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第四章 决策

管理学第四章 决策

管理学第四章   决策
管理学第四章   决策

教学重点:决策的程序;影响决策的因素;主要决策方法。

教学目标:形成决策意识,掌握主要决策方法;进行团队决策。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决策意识:管理者把握机会、分析问题并勇于做出决定的意图与冲动。

决策能力:管理者把握决策过程、掌握一定决策方法的能力。

一、信息

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

?对企业而言,信息是一资源,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资料、消息。

2、有用信息特征

?高质量:准确

?及时

?安全

3、信息管理

?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储存

?信息的传播

?信息的利用:避免信息孤岛与信息过载

?信息的反馈

?4、信息化管理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

二、决策的定义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是一个决策选择的连续的过程。

决策,是指管理者通过选择与决定,以解决问题、利用机会的过程。

?主体:管理者。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过程:评价、选择方案,决定

?目的: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三、决策的原则

–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为什么?)

?全部信息-有限信息

?全部方案-有限方案

?无限能力-有限能力

?全部结果-有限结果

四、决策理论

1.最优决策理论

1950年以前盛行

基于经济人假设

最优决策原则

----完全理性

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2.行为决策理论-满意决策

始于1950年代,西蒙在《管理行为》,提出“有限理性”,满意原则。

强调非经济因素-----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决策应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变化而调整和补充。

第二节决策过程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环境的变化,既带来机会,也会带来威胁;就企业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解决——问题出在何处——问题能否解决----由谁解决?如何买车?

?问题:

?车子坏了,上班路远,面子,旅游

2.明确目标,确定决策标准:

由于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策者很难事先确定准确的目标,有效的决策者能善于及时调整或调适目标。

目标要明确。定量的目标:销售量、额、利润等;定性的目标:精神面貌、劳动积极性、道德修养等

目标:我要买一量汽车

决策标准:是组织目标在决策问题上的反映,由决策目标的具体化。

标准:价格、舒适性、品牌、安全性、外观

3.确定决策标准的权重

给最重要的标准赋10分的权重,表示很重要

标准:价格、舒适性、品牌、安全性、外观

权重 10 8 5 5 1

4.拟定备选方案:通过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根据主观或客观评价列出可能的方案。北京

吉普、福特野马、宝马318、丰田皇冠、大众帕萨特等

5.分析方案:方案的可行性,预期成本、收益、风险

6.选择满意方案,作出决定

7.实施决策方案,制定战略与策略(计划)

8.监督和评估

思考题

?决策包括哪些具体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确定型、稳定型环境

?不确定型环境

?风险型环境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1、组织文化

?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一)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问题:问题直观,决策目标明确,问题相关信息清楚。

?程序化决策,按照组织既定的程序、规则、政策来决策。一般集中在组织的中、低层。

?非结构性问题:新的问题。一般集中在高层。

?采用程序化决策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

?2.紧急问题与非紧急问题

?决策的时间、决策的速度

?3、重要问题与非重要问题

?重要问题一般由团队决策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1、个人对风险的态度

?乐观、悲观

?2、个人决策能力

?3、直觉:虽然有时出现偏差,但是更多时候是正确的。

第四节决策的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信息全面,比较准确,容易执行。但是,浪费时间,责任模糊。

1.头脑风暴法,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1-2小时,5-6人),倡导创新思维

–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建议越多越好;鼓励独立思考;

补充和完善已有建议。

2.鱼骨图法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2、共同讨论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尽可能多地找出原因(问题);

3、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

4、根据不同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总结出主要的原因;

5、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二)个人决策法

?决策过程

?有限理性、直觉

二、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管理者不知道未来情况有多少种,或虽知道有多少种,但不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须采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

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大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例4—4 本虚拟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有三种情况: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a.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据估计,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见表4—2。问企业选择哪个方案?

?各虚拟企业进行决策。采取哪一种方案?

?小中取大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但从悲观的选择中取最大收

益的方案。

?大中取大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大收益。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管理者选择的某方案不是最佳方案,那么他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就是使后悔值最小的方法。

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

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3.风险型决策方法

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须采用风险型决策方法。常用的风险树决策方法是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是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或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

学生形成计划意识。掌握计划编制过程。提高计划能力。

教学重点:计划的编制过程

教学难点:计划意识与能力

应用:计划的编制、目标管理法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何为“5W1H”?

