肃陇南已引种。

浙农117小乔木、中叶类、特早生、无性系、二倍体。特点:抗“倒春寒”。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高,分枝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绿色,茸毛中等。芽叶生育力强,春茶萌发期早,一芽一叶期在2月中下旬,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上旬。芽头肥壮、色泽好,采摘方便,季节较早,抗旱、抗寒性好,抗“倒春寒”和晚霜危害。适制高档扁形绿茶,生产期较长,夏秋季还宜制优质扁形名优绿茶。(引种观测点:南郑县法镇)茶叶品质优良,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3.4%,茶多酚24.5%,儿茶素总量16.0%,咖啡碱4.0%。制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香高鲜,味鲜醇爽口。名茶外形、内质均较好。与对照福鼎大白相比,产量高,亩产200公斤,增产34.78%,一芽二叶茶多酚含量比对照高3.3%,氨基酸低0.4%,儿茶素品质指数明显高于福鼎大白。

栽培和加工技术要点:双行双株条枝,大行距×小行距×窝距为1.5米×0.4米×0.33米,每窝栽两株,间距3—4厘米,每亩栽6000株。茶园立地条件要选择阳面排水好的,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采制中要及时勤采,鲜叶摊青要适度长些,青锅时火温稍高,煇锅必须炒得干燥。

浙农139小乔木、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二倍体。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叶身平,叶尖急尖。芽叶深绿色,茸毛多。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生长期长,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春茶一芽一叶干样含氨基酸3.6%,茶多酚28.6%,咖啡碱4.9%。适制绿茶,色泽翠绿显毫,香气高鲜,滋味鲜醇,品质优良。抗旱、抗寒性均强,扦插繁殖力强。

特点:

1、春茶萌发期早,在浙江新昌春茶开采期3月15日,比乌牛早迟3天,比福鼎大白早5天。

2、制茶品质优,加工绿茶品质超过福鼎大白,尤其是香气和滋味表现突出,品质特征表现为:外形显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持久具花香,滋味鲜醇有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3、鲜叶产量高。经5年产量鉴定,比福鼎大白增产27.1%,差异显著。

4、抗逆性强,抗寒力与福鼎大白相当,抗病虫害略弱于福鼎大白。

四、茶树短穗扦插无心土育苗技术

茶树良种繁育方法较多,目前,主要采用短穗扦插技术。该技术需要在苗床畦面上铺粒径1厘米以下,厚度4厘米左右的红黄壤心土(即生土),心土微生物少,可避免短穗剪口腐烂和杂草丛生,但费工、费时。随着育苗规模的扩大,生土资源日渐紧张,季节性用工矛盾也更加突出。我市茶叶科技人员和广大茶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用杀菌剂消毒土壤,用芽前除草剂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举攻克了生土资源紧张和用工矛盾,总结了一套茶树短穗扦插无心土育苗技术。我市推广应用该项技术近五年,面积累计600亩,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7000多万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以我市秋季短穗扦插为例,做以介绍,供广大育苗户参考。

1、选地。选地尤为重要,选地质量高,省工、省时,扦插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育苗地一般要求较高,地势应高燥,地

下水位低,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临近交通干线。忌阴浸、低湿、低洼、阴面等处,周围无高大树木、高坎、房舍遮挡,四周无狗、鸡、鸭等家禽家畜等践踏危害。土层深厚,有机质高,结构良好,通透,保水、保肥的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较好,前茬忌蔬菜和烤烟。我市育苗地大部分为水稻田,效果也较好。

2、深翻施肥除杂草。在育苗前半月至一月,捡尽杂草、枯枝落叶,带出苗地焚烧。苗地上均匀撒施肥料,每亩用2000—3000公斤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沼渣或200公斤油饼,配以三元素高浓度复合肥25公斤。复合肥选用不含氯型,氮:磷:钾为2:1:1,有机肥避免含微生物、细菌等。深翻一遍,深30厘米左右,将肥料全部埋在地下,一边深翻,一边捡尽杂草根、茎。如果是水稻田,应打破犁底层。苗地一翻两耙,打碎土块,平整地面,耙平、耙细。

3、开沟做畦。切断地表径流,根据地势、土质和地下水位,挖好边沟和中沟等排水沟,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地势高燥的田块,开沟可浅一点,水稻田开沟要深一些,开沟以20厘米深,30厘米宽为宜。秋季扦插,畦向以东西向为好,以降低冬季寒潮侵袭和早春风害。畦宽1.0米—1.2米,长度25米以内,过长中部易积水,畦面过宽扦插和日常管理不便,过窄则土地利用率不高。畦高,以利茶苗根系生长为宜,缓坡地8厘米—10厘米,平地15厘米—20厘米。畦沟兼做作业步道和灌水渠,以人能正常步行作业为原则,过宽,土地利用率低,过窄,不便作业,畦沟宽以40厘米为宜。畦面用木板刮平压实,平整细碎呈鱼脊梁形,以利排水。畦面洒水,一次洒透,做到土壤上实下松。

4、喷洒除草剂和杀菌剂。这是无心土育苗技术与传统育苗技术的不同之处,也是无心土育苗技术的关键点和技术创新点。

无心土育苗技术可节约大量红黄壤生土资源、劳力和工时,它采用芽前除草剂和杀菌剂处理畦面土壤,以避免杂草丛生和微生物、细菌侵染短穗剪口,达到消毒杀菌、除杂草的作用,从而取代了铺生土。芽前除草剂选用已草胺或丁草胺,亩用120–150ml,兑水6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湿畦面,让农药在畦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畦面干后,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湿畦面,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农药处理过的畦面,不能践踏,保持自然形状,以免破坏农药膜。

