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易声控电路(声控灯,声控开关,声控门铃)
- 格式:doc
- 大小:905.50 KB
- 文档页数:6
自制音乐声控灯电路图Sorry,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embedded videos. 声控彩灯电路本电路是通过声音控制LED发亮的。
话筒MIC将收集到的声音信号,通过C1送入到V1基极,经过V1放大后,再经C2送到IC2的CP端,驱动LED1~LED9依次点亮。
随着声音的变化,送入CP端的脉冲频率也有明显的不同,声音持续,则LED点亮的频率也高,有时呈现闪烁追逐,有时呈现几乎全部点亮的效果(这只是人眼视觉暂留的错觉,实际同一时间只有1只LED点亮)。
本电路IC2的Q9输出端通过C3与RST端相接,RST通过电阻R4接地。
同样可以看成是一个9进制的电路。
简单易制的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许多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其中的音频信号放大多且用三到四只晶体管,电路调整不便,对于初学者不易组装成功。
为此我用一只音频放大集成电路lm386组装了一台音乐彩灯控制器,外围电路十分简捷,不用调试。
其成本不足五元,十分灵敏。
电路如附图,变压器为便携收音机输出变压器。
htd为直径为27的压电陶瓷片。
本电路可带动一百五十瓦以下的白炽灯泡,若想增大灯泡功率,只需换大电流可控硅即可。
控制器灵敏度可调整压电片与声源的距离。
本控制器还可声控电扇。
声控音乐彩灯电路图低成本声控音乐彩灯电路彩灯控制器的电路如下图,r1、r2、d和c组成电阻降压半波整波电路,输出约3v的直流电供scr的控制回路用。
压电陶瓷片htd担任声-电换能器,平时调w使bg集电极输出低电平,scr关断,彩灯不亮。
当htd接收到声波信号后,bg集电极电平升高,scr即开通,所以彩灯能随室内收录机播出的音乐节奏而闪烁发光。
简易音乐控制彩灯电路图接图中所示连接,音频电压经分压后通过变压器可触发双向可控硅,使灯根据音乐信号强弱交替发光。
使用时将电位器两端直接接到收录机喇叭两端即可。
声控灯1这里有个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的大小,可以调节时间。
可以参考哦声控灯2时间、亮度可调声控灯3一、电路工作原理下图是声控电路的电原理图。
当你对着声控电路的小话筒拍手或喊叫时,电路中的继电器会开始工作,工作几秒钟继电器会自动停止。
电路中的小话筒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三极管VT1的放大去触发后面的控制电路。
三极管VT2、VT3及其电阻器、电容器组成单稳态电路。
电阻器R4为三极管VT2提供了基极电流;而三极管VT3的基极电流则是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5上得到的。
三极管VT2集电极与三极管VT3基极之间是直接耦合的;而三极管VT3集电极与三极管VT2基极之间的耦合则是由电容器C3来完成的。
单稳态电路的特点是它只有一个稳定状态。
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选择合理的R4阻值,使三极管VT2稳定在饱和状态;此时它的集电极电压约为0.3V以下。
这样使三极管VT3稳定在截止状态。
这就是单稳态电路的稳定状态。
当信号中的一个负脉冲通过C2到达三极管VT2的基极时,三极管VT2开始趋向截止,它的集电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经过直接耦合,使三极管VT3的基极电压升高,三极管VT3开始导通,它的集电极电压下降;经电容C3的耦合又使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虽然这时负脉冲已经不再存在),形成一个正反馈,很快达到一个新的状态。
此时三极管VT2截止,三极管VT3饱和导通。
这就是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态现象。
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态是不能持久的。
在暂稳态期间,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进行放电,随着放电的进行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它达到0.5V以上时,三极管VT2开始导通,正反馈现象再次发生,整个电路很快又回到VT2饱和导通,VT3截止的稳定状态。
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的放电过程决定了电路暂稳态的维持时间。
根据计算,这个时间t—0.7×R4×C3。
在本电路中电阻R4为270kΩ,电容C3为47μF,所以t=0.7×270×103×47×10-6~9秒。
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声音传感器采用灵敏度较高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BM,输出阻抗2kΩ,R1为BM内部场效应管外接负载电阻器,注意BM两个焊点中与金属屏蔽壳相连的焊点为负极接地端。
射随驱动电路采用基极无偏置电压电路,当VT2基极输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射极电阻器R5上有电压输出,VD1为VT2基极反向电荷提供通路。
只有当:R5信号电压上升,引脚1处于高电平状态,环境光线较暗,RG光敏电阻值较大(不小于5kΩ)时,输入端引脚2处于高电平状态,才能满足与门电路输出端引脚3上升到高电平状态的条件,通过限流电阻器R6触发单向晶闸管VS导通,其负载小电珠EL点亮。
电源GB通过开关二极管VD2降去0.7v后接集成电路VCC引脚。
本声控灯实验电路,在5m处击掌能控制灯亮。
通过2输入端与门电路实验,了解与门电路的作用。