?W h a 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 h y——为什么做?原因。

?W h o——谁去做?人员。

?W h e r e——何地做?地点。

?W h e n--何时做?时间。

?H o w——怎样做?方式、手段。

二、计划与决策

?决策解决方向、目标问题,计划解决落实安排问题;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

三、计划的意义

–计划可以减少变化的影响

–计划能够减少浪费

–计划为控制提供标准

–计划能够提供指导

–但是,计划不能够代替直觉与创造性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二、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确认决策的目标)

?二、认清现在。环境分析、自我分析

?三、研究过去。从过去得到启示、探询规律

?四、分析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WHOG小组学习计划

?目标:形成完善的管理意识,优异成绩通过考试

?现在形势:没有清晰的管理学脉络和框架

自我评价:有积极地参与讨论、发言

过去形式:接触过管理学的概念,但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前提条件:思想:积极思考行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主要计划:定期开展小组会议、同管理学专家、老师进行交流、收看管理学录象、阅读管理学书籍。

第四节战略性计划与计划设施

录象:高级工商管理——市场定位与目标管理

欧得尔福特——揭示无形。

波帝(BODY SHOP)——成为最诚实的化妆品公司,不制造美丽的假象。

?计划的类型:

?战略性计划:公司层面,5年以上,整体性

?战术性计划:业务部门,较短时期

?战略管理:对战略性计划的管理过程

一、愿景和使命陈述

战略管理的第一步

–愿景(vision):企业未来将成为什么样子?

–使命(mission):企业存在的理由——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任务是什么?企业的业务是什么?

二、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寻找机会,避免威胁。

SWOT 分析

?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环境威胁:Threats

?组织的优势:Strengths

?组织的劣势:Weeknesses

?通过SWOT分析,调整使命、目标,选择并制定战略,

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ST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WT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

三、战略制定与选择

?(一)主战略

?1、成长战略:组织期望扩大其业务而制定的战略。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兼并、购买---

?企业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

?2、维持战略

?3、收缩战略

?(二)为实现主战略的竞争战略——基本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

?2、差异化

?3、集中型

第五节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

德鲁克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由上下级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目标的进展情况,根据目标完成的具体情况确定报酬。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要明确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上下级共同制定,参与决策

–总目标细分为分目标

–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自我指挥、自我控制

–依据目标进行考核和奖惩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目标的高低,自己的位置,实现目标的期限

2、明确责任

3、执行目标

4、评价成果

5、实行奖惩

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第六节计划意识与计划能力

?一、计划意识

?对计划的感知以及做计划的意图与冲动。

?二、计划能力

? 1 掌握编制计划的过程或方法;

? 2 具体的计划工具

? 3 时间管理能力

? 4 整合资源能力

理解管理幅度、管理层级, 组织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组织的层级化、有效授权

教学难点:职能职权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与组织工作:

组织(Organization) :为共同目标而行动的集合体——单位

组织(工作):Organizing)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人、事的安排,权责的划分等。

二、组织结构

?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人、事、权责等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1、工作专业化

?2、指挥链

?3、管理幅度

?4、部门设置

?5、职权和职责

?6、集权与分权

三、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2、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动态环境下,坚持统一领导下的分工与协作,以便完成计划工作。

3、组织设计的任务

?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职权;编制职务说明书。

4、组织设计的原则

专业分工

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统一指挥

控制幅度

权责对等

柔性经济

四、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战略、技术、组织规模、生命周期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定义

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一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职能部门化: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是一种典型的结果划分法。

?地域部门化: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其业务活动。

?顾客部门化: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流程部门化: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一)职能部门化

?优点:突出业务活动;确保权威;符合专业分工要求;调动积极性。

?缺点:市场化不够;易产生部门利益

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

一、组织的层级与管理幅度

?1、组织的层级化:

指组织在纵向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层级数目和有效的管理幅度,明确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最终形成适应环境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

2. 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性

组织层级,又叫管理层级,指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人员之间的层次。

组织幅度,又叫管理幅度,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1) 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的关系

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具有互动性,它与组织幅度呈反比

(2)有效的管理幅度设计应考虑以下诸多因素

①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情况

③下属人员的空间分布状况

④组织变革的速度

⑤信息沟通的情况

二、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权与分权

?企业组织中的权力斗争

?权力:影响决策的能力,是一种影响力。

?权力与地位、能力、位置等有关。

?离权力中心近的人的权力大,总经理的秘书、看门人---

1. 职权及其形式

(1)职权——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职权跟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职位紧密相关,跟个人特质无关。

(2)职权分为三种形式:

直线职权——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由上向下,形成指挥链,统一、单一指挥。

参谋职权——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

职能职权——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度和制度,在一定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2、管理中的职权与职责