5、适时短穗扦插。我市秋季扦插比较好,在八月中旬初秋时节至九月下旬秋分时节最佳。扦插宜早不宜迟,务必在九月底前结束。扦插越早,短穗剪口当年就能愈合,形成新根,扦插越晚,土壤温度下降越快,冬季来临前,短穗剪口还未愈合,影响发根,扦插太早,初秋常有高温伏旱,浇水工作量大,应适时扦插。剪取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当年抽发的夏梢,一个饱满腋芽一片叶,长3—4厘米,顺叶片方向下剪,成45℃斜角,上下剪口光滑平行,上端剪口距腋芽3—4毫米,剪成短穗,即剪即插。扦插密度要适宜,以插后不裸露土地为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抑制杂草萌发,还可降低土表水分蒸发,减少浇水工作量。每亩扦插22—24万个短穗,最多不超过25万个,来年可出圃至少15万株茶苗。扦插行距,中小叶种7—10厘米,株距以相邻叶片紧挨而不重叠为宜,约3—5厘米左右,叶片顺风向阳,略有倾斜,扦插深度以叶柄稍微露出地面、叶片不沾土为宜。插完一行,应立即顺行向用手指稍稍压紧,使短穗与土紧密结合,避免风吹晃动,影响生根,之后再洒水浇透。洒水要缓,力求均匀,不能冲击叶片,更不能践起泥土。

6、搭棚遮荫。短穗扦插后,最怕烈日暴晒,为了减少地表和短穗叶片水分蒸发,苗圃要采取遮荫措施。目前主要采用小拱

棚,小拱不宜太平缓,以避免冬季雨雪积压塌棚。用2米左右长的光滑竹片弯成小拱,每50厘米一拱,拱顶与畦面相距50—70厘米左右。一边扦插,一边遮荫。根据天气情况适当遮荫,遮荫过度,影响光照,降低土温,不利短穗剪口愈合生根,遮荫不足,叶片失水太快,枯萎落叶,短穗上剪口干枯。经实践,采用遮光率为70%的遮荫网覆盖较为合适,到第二年春季撤去。

7、苗圃管理。三分扦插,七分管理,主要工作是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防治。扦插初期,插穗无根,重点是浇水,保持畦面湿润,此时段的管理,极为重要,直接关系扦插的成败。浇水要勤,但一次不能过多,否则,土壤湿度大,影响土壤透气性,不利于剪口愈合和发根,甚至短穗发臭腐烂。浇水不足,叶片失水枯萎,短穗树皮干枯萎缩。一般扦插后,半个月内,除雨天外,每天浇水,使土壤畦面全部湿润即可。之后的几个月,数天浇一次水,以畦面不干燥为宜。十月中下旬,剪口基本愈合,发出新根,可一周浇一次水,阴雨天不浇水。浇水直接洒在遮荫网上,可起缓冲作用。在浇水的同时,还应做好排水除湿准备,秋季,我市常有秋霖天气,秋雨绵绵,此时,应以排水为主,畦面湿度过大时,还应将遮荫网四周揭起,通风透气排湿。霜降过后,浇透一次水,在遮荫网上盖上塑料簿膜,四周用土压实,以利保温、保湿和防止早春风害。冬季不揭遮荫网,一是可以为薄膜作支撑,使薄膜不易破损,二是在气温较低时能有效地阻止棚内暖空气与外界冷空气的交换,黑色遮荫网又能有效吸收热量,从而提高棚内温度和湿度,三是棚内的杂草见不到阳光,杂草较嫩,便于拔草。冬季雨雪期间,经常检查,防止雨雪压塌拱棚,早春,防止风揭薄膜,造成风害。

翌年开春后,主要是除草、施肥,促进茶苗生根和发芽,抽发新梢。翌年3月开始人工除草,气温回升稳定在10℃以上时,

要逐渐揭去薄膜和遮荫网,让茶苗逐渐接受阳光,俗称“练苗”。“练苗”15–20天,具体方法是:午间盖膜,早晚揭膜,即上午11时至下午4时盖膜,选择阴雨天全部接膜,让其接受阳光,促进生长。在新根未普遍形成而茶苗有一芽三叶以上时,只能叶面喷肥,不能根际施肥。用0.5%的尿素均匀喷湿叶面和叶背,15–20天喷一次。每次喷施应在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晴天中午和雨天不宜喷施。当茶苗根系普遍形成,大约在春末夏初,可首次根际追肥,初期浓度要淡,以后随苗木长大,由低到高,防止烧苗。此时期,根际施肥和叶面喷肥可交替进行。复合肥兑水浇肥,浓度0.5–1%,每月一次。秋季茶苗长成,可与阴天直接撒施尿素,每亩每次5–6斤,撒施后,适当喷水,将苗上积肥冲入地下。后期管理除了施肥外,还应注意干旱和病虫害发生,干旱时应浇水或漫灌。茶苗封行后,由于密度大,通风透气不好,在低温、多雨条件下,茶苗芽叶易感染茶芽枯病、茶圆赤星病、茶饼病等病害,应结合叶面喷肥进行病虫防治。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在发生前和发生后各喷一次,以上农药可交替使用。当茶苗长到30厘米以上时,及时打顶采摘,采去一芽一叶,再叶面喷施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一次,促使新梢木质化。

扦插育苗,三分扦插,七分管理,管理是扦插苗成活的关键,应重在管理,但也不能忽视苗地选择、防旱排涝、插穗的剪取等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影响到扦插的成败和效益,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使扦插育苗取得成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建立

1、精心选址。无性系良种茶园应按照无公害茶园的基本要求,选择生态条件相对优越,降水相对比较多,大气、土壤、水

质无污染的地区建园。背风向阳,避免风口、山顶和谷底,土质以沙壤土为好,沙土和粘土均不适宜。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茶园要有灌溉条件,水源充足,土地平坦或稍有坡度(15°以下)。适度规模,成片,周边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微域气候好,极端恶劣天气发生概率低,为害时间短。