首先,输入端信号电平达到开门电平时,输出端电压开始跃升,输入端信号电平升到一定程度,输出电压(4.5V)几乎不再变化,可以视为波形顶部的起伏变化被削顶;而输入端信号低于关门电平时,与门“关闭”,输出端电压几乎为零(O.15V),因此输出端信号为脉冲波形,这就是与门的整形作用。
其次,声音信号能否通过与门控制单向晶闸管导通,需要看另一个输入端一控制端电平的高低,环境光线较暗时,控制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用声音可以控制灯亮,这就是与门的选通作用;当环境光线较强时,控制端处于低电平状态,声控不起作用,这就是与门的禁止作用。
最后,与门的逻辑功能发挥作用,完成白天声控不起作用,黑夜用声音信号控制灯亮的功能。
当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U=R.I时,我们称之为线性元件,而不符合欧姆定律的,称为非线性元件。
一般常见的线性电子元件主要有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这些元件,都存在固定的电阻或电抗,它们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不变且等同。
常见非线性元件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辉光放电管、电子管、晶闸管等。
这些元器件自身不存在固有电阻和电抗,却有固定的工作(击穿)电压。
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以下为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其工作原理:
电路图如下所示:
```
+12V DC Power Supply
|
[R1]
|
+-------+--------+
| |
[MIC] [Transistor]
| |
[C1] [R2] [LED]
| |
[R3] [R4] [RL]
| |
+--------+-------+
|
[R5]
|
GND
```
工作原理:
1. 声控开关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麦克风(MIC)、电容(C1)、电阻(R1、R2、R3、R4、R5)、晶体管(Transistor)、LED灯和负载(RL)。
2. 声控开关电路利用麦克风感应环境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 麦克风(MIC)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递到电
容(C1)中。
4. 电容(C1)通过电阻(R2)和晶体管(Transistor)将声音
信号放大。
5. 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晶体管(Transistor)控制LED灯的亮灭,从而实现开关的控制。
6. 当环境中的声音达到一定的强度时,电路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将导通,使LED灯点亮。
7. 当环境中的声音强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电路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将截断,使LED灯熄灭。
8. 电阻(R3、R4、R5)用于限制电流和稳定电路工作。
注意:以上为经典的声控开关电路工作原理,具体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元器件参数进行调整。
声控开关电路图引言声控开关电路是一种使用声音信号作为触发器的电路,它可以根据环境中的声音信号来控制电器的开关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基于声控开关电路的典型电路图。
电路结构声控开关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麦克风(Microphone):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2.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对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3.比较器(Comparator):用于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触发开关操作。
4.开关电路:根据比较器的输出状态,控制电器的开关。
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声控开关电路的电路图的示意图:+-------------+ +------+ +----------+ +-------+| 麦克风 |----| 声音信号处理电路 |----| 比较器 |----| 开关 || | | | | | | |+-------------+ +------+ +----------+ +-------+```电路说明接下来,我们将对电路图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麦克风(Microphone)麦克风是声控开关电路的输入设备,它可以将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一般来说,麦克风的输出信号较弱,需要经过后续的处理才能使用。
在电路图中,麦克风的输出信号与声音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
声音信号处理电路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对麦克风输出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放大可以增加信号的幅度,使其更容易被后续的比较器检测。
滤波则可以去除噪声,提取出有效的声音信号。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比较器(Comparator)比较器是声控开关电路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