职责是一个人获取权力的同时就必须负担起责任。

职权喻示着下属必须完成被指派的任务,而职责则喻示着下属所完成的任务必须符合上级所规定的标准。

权责必须一致,对等,分明。

3. 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集中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分散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

决策由离最接近问题的管理层做出

4. 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有效授权

授权的含义

1、分派任务

2、授予权力或职权

3、明确责任

授权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适度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级差授权原则

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区别

①必然性与随机性。

②正式与非正式。

③相对稳定性和不定性。

④管理原则和管理艺术。

如何有效授权

?1、信息共享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

?3、充分放权

?4、奖励绩效

第四节组织意识与组织能力

一、组织意识

?从事组织工作的动机、主动性。

?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对组织结构的感知。

二、组织能力

?1、协调能力

?2、沟通能力

?3、指挥能力

?4、组建团队能力

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教学重点:领导方式情景论。

教学难点:领导方式情景论。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含义

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领导的实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与服从。

二、领导者和管理者

领导者:名词意义的领导,一般把组织高层管理者称为领导(者)。

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方式、过程)

领导者注重构思、长期、挑战、期望与鼓舞;管理者注重执行、短期、维持、控制三、领导的作用与方式

–指挥: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指导:因人而异,讲究方法

–协调、沟通

–激励

–卡特教练高效团队

看这部电影需要思考的10个问题:

1.如何树立成员的自尊?

2.如何快速建立威信?

3.如何治理棘手成员?

4.如何处理集体错误?

5.如何阻止下滑的认输心态?

6.如何激励成员的意志?

7.如何调动所有成员的斗志?

8.如何动员成员的集体态度?

9.如何找到提高业绩水平的关键点?

10.如何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

《卡特教练》有两个用途:

1.是应用在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技能提高上。

2.是直接针对企业的基层,尤其是高度需要凝聚力的团队,“共同迎接一个目标的团队的成员们,通过这个电影,可以获得持久性的启发,并对个人行为产生深入影响。

卡特教练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后,其团队管理的精神,到管理的技巧,到管理的步骤、可操作的环节,以及对成员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基本能力训练和调整都穿插在其精神层面的激励,以及技能层面的落实中。

管理团队中最希望具备的工具是什么?

1、有足够的权威,从而容易得到尊重,容易实现自己的工作布置和规划布局。

2、有足够的资源,从而容易通过对资源的分配来使自己的工作容易展开。

3、有足够的信息,从而容易充分掌握团队成员各自的心理动机,以及各自的实力,有利于

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工作计划。

4、有强大的合法权力,一旦遇到严重的挑战,可以依靠最后的底线,合法权力来巩固自己

必须具备的,以及经常需要使用的合法权力,从而保证对团队命令的有效执行。

你最深的恐惧是什么?

我们最深的恐惧是不可限量的能力。让我们害怕的不是我

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亮。

这段回答实际上取自美国以精神激励著名的作家威廉姆森女士在《从爱回归》的著作中的精彩段落。影响了无数普通的美国人,是美国有精神追求的人的一本最基础必读物。

影片在情节发展到最关键的冲突时刻让最有争议的球员说出了这段话,引发了随后美国新闻媒体对这个电影的高度评价。也从而奠定了真实的卡特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这段仅仅40秒钟的话是这个影片的灵魂。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

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集权式领导者

–民主式领导者

二、按关注方式划分

–员工导向型领导者

–工作导向型领导者

第三节领导方式与理论

?探讨领导特质、领导行为与领导绩效的关系。

一、领导者特性论

探讨领导特质与领导绩效的关系

领导者具有特性,或先天,或后天

1、成功欲

2、权力欲

3、诚信

4、自信

5、知识

二、领导行为论

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与绩效关系,寻找有效的领导风格

1、密执安大学的研究

密执安大学研究由R.李克特(Rensis Likert)及其同事在1947年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工作导向型的领导行为——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关心员工,重视人文因素。

研究发现,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成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相关。

2.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3. 管理方格论

三、领导情境(权变)论

?该理论体系认为,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领导特性和领导者,有效的领导者能因自己所处的情境的不同而变化自己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1. 菲德勒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

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最难共事者LPC: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2.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一目标理论是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发展的一种领导权变理论。

“路径一目标”即有效领导者能够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方式来帮助下属,并为他们清除各种障碍和危险,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指导型领导者让下属知道他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导;

–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需要的关怀;

–参与型领导则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

–成就导向型的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3. 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

由美国管理学者保罗?(Paul Heresy)和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提出的。情境(领导生命周期)使用的两个领导制度与菲德勒的划分相同: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他们补充了另外一种因素,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考虑的因素——下属成熟度。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成熟度为——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job maturity)和心理成熟度(psychological maturity)。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高成熟度的下属既有能