2、搞好规划。要按照园林化的要求,对道路、防风林、作业区、排灌水沟渠进行统一规划。作业区面积一般控制在5—7亩,相互间要留步行道(宽60—70cm)。园外一侧要设主道,可通行小型农业机械(宽120—150cm)。迎风面要设计防风林,林带宽至少3米以上。临近茶园的一边应栽植灌木,靠近茶园的地方可种植矮秆农作物,避免大树紧邻茶树。排水不良的土地,可每隔4行(宽6米)开一排水沟,排水好的土地可每隔6行开一排水沟,边沟(主排水沟)应比茶行间排水沟深20—30cm。灌溉应尽量采用喷灌或滴灌,引流自灌,可以节约用水。育苗地也可进行沟灌,但必须土地平整,排灌方便。茶园水源不足地方,应建立储水池,平时收集雨水、溪水。

3、整地。利用旱地和水田建园都要先进行深耕,深度20cm,并进行平整。茶行走向以南北向为好。行距(指中心距)150cm,茶行应尽量延长成为直线,与主干道垂直。茶行开沟深耕施肥,沟宽50cm,深40cm,沟底施有机肥,每亩用腐熟圈肥2000-2500公斤,腐熟油饼150-200公斤(加磷肥20公斤),底肥上垫土,土块一定要打碎。开种植沟时,沟底和两侧壁避免做成光滑的平面,这样将切断土壤毛细管,沟底先回添表土,然后将有机肥与其余表土混合回添。整地应提早进行,让土壤自然回落。茶行土面应与行间大体水平,有利抗旱保墒。

4、定植。采用双行双株条植,即在已确定的大行距(150cm)中心线两侧各向外延长20cm,以此作为两小行行距(40cm)。小行株距33cm,每丛定植2株,大约每亩需6000株苗。定植时期为10-11月上旬为好,次年应在2月下旬至3月初,做到茶苗随到随栽,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栽完应进行假植。栽植技术要求是,随开沟随栽,沟宽深应大于根系。一手扶茶苗,一手向沟内填土,至茶苗入土三分之一多时,用手向上轻提茶苗使根系舒展,填土一半时用手压实土壤,扶正茶苗再继续填土至原入土高度,再用

手压实土壤,表面撒一层薄松土覆盖,根颈应稍露出地面。栽后浇一次定根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双株栽植时苗与苗之间应保持3—4cm距离,防止互相紧靠在一起,影响茶苗生长。

5、水肥管理。苗期管理以提高成活率,促进加速成园为重点。首先要保证不干旱,晴天干旱情况下7天左右浇水一次,不太干旱10天左右一次。浇水间隔期随着定植时间的延长,在40天后可适当延至半月浇水一次。到第二年5、6月以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但遇干旱浇水保苗仍不可缺少。近年来广大茶农积极探索,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茶行内一次浇足水,再全封闭覆盖,其次是合理施肥,第二年6月底以前最好不施肥,7月以后在土墒较好的情况下,可施尿素液(3%)或稀薄农家肥,但不宜直接施在茶苗上。也可将菜籽饼加水和少量人粪尿封闭发酵7天左右,再装袋暴晒7天左右,然后用水泡一段时间,利用泡后澄清的肥水喷施叶面,余下的肥渣施入茶园中。有沼气池的茶农,可将沼液对水浇树或沼液过滤澄清对水喷施,沼渣直接施入茶园。秋冬季9—10月,增施农家肥或有机复合肥作基肥,每亩1000公斤或100公斤,离茶行20厘米开沟施入,盖土。全年氮磷钾配比为:1—3龄2:1:1,4龄以上茶园3:1:1,其中磷钾肥主要以基肥形式施入。茶树缓苗后,前三年可隔年开沟是一次基肥,但每年必须施三次追肥,开沟条施,肥料以有机肥和无公害化肥为主,配合使用磷、钾肥。用量全年亩用纯氮量和N、P、K三要素比例分别为:2龄1.5至2.5公斤,1:1:1;3至4龄,3.0至4.0公斤,2:1:1;5至6龄,5.0至6.0公斤,3:1:1。时间和方法。根施至少两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施入全年用量的60%;第二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全年用量的40%。方法2至3龄在距茶树根际部10厘米处开沟穴施,4龄以上在树冠外缘垂直地面处开沟撒施。沟深10~15厘米,施后立即复土。

6、修剪。秋栽,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次年2月底至3月初,离地面15cm 剪去以上部分;第二次定型修剪是在第一次修剪高度上提高15cm ;第三次定型修剪是在第二次修剪基础上再提高15-20cm ,这次要进行弧形轻修剪。三次修剪,茶蓬高度已经达到45-50cm ,5龄后即可达到60-70cm ,幅宽可达到80-90cm 。以后可在每年春茶结束后进行轻修剪,这样可以提早5-7天采茶,名优茶产量可增加14%左右。

7、间作。合理间作既能增加当年的经济收入,也有利于茶苗生长。新栽茶园为减轻夏季强烈光照对茶苗造成的伤害,可在大行中部种植一行玉米,窝距50厘米,每窝一株。如秋冬可间作胡豆、蔬菜,早春可间作地膜洋芋、花生、黄豆等矮杆作物,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间作要合理,不可太靠近茶苗,更不可耕作时损伤茶苗。生长满一年以上的茶苗,原则上园内不套作物,如确有必要可套种少量低杆蔬菜和豆类,但只允许套种一行。间作物植株至少离茶苗20cm 以上。

8、补栽。在定植时预留10%的茶进行假植,以利及时补栽。补栽时间在10月上中旬,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补栽品种应与原品种相同,补栽时应随挖随栽并多带土、少伤根保证成活。

9、病虫防治。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危害,要按照无公害茶植保技术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尽量减少茶园病虫基数,防止大量传播。