当声音信号的幅度超过阈值时,比较器会输出高电平信号,否则输出低电平信号。
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将作为开关电路控制的输入信号。
开关电路开关电路根据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器的开关状态。
声控灯1这里有个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得大小,可以调节时间。
可以参考哦声控灯2时间、亮度可调声控灯3一、电路工作原理下图就是声控电路得电原理图。
当您对着声控电路得小话筒拍手或喊叫时,电路中得继电器会开始工作,工作几秒钟继电器会自动停止、电路中得小话筒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三极管VT1得放大去触发后面得控制电路、三极管VT2、VT3及其电阻器、电容器组成单稳态电路。
电阻器R4为三极管VT2提供了基极电流;而三极管VT3得基极电流则就是从三极管VT2得集电极电阻R5上得到得。
三极管VT2集电极与三极管VT3基极之间就是直接耦合得;而三极管VT3集电极与三极管VT2基极之间得耦合则就是由电容器C3来完成得。
单稳态电路得特点就是它只有一个稳定状态。
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选择合理得R4阻值,使三极管VT2稳定在饱与状态;此时它得集电极电压约为0.3V以下。
这样使三极管VT3稳定在截止状态。
这就就是单稳态电路得稳定状态。
当信号中得一个负脉冲通过C2到达三极管VT2得基极时,三极管VT2开始趋向截止,它得集电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经过直接耦合,使三极管VT3得基极电压升高,三极管VT3开始导通,它得集电极电压下降;经电容C3得耦合又使三极管VT2得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虽然这时负脉冲已经不再存在),形成一个正反馈,很快达到一个新得状态。
此时三极管VT2截止,三极管VT3饱与导通。
这就就是单稳态电路得暂稳态现象。
单稳态电路得暂稳态就是不能持久得、在暂稳态期间,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进行放电,随着放电得进行三极管VT2得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它达到0、5V以上时,三极管VT2开始导通,正反馈现象再次发生,整个电路很快又回到VT2饱与导通,VT3截止得稳定状态。
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得放电过程决定了电路暂稳态得维持时间、根据计算,这个时间t—0。
7×R4×C3。
在本电路中电阻R4为270kΩ,电容C3为47μF,所以t=0。
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很多公共场所,都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一些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的灯才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由此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它使用方便,设计灵活,性能可靠广泛应用于各公共场所。
声控灯就是运用声音来控制灯的开关的。
原理分析:声控开关内有一麦克风、光敏电阻、三极管、电容器等电子元件,白天的时候,由于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
就会屏蔽掉麦克风的信号输入。
这样即使有很大的声音。
但是因为光敏电阻的下拉导致信号无法继续传送,所以白天的时候不亮。
夜晚的时候,光敏电阻阻值变大。
此时如果有较大的声音的话。
声音会通过麦克风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后级的放大电路将此小信号放大。
最后推动晶闸管导通,此时灯泡就会点亮。
在晶闸管驱动电路中有一个阻容放电电路。
这个电路就是延时电路。
电容值的大小和电阻值的大小都会影响到延时量的变化。
当电容器中的电荷放尽的时候,晶闸管就会在交流过零后自动关闭,此时灯泡就会熄灭了。
通过这次电路分析,对声控开关的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声控开关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很少注意它是如何工作的,当然未来生活中声光控电路肯定不仅应用于灯开关,还可以应用很多的自动开关电路,甚至还可以做成简易的报警电路;这值得进一步探究。
声控开关怎样接线图_楼梯间声控开关接线图_声控延时开关电路图声控开关是利用感应外界声音来自动启动开关,它有一个声音传感器,具体的说就是有一个小弹片来感应声音并通过一个VS因无触发电流而阻断。
此时流过灯泡H的电流≤2.2mA,灯泡H不能发光。
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W使三极管V偏压不超过6.8V,对三极管起保护作用。
夜晚,亮度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高阻状态≥100KΩ,使三极管V正向导通,发射极约有0.8V的电压,使可控硅VS触发导通,灯泡H发光。
RP是清晨或傍晚实现开关转换的亮度选择元件。
由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和可控硅电路组成。
它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的声控灯,它采用人嘴发出约1秒的控制信号“嘶”声,即可方便及时地打开和关闭声控照明装置,并有防误触发而具有的自动延时关闭功能,并设有手动开关,使其应用更加方便。