力又有信心做好某件工作。

下属的成熟度:

?M1:人们对于执行任务既无能力也不情愿;

?M2:人们对于执行任务缺乏能力但愿意从事必要的工作;

?M3:人们对于执行任务有能力却不愿意干;

?M4:人们对于执行任务既有能力也愿意干。

在此基础上,领导方式和任务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1—3所示。

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

?指导型(telling)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在何时何地做。

?推销型(selling)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参与型(participating )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授权型(delegating)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多的指导或支持。

第四节领导意识与能力

?一、领导意识

?从事领导活动的动机或欲望。

?二、领导能力

?1、指挥、命令能力

?2、协调与沟通能力

?3、打造高效团队能力

?4、决策能力

?5、危机处理能力

?6、组织变革能力

周三多 管理学习题集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或者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__________。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 4.决策的目的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5.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_原则。 6.__________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__________”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_”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__________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__________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__________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__________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__________成分,也有__________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__________来影响决策。 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__________。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__________。 25.在进取性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__________。 26.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程序化决策涉及__________,非程序化决策涉及__________。 28.从环境的可控制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组织面对垄断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__________导向的经营思想。 30.组织面对竞争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__________导向的经营思想。 31.收集信息时要进行__________分析。 32.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特征,可以把决策者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种类型。 33.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__________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 34.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__________。时间一般在__________小时,参加者__________人为宜。 35.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

MPA考试管理学辅导集——决策篇(上)-MPA考试.doc

第一节决策概述一、决策的含义和特征所谓决策,从广义上讲,就是作出决定,即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伊斯顿和拉斯维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面上:2、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3、林德布罗姆又加上了渐进主义的解释;4、阿利森则将决策附着于官僚体系及其政治运作的模式。理查德·施奈德将决策界定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了达到想像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特征或属性:⑴预见性⑵选择性⑶主观性决策的概念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个人;2、要解决问题:活动的选择,也可是这种活动的调整;3、选择调整的对象:方向、内容和方式;4、时限:可为未来较长时期,也可为某较短时段。简述决策的构成要素。答:决策的构成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决策准则。决策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后果决策的特点理解记忆下列六大特性:目标性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重点理解)5、过程性(重点理解)6、动态性组织决策的特点是什么?目标性:目标是未来完成任务的标志;2、可行性: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3、选择性: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4、满意性:选择方案的原则:满意原则,非最优原则;5、过程性:

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这一系列决策本身就是过程。6、动态性: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1234567 样题4.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A.非程序性决策B.战略决策C.战术决策D.确定型决策B样题16.决策树适合下列哪种类型的决策()。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A、B和CC样题23.”变陌生为熟悉”和”变熟悉为陌生”这两个基本观点属于()。A.头脑风暴法B,哥顿法C.”零起点”法D.挑错法B样题34.理性优化模型的前提是()。 A.政治人假设 B.行政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C35.提出渐进模型的是()。A.林布隆B.西蒙C.詹尼斯D.施奈德A预测的一般程序包括()A: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方案选择B:准备-确立目标-实施-提交方案C:准备-实施-评价-提交D:发现目标-进行分析-提出结论-公布结论C2、根据事物历史和现实的资料,探索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推测出事物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方法是()A:马尔可夫模型B:时间序列法C:回归分析法D:趋势外推法D3、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首先要设计()A:问卷调查表B:意见征询表C:结果评价表D:专家类别表B4、20世纪70年代后期,农村兴起”磷肥热”,某县领导一看利可图,便要求各乡镇都办磷肥厂。结果钱花了不少,厂办起来了,但因技术不过关,又纷纷关、停。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篇的练习题