附无性系茶苗国家标准(摘录)无性系中小叶品种苗木质量指标级别苗龄苗高/cm 茎粗Φ/mm 侧根数/根

品种纯度/(%)一足龄≥30≥3.0≥3

100一足龄≥20≥2≥2100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茶树种植管理

茶树管理 茶树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环境条件是指茶树有机体的代谢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的生态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地形条件。 (一)气候条件(1)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2)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3)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 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二) 土壤条件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米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技术 行间铺草有机茶园行间铺草,每亩每年不要少于1000公斤。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增加土层蓄水量,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具有抗旱保墒、增温防冻的作用。 精耕细作、勤除杂草一般春茶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深约10厘米,并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再次浅耕削草。秋、冬季要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深20-30厘米,把覆盖草料深埋土中。深耕时采用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一、浅耕一般来说,茶园耕作深度不到15厘米的都叫浅耕。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春耕、夏锄、秋锄和冬耕。春耕和冬耕以松土为主。耕作深度春耕10厘米左右,冬耕10厘米~15厘米。夏锄和秋锄以除草为主,锄草次数常因杂草生长不同而有一定差别。锄草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新开辟茶园的第一年,为了避免带动茶籽和茶苗,距茶苗30厘米以内的杂草宜趁雨后用手连根拔除,30厘米以外的照常进行浅耕,待茶苗长大后可用手锄除草。秋后就可全面浅耕。 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茶园行间空隙大,容易生长杂草。为了减少杂草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浅耕时期,次数的安排常在追肥之前进行一次。夏秋季杂草多,浅耕后要将杂草铺在地面晒干或耙出园外,堆积一处制成堆肥,特别在多雨季节更要注意 二、深耕成年茶园过去已深垦过的,如土壤疏松可不再深耕。若土壤很粘重,在尽量减少伤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宽度深耕30厘米左右,以后不再深耕。深耕时期,北方茶区宜在8月~9月,长江中、下游茶区宜在9月~10月,华南茶区还可适当推迟。 3.衰老茶园通常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离开茶根30厘米进行50厘米深耕。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 2.成年茶园过去已深垦过的,如土壤疏松可不再深耕。若土壤很粘重,在尽量减少伤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宽度深耕30厘米左右,以后不再深耕。深耕时期,北方茶区宜在8月~9月,长江中、下游茶区宜在9月~10月,华南茶区还可适当推迟。 3.衰老茶园通常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离开茶根30厘米进行50厘米深耕。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 一、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水分的存在及其代谢对茶树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据研究茶树生长适宜的环境水分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整个植株死亡。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重点是茶园灌溉和茶园排水。茶园灌溉可采用自流灌溉、喷灌和滴灌,灌溉水源要未受污染、PH指标呈弱酸性,严禁使用地下水直接灌溉(因为地下水与表土温差大)。山区茶园最好能利用水源与茶园的落差,安装滴灌系统,既可节约水源、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不破坏土壤结构。 茶树怕涝,在新建无公害茶园时还应设置好茶园的排水系统。结合道路网的规划,把沟、渠、池及泵房等水利设施统一安排,要沟渠相通,渠池相连。暴雨后检查茶园是否有积水现象,及时开沟排水。同时根据当地土壤特点,进一步做好排湿排水工作。在茶园管理中结合土壤耕作、茶园铺草、合理间作等增强土壤的保水性能,也是茶园水分管理的关键。 二、无公害茶园土壤管理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气、热都依赖土壤供给,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无公害茶叶,必须特别重视茶园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指茶园覆盖和茶园耕作。在茶园中广泛种植绿肥,就地埋青,同时采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提高茶叶保土保水保温能力,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覆盖物应为无污染源、不含农药残留及病虫害的作物秸杆,未结种子的杂草等。严禁在无公害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除草剂,严禁向茶园倾倒公共垃圾等。 茶园耕作分为浅耕和深耕。一般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结合茶园追肥进行浅耕,浅耕可改变土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清除杂草,浅耕深度不超过15cm。在秋茶结束后,结合茶园秋季施基肥进行深耕,进一步加速耕作层土壤熟化,深度为25cm左右。在不适宜种茶地区开辟茶园,还应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PH值至4.5-6.5。

香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7880707.html, 香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作者:兰百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02期 1.原料准备 (1)木材切片:将含水量在20%1~I-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x20毫米的碎片。 (2)原料粉碎: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碎机或饲料粉碎机 中(筛孔为2毫米左右的特制铁筛),加工成粉料。 2.培养料配制 (1)培养配比:主料如木屑、蔗渣等占78%,麦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1%,另 加过磷酸钙0.5%,尿素0.2-0.3%。硫酸镁0.1-0.2%,50%多菌灵0.1%,主料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2)配制方法: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干拌。可溶性物质如糖、尿素、硫酸镁、多菌灵等,应 溶化水中,然后加入干料充分拌匀,含水量掌握55%左右。 3.装料 用直径15厘米,长50厘米聚乙烯筒形塑料袋装料。手工装料要逐层压实,上下松紧一致,手捏不凹入。原料切片、粉碎、拌料、装袋等均可采用机械化,速度快、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 4.灭菌 装料后将袋口扎紧,烛火烧融密封,搬入常压灶中,逐层叠好,密闭升火,至100%后保持10小时,闷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5.接种 将经灭菌的料袋趁势搬人接种室,按“井”字式架叠冷却,关闭门窗,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2-3小时,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时,用直径2厘米的锥形小木棒打接种穴,穴深2厘米,每袋4-6穴,采用单面或双面接种。接种以三人配合操作,边打穴、边接种、边架叠,要求菌种与穴口密合,不留空隙。 6.养菌