声控灯由话筒、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鉴幅电路、恒压源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可控延时开关电路、可控硅电路组成。
声控开关怎样接线图及楼梯间声控开关接线图声控开关的使用方法:1、厂家为了控制成本在声控开关里使用了小功率的可控硅,以至于所控功率不超过40W,而日光灯在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很大,所以不能使用。
如果想控制大功率的电器,需外接一个220V的继电器,便可解决。
2、声控灯头的接线为什么一定要接对零火线?且不能用节能灯只能装白炽灯?声光控灯头的接法是不分零火线的!之所以只能用白炽灯不能用节能灯,原因是:声光控开关的电路时将市电桥式整流,后边用单向可控硅控制,实际上它是将交流市电变为半波电,即当可控硅关断时仍然有小电流通过,这个电流不足以点亮白炽灯,装节能灯就不同了,节能灯电路时桥式整流之后电解滤波,当这个电流流入节能灯后,经过桥式整流,电能存储在滤波电解上,当电解的电流有足够大时就出发节能灯发光,电解放电完毕就熄灭。
所以声光控开关用节能灯就会有一闪一闪的现象。
声控自动门控制电路声控自动门控制电路如图12.2.1所示。
以下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进行分析。
一、了解用途该电子装置用于汽车、电瓶车出入频繁的厂房大门或车库大门的自动控制。
当汽车行驶到距大门30米左右处(或在车库内汽车要外出),司机按喇叭声连续在三秒钟以上,大门自动打开。
延迟数秒钟车进大门后又自动关闭。
如果在关门过程中,又有车辆要进门,在喇叭声控制下,大门能再度打开。
其它的噪声和汽车断续喇叭声等于扰信号对大门不起控制作用。
此外,对大门开关速度还有简易调速及电机过载保护装置。
二、找出通路由用途可知,这是一个声响控制车库大门的电路。
图12.2.1(a)所示为声控电路。
因此信号由接收音响开始寻找其通路。
从扬声器Y1或Y2(分别装于大门外和大门内侧),将接收的音响转换成电信号,送入T1基极放大,再送入第二级电路放大。
通过变压器T r2耦合输出,再送入T3基极,经放大后由集电极输出信号,送入T4、T5组成的电路处理。
T5集电极输出送入T6基极,其输出再送入T7基极,其集电极输出再送入T8基极,经放大后去控制继电器KA动作。
继电器KA1的触点KA1—1、KA1—2再控制继电器电路。
图(b)所示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由接触器KM2、KM3的触点再去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
而直流电机的转速由图(c)所示的晶闸管和单结晶体管T12的触发电路调节和控制。
至此,信号的通路基本上搞清楚了。
三、划出“单元”根据上述通路,根据已有知识,可划分出声电转换、前置放大、选频放大、鉴幅整形、积分延时控制、继电器控制、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和触发控制等单元电路组成。
四、画出框图通过前面几步分析后,可归纳出如图12.2.2所示的框图。
五、分析功能下面按所划框图中所列的单元电路定性分析其功能。
(一)声控电路1.声电转换和前置放大电路。
声电转换由汽车喇叭声推动扬声器纸盒振动,使与纸盒相连的线圈切割永久磁缸磁场,从而产生电势,如图12.2.3所示,电势信号通过变压器T r1升压后,送入由T1管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放大。
全自动声控节电开关
本电路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声控开关电路,可用于楼道等场合夜间照明控制。
(1)电路组成本电路由电源、声—电转换、六反相器CD4069构成的放大光控、延时和输出触发等组成,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2)电路工作原理反相器DNl用来放大压电陶瓷片HTD拾取的声音信号,DN2对经过放大的声音信号进行整形,使DNl输出的信号变成脉冲信号。
在白天,光敏二极管呈现低阻状态,DN2输出的信号经C1、R2微分后其幅度不足以使DN3及后续电路改变输出状态,灯泡不亮。
在夜间,光敏二极管呈现高阻状态,相当于开路。
没有声音信号时,DN3的输入端接有下拉电阻R2,DN3输出高电平,DN4输出低电平,DN5输出高电平,DN6输出低电平,晶闸管无触发信号不导通,灯泡不亮。
当压电陶瓷片HTD拾取到声音信号经DNl放大、DN2整形后使DN3输出高电平,二极管VDl导通,对电容C2充电,同时DN5输出低电平,DN6输出高电平,晶闸管受触发导通,灯泡点亮。
当声音信号消失后,C2上的电压仍可维持电路的状态不变,灯泡继续点亮,延时一段时间后,灯泡熄灭。
本电路的延时时间为
信号消失10s后灯泡自动熄。
一、电路图:二、电路原理:1.D2~D5构成桥式电路,在U1D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可控硅SCR不导通,电灯LAMP无电流通路不会点亮。
只有在U1D输出端为高电平时,可控硅SCR1导通时,电灯LAMP才会点亮。
2.D2~D5、R7、DW、C3组成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产生7.5V直流电压给控制电路供电。
3.控制电路由三极管9013、COMS电路四与非门CD4011等元件组成。
声电转换器MIC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光敏电阻MG45受光线控制改变其阻值的大小(光强电阻变小)。
C2、R5组成亮灯延时电路,时间常数=R5×C2。
控制的具体过程请同学自己分析。
三、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路板与220V高压连接在一起,在接220交流电时,必须接上灯泡(220V、25W即可)。
并且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