第二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决策是指为_________。 2、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 3、_________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4、从决策的_________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5、赫伯特·A·西蒙根据问题的性质把决策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6、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而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 8、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_________。 9、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A·西蒙,他提出了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原则。 10、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地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_________。 11、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_________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 12、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_________。 13、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 14、美国学者威廉·R·金和大卫·I·克力兰把决策划分为_________决策和_________决策。 15、政策指导矩阵从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16、常用的确定型决策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7、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_________。 18、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_________,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 19、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______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______性。 20、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_________,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21、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2、在衡量代价时,不仅用时间、金钱或者生产等来衡量,而且还有衡量_________。 23、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_________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24、根据综合性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5、根据_________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26、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_________。 27、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_________。 28、常规计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29、_________和______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30、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_________。 31、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_________于1954年提出的。 32、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3、滚动计划法是一种_________。 34、滚动计划法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 35、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_________。 36、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伴随信息反馈性。 37、根据期望理论,期望值指人们对_________的估计。 38、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力量是_________的乘积。 39、根据期望理论,效价指一个人对_________的评价。 48、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观有流程进行_________,然后重新构建新的流程的过程。 49、_________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管理学-习题-第5章学生用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ー)判断题 1.计划工作是渗透到组织各种活动中的普遍性管理工作。() 2.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3.一般在编制长期计划时会采取“近概略、远具体”的方法。() 4.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的转化是突出例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与追踪与调整决策的理念相同。() 5.半分解式目标管理把目标分解到科室、车间、工段等基层组织,并且组织成员制定十分明确的个人目标。() 6.作业计划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有不可重复性和较小的刚性。() 7.相比于战略计划,战术计划的风险程度较低。() 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重视工作行为本身而不是工作成果。() (二)填空题 1.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_____性;同时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_____性。 2.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 3.目标制定与展开是目标管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 4.根据所涉及活动的内容,可以把计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开展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基础是________和________。 6.根据__,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7.基于组织决策的追踪与调整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________,投资预算管理和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为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逼近目标,也可以通过________缩小差距。 A.降低产品价格 B.变革现状 C.加大营销力度 D.加大广告开支 2.根据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类 为________。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管理学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练习题

第五章决策、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七章计划的实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决策所遵循的原则是() A.最优原则 B.实用原则 C.科学原则 D.满意原则 2. 决策的依据是() A.完全信息 B.适量信息 C.少量信息 D.与信息无关 3. 西蒙把决策活动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二者区分标准是:() A.经营活动与业务活动 B.例行问题与非例行问题 C.最优标准或满意标准 D.计算机决策或非计算机决策 4. 某一决策方案,只有一种执行后果并能事先测定,此种类型的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肯定型决策 D.概率型决策 5. 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态最终会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大小是可以估计的,这类决策是( ) A.确定型决策 B.战术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6. 将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的决策方法是() A.因果分析法 B.名义小组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7. 选取若干专家,以函询方式请专家们独立书面发表意见,并几经反馈的方法,称为() A.德尔菲法 B.通讯预测法 C.名义小组法 D.头脑风暴法 8.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业务增长率高而市场占有率较低,这种产品是() A.明星产品 B.金牛产品 C.幼童产品 D.瘦狗产品

9. “目标就是路标,确定目标如同识别北极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目标()方面的作用 A.指明方向 B.提供标准 C.激励因素 D.管理基准 10.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这种产品是() A.明星产品 B.金牛产品 C.幼童产品 D.瘦狗产品 11.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确定各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的二维因素是() A.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增长率 B.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C.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引力 D.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 12. 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4万元,其保本点销售量为( ) A.1万件 B.2万件 C.10万件 D.20万件 13. 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市场售价为10元,若要达到6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多少?() A.30000件 B.45000件 C.60000件 D.75000件 14. 下面哪一项不是目标管理的特点() A.目标制定快捷 B.注重成果 C.强调自我控制 D.促使权力下放 15. 有X、Y、Z三种方案,各方案的投资额分别为1000、1300、1500(万元),三种方案增加投资后可能增加的销售收入分别是3000、4000、5000(万元),其可能概率分别为0.9、0.8、0.7,问哪一个方案最好?(注:不考虑税收的影响) ( ) A.X方案 B.Y方案 C.Z方案 D.三个方案都一样 16. 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线性规划法 D.决策树法 17. 选择在最差的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方案的准则是()

管理定律 决策篇1

调研 艾格尼斯定律 万物易进不易出。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W·P·艾格尼 斯 点评:没有超脱其外的本领,一旦 深入其中便难以自拔。 特伯论断 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W·S·特伯 点评: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奥巴特定律 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与具体的可靠的事实打交道。 提出者:加拿大管理学家S·奥巴特 点评:一旦掌握了事实,事实便能 替你作结论。 卡蒂埃定理 当你只有一个念头时,你那个念头也许是最危险的念头。 提出者:法国哲学家埃米尔·卡蒂埃 点评:如果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 这条路往往是死胡同。 摩斯科定理 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摩斯科 点评:刨根得根,问底知底。 沃尔帕特定理 超凡的结论需要超凡的证据。 提出者:英国科学知识普及委员会前 主席刘易斯·沃尔帕特 点评:不踏在事实之上,任何结论 都是站不住脚的。 威斯考特定理 任何关系都不可能提供你的完整的自身体验所需的一切,许多重要的回答来自我们自己而非别人。提出者:美国精神病学专家D·威斯考 特 点评:要尝出真味,须用自己的舌 头。