《茶树种植技术》试卷

《茶树种植技术》试卷 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 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下面属于重修剪最主要作用的是:() A. 培养骨干枝 B.提升茶树树势 C. 控制树冠高度和平整度 D. 调节生产枝密度和粗壮程度 2、下面属于台刈的操作方式的是:() A. 在一级骨干枝离地10公分处剪去以上部分 B.剪去二级骨干枝以上部分 C. 在离地12-15公分以上剪去主干枝条 D. 剪去四级骨干枝以上的生产枝 3、关于长白蚧寄生茶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长白蚧吸附在茶树嫩梢上吸收嫩叶上的汁液危害茶树 B.以成虫危害茶树最为恶劣 C. 茶树毁灭性害虫 D. 可以施用石硫合剂配合封园进行 4、下面关于蓟马危害茶树说法正确的是:() A. 吸附在茶树嫩梢上吸收嫩叶上的汁液危害茶树 B.以成虫和若虫危害茶树枝干 C. 茶树毁灭性害虫 D. 可以施用石硫合剂配合封园进行 5、下面属于病虫草害农业防治措施的是:() A. 诱杀 B.深耕 C. 喷农药 D. 培养天敌 6、下面属于物理防治病虫草害措施的是:() A. 诱杀 B.深耕 C. 喷农药 D. 培养天敌 7、下面农药类型在茶园中禁止使用的是:() A. 植物源农药 B.生物源农药 C. 矿物源农药 D. 乐果 8、关于鲜叶采摘对茶树生育的影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摘可以改变茶芽的萌发轮次 B.采摘可以改变植株各部分的生长比例 C.一定程度的采摘能促使茶树开花和结果 D. 采摘改变了茶树的物质积累 9、关于鲜叶采摘标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幼嫩采摘的对象一般是芽头或一芽一、二叶初展 B.适中采是指当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C.要做名优绿茶一般都应采用幼嫩采 D. 粗采指当枝梢充分成熟,大约有十叶时才开始采摘 10、关于茶树合理采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摘应因树制宜,从新梢上采下的芽叶,须符合某一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 B.采摘不能兼顾不同等级或者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

芒果种植与管理技术

芒果种植与管理技术 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其果实果肉细致、香甜,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芒果还具有适应性广,速生易长,结果期长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因此享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称誉。近年来,全世界芒果种植面积逐年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上升,目前,位于葡萄、柑桔、香蕉、苹果之后,已成为世界上第5大水果。

选地建园 1、园地选择:芒果园要求土层较厚,土质不易板结、不积水,靠近水源,以利春旱时能灌水保丰收。 2、种植密度:根据气候与土壤肥力及品种不同而异,可以采用的种植规格为4米×4米、4米×5米、5米×6米等3种规格。 3、定植:每年定植时间6~8月为宜。选择阴天或晴天进行定植,植时将苗木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植穴中再回土,种袋苗时必须除去塑料袋方可种植。

果园管理 1、灌水与排水 定植后幼苗在天旱时需淋水保温。每7~10天淋水1次,保持果园土壤湿润为宜。在开花结果期需定期灌水以保证开花与果实所需水分。在雨季时对局部积水的,应及时排水。 2、中耕除草松土 果园每年要求除草4~6次,保持根圈除杂草。深秋至冬前应进行浅根圈松土。 3、覆盖 盖草能保持水分均衡土温,减少杂草滋生,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防止板结,有利于根群活动。 4、深翻改土压青、 在树冠滴水线处挖长80~150厘米,深与宽各40~50厘米的施肥沟。每条沟压入青草40~50千克,土杂肥10~20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 5、结果树施肥 ①果后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深翻改土。每株还应增施速效氮肥0.5~1千克。 ②催花肥。开花前1个月为花芽分化期施下11~12月、。一般以硫铵或尿素0.5~1千克/株。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简易手册)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一、移栽 种植方式和密度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米,株距0.33米,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米,小行距0.4米,株距0.33米,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移栽开宽3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沟底施底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每年的11月或3月前后进行移栽。新定植茶苗要注意浇水,并及时松土,有条件的可行间铺草。伏旱高温期间要遮阴。移栽当年不施化肥,旱季浇稀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 二、茶树树冠的管理塑造 (一)定型修剪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要及时定型修剪,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应在离地15cm处定剪;第2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进行第2次定型修剪;第3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档茶后进行,其高度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当年夏秋茶采取打顶养蓬,后期留叶采。以后两年均可采取春茶前多采高档茶,后期适度修剪的方法,当年新梢以养为主,采留结合,当树高达70cm左右,树幅达85cm以上才可逐步投入正常采摘。 (二)轻修剪龙井茶群体种在本地具有生长力强、分枝多、发芽密的特性,传统的栽培管理没有修剪的习惯,而是采用打顶养蓬、以采代剪、采留结合的方法培养采摘面。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的发展,根据生产茶园采摘批次多的特点,对生产茶园常采用轻修剪措施,目的是刺激茶芽萌发、平整树冠、控