四、思考题:1.电灯要点亮,U1A的输入端的电压应该为什么电平?2.D1管的作用是什么,是否可以省略此二极管?3.U1可以用4与门代替吗?你认为电路还有可以改动的地方吗?声光控延时开关原理与制作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它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制作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自制。
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声光控延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见图1所示。
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是使用了数字集成电路cd4011,其内部含有4个独立的与非门vd 1~vd4,使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
顾名思义,声光控延时开关就是用声音来控制开关的“开启",若干分钟后延时开关“自动关闭"。
因此,整个电路的功能就是将声音信号处理后,变为电子开关的开动作。
电子小制作:自制声控灯电子小制作:自制声控灯声控灯已经广泛应用在居民楼的楼道中,它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这些声控灯电路中几乎都使用了集成电路,并且直接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虽然这样做简化了电路,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理解电路有一定的困难,调试电路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声控灯电路,采用了三极管等分立元件和低压电源,不仅适合初学者的学习,而且通过电路中的继电器也可以控制其它电器进行工作。
当你对着声控电路拍手或喊叫时,电路中的继电器会动作,如果用它控制小灯,可以使小灯工作几秒钟,然后自动关闭。
一、元器件的准备表7序号元器件规格R1、R2680kΩ、1/8W碳膜电阻器R3330kΩ、1/8W碳膜电阻器R413kΩ、1/8W碳膜电阻器R5、R6 2.7kΩ、1/8W碳膜电阻器C110μF/10V电解电容器C247μF/10V电解电容器C3100μF/10V电解电容器VD1N4148二极管VT1~VT39014等NPN型三极管VT49015等PNP型三极管BΦ27压电陶瓷片K JRC4098型6V继电器SA1×2小型开关6V 电池夹50mm×25mm 电路板所用的元器件如表7所示。
电路中使用了一只Φ27的压电陶瓷片,它的符号和外形见图7-1所示,最好带有共鸣腔。
电路板是按JRC4098型6V 继电器的尺寸设计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他符合要求的继电器。
电路也可以使用外接电源。
图7-1 压电陶瓷片的符号和外形三、电路工作原理图7-2中三极管VT2、VT3及其电阻器、电容器组成了单稳态电路。
电阻器R3为三极管VT2提供了基极电流;而三极管VT3的基极电流则是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4上得到的。
三极管VT2集电极与三极管VT3基极之间是直接耦合的;而三极管VT3集电极与三极管VT2基极之间的耦合则是由电容器C2来完成的。
电阻器R4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负载,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负载是电阻器R5。
声控开关一设计背景这是一种线路简单,可靠性高的声控电路,它只对突发性的声音(拍掌)有反应,而对大声说话和音乐却无反应。
通过这一设计,可以方便的控制开关的开与关,只需拍掌而已。
二电路图及工作原理该电路由一块SK系列CMOS集成电路和其他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
图1SK-II是一种可靠性非常高,功能也很完善的声控专业IC,它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图1中的R2,R3,R4是放大镜的反馈环电阻,它们的阻值越大,则内部放大器的增益越高。
C1,C2,C3是耦合电容器。
C4是输入频率调整电容器,可控制电路对信号的反应时间,调整它可改变两次有效击掌时间差。
脚分别接电源负极与正极。
第脚是输出端,它随输入的信号同时呈现高电平和低电平,它们可以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晶体三极管VT是用来驱动继电器的,设计电路时让其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可。
小型灵敏继电器用JRC5M,R6和发光二极管VD 是利用继电器的触点JH显示继电器吸合状态的。
电源部分用一只9V变压器经全桥整流后,在经7806三端稳压器输出6V电压。
电压的高低对改变整个电路的灵敏度和带负载能力都有影响。
一般说,电压高,灵敏度高,带栽能力就强。
但电压也不能提的太高,同常选在5V到10V范围内。
电路以耗电200mA计,变压器的容量选2VA。
调试组装图中话筒(BM)选用灵敏度较高的驻极体话筒芯,由R1调整其两端电压略大于6V即可。
R2,R3,R4选为1MC,C4根据实际需求应在0.47-1之间调整。
晶体三极管选用小的NPN系列开关管。
为保证电路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电源选用三端稳压器,如果用其他方式稳压要尽量减少直流中的波纹含量。
如果照图1装好后电路不动,应检查晶体管是否过大,极性是否接反,NPN,PNP是否错用以及在焊接过程中是否损坏了IC块。
三原理1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港台称之为积体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简单楼道声控灯电路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简单楼道声控灯电路原理,这可太有意思啦!