电通原则 若无闻一知十的睿智与才能,即须发挥闻一知一的注意力与责任感。 提出者:日本电通公司 点评:要有好悟性,须有好耐性。 反刍效应 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 点评:事前多反思,事后不返工。 升化效应 固态(晶体)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点评:见识是常识的积累,经验乃 经历的升华。 预测 博尔斯定理 决心源于有眼力。 提出者:美国就业指导专家L·N·博 尔斯 点评:要有眼光,先开眼界;欲具 胆略,先练胆识。 丁伯根定理 研究未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推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一种方式是讨论最值得期望的未来。提出者:荷兰经济学家J·丁伯根 点评:最有可能出现的,往往并非 最值得期望的。

管理学 第二篇习题

第二篇决策与计划 一、选择题: 1.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 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2.某企业拟购置一套大型设备,甲、乙、丙三个供应商的报价相同,设备性能也一样,只是 根据以上数据,企业应购买哪个(些)供应商的设备? A.甲或丙 B.乙 C.甲 D.丙 3.企业经营方案决策最终所选出的方案一般为: A.成本最低的方案 B.较为满意的方案 C.各个目标都最佳的方案 D.实现利润最大的方案 4.决策是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完整? A.出主意 B.拿主意 C.既出主意又拿主意 D.评价各种主意 5.某集团公司主要根据综合增长率来评判其成员企业的业绩,并规定:综合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利润增长率)。现有属于该集团的某企业,预计今年的销售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与8%。最近,为了提高综合增长率,该企业领导决定投资100万元以加强促销和降低成本。据初步估计,在促销上每增加投资10万元可分别提高销售增长率0.5%和利润增长率0.25%,在降低成本上每增加投资20万元可提高利润增长率1%。这样,如果由你来决定分配这100万元投资,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A.全部投在加强促销上要比全部投在降低成本上好。 B.如果对该投资进行科学分配,可以实现较高的综合增长率。 C.全部投在降低成本上要比全部投在加强促销上好。 D.无论怎样分配,都只能提高综合增长率10%。 6. 根据以上情况,你认为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更为科学? A.由于这两个方案都有40%的可能失败,所以,均不可能获利。 B.第二方案的经营风险性要比第一方案大。 C.这两个方案的获利期望值都是40万元,所以,这两个方案没有什么差别。 D.第二方案成功时可获利500万元,由此可见第二方案要比第一方案好。 7.某企业集团拟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两个方案,假定其开发费用相同。开发甲产品,估计投产后,市场竞争不激烈时每年可获利150万元,市场竞争激烈时每年亏损50万元。开发乙产品,估计投产后无论市场竞争激烈与否,每年均可获利70万元。根据预测,这两种拟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5.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管理学第四章_决策

教学重点:决策的程序;影响决策的因素;主要决策方法。 教学目标:形成决策意识,掌握主要决策方法;进行团队决策。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决策意识:管理者把握机会、分析问题并勇于做出决定的意图与冲动。 决策能力:管理者把握决策过程、掌握一定决策方法的能力。 一、信息 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 ?对企业而言,信息是一资源,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资料、消息。 2、有用信息特征 ?高质量:准确 ?及时 ?安全 3、信息管理 ?信息的采集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储存 ?信息的传播 ?信息的利用:避免信息孤岛与信息过载 ?信息的反馈 ?4、信息化管理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 二、决策的定义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是一个决策选择的连续的过程。 决策,是指管理者通过选择与决定,以解决问题、利用机会的过程。 ?主体:管理者。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过程:评价、选择方案,决定 ?目的: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三、决策的原则 –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为什么?) ?全部信息-有限信息 ?全部方案-有限方案 ?无限能力-有限能力 ?全部结果-有限结果 四、决策理论 1.最优决策理论 1950年以前盛行 基于经济人假设 最优决策原则 ----完全理性 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2.行为决策理论-满意决策 始于1950年代,西蒙在《管理行为》,提出“有限理性”,满意原则。 强调非经济因素-----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决策应根据外部环境与部条件变化而调整和补充。 第二节决策过程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环境的变化,既带来机会,也会带来威胁;就企业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解决——问题出在何处——问题能否解决----由谁解决?如何买车? ?问题: ?车子坏了,上班路远,面子,旅游 2.明确目标,确定决策标准: 由于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策者很难事先确定准确的目标,有效的决策者能善于及时调整或调适目标。 目标要明确。定量的目标:销售量、额、利润等;定性的目标:精神面貌、劳动积极性、道德修养等 目标:我要买一量汽车 决策标准:是组织目标在决策问题上的反映,由决策目标的具体化。 标准:价格、舒适性、品牌、安全性、外观 3.确定决策标准的权重 给最重要的标准赋10分的权重,表示很重要 标准:价格、舒适性、品牌、安全性、外观 权重 10 8 5 5 1 4.拟定备选方案:通过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根据主观或客观评价列出可能的方案。吉普、 福特野马、宝马318、丰田皇冠、大众帕萨特等 5.分析方案:方案的可行性,预期成本、收益、风险 6.选择满意方案,作出决定 7.实施决策方案,制定战略与策略(计划) 8.监督和评估 思考题 ?决策包括哪些具体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确定型、稳定型环境 ?不确定型环境 ?风险型环境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1、组织文化 ?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一)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问题:问题直观,决策目标明确,问题相关信息清楚。