制树高、便于采摘。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一般在春茶采后进行,剪去冠面3~5cm的新梢,阳坡茶园可在秋茶结束后进行,有利春茶早发和增加名优茶产量,这比传统方法要优越得多。 三、茶园施肥时期和方法: 基肥在“立冬”前施,一般都用菜饼或农家肥,每亩开沟施200~300kg,也可用三元复混肥,如“中茶1号”专用肥作基肥,每亩施75kg左右。 追肥每年施3次:第1次在“惊蛰”前后施,称催芽肥;第2次在“立夏”后施,称接力肥;第3次在“小暑”前施,称脱力肥。追肥均用速效氮肥,如每次每亩用尿素30~40kg或用硫酸铵60~80kg。 施叶面肥在采茶季节还多次用浓度为0.5%的尿素或0.3%的硫酸铵溶液喷施叶面,多数采取采1批鲜叶喷施1次,可以增产和提高茶叶品质。龙井茶区群众还有“看树、看土、看天”巧施肥的经验,遇雨天不施肥,在雨前雨后巧施肥,干旱天气掺水施薄肥。要注意的是;一是肥液浓度不能太高;二是施肥要喷施叶背面;三是夏、秋施肥晴天要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施,施肥后不到4小时下雨要进行补施。 施肥位置及深度 施肥位置: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茶园施肥要相对集中,无论是施基肥还是施追肥,条载茶园要条施,丛载茶园要按丛环施,幼龄茶园要按苗穴施。成龄采摘茶园,一般以茶蓬面边缘垂直向下沟施,未形成蓬面的幼龄茶园,施肥沟或穴要离根颈有一距离,1~2年生茶树为6~10厘米;3~4年生的茶树为10~15厘米,平地茶园一边或两边施肥,坡地茶园或梯级茶园,要在茶行的上方开沟施肥,以防肥料流失。 施肥深度:基肥要深施,成龄生产茶园一般在25~30厘米,1~2年生茶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茶树栽培技术 二、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二)适用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三)适用对象:专科 (四)学时:32 (五)教材:茶树栽培学(第四版),骆耀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茶树栽培、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掌握茶树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繁殖、?新茶园建立和低产茶茶园改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基本方法:采取课堂讲授、电化教学、实训、教学实习相结合。讲课32学时侧重讲授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了解目前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简史与概况,掌握茶树生物学基础与适生环境、品种与繁育、茶园建设与土壤管理、树冠培养、茶园安全生产、茶叶采摘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理论。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实践掌握茶树繁殖、除草、施肥、土壤管理、修剪、采摘等技能。 道德目标方面: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与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学时分配和课程内容 第一章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了解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茶区分布。 3、了解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4、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农热情,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1、茶树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山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

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关于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和山东省林地土壤状况,杨树造林地土壤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不低于~3m;土壤无或有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g/L;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大于%,全氮大于%。有效氮大于15mg/L、速效磷大于2mg/L、速效钾大于40mg/L。 二、关于密度与轮伐期 培育胶合板等大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每亩栽植17~22株,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 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亩栽植22~28株,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培育纸浆材等小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以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 三、关于苗木与栽植技术 苗木要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黑杨当年生扦插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扦插苗和2根1干平茬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毛白杨1年生炮捻苗和芽

接苗的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炮捻苗的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栽植技术的关键是降低苗木的水分消耗和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尽量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有条件的可用清水浸泡1~2天。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但I69杨、55/65杨、中菏1号、T26、T66等美洲黑杨无性系不宜秋季栽植,春季造林时应等树液流动、芽快萌动时(3月下旬至4月初)再栽植。栽植深度以深栽60cm左右为宜。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四、关于施肥和灌溉 造林前每公顷施土杂肥22500kg以上,掺入过磷酸钙750kg左右,造林后于每年的5~6月杨树生长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2次,每年每公顷施肥量折合氮~75kg(相当尿素~225kg或碳酸氢铵300~750kg)。灌溉主要在4~6月干旱季节进行,遇到严重秋旱时,也应进行灌溉,在一般降雨量年份,我省东部南部每年至少为杨树丰产林浇水2次,西部北部每年应浇水3次以上,每次每公顷灌水量450~750m3,要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如砂壤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1%)。 五、关于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枝干的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用有机磷农药注射虫孔或蘸药棉堵孔;光肩星天牛幼虫期可用有机磷农药注入虫孔或插入毒签;成虫期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有机磷农药毒杀。桑天牛主要危

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

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指导方案 一、茶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造好茶叶品种和茶园地 茶叶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福鼎大亮、福云六号等。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新建茶园是百年大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地选择茶园地是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施工设计,使其实现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创造条件。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能排能灌、集中连片的红壤、黄壤为主。茶园地确定后,开垦种植时应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则,15度以上的坡地应筑水平梯田,梯田宽不能小于165㎝,坡度大于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园,以免水土流失严重,茶树生长不良减产。茶园地不论平地或梯田都应深耕达70㎝以上。 三、种植技术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

茶树栽培简史

茶树栽培简史 一、茶树栽培简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上的产茶国,都是直接或间接将我国的茶子、茶苗传入,逐渐发展而形成产茶地。 (1)茶的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秦以前(公元前220年以前)是发现、利用茶和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 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普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虽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茶在神农时代发现以后,并逐步加以利 用。 利用茶叶的历史年限:2700+2000=4700年。 (2)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证据一:野生大茶树的发现 四川南部及东南部、贵州 云南:是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历史达 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最高的野生茶树达31.2m,是 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高茶树。