你想啊,每次你晚上走在楼道里,“啪”的一下,灯就亮了,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就像有个小精灵在默默为你服务呢!好比你在黑暗中摸索,突然有了一束光为你照亮前路,那是多么让人安心的事儿啊!
其实声控灯电路原理说起来也不难理解。
首先呢,有个声音传感器,它就像是一个小耳朵,时刻在听着周围的动静。
比如说,你大声地咳嗽一声,这个小耳朵就听到了,并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然后呢,这电信号会传给一个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大脑,它能判断这个信号是不是达到了开灯的标准。
如果达到了,它就会下达指令,“啪”,灯就亮啦!比如说,你轻轻走过去,声音很小,它可能就不理你,等你大声一点,它就立马响应啦!
“哎呀,这有啥神奇的呀!”有人可能会这么说。
但你想想看呀,这简单的原理却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方便呀!大半夜回家,不用抹黑找开关,多好呀!而且,它还能省电呢,没人的时候它就不亮,多节能呀!
再说说里面的那些零件,那可都是有大用处的。
就像一支球队里的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位置,少了谁都不行呢!这声音传感器就是那个能最先察觉情况的前锋,控制电路就是那个指挥全局的教练,而灯泡呢,自然就是那个给大家带来光明的明星球员啦!
总之,简单楼道声控灯电路原理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和用处。
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
所以呀,我们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发明和原理,它们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个声控灯电路原理更感兴趣啦?。
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声音传感器采用灵敏度较高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BM,输出阻抗2kΩ,R1为BM内部场效应管外接负载电阻器,注意BM两个焊点中与金属屏蔽壳相连的焊点为负极接地端。
射随驱动电路采用基极无偏置电压电路,当VT2基极输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射极电阻器R5上有电压输出,VD1为VT2基极反向电荷提供通路。
只有当:R5信号电压上升,引脚1处于高电平状态,环境光线较暗,RG光敏电阻值较大(不小于5kΩ)时,输入端引脚2处于高电平状态,才能满足与门电路输出端引脚3上升到高电平状态的条件,通过限流电阻器R6触发单向晶闸管VS导通,其负载小电珠EL点亮。
电源GB通过开关二极管VD2降去0.7v后接集成电路VCC引脚。
本声控灯实验电路,在5m处击掌能控制灯亮。
通过2输入端与门电路实验,了解与门电路的作用。
首先,输入端信号电平达到开门电平时,输出端电压开始跃升,输入端信号电平升到一定程度,输出电压(4.5V)几乎不再变化,可以视为波形顶部的起伏变化被削顶;而输入端信号低于关门电平时,与门“关闭”,输出端电压几乎为零(O.15V),因此输出端信号为脉冲波形,这就是与门的整形作用。
其次,声音信号能否通过与门控制单向晶闸管导通,需要看另一个输入端一控制端电平的高低,环境光线较暗时,控制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用声音可以控制灯亮,这就是与门的选通作用;当环境光线较强时,控制端处于低电平状态,声控不起作用,这就是与门的禁止作用。
最后,与门的逻辑功能发挥作用,完成白天声控不起作用,黑夜用声音信号控制灯亮的功能。
当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U=R.I时,我们称之为线性元件,而不符合欧姆定律的,称为非线性元件。
一般常见的线性电子元件主要有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这些元件,都存在固定的电阻或电抗,它们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不变且等同。
常见非线性元件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辉光放电管、电子管、晶闸管等。
这些元器件自身不存在固有电阻和电抗,却有固定的工作(击穿)电压。
声控开关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声音传感器采用灵敏度较高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BM,输出阻抗2kΩ,R1为BM内部场效应管外接负载电阻器,注意BM两个焊点中与金属屏蔽壳相连的焊点为负极接地端。