管理基础知识(第四章)

第四章决策 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制定决策,但决策更多的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每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活动都包含决策,决策制定贯穿于管理的所有职能的过程之中。事实上,制定决策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是管理工作的同义语。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定义与特征 每个人不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内或组织的哪个领域,都在制定决策,都在两个或更多个方案中作出选择,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组织目标。对于决策,虽然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杨洪兰将决策定义为“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1996 );周三多等在《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999)中概括决策为“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认为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等。但在不同定义的背后蕴含着共同的内容和本质。 1、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是一个过程,一个在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过程。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我们将在第二节作详细介绍。 2、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决策的过程始之于发现问题和机会,其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 3、决策的主体是人,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非管理者。在组织中,不仅管理者要制定决策,非管理者,即组织员工也要作出决策。 4、制定决策的条件是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备选方案,就无所谓选择,无所谓决策了。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决策,就是组织中的人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在几个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决策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1.预见性。决策是一项立足现实却又面向未来的活动,而未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然而,人们不会甘心在未知的领域面前无所事事,他们希望能够对未来做出判断,以把握自己行动的方向。 2.选择性。 决策不仅具有预见性,而且具有选择性。 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行动方案的确定,二者都离不开选择。一般而言,决策的内容完全可以简化为以下两方面的选择。(1)目标选择。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者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结果的判断。(2)方案选择。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为实现目标寻求有效的途径,即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方案拟定并非多多益善,因为人们不得不考虑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但只提出一种方案肯定也不是可取的做法。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只有一个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1631年,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声称允许顾客进行挑选,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准挑选离围栏门最近的那匹马。但实际上等于不让挑选,“霍布森选择”由此得名。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况非常严峻,无其他路可走,霍布森选择也有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如韩信的“背水之战”。但原则上讲,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这主要还是想鼓励人们探求更多的路,摆脱惟一选择的困境,力争从多种方案中择优。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

管理学-第五章13页word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分类:经管格式:doc日期:2009年03月06日 备注:本文章/文件仅为课件“管理学”(或其中一个章节)的简单文本/文件预览版,可能不包括课件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相关素材,本文章/文件与课件详细内容可能有较大差异,部分音视频、flash等多媒体文件可能因客户端没有安装相关插件而无法预览,建议用户下载完整版课件。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决策 2、头脑风暴法 3、德尔菲法 4、确定型决策 5、风险型决策 二、单项选择 1、决策所解决的问题一般与( )相关。 A.过去B.现在C.将来D.现在及将来 2、( )开创了决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A.威廉-大内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奥斯本 3、决策过程的起点是( )。 A.有良好的组织结构B.收集信息C.识别目标D.诊断问题 4、( )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A.程序化决策B.战略决策C.业务决策D.战术决策 5、关于决策的概念,下述( )项不正确。 A.决策贯穿了管理全过程 B.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所在 C.最优决策是要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而理想条件实际难以达到 D.合理的决策就是最优决策 6、现有两个初始投资相同的方案。方案①,如果市场条件好可获利100万元,而市场条件不好时则损失10万元;方案 ②,如果市场条件好可获利l100万元,而市场条件不好时则损失1010万元。若这两个方案实施时市场条件好坏的概率都各为50%,下列( )项观点是正确的。 A.这两个方案的获利期望值都是45万元,因此,没什么差别 B.综合考虑获利期望的机会与经营风险,可知方案②优于方案① C.由于这两个方案都有50%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均不可能获利 D.方案②在市场条件好时可获利l100万元,远高于方案①,由此可见,方案②优于方案① 7、德尔菲法是由( )命名并首先使用的。 A.美国兰德公司B.德尔菲C.马尔可夫D.奥斯本 8、下列原则中,头脑风暴法尤其不能违背的原则是( )。 A.无批评原则B.系统原则C.灵活性原则D.客观原则 9、政策指导矩阵属于( )。 A.集体决策方法B.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管理学作业第五章 某企业决定生产一批产品。基建与机器设备投资等总固定成本为38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2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 1.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多少? 2.产量是多少时能实现60000元利润? 3.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是多少? 4.销售额为多少时可实现利润80000元? 1、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60000/(3-1.8) =50000 2、假设产量为Q,则Q*(3-1.8)-60000=60000 所以Q=120000/1.2 =100000 3、产量为10万件时,利润=100000*(3-1.8)-60000 =60000 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研,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研]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原因有:①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②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③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指导与领导 D.控制 2.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计划。 A.专项 B.综合 C.财务 D.生产 3.“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4.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决策职能 5.供应计划是按()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 B.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管理职能