证据二: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山茶属植物现有200余种,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以云南、广西及广东横跨北回归线 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面逐渐减少。张宏达认为,山茶属植物在系统发育上的完整性和分布方面的集中性,足以说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不仅是山茶属的现代中心,也是它的起源中心。 (3)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即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阶段是茶树栽培在巴蜀地发展,并向长江中下游扩展 的时期。 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是最古老的北方茶区 长江中下游扩展,传至南方各省 发展的原因:政治—秦始皇统一中国;宗教—佛教、道教的兴起。道教视茶为养生之“仙药”。 (4)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公元581-1911年,即隋唐至清代。历史上茶叶生产的 兴盛时期。 南方—中原—边疆举国之饮。 (1)唐代:大茶园纷纷出现,种茶已成专业经营; 饮茶之风盛行。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建立了首座 “贡茶院”。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春茶前生产管理技术 春茶提早开采、提早上市,从而提高春茶产量产值,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关键,结合富阳市茶叶生产实际,春茶开采前主要抓好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冻害预防、茶厂茶机维修等工作。 1、浅耕施肥。通过浅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浅耕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浅耕时结合施春茶催芽肥,上年秋冬未施基肥的茶园,春茶催芽肥和基肥同时施入,施肥量视茶叶产量而定,一般全年亩产100公斤名优茶的茶园施用300公斤菜饼作基肥,加50公斤尿素作追肥。施肥时间:早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前施入,中、晚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至3月初施入。施肥方法:以茶园浅耕后开沟(沟深3-5厘米)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过于密集茶园,如采用抛施,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天前进行,否则易灼伤茶树叶片及肥分流失。 2、茶树修剪。为早采、多采名优茶,一般成龄茶园将春茶前修剪改为春茶后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前进行,宜早不宜迟,否则影响茶树生长。对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春茶期间要抓好茶树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础上辅以打顶,以快速培养树冠,形成平整采摘面。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离地30-35厘米处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进行,离地45-50厘米剪去,春茶辅以打顶采,一般春茶以留二叶采为好。 3、谨防春季冻害。去年3月的春雪使我市早生茶园生产受损,特别是乌牛早品种茶园损失惨重,所以防雪冻或“倒春寒”在春茶期间成为重要工作。防治办法:⑴覆盖防霜,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 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作用;铺草量每亩1500公斤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在气温0℃以上或有太阳的天气要及时揭去覆盖物。 ⑵熏烟防冻,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无雨晴朗的傍晚,点燃设置在内向、地势得当的茶园边际的草皮堆,使烟雾弥漫,减少夜间辐射散热,可有效预防晚霜对茶园危害。⑶土壤保温,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 4、茶机配置与维修。春茶前要做好茶厂机械配置、茶机维修,厂房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茶叶加工有一个清洁环境,以防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受到污染。 茶籽春播新技术 一、播种 根据不同地区,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良种,如单枞、乌龙茶等。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如3月下旬以后播种,出苗迟,降低发芽率,并影响成活。 二、催芽覆盖 春播前,将茶籽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换1次,取出沉底茶籽催芽。浮于水面的劣质茶籽淘汰掉。催芽床设在避风向阳处,床底垫湿草,上铺7~10厘米厚茶籽,再撒5厘米厚的细砂,共铺3层,每层浇水湿透,并覆盖农用薄膜。每日早晚分别掀开薄膜淋水1次。气温高至35℃时要散热换气。10~15天后,茶籽种壳开裂或有40%~50%胚根外露时,即可取出播种。这样催芽的茶籽出苗早而齐,长势好。 三、播种量 每穴播3~5粒。规格为150×30厘米的单行条播茶园,每667平方米约需7公斤茶籽,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时,黏土宜浅,砂土宜深,壤土居中。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严重影响幼苗出土率。 四、铺草 播种后行间铺草,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保温保湿,而且可防止杂草,能满足茶籽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一、园地选择 茶园宜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连片集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养分丰富、地下水位低、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间),适应机械化耕作管理、未种过木薯、红薯等荒坡地、耕地。 二、园地规划 1、茶场规划:宜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茶为主,多种经营、主体种植、生态管理、产出绿色食品的新型茶场。宜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统一安排。茶场内宜根据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科学规划好总场与分场、办公区与生活区、生产区与厂房区、商业区与文化区。 2、种植规划:坡度25度以上山地宜规划植树造林,25度以下集中连片地块宜规划建立茶园,零星地块宜规划种植牧草、饲料、绿肥、豆科作物、花卉、药材等,低洼积水地宜规划修筑水库,茶园梯壁、路旁、沟边及房前屋后宜规划种植水果和观赏树,风口处宜种植防护林带,使茶场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3、茶园规划: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坡度10度以上地块规划建立梯级茶园,10度以下地块规划建立棋盘或长方型茶园。茶行尽量规划南北走向,茶行间保持平行,避免出现断行和闭合行,每8~10行茶宜规划植一行遮阴树。 4、道路规划:宜根据茶园面积和方便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来规划道路。一般500亩以上设立主道,宽7~9米;500亩以下只设支道,宽6~7米;茶园内还要设步行道,把茶园分割成若干作业区,一般以10亩为宜,茶行长60米左右较为恰当;梯级茶园一般8~10行设一条步行道,宽2米,横向步行道按水平开设,纵向步行道根据山形设置,可建成直道、Ⅰ字道、S道。主道、支道、步行道应连接贯通,以方便运输。 5、水利规划:以有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分养分流失,利于排水、灌水、蓄水为原则进行规划。园内规划建立能排、灌、蓄水的排灌蓄水沟和蓄水池,滴喷灌水利设施,水沟条数和深宽度宜视排水量与需水量而定;园外规划建立能阻隔

茼蒿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茼蒿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茼蒿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皇帝菜。因其美味且营养分价值高,是非常有名又倍受人们喜爱的蔬菜。那么这里要说茼蒿种植的技术及管理方法,无论是家庭菜园种植还是大棚种植,都值得参考与借鉴。 一、选地整地 茼蒿栽培以沙壤土为宜,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翻地,并施入优良农家肥,每公顷施1000千克以上,磷酸二铵25千克做基肥。做成宽米,长10-20米的平畦,准备播种。 二、播种及育苗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3-4天,将种子用50-55热水浸种15分钟后浸泡12-24小时,置于25度左右温暖地方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投洗1次。若是新种子要提前置于0-5度的低温处理,7天左右打破休眠。 (2)播种选择:春季保护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份用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栽培,在4月中旬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直播栽培,在5月上旬扣小拱棚或地膜播种,夏、秋栽培,可冷床或露地分批分期开播种,7-10天一个播期。 (3)播种方法:可视栽培方式(直播或育苗移植)采用撒播栽培或条播,撒播每公顷种量为60-70千克,条播按行距10厘米左右播种,每公顷用种量千克,早春苗床育苗播种要用药土覆盖,防止发生猝死病。育苗苗龄以20-0天为宜,3-4片真叶为定植适期。 三、定植及田间管理 播种至发芽出苗,一般需5-7天时间。在发芽期间要注意保湿防止土壤干燥。当苗高2-3厘米、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田间拔苗,使株距保持1-2厘米。并进行浅中耕,待幼苗在3-4片真叶期定植,定植的外界或棚内温度要稳定通过10度.定植或定苗株距要在4-6厘米。第一次间苗时浇水一次,定苗后再浇水,且随水追肥速效氮肥。以后可以分次间苗采收。 四、采收 茼蒿一般生长期40-50天,当株高达20厘米左右时,具12-13片真叶即可采收,为保持产品鲜嫩,收获宜在早晨进行。采收不及时,气温高,会导致茎叶老化,品质低劣,或节间伸长,抽苔开花。如果想多次采收,可利用刀在主茎基部留2-3厘米割下,割下的嫩茎叶捆成千克小把上市。割后进行浇水,一个月后可以再次采收。