射随驱动电路采用基极无偏置电压电路,当VT2基极输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射极电阻器R5上有电压输出,VD1为VT2基极反向电荷提供通路。
只有当:R5信号电压上升,引脚1处于高电平状态,环境光线较暗,RG光敏电阻值较大(不小于5kΩ)时,输入端引脚2处于高电平状态,才能满足与门电路输出端引脚3上升到高电平状态的条件,通过限流电阻器R6触发单向晶闸管VS导通,其负载小电珠EL点亮。
电源GB通过开关二极管VD2降去0.7v后接集成电路VCC引脚。
本声控灯实验电路,在5m处击掌能控制灯亮。
通过2输入端与门电路实验,了解与门电路的作用。
首先,输入端信号电平达到开门电平时,输出端电压开始跃升,输入端信号电平升到一定程度,输出电压(4.5V)几乎不再变化,可以视为波形顶部的起伏变化被削顶;而输入端信号低于关门电平时,与门“关闭”,输出端电压几乎为零(O.15V),因此输出端信号为脉冲波形,这就是与门的整形作用。
其次,声音信号能否通过与门控制单向晶闸管导通,需要看另一个输入端一控制端电平的高低,环境光线较暗时,控制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用声音可以控制灯亮,这就是与门的选通作用;当环境光线较强时,控制端处于低电平状态,声控不起作用,这就是与门的禁止作用。
最后,与门的逻辑功能发挥作用,完成白天声控不起作用,黑夜用声音信号控制灯亮的功能。
当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U=R.I时,我们称之为线性元件,而不符合欧姆定律的,称为非线性元件。
一般常见的线性电子元件主要有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这些元件,都存在固定的电阻或电抗,它们的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不变且等同。
常见非线性元件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辉光放电管、电子管、晶闸管等。
这些元器件自身不存在固有电阻和电抗,却有固定的工作(击穿)电压。
两用声控电路本文介绍一种简易声控电路。
元器件较少,静态电流仅为1mA。
该电路可用于声控门铃和声控玩具。
工作原理:这种声控电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它由声控传感器、接收放大器、射极输出器、音乐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扬声器等组成。
外界产生的声音控制信号,由驻极体电容传声器BM转变为电信号,并经电容C1耦合至三极管VT1进行电压放大。
VT1的输出信号经二极管VD2驱动三极管VT2导通,使电源电压加到音乐集成电路IC的②脚(触发端),音乐IC③脚发出音乐信号,经VT3放大后,驱动扬声器BL发出宏亮的乐声。
与些同时,发光二极管VD3、VD4随着音乐的大小而频频闪光,犹如洋娃娃两只闪亮的大眼睛。
调节电路中电位器RP的阻值,可以改变BM的工作电压,从而起到改变声控灵敏度的作用。
电容C2是防止误触发,避免浪涌电流冲击面设置的。
元器件选择:VT1~VT3选用9014高增益三极管,其穿透电流要小,β>80。
BM可选用CN -15E或阻抗为1KΩ的其它驻极体传声器。
音乐集成电路IC选用KD-152等工作电压为3V 的高电平触发的音乐集成片。
VD3、VD4选用工作电压低、导通电流小而发光效率高的发光二极管。
其余元件均按图中标注的值选取,并无特殊要求。
安装与使用:(1)如家有音乐门铃,则不必再制作电路外壳,可按图加装控制电路即可。
(2)驻极体传声器BM,装在外门框上,高度可视人高矮而定。
为使BM保持清洁,可用一块小花布遮掩并标注“声控”二字,即可装饰,又引人注目。
(3)为防止外界声音的干扰而引起误工作,要调节RP,使BM具有适当的灵敏度,以人嘴离驻极体传声器BM为30mm左右能触发门铃为宜。
(4)发光二极管用于声控门铃时,只须一只发光管,将其装在门外显眼处。
当人发声时,如发光管显示,则告诉外人,请放心电路工作正常。
(5)如作儿童玩具,选用一只空心塑料或毛绒绒的玩具,将VD3、VD4装入两只眼睛中,只要儿童发声,洋娃娃便会闪动着大眼睛唱歌,颇有情趣。
声控灯1
这里有个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的大小,可以调节时间。
可以参考哦
声控灯2
时间、亮度可调
声控灯3
一、电路工作原理
下图是声控电路的电原理图。
当你对着声控电路的小话筒拍手或喊叫时,电路中的继电器会开始工作,工作几秒钟继电器会自动停止。
电路中的小话筒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三极管VT1的放大去触发后面的控制电路。
三极管VT2、VT3及其电阻器、电容器组成单稳态电路。
电阻器R4为三极管VT2提供了基极电流;而三极管VT3的基极电流则是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5上得到的。
三极管VT2集电极与三极管VT3基极之间是直接耦合的;而三极管VT3集电极与三极管VT2基极之间的耦合则是由电容器C3来完成的。