6.年度计划一般属于()计划。 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生产 7.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D.政策 二、判断正误 1.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开始。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第4章目标管理

管理学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2016/1/14 14:06:00 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 (1)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 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时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汉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 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决策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 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是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因此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管理者通常密切关注处在其责任范围内的相关数据与信息。 实际状况与所预期状况的差异提醒管理者潜在机会或问题的存在。识别机会和问题并不总是简单的,因为要考虑组织人的行为。有时候,问题可能埋藏在个人过去的经验、组织复杂的结构或个人和组织因素的某种混合中,因此,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要尽可能精确的评估问题和机会。而另一些时候,问题可能简单明了,只要稍加观察就能识别出来。 (2)明确目标: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想要获得的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下来,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 目标的衡量方法有很多种,如我们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利润或成本目标,用每人的产出数量来衡量生产率目标,用次品率或废品率来衡量质量目标。 根据时间长短,可把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战术决策,短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业务决策。无论时间的长短,目标总是指导着随后的决策过程。 (3)拟定方案:一旦机会或问题被正确地识别出来,管理者必须把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到提出尽量多的方案。 (4)筛选方案:决策过程的第四步是确定所你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为此,管理者起码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势或劣势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

管理学第三篇组织试卷及答案

第三篇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 (D) A 有一定数量额人 B 人们都有自己的目标 C 有一个领导 D 为共同目标协调 2、所谓高耸型组织是指其 (C) A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多 B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 C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D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少 3、所谓参谋职权下列哪种解释最为准确 (B) A 拥有参谋职能的人 B 参谋人员拥有的权力 C 参谋部门拥有的 D 都错 4、所谓集权是指 (D) A 将所有权利集中在基层 B 将决策权集中在基层 C 全部权利集中在高层 D 绝大多数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 5、所谓授权就是 (C) A 就是临时分权 B按照规定分权于下属 C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委派下属 D多错 6、职能职权是一种 (C) A 只授予直线人员的职权 B 只授予参谋人员的职权 C 可以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 D 不能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 7、企业制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属于下列哪种企业文化的范畴 (D)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由精神文化转变为物质文化 D 制度文化 8、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希望达到下列哪个目标 (B) A 所有成员由一人指挥 B 所有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导 C 所有成员只对一人负责 D 上述答案都对 9、管理跨度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变化成反比 (C) A 组织员工人数 B 员工素质素质高低 C 工作难度大小 D 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大小 10、在指挥链原则中,统一指挥与阶梯原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C) A 相反 B 互补 C 更加详尽、完整 D 没有任何关系 11、所谓部门化原则是规定 (A) A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似的工作 B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 C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关的工作 D 同一部门员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12、当组织管理工作简单、技术也较简单时,组织结构设计宜采用 (A)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3、当组织开展活动是需要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能顺利进行宜选择(B)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4、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C) A 直线型组织 B 职能型组织 C 直线职能型组织 D 事业部组织 15、下列属于隐性知识的是 (D)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doc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2004 年10 月11 日) 第3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 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 计划B .人员配备C .指导与领导D .控制 2. 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 )计划。 A.专项B .综合C .财务D .生产 3. “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计划。 A.专项B .长期C .中期D .短期 4. 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计划职能B .组织职能C .领导职能D .决策职能 5. 供应计划是按()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B .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D .企业管理职能 6. 年度计划一般属于()计划。 A.长期B .中期C .短期D .生产 7. 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 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A.目标B .策略C .规划D .政策 二、判断正误 1. 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2. 计划是对企业内

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开始。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第 4 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3.以下哪一条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A、目标制定简便易行 B、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目标管理的应用适用于任何企业 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5.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