茶树的栽培技术

茶树的栽培技术 茶树的繁殖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茶树生育速度。温度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和 土壤温度两个方面。 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地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长。但气温与地温是相互关联的。就气温而言,从热带到温带茶树都能广泛的 适应。但作为生育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即茶树生长的起点温度,适宜温度和低限温度。 1.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行条植法,行距1.5米,丛距0.33米,每丛3株,每亩栽苗4000株。根系带土移栽,适当深埋,以埋没根 颈为度,舒展根系,适当压紧,使植株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抗病 虫能力相应提高。 2.加强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产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尽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适时修剪和清园。每年 都要适时修剪,剪去病虫枝叶,清除枯死病枝;轻修剪深度为3~10 厘米,中剪枝为现有树高的一半,深修剪离地面20~30厘米,台刈 为离地面5~10厘米。将病虫枝深埋或火烧处理,以减少轮斑病、 茶枯病的越冬菌源,减少茶蚜、茶毛虫、茶黑毒蛾的越冬虫卵块和 茶小卷叶蛾、蚧类的残留基数。三是中耕培土。这项措施不仅能改 善土壤墒情,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而且能破坏病虫越冬场所,杀 灭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虫,深埋枯枝落叶,减少病原基数。四 是及时分批留叶采摘。这样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卷叶蛾、小绿叶蝉 等害虫的低龄幼若虫和卵块,减轻茶枯病危害。五是诱杀害虫。对 一些有趋性的害虫,用灯光、毒饵、色板诱杀。此法大面积应用效 果更明显。

A.生物防治这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和环境无污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强对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的保护。在茶园周围保留一定数量的植被,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保护好赤眼蜂、茶园蜘蛛、红点唇瓢虫等害虫天敌。 2.利用昆虫激素等生物代谢产物治虫。例如,对茶小卷叶蛾发生危害的茶园,可连片采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生产实践中还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 B.化学防治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不能见虫见病就急于用药。对虫口密度、病情指数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如茶跗线螨被害芽占5%或螨卵芽占20%,茶毛虫每亩7000~9000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10~15头时,根据国家无公害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药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等。用药时,应选准农药品种,注意使用方法、浓度及安全间隔期。如用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3~5天;用0.2%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小卷叶蛾,安全间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间隔期10天。注意轮换用药,每种农药在采茶期只能用1次。这样既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又可以减少残留。 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宵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 适制乌龙茶品种: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杏仁等品种。 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与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与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与茶行平行并与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与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与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与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与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 【摘要】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地区有世界上年龄最长的野生古树茶,茶在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文章通过对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方面作出了探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茶树;茶园;种苗;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 1.茶树种苗的准备 茶种苗的繁育可以分为有性繁育和无性繁育两种。有性繁育是通过茶籽播种育苗;无性繁育是通过茶树营养体,如枝条或茶根进行育苗。茶籽繁殖技术简单,适宜大面积栽种。当茶树上的果实呈黑褐色,种仁饱满呈乳白色时,代表种子已成熟,可进行采收。然后将茶果平铺在干爽地面暴晒2~3h,每30min翻动1次,果壳开裂,茶籽脱出后即可。在栽种前,需挑选出形态饱满、沉实,颜色深褐且有光泽,无蛀虫、破损和霉变的种子。将种子放在20~30℃干净的温水中浸泡7d,时时搅动、每天换水,进行保湿催芽。 2.茶园位置选择 茶园应选择在远离空气、水源、化学污染等地区,常年本地区风势的上风向和河流的上游位置。由于茶叶种植在南方,因南方山地、丘陵较多,所以茶园应选择坡度较缓、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力较为强劲、灌溉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尚优、土壤湿润、表土保水力强,心土排水好,日照时间较长的阳面山坡。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4.0~6.5均可生长,不要选择胶泥土、砂性较重的土壤。茶园土壤底层应没有硬盘层,否则当茶树根系发展到硬盘层后,将阻碍其深扎和吸收,导致发育不良,缺失水分和养分。通过茶园位置选择,从自然条件上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品性。 3.土墒整理及播种 茶园选好后,要对土壤进行翻整与规划,特别是设计排水灌溉系统,主要包括等高隔离沟、等高横截水沟、纵排水沟、梯层内侧支沟等。沟渠设计好后,对土地进行30cm左右的深翻,将下层土翻出晾晒,并敲碎凝结成块的土壤,挑出固状物,疏松土壤,同时还要追施基肥,以粪肥、有机肥、饼肥等为主,增加土壤劲力和茶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然后将沟土进行平整,一般稍高于梯面,以防沟土沉紧后形成凹槽导致积水,对茶树根系浸渍,造成烂根现象。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穴播等,一般以条、点播为优。将畦修成宽1.3~1.5m,高0.15~0.2m,穴距在0.3~0.4m。茶籽均匀播撒,每穴3~5粒,播撒完毕后要在表面进行覆土,并浇灌足量水,以保证种子发芽和长根所需的水分。种植密度的把握,过稀会影响茶园单位面积的产量,过密会导致茶树营养成分供给不足,生长不旺,影响产量与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