单稳态电路的特点是它只有一个稳定状态。
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选择合理的R4阻值,使三极管VT2稳定在饱和状态;此时它的集电极电压约为0.3V以下。
这样使三极管VT3稳定在截止状态。
这就是单稳态电路的稳定状态。
当信号中的一个负脉冲通过C2到达三极管VT2的基极时,三极管VT2开始趋向截止,它的集电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经过直接耦合,使三极管VT3的基极电压升高,三极管VT3开始导通,它的集电极电压下降;经电容C3的耦合又使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虽然这时负脉冲已经不再存在),形成一个正反馈,很快达到一个新的状态。
此时三极管VT2截止,三极管VT3饱和导通。
这就是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态现象。
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态是不能持久的。
在暂稳态期间,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进行放电,随着放电的进行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它达到0.5V以上时,三极管VT2开始导通,正反馈现象再次发生,整个电路很快又回到VT2饱和导通,VT3截止的稳定状态。
电容器C3通过电阻器R4的放电过程决定了电路暂稳态的维持时间。
根据计算,这个时间t—0.7×R4×C3。
在本电路中电阻R4为270kΩ,电容C3为47μF,所以t=0.7×270×103×47×10-6~9秒。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改变电阻器R4或电容器C3的参数,来延长或缩短电路的延迟时间。
电路复原后,电容器C3通过继电器和三极管VT2的发射结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电路才可以接收下一次的触发。
如果声控电路直接控制两只白色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不用继电器。
此时电源电压应为4.5V,
它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如果使用6V电压,要改变电阻器R6的阻值。
下图,R1,R2,VT1构成放大电路,后面的构成单稳电路和开关。
下图声控电路,同样是放大然后是单稳电路,只是这里用的是定时IC,
双稳态声控电路,拍一下亮,再拍一下灭,如此循环。
本电路主要由音频放大电路和双稳态触发电路组成。
Q1和Q2组成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由MIC接受的音频信号经C1耦合至Q1的基极,放大后由集电极直接馈至Q2的基极,在Q2的集电极得到一负方波,用来触发双稳态电路。
R1、C1将电路频响限制在3kHz左右为高灵敏度范围。
电源接通时,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为Q4截止,Q3饱和,LED1不亮。
当MIC接到控制信号,经过两级放大后输出一负方波,经过微分处理后负尖脉冲通过D1加至Q3的基极,使电路迅速翻转,LED1被点亮。
当MIC再次接到控制信号,电路又发生翻转,LED1熄灭。
如果将LED回路与其它电路连接也可以实现对其它电路的声控。
本电路采用直流5V电压供电,LED熄灭时整机电流为3.4 mA,LED点亮时整机电流为8.8mA。
吹熄蜡烛IC:
1.上电LED_Y仿蜡烛灯闪,LED_B长亮
2.对MIC头吹气可熄灭LED,再吹一次LED亮,如此循环
3.调节MIC头的偏制电阻R2可改变MIC头的灵敏度,电阻越大,MIC头灵敏度越低,静态电流越小。
电阻参考范围30K-100K。
以下是拍手电路,拍一下手灯亮,再拍一下灯灭。
(此电路笔者已验证)
声控门铃:
利用以下电路作为门铃时,不需在门前安装按钮开关,来客只需叩一下大门,门铃便会发声。
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扬声器做振动输入,又做门铃声输出。
晶体管V2、电位器KP和电容C2组成控制电路,V1、V3、R2、C1组成互补式振荡器。
当开关S 合上接通电源后,电源经C2、V2的BE结和扬声器BL对C2充电,较大的瞬间充电电流使V2饱和导通,箝制住V3的集电极电位;C2充电结束后,电源经KP给V2提供基极电流以维持V2的临界饱和状态,使振荡器不工作。
当外界声波振动扬声器纸盆时,扬声器两端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加在V2的发射极,使V2退出临界饱和区而进入放大区,V2的集---射极间压降增大,从而使振荡器振荡,BL发出音频叫声。
解除叫声可断开S再合上。
VI 选用3DG6,3DG6,B>=80;V3选用3AX31,B>=60;V2选用3DG6,B>=100。
BL选用8姆扬声器,并安装在门板内侧中上部,来客叩一下门即可发音报